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兇徒是誰?(上)

得了張居正的任命,雖然楊晨的官位依舊不變,只是工部裡一個小小主事,但在這次京城水患後救災一事上的話語權卻早已超過了原來主持大小事務的順天府等各大衙門的官員。就是工部裡那些官職要遠高於他的人,在接下來的排水、安民等等事務上也得照着楊晨的意思去辦。

雖然這些上司被一個七品小官指揮着心裡難免有些不是滋味,但在明知道其是張閣老所指派,同時又清楚他之前是如何一力反對開閘的先見之明之舉的,衆人也只能聽從楊晨的指揮,做好各項工作了。

而楊晨也確實沒有叫張居正和那些官員們失望,在他的指揮下,京城的自救顯得更加有條不紊,同時因爲有他的格外強調,不讓百姓隨意取水引用盥洗,而是必須自新鑿的深井之中打水而用;再加上他比之前官員更看重災民聚集地周圍的環境衛生,甚至都命人找來生石灰等消毒之物鋪撒於暫時的住宅周圍,使得本來最叫人擔心的疫情都沒怎麼發生。

對此,最有發言權的自然是太醫院那邊的太醫,以及京城本地被召集起來的大夫郎中們了。他們即便沒有經歷過什麼大的災難,卻也從自己師傅前輩口裡聽說過大災之後必有大疫的慣例。而這一回,在楊晨的各項措施下,雖然災民中依然有不少體質不好的相繼病倒,但卻並未釀成叫人所驚懼的疫情,京城局面依然平穩。

而正是因爲如此,楊晨在這些負責善後的官員心目中的威信也就徹底確立了起來,隨後他的每一條措施,都會被手底下人不打折扣地執行,救災工作於是更加順暢,也讓楊晨之名傳得更廣。

當然,與名聲和權勢不斷提升相對應的,是楊晨肩頭的擔子和責任更重,他每日裡都要忙得抽不出時間來好好喝杯茶水歇息片刻,往往纔剛和一名順天府的人說完話,就有別處衙門的人找上門來……如此一來,他自然就更不可能回家去了。

好在他兄弟楊震其實也在這邊一起忙活着,所以倒不擔心自己不能把已獲釋的消息給傳回家去。楊震是因爲京城需要大量人手維持秩序,而順天府和五城兵馬司方面又得派出大量人馬救災,所以朝廷再次動用了錦衣衛的力量。他每日裡,都得帶着手下兄弟巡視四城,以防止有哪個不長眼的宵小之徒趁火打劫。

不過隨着楊晨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讓災民暫時安定下來,京城的秩序便也沒遭受太大的挑戰,這讓楊震總算是可以稍微放鬆一下。並抽了一個時間,再次來到了鍾裕的府上。

就在水患爆發的那天中午,奉楊震之命尋找鍾裕下落的錦衣衛們便在一處荒棄的破宅子裡找到了被人打昏並捆綁起來的鐘裕以及他的幾名家丁。也幸虧錦衣衛的人找得及時,不然只怕鍾大人他們就難逃這一回的水災了。

而在接到這個消息後,楊震卻一直都忙於公事,抽不

出時間登門看望一下因自己而受了驚吃了苦的鐘裕。現在,終於找到些空閒的楊震,在第一時間就趕了過來。

被引進客堂,看到沒什麼變化的鐘裕時,楊震趕緊上前拱手道:“鍾大人,之前之事實在是楊震考慮不周,叫你吃苦受驚了。而且下官還沒能早些前來拜望,還請你不要見怪哪。”

見他深深地朝自己作下一揖去,鍾裕趕忙上前一把攙住道:“二郎言重了,我幫你也是爲了北京和百姓,是我一時不察才着了人的道,與你何干?而且我才該感到羞愧哪,若非我被人襲擊,本是可以避免這番災難的。”說着便是一聲有些自責的嘆息。

他所說的確實不錯,以鍾裕如今的身份,只要進了宮去努力分辯,至少可以讓工部的開閘一事暫緩。即便他們真個繼續堅持,朝廷方面也會先有所防範才命開閘,那就不至於出現這場災厄了。

但楊震卻不認同這一點:“鍾大人你這話卻更叫在下無地自容了。照道理此事應該由我去說纔是,現在你還因此差點遇難,我怎敢怪你不盡心呢。”

兩人就這麼互相勸慰了幾句,這才把此事輕輕揭了過去。畢竟事情已然發生,兩人再是自責也是於事無補了,倒還不如從此事裡吸取教訓,以防將來。同時,還有一個問題也是他們必須解決的,那就是到底是什麼人襲擊的鐘裕。

其實一開始,在得知鍾裕被人襲擊失蹤後,楊震的第一反應是想到了那個一直與朝廷作對,總想鬧出些亂子來,然後自家便可渾水摸魚的白蓮教來。因爲他還記得很清楚,當初的諸暨水患,以及山西兵變裡都有着他們的陰影存在。說不定這次京城水患,他們也攙上了一腳。而且京城乃是天下之重,顯然對白蓮教的誘惑力更大。

但在得知鍾裕和手下衆人安然無恙後,楊震的這一判斷就有所動搖了。因爲他很清楚白蓮教的行事風格。他們一旦出手,就只會把事情做絕了。像鍾裕這樣的朝廷高官若是落到了他們手裡,他們絕對不會只是打昏綁走了事,而一定會取其性命,並把事情徹底鬧大的。

所以就結果來看,對鍾裕他們下手的也並不是白蓮教的賊人。這便更叫楊震感到好奇了,因爲他實在想不明白還有什麼人會幹出這等事情,難道是衝着永定河之事而來?可當時知道鍾裕是去皇宮進言的可只有自己和他,還有兄長楊晨三人而已,對方怎麼可能早早有所準備呢?

這個問題一直困擾着楊震,幾日下來也沒有個頭緒。所以今日在見到鍾裕安然無恙後,他便直接把心頭的疑問給提了出來:“鍾大人,你可看到了那些劫擄打倒你們的賊人模樣了嗎?你可認得這些人的身份嗎?”

鍾裕的臉上不覺露出一絲茫然之色來,輕輕搖頭:“當時天色昏暗,又下着雨,我被他們從轎子里拉出來時又有些緊張,除了發現他們都帶着

面罩之外,還真沒認出他們的身份來。”

“帶了面罩?”楊震目光一縮:“看來這些傢伙是擔心自己的面目若是落入大人之眼會暴露其身份哪。那他們的穿着呢?可有什麼特點嗎?”

“他們穿着夜行衣物,看着也沒什麼太大的特點……”鍾裕努力回憶了一下,卻還是無奈搖頭。畢竟當時事發突然,他是不可能那麼冷靜地記住對方穿着打扮的。

楊震見狀只得嘆息一聲:“看來想找到這些賊人還真有些困難了。”

鍾裕見他有些喪氣,心裡也覺過意不去,便道:“雖然我沒能注意到什麼,但說不定我那些家奴會在無意間發現什麼,待我叫他們上來問問。”

“好吧。”現在這方面的線索也只有這麼一點了,楊震便點頭道,也算是聊勝於無吧。

不一會兒工夫,幾名鍾裕的親信家人就被帶了進來。在面對楊震的詢問之後,幾人也開始皺眉仔細地想了起來。

“你們都好好想想,哪怕是再小的一個細節,都可能讓我們找到那些賊人的身份。”楊震又提醒他們道。

那幾人在一番冥思苦想之後,終於有人有些遲疑地道:“對了大人,我被人打倒時並沒有立刻昏過去,似乎瞧見了其中一人所穿的鞋子乃是公門裡常穿的薄底快靴……”

“此話當真?”楊震臉色一凝,趕緊追問道。

“應該是錯不了的,小的之前也曾與公門裡人多打交道,看他們的穿着也是慣了的,雖然當時事出突然又是夜間,可應該不會瞧錯。”那人在仔細回憶了一下後,還是肯定地一點頭。

楊震點了點頭,這條線索雖然不是太有用,卻總比沒有要好。

“大人,我還記得綁我們的那個繩結,那也是公門裡的老手專門所用,往往被綁着越是掙扎,越是會被繩索牢牢捆住!”另一人也突然想到了什麼:“小的在跟隨鍾大人之前也曾在縣衙裡當過半年差,這點還是可以肯定的。”

“又是公門裡的特色嗎?”楊震點了點頭。從這兩點來看,此事還真是京城裡某個衙門的人劫持的鐘裕了。而且這一點也和之前楊震判斷的對方不會取鍾裕性命的情況相符合,這麼看來確實就是京城官府中人所爲了。

但京城有那麼多衙門,即便把他們縮小到一般會拿人的衙門,也有十多個之多,這還不包括一些從公門裡退下來的人呢。所以這些線索對楊震來說依然是不足夠的。

“到底會是什麼人呢?還有,他們爲何要做這事?又怎麼可能如此巧合地正好把鍾裕給捉住了?我來找他幫忙也是臨時起意,他們怎麼可能知道這一點,並及時做出佈置?除非他們一直都盯着鍾裕,又或是一直都盯着我……”一番思索之後,楊震神色突然再次凝住,一個念頭已閃現在自己的腦海之中……

(本章完)

第二百二十一章 陰謀與根由第六十六章 兩個消息(繼續三更九千求支持!)第六百四十二章 張首輔的苦心第七百十一章 丁憂與奪情(下)第九百十六章 大有蹊蹺第六百三十三章 衆矢之的(上)第五章 小人第八十九章 瘋狂推理第二百二十章 東廠來人第四百零三章 光腳力壓穿鞋的第四十四章 各向南北(上)第三百六十四章 龐然大物第九十七章 雨澆梅花(下)第八百七十三章 變數(上)第一百二十章 山重水複疑無路(下)第七百三十五章 促膝長談(中)第一百四十一章 一命換一命第九百零二章 漫長一日之寅時(上)第四百九十五章 京營軍演(終)第一百四十一章 一命換一命第三百六十二章 尋覓無蹤第一千零三章 獻槍第九百十五章 證據確鑿第九百四十章 一場勝利第九百五十一章 雙管齊下(上)第七百九十九章 暗夜殺機(中)第七百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二季(上)第五百三十三章 樹倒猢猻散(上)第二百九十九章 兵變(下)第五百七十四章 華亭徐家(中)第九十二章 破門而入第五百五十八章 陰謀與陷阱(下)第一百八十九章 臨別前夕(一)第三百十九章 西行路上之夜殺(下)第四百十五章 內訌(中)第四百二十六章 塵埃落定(上)第二百零四章 立威(下)第四十四章 各向南北(上)第八百四十七章 虛虛實實(上)第三十一章 螺螄巷(五一求收藏哪!)第一百零二章 繼續向南第九百零九章 漫長一日之卯時(五)第二百十三章 揚威(四)第八百五十二章 逃離播州城(上)第八百三十三章 猿回頭(上)第二十七章 雨夜荒廟第二百六十一章 後宮風雲(中)第二百六十六章 馮保的焦慮第七百零六章 張文明之死(終)第七百三十一章 發難(下)第八百四十二章 入播州第八百五十章 刺殺(上)第二百零六章 山雨將至第六百八十三章 應對第五十八章 蔡鷹揚(下)第六百五十五章 江南之冬(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分化之計(下)第五百四十一章 毛腳女婿上門第七百七十六章 攻與防(上)第八百八十章 漫長一日之辰時第八十三章 借勢而爲第八百六十七章 國本之爭的序曲第八百五十六章 叛軍內亂(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內憂外患(下)第一千零四章 商稅的影響第五百三十四章 樹倒猢猻散(中)第四百零八章 趁勝追擊(上)第六百二十八章 轉移戰場(下)第四百九十三章 京營軍演(中)第二百五十七章 君臣對話(下)第四十一章 棄卒保車第二百十三章 揚威(四)第一百九十六章 進京(下)第一千十八章 早朝激辯(四)第十七章 抄家第四百十二章 真實身份(上)第二百零三章 立威(中)第八百六十二章 回京(上)第三百七十章 毒計(下)第二百四十二章 他鄉遇故知第一百九十一章 臨別前夕(三)第四百三十九章 封賞問題第五百四十四章 三道難題之河中除樹(上)第二百四十三章 美人在側第七百九十九章 暗夜殺機(中)第九百九十五章 凱旋(下)第四百零一章 “不忠不義”鍾欽差第一百十九章 山重水複疑無路(上)第二百十四章 揚威(五)第四百五十八章 一舉兩得(下)第五百六十九章 意外與真相第六百九十八章 真實目的(上)第八百八十章 漫長一日之辰時第四百三十九章 封賞問題遲來的感謝與其他第九百一十章 漫長一日之卯時(六)第七百四十五章 似有蹊蹺(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自投羅網(中)第九百八十四章 拂曉突襲(下)第七百章 無處下手
第二百二十一章 陰謀與根由第六十六章 兩個消息(繼續三更九千求支持!)第六百四十二章 張首輔的苦心第七百十一章 丁憂與奪情(下)第九百十六章 大有蹊蹺第六百三十三章 衆矢之的(上)第五章 小人第八十九章 瘋狂推理第二百二十章 東廠來人第四百零三章 光腳力壓穿鞋的第四十四章 各向南北(上)第三百六十四章 龐然大物第九十七章 雨澆梅花(下)第八百七十三章 變數(上)第一百二十章 山重水複疑無路(下)第七百三十五章 促膝長談(中)第一百四十一章 一命換一命第九百零二章 漫長一日之寅時(上)第四百九十五章 京營軍演(終)第一百四十一章 一命換一命第三百六十二章 尋覓無蹤第一千零三章 獻槍第九百十五章 證據確鑿第九百四十章 一場勝利第九百五十一章 雙管齊下(上)第七百九十九章 暗夜殺機(中)第七百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二季(上)第五百三十三章 樹倒猢猻散(上)第二百九十九章 兵變(下)第五百七十四章 華亭徐家(中)第九十二章 破門而入第五百五十八章 陰謀與陷阱(下)第一百八十九章 臨別前夕(一)第三百十九章 西行路上之夜殺(下)第四百十五章 內訌(中)第四百二十六章 塵埃落定(上)第二百零四章 立威(下)第四十四章 各向南北(上)第八百四十七章 虛虛實實(上)第三十一章 螺螄巷(五一求收藏哪!)第一百零二章 繼續向南第九百零九章 漫長一日之卯時(五)第二百十三章 揚威(四)第八百五十二章 逃離播州城(上)第八百三十三章 猿回頭(上)第二十七章 雨夜荒廟第二百六十一章 後宮風雲(中)第二百六十六章 馮保的焦慮第七百零六章 張文明之死(終)第七百三十一章 發難(下)第八百四十二章 入播州第八百五十章 刺殺(上)第二百零六章 山雨將至第六百八十三章 應對第五十八章 蔡鷹揚(下)第六百五十五章 江南之冬(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分化之計(下)第五百四十一章 毛腳女婿上門第七百七十六章 攻與防(上)第八百八十章 漫長一日之辰時第八十三章 借勢而爲第八百六十七章 國本之爭的序曲第八百五十六章 叛軍內亂(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內憂外患(下)第一千零四章 商稅的影響第五百三十四章 樹倒猢猻散(中)第四百零八章 趁勝追擊(上)第六百二十八章 轉移戰場(下)第四百九十三章 京營軍演(中)第二百五十七章 君臣對話(下)第四十一章 棄卒保車第二百十三章 揚威(四)第一百九十六章 進京(下)第一千十八章 早朝激辯(四)第十七章 抄家第四百十二章 真實身份(上)第二百零三章 立威(中)第八百六十二章 回京(上)第三百七十章 毒計(下)第二百四十二章 他鄉遇故知第一百九十一章 臨別前夕(三)第四百三十九章 封賞問題第五百四十四章 三道難題之河中除樹(上)第二百四十三章 美人在側第七百九十九章 暗夜殺機(中)第九百九十五章 凱旋(下)第四百零一章 “不忠不義”鍾欽差第一百十九章 山重水複疑無路(上)第二百十四章 揚威(五)第四百五十八章 一舉兩得(下)第五百六十九章 意外與真相第六百九十八章 真實目的(上)第八百八十章 漫長一日之辰時第四百三十九章 封賞問題遲來的感謝與其他第九百一十章 漫長一日之卯時(六)第七百四十五章 似有蹊蹺(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自投羅網(中)第九百八十四章 拂曉突襲(下)第七百章 無處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