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五分明從那張明豔的笑臉看出濃濃的不滿,用眼眸勾着身邊的初一,示意楊毓似乎意有所指。
初一面容冷峻,彷彿沒看見初五的眼神。初五嘖嘖的提醒他。
初一索性轉眸看向門外。
憑藉初一的聰慧,絕不會愚鈍至此,初五才恍然大悟,初一雖跟在楊毓身邊,卻對楊毓並不服,甚至心有不願。
二人你來我往之間,楊毓轉眸看向二人。
:“初一,你可聽過張康這人。”
初一抱拳回道:“張康在巴蜀之地名望很高,此人號稱可降妖除魔,麾下“鬼兵”十萬。信徒數萬人不止,擅長醫治疑難雜症。”
楊毓微微點點頭道:“張修便是張康祖上?”
:“是。”
五斗米教起源在巴蜀漢中,《紀》載:時巴郡巫人張修療病,愈者僱以五斗米,號爲“五斗米師”。
張修也被後世弟子稱爲“天師”。因而“五斗米教”又叫天師道。
楊毓嗤笑一聲道:“十萬鬼兵?那真是有大神通的能人異士了。”
初一接着道:“十萬鬼兵,無人見過,不過數萬信徒,入教一人,收五斗米,此人斂財之能卻是可見一斑。”
楊毓笑着道:“如此,便更要見識見識了。”
楊勁雙目失神的凝視着眼前的茶盞,悲憤不已。
楊毓低低的嘆了一口氣道:“我會爲你阿妹做主,事情已然發生,你在此咬斷舌也挽回不了!”
楊勁蹙着眉宇看向門外:“怎麼還不進來!我去看看。”
:“坐下!”楊毓冷聲喝道:“你阿妹的確受了委屈,這樣荒淫無恥的道人,我也定要治他!可她也是要及笄的小姑子了,怎麼就敢孤身一人投宿在外呢!行事但有半點分寸,何至於此?經此一事,若是還如此莽撞,一味的橫衝直撞,再生事端誰能救她!”
楊勁訥訥無言,重新坐回了榻上。
門口的楊檀一聽祺硯提起兄長,這一口氣,頓時軟了幾分,自己從地上站了起來。
:“勞煩先帶我去收拾一下,再去見樂宣君吧。”
祺硯原本對她就有同情,此刻更是覺得此女心性不凡,連忙對身邊的婢女使了眼色,婢女上前一左一右的扶着楊檀進了府門。
門口圍觀的衆人有的低低的發笑,有的懷疑着,只有少數幾人略有些同情。
一個青年士子道:“好個不知羞的小姑子,這種事還當着衆人喊出口。”
一老丈道:“婚前失身,此女不去碰死,卻跑到樂宣君這清華之地做什麼!”
祺硯聽得刺耳,一隻腳剛要踏進府門,突然轉身道:“滿口仁義道德卻無半點仁義之心,若是你自家女兒遇到這般事,你是否還讓她一頭碰死!”說完,她一扭身,冷冷的道:“關門!謝客!”
大門“砰”的一聲關上了,留下面面相覷的衆人。
楊檀泡在溫暖的水中,祺硯親自遞上軟帕:“進了這門,就不必忍着了,哭吧。”
楊檀訥訥的盯着水面,身子緩緩的滑進水中,逐漸的,和暖的水,淹過脖頸,口鼻,整個人末在水中。
眼淚,在水中橫流。
祺硯道:“你大兄還不知曉此事,你二兄恰好幫樊公送公文到府中,已經和我家樂宣君在廳中等候,哭夠了,便出來吧。”她面露不忍。
楊檀重新衝出水面,水花濺的滿地都是。
她嚥下喉中的酸澀道:“我洗好了。”
二人來到正廳時,楊勁坐立不安早已經急的不行。
:“阿妹!”他迎上前去,一把抱住楊檀:“阿妹,是二兄糊塗,若我早些尋你,你何至於此啊!”
:“二兄!”楊檀大聲的哭出來。
楊毓穩穩的跪坐在榻上,有個兄長,真好。
:“好了,莫哭了,再哭就不美了。”
:“二兄!殺了張康!殺了他!”
:“好好好!”
兄妹二人坐在軟榻上,楊毓開口道:“張康在此地名望太高,方纔你應該就已經見識過了。”
她略微沉吟的時候,兄妹二人才轉眸看向楊毓。
:“樂宣君是何意!難道他欺辱士族之女,就這麼算了?”楊勁問道。
:“楊家郎君,你逾越了!”初五喝道。
楊檀擡眸看向楊毓道:“貴人不理,我便上告金陵去,我就不信無人能治他!”
:“我家樂宣君還未說話,哪裡輪到你來質問威脅!”祺硯怒道。
楊毓卻無半絲生氣,維持着剛纔的語調,平心靜氣的道:“天下士族信奉天師道者不佔少數,就連我,也是奉旨修道之人。而張康名望又高,若是貿然帶兵提審,只怕會引來諸多非議,一個不好,會連累你全家無法安居。”
:“若能使一計引衆恨之,或能除此惡人。”
楊毓擡眼看向楊檀道:“此事了結之後,楊檀便不復存在,你願意嗎?”
:“君是何意!”楊勁起身問道。
楊毓沒有回答,只是看着楊檀。
楊檀蹙眉一瞬,看向楊毓:“願意。”
:“好!”
:“樂宣君,我只要我阿妹活着,此事不需你管了!”楊勁拉着楊檀的手臂就要出門。
楊檀猛然甩開楊勁的手道:“二兄!我已是殘花敗柳之身,若是不能出了這口惡氣,活着與死了又有何分別!”
:“阿妹!你怎麼這般倔強!”
楊檀咬着脣,緩緩的道:“從前是我少不更事,累得你與大兄爲我憂心,你們不要怨我。”
:“你我兄妹,不必這般!”楊勁落下淚來,不住的搖頭。兄妹二人抱頭痛哭。
:“楊檀投繯自盡了!”一聲驚呼在主街傳來。
方纔不住議論的衆人驚詫一瞬間,爆發出更多的呼聲。
一老叟道:“如此節烈之女,是受了天大的委屈啊!”
:“可不,聽聞劉家的女兒,也是去天師觀供奉幾日後,不明不白的死了。”
一個大嫂道:“又何止這一女啊!”
:“那是麾下有十萬鬼兵的天師啊,怎麼倒屢屢做出這等惡事來呢?”
:“什麼天師,該叫鬼師纔對。”
楊檀這一死,原本咒罵她不守婦道的人一股腦的將口舌轉到了張康身上。
一個小道士眼看着城中氣氛不對,趕着裝滿米糧的馬車返回鶴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