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 水患亦人患(六)

冰冷的秋雨如線如絲,縷縷不絕地自天空降落,落在永定河邊的衙差和兵卒們的身上臉上,他們卻恍如未覺,只把驚詫與惶恐的目光死死盯着那不斷上漲的永定河水。

本來剛纔隨着下游開閘放水,離堤頂已不足兩尺的河水漸漸下落,但只是轉眼之間,河水就猛然擡升,不但填滿了剛纔回落的那點水位,而且還迅速漫過了河堤,朝着兩岸滾滾傾瀉起了渾濁的河水。

而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更可怕的是倒灌而回的河水其勢並未因此斷絕,反而更加的洶涌,同時順流而下的河水並未因此就停止下來,與這一股迴流不斷撞擊,浪花一個接着一個,一個強過一個,層層疊疊地捲了起來,又重重地往着兩邊的堤壩拍打過去。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在經過這段時日的奮戰後,永定河堤早已被河水泡得有些鬆軟,而再遇上這等接連不斷的拍擊,只怕不知什麼時候,這河堤就將毀於一旦。而還沒等河堤被毀呢,那一浪浪捲起的水花已開始倒卷堤壩,把上面用來固堤築堤的工具、材料全部沖毀捲走。

想到若是這時候自己等人依然固守在堤壩之上,沒能及時下來的話,只怕將有不少人要因此葬身水底了。要知道,這些差役、兵卒可差不多是北方出身,幾乎都不會水,一旦真被水捲走,就真個連自救的本事都拿不出來了。

“各位,都別愣着了!趕緊去四下裡疏散可能存在的百姓,還有想法子在更遠的地方築起新的攔水壩來纔是關鍵哪!”在衆人愣怔地看着眼前的一切時,一聲大喝突然驚醒了他們,發聲的正是被他們捆綁得結結實實的楊震。

而在聽到他的提醒後,衆人才猛然一個激靈,同時又駭然地看向他,沒想到他剛纔所說的一切都是真的,河水真就倒灌了回來。而且若不是他強自挾持孫一正下令衆人退下來,只怕……想到那後果,衆人心裡更是一陣後怕,而那薛亮更是滿臉的駭然,但此刻他也知道不是追問的時候,趕緊下令衆人照楊震的意思退下去傳遞消息,同時尋找合適的地點阻擋蔓延過來的河水。

雖然只是這麼一愣神的工夫,迅速擡升的河水已完全淹沒了堤壩,失去了堤壩的攔阻,河水已肆意朝着四面流淌而去,這邊的積水已迅速沒過了衆人的膝蓋,而水位還在不斷地往上升。

衆人趕緊吃力地拔腿往後跑去,而楊震,這時候也已雙臂用力一掙,便把綁縛着自己的繩索給繃斷了,隨後緊跟着他們一道往後撤退,在走動間,還與孫一正道:“孫府尹剛纔得罪了,現在知道我所言非虛了吧?”

“你……哎……我應該早聽你勸告,這樣或許還能騰出點時間來準備的,現在再想於後面阻攔河水可就太難了。”孫一正滿臉的後悔與懊惱之色。但其實他心裡也很清楚,即便事情真能重來一次,自己選擇

的也必然還是剛纔那般的不合作,畢竟事關自己的前程職責,斷不會因爲楊震的幾句話就撤人手下堤的。

“現在只能寄望於那河堤能儘量擋下河水了,一旦它真被沖毀,只怕大半個北京城都得變成澤國了。”楊震說話間,還滿是憂慮地遠遠看了一下不斷有河水涌動的永定河。

永定河永定河,這一回,它是一定不可能安定了!

事情的發展最終還是朝着最惡劣的情況而去。在楊震他們退往兩邊,把依然逗留在此的百姓勸離之後不久,還沒等他們想好該如何再憑空立起一道阻水長堤時,前方的永定河便已傳來了一聲聲沉悶的垮塌陣響,旋即水流加大,水流的嘩嘩聲也變得更大了些。

“不好,是堤壩終於被水給沖毀了!”薛亮的面色陡然一沉,驚叫出聲。而其他人雖然沒有說話,也一個個面露驚懼之色,水患已徹底爆發,誰也不能阻止這大明的京城要被河水攻陷的事實了。

只有楊震,這時候依然鎮定,只見他大聲喝道:“各位不要慌張。雖然堤壩被毀,但北京城極大,河水一時還無法淹沒太多地方,只要咱們趕緊行動起來擋下河水的第一波攻勢,後面自有阻擋它的辦法!”

本來亂糟糟,不時有人驚叫出聲的場面,隨着楊震這一聲頗具威嚴,又夾帶着內勁而壓制住所有人聲音的話語而猛然一靜。隨後,衆人終於冷靜了些,由各自的上司指揮着趕緊拆房建造起簡陋的阻隔物來。

與此同時,突然暴漲的河水也終於驚動了京城裡的其他人等,在剛開始的慌亂之後,在官府的及時指揮之下,這座有着數十萬人口的大城展開了全城自救,共抗水患的艱鉅活動。

人無分老幼貧富,全都盡着自己最大的努力,用盡一切辦法保護着自己的家園,阻擋着越來越深的積水不斷朝着前方涌動。

雖然和自然的力量比起來人力是那麼渺小,雖然只是半日工夫,因爲河水倒灌而摧毀堤壩的緣故,京城積水已迅速從沒過膝蓋而到了普通人的腰間,但這許多人的努力依然是有些效果的。

至少在天黑之前,城裡的積水水位終於停止了上漲,人們不必再擔心自己會被淹死在這場突如其來的水患之中。不過整座北京城除了紫禁城等少數地方外,已完全被渾濁的河水所佔據,各大衙門的大人們傳達命令時,都只能站在原來的桌案上說話,顯得格外可笑,卻又沒一個手下人還能笑得出來。

與此同時,作爲大明的國君,北京城的主人,萬曆皇帝(或者說是首輔張居正)已連續下了十數道旨意,一面讓官府安撫民心,趕緊調撥藏於地勢較高處的糧食來穩定百姓的情緒,填飽他們的肚子,一面從各處倉庫裡尋出早沒什麼用的小船和舢板等工具,讓官軍乘坐着這些簡陋的工具巡視全城,以確保京城的安定

隨後,朝中一些懂水利的官員也終於冷靜下來,紛紛建言,用疏通其他水道的辦法將已淹沒了大半個北京城的河水給引流泄往他處。

在全城人等個個盡心盡力地作用之下,這場水患總算沒有給這座大明的京城,千年的古城帶來毀滅性的破壞。

在歷經三天四夜的抗洪搶險之後,滔滔的河水終於被排出城去,同時,又有無數工匠出動開始修補已經重新露出真容來的永定河堤壩。這堤壩此時早已被暴漲的河水衝得千瘡百孔,顯然得要花上不少日子才能補完。

同時,因爲早已知道水災原因,所以朝廷也派遣出了大量人手淌水趕去了永定河的下游。在幾經辛苦之後,才把那攔腰切斷河流的山石鑿開一條通道,讓河水以更快的速度下落。只是在這期間,卻有不少冒險鑿石的工匠被滾滾的洪水沖走,就連具屍體也沒能找回來。

當然,人們能這麼快就把這場水患平息下去,也幸虧在這段時日裡,老天也很給大家機會。本來一個勁兒地下着的秋雨在永定河突然倒灌的這天夜裡開始就停歇了下來,這自然就方便了全城之人的救災工作。

而等到河水徹底被排出京城各處,天氣索性還放晴了,大大的太陽高高懸掛在人們的頭頂,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只是百姓們可就現不出笑容了,因爲他們的許多親朋好友因爲這一場水災而丟了性命,同時他們的家園也在這場突如其來的水災裡已被毀了個七七八八,即便有僥倖留下的,家裡的一切財產也全部泡了湯,而接下來等着他們的,可是漫長的嚴冬,一切的困難還都在前頭等着他們呢。

同時,官員們也一樣笑不出來。雖然在他們的正確指揮下,京城總算是扛過了這一場水患,但這點功勞和釀成如此大患的罪過比起來,實在算不得什麼。誰也不知道這場水患的罪過會由誰來背?而所有人也都知道,這場足以震動天下,甚至是震動中外的災難必然會由某些個倒黴鬼來承擔。等待他們的,必將是抄家殺頭的下場……

同樣笑不出來的是皇帝萬曆。他怎麼也想不到,事情最終會演變成如此模樣。雖然只短短四五日工夫,但這幾日裡對他的煎熬卻是空前的。而當災難過去後,他卻又有些迷茫了,完全不知道該怎麼善後,該怎麼處置這一切的罪魁爲好。

或許整座京城,只有一個人心裡是有些喜悅的——楊震。雖然這場災難導致數以百計的無辜者葬身水底,但這一回他的功勞必然不會再被人所掩蓋。還有他的兄長楊晨,想必現在一定會有許多官員想起事發當日他在皇宮之外的那番表現,他應該再不必被困於工部衙門的底層,而迅速被皇帝,被朝廷所發現了。

水患消退,但北京城裡的風雲變幻和爭鬥這個時候纔剛剛開始……

(本章完)

第三百十四章 西行路上之懇談(上)第四百八十一章 破東廠,擒人犯(中)第五百四十三章 三道難題之斷繩取佩(下)第三百零七章 點兵第八百七十八章 新仇舊恨第三百八十九章 重回大同(下)第六十九章 合作背後(還是三更求收藏啊!)第一百六十五章 一場豪雨,兩種心情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曆的轉變(下)第八十六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七百六十二章 借刀殺人(中)第三百六十一章 來遲一步第九百三十三章 兄弟同心第六百十九章 原來是個坑(上)第五百七十三章 華亭徐家(上)第七章 武昌行第五百四十三章 三道難題之斷繩取佩(下)第五百九十一章 走投無路(中)第一千一十章 閣老與都督(上)第四百五十四章 操練(下)第一百零三章 再救佳人(上)第二百九十章 一網打盡(上)第一千零二章 果斷的回擊第八百三十四章 猿回頭(下)第四百八十九章 反攻倒算(下)第五百二十一章 弄巧成拙(下)第六百四十一章 震動朝野第五百零七章 兇徒是誰?(上)第四百五十一章 棘手的案子(四)第八百十五章 逃不過(上)第二百零五章 立威(終)第一百三十章 不速之客(二)第五百十三章 御前官司(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王蓋地虎(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曆的轉變(下)第十四章 暗流第九百零一章 漫長一日之丑時(下)第一章 楊氏兄弟第七百七十四章 陰雲西南(下)第八百八十二章 漫長一日之巳時(下)第二百七十七章 勘察第一百六十一章 天王蓋地虎(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回擊(上)第三百四十七章 發現與疏漏第五十三章 杭州城第一百零五章 救人救到底第三百六十一章 來遲一步第八百零八章 剿賊白家村(中)第九百零五章 漫長一日之卯時(一)第五百十五章 勢同水火(二)第二十四章 蹊蹺難爲第五百零六章 出頭在眼前第一千零六章 鬱悶的萬曆(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特殊身份第三百七十三章 中秋殺人夜(三)第二百六十四章 君與臣(上)第四百零四章 山雨將至第六百四十一章 震動朝野第五百九十七章 罄竹難書第六百二十五章 夜剿倭人(上)第二十章 福兮禍所伏第八百二十一章 自告奮勇(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于謙祠中明心志(上)第三百七十七章 自投羅網(上)第一千零七章 如何是好第四百一十章 主持大局(上)第二百三十二章 牢獄內外(下)第四更第三百零四章 節外生枝(上)第三百九十二章 主動出擊第七百七十一章 攘外先安內(中)第八百零三章 高手對決(下)第九百九十三章 捷報傳來(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酈家困境(上)第七百六十五章 反客爲主(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進宮面君(上)第六百九十七章 抄檢鎮撫司第二百九十七章 數月彈指間(下)第八百七十九章 逼近的陰謀第九百二十二章 落幕與開啓(下)第八百九十一章 漫長一日之酉時(下)第七百三十九章 消息與抉擇第九百七十六章 衆矢之的第四百八十八章 反攻倒算(上)第八百六十二章 回京(上)第五百章 水患亦人患(二)第七百十九章 雷霆(上)第一千十二章 解鈴之法第四百三十三章 面君交旨(上)第五百零一章 水患亦人患(三)第八百三十六章 遇襲(下)第六百四十章 回家第八百八十八章 漫長一日之申時(上)第六百二十七章 轉移戰場(上)第八百五十八章 大局將定第二百五十八章 萬曆的轉變(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萬家歡樂一家愁第六百七十八章 另一條線第六百零九章 威風第七百十二章 後招不斷(上)第六百零八章 瘋子縣令(下)
第三百十四章 西行路上之懇談(上)第四百八十一章 破東廠,擒人犯(中)第五百四十三章 三道難題之斷繩取佩(下)第三百零七章 點兵第八百七十八章 新仇舊恨第三百八十九章 重回大同(下)第六十九章 合作背後(還是三更求收藏啊!)第一百六十五章 一場豪雨,兩種心情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曆的轉變(下)第八十六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七百六十二章 借刀殺人(中)第三百六十一章 來遲一步第九百三十三章 兄弟同心第六百十九章 原來是個坑(上)第五百七十三章 華亭徐家(上)第七章 武昌行第五百四十三章 三道難題之斷繩取佩(下)第五百九十一章 走投無路(中)第一千一十章 閣老與都督(上)第四百五十四章 操練(下)第一百零三章 再救佳人(上)第二百九十章 一網打盡(上)第一千零二章 果斷的回擊第八百三十四章 猿回頭(下)第四百八十九章 反攻倒算(下)第五百二十一章 弄巧成拙(下)第六百四十一章 震動朝野第五百零七章 兇徒是誰?(上)第四百五十一章 棘手的案子(四)第八百十五章 逃不過(上)第二百零五章 立威(終)第一百三十章 不速之客(二)第五百十三章 御前官司(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王蓋地虎(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曆的轉變(下)第十四章 暗流第九百零一章 漫長一日之丑時(下)第一章 楊氏兄弟第七百七十四章 陰雲西南(下)第八百八十二章 漫長一日之巳時(下)第二百七十七章 勘察第一百六十一章 天王蓋地虎(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回擊(上)第三百四十七章 發現與疏漏第五十三章 杭州城第一百零五章 救人救到底第三百六十一章 來遲一步第八百零八章 剿賊白家村(中)第九百零五章 漫長一日之卯時(一)第五百十五章 勢同水火(二)第二十四章 蹊蹺難爲第五百零六章 出頭在眼前第一千零六章 鬱悶的萬曆(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特殊身份第三百七十三章 中秋殺人夜(三)第二百六十四章 君與臣(上)第四百零四章 山雨將至第六百四十一章 震動朝野第五百九十七章 罄竹難書第六百二十五章 夜剿倭人(上)第二十章 福兮禍所伏第八百二十一章 自告奮勇(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于謙祠中明心志(上)第三百七十七章 自投羅網(上)第一千零七章 如何是好第四百一十章 主持大局(上)第二百三十二章 牢獄內外(下)第四更第三百零四章 節外生枝(上)第三百九十二章 主動出擊第七百七十一章 攘外先安內(中)第八百零三章 高手對決(下)第九百九十三章 捷報傳來(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酈家困境(上)第七百六十五章 反客爲主(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進宮面君(上)第六百九十七章 抄檢鎮撫司第二百九十七章 數月彈指間(下)第八百七十九章 逼近的陰謀第九百二十二章 落幕與開啓(下)第八百九十一章 漫長一日之酉時(下)第七百三十九章 消息與抉擇第九百七十六章 衆矢之的第四百八十八章 反攻倒算(上)第八百六十二章 回京(上)第五百章 水患亦人患(二)第七百十九章 雷霆(上)第一千十二章 解鈴之法第四百三十三章 面君交旨(上)第五百零一章 水患亦人患(三)第八百三十六章 遇襲(下)第六百四十章 回家第八百八十八章 漫長一日之申時(上)第六百二十七章 轉移戰場(上)第八百五十八章 大局將定第二百五十八章 萬曆的轉變(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萬家歡樂一家愁第六百七十八章 另一條線第六百零九章 威風第七百十二章 後招不斷(上)第六百零八章 瘋子縣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