第1337章 季風之後是海嘯

“將軍,您好像對即將展開的攻勢並不是很有信心啊。

”在衆人都退散之後,法肯豪森小心的關上房門後對克魯格說道。

“不是沒有信心,而是意識到了這場戰鬥打下去意義有限。你知道嗎?政府需要的是一個體面的結局。而這個結局不一定非要用鮮血去換取。華夏需要的只是保住他們在伊朗北方的自留地就可以了,他們一切行動的核心都是圍繞這一點炸開的,包括這次劍指基爾庫克。這場戰爭雙方都留了太多的血了。用談判可以解決的問題爲何非要用血與火?這對我們未來的戰爭很不利,數年時間培養的高素質官兵就這樣拼光了。我有一種預感,這場戰爭結束後,最多2年到3年的時間!大戰將最終爆發!”克魯格揉了揉有些發麻的太陽穴說道。

德國不懼怕和任何大國開戰,即使是和美英華夏一起打德國人也會露出一絲怯弱。但是凡事都有一個輕重緩急,德國的軍備生產顯然沒有跟上戰爭的腳步,無論是意大利戰爭還是伊朗戰爭,其消耗都超過出了德國最開始的預期。尤其是伊朗內戰,德國人從來沒想到過先後投入了10個師以上的精銳陸軍和4000多架飛機後依然無法解決這個中東的弱國!更沒想到華夏會不惜血本的爲伊朗和德國死磕到底!即使日後雙方要決一勝負10■,但是現在的德軍在裝備和準備方面顯然都要弱於華夏,所以德國人寧可忍一下,等到各方面都達到巔峰之後再找回來場子!

雖然德國從高層到一線軍官已經萌生了退意。但是並不代表南北兩個集團的德軍在即將到來的攻勢行動中會手軟!相反,這一次在仔細研究了戰場的經驗教訓。經過充分的準備之後。德國陸軍打出了自從1戰結束後最高程度的諸兵種合成攻勢!各兵種配合之完美,攻擊計劃之流暢讓作爲敵人的華夏也不得不豎大拇指!在這最後一擊中。德國部隊可謂是竭盡全力!

克魯格非常清楚雙方的優劣勢,華夏裝甲部隊的硬件指標是德國陸軍第一道難以逾越的障礙。在一次會議中,他曾經直言不諱的說過,只要華夏能在德軍的突破點處集中起來一個營的29型坦克殲擊車,那麼德國裝甲部隊將在齊腰深的血水中突破對方的防線!自從這款戰車第一次出現在戰場上,它就是德國裝甲部隊最大的噩夢!低矮的車體、厚實的裝甲、洗禮的火炮。毫無美感可言的外形設計加在一起構成了這款在德軍內部被稱爲犀牛的致命武器!德國人的裝甲矛頭對於對方的鐵壁防禦沒有太大作用,就連德軍自己都承認,單純依靠裝甲力量很難突破對方的防禦。

德國人雖然有數量優勢,但是那是體現在步兵和各種火炮方面的。如果說裝甲單位的數量的話,2個機械化步兵師和2個裝甲師所擁有的重型裝甲單位其實並不比對面的3個華夏師多太多!而第二道障礙就是華夏的火箭炮和各種榴彈炮,根據可靠消息,華夏在這段時間的整編過程中從伊朗部隊和俄國軍團中收集了大量的支援火力

。華夏認爲伊朗和俄國軍隊已經被打殘,再把重裝備留給他們並沒有太大意義,所以他們將這些部隊放到了後方執行後勤任務和作爲預備隊,而把原本應該補充給這些部隊的重武器劃到了自己的編制中,這就意味着,華夏擁有大量的射程在15km左右的火炮。這對於德軍的步兵來說絕對是一個壞消息。華夏計劃用火力來彌補兵力上的不足。

而德國人的優勢在於三點,第一是步兵數量比較充足,至少從紙面上看是這樣,華夏北方正面只有3個師。而德國部隊有6個師。雖然其中有兩個是奧地利人和土耳其人組成的師,不過本着只要能拔濃就是好膏藥的原則,動用這些部隊就可以把更多的精銳用於進攻。而且這些步兵就算素質差一些。但是各種裝備配屬還算到位,極大的提高了的德軍一線火力密度。

第二就是空軍優勢。雖然季風行動中原有的北線空軍機羣被打的頭破血流,但是里希特霍芬很夠意思。飛快的用南線航空羣的飛機補充了北線的不足(南線布勞希契表示哥被坑慘了)。雖然無法恢復到開戰前的狀態,但是湊出400多架可用飛機,擠出250架的對地攻擊和轟炸機還是可以的。這是德軍和華夏交手一來第一次擁有較大空中優勢。兩個聯隊的轟炸機洗地的能力可是很強大的,一次攻擊就是300多噸炸彈的火力輸出啊,套用後世的一句話就叫輸出了成噸的傷害!掩體再堅固能怎樣,能擋住1500kg的穿甲彈嗎?

第三就是德國一直擁有的重炮優勢,華夏和美英軍隊中射程最遠的火炮就是被稱爲長腳湯姆的m1型155mm加農炮。而德國人裝備的170mm加農炮射程更遠威力更大。這個優勢依然被德軍保留下來。總體而言,德軍還是佔有很大優勢的,雖然有些優勢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而越來越不明顯,比如說空軍,凱賽林在電報中多次提到華夏空軍只是因爲後勤設施的被毀而暫時處於靜默之中。隨着時間的退役,他們的恢復速度會很快的,而且他們的戰鬥機超長的航程使他們進行遠距離機動作戰成爲可能,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他們也會拼死一搏的。

根據雙方的優劣勢,克魯格大膽的對原有的編制體系進行改革,單純依靠坦克無法突破對方的陣地,那麼沒關係,那就改成坦克、步兵和火炮一起突破,他把各個作戰單位從原有的體系中剝離出來,增加了一線炮兵和步兵數量。先保證在突破地點擁有足夠的火力優勢,把周圍的步兵和炮兵單位消滅乾淨後再回過頭來對付那些坦克殲擊車。不求快。但是一定要穩,高射炮是必須的。

而在突破之後。進攻部隊不能急於向縱深發展,而是要等到兩翼的步兵鞏固了突破口之後。以4號坦克殲擊車爲主的防禦部隊擋住對方一波反擊之後再進行下一次突破,遠程火炮要及時跟進,但是火力支援不能斷,空軍和遠程火炮交替負責對戰場的支援。華夏的防線又多縱深又大,德國人不奢望可以通過一次長距離的快速突擊攻破對方防線,而是希望整個德軍如同碾盤一般慢慢碾死對手就行了

。唯一讓克魯格感到不爽的是,自己北線準備的熱火朝天,南線的德軍準備工作卻十分緩慢,不僅僅是補充和動作緩慢。而且一種厭戰的情緒也在軍隊中蔓延。細想一下也不能全怪基層軍官和士兵,南線的3個師不少都是從戰爭開始之時就一直戰鬥在第一線,全軍上下迎接了一場場慘烈的交戰。尤其是剛剛結束不久的那場大戰,更是耗盡了南線部隊的銳氣。而空軍持續一週的戰鬥又佔用了大量的補給,這讓南線陸軍的準備更加遲緩。最終造成了這種情況。

正當德國人磨刀霍霍的時候,華夏也在做着最後的準備。秦嶽原來保證的每天派遣戰鬥機的數量隨着德國空軍的持續打擊而有所下降。到了現在,更是將每天可以動用的戰鬥機降低到了150架次!德國人對華夏縱深目標的攻擊效果比較有限,但是對於前線的打擊卻是實打實的!在每天數百架轟炸機的狂轟濫炸之下,華夏的整個防禦體系也受到了較爲嚴重的打擊。而真正的考驗還未到來,北線德軍6個師的兵力猶如一座大山一般壓在彭毅的心頭。

依靠優質的裝甲部隊進行防禦這次看來也行不通了,對方擁有大量的攻擊機而且兵力有足夠的優勢,甚至於彭毅都懷疑德國人是否會同時選擇兩個方向作爲突破口。依靠靜態防禦死磕的結果最終只能是被德國的陸空組合拳直接打死。德國人在靜態攻堅的時候其實是有優勢的。至少火炮比較充足。華夏的總體格局是北邊3個師,南線1個師和1個旅。再留下一個師作爲總預備隊。原本俄國人應該還能湊出一個師,但是了爲了補充各個師的戰損。原本給俄國人的裝備和補給被調給了其它師,而俄國人則直接負責後勤工作。

如果想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那麼華夏必須能在一次反擊中重創對手,但是從目前來看。即使把預備師也調上去,4個師反擊有空中優勢還有炮兵優勢的6個師似乎並不輕鬆。如果等雙方打殘了,南線的徐懷德再堅持不住的話,那就有徹底崩盤的危險,許懷德只有1個師加1個旅,而他面對的是3個德國師!無論怎麼調動都會有一種捉襟見肘的感覺!

“其實,如果可以的話,我們可以主動一些,先打殘一路然後再轉過身來對付另一路。”此時彭毅想起來徐懷德離開之前提出的一個非常大膽的建議。“北線的德軍帶着大量的步兵,這即使他的優勢也是他的劣勢!雖然德國人又從盟友那裡弄到了一些炮灰,但是多次被重創的奧匈軍團有多少戰鬥力我想大家應該有一個比較靠譜的估測,德國人肯定也明白,但那時他們依然這樣做了,目的何在?他們想通過一場消耗戰慢慢壓垮我們,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他們的攻勢會十分凌厲,但是推進速度不會很快!在戰鬥開始時的一段時間留在後方的那個後備師幾乎無所作爲,既然這樣的話,爲何不能將其調到南線,給我3天時間!我就可以把倉促重組起來的南線德軍重創!”

不得不說徐懷德的計劃非常有誘惑力,他的分析很對,德國人增加了兩個步兵師的恰恰暴露了他們的虛弱和膽怯,他們放棄了過於激進的快速穿插的打法

。而是用步步爲營的戰術,單純從北線來看,這不能說是個錯誤的選擇,因爲德國陸軍的攻擊在華夏看來確實缺乏穿透力。與其撞個頭破血流倒不如用水磨功夫一點點耗死對手。

但是如果從全局來看的話,克魯格這樣做等於把南線德軍放在了一個較爲危險的境地。尤其是當南線德國空軍部分大隊調往北線後,南線的德軍從陸空兩個方面都空前虛弱,只不過是一個架子而已!如果再德國人猝不及防的情況下,突然集中兩個師和一個旅的兵力主動打一波的話,那麼有很大的可能徹底解決南面的危機,然後再集中兵力到北線。南線壓力一去,北線也就不成問題了!

雖然前景很美好,但是同時風險也很大,先不說如果徐懷德沒能在規定時間內重創對手怎麼辦?一旦自己這最後一支機動力量打出去,那麼北線呈梯次部署的三個師就要面對對手6個師的攻擊!別到最後南線沒能打破僵局,北線先被人爆菊了,那就徹底完蛋了。一旦華夏5個師和1個旅被打崩的話,恐怕整個伊朗北部都會變的不穩定起來,打到現在,華夏也很難倉促之間再集中一支如此強悍的力量派遣到伊朗了。這其中的風險讓身居高位的彭毅也很難下決斷,這一次和空中花園不同,最後即使田勇無法完成預定反擊,從本土遠道而來的戰略轟炸機部隊也可以炸垮對手,但是這次彭毅可沒有多餘的預備力量了!一點都沒有了!

結硬寨打呆仗和冒險一搏獲勝的概率貌似差不多。不是彭毅畏首畏尾,不敢下決斷,而是彭毅認爲自己還缺乏足夠的信息,比如說德國人抓壯丁般拼湊起來的兩個師戰鬥力到底如何?德國人到底會如何使用這兩個師的步兵是個很重要的問題。彭毅需要根據戰場情況來判斷自己另外一個計劃的可行性。

“第三道前哨防線和主陣地直接的距離大概是9千米左右。這個距離不遠不近,可以給我們一個檢驗對方成色的機會,總預備隊做好南下支援徐懷德的準備,剩下的一切就等着在隨機應變吧!”最終在戰役開始之前,彭毅也沒有定下最後的計劃。

感謝書友zhouyu1976、hukaikaka的打賞~~~,以及書友德瑪尼、短笛大魔王007、書友130529205827136、muhaiyu、我殺殺我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續。。)

第110章 意外衝突(一)第1302章 全力施爲2第1472章 慘烈對攻戰1第1084章 美英推演第992章 諸神的黃昏4第300章 好久不見了第365章 收官第552章 激化的矛盾第60章 翁師傅的對策第1254章 陷阱第581章 俄荷聯合艦隊第323章 一路搶過去!第1503章 轉攻爲守第175章 海上會議第1160章 質詢第994張 打不下去了第1112章 血灑長空第486章 談判開始第1100章 八方雲動第1466章 看不見的鋒線第25章 信任危機第272章 最長的一天(一)第1060章 K計劃和魔鬼之翼第1317章 海上幽靈第119章 巴達維亞條約(二)第372章 異動第29章 談判正式開始第914章 伊茲梅爾級戰列艦第762章 新式重武器第93章 拜會劉公(一)第328章 世界的反應第691章 亂戰第89章 徐氏步兵班(二)第264章 棄子第754章 誤入歧途的皇家海軍第839章 拿還是不拿?第67章 伊藤博文的計劃第827章 刺客第786章 各種不足第149章 會見丁摺謙第288章 戰爭結束第1354章 意料之外的落幕第600章 閉門會談第564章 遠距離炮擊實驗第962章 新的一年第899章 這不是真的!第58章 徐教習第313章 無畏先聲第789章 平靜的日子?第706章 抉擇第460章 遲到的主力艦隊第136章 早產的風暴突擊隊第1287章 爭分奪秒第188章 把兵站砸了如何?第997章 試探第1244章 奧匈帝國的本錢第857章 意外第1018章 會議前夕第1014章 16寸風暴第1291章 大戰前夕第1024章 談判結束第536章 海陸齊進第1084章 美英推演第702章 代號“發電機”第367章 最後的準備第44章 大生意(一)第869章 貝蒂你在哪?第909章 驚變第899章 這不是真的!第76章 初見第1236章 蛟龍入海第493章 穹甲復古流第1456章 混亂第1066章 鑄造中堅2第182章 新的合作伙伴第1493章 孟加拉灣的風暴第1301章 全力施爲1第38章 離開英倫前的準備與到達德國第770章 來到遠東的霞飛第899章 這不是真的!第313章 無畏先聲第815章 趕緊走吧!第533章 別看不起舊貨!第232章 戰與和第861章 調整第464章 單挑第561章 競相趕超第1330章 呼嘯長空3第318章 制定計劃第290章 海軍是一個體系第534章 步入成熟的華夏海軍第177章 戰爭新階段第946章 海空大戰第736章 特遣艦隊第603章 如果英國倒了第1013章 結束和新的開始第1172章 夜之魘第437章 俄國人的計劃第1525章 銀色死神第1506章 磨刀霍霍的俄國
第110章 意外衝突(一)第1302章 全力施爲2第1472章 慘烈對攻戰1第1084章 美英推演第992章 諸神的黃昏4第300章 好久不見了第365章 收官第552章 激化的矛盾第60章 翁師傅的對策第1254章 陷阱第581章 俄荷聯合艦隊第323章 一路搶過去!第1503章 轉攻爲守第175章 海上會議第1160章 質詢第994張 打不下去了第1112章 血灑長空第486章 談判開始第1100章 八方雲動第1466章 看不見的鋒線第25章 信任危機第272章 最長的一天(一)第1060章 K計劃和魔鬼之翼第1317章 海上幽靈第119章 巴達維亞條約(二)第372章 異動第29章 談判正式開始第914章 伊茲梅爾級戰列艦第762章 新式重武器第93章 拜會劉公(一)第328章 世界的反應第691章 亂戰第89章 徐氏步兵班(二)第264章 棄子第754章 誤入歧途的皇家海軍第839章 拿還是不拿?第67章 伊藤博文的計劃第827章 刺客第786章 各種不足第149章 會見丁摺謙第288章 戰爭結束第1354章 意料之外的落幕第600章 閉門會談第564章 遠距離炮擊實驗第962章 新的一年第899章 這不是真的!第58章 徐教習第313章 無畏先聲第789章 平靜的日子?第706章 抉擇第460章 遲到的主力艦隊第136章 早產的風暴突擊隊第1287章 爭分奪秒第188章 把兵站砸了如何?第997章 試探第1244章 奧匈帝國的本錢第857章 意外第1018章 會議前夕第1014章 16寸風暴第1291章 大戰前夕第1024章 談判結束第536章 海陸齊進第1084章 美英推演第702章 代號“發電機”第367章 最後的準備第44章 大生意(一)第869章 貝蒂你在哪?第909章 驚變第899章 這不是真的!第76章 初見第1236章 蛟龍入海第493章 穹甲復古流第1456章 混亂第1066章 鑄造中堅2第182章 新的合作伙伴第1493章 孟加拉灣的風暴第1301章 全力施爲1第38章 離開英倫前的準備與到達德國第770章 來到遠東的霞飛第899章 這不是真的!第313章 無畏先聲第815章 趕緊走吧!第533章 別看不起舊貨!第232章 戰與和第861章 調整第464章 單挑第561章 競相趕超第1330章 呼嘯長空3第318章 制定計劃第290章 海軍是一個體系第534章 步入成熟的華夏海軍第177章 戰爭新階段第946章 海空大戰第736章 特遣艦隊第603章 如果英國倒了第1013章 結束和新的開始第1172章 夜之魘第437章 俄國人的計劃第1525章 銀色死神第1506章 磨刀霍霍的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