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章 鬱悶的萬曆(下)

這一回萬曆是完全錯判了形勢,更高估了自己的威信。雖然他身爲天子有着至高無上的權力,但在大明朝這些早習慣了當家作主的臣子們面前,他這個年輕的皇帝依然沒能達到叫人畏懼的程度。

爲什麼太祖、成祖和世宗能讓羣臣俯首?這不光是因爲他們的權力,更因爲他們深諳制衡之道,能用朝中官員間的矛盾來做牽制,最終讓自己徹底凌駕於羣臣之上。而顯然,他萬曆還沒有祖宗們的如此手段。

另外就是在此事上,萬曆其實並不佔理。爲何早先的商稅一事羣臣會無力反抗?正因爲那時的皇帝佔了理,理直則氣壯,使得羣臣找不出任何正當的反對理由來,只能俯首從命。

但現在卻不一樣了,這不過是天子的一意孤行,不但與理不合,更是顛倒朝綱的事情,羣臣反對起來自然沒有任何的負擔。而且,因爲之前在天子面前吃了這麼大虧,羣臣還憋了一肚子的氣撒不出去呢,現在逮到了機會,自然是要發泄一番的。

於是乎,萬曆就悲劇了。他所面對的,是一個龐大的官僚體系,而且這些人還能拿出無數大道理來壓他,從天道到國法,沒一件是他能正面辯駁得了的。

在一開始的驚慌和憤怒之後,天子還想強自推行自己的意圖,可是結果卻惹來了臣子們更加強烈的反對聲浪,之後不久,更有人以辭官相要挾,讓他打消立朱常洵爲太子的念頭!

開始時只是幾名無足輕重的小官這麼做,但漸漸地,一些重要衙門裡的官員也紛紛效仿,以自己的官職來威脅天子,這讓萬曆徹底沒了辦法。

因爲他很清楚,倘若真準了這些人的請辭,這朝廷只怕在短時間內就會停止運作了。雖然萬曆很想賭這一口氣,順勢就準了他們的奏請,但最終還是沒敢下這麼大的決心,畢竟關係到大明的江山穩固哪……

可這一口氣,卻堵在了萬曆的心頭,讓他很是難受,久久的都無法發泄出來。

事實上,歷史上的萬曆正是因爲這次的事情而鬧得和朝臣失和,最終性格內向的他做出了把大明推入萬劫不復的深淵的決定——從此避居深宮,除了幾個要緊的官員外,再不見其他外人。

事實上,這時候的萬曆也轉過了相似的念頭。但好在,如今的他至少還有一個值得信賴的人可以請教——楊震!直到這個時候,他才知道自己之前的判斷有多麼失誤,而楊震所說的纔是正確的。

這也讓他在見到楊震後顯得頗有些慚愧,甚至還委婉地自承了錯誤。

看着皇帝那副模樣,楊震也是一陣嘆息。他看得出來,這次天子是真的受挫不小,甚至都有些自我懷疑在裡頭了:“或許正是因爲這樣的心理,導致萬曆最終再不見外臣的吧……”他不覺在心裡作着判斷,但臉上卻看不出半點心思來。

“陛下,其實就臣看來,這立儲之事說大也大,說小也小,根本與我

大明國運沒有太大的關係,誰來做這個太子其實並無太大區別。”在這個時候,楊震知道萬曆他需要的是什麼,正是自己的支持和勸慰。

果然,在聽他這麼一說後,萬曆終於稍微振作了一些。事實上之前他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是不是錯誤的了,畢竟滿朝官員都直斥自己是錯的,讓他對自身都產生了強烈的懷疑。愣了一愣後,他才道:“楊卿這話是怎麼說的?”

在來宮裡時楊震就已有所準備,聞言便取出了兩粒種子來,在皇帝面前一亮:“陛下覺着這兩粒種子哪一顆種出的樹木能更高大茁壯一些?”

“這……朕又不懂栽培之事,如何能知?何況現在它們都只是種子罷了,就是在高明的智者也看不出其中的區別吧?”萬曆雖然有些疑惑,卻還是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陛下英明,此事確實沒人可以預先知道。”楊震肅然點頭:“但是有一點臣卻是可以給出答案的,只要臣在回去後讓家中園丁仔細照顧這一顆種子,時時爲其澆水施肥,有了蟲害了則及時打理一番……而另一顆則隨手種下,再不理會……如此,前者就必然會茁壯過後者,陛下以爲然否?”

萬曆毫不猶豫地一點頭,這個道理就是三歲孩子都能明白,他當然不會有什麼疑問。但隨即,他便是一怔,明白了楊震這話的意思,對方是在拿種子作比喻,來說兩名皇子哪。

是啊,選誰做太子其實都沒有太大的差別,只要自己悉心栽培,就像當初的張師傅教導自己一樣,那這個兒子將來就一定能成爲一代明君。反之,若自己對被立爲太子的人不理不顧,情況便截然相反了。

原來一切都是自己過慮了,自己選誰做太子,肯栽培誰都不是錯。

楊震見他已醒過神來,便又是一笑:“其實早在之前臣勸說陛下時就是打的如此想法,只要陛下肯悉心教導常洵皇子,將他當成太子栽培,那等到他成年之後,朝中官員自然會選擇對大明更有利的那人爲太子了。這正是臣以爲此事不可操之過急,而當緩緩圖之的原因所在了。”

倘若楊震是在一個月前如此解釋,當時正自信滿滿的萬曆是完全不會聽進去的。但現在,已經受了挫折的皇帝卻很容易就接受了這番說話,還頻頻點頭。隨後,心裡也是一陣自責,這麼看來,完全是自己的失誤,才導致了常洵可能將永遠失去競爭太子之位的機會了。

這個認識,讓萬曆更覺心灰,神色也顯得比之前更加灰暗起來,並不由自主地長長地嘆了口氣:“是朕一意孤行,致使事情變成如此模樣,悔不當初沒有采納楊卿你的進言哪。”

“陛下不必如此灰心喪氣,事情倒也不是完全沒有轉機。”見皇帝已知錯,楊震也不再繼續打擊對方,反倒安慰了起來。

“怎麼?還能有辦法改變羣臣的意思麼?”萬曆的精神陡然一振,只要有萬一的機會,他還是希望

能讓朱常洵當這個太子的。這一點,從歷史上的他苦撐數十年就可看出來了,哪怕之後都立朱常洛爲太子了,他都還在找機會,足可見萬曆不是個肯隨意放棄的人。

“倘若能說服朝中一些要緊大員支持常洵皇子,情況或許會有所改善吧。”楊震暫時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只能提出了一個不是太成熟的建議:“比如申閣老,比如六部的那幾位尚書大人。若能讓他們中幾個爲常洵皇子說話,朝中風向必然會大變。到時,陛下再出面說一下,此事便大有可爲了。”

想來也是可憐,堂堂天子在這種事情上居然需要去拉攏手下的臣子,讓他們爲自己說話,這放在後面的那個朝代簡直是無法想象的。但這就是大明的現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內閣成員和六部尚書可比皇帝的影響力要大得多了。

萬曆倒沒有因此而感到悲哀,他只是有些不確定地道:“這事可不好辦哪!這些人也很清楚幫着常洵說話會得罪多少人,想讓他們……難吶!”

楊震當然明白這一點,但還是道:“這卻要看陛下您的本事了,畢竟他們只是臣子,也得爲自家子孫着想不是?”

這一句話,卻是提醒了萬曆,讓他精神一振:“是啊,朕怎麼就沒想到這一層呢,這麼看來,事情還是有可爲的。”

“不過,在此之前陛下要做的還是先消弭這一場太子之事所起的風潮,不然那些大人縱然再是心動,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諱哪。”楊震又提醒了一句。

萬曆深以爲然地一點頭:“朕明白了。”雖然有些不舒服,覺着自己這是在過河拆橋,但他還是做出了要把那名上疏請立朱常洵的官員罷官以平息衆怒的決定了。這位算是成了棄卒保車裡的那枚棄子了,但這就是遊戲規則,誰也無法逃脫。

“楊卿你果然是朕之股肱,與你一席話總算是解開了朕多日以來的鬱結。”萬曆的神色很快就開朗了些,衝楊震一笑道。

“臣不過是略盡綿力罷了,倒是陛下,在此事上該當吸取一些教訓,以免今後再出現相似的錯誤。”

若是換了別人這麼說,萬曆即便表面接受,心裡也一定有些不滿。但在楊震面前,他卻是欣然點頭:“你說的不錯,朕還是太操切,太性急了,今後再不能犯同樣的錯誤了。”

“陛下聖明。”楊震又拍了一記馬屁,隨後又和天子說了會兒話後,便拜辭離宮。

而萬曆也果然照着楊震的意思辦了起來。不過兩日時間,他就把那名官員革職遣返家鄉,並以自己一時糊塗爲藉口,把這次的太子之事給停了下來。

對此,朝中官員裡自然有不理解的,但更多的,卻是欣喜,畢竟能在皇帝跟前扳回一局總是叫人歡喜的。

感謝書友18672397、52528209和 Rachel226的月票支持。。。。。。。

(本章完)

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王蓋地虎(下)第三百零七章 點兵第五百二十三章 內外聯手(上)第二百八十六章 破局(下)第二百八十五章 破局(中)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王蓋地虎(下)第九百十五章 證據確鑿第二百四十六章 世事總難料(下)第八百七十五章 拿人香雲閣第三百四十七章 發現與疏漏第七百六十六章 請君入甕(上)第三百十五章 西行路上之懇談(下)第四百九十六章 楊晨的堅持第四百八十三章 馮保喊冤(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酈家困境(中)第八百八十三章 漫長一日之午時(上)第五百四十四章 三道難題之河中除樹(上)第三百零三章 人選問題(下)第八百二十四章 夜遊說(上)第三百八十七章 定計第六百八十章 殺人滅口第五百零二章 水患亦人患(四)第三百二十九章 入住華嚴寺第七百七十三章 陰雲西南(上)第八百章 暗夜殺機(下)第三百三十八章 困難與壓力(下)第三百十二章 西行路上之巧斷案(中)第七百四十三章 威逼利誘(下)第六百四十五章 會審突變(上)第九十九章 真相(中)第七百九十章 五日後(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糧荒(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內憂外患(上)第四百四十八章 棘手的案子(上)第八百三十三章 猿回頭(上)第八百二十七章 泗城內訌(中)第二百八十八章 圍捕(中)第三百六十二章 尋覓無蹤第二百五十一章 小皇帝的悲催一天第一百十五章 查案陳家坳(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第三重真相第二百七十八章 蹊蹺(上)第九百零九章 漫長一日之卯時(五)第八百八十六章 漫長一日之未時(中)第三百七十八章 自投羅網(中)第九百四十八章 驗屍第二百四十章 審案(下) 第二更第七百十五章 四面楚歌(下)第九百六十四章 破敵(三)第八百九十七章 漫長一日之子時(上)第七百零四章 張文明之死(中)第三十六章 闖衙告狀第四百八十四章 馮保喊冤(下)第四百六十五章 再起波瀾第五百三十四章 樹倒猢猻散(中)第四百八十八章 反攻倒算(上)第五百十八章 勢同水火(五)第八百四十三章 敵明我暗第三百五十三章 入彀(中)第五十一章 漕幫(下)第六百六十章 又是年節至(下)第一千二十二章 明天會更好第三十七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七百二十八章 訊問(下)第五百零三章 水患亦人患(五)第五百五十二章 芳蹤杳杳(一)第三百六十章 求援第九百二十六章 積重難返第二百四十八章 進宮面君(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福禍相連第一百零七章 諸暨縣衙第六百九十八章 真實目的(上)第四百四十章 謀位(上)第一百四十八章 蔣充的不安第八百三十一章 將離第九百八十二章 拂曉突襲(上)第八百六十一章 返程餘波(下)第四百九十四章 京營軍演(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酈家困境(中)第六十四章 烈焰佳人第三百二十二章 西行路上之追究(下)第六百九十九章 真實目的(下)第七百三十七章 西南隱患(上)第三百八十七章 定計第七百五十一章 變數第九百十二章 千頭萬緒第七百九十九章 暗夜殺機(中)第六百五十三章 江南之冬(上)第十七章 抄家第七百九十四章 冤家路窄(中)第二百四十七章 入宮前夕第三百二十四章 西行路上之影響第六百零一章 青天老爺(下)第五百八十章 反擊正當時(上)第四百九十九章 水患亦人患(一)第三百八十二章 窮途末路(上)第九百九十八章 萬曆十五年第十六章 利息第三百四十八章 叛變緣由(上)第九百零三章 漫長一日之寅時(中)
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王蓋地虎(下)第三百零七章 點兵第五百二十三章 內外聯手(上)第二百八十六章 破局(下)第二百八十五章 破局(中)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王蓋地虎(下)第九百十五章 證據確鑿第二百四十六章 世事總難料(下)第八百七十五章 拿人香雲閣第三百四十七章 發現與疏漏第七百六十六章 請君入甕(上)第三百十五章 西行路上之懇談(下)第四百九十六章 楊晨的堅持第四百八十三章 馮保喊冤(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酈家困境(中)第八百八十三章 漫長一日之午時(上)第五百四十四章 三道難題之河中除樹(上)第三百零三章 人選問題(下)第八百二十四章 夜遊說(上)第三百八十七章 定計第六百八十章 殺人滅口第五百零二章 水患亦人患(四)第三百二十九章 入住華嚴寺第七百七十三章 陰雲西南(上)第八百章 暗夜殺機(下)第三百三十八章 困難與壓力(下)第三百十二章 西行路上之巧斷案(中)第七百四十三章 威逼利誘(下)第六百四十五章 會審突變(上)第九十九章 真相(中)第七百九十章 五日後(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糧荒(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內憂外患(上)第四百四十八章 棘手的案子(上)第八百三十三章 猿回頭(上)第八百二十七章 泗城內訌(中)第二百八十八章 圍捕(中)第三百六十二章 尋覓無蹤第二百五十一章 小皇帝的悲催一天第一百十五章 查案陳家坳(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第三重真相第二百七十八章 蹊蹺(上)第九百零九章 漫長一日之卯時(五)第八百八十六章 漫長一日之未時(中)第三百七十八章 自投羅網(中)第九百四十八章 驗屍第二百四十章 審案(下) 第二更第七百十五章 四面楚歌(下)第九百六十四章 破敵(三)第八百九十七章 漫長一日之子時(上)第七百零四章 張文明之死(中)第三十六章 闖衙告狀第四百八十四章 馮保喊冤(下)第四百六十五章 再起波瀾第五百三十四章 樹倒猢猻散(中)第四百八十八章 反攻倒算(上)第五百十八章 勢同水火(五)第八百四十三章 敵明我暗第三百五十三章 入彀(中)第五十一章 漕幫(下)第六百六十章 又是年節至(下)第一千二十二章 明天會更好第三十七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七百二十八章 訊問(下)第五百零三章 水患亦人患(五)第五百五十二章 芳蹤杳杳(一)第三百六十章 求援第九百二十六章 積重難返第二百四十八章 進宮面君(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福禍相連第一百零七章 諸暨縣衙第六百九十八章 真實目的(上)第四百四十章 謀位(上)第一百四十八章 蔣充的不安第八百三十一章 將離第九百八十二章 拂曉突襲(上)第八百六十一章 返程餘波(下)第四百九十四章 京營軍演(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酈家困境(中)第六十四章 烈焰佳人第三百二十二章 西行路上之追究(下)第六百九十九章 真實目的(下)第七百三十七章 西南隱患(上)第三百八十七章 定計第七百五十一章 變數第九百十二章 千頭萬緒第七百九十九章 暗夜殺機(中)第六百五十三章 江南之冬(上)第十七章 抄家第七百九十四章 冤家路窄(中)第二百四十七章 入宮前夕第三百二十四章 西行路上之影響第六百零一章 青天老爺(下)第五百八十章 反擊正當時(上)第四百九十九章 水患亦人患(一)第三百八十二章 窮途末路(上)第九百九十八章 萬曆十五年第十六章 利息第三百四十八章 叛變緣由(上)第九百零三章 漫長一日之寅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