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九章 故人再相會

這一次的北地急報其影響顯然是極其嚴重的,這從今天的朝會裡就能瞧出些端倪來。平常的早朝往往巳時左右便會結束,可這一場朝會,卻足足持續到了午時之後,直到將近未時,羣臣方纔一個個憂心忡忡地離開皇宮。

而就某些在殿外伺候的太監回憶,朝會時不斷有天子的質問聲從靜悄悄的大殿之內傳出來,顯然這回皇帝是真個急了眼了,而羣臣卻總是沉默以對。另外,在朝會結束之後,天子都沒有用午膳,還把爲他安排這一切的貼身內侍孫海給罵了個狗血淋頭,最終打翻了那些飯菜。

其實對這些消息,楊震是不怎麼當回事的,聽了也就聽了。如今的萬曆雖然比幾年前要成熟穩重了許多,但終究還只是個年輕人,在沒有經歷過太多挫折的情況下,突然遭遇如此打擊,勢必會動怒,甚至是遷怒到身邊人的頭上。

楊震真正關心的,是朝臣們對此事的看法,可結果卻叫他非常的失望。雖然已有所預料,但他依然不曾料到,這滿朝的文武居然會如此一致地保持沉默,除了有幾個兵部官員提議從各地調兵支援之外,居然就沒人說要追究責任的,更別提趁着此事把邊軍中的種種弊端全部扒出來了。

這實在讓楊震很有些詫異了。大明的言官們膽子之大,敢說真話狠話的性子可是在歷史上都排得上號的。甚至有一度這些言官會以觸怒天子,遭受廷杖爲榮爲傲。照道理,在出了這等讓社稷不穩,讓百姓擔憂的事情時,這些言官們該是跳得最歡,可結果……卻是一片沉默!這也實在太不正常了!

楊震當然明白那些高居廟堂頂端的大佬們的想法,知道這時候必須以穩定爲上,所以斷然不容許出現讓局面變得更復雜的變數。但照道理來說,事情也不至於會到如此地步,甚至連一個出來疾呼的人都沒有。

本來,若是呼聲不大,楊震是打算自己出手的。可現在的情況如此詭異,他倒不敢隨便動了,至少得有人先在前面開了路,他們錦衣衛纔好動手。

只可惜,本來還算得用的張潤晟在經歷了去年的事情後便回鄉養病去了,直到今日都未曾歸來。其他人,他都沒有太大的把握。如此一來,楊震只有去找一個人了,一個曾經的故人,一個如今朝堂上地位已極高的高官。

作爲在朝廷裡可與六部尚書和內閣輔臣分庭抗禮的高官,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宅邸門前相比起其他那些大人們來說可就要冷清得多了。

這倒不是說這個左都御史的權勢不如那幾位,而是因爲人們很清楚,如今的總憲鍾裕鍾大人最是正直不阿,也最反感人行賄受賄,套近乎拉關係,並還因此親手參劾過幾個試圖賄賂自己的官員。如此一來,京城官員就再沒有登他鐘府大門的意思,其府門前自然也就門可羅雀了。

當楊震坐着馬車緩緩從鍾府門

前經過,看着這一切時,心下不覺大爲感慨。這讓他想起了幾年前,自己和鍾裕去山西時的種種,那時的他,也是那樣的剛直,最終還與家族決裂了。

不過出乎許多人預料的是,鍾裕在與龐大的鐘氏家族決裂之後,自己的仕途反而有了長足的進步,之後幾年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邁進,最終在去年坐上了都察院左都御史這個最高位置,成爲天下言官御史之首。

只是隨着鍾裕地位的提高,楊震與他之間的交流卻慢慢變少了,以至於這兩年都沒有再於私下會過面。雖然兩人之間並未發生過什麼齟齬,但雙方身份的對立卻如一道鴻溝般將兩人割裂開來。

言官御史向來被天下官員和讀書人視作良心和清流,作爲這一行裡地位最高的官員,鍾裕自然就是清流中的清流了。而錦衣衛,則是一直爲讀書人所鄙夷的存在,連濁流都算不上,而楊震又恰恰是錦衣衛的都督。

如此涇渭分明,身份懸殊的兩人,哪怕私交再好,爲了避嫌也只能不作往來。所以幾年下來,兩個當初並肩作戰過的好友卻已形同陌路。

但當邊關烽火再起,而那兒的某些人依然做着損害朝廷利益的事情時,楊震還是打算和這位曾經的盟友見個面,問些話。

不過,作爲錦衣衛都督,楊震也不好就這麼光明正大地從正門求見,哪怕這周圍看着並沒有什麼閒雜人等。他只有乘着馬車轉到了處於一條長長巷弄裡的鐘府後門,方纔讓人上前叫門。

好在這後門也是有人看守的,在接過楊震拿出的名刺後,那名門子便有些疑惑地朝裡稟報去了。說實在的,雖然聽說過走後門拉關係的,但像這位般真個摸到後門來的,卻還是第一次見哪,何況他走的還是負責風紀的總憲大人家的後門。

看着重新關上的門戶,陪着楊震前來的下屬可就很爲他感到委屈了:“都督,您這麼做實在太降自己身份了,哪怕對方是鍾總憲,咱們也不必如此哪。”

“這你就不懂了,只有這樣,纔是最安全的。”楊震倒顯得很是淡然,微笑地如此說道。

片刻之後,後門再度被人從裡面開啓,一個熟悉的聲音也傳了出來:“楊都督你這是鬧得哪一齣哪,居然跑到這兒來了?”

定睛一看,正是鍾裕笑吟吟地站在那兒朝楊震拱手呢。見此情狀,楊震也趕緊從車裡下來,笑着回禮道:“在下竟得鍾總憲親自到門前相迎,實在是受寵若驚哪。”

“瞧你說的,你堂堂錦衣衛指揮使紆尊降貴地轉到我這後門來,我這個都御史難道就不能來這兒迎一迎你了?快些進去說話吧。”說話間,鍾裕已大步來到楊震面前,挽着他的手臂就往裡帶,看着好不熱情,就彷彿和幾年前沒有什麼兩樣。

楊震笑了一下,便隨之移步向前,走進了鍾府的宅院之中。這兒比起以前他

拜訪過的鐘裕家宅可要氣派得多了,光是佔地就是以前的三倍不止,而其中的亭臺樓閣比之楊震家裡都有所過之。

兩人就這麼一路走着,一路寒暄,順便還回憶了一下過去,很快就來到了位於鍾府後院的書房,鍾裕這纔拿手一引,請了楊震進去看茶說話。

這已算是極親近友好的態度了。一般來說,到某些高官家中做客,都只能在偏廳說話,若是身份更高些,關係更近些,才能入得正堂。而可以來到後院的書房看茶細談的,那都是人家的親信與至交,就是尋常那些地位相當的同僚都沒有如此待遇的。

見鍾裕如此態度,楊震心裡便是一暖。雖然兩人已有多年未曾交流了,但那些同生共死的經歷卻並未因此淡忘。

又說了幾句閒話後,鍾裕有些關切地道:“聽說去年年邊你那兩位夫人曾遭遇了歹人劫持?當時我就想去問候一番的,只是諸事纏身,這才錯過了,不知如今她們可還好麼?”

楊震忙點頭道:“多謝鍾大人的關心,她們並無大礙,而且悅潁還剛爲我生下了一雙兒女,或許這也算是因禍得福了吧。”

“哦?那確實可喜可賀了。”鍾裕歡喜地點頭道。隨即又想起了什麼,走到自己的書案前,拉開了抽屜,從裡面拿出一個錦盒輕輕擺到了楊震側手的茶几上:“既是如此喜事,我這個當朋友的自該慶賀一番。沒什麼拿得出手的,這一對玉佩就算是賀禮了,還望你莫要推辭。”

楊震接過盒子打開一看,就見這是一對造型頗爲精妙的白虎朱雀佩飾,兩塊白玉在燈光映照下閃着溫潤的光澤,顯然價值不低。不過以二人間的交情,他也不好拒絕,便笑着謝過,算是收下了。

寒暄和敘舊都結束之後,鍾裕終於把話題扯到了正事上:“你今日前來,不知所爲何事哪?”

“在下來見大人,自然是爲了昨日所發生的那樁大事了。”楊震也不兜圈子,一見對方問了,便直接道:“宣府出了如此狀況,只要是我大明的官民,就沒一個不感到擔心和驚訝的吧。”

“我猜你也是爲此事而來。”鍾裕皺着眉頭,目光似乎都不敢與楊震相交了:“卻不知你又因何找我?想和我談什麼呢?”雖然他口中是這麼問的,但顯然心裡已經有了答案了。

楊震當然看得出這一點,但還是仔細解釋道:“其實鍾大人你應該很清楚宣府,乃至整個北邊邊軍裡存在了多麼巨大的問題。想來朝中如我般能瞧出問題來的人也所在多有,但叫我感到奇怪的是,爲何這次的朝會上,卻沒有一人提出如此看法呢?尤其是那些言官們,對此更是三緘其口,這實在太也古怪了些。我深感疑惑,而鍾大人你又是朝中總憲,主管着言路,所以我便想向你請教個中原由。”說着,楊震的一對眼睛已一瞬不瞬地盯在了對方的面上。

(本章完)

第六百三十八章 早朝風雲(下)第九章 賭一把第三百三十章 有客來第六百七十二章 會試風波(七)第四百七十五章 正面相抗(三)第八百六十三章 回京(下)第八百五十九章 歸去第五百二十七章 窮途末路馮雙林(上)第一百零三章 再救佳人(上)第四百四十九章 棘手的案子(中)第九百八十八章 五百年前的重逢(下第三百零一章 人心惶惶(下)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回杭州城第三百零三章 人選問題(下)第四百四十四章 分化奪權(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第三重真相第三十二章 錦衣衛(二更求收藏)第五百九十二章 走投無路(下)第一千二十一章 早朝激辯(七)第四百二十六章 塵埃落定(上)第六十八章 話不投機第五百零五章 水患亦人患(七)第二百六十七章 去留問題第九百七十二章 絕戶計(中)第二十六章 探獄離鄉(求收藏)第五百二十五章 釜底抽薪(上)第三百零八章 離京啓程(上)第一千零四章 商稅的影響第五百二十章 弄巧成拙(中)上架感言第九百六十四章 破敵(三)第五百九十二章 走投無路(下)第三百十七章 西行路上之夜殺(上)第三百零六章 報復第六百七十六章 求助上門(上)第六百七十五章 難題與猜測第一百七十四章 麻煩不斷第四百零八章 趁勝追擊(上)第四百二十八章 塵埃落定(下)第六百六十六章 會試風波(一)第六百五十八章 無可奈何張居正第三百八十六章 同病相憐第二十六章 探獄離鄉(求收藏)第九百三十五章 顛倒黑白第三百零二章 人選問題(上)第二百四十四章 新的幫手 (七夕快樂~)第八百三十八章 阮通的自述(上)第一百十三章 爲官第一案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雨不眠夜(六)第一百十七章 查案陳家坳(下)第九百五十四章 兵臨城下(上)第七章 武昌行第七百九十章 五日後(下)第九百四十二章 再回大同城第二百七十八章 蹊蹺(上)第二百五十章 遭嫉第十一章 考場鬥法第五百七十章 背後的靠山第四百四十三章 走馬上任第八百七十七章 登門查案第五百二十四章 內外聯手(下)第七百七十五章 戰雲密佈第四百八十一章 破東廠,擒人犯(中)第九百四十九章 迫問第二百章 新官上任(上)第二百九十二章 論功行賞(上)第五十七章 蔡鷹揚(上)第十六章 利息第九百三十章 亂不得第六百九十六章 夜闖鎮撫司第八百六十八章 楊震的選擇(上)第六百四十七章 以毒攻毒(上)第六百八十八章 難赴的宴會第一千十五章 早朝激辯(一)第五百七十章 背後的靠山第一千零七章 如何是好第七十六章 吃力不討好的差事(下)第二百十一章 林天德(下)第八百四十三章 敵明我暗第四百十一章 主持大局(下)第二百六十章 後宮風雲(上)第五百七十八章 洞房花燭夜(下)第八百二十五章 夜遊說(下)第九百零五章 漫長一日之卯時(一)第五百六十六章 各自的後招(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被捉之後(上)第五更第八百五十四章 叛軍內亂(上)第一千二十二章 明天會更好第十三章 事後餘波(下)第三百六十六章 試探(上)第六百六十章 又是年節至(下)第二百十四章 揚威(五)第八十章 後顧無憂第七百八十九章 五日後(上)第一百七十章 抗災(上)第四百四十一章 謀位(中)第一百二十三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下)第八百零七章 剿賊白家村(上)第三百八十六章 同病相憐第六百二十二章 薑是老的辣(中)
第六百三十八章 早朝風雲(下)第九章 賭一把第三百三十章 有客來第六百七十二章 會試風波(七)第四百七十五章 正面相抗(三)第八百六十三章 回京(下)第八百五十九章 歸去第五百二十七章 窮途末路馮雙林(上)第一百零三章 再救佳人(上)第四百四十九章 棘手的案子(中)第九百八十八章 五百年前的重逢(下第三百零一章 人心惶惶(下)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回杭州城第三百零三章 人選問題(下)第四百四十四章 分化奪權(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第三重真相第三十二章 錦衣衛(二更求收藏)第五百九十二章 走投無路(下)第一千二十一章 早朝激辯(七)第四百二十六章 塵埃落定(上)第六十八章 話不投機第五百零五章 水患亦人患(七)第二百六十七章 去留問題第九百七十二章 絕戶計(中)第二十六章 探獄離鄉(求收藏)第五百二十五章 釜底抽薪(上)第三百零八章 離京啓程(上)第一千零四章 商稅的影響第五百二十章 弄巧成拙(中)上架感言第九百六十四章 破敵(三)第五百九十二章 走投無路(下)第三百十七章 西行路上之夜殺(上)第三百零六章 報復第六百七十六章 求助上門(上)第六百七十五章 難題與猜測第一百七十四章 麻煩不斷第四百零八章 趁勝追擊(上)第四百二十八章 塵埃落定(下)第六百六十六章 會試風波(一)第六百五十八章 無可奈何張居正第三百八十六章 同病相憐第二十六章 探獄離鄉(求收藏)第九百三十五章 顛倒黑白第三百零二章 人選問題(上)第二百四十四章 新的幫手 (七夕快樂~)第八百三十八章 阮通的自述(上)第一百十三章 爲官第一案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雨不眠夜(六)第一百十七章 查案陳家坳(下)第九百五十四章 兵臨城下(上)第七章 武昌行第七百九十章 五日後(下)第九百四十二章 再回大同城第二百七十八章 蹊蹺(上)第二百五十章 遭嫉第十一章 考場鬥法第五百七十章 背後的靠山第四百四十三章 走馬上任第八百七十七章 登門查案第五百二十四章 內外聯手(下)第七百七十五章 戰雲密佈第四百八十一章 破東廠,擒人犯(中)第九百四十九章 迫問第二百章 新官上任(上)第二百九十二章 論功行賞(上)第五十七章 蔡鷹揚(上)第十六章 利息第九百三十章 亂不得第六百九十六章 夜闖鎮撫司第八百六十八章 楊震的選擇(上)第六百四十七章 以毒攻毒(上)第六百八十八章 難赴的宴會第一千十五章 早朝激辯(一)第五百七十章 背後的靠山第一千零七章 如何是好第七十六章 吃力不討好的差事(下)第二百十一章 林天德(下)第八百四十三章 敵明我暗第四百十一章 主持大局(下)第二百六十章 後宮風雲(上)第五百七十八章 洞房花燭夜(下)第八百二十五章 夜遊說(下)第九百零五章 漫長一日之卯時(一)第五百六十六章 各自的後招(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被捉之後(上)第五更第八百五十四章 叛軍內亂(上)第一千二十二章 明天會更好第十三章 事後餘波(下)第三百六十六章 試探(上)第六百六十章 又是年節至(下)第二百十四章 揚威(五)第八十章 後顧無憂第七百八十九章 五日後(上)第一百七十章 抗災(上)第四百四十一章 謀位(中)第一百二十三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下)第八百零七章 剿賊白家村(上)第三百八十六章 同病相憐第六百二十二章 薑是老的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