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南唐聖主真長策

和州的“唐”字大旗終於久違地在空中招展,呂奉先取了千餘兩黃金給林仁肇,解了錢糧之憂,見有了錢物可以撫卹手下,林仁肇也不是殘虐之人,當下也就聽了呂布的說辭,約束軍士不去擾民。

但這百姓眼中最是雪亮,不出三日,便把城西那呂奉先手下駐軍喚作“仁義軍”。

只因話說不擾民,卻沒有一部人馬如呂奉先這般偏執,話說回來,蘄春之戰已使呂布在手下的心中如偶像一般,這和州之役,不單他的手下,殺場上只要提到那頭戴束髮金冠的,不論宋軍唐宋,哪個不讚一聲:“戰神一般的英雄!”所以呂布的話對於他的手下來說,根本就是不假思索的執行,加之他在蘄春藏寶洞又起出許多黃金細軟,賞罰分明。別部兵馬的將領,就是有心效仿,哪裡有他的威嚴?哪裡有這麼多閒錢?卻又如何能做到!

茶館閒聊說書的,都在說那左突騎使是武曲星下凡,如何“單戟取蘄春,匹馬定和州”云云。間中有一嘴賤的小校,不以爲然哼了一聲,說了幾句閒話。落了茶樓被三五個軍漢毆到吐血不起,被打的莫名其妙嘔着血問:“何故打我?”

巡邏的軍正,也就是軍法官也趕了過來,問因爲何事撕打?那打人者,爲首的軍漢只把頭一甩道:“老子便是跟左突騎使殺入和州的四十七騎之一,聽他無端作賤左突騎使,便打他不得麼?”

那軍正一聽,惡從膽邊生,往那地上嘔血的小校肋間就是一腳,罵道:“你這直娘賊,那天你縮在老孃們檔裡麼?誰不見殺場上那兩條雉尾的威風?”那軍正罵完唱了個肥諾,請幾個軍漢自去了。

那小校在地上又嘔了幾口血,悲聲道:“姐夫,我還望你管顧,誰知你卻夾了外人來欺我!”

那軍正見周圍都散開了,才把那小校扶起道:“你這廝,我是救你性命,你可知,林大人帳前親衛,只是搶在偵騎頭前說了一句,便被一刀結果了!再說你也太沒眼色,現時營中哪個兄弟,不把左突騎使當作英雄?你偏來觸這黴頭!平日無事別再亂嚼舌頭,只把武藝練好了,日後也好跟左突騎使收復故地!”那小校也知他姐夫說的是實情,只苦嘆着攙扶去了。

可惜他們不知,非但前天林仁肇就已被李煜快馬召回江寧。今日又一道聖旨下來了,此時那宣旨的太監正趕赴城西的軍營去了。只不過那宣旨的隊伍路上遇了若干瘋馬撞人,市井糾鬧等等瑣事,短短的路程,從南門到城西,硬走了兩個時辰,還沒趕到。

此刻城西軍營裡,一衆手下正圍着呂布,李顏這和州之役一直跟着呂布廝殺到和州府衙,身上受了刀傷箭瘡無數,此時仍吊着個膀子,他着急地道:“大人,快快決斷啊!那終究擋不了多久啊!”那穆桂英、劉破虜,無不上躥下跳,只有那嶽風一言不發,拈着短鬚只望着許堅。

呂奉先坐在案前,臉上淡然只是嘴角掛着一絲微笑,他舉起案上的杯子,對許堅道:“先生,請飲此杯,某有要事相托。”許堅微微一笑,他抖擻了那寬大的文士袍袖,端起酒杯,遙遙一敬,便先幹了。

⊙ ttka n⊙ c○

“此番聖旨,怕不是好事。”穆桂英在邊上急道:“大人,和這酸丁有何計較?速速點了兵馬,反出和州城去便是了!量這和州守軍,敢犯大人虎威的,怕還沒生出孃胎!”當下劉破虜和李顏都大聲贊同。

李顏更是脹紅了臉道:“老嶽手下我拿不得準!我們八百騎兵兄弟,是誓死要跟隨大人的了!跟着大人殺敵,所向披靡!全個沒去思量死活,煞是痛快!任換了誰來,別說弟兄們,我李麻子第一個不服!”

那嶽風在邊上冷然拈着短鬚道:“麻子,你不用來激我,這底下的兄弟,又有哪個吞得下這口氣?打了勝仗卻要問罪,不知哪朝哪代的道理。新拔來的九百來人,我也不知長短,但那千二老弟兄,就是殺向江寧,也不過大人一道將令就是。”

呂布搖頭道:“打住,爾等若真心待某,便莫要陷某於不忠……”這時帳外傳來張川求見的聲音,呂布便讓他進來,那張川趴在擔架上,由兩名軍士擡了進來放在地上,張川打發了他們出去,對呂布道:“大人!屬下有個打算,便由屬下穿了大人日常服飾,來接這聖旨,若是論功行賞也就罷了,如和吾等所料一樣,朝廷要壞了大人,便由屬下代大人……”

“此事萬萬不可!”呂奉先突然大搖其頭,笑道:“你身長不過七尺,如何扮得了某九尺之軀?”

邊上衆人聽着愣了半晌,不禁大笑起來,穆桂英也道:“便是了,老張你也不害羞,就你這模樣如何扮着大人的風liu倜儻?”她只圖口舌之快,張川聽罷只有苦笑,穆桂英方纔自己本不應唱這反調的,但話已出口,卻也無奈。

呂布清了清嗓子道:“諸位,切莫再提叛逆之事。這聖旨未到,又哪裡來的‘打了勝仗卻要問罪’?莫要聽風捕影。”

“大人!林仁肇大人身爲此仗統帥,打了勝仗,現在這處兵馬轉由朱令贇統領,明明就是打了勝仗反失了兵權!大人,便是這和州城裡三歲小童,也知那頭上束髮金冠插了兩條雉尾的英雄,在此役居功至偉!這,這,這哪還會有什麼好果子吃?”李顏急得就要跳起來了。

呂布冷然道:“此事莫要再議!軍令如山!”在他威壓之下,衆人無不凜然肅立,不敢再說下去。呂奉先緩下臉色,才道:“但如某去了,諸位在軍中呆不下去,某也有個計較,不知可願聽否?”衆人自然紛紛應下。

“李顏,你和穆桂英父女,帶願共去的騎軍老兄弟,去大別山覓一處地方,結寨練兵,這六百來人,兩年之間,須得練出一支精兵來,你可能做到?如能作到,你便和許先生一併去了。”

李顏拍着胸膛道:“若要練到穆桂英那般,那便不敢應承,但兩年之內,練出一支精兵,我必能成!”

呂布點頭道:“嶽風,你率那千二步卒,騎了馬到採石磯也尋個地方落腳,我尋思着,他們本是善射之士,如能使他們策馬而射,應比要他們綽槍衝鋒更好一些,此事便交付於你,此間用度,我已交付了許先生。”

嶽風抱拳應了,還沒出聲。

卻聽帳外報道:“欽差大人駕到!”呂布連忙吩咐去擺了香案自去穿戴衣冠,等等不提。

那帳內李顏怒道:“酸儒!大人對你推心置腹,你便這般任他去送死麼?”穆桂英若是平日,定然第一站出來與許堅爭辯,但她這時卻全然沒有心思去理會這些,只是在邊上對她父親道:“你便和李顏去吧,我卻要跟着大人。”

穆瓜苦笑道:“大人是條好漢,跟着他自然也不會辱沒了我等。只是之前大軍起行征戰就罷了。他現時若被去了官職,解去江寧,你終究一個女孩子家,如何千里相隨?這事怕得從長計議纔是!”

穆桂英柳眉一豎,決絕地道:“我便這般配計較,你聽也罷,不聽也罷!”穆瓜只有苦笑,便再說不出一句話來,這個女兒十六歲以後便極有主見,再也不由得他這做爹的安排。

這時帳內連素來冷靜的嶽風也怒目對着許堅道:“先生,你倒是弄個章程出來,否則的話,怕那千二弟兄不會便這麼幹休!”

許堅胸有成竹地笑道:“你等不必擔心,按大人吩咐去做便是,其中奧妙,時候一到,爾等自知其解。”被兩人糾纏不過了,許堅才道:“你們以爲,大人如要任人宰割,何以要讓你等兩人帶手下各自去落草?我怕這事,從出發之時,大人便有計較了。”

“此許怎講?”

許堅笑道:“大人之智,非我輩能及,爾等可曾記得一路上,先由騎馬步卒驅遣、後轉穆瓜看管的裹脅青壯?任再怎麼商議秋毫無犯都好,大人從不曾放了那批青壯,現時想來,我等離營,如公然而去,必又使大人多了條罪名,不正好安排那批青壯,來填我等離營空額!至此,才知大人之能!”

他這可就冤枉了呂奉先,李煜是呂布轉世之後,第一個讚許他前生的人,呂布心中很有點承他的情。況且呂布此時倒真是一心想着流芳百世,他本是很偏執的人,這一時有點想左了,明知去江寧沒什麼好事,他卻不斷想起前世的罵名,立了心要名留汗青。

但他呂奉先,骨子裡本是一方豪強,心中雖然想着忠義,手底下分排的,卻已是自立的章程,這因在那三國亂世裡,不斷的危機,已使他下意識就不會坐以待斃。

一支鐵騎入大別山,一支騎馬步卒也就是後世所說的龍騎兵入採石磯,這明顯就是想危急時採石磯的人馬可以長驅殺入江寧,李顏的六百鐵騎在江北可以搶了渡口,不論是投宋還是自立,都無不可。

此時宣了聖旨,果然不出部下所料,削去呂布官職,着解回江寧發落。

那太監約莫五十歲上下,長着倒是眉清眼秀,捏着鴨公嗓道:“咱家雖在宮中,也知你是英雄。咱家也不爲難你,一不去你衣袍,不二上你腳鐐,但這枷總是要上的,你也莫要讓咱家難做。”可嘆連這太監也知呂布是英雄,獨是那下聖旨的人,卻偏偏不知!

這時帳外卻傳來咆哮之聲,頓時便將那太監聲音淹沒,許堅在帳內聽了,連忙出帳去看,卻見數千士卒眼中盡赤,無不揮舞着刀槍咆哮高呼:“左突騎使無罪!無罪!”向那太監迫去,那太監嚇得混身發抖,只喃喃地不知在念着一些什麼,只怕下一刻就要被這數千憤怒的士卒撕成碎片!李煜向來畏戰,在唐國武人向不被重視,敢戰之士,求戰之人,更往往被壓抑,此時有了呂布這個英雄,那士卒們如見了一絲生氣,哪裡願放棄?再者在呂布手下,領到錢糧、獎賞都比以往多出許多,他們更怕換了個上官,又如同以前一般,連飯都不管飽。

這時一縷淡然的聲音緩緩傳了出來:“放肆。軍營之內,豈容爾等喧鬧?”

那些士兵馬上停了下來,只因說這話的人,便是他們心中的戰神,他們爲之瘋狂,他們心中佩服的左突騎使大人。呂布保持着接旨的跪姿,淡然道:“諸君心意,某自理會,但諸君切莫陷我於不義,退下吧……”

士兵們後退了幾步,有幾人哽咽道:“大人!您此去,怕是,怕是……”左右士兵聽了,復又沸騰起來,高喝道:“閹人滾回去,留下我們大人!”

“莫是欺軍法官的刀不利麼?”呂布猛的一下站了起來,袖手環顧四周,那雉尾在空中一顫一顫的,煞是讓人心驚,不知誰帶的頭,周圍那些士兵一個個跪了下去,忽有人高呼道:“大人!俺們不保這唐家江山!不保了!不保了!”這種場合,羣情振奮,只要有人高呼,盲從者自然不少,加從林仁肇被召回江寧失了兵權,如今這呂布又要被枷去,下一個會不會輪到自己?衆人也是人心惶惶,此刻呂布如他們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卻是如何也不願捨棄。

“鏗!”那太監嚇得就要失禁了,只因呂布一下子搶過來從他腰間拔出劍來,那太監還以爲呂奉先要在這羣情鼎沸之中殺了自己再反出和州!誰知呂奉先把劍往頸上一橫,悽聲道:“諸公便是逼死某不成?”

衆軍士無奈,只好叩頭道:“大人,保重啊!”紛紛退入營盤,許堅對李顏和嶽風道:“軍心可用!速按大人的章程,把老弟兄帶走,把那批青壯填入軍中!”

李顏臉上橫肉不住跳動,惡狠狠盯着那太監,那隻沒受傷的手緊緊捏着刀柄,不覺中已把腰刀抽出三分。嶽風一把按住他的手,低聲叱道:“麻子!你要壞了大人的安排麼?”李顏不忿地冷哼一聲,把刀拍入鞘中,由嶽風扯着他回營中去了。

“中貴怎麼稱呼?”呂奉先擡頭問那已嚇得六主無神的太監。許堅走上前,把裝了十兩黃金的錦囊塞給那太監,這倒讓那太監回過神來,打開一看,也不知是嫌少,還是怎的,把袋口一纏,塞回許堅手裡。只聽那太監清了清嗓子道:“咱家姓馮,這錢物就免了,文紀賢弟如不嫌棄,叫一聲馮大哥,咱家也算沾了你這大英雄的光了!”

呂布淡然道:“如此,便起程吧。”於是那太監一起來的神衛統軍的軍士,便把三十斤大枷給呂布上了,走出城西營盤一路上呂布麾下所屬衆士卒揮淚相送,許多其他營的將士亦是緊跟其後,都希望能送送這位帶領他們在宋軍面前揚眉吐氣、大展雄風的左突騎使,只怕今日便是最後一眼了。想到這些年盡受宋軍欺壓,而有功之將竟是不獎反懲,心中無不瀰漫着一股悲涼絕望的氣氛。除了城西軍營,其他士兵雖也對左突騎使戰勝卻無功有罪不滿,憤懣不平,也欲擁護呂布,不願他被押解回驚,但畢竟只見他戰場神勇,卻也不敢盡如呂布直屬手下那般公然喊出叛逆之言,只是默默圍觀,眼中皆慼慼然。未行到南門,已有百姓攔住道路,指罵那太監陷害忠良!

那馮太監任由路邊百姓推掇,卻也不敢反抗,只是苦笑道:“你等都知左突騎使是英雄,咱家就不知麼?實是那宋人遣使,質問我主,無奈之下……”

“那便一路向北打去便是!這有什麼無奈的!和州父老這些年來無不南望,你們倒好,把收復失土的功臣給枷了去!”那百姓把前後左右都擠着密不透風,一味要那太監給個說法,可憐那閹人哪裡能給出個什麼說法?

這時一隊十五六人的彪悍軍士拔開人羣擠了進來,見了呂奉先翻身就拜,領頭的便道:“俺們那日跟在大人身後,一路殺入城內,只覺好不痛快,俺們商量過了,從此願隨大人麾下征戰,至死不渝!”身後十來人也拱手附和。

呂布淡然笑道:“諸公盛情,某心領了,但某此刻……”

“這還不好說!”那夥軍士站了起來,一個個裸了上衣散了發,露出盤虯的肌肉,抽出解腕尖刀衝過去,一下就把那太監和幾個軍士放倒在地,這十幾個軍漢哈哈大笑道:“大人您看,這廝如此的不濟事,等俺們結果了這幾個狗男女,便保着大人奪了和州作根基!”

“萬萬不可!”呂布急道:“衆家兄弟義氣幹雲,但弟兄們與某述誼,便需敬重某的這點秉性,國有法度,軍有軍規,如何能廢?再者,我不過到江寧聽候發落罷了,臉上也未刺了金印,也未有司定罪,諸位着實不用驚慌,速速把這馮中貴放了。”

儘管手下兩支舊部,按了他的章程,李顏和許堅已從北門出了,嶽風更已率衆出了西門在尋找一處淺灘渡江。但那不過是呂奉先下意識的佈置罷了。呂奉先這時實在滿腦子都是青汗留名的計較,也叫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又在呂布的勸說下,那些百姓終於讓出一條路來,呂布一行人便出了南門,身後還跟着那十五六軍漢,一路向渡口進發。

約莫走了三五里,突聽前方山林之間響箭飛起,兩側山林之間,無數人頭洶涌,一彪人馬衝下山來,當頭一個虯鬚大漢騎了一匹駑馬,提着朴刀,遠遠便喝道:“來的可是江都留守麾下左突騎使劉大人?”那馮太監暗叫一聲苦也,指不準就要在這裡失了性命。卻聽呂布冷然道:“不要慌。”說罷便放聲道:“某便是,來的是哪一路的好漢?”

那虯鬚大漢落了馬,身後跟着四五個伴當,身着白紙甲,來到跟前抱拳道:“俺是白甲軍的魯山,綠林中都喚俺一聲小恆候!俺聽說你單戟取蘄春,匹馬平和州,是個英雄,故此特來相見!酒來!”

身後伴當便上當鋪開一張氈,擺上兩個大海碗,抱了酒罈上來斟滿了,那魯山率先端起碗。呂布枷着雙手,不見魯山給他端酒,心裡有些惱他無禮,但想及對方來送自己,也是一番好意,便勉力彎下腰想去端酒。

誰知那魯山端起酒,卻兜頭潑了過來!呂布根本不料他有此着,但這人中呂布豈是虛名,縱是全無先兆,仍不慌不忙將身一側,那一大海碗酒只是潑溼了左膀,呂布只見那火紅百花戰袍上被弄得狼狽,心頭火起,橫眉怒向那魯山喝道:“爾將奚爲!”卻是呂布一時火起,說的是漢末腔調,便是你要幹什麼的意思。

魯山被他眼中殺意一逼,便嗆得失手把那海碗跌得粉碎,又被呂布一喝,儘管這四個字他聽不懂,但心頭大驚,噹噹噹倒退了三步才站停,連原先想好的說辭也講不利索了:“你,你不配喝俺的酒!你便再利害又如何!我白甲軍在江北奮戰多年,又哪裡用得了去聽皇帝老兒的話,你沒聽說過,民爲次!君爲輕麼?你若真是好漢,就該留下來與那宋人廝殺!”

呂布聽了他的話,卻也不生氣了,只淡然道:“你說錯了,應該是‘民爲重,社稷次之,君爲輕。’”

那魯山本來和大當家定了計,若是不能招攬呂布,也要污辱他一番,以後在綠林中,也有個談資,說這般利害人物,也曾在他白甲軍手底下吃了虧。他們料這左突騎使,無論蘄春還是和州,都不許擾民,想是慈心人兒,便是言語間得失,也應不會計較。

誰知這碗酒一潑,還沒潑中,呂布已然眼中露了殺機,魯山心頭起伏不定,方知傳聞中不是虛言,當前這位不是善茬,活脫脫便是一尊殺神。魯山身爲白甲軍頭目之一,在江北也和宋軍廝殺多場,不知多少回從死人堆裡爬出來,若是無膽也不會有個小恆候的混號,但遇上呂布那眼中殺意,便覺心底泛起寒意,這百戰餘生的豪勇漢子不由自主地兩腿發抖,只不敢拿正眼望呂布,他要死死咬着嘴脣,才能按壓下想拔腿而跑的念頭。

這時身後那十幾個軍漢趕了上來,紛紛拔出兵刃,魯山正不知如何交代場面話,又不敢再去招惹呂布,一見他們便喜上眉梢,喝道:“你們跟着他有什麼用?他橫豎不過去給皇帝砍頭或是關進大牢罷了,你們亦陪他去砍頭麼?還是陪他老死江寧?留下來在江北,與宋軍廝殺的,纔是響噹噹的好男兒!”

那十幾個軍漢,竟然有十三四個被說得動了心,互相商量了一下,對呂布跪拜道:“大人,我等便不再送,如果大人他日鐵蹄重踏江東,我等願爲馬前卒!”

呂布冷冷地看着那十幾個人,突然嘴角掛起一絲微笑,只對那馮太監道:“走吧。”那馮太監戰戰兢兢指着那魯山和兩側草叢間的伏兵,呂布淡然道:“但隨某去便是,人多,要搭棚唱戲麼?”便自向前走去。

那馮太監和幾個軍士,小心提了軍器跟在後面,呂布向前走去,那魯山仗着剛剛把呂布身後十數人說得來投,居然吃了豬油蒙了心,又對自己被呂布眼光一掃,居然心生寒意極是不爽,眼看呂布向他走來還站着不動,直要撈回這個面子,那知道呂布深淺的軍士,連忙把他拖開,等呂布一行走遠了,纔對他道:“你可知潘美?那給宋國打下許多疆土的潘美!我等親眼見那潘美由五百親衛護着,仍給左突騎使單騎殺進去,斫了頭,斬得肉泥一般!你有幾條命?去與他別勁!”

呂布一行轉出山坳,遠遠的又見那薄薄一層冰封的江水,呂布只覺有點寒意,酒癮涌了上來,習慣性地道:“酒來。”話一出口,才醒起身邊再無背嵬之士,那身後此刻仍跟着的兩個軍漢,苦笑道:“大人,這江邊春寒,哪裡有酒鋪?要買好酒,霸王祠有,太子湯也有。”

“霸王祠?當年某也曾去過,有賣酒的麼?太子湯倒是沒聽說過,聽來頗是有趣……這兩處離此地多遠?哪個近些?”呂布回首問道。

那兩個軍漢笑道:“說來也巧,此地往東南四十里,也就是烏江鎮外,便是霸王祠;太子湯若在和州城出北門而去,也是四十里。”

馮太監驚得臉色發白,拉着呂布道:“文紀,這萬萬不可,和州向北四十里,還盡在宋人手中啊!你若要買酒,我等便去霸王祠好了。”呂布知這馮太監已是給了自己方便,所以也就不再多話。

走在後面幾個軍士忿忿埋怨馮太監:“公公何故順他的意?多走了這四十里路?任他如何奢遮的好漢,如今也不過是犯人,出了和州營盤,萬事便不由得他了,還須顧慮什麼?公公只管回絕了他,若敢頂嘴,我等手中的水火棍莫非吃素的不成?”

馮太監搖頭道:“你們幾隻猴頭,他能爲大唐取了和州,你們便不能容他喝碗酒麼?此去又沒什麼兇險,他自掏錢賣酒,關你等什麼事?咱家又怕什麼?只是憐他生不逢時罷了。莫要多話,一會到了地頭,咱家請你們喝上兩盞便是。”

那幾個軍士一聽有酒喝,便也歡喜起來,紛紛地道:“公公是英雄重英雄,便依了公公的章程就是。”

這一路行到鳳凰山下,便有一處酒家,門外牽了幾匹馬,還有一駕馬車。呂布領先入去坐定,他哪裡會計較幾角酒錢?取了一錠碎銀給店家,叫了兩壇酒,切了一大盤囟肉,自請軍士們吃喝了。喝了七八碗,那兩個從和州城裡一直跟到這處的軍漢,便向呂布討教槍棒,呂布便問起他們平常練習的路數,略微指點了幾句,那兩個軍漢聽了將信將疑,平時死活想不通的難題,便這麼解了?

兩人又喝了幾碗,便離座切磋起來,幾個回合下來,都不自覺停了手,原來當真平日想了幾年的難題,按着呂奉先這三言兩語,已經迎刃而解!這兩人手底下的功夫,在唐軍中已是極硬朗的了,也因這樣,他們平日操練的難處,連他們兩人都無能爲力的東西,其他人更是愛莫能助,想不到今日讓呂布隨口解了,當下向呂布納頭就拜,口中只稱師父,呂布只彎着腰勸道:“不必如此,有什麼不懂,只管問來就是。武學者,不應拘謹於門派之見,難不成就欠一聲師父麼?”

那小酒肆裡,另一夥客人裡,看來主事的,望着呂布讚道:“好!壯哉斯辭!好一條漢子!”

呂布聽人贊他,雙手銬在枷上扶了酒碗,轉身遙一致意。那主事生得峨眉鳳眼,鼻高臉白,馮太監只看了那一眼,便從心底裡想跪拜下去,只覺便是對着那唐國國主李煜,他心中也未曾這般惶恐不安。那幾個軍人,自從那客人搭了腔,便覺坐立不安,如坐鍼氈,那酒喝得極不舒暢,如同在祠堂伴長輩吃酒一般,規規矩矩地全不自然。

“這位好漢,是犯了什麼事體?”那客人問道:“不若請這位中貴,揭了封皮,去了枷鎖,好生喝上兩杯如何?”那馮太監連忙就要吩咐軍士去給呂布下了枷鎖,心中全然無半點違逆的想頭,只覺那人的說話便是天理。

呂布搖頭道:“不可如此,此是國家法度,怎可兒戲?尊兄青眼有加,如不嫌棄,某就過去喝上兩杯。”那位客人大喜,連接讓伴當讓開一個位置,呂奉先扶了枷,便端了酒過去,笑道:“在下劉文紀,未請教尊兄稱呼?”

“在下姓趙,單名一個光字。”那客人拱手道:“劉兄弟,看你不是作奸犯科之人,如何落得這般下場?”

呂布朗然一笑,咬着枷上的海碗,一仰頭飲了,笑道:“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可與人言無兩三,趙兄,今日萍水相逢,一別或難再遇。所謂傾蓋而相知,莫問來去,但喝個痛快更是。”

那趙光笑道:“有理。”便端起一碗酒,兩人便旁若無人坐在那裡,談論古今武學,說到興起,開懷大笑,那趙光喚了一個伴當,專門給呂布斟酒端酒。趙光說到興起,撩起衣袍,甩開同伴勸阻虛攔的手,下場施展了兩招,呂布見了,大聲喝彩道:“好!某倒輕了天下英雄!這式懶扎衣,攻到擊敵下盤,上步單鞭借勢飛跌,守可以逸待勞,後發先至!不知尊兄用什麼趁手兵刃?”

所謂是英雄,重英雄,不是光叫好便行,趙光近來少與人對敵,身邊人等拍馬屁者多如過江之鯽,但他本身已是武學大家,外行人的叫好,如何能和呂布這天生戰神的點評相比?一下便被到搔到癢處,又喝了兩碗酒,好不快活!

誰知喝了一陣,便聽許多腳步聲朝這邊而來,那趙光左右護衛臉色一寒,紛紛離座抽出刀劍。呂布只是道:“不用慌。”那趙光也剛好是說道:“不用慌。”兩人異口同聲,不禁哈哈大笑起來。

這時酒店外一下子圍上二三十人,當頭一個獐頭鼠目的,挎着腰刀,對那店家都:“我家幫主就在後面,你速速把閒雜人等清了!”卻又轉身望了呂布一眼,罵道:“你這賊囚,都事發上了枷,等着砍頭了,還穿得這麼光鮮,還來喝酒,給老爺快滾,不然爺爺把你骨頭都拆散!”

那趙光剛要開口,又被那廝罵道:“你個入娘賊,生得和個老孃們一般,學人家喝什麼酒?還看什麼看?快滾吧!”趙光長得峨眉鳳目,所謂男生女相,大富大貴。可惜這嘍羅有眼無珠,只管胡亂咋舌。

“好膽!”呂布和趙光不禁又是異口同聲,兩人都是世間英豪,哪裡去和這種嘍羅計較?趙光只是大笑道:“你家幫主是什麼來頭?”

“也不怕告訴你們!”那傢伙摸着脣邊兩撮老鼠須,得意的道:“我家幫主便是烏江鎮內小霸王,長江灘上活龍王!這方圓百里,無人能在我家幫主手下走過三招的!你若識相,快快離去,不然的話,哼哼!有你們好看的……”

“牛二,你在這裡磨蹭什麼?”一個破銅鑼聲把這獐頭鼠目的傢伙嚇了個激靈,只見又走來了幾人,當頭一個大漢怕有八尺身長,一對手掌蒲扇一般,一臉的橫肉,披了一條皁布直裰,踱着八字步走到店前道:“和他們磨什麼舌頭?給點利害他們瞧瞧便是!”

說着指着呂布和趙光道:“喂,你們這班潑皮,給爺爺看好了!”說罷俯下身去,把店門前一塊栓馬石一抱,喝了一聲,只見混身肥肉亂顫,把那栓馬石抱着胸前,又鬆手甩了下去,那黑臉紅得似乎要滴出血來,只喘個不停道:“見到爺爺利害沒有?”

呂布和趙光相視而笑道:“果真利害!”

呂布笑道:“不如留他?也算此地一道風景。”

趙光笑道:“便依賢弟所言!”

這時那夥人便要擠進來,卻被趙光的手下攔住,呂布咬着碗沿,又幹了一碗酒,對趙光道:“難得見識尊兄這般英雄,某此去若有命在,必覓尊兄喝一番痛快!”

趙光撫掌道:“如此最好!劉兄弟,我與你頗是投緣,不若我等效法古人,結爲兄弟,你意如何?”

“不可!”

“萬萬不可!”

卻是趙光身邊伴當,七八人異口同聲,趙光臉色一緊,只把眼光一掃,那周圍便靜了下去,這時那個幫主仍在門外喧囂,呂布舌綻春雷喝了一聲:“呔!”那門外衆人半數已嚇得跌坐在地,一時再無雜聲。

“劉兄弟,你意如何?”趙光笑着問道。他說得極爲坦然,全不以呂布身披枷鎖而輕之。

呂布點頭道:“某也正有此意!”他也答得極爲豪邁,心上絲毫沒把這枷鎖當成羈絆。

“好!吾等便效法桃園結義!”趙光喜道:“此處沒得香燭,便撮土爲香便是。”

“慢。”呂布卻道:“某等相交,在於心,不在於形,何必拘泥?蒙兄不棄,哥哥便受小弟一拜!”他平生最瞧不起劉備,認爲劉備無義,在緊要關頭出賣了他,哪裡肯去效法桃園結義?說罷便扶枷一拜。

趙光大喜,連忙攙起,伴當早端了酒上來,兩人幹了三碗,趙光便道:“賢弟,愚兄在汴京尚有些基業,不若與兄共去,總有個出身,也好過陷身囹囚不是?”

呂布哈哈一笑道:“大哥,你我結義,不問何處來,不問何處去,何不瀟灑?還請哥哥示下,他日兄弟若有命在,自去小住痛飲!”

趙光見呂布這樣,再勸也勸不動,心中有些惋惜,但還是解下一塊玉佩,系在呂布腰間,對他道:“兄弟,若有難,可託人持此信物,到汴京城裡,東門直街四海齋,無論天大的難事,自不在話下。”他語氣平穩,卻自隱隱有一番霸氣,使人不覺此話是虛言。

呂布卻也不推辭,又喝了一碗酒,笑道:“大哥,便散了吧,那門外的甚麼幫主,一會不耐煩,發作起來,哈哈,怕也不好。”

趙光被他說得大笑,便也吩咐起程,出店前趙光突然問道:“賢弟,愚兄的武藝,與你相比,如何?”

呂布稍一思量,笑道:“徒步而搏,三百合之外,某當能勝;馬上相搏,大哥,七八年,你大約能撐上七八十合。如今你身上盡是貴氣,已無武人之殺氣血光,馬上相搏,怕一合也敵某不住。”

趙光一下被他說得笑了起,道:“賢弟有何絕妙招術?”

“大哥,你也是根骨清奇,天賦異稟,可惜這七八年你不再與人生死相搏,武道一途,怕是失了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良機。不怕說與大哥知曉,某自十六歲起,已無招。”呂布淡然而道。

說話間走出酒肆,呂布一眼見到那塊栓馬石,扶着枷對那幫主道:“便也教你個乖!”只輕輕伸腳尖一挑,那三百斤重的栓馬石便越過頭頂,那幫主看得眼珠子都要掉下來了,卻見呂布淡然一笑,待它落下又一腳把它踢得直飛上去,笑道:“大哥,接好。”縱身躍起旋踢,那石如箭一樣斜斜勁隕而去。

那趙光大笑道:“好!”雙手一圈,一個高探馬勢,便把那石勢圈住,只一抖,便甩回原地,擡頭去覓呂布,卻已帶着馮太監一行人走遠了,遠遠只聽呂布高聲道:“大哥他日若有事,只須託人帶一句,霸王祠下舊兄弟,縱千萬人,某亦當去覓兄,以全你我之義!”

“走!”趙光淡定地吩咐身邊伴當,一行人收拾了往北策馬直行,行了二十多裡,便遇上宋軍偵騎,一見他們連忙放出沖天煙花箭炮,不多時極目處黑壓壓一條線衝這邊來了,卻是宋軍大隊人馬,爲首一員大將生得和那趙光有幾分相似,遠遠便滾鞍落馬,翻身拜倒,口呼:“我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身後那大隊軍馬跟着齊聲吼道:“我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直震得邊上掛霜的枯枝簌簌落了銀妝。

“平身。”化名趙光的趙匡胤扶起跪着的大將,笑道:“光義,甲冑在身,不必多禮。”

這時一個綸巾古服的清秀文士,拈着三縷長鬚,騎了一匹四蹄踏雪的棗紅戰馬慢慢踱了過來,卻是那位一手策劃了黃袍加身好戲的大宋相爺趙普!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說的就是這位趙普。他一臉的怒容,明明回報潘美身邊五百多親衛,還讓唐國那左突騎使給碎屍了,這皇帝此時居然弄出這種親身涉險的事,叫他如何有好臉色?

趙普騎在馬上,遠遠就搖頭道:“聖上,千金之子,尚不坐垂堂!何況我皇萬歲萬萬歲,萬金之軀,怎麼能青衣小帽,左右不過二十數人,就輕涉這交戰邊境?這章程到底出自孫子兵法?或是出自李衛公兵書?”如果不是呂布這殺神着實太過恐懼,趙普也不至於這麼見面就兇巴巴,因爲他也知道這皇帝當年一條棍棒打平十八座軍州,當年巔峰時期,這五代十國也是無對高手,要不也不可能演繹出千里送京孃的美話。所以通常趙匡胤硬要逞強,趙普也不會過不給面子,可現在就黃州刺史王明送來的奏摺,說那唐將劉綱“其智近乎妖!”這話可是出自智將王明之口啊,更甚者那素以悍勇聞名的潘美,又報被那劉綱斬於萬軍之中,叫他趙普如何能安得下心?

趙匡胤被他說得有些臉紅,心裡也自知此行的確冒險。此次先失蘄春,剛傳來蘄春收復,又再失和州,還折了視爲左膀右臂的潘美!宋國的強兵悍將,主要是陳列在北方防範遼人,趙匡胤立馬率了親衛,奔赴前線,不單是對唐國作戰,畢竟潘美一死,這嶺南轉運使也需有知兵之人來擔任。但他是馬上皇帝,哪裡能在營中空坐?中軍未到,已青衣小帽率了二十幾個護衛去查看地形了。

此時被趙普一說,他自知理虧,便岔開話道:“光義,你看趙普,一讓他來前線,便又弄出這幅高冠古服的怪樣……”

“萬歲!”趙普卻不給他面子,滾身下馬行了禮,直起身便道:“聖上需知,潘美是被敵將於萬軍之中,五百親衛拱衛之際,碎屍的!不是斬於馬下,是碎屍啊!今日聖上須給爲臣一個章程!今後絕對不準輕身涉險!凡事皆有法度!身爲九五之尊,如何可以做出這等孟浪之事!”

趙匡胤給他吼得也是火起,便直直地盯着趙普,偏偏趙普卻不退讓,趙匡胤狠狠地道:“你便是說朕連自保之力也沒有麼!朕若不允呢?你便如何?你便如何!”要知道趙匡胤少年從軍,不是去他那當大將的父親手下混日子的,而是去柴榮手下,一刀一槍殺出的殿前都檢點,這樣的人物,怎地教他不自負?

“那便請萬歲再把微臣發去邊遠之土,爲大宋守土,眼不見爲淨!”趙普全然一點面子也不給。要知道此前正因爲趙匡胤的老師辛文悅犯法,趙普硬要治辛文悅的罪,而趙匡胤硬要保他老師,結果趙普一怒辭相!趙匡胤一怒之下,也已任命趙普爲檢校太尉兼河陽三城節度使了。

只是橫空殺出一個呂溫候,兵事兇急,趙匡胤才把那任命留中,好言去勸趙普,後者也知兵勢如火,前事只能暫時放下不計。這君臣纔算暫時析了前嫌。

趙匡胤畢竟是英主,和趙普倔了一陣,也知道他是爲自己好,趙普這身高冠古服,又讓他想起對方爲自己策劃的黃袍加身之計,心頭也就軟了下來,兼之細想,也知道趙普說的是正理,便轉顏笑道:“朕依你便是,你便不能給朕留面子麼?好了,光義過來,給你們說點開心的事!今天,朕結識了一位英雄!真英雄!想不到唐朝有如此英雄人物!”說到這裡,一腳把邊上一個隨行伴當,輕輕踹了一腳道:“來,你給他們說說我那新結拜的把弟!說得好朕自有賞賜!哈哈!”他想起呂布,只覺實在投緣,便連聽左右述說起來,也覺得意。

那伴當手舞足蹈地述說,邊上那大宋相爺趙普的臉色卻如上演蜀劇的變臉一般,一陣子青一陣子白,等到那伴當說完,見趙普臉色極差,趙匡胤連忙使人去叫太醫過來,趙普搖頭止住他,苦笑道:“萬歲可知,殺潘美者何人?”

只因這王明的奏摺來時,趙匡胤已出行沒有收到,而前方潰兵只說得那唐將如魔鬼一般,卻也說不清楚。所以趙匡胤初被他一問,有些惱火,心想不是讓你們去查麼?但轉念一想,臉色一寒,猶豫道:“對了,兩條雉尾!難道,難道是我那拜弟?劉文紀?”這便是呂布今世的軀體姓名了。

“江都留守麾下左突騎使劉綱劉文紀正是!”趙普苦笑道:“萬歲,微臣方纔,在那述說中,已發覺那劉文紀,足足有十五、六次機會,可以犯冒天顏啊!教臣如何不驚?”

“你不懂。”趙匡胤無端地嘆了一口氣道:“沙場相遇,必奮死相搏;但當時,劉賢弟便是知曉了朕的身份,也必不會動朕分毫。”說罷根本沒去理會一臉不服氣的趙普和趙光義,揮手道:“朕乏了,去吧。”他根本就不屑於去和一輩子玩弄陰謀詭計的趙普,討論爲什麼當時呂布就算認出他,也必不會傷害他。儘管趙匡胤知道自己不少事情上,趙普是絕好的幫手。

但在某種層面上,比如和呂布相交的這種事情上,他瞧不起趙普的。畢竟,趙匡胤到底也是一個英雄啊,儘管他現在是皇帝,但當年一條棍棒打平十八座軍州的趙匡胤,他骨子裡,仍是豪傑的烙印,只有豪傑才能理解豪傑,也許,因爲豪傑們,本就是,不能被人理解的瘋子?

趙匡胤抖下長衣,慢慢地打着一套長拳,空曠的大帳裡,他的身影有些孤單。

呂布這時已過了江,那守銅陵的胡正聽說平蘄春戰和州的好漢來了,便派了親衛在關門截住他們,引到府衙裡去了,又請了附近一些頭面人物,呂布在關門口本來就不想去赴宴了,因他原是極驕傲的人,派個親衛來喚他去,這算什麼人情?

還是馮太監勸他:“文紀,咱家才陪你去了霸王祠,你說你以前去過,杜牧題的那首詩,想必你也見過,你原是國主身邊的人,才情自非小可,便不須咱家多說了。”

呂布不解道:“甚麼詩?某倒未留意。”馮太監卻不知,呂布前世去遊霸王祠,那是漢末三國時期,杜牧還要幾百年後纔出世,哪裡來的題詩?再說這個劉文紀,卻也早不是那個文采風liu爲李煜所喜的劉文紀了。

馮太監嘆了一聲,他實在是敬呂布英雄,仍好言道:“包羞忍恥是男兒啊!文紀,咱家也明白,你是英雄,你交結的,是如那位趙光一般的人物,咱家本想賺你一聲大哥,如今卻也知道你嫌棄我這殘缺人兒,但咱家仍敬你是個英雄,實不忍你受苦,你何苦得罪這手握兵權的胡將軍?將就去湊趣喝兩杯起程,不就是了?”

呂布扶着枷,淡然唸了幾次:“包羞忍恥,包羞忍恥……好,某依你便是。”那兩個從和州跟着他的軍漢,和那幾個押送的軍卒,便被攔在城門處,自有士卒去安排他們飲食,不提。

馮太監和呂奉先一路到了府衙,那胡正的偏將便迎了出來道:“這位便是左突騎使劉文紀兄麼?快快請進,中貴,不若揭了封皮,天大的事,我家大人自有主張……”

呂布淡然止道:“不可,此爲國家法度,怎能逾越?好意心領。”他這做派,卻就顯得和胡正生分了起來,那偏將臉上便很有些不愉,但礙着胡正的將令,卻也不好發作,只招呼着他入內坐下待茶。方坐定,那偏將拱手道:“文紀兄,我家大人仍有公事在身,片刻便來,文紀兄可有興趣到演武場看看兒郎們操練?”

呂布點了點頭,便跟在身後去了,進了演武場,卻見場中兩隊人馬正在操演,龍騰虎躍一般,煞是好看,那胡正請來的鄉紳,此時便看得入神,紛紛說這是虎狼之師。那偏將得意道:“文紀兄,這些兒郎們,操演得如何?”

說罷那偏將又向來的鄉紳富人介紹,說這位便是傳聞中的劉文紀了。呂布不耐煩與這些俗人應付,自扶枷走到場邊,看了一陣,卻也不作言語,那偏將得意道:“文紀兄,不錯吧?如是當日和州,我家大人率這些精銳去戰宋人,必然勢如破竹!直指汴京!”說罷又領呂布,去看邊上宋國的刀,遼國的馬,吳越的劍云云。呂布看過,便不做聲。

這時有位鄉紳,趁趣便問道:“劉大人,你也是勇將,想必也有收藏刀劍的習俗吧?給我們講講這刀劍有什麼講究,啊,各位,你們說好不好?”這都成了他們赴宴的保留節目了,聽胡正或者胡正的客人,講究每把兵器的好劣,或是這把刀如何從宋軍手中奪得。

“諸位見諒。”呂布冷然轉身道:“某從不做這種無聊的事,唯未經戰陣者,方有此葉公好龍之癖!”呂布認爲只有沒有上過戰場的人,纔會做這種無味的事,非但如此,他又道:“再好的寶刀,也須人血來養,掛在壁上的,叫什麼寶刀?不飲血的刀,只不過是一件傢俱,一件無靈魂的擺設。還不如戰場上撿着半截竹竿,撩破胸腹,挑出腸肚來得趁手。”

一下子場上的氣氛冷了下去,那鄉紳似乎知道自己說錯了話,喃喃地想要補救:“但,但這是宋國的刀啊,只有敢與宋人對決的勇士,才能奪得這宋人的刀啊!”邊上衆多鄉紳也連忙稱是。

呂奉先淡然道:“不知各位,更衣時會不會捎一點黃白之物回房珍藏?”那便是說,解手時會不會帶些屎尿回家了。衆多鄉紳給他嗆得說不出話來。呂布道:“某自過江,與宋軍戰,無不勝!這類破盔殘刀,安能值某俯拾?只有那十戰九敗者,僥倖勝了一次半回,才把這得來不易的破刀殘甲當寶貝來供罷了。”

說到興起,呂布全然不理那夥鄉紳臉如土色,也不管那副將脹得那臉上快要滴出血來,只顧痛快地道:“這些士兵,跟斗翻得是極爲漂亮,但亦只有沒上過戰場的兵,纔會弄這類花巧,上過戰場的人,便會知道,那血淋淋的殺場,沒有時間去給你左右翻騰得如穿花蝴蝶一般,若是這樣的空心跟斗翻起,落地之前已死了七八次。”

那副將匆匆忙忙跑了出去,這場中演練的士兵聽了極爲不服,其中那發號施令的偏將,身長九尺,膀大腰圓,儘管和呂布差不多高,但站上來幾乎有呂布兩個人寬,他憤怒地道:“你這死囚,可有膽與爺爺比試麼?不怕告訴你,你家爺爺單手正面拗死過一頭髮qing公牛!”

呂布淡然道:“噢,若是某的部下,殺百姓耕牛者,斬!”

這時只聽甲片撞擊聲響,卻是那副將火燎火焦地跑了過來,憤怒地瞪了呂布一眼,對場邊鄉紳道:“今日我家將軍另有公務要事,無閒招呼閒雜人等,爾等自去了吧!”說着那軍士如同驅羊逐狗一般,把那些鄉紳一古腦往外趕。

那士兵如狼似虎地,平時想必也是欺負習慣了百姓,便要來推掇呂布,被他拿眼一瞪,驚得打了個激靈,呂布自對馮太監道:“走吧,宴無好宴。”那馮太監也只能苦笑跟在他身後出去,心中卻在埋怨,這呂布實在太過不識時務。

他卻哪裡知道,呂奉先一生如何受到這般輕視?前世唯一被羞辱,也不過是叫了劉備一句賢弟,被張飛嗆了一句,他已是不能再忍!馬上就帶兵自去了,後面這口氣還消不下,終於平了徐州取了劉備家小,逼得張飛幾乎要自殺。

這胡正先派親衛去城門喚他,已極不爽;到了府衙也不出迎,只使個副將出來招呼。在呂布看來,已是忍無可忍,哪裡還留什麼情面,若還能忍,他卻就不是呂奉先了。當下和馮太監出了府衙,自去城門會合那些軍士,直向江寧方向去了。

卻說此時,胡正在府衙內堂,氣得發狂,拔劍瘋狂亂斫,把那上好傢俱瓷器斬得粉碎,幾員偏將站在堂外,也都憤懣填胸,捏着拳頭骨節發白。胡正發了好一陣脾氣,把劍斫在几上,怒道:“這賊犯囚!敢辱我至此!當真可惱!啊!”

原來呂布在點評那些兵器、軍士時,胡正剛好匆匆趕來,見有人相詢呂布,便在轉角處停了腳步,只聽他怎麼說。誰知呂布一點也不給他面子,每句話都如針刺血點在他心頭,尤其是說他只因對宋軍少有勝績,才把那從宋軍處奪來的殘盔破刃視若珍寶,更是點中了他的死穴,氣得胡正三尸神暴躁,七竅內生煙,才使了手勢叫那副將過來,把一衆人都驅趕出去。

胡正狂怒對堂外衆將喝道:“不殺此獠!何以泄我心頭之憤!爾等都給我進來!這劉文紀殺得林仁肇帳下報信的親兵,我就殺不得他一個待罪之身麼!”

那些將領一進了堂裡,也無不憤憤不平地道:“姓劉的好不上道!大人方纔,爲何不把他留在這府衙裡,任他天大的本事,一刀結果了他便是!”“這廝傳得和戲文一樣,俺看其中也是不真不實,憑他那身板,能有幾分本事?”“了不起也就和林仁肇一樣,用兵有點心得罷了,現在他孓然一身,還能翻了天不成!”

胡正一拍桌子道:“說得好!正是如此!張大牛,你號稱江南第二高手,你可有勝他的把握?”張大牛便是剛纔向呂布挑畔、自言拗死過發qing公牛的那條大漢。此人是胡正麾下第一猛將,號稱江南第二高手,第一高手卻不是指宋軍視爲眼中釘的林仁肇,而是神衛統軍部指揮使皇甫繼勳。因爲林仁肇論武勇倒不出色,他是帥才,用兵有獨到過人之外。

張大牛唱了個肥諾道:“大人放心,俺手下不下三十條綠林高手的性命,如是沙場廝殺,還無十成把握,現時此獠徒步而行,便是給他開了枷,馬下對戰,俺必然將其格殺當場!”說罷把醋罈子大小的兩隻拳頭,按着指節“叭叭”作響。

胡正仍不放心,指着自己的親衛頭領蕭遙道:“蕭遙,你平時自負江南第一神箭,你隨大牛前去,給他押陣,只要此獠一出銅陵邊境,便給我結果了他性命,連那閹狗、軍士在內,全都一個不留,但必須讓他們出了銅陵關地界才動手,免得日後林仁肇又蒙聖眷,來與我等再生枝節!速去速回!”

“屬下遵命!”

蕭遙把手上一張泥鵲描金畫弓上了弦,背上一壺三棱鋼簇白羽箭,和那張大牛一同領命去了。胡正使了丫鬟收拾那內堂,自和衆將一起移步演武場,坐下茶不過三巡,又召丫頭去請四姨太出來述話。

不一刻,那香風如醇幾乎薰得人醉,卻是那四姨太輕移蓮步出來,只見那描金繡花鞋踢着綠水裙裾,細腰只堪盈握,雖無小周後那步步生蓮的美姿,卻自透出一股江南水鄉的靈氣,使人如置採菱船裡,荷香叢中。衆將暗暗稱奇,只因皆是風月老手,這四姨太見過幾次,看這腰身腳步,必是處子無疑,但明明卻又是這色中餓鬼胡將軍的待妾,只不過品秩有別,衆人這念頭也不敢延伸下去,只是心頭一閃而過。

“小四四。”胡正想去拉那四姨太的手,卻不料一把握了個空,他也不以爲意,只是笑道:“當初我答應你,只要爲我做一件事,便還你自由,今日這事便來了,我派大牛、蕭遙去刺一個國賊,但此人頗有盛名,爲萬全之計,你騎快馬尾隨大牛他們去,若是大牛他們一擊不中,你便出手把那廝解決了,如此以後,你我各不相欠。”

“江南第二高手和第一神箭聯手,還有拿不下的人?”那四姨太有點驚愕。

胡正揮手道:“你自管去,如他們辦成了,你也算還了我的人情,從此天涯海角,各不相干。”

“好!便是如此!”那四姨太斷然答道,但話聲方落,卻見她推金山倒玉柱卻拜了下去,口中只是道:“楊氏孤女在此謝過將軍十二年前援手先父,又爲先父收骨入土之恩。從此,江湖再見!”

說罷衆人只覺香風捲起,定下神來已失了四姨太影蹤,只聽門外駿馬嘶鳴,那四姨太的聲音嬌叱道:“駕!”馬蹄答答,漸漸便不可聞了。

有手下問道:“大人,這張大牛若還不成,這四姨太……”

胡正笑道:“你猜大牛可以在這小四手下走過幾招?兩人曾試過,五十合,小四已有兩次饒大牛不死!你們不知道,江湖奇人啊,我也是機緣巧合,使得她欠了我一個人情……本用話扣着她,作保命的用處,今日被那獠羞辱,着實難下心頭之氣,終要殺了他才得開心顏!……這小四,你等以爲尋常綠林女兒?我府上的米可會養閒人?她祖上便是隋唐出名的好漢,靠山王楊林一脈!一根水火囚龍棍敗了多少英雄!”衆人皆愕然不已。

呂布他們走的是官道,張大牛和蕭遙騎馬,馬是快馬,騎快馬在官道上追步行人,那是全然不費半點功夫。呂布一行方出了銅陵關地界,便聽身後馬蹄如戰鼓般急擂而來,兩馬迅杳從他們一行人身邊掠過,奔出三十餘步才勒轉馬頭,張大牛翻身滾下鞍來,戟指着呂布道:“姓劉的,留下命來!”

那押解呂布的十來軍漢,這下紛紛埋怨馮太監道:“公公好沒道理!任由這賊囚去得罪胡大將軍!這下大禍臨頭了!”

有兩個老卒,哆嗦道:“公公可知前面那鐵塔也似的漢子是誰麼?胡正將軍麾下第一猛將,江南第二高手張大牛便是,綽號喚做病元霸,我等如何有命在?”

“你看他鞍邊兩把銅錘,怕有兩百斤上下,只一錘下來,就是鐵人也給砸成餅了!”一個軍士說:“他指名道姓要索這賊囚,不若……”

“便把這囚犯給他就是,我等哪裡能經得住他半下?就此各自逃命去了吧……”

“公公向來說這賊囚是個英雄,那便這賊囚救你就好!”

那些軍士倒拖了兵器胡亂嚷道:“張將軍,張大俠,我等不敢與你作對,這就去了。”說着不等張大牛回話,便四散而去。誰知幾乎七八聲慘叫同時傳來,馮太監嚇得幾乎要癱下去,只見那十來個軍漢背心全釘着白羽長箭,卻聽那三十餘步,蕭遙持弓道:“閻王要人三更死,豈能留人到五更?老閹,輪到你了。”

馮太監嚇得褲子也溼了,雙腿抖得跟彈棉花一樣,卻不知從何來勇氣,操着那鴨公嗓子尖聲叫道:“你敢殺咱家!咱家可是國主身邊侍候的人,奉國主的旨意來辦差的,你就不怕株連九族麼!”

蕭遙聞言一震,殺了李煜身邊人,這事終究不會不了而了,到時查出是自己下的手,怕真的以謀反論處株連九族!蕭遙心中幾番掙扎,咬了咬牙道:“事已至此,再無迴旋餘地,你也莫怪我,我不是奉命行事罷了!”

這時從江寧方向奔來一駕馬車,那車伕不料有人擋在這官道之中,要勒馬已然不及,那馬車直向張大牛撞了過去,張大牛也不回頭,只一側身,橫肘一擊馬脖,竟硬生生把那馬撞得側移了二尺,那馬吃痛嘶鳴,人立起來,只把前蹄亂踢,張大牛一腿斜劈而起,只聽“咔嚓”兩聲,那馬悲鳴着轟隆一聲跌在地上抽搐,兩隻前蹄關節處全被張大牛剷斷,哪裡還站得起來?

那車上客人卻全然不知兇險,從那倒下的馬車裡鑽出來還在吆喝:“兀那漢子,光天白日之下,我堂堂少林俗家弟子,豈會怕你……”躍起就把拳頭一晃,踏了個玉環步,飛起雙腿向張大牛踢出,張大牛冷笑一聲,在空中掏住那人腳踝,兩手左右一分,可憐這客人連慘叫一聲都沒有,硬生生被撕成兩半,張大牛把那兩半屍身拋開,轉眼看那車伕,卻已活活嚇得七孔流血死在那裡。

馮太監再也撐不下去,一下子便癱倒在地上,呂布扶着枷,淡然對那兩個從和州一路跟隨他到這裡的軍士道:“扶了中貴,退到轉角。”那兩個軍士,一路陪到這裡,非但敬慕呂布武勇,並且心志已極爲堅穩,打定主意要跟呂布鞍前馬後,不然的話,過江便應散了。此時聽了吩咐,連忙攙起馮太監,退入路邊林中。

蕭遙哪裡容得他們退走,弓弦一響,一支三棱鋼簇白羽箭流星趕月一般射了出去,呂布腳尖一拔,一粒小石子飛了出去,正中箭簇,儘管那石子被鋼簇擊得粉碎,但這麼一撞,這箭雖仍迅猛,卻就失了準頭,整支沒入邊上樹幹,只留得白羽在外顫抖。

張大牛看得真切,他這江南第二高手也是硬碰硬戰出來的,便在邊上對蕭遙道:“蕭都頭!先結果了這個死囚,再慢慢殺那老閹不遲,反正他往回跑,只能再返銅陵關地界,到時把他一刀兩斷,再拋屍過來便是。”蕭遙點頭稱是,方纔那撞偏了箭矢的石頭,那石頭的速度不可能比奔箭更快,能撞上,卻是發箭之前,呂布已看破了他的勁道、仰角、方向。他很有些心悸,儘管蕭遙還有家傳絕殺沒有使出,但他卻在心中一掃對呂布的輕視之心,當下抽出長箭,只等全力和張大牛做了呂布,再去結果老閹。

呂布卻一步步向他們逼來,蕭遙眼看不對,再近了弓箭就失去作用了,七根長箭從壺中抽出,搭在弓上,這便是蕭遙家傳絕殺七星伴月了。呂布卻不管他,只仍是向前一步,蕭遙後退了一步,但他望着呂布,看他一臉淡然不驚的神情,他只覺自己的呼吸,卻已不能和這天地草木達到一種平衡,他的心亂了。儘管他的手仍很穩。他這時終於相信,那傳聞裡,這個男人帶着八百鐵騎平蘄春,取和州的事,絕對不是說書人的加工。

但他蕭遙如今卻要殺他,因爲將軍要殺他,因爲他對將軍不敬。蕭遙慢慢用力挽弓,這個人對將軍不敬,他說胡正將軍屬於那種僥倖贏了一次半回的人,纔會把繳獲的宋軍盔甲當寶一樣供着,而他,自過江,無不勝,這些東西他瞧不上眼。

呂布淡然地望着蕭遙,他絲毫沒把這七支三棱鋼簇白羽長箭放在眼中。蕭遙有一種無力感,他從來弓箭在手,千軍萬馬也敢去闖,但此刻,他卻只覺心中空蕩蕩的。這位左突騎使,他不怕自己的七星伴月絕殺,按他剛纔踢石撞箭的修爲,他必也是箭道高手,沒理由窺見不到這七星伴月的利害。

他爲何不怕?蕭遙一想至此,心頭似乎被千萬斤的錘子砸了一下似的。是的,他當然不怕,面對宋人重甲巨盾,多少箭矢瞄着他,他那兩條高傲的雉尾都不曾慌亂,他哪裡會怕?他這樣的人,怕什麼?有什麼可以怕?過江則戰,無不勝,不搶掠,不擾民。更不居功,皇命一下,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太監和幾個軍士,他就坦然回江寧。這樣的人,他還怕什麼?蕭遙只覺心口愈來愈痛。

呂布又向前一步,蕭遙又退了一步,弓已半開,他馬上要殺了這個傳聞中的好漢了,蕭遙託着畫弓的手,突然有些顫抖,真的要殺他嗎?將軍要殺他,因爲將軍覺得被羞辱了,因爲這個男子,用他過江對宋軍無不勝的戰績,把將軍好好的羞辱了一番,自己真的要殺他嗎?

蕭遙慢慢地放下畫弓,張大牛怒道:“你爲什麼不射他!”蕭遙慢慢地鬆開弓弦,把七枝羽箭插入箭壺,搖頭道:“我沒有殺他的理由。他不是一個應該死在這裡的人,他應該死在戰場上……總之……但無論如何,他不該死在我箭下。啊!”

一聲慘叫,蕭遙噴出一口血來,張大牛從他背後撤回那蒲扇大小的手掌,獰笑道:“你敢不聽將軍之令,俺便有殺你的理由!”兩人平日本有宿怨,這也是爲何胡正派他們兩人齊來的道理,便是互相牽制。蕭遙被這一掌拍斷了脊樑,嘔了幾口血,漸漸地便不動了。

呂布此時離他們不過十餘步,他嘴角掛着一絲冷笑,張大牛望着呂布,他就要出手了。

天空無端的,飄起小雪,一望無際的,如鵝毛飛揚。

張大牛深吸了一口氣,高手對陣,最忌心浮氣燥,他對呂布道:“你把枷去了,莫死了說俺佔你便宜!”

呂布冷笑道:“此爲國家法度,怎可逾越?你有什麼手段,只管使出便是。”

張大牛突然把腳用力一頓,整個人如飛一般衝撞向呂布,那在拐角處偷探出頭來的馮太監,只覺這張大牛在飛舞雪花之中,已勢若奔馬,瘋狂向呂布衝去。

呂布卻扶着枷,就那麼孤傲地站在那裡,他那束髮金冠上的雉尾在雪花裡招展,風烈,他一身火紅百花戰袍在烈風裡獵獵作響。

他站在冰天雪地之間,他比冰雪潔白。馮太監心頭冒出這麼一句話來,他只覺得,陪這個人走了這麼一途,就是死在這裡,卻也無憾。他當然不知道呂布只不過是偏執地爲了汗青留名而汗青留名,但馮太監渾濁老眼卻爲他心中的英雄滴下淚來,他只覺得呂布實在是頂天立地的大英雄,就憑一句“此爲國家法度,怎可逾越?”面對江南第二高手,生死繫於一線之際,這位左突騎使仍堅持他的原則。馮太監對唐國官場的膩歪,是瞭如指掌了,甚麼國家法度,那是用來欺壓百姓用的,對於官場中人,不過是面子上說說玩兒罷了,也正因爲如此,他見了呂布,如污泥中見到白蓮一般,越發的覺得自己的不堪。

馮太監這時已不關心場中的勝負了,儘管他深知如果呂布敗了,那張大牛一定不會放過他,可這一切已然不重要,如果呂布要死在這裡……馮太監危危顫顫地扶着樹站起來,他想,如果這樣的英雄要死在這裡,那麼,與他共死,也是自己的榮幸了,也許唯一的遺憾,便是沒能賺得一聲“馮大哥”。

張大牛衝了十一步,他的拳頭已擊出,他那一掌拍斷蕭遙生機的左掌,就要斬向那木枷,連同呂布的腦袋一併斬個粉碎!就算呂布能擋下,張大牛那踢斷馬腿的腳,便會急攻下盤!

呂布很淡然,他甚至沒有去看張大牛,他只是看着漫天的雪花,然後,他隨便地踹出一腳,如同踹開街口攔道的癩皮狗,沒有人會對一隻癩皮狗去用什麼飛腿鞭腿譚腿,只是一腳踹開,踹在張大牛左肋下五寸六分的位置。

張大牛就飛了出去了。爬起來以後,張大牛問了一句讓呂奉先有點莫明其妙地話:“你和四姨太是什麼關係?”因爲張大牛和四姨太比試過,呂布這一腳,和當初四姨太踹他那一腳,幾乎一模一樣。所以張大牛怒道:“那個小娘皮居然吃裡扒外,教你來找我的破綻!”

呂布側了側頭,束髮金冠上兩條雉尾劃了了一個漂亮的弧線,呂布不解地道:“此話怎講?”

這時銅陵關方向傳來急促馬蹄聲音,遠遠地那馬上騎士大約見到風雪裡兩條雉尾,放聲道:“前面可是左突騎使大人?”呂布認得是張川的聲音,便轉身應了一聲,這時那張大牛揮舞着兩把碩大鐵錘,向呂布身後衝了過來!

這時卻聽那張川沙啞着嗓子喝道:“皇上,皇上把和州還給了宋人了!”

呂布一聽,心中積壓已久的鬱結一齊涌上心頭,不禁張口長嘯一聲,猛的一轉身,把那張大牛嚇了一跳,卻聽呂布狠狠地道:“死!”張大牛真真切切看見呂布一腳橫掃踢向自己的腮幫,可是他卻怎麼也挪不開。

張大牛倒退了七八步,伸手去摸那痛得刻骨的下齶,卻哪裡還能觸摸得到?呂奉先含憤一腿之下,撕裂了皮肉整個下巴都踢飛了!張大牛摸了幾把,喉間“喏喏”幾聲,那長大身子便抽搐着轟然倒下,血在雪地裡不停地瀰漫着,消融了許多雪花,不遠處是那匹被他踢斷了關節的馬,那馬還沒有死,張大牛卻終於死透了。

這時張川已奔到跟前勒住了馬,滾鞍下來就拜。呂布卻沒有去扶他,只是自己在雪地裡踱着步子,不解的搖頭道:“爲什麼?爲什麼要把和州還給宋國?爲什麼?這沒有道理啊,就算宋人圍困和州,只要從銅陵派一支援軍過去,或是江都,不可能圍得死和州啊!”

張川在邊上道:“大人,不如我們速速趕回江寧,你和林仁肇大人向來交好,或能從中問出個究竟。或者我們馬上過江北渡,糾結隊伍,不保他這大唐了!”

呂布心頭一跳,不保這大唐了?

他合上雙眼,那蘄春城下被擂木砸死的騎兵,是死在衝鋒的路上,呂布知道,他們至死無悔;劉破虜屁股上插着三箭,仍奮力守着城門洞,與宋軍浴血廝殺,他也無悔;那和州城下最後只餘四十七人的八百騎,那在他身後倒下仍要拉着宋兵同歸於盡的勇士,呂布知道,因爲他們都是跟着他呂奉先去戰,去流血,他們相信他。

但是,這一切已經沒有意義了,劉大耳都知借了荊州就撒賴皮不還呢!那在軍事上舉足輕重的和州,居然就這麼輕輕鬆鬆的被送了回去,這送的是和州嗎?這送的是那些相信他呂奉先的兒郎的血肉!

這樣的唐國,有什麼前途?

但想到劉備,他就不可避免地想到張飛,那黑臉大漢挺着丈八蛇矛罵道:“三姓家奴!”

不,不,今世決不能再背這個罵名!呂布甩了甩腦袋,但他卻又清清楚楚,知道這麼下去,這大唐是遲早要亡的,自己該何去何從?應該有一條路,應該有一條路!他睜開眼睛,望着漫天的飛雪,呂布咬着牙,無論如何,他也要闖出一條路來,至少,不能再讓兒郎們的血白流!他突然很想見李煜,他想好好問問這個皇帝,到底會不會當皇帝!

呂布收斂了心思,對張川道:“不得胡言,某自有分寸。”說罷又招呼那兩個軍漢扶了馮太監過來,收拾了蕭遙和張大牛騎的兩匹馬,五人三騎,便在風雪裡奔江寧直去了

直至他們去遠了,那邊上草叢裡蔌蔌抖落許多雪花,卻是那楊氏披了一張恙羊白氈,不知潛伏在這裡多久了。她嘆了一口氣,很有點羨慕蕭遙,也許,這是一個不錯的歸宿。她也不想殺他,她雖被養在深閨中,但身懷絕技難免技癢潛出將軍府,聽說書和來往行腳商人述說,卻也知道這左突騎使,決不是什麼國賊,而是大大的英雄。

但她欠胡正一個人情,無論如何,這個人情總得還。她走到張大牛的屍體旁,用那描金繡鞋拔了一下張大牛的腦袋,卻已死得通透,可笑這張大牛居然以爲自己的破綻是她說出去的,張大牛左肋五寸六分,就是他一身武功的弱點,真正的高手,當然一眼就看透了。呂布當然是高手,所以她沒有現身,因爲就算現身也殺不了他。

她吹響一個竹哨,聲音極爲悠長,哨聲方停,遠遠就傳來馬蹄聲,那馬離此處頗遠,約莫一里多路,過了一會,才見一匹空鞍白馬跑了過來,她翻身上了馬,一路向江寧趕去。她無法伸量呂布的深淺,不過她已知道,呂布是一個英雄,英雄總有許多共同的弱點,她相信只要足夠耐心,一定可以得手。她在蒙面的輕紗下笑了,對她來說,無所謂正邪,只須結果了呂布,她便不再欠胡正什麼了。

古城江寧,三江首府,佳山秀水,冠絕江南。呂布一行到了白下橋,雪愈大了。便停住馬,想去那橋邊亭裡避避雪。此時落天飄雪之中,那千古聞名,李白曾賦:“小子別金陵,來自白下亭”的白下亭中,唐國的文人雅士,正在上演那送往迎來,痛飲餞別的雅事,全然不見一點烽火氣,不時還有人拈得一韻,賦了幾句,便又自得的吟唱起來,無非風花雪月,花叢李下的陳腔濫調。呂布冷然搖了搖頭,難道和州離江寧,真的很遠麼?宋國兵鋒所指,這唐人如何一點也不慌張?他終於沒有去避雪,喚了張川和馮太監他們,風雪中策馬過了白下橋。

呂布一行人趕到江寧,卻有些早,等了一陣纔開城門。因是皇命解他回江寧,不歸有司管轄,便在午門外候了,呂布叫張川先帶王保和郭枵去投店,馮太監給他去了枷,自入宮去交卸差事,一直等到日近中天,才見太監出來宣旨,着呂布入宮對答。

那宣旨的太監領呂布在皇宮中七轉八拐,呂布又一次見到這玉石鑲砌,畫棟雕樑的宮殿建築羣,的確精美絕侖,但着實胭脂氣太重了,這時已過了澄心堂,轉眼就到了柔儀殿外,那太監低聲道:“馮總管說你是好漢子,專門吩咐咱家給你選了這塊好磚,保你磕得響。”說罷便一臉賣了天大人情的模樣,自一旁去。呂布聽了哭笑不得,想不到這套把戲從漢末三國到如今幾百年,宮中太監仍還在玩。

又候了許久,呂布只覺腹中飢餓,但那李煜偏偏不宣他進去,只聽那宮殿內琴聲不絕,還伴隨着女子的嬉笑打鬧聲,一會又聽李煜填了新詞,命那宮娥呤唱,全然無人理會這跪在外面的呂布。

呂布頗有些不耐煩了,卻又聽那宮殿一個悅耳女聲幽幽道:“這《周歌詩七篇》當是唱詞,應有一本《周歌聲曲折七篇》記下那彈奏音韻旋律纔是,奈何那《歌聲曲折》早已失傳,這古曲卻不知從何譜起……”

那李煜也跟着長嘆道:“可惜啊,若能尋得那《歌聲曲折》篇……”

“何難之有!”呂布時在候到忍無可忍了,便大聲說了一句。

“何人驚擾聖駕!”宮中禁衛魚貫而出,紛紛把刀槍對着呂布。

“劉文紀,你給朕進來。”李煜急道:“你方纔說什麼?”

呂布淡然道:“要尋那歌聲曲折,何難之有?某便知曉。”

這斷代曲譜,在漢末三國時,也不過尋常物事,加之呂布聽貂禪彈奏得多,這曲譜也是極爲熟識。接過瑤琴,呂布儘管手指技法不太熟悉,但還是能把這旋律彈奏出來,李煜只聽了一次,便有所得,由他彈來,自和呂布不可同日而言,呂布又指了其中幾個節拍,李煜便依言改了,又彈了幾次,極是歡喜。

李煜便對呂布笑道:“你不錯,要朕賞賜什麼給你?”

“皇上。”呂布也不遮掩,直接便問:“微臣請問,爲何要將和州割讓宋人?”

“你還好意思說!”誰知他這麼一問,李煜卻就暴怒起來,指着他罵:“你和林仁肇兩人,爲何要輕啓戰火?你們在江都好好練兵不就行了?爲什麼要去惹宋人?尤其是你劉文紀,你太讓朕失望了!”

“你爲何無故去奪那蘄春城?又爲何去取和州?難道你要把這戰火,引過江來麼?你一個劉文紀,就能抵擋千軍萬馬麼?你是何居心!該當何罪!如不是朕有先見之明,一接戰報馬上遣使入宋,承諾歸還和州,我大唐不就要被你們兩人拖入戰火之中麼?”李煜罵得着實激動,氣喘不已。

呂布剛想開口,便被李煜打斷,怒然道:“不準再提此事!”

那殺入蘄春在城門洞下了馬和宋軍生死相搏士卒,那被擂木滾石砸成肉醬的手下,呂布這種三國時期的將領,已把士兵當成自己發家的本錢,想到那和州城下,那緊緊跟在自己身後的八百騎前仆後繼,兩千步卒棄弓綽槍把自己綁在馬上,硬殺入敵陣去救林仁肇,那些士兵就白死了,就因爲眼前這個人,白死了!呂奉先一下子就站了起來,冷冷地從牙縫裡擠出幾個字:“提,又,如,何?”

李煜一下子幾乎就要倒退跌坐在椅子裡了,但他畢竟是皇帝,天天受人三叩九拜,經年累月自有一種皇室貴氣。便是漢末陳留王,也敢怒叱董卓,這種皇家氣勢,除非真的刀斧加身,否則很難讓他一下子屈服。

呂布卻全然不管李煜,他根本就不是想要嚇李煜,他只是憤慨地道:“用士兵生命,用鮮血打出來城池,就這麼白白送給宋國?如果明天宋人要銅陵呢?要江寧呢,是不是也一一送出?某是鐵了心,要汗青留名,你是皇上,卻也不能封天下人之口!你到底在怕什麼?怕什麼?明明我們可以打贏的,你還怕什麼?要殺某麼?來啊!有紂王,也有比干流芳千古!某敢回江寧,就存了做比干的心!”卻是禁宮衛士聽見呂布的大嗓門兒,連忙圍了過來。

李煜臉色發青,他不是傻瓜,他知道呂布說的是實情,但他着實沒有勇氣,去面對強大的宋國,就算一兩場勝仗,也不足以讓他壯膽,他就是害怕,他在呂布面前突然有種無可遁形的感覺,他也有聽說,呂布在和州之戰如何的於萬軍之中取敵將首級,但愈是這樣,他愈覺得下不了臺,他發狠咬牙道:“劉文紀!你好膽!你信不信我誅你九族!”

“你要誅便誅,便是世上絕了某這一脈,汗青之上,自會千古傳流!某怕你甚麼?怕只怕,你今天殺了某,明日連自己的女人都保不住!”呂布一下子也怒了,吼得青筋迸現,他是個很偏執的人,一想到可以青史留名,他幾乎有點神經質的挑畔李煜殺他。

李煜氣得不停地踱步,他一下子竟想不出對付這個臣子的法子,但李煜畢竟是極聰明的人,否則他也不能成這千古詞宗,踱了幾圈,卻得意地笑起來,冷哼一聲道:“好,你不怕死,你要留名,你要留名,來人!擬,去劉綱左突騎使之職,着任虞部郎中、史館修撰。就這樣,你要是敢辭官就是不忠之臣!去吧!”

但李煜沒等呂布站起來,卻又緩了聲道:“今天你獻了這個曲兒,就賜紫吧。”

呂布憤憤地出了殿,由小太監領着轉了兩彎,那馮太監早在那裡候着,一見他就問面聖如何?呂布沒好氣地和馮太監說了,馮太監送他走到宮門口道:“文紀,你需知依制,六部侍郎、中書、門下侍郎等未達到三品的重要官員,如有必要,纔可賜紫,而你僅僅是五品的郎中,便能得到賜紫,說明聖上對你仍然是信任的。先忍忍吧,等這一陣過去,聖上說不定還能再起用你呢。”

想到被叫去修撰編史,呂布就哭笑不得,哪有心情去想什麼賜不賜紫?和馮太監匆匆作別,呂布就見那張川遠遠守着街口,心中不由有些感動,正想走過去會合張川時,卻見一個青衣小僮飛奔過來跪下道:“少爺!少爺!老爺叫明月去城門口候着你,誰知見到少爺你被枷了回來,如今沒事,實在太好了……”

呂布有點不知所措,直到張川走過來見禮,呂布才醒起,這個叫明月的,怕是自己這身體原來的僕人,不容他多想,那明月揮手叫來再在邊上候着的轎子,呂布本不想上轎,但這明月又在街上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地,說少爺當初不辭而別直接去了江都,老夫人就病了好長日子,現在少爺回來若不回家,怕府裡上下,都不得安寧云云。呂布實不願被街上行人指指點點當猴戲看,也就只好讓張川在後面跟着,上了轎任他們擡着去,那明月在轎旁不停在述說多麼思念少爺云云,讓呂布很有些不耐煩,最後忍無可忍喝他道:“你若再喋喋不休,某便自投客棧去了!”那明月纔算消停下來。

[無廣告小說奉獻]

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二十八)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二十五)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十一)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八)第二章 背嵬壯士豈等閒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四十二)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三十三)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十七)第五章 南唐聖主真長策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十二)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四十三)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二十三)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五十八)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二十八)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二)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五十八)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三)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九)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二)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七)第三章 錦襜突騎渡江初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十二)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五十九)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三)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十八)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三十六)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八)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二十二)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四)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三十七)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十)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七)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二十三)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三十六)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三)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十)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二十六)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四十三)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九)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十六)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二十一)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六)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十二)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二十二)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二十七)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八)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二十六)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五)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四十一)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二十三)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五)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五十九)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二十八)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四十三)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二十九)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五)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十一)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二十)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二十四)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二十九)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十一)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三十)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二十三)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一)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五十八)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三十一)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十八)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八)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五)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四十四)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六)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八)第三章 錦襜突騎渡江初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二十六)奈何英雄是末路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十二)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十)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二十三)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四十一)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六)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五)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十)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二十六)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一)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五十七)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四十六)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二)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三十)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四十四)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十六)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二十)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十二)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二十三)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三十二)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十一)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八)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一)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十八)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三)
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二十八)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二十五)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十一)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八)第二章 背嵬壯士豈等閒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四十二)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三十三)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十七)第五章 南唐聖主真長策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十二)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四十三)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二十三)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五十八)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二十八)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二)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五十八)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三)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九)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二)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七)第三章 錦襜突騎渡江初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十二)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五十九)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三)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十八)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三十六)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八)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二十二)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四)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三十七)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十)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七)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二十三)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三十六)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三)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十)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二十六)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四十三)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九)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十六)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二十一)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六)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十二)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二十二)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二十七)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八)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二十六)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五)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四十一)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二十三)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五)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五十九)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二十八)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四十三)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二十九)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五)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十一)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二十)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二十四)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二十九)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十一)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三十)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二十三)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一)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五十八)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三十一)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十八)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八)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五)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四十四)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六)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八)第三章 錦襜突騎渡江初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二十六)奈何英雄是末路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十二)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十)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二十三)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四十一)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六)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五)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十)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二十六)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一)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五十七)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四十六)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二)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三十)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四十四)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十六)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二十)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十二)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二十三)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三十二)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十一)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八)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一)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十八)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