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步行進大同

五月二十五日,經過二十多日的長途跋涉,楊震一行欽差隊伍終於抵達了他們此行的目的地大同城,遠遠地,他們已能看見那古樸而蒼涼的城牆。

大同,這個後世以煤炭業享譽天下的城市,在五百年前的大明萬曆年間一樣是被無數人所牽掛的所在,甚至在某種意義上,其重要性還要遠遠高於後世對國家的作用。

因爲這是大明邊境上抵禦蒙古鐵騎入侵的最關鍵要塞之一,是大明九邊重鎮之首,是薊遼宣大四大重鎮之首,是大明的門戶。爲了抵禦強敵的入侵,大明從立國之初就在此設下了重兵把守,待到中期時此地已有十三衛所,數百堡寨,常年駐兵達十萬以上。

要知道在五百年前的大明朝,一般城市裡的百姓能到十萬之數已頗見規模,而這還只是大同城駐兵的數量,因此而聚集的百姓就更是士兵的數倍。故而有一種說法是,如今的大同是除了北京、蘇州等幾處大城外天下間最繁榮的城市。

不過即便城市規模不小,大同的守邊功能卻並未因此而稍減。這一點只從它那高聳着,足有六七丈高,微微向外傾斜,上面佈滿了各種被炮石箭矢等留下深深痕跡的城牆上便可窺見一斑。而且要知道的是,楊震他們如今所看到的城牆還是大同城靠南一邊的牆體,北邊的城牆損傷只怕要數倍於此了。

但即便它曾經歷過無數次生死存亡的考驗,被數以萬計的蒙古精兵無數次的包圍攻打,但大同依然矗立在大明北方邊境之上,從未被外敵攻破過。即便是被明廷視爲奇恥大辱的正統年土木堡之變後,這城市依然保衛着身後的漢家江山,抵擋住了瓦拉大兵的強攻與計謀。

只是經歷了這許多風雨之後,如今大同城就像是一個飽經風霜,滿身傷病的老將軍般,已到了垂垂老矣的時刻,各種傷病已在他看似堅強的身體內不斷爆發,一個不慎,等待他的就是轟然倒塌。

看着這座守衛了大明邊境數百年的城池,就連楊震的神色也變得鄭重起來,而另一邊的鐘裕是從馬車上走了下來,決定徒步走進大同城。

“大人你這又是何必?”楊震看了看遠處那高高聳立的城牆,有些不解地看向正邁步前行的欽差大人。

“我雖非大同人氏,但自幼卻聽家中長輩說過許多在大同城內外所發生的英雄事蹟。當時我就曾心嚮往之,期望着有朝一日能像那些大英雄般守護着這座城池。雖然如今我已不可能達成兒時願望,但我對這座城池的尊敬卻不會變。今日,我要以步行的方式進城以示敬畏之心!”鍾裕口裡說着話,腳步卻一點不見減慢。

楊震聽了這話,心下也不覺生出感觸來。確實,真論起來的話,眼前這座城池和那些守護着它的人,纔是這個時代真正的英雄。即便如今它內部已藏污納垢,需要朝廷派自己前來清理,但錯不在大同城,而是守城的人。想到這兒,楊震也翻身下馬,隨在鍾裕身

後,邁着大步向大同城走去。

既然一正一副兩名欽差大人都邁開了腿腳步行走向大同城,其他那些士兵武官自然也不好再繼續坐在馬上了,於是也紛紛翻下馬來,跟在兩名大人身後,緩慢地向城門處走去。

在走了一段後,鍾裕又回頭看了身後的楊震一眼:“而且我料定了大同城裡必然會有人出來迎接,咱們步行過去,也算是給他們一點面子吧。”

原來還有這一層考慮哪,這或許也算是官場中歷練出來的本能選擇吧?楊震聞言忍不住撇了下嘴,或許眼前這位鍾御史就是個很合格的官僚了。

鍾裕的這一行爲很合官場的規矩,也很對某些將士的脾氣,但有一點他卻判斷錯了,那就是他下車步行的所在距離大同城的位置。

本以爲只是一兩裡地的事情,走一下也就罷了。但有一句話說得好,望山跑死馬,雖然下車處已能清晰地看到大同南邊城牆的模樣,但真走起來卻還有着七八里地的路程呢。

鍾大人大小就生在富豪之家,從未遭過什麼罪,就是這次奉旨前來山西那也是坐的極其豪華的大馬車。對他來說,或許走上兩三里路不是什麼難題,可七八十來里路程,就不是他能承受得住了。而且他腳上還穿着厚重的官靴,身上是裡外三新的官袍,頭上戴着官帽——進城時必然會有一番與當地官員的應酬與對付,他自然要穿戴整齊以顯朝廷威儀了——再加上如今接近六月的天氣,鍾大人三五里路走下來,早已汗流浹背,氣喘吁吁了。

直到這時候,他才感到有些後悔,早知道就再近些才下車步行了。但到了這個時候,他早已沒有了反悔的可能,即便身子已被汗浸溼,即便雙腳已發麻發痛,甚至可能走出血泡來,他也只能咬牙堅持着,希望趕緊到城門處。鍾御史肯定不知道後世有一個說法叫NO ZUO NO DIE,但他現在卻在用自己的行動在詮釋着這一說法。

楊震倒顯得很是輕鬆,這點路程對他來說都不夠熱身的。雖然同樣穿着鄭重的錦衣衛飛魚服,但練青雲決已有些年頭的他早已達到了寒暑南侵的地步,這點熱度壓根算不得什麼。

不過他也瞧出了前面的鐘裕腳步已變得有些蹣跚,知道這位大人錯估了形勢,身子有些吃不消了。但開弓沒有回頭箭的道理他也清楚,故而現在也無法勸說鍾裕停止這個裝X而自殘的行爲,只能由他自己堅持到底了。

至於後面的那些將士,則比鍾大人要輕鬆得多了,他們畢竟是接受過操練的人,即便沒有真個上過戰場,身體素質還是不錯的,走這點路根本不算問題。唯一例外只有宋雪橋,但在這麼多人的裹挾下,他也只能強自堅持了。

但再長的路也有走完的時候。就這樣,這支有些古怪地欽差隊伍就一點點地接近大同城,在走了大半個時辰後,終於來到了城門之前,此時等在那邊的大同文武官員都已有些不耐

煩了。

他們早早就已得到消息,說欽差隊伍已接近大同城,過午應該就會抵達。所以本着寧可我等欽差的規矩,他們在巳時已全體列隊等候在南門之外,翹首等待着欽差隊伍的出現。

沒想到這一等就是兩個多時辰,這都快到申時了,前方纔終於看到有一大隊人馬走過來,這讓不少官員都忍不住犯起了嘀咕,心裡更生出了不快與不安來。

“你說這是不是欽差大人要給咱們的一個下馬威,故意拖延着,磨咱們呢?”

“確實大有可能哪,不然這點路程怎麼可能要兩個時辰纔到呢?想必是因爲忻縣那樁事惹惱了欽差大人,他纔會這麼做吧。”

“要真是如此,這位欽差大人也沒什麼好擔心的,咱們有的是手段來應付他。”

一時間,衆官員竊竊私語,說什麼話的都有。只有那爲首的幾個,即便心裡有所不滿,臉上依然一副莊重的模樣,不見半點喜怒。

待到欽差隊伍來到近前,已能瞧見爲首那個一身大紅官服的欽差大人滿頭油汗的模樣了,這邊迎上去了一名同樣大紅官服,胸前一隻孔雀補子在日頭下栩栩如生,他正是如今大同城裡地位最高的官員,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大同劉應箕劉大人了。

一般來說,大明只在十三個布政使司,也就是俗稱的省裡設下巡撫以統管全省的軍政大權。但像大同這樣的邊地要城顯然是個例外,即便只是一座府城,爲了更好地控制這裡的軍政大事,朝廷也設置了一個巡撫。

劉應箕等了這麼久,要說沒有火氣是不現實的。但在見到鍾裕過來時,他的臉上卻洋溢出了熱情而謙卑的笑容來,前趨幾步,就朝着鍾裕跪拜下去,口中更是尊敬地稱道:“臣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大同劉應箕恭請聖安!”

“聖恭安!”雖然論起資歷身份來,這位劉巡撫還在鍾裕之上,但面對他的大禮參見,鍾裕卻是坦然而受,末了只把手朝斜上方一拱如是道。因爲此刻他所代表的乃是當今天子,被臣子跪拜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而隨着劉應箕的大禮參見之後,他身後那一溜官員也紛紛上前,同樣跪拜在鍾裕身前,顯得好不虔誠。

身後的楊震見了這一幕,心頭不覺大爲意動,這種威風可不少見哪,尤其是當跪拜下去的還都是一向高高在上的朝廷官員時,這種感覺就更棒了。

不過在感慨之餘,楊震也沒有忘了自己的正事,就在鍾裕把手往旁邊一攤的同時,他已把那捲一直被鍾裕貼身收藏,五彩錦緞織成的聖旨給拿起來遞到了他的手中。

此時的聖旨可不像後世影視劇裡所見到的那般全是明黃色的,而是由一種或多種彩色錦緞織成。

鍾裕慢慢展開聖旨,似乎連走了這麼多路的疲乏感都不見了,一清喉嚨後,便用最洪亮的聲音向在場的所有官員宣起旨意來……

(本章完)

第一百零七章 諸暨縣衙第五百十五章 勢同水火(二)第七百六十七章 請君入甕(下)第一百一十章 打成一片(上)第四百七十三章 正面相抗(一)第八百五十五章 叛軍內亂(中)第一千一十章 閣老與都督(上)第三百零二章 人選問題(上)第六百一十章 聯手(上)第六百四十一章 震動朝野第五百十五章 勢同水火(二)第八百零七章 剿賊白家村(上)第一千十二章 解鈴之法第三百五十三章 入彀(中)第四百七十九章 水來土屯(下)第八百二十一章 自告奮勇(上)第三百十三章 西行路上之巧斷案(下)第七百三十三章 唯一的選擇(下)第三百十二章 西行路上之巧斷案(中)第八十七章 按圖索驥第一百零九章 越活越回去第三百零六章 報復第九十一章 誅心言論第八十四章 要求第八百五十一章 刺殺(下)第八百八十九章 漫長一日之申時(下)第六百六十五章 再生毒計第八百三十六章 遇襲(下)第八百零七章 剿賊白家村(上)第四百六十章 簡單的真相第五百三十章 抄家馮府(上)第四百零三章 光腳力壓穿鞋的第二百零一章 新官上任(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自投羅網(下)第八百八十七章 漫長一日之未時(下)第六百八十三章 應對第六百八十章 殺人滅口第七百零七章 噩耗傳來上架感言第五百八十八章 有旨意第九百五十三章 聯手第八百十八章 意外收穫(下)第七百二十一章 雷霆(下)第九百三十五章 顛倒黑白第二百九十二章 論功行賞(上)第九十九章 真相(中)第八百八十二章 漫長一日之巳時(下)第二百二十七章 報應不爽 第四更!!第六百三十九章 早朝風雲(終)第四百八十六章 三司會審(中)第六百零六章 瘋子縣令(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人能勝天第三百三十四章 飲宴得勝樓第九百二十九章 故人再相會第七百五十章 以牙還牙(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中秋殺人夜(一)第四百四十七章 理與利第一百七十六章 幕後黑手(中)第一百二十二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第六百九十二章 告狀訴苦第七百十三章 後招不斷(下)第一千十六章 早朝激辯(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窮途末路(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臨別前夕(三)第七百零一章 最大弱點第一百六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六百八十二章 審問第四百五十五章 嚇人的真相第四百七十六章 正面相抗(四)第八十一章 懸案未決第六百七十三章 會試風波(八)第八百六十章 返程餘波(上)第八百九十五章 漫長一日之亥時(上)第九百二十七章 難得溫馨第二百十七章 名利雙收第四百二十七章 塵埃落定(中)第五百十二章 御前官司(上)第八百九十章 漫長一日之酉時(上)第七百六十八章 一網打盡(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雙面間諜?第四百六十六章 詔獄風雲(上)第三百五十一章 借刀殺人(下)第二百八十八章 圍捕(中)第九百三十四章 發難第九十五章 未盡全功第十二章 事後餘波(上)第六百九十七章 抄檢鎮撫司第四百六十九章 真實目的第四百九十三章 京營軍演(中)第六百八十八章 難赴的宴會第八百六十九章 楊震的選擇(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栽贓嫁禍第二百八十章 僵局第七百四十八章 以牙還牙(上)第四百六十九章 真實目的第七十二章 救美拿人第九百三十三章 兄弟同心第九百四十一章 變卦
第一百零七章 諸暨縣衙第五百十五章 勢同水火(二)第七百六十七章 請君入甕(下)第一百一十章 打成一片(上)第四百七十三章 正面相抗(一)第八百五十五章 叛軍內亂(中)第一千一十章 閣老與都督(上)第三百零二章 人選問題(上)第六百一十章 聯手(上)第六百四十一章 震動朝野第五百十五章 勢同水火(二)第八百零七章 剿賊白家村(上)第一千十二章 解鈴之法第三百五十三章 入彀(中)第四百七十九章 水來土屯(下)第八百二十一章 自告奮勇(上)第三百十三章 西行路上之巧斷案(下)第七百三十三章 唯一的選擇(下)第三百十二章 西行路上之巧斷案(中)第八十七章 按圖索驥第一百零九章 越活越回去第三百零六章 報復第九十一章 誅心言論第八十四章 要求第八百五十一章 刺殺(下)第八百八十九章 漫長一日之申時(下)第六百六十五章 再生毒計第八百三十六章 遇襲(下)第八百零七章 剿賊白家村(上)第四百六十章 簡單的真相第五百三十章 抄家馮府(上)第四百零三章 光腳力壓穿鞋的第二百零一章 新官上任(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自投羅網(下)第八百八十七章 漫長一日之未時(下)第六百八十三章 應對第六百八十章 殺人滅口第七百零七章 噩耗傳來上架感言第五百八十八章 有旨意第九百五十三章 聯手第八百十八章 意外收穫(下)第七百二十一章 雷霆(下)第九百三十五章 顛倒黑白第二百九十二章 論功行賞(上)第九十九章 真相(中)第八百八十二章 漫長一日之巳時(下)第二百二十七章 報應不爽 第四更!!第六百三十九章 早朝風雲(終)第四百八十六章 三司會審(中)第六百零六章 瘋子縣令(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人能勝天第三百三十四章 飲宴得勝樓第九百二十九章 故人再相會第七百五十章 以牙還牙(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中秋殺人夜(一)第四百四十七章 理與利第一百七十六章 幕後黑手(中)第一百二十二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第六百九十二章 告狀訴苦第七百十三章 後招不斷(下)第一千十六章 早朝激辯(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窮途末路(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臨別前夕(三)第七百零一章 最大弱點第一百六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六百八十二章 審問第四百五十五章 嚇人的真相第四百七十六章 正面相抗(四)第八十一章 懸案未決第六百七十三章 會試風波(八)第八百六十章 返程餘波(上)第八百九十五章 漫長一日之亥時(上)第九百二十七章 難得溫馨第二百十七章 名利雙收第四百二十七章 塵埃落定(中)第五百十二章 御前官司(上)第八百九十章 漫長一日之酉時(上)第七百六十八章 一網打盡(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雙面間諜?第四百六十六章 詔獄風雲(上)第三百五十一章 借刀殺人(下)第二百八十八章 圍捕(中)第九百三十四章 發難第九十五章 未盡全功第十二章 事後餘波(上)第六百九十七章 抄檢鎮撫司第四百六十九章 真實目的第四百九十三章 京營軍演(中)第六百八十八章 難赴的宴會第八百六十九章 楊震的選擇(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栽贓嫁禍第二百八十章 僵局第七百四十八章 以牙還牙(上)第四百六十九章 真實目的第七十二章 救美拿人第九百三十三章 兄弟同心第九百四十一章 變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