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八章 大局將定

楊震的說法很快就得到了應驗。

就在北京和廣西的大明君臣們慶賀這場難得的轉機出現的同時,四川、雲貴等地的叛軍已出現了叫外人難以置信的內訌。

先是宣大忠聯合辛配把侯昌及其心腹盡數拿下,欲置其於死地。不料侯昌卻也有所防範,就在被拿後不久,他的兩個兒子侯林、侯緩便自自家的封地率軍突襲了播州城。要知道,侯昌除了是楊應龍的心腹管事這一身份之外,更也是四川當地的一個大土司,手中那也是有不小勢力的。

而播州城裡的守軍本就因爲楊應龍之死而軍心浮動,在加上部分人馬也和侯昌有着不淺的交情,生怕宣大忠他們在奪權之後便會對自己下手,爲了自保,這些人毫不猶豫就倒向了及時殺來的侯家兄弟。

當宣大忠等人得知此事時,人已經殺進了播州城。無奈之下,他們只好率軍迎戰,兩路人馬便在播州城裡展開了好一番的廝殺。

一場大戰下來的結果,自然就是兩敗俱傷,而且連宣大忠的兒子也居然在戰亂中落到了侯家兄弟的手裡。最後,雙方只得暫且罷兵,同時交換了人質,然後各據半座播州城,互相對峙了起來。

正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播州的變故和動亂迅速就被散播了出去,頓時整個四川,乃至西南都震動了起來,許多叛軍開始轉變了想法,畢竟他們之前所以響應叛亂只是因爲有楊應龍那杆大旗樹着,現在楊應龍已死,他手下的幾員大將還互相攻伐,這些人自然得爲自己考慮了。

考慮來考慮去,他們便走上了兩條路——一是自立!憑着這段時日打官府一個措手不及的機會,他們已奪取了不少的地盤,索性就在這些地方稱起了土皇帝,先過把癮再說,至於今後怎麼着,那就走一步看一步了。其二則是投順朝廷,這就是聰明人的選擇了。他們已看清了前路,知道沒了楊應龍這個主心骨,西南的這場叛亂只會是一盤散沙,最後的結果便是被朝廷徹底撲滅。既然如此,何不早些歸降,倒還能免除罪過,博取個功勞呢。

這些人迅速就把主意打到了廣西的官府身上,派遣使者趕去桂林見唐廣琛他們,以求得他們的認可。

這時,桂林之圍纔剛解不久,雖然知道了那個振奮人心的消息,但唐廣琛等官員對西南的局面依然是憂心忡忡又毫無辦法。突然來了這麼些想要歸順立功的,他們自然不會拒絕,當即就答應了對方的請求,並下令給這些傢伙,讓他們戴罪立功,奪回屬於朝廷的城池,並消滅那些還不肯投誠的叛軍。

官府想要坐山觀虎鬥的心思自然瞞不了這些老於世故的土司頭人們,這些人中絕大多數的做法都很一致,那就是陽奉陰違。口裡說着遵命,但卻並沒有進一步的行動,只是緊守自己的地盤,只等事情進一步的發展。

他們的想法

自然很好,若是接下來朝廷大軍殺來,他們就會第一時間易幟投順,並迅速成爲平亂的先鋒和嚮導。但要是楊應龍舊部終於爭出個輸贏來,並重新有了絕對的壓制力,他們自然還會投過去,這種牆頭草的作風正是他們在西南得以生存的保障。

不過另有一些人卻並沒有讓他們的如意算盤打得太響,那些本就與某個部族有仇的人,在接到官府的行文之後,便覺着這是個報仇雪恨的好機會,於是便打出了平叛的旗號,開始大舉進攻仇人所在的城池。

一時間,雲貴川三地再次陷入了紛繁的戰亂之中,不過這一回作戰的陣營可就要比之前複雜得多了。但有一點是可以想見的,這等消耗,對百姓來說自然是災難,但對如今的朝廷來說,卻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因爲這樣的征戰只會大量消耗這些地方土司勢力的力量,現在他們或許還不覺着什麼,但等朝廷重新掌控一切後,他們便再也不可能回到曾經時候了。

直到這邊亂成了一鍋粥,眼看着一切都將毀於一旦,還在播州對峙的宣大忠和侯昌雙方纔大感後悔,趕緊罷兵重新團結,試圖挽回局面。

奈何破鏡豈能重圓,雙方之間既有矛盾,這裂痕便不是幾句話就能消弭的,縱然不再刀劍相向,卻也互相提防,自不可能通力合作,共同對外。

而更要命的是,此時其他諸多勢力也不可能再如之前對楊應龍般馬首是瞻,即便不主動攻擊,對他們所發佈的所謂調令命令,那也是徹底的不屑一顧了。

西南叛軍頓時就陷入到了羣龍無首,各自爲戰的境地之中,而這一點,也迅速爲廣西的官軍所知。

既然對方有此致命問題,唐廣琛和蕭鐸等人自然不會放過如此大好機會,當即派遣廣西大軍進入了四川境內,對臨近的州城進行了試探性的勸降與攻擊。

那些處於廣西附近的城池本就有二心,一見官軍攻來,更是心生畏懼,幾乎沒作什麼掙扎,便舉城投順。而這,便大大增強了官軍的信心,讓他們再次深入四川,準備奪取共奪的城池。

待宣大忠他們得知這一消息時,四川已有不下十座城池被官府重新掌控,這一下,他們是真個慌了。因爲他們很清楚,一旦楊應龍的根基之地不斷被官軍蠶食,他們的立命之本也將徹底葬送,到時別說什麼抱負野心了,就是自家的項上人頭,只怕也會成爲別人家的晉身之階。

於是兩方面人再次商談,合出一支近萬人的隊伍直撲官軍所在,試圖擊潰來犯之敵,從而好重新掌握主動,也能震懾住周圍那些蠢蠢欲動的叛軍人馬。

奈何這支隊伍內部的矛盾依然存在,分屬兩個陣營的雙方將士依然互相有所提防,這一點即便是上了沙場,也沒能徹底解決。

而戰場之上,只要有一點小問題就可能導致兵敗,更別說這等大大影響

用兵的大忌諱了。雖然論地利,論兵力,楊應龍的舊部依然佔着優勢,可正面一戰的結果,卻是出人意料,一萬人馬竟被殺得狼狽逃竄,損失幾達三千。

而就在這支隊伍狼狽退走的路上,更要命的情況發生了。之前接到他們的指令,卻穩坐釣魚臺的各路叛軍在這個時候卻聞風而動。他們並沒有幫着延阻攻擊追擊的官兵,反倒阻擊起了敗退的楊應龍舊部。

如此一來,他們的損傷就更大了,幾乎連一個安全的地方都找不到,而且只能受傷的同袍全部就地拋棄,然後拼命往播州方向而逃。

這卻大大增強了其他叛軍的氣焰,甚至連那些落草爲寇者都把這支軍隊看作了肥羊,只要經過自己的地盤,就有軍隊撲上來在他們身上狠狠地咬上一口。

如此一路倉皇敗退,時刻要提防各種敵人的攻擊,待到他們真個返回播州時,已只剩下不到三千多人的殘兵敗將了。

當看到這一悽慘的結果時,宣大忠和侯昌等人幾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要知道,這可是楊應龍多年來攢下的資本,以往只這一支軍隊就可叫西南諸多勢力俯首聽令,卻沒想到他這一死,連這支力量都會敗落得如此之快。

但噩夢卻還未就此結束,戰勝他們的官軍隨後也追殺了過來。而更可怕的是,與他們的境遇完全相反,那些沿途襲擊他們的各路互不統屬的叛軍居然有半數在官軍抵達之後便開城歸順了。

而如此一來,官軍的實力便這麼一路遞增,待抵達播州城下時,幾千的官軍居然變作了一萬三千多兵馬。

而因爲之前的傷亡,守城的兵馬卻已銳氣盡喪,別說出城卻敵,就是守城都顯得心氣不高,戰戰兢兢。

不過,好在官兵本身也沒有料到自己能如此順利地殺到播州城下,無論心理還是器械上都沒能有妥善的準備,所以對此城還無法發起猛烈進攻,每日裡只能虛張聲勢地攻一下,然後更多便是招降了。

雖然城裡依然沒有投降的意思,而且其他地方的叛軍在此時也有些不安分了起來,畢竟這支官軍的實力也不過如此,他們可不會蠢到向這麼支並沒有多少威脅的隊伍投降,但四川的局面已徹底扭轉卻是個不爭的事實了。

而後不久,在進入到二月之後,一個更叫那些叛軍不安的消息迅速傳了過來,之前一直未曾進入西南地面的朝廷援軍終於抵達了廣西。而他們並沒有在那邊多待,迅速便再次起兵,兵鋒直指如今已大勢不穩的四川。

無論是尋常百姓,還是本就身在局中的叛軍和官軍,在得知這一消息後,都紛紛有了斷言,隨着朝廷平叛大軍的進入,這場叛亂即將以朝廷的勝利而告終。

而這一切的根由,卻只在一個人所做的一件事,楊震,註定將成爲這場叛亂裡最大的那個贏家!

(本章完)

第七百二十六章 擒獲第九百八十九章 宿命之戰(下)第九百五十八章 季孫之憂(上)第七百十五章 四面楚歌(下)第三百六十八章 毒計(上)第三百三十四章 飲宴得勝樓第九百二十八章 決意第五百四十五章 三道難題之河中除樹(中)第一百七十六章 幕後黑手(中)第一百六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三百六十二章 尋覓無蹤第九百八十二章 拂曉突襲(上)第五百八十一章 反擊正當時(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深不可測(下)第五百三十一章 抄家馮府(中)第五百二十章 弄巧成拙(中)第五百八十一章 反擊正當時(下)第八百六十五章 彈指三年第四百十九章 轉機與算計(下)第五百二十五章 釜底抽薪(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幕後黑手(中)第六百五十四章 江南之冬(中)第九百八十章 楊震的目的第七百二十七章 訊問(上)第三百二十三章 西行路上之結果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曆的轉變(下)第五百八十二章 生意上門(上)第七百二十四章 棘手的差事(中)第一千零二章 果斷的回擊第四百十四章 內訌(上)第六百六十章 又是年節至(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上)第八百五十二章 逃離播州城(上)第九百十三章 關鍵線索(上)第六百零七章 瘋子縣令(中)第九百三十三章 兄弟同心第七百四十四章 似有蹊蹺(上)第二百十二章 三名公子兩處麻煩第八百三十八章 阮通的自述(上)第八百六十七章 國本之爭的序曲第九百五十四章 兵臨城下(上)第五百零三章 水患亦人患(五)第六百六十四章 困惑的天子第四百四十二章 謀位(下)第五百零三章 水患亦人患(五)第一百五十六章 酈家困境(中)第一千零三章 獻槍第七百八十三章 重任在身第一百五十三章 軟紅樓風波(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特殊身份第八百七十四章 變數(下)第九百七十三章 絕戶計(下)第六百三十五章 歸京第一百八十二章 特殊身份第二百三十章 牢獄內外(上)第二更第三百五十四章 入彀(下)第六十六章 兩個消息(繼續三更九千求支持!)第十五章 登門第三百五十一章 借刀殺人(下)第九百七十六章 衆矢之的第四百六十七章 詔獄風雲(中)第三百十四章 西行路上之懇談(上)第五百五十五章 芳蹤杳杳(四)第五百五十章 意外收穫第九百十八章 驚悉陰謀(下)第三百九十五章 主動權(上)第四百三十五章 新家(上)第三百二十二章 西行路上之追究(下)第七百零七章 噩耗傳來第三百六十九章 毒計(中)第二百三十章 牢獄內外(上)第二更第三百九十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上)第七百六十七章 請君入甕(下)第五百二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九百八十五章 宿命之戰(上)第七百五十章 以牙還牙(下)第八百零五章 反撲的開始(上)第四百三十五章 新家(上)第一千十五章 早朝激辯(一)第八百二十章 後患(下)第六百二十二章 薑是老的辣(中)第八百十八章 意外收穫(下)第九百十二章 千頭萬緒第一百十九章 山重水複疑無路(上)第七百零四章 張文明之死(中)第八百一十章 出人意料(上)第一百十三章 爲官第一案第九百十九章 借刀殺人(上)第七百十三章 後招不斷(下)第七十三章 威脅與妥協(上)第六百六十四章 困惑的天子第一百十九章 山重水複疑無路(上)第三百六十三章 死裡逃生第七百六十四章 反客爲主(上)第八百十四章 意外發現(下)第三百四十五章 弄巧成拙(上)第四百四十七章 理與利第四百四十一章 謀位(中)第二百零八章 揚威(二)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查的案子
第七百二十六章 擒獲第九百八十九章 宿命之戰(下)第九百五十八章 季孫之憂(上)第七百十五章 四面楚歌(下)第三百六十八章 毒計(上)第三百三十四章 飲宴得勝樓第九百二十八章 決意第五百四十五章 三道難題之河中除樹(中)第一百七十六章 幕後黑手(中)第一百六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三百六十二章 尋覓無蹤第九百八十二章 拂曉突襲(上)第五百八十一章 反擊正當時(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深不可測(下)第五百三十一章 抄家馮府(中)第五百二十章 弄巧成拙(中)第五百八十一章 反擊正當時(下)第八百六十五章 彈指三年第四百十九章 轉機與算計(下)第五百二十五章 釜底抽薪(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幕後黑手(中)第六百五十四章 江南之冬(中)第九百八十章 楊震的目的第七百二十七章 訊問(上)第三百二十三章 西行路上之結果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曆的轉變(下)第五百八十二章 生意上門(上)第七百二十四章 棘手的差事(中)第一千零二章 果斷的回擊第四百十四章 內訌(上)第六百六十章 又是年節至(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上)第八百五十二章 逃離播州城(上)第九百十三章 關鍵線索(上)第六百零七章 瘋子縣令(中)第九百三十三章 兄弟同心第七百四十四章 似有蹊蹺(上)第二百十二章 三名公子兩處麻煩第八百三十八章 阮通的自述(上)第八百六十七章 國本之爭的序曲第九百五十四章 兵臨城下(上)第五百零三章 水患亦人患(五)第六百六十四章 困惑的天子第四百四十二章 謀位(下)第五百零三章 水患亦人患(五)第一百五十六章 酈家困境(中)第一千零三章 獻槍第七百八十三章 重任在身第一百五十三章 軟紅樓風波(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特殊身份第八百七十四章 變數(下)第九百七十三章 絕戶計(下)第六百三十五章 歸京第一百八十二章 特殊身份第二百三十章 牢獄內外(上)第二更第三百五十四章 入彀(下)第六十六章 兩個消息(繼續三更九千求支持!)第十五章 登門第三百五十一章 借刀殺人(下)第九百七十六章 衆矢之的第四百六十七章 詔獄風雲(中)第三百十四章 西行路上之懇談(上)第五百五十五章 芳蹤杳杳(四)第五百五十章 意外收穫第九百十八章 驚悉陰謀(下)第三百九十五章 主動權(上)第四百三十五章 新家(上)第三百二十二章 西行路上之追究(下)第七百零七章 噩耗傳來第三百六十九章 毒計(中)第二百三十章 牢獄內外(上)第二更第三百九十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上)第七百六十七章 請君入甕(下)第五百二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九百八十五章 宿命之戰(上)第七百五十章 以牙還牙(下)第八百零五章 反撲的開始(上)第四百三十五章 新家(上)第一千十五章 早朝激辯(一)第八百二十章 後患(下)第六百二十二章 薑是老的辣(中)第八百十八章 意外收穫(下)第九百十二章 千頭萬緒第一百十九章 山重水複疑無路(上)第七百零四章 張文明之死(中)第八百一十章 出人意料(上)第一百十三章 爲官第一案第九百十九章 借刀殺人(上)第七百十三章 後招不斷(下)第七十三章 威脅與妥協(上)第六百六十四章 困惑的天子第一百十九章 山重水複疑無路(上)第三百六十三章 死裡逃生第七百六十四章 反客爲主(上)第八百十四章 意外發現(下)第三百四十五章 弄巧成拙(上)第四百四十七章 理與利第四百四十一章 謀位(中)第二百零八章 揚威(二)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查的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