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章:不好了 不好了

劉文秀當日便將這關在艙中的楊曦和馬克二人繼續審訊。

他想從他們的嘴巴里,再挖出一點什麼東西來。

張靜一此時心裡卻在想着的是……此事對於大明到底有何影響。

這議和出來,王文君如何確保朝廷同意?

若是私下媾和,顯然是不成的。

等快接近長江口岸的時候,十個鍋爐裡的第六個鍋爐,也已出現了故障。

張靜一一臉懵逼,因爲船速分明的下降了許多,就這麼慢吞吞的,徐徐朝着江口而去。

江口附近的水紋,張靜一早已讓人調查過,而這蒸汽鐵甲艦,其實是可以直接進入內河的。

而且因爲是蒸汽動力,所以可以直接逆流而上,並不擔心水流帶來的影響。

因而,這松江府和南通州兩岸的人,便看到了一個極奇怪的龐然大物,出現在江口的位置。

而與此同時,一封封的書信,以及奏報,早已送到了京城。

在北京城裡,內閣大學士黃立極已是憂心忡忡起來。

沿江數省不比遼東,那裡不但是天下最重要的財源,也是重要的糧食基地。

整個大明的錢糧,都需它們來供應。

因此,這數省出現任何的風吹草動,後果都是難以想象的。

戶部那邊,就已經開始叫喚了。

往年應該送到的秋糧,卻因爲漕運不通,無法送到京城。

而京城這裡,可是靠着這漕糧來供養京城內外的數十萬官吏和將士啊。

兵部那邊,各地報來的傷亡也是與日俱增。

當然,這些問題也不盡然都是問題,因爲有問題不可怕,解決就好了。

偏偏現在根本不知道該如何解決。

因而,內閣和六部亂成了一團。

他們以前見過這樣的敵人,那就是曾襲擾大明多年的倭寇,可是現在這架勢,對方的實力卻是倭寇的十倍,甚至是百倍。

面對這樣的敵人……就只剩下焦頭爛額了。

可就在此時,卻有一份奏報送達,一下子,引起了黃立極的警惕。

內閣三學士,黃立極,孫承宗、劉鴻訓三人,各自傳閱了這份奏報,緊接着,各部的尚書也抵達了。

這份奏報的內容,讓人看着先是犯迷糊。

因爲……海賊降了……

降了……

是的,他們願意接受大明的招撫,願意停戰了。

分明大明現在拿不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可是對方……竟是直接願意求和?

顯然,這是大家不敢想象的。

可是慢慢的,大家開始琢磨出了味道來。

這哪裡是來求和的,這分明是要籤城下之盟的。

准許番商登岸,給與他們一些沿岸的土地,請求給予他們的商人以及其他人居住權,希望能讓他們自治,也就是番人事務,自行處置。

除此之外,希望朝貢大明,各國帶着貢品,來求見皇帝。

再有便是……大明自開海之後,不少宵小之徒下海,嚴重影響了海中的安全,懇請大明爲了防止宵小之徒作亂,繼續延續以往的海禁,大明軍民,片板不得下海。

這三條,每一條都是冠冕堂皇,可細細去琢磨,就不是那麼令人愉快了。

這第一條,不就是想要土地嗎?第二條就是借朝貢之機,索要錢財。而這第三條,則要大明自廢水師?

黃立極擡頭,看了衆人一眼,就道:“諸公怎麼看?”

孫承宗的脣邊扯出一抹冷笑,接着就道:“王文君誤國,這奏疏,莫不是想要效仿秦檜嗎?”

他一語道破了其中的玄機。

衆人面面相覷。

其實大家都是聰明人,自然都心如明鏡,一下子就知曉了這裡頭的貓膩。

可問題就在於,知道是一回事,是否戳破又是一回事。

黃立極點點頭,卻是捋着自己的鬍鬚道:“孫公言辭雖是激烈,卻也未必沒有道理。”

此時,站在角落裡的戶部左侍郎周永昌卻是開口了。

因爲戶部尚書抱病在家,故而這次的內閣會議,只能左侍郎代爲參加,只見他一臉愁容地道:“只是漕糧再不送到,只怕……今歲官員祿米,還有邊鎮將士們的糧食,都要揭不開鍋了。”

他的話才落下,另一邊的吏部尚書李宏便道:“老夫聽聞,海賊襲擊,不少百姓滅門破家,慘不忍睹,這海賊兇殘,比之當初流寇更甚十倍。流寇尚且只襲大戶,而這海賊所過之處,燒殺劫掠,雞犬不留。”

孫承宗冷冷地道:“正是因爲雞犬不留,所以才決不可媾和。”

“只是要打下去,該如何克敵制勝?”劉鴻訓看向兵部尚書詢問。

現在的兵部尚書,乃是王恰,這王洽生得一表人才,甚至親自撰寫過《兵政十疏》,獲得滿朝讚譽,都說他高瞻遠矚,滿腹才學。

可現在,這位滿腹才學的新任兵部尚書王洽,卻是有點發懵。

實際上,在此之前,兵部對海賊已做過無數的討論了,幾乎一天拿出一個主意,結果卻發現,大明海岸線過長,而兵力是有限的,根本不可能做到這千里海岸線處處佈防預警。

我防西則敵攻東,我防南則敵攻北,可謂是處處被動。且大軍來回調動,已是筋疲力盡,人家坐船而來,幾日之間,可行數百里,而陸地上行軍,軍士們卻個個氣喘吁吁,沒有數十日也調動不來,就算調動到了地方,海賊也早已燒殺之後揚長而去了。

甚至是東林軍這樣的勁旅,現在也只能將這好鋼用在刀刃上,不敢輕易調動,只好讓他們在南京、鳳陽等地駐紮,就怕一旦調動到其他地方,這些軍事和政治重鎮有失。

於是王洽苦笑道:“哎……我大明是萬萬沒料到,真正的腹心之患,竟來自汪洋大海,國朝二百五十年,心思都放在了防範北方大漠之敵,如今是……措手不及,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啊!”

“此時此刻,若要制敵……下官說句不該說的話……至少需要數十年之功,一曰修整軍備,與各處重要口岸建立海防。其二曰造船,將這水師的規模,花費三十年時間,大大的提高。其三便是繼續擴充似東林軍這樣的勁旅,倘我大明有三五十萬東林軍,自可駐紮天下各處,一旦有事,即可予賊迎頭痛擊。”

“三五十年?”李宏皺眉道:“且不說真等到那個時候,大廈都要傾了,就算不算這時間,王公所言的這些策略,又需花費多少錢糧呢?戶部不是聚寶盆,不會變出銀子來。”

王洽道:“如今乃大變局,豈可還只盯着那區區銀子!”

李宏立即不喜地反駁道:“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眼看又要陷入無休止的爭吵了。

黃立極微微皺眉,隨即就道:“夠了,值此危難之際,更該團結一心,何須在此饒舌?”

說罷,他沉聲道:“還是需要給王文君修一封書信,讓他交個底,這個仗還能不能打,到底還有多少的勝算,哪怕有兩三成,我大明也要血戰到底不可!”

“歷朝歷代,媾和的教訓可是血跡斑斑,我等豈可做此等罪人?倘若當真沒有辦法,則再作它議吧。”

衆人聽罷,便都只好紛紛點頭。

黃立極其實很清楚,許多人的心裡還是希望能夠媾和的,有的是因公,有的是因私。

倒是此時,孫承宗忍不住道:“王文君此人,貴爲督師,卻全無章法,以至海防至這樣的地步,他責任也是不小,如今向他詢問,只怕他也要撂攤子,這份奏疏,就是奔着議和來的,再問他有什麼用?”

孫承宗顯然早就不滿了,當初他就不支持王文君,認爲張靜一上任更要穩妥一些。

現在好了,局勢糜爛至此,他王文君干係甚大,若不是害怕臨陣換將,引來更多的麻煩,讓海賊有機可乘,只怕早就勒令王文君回京戴罪了。

孫承宗舊事重提。

卻立即引起了不少人的反感,要知道,大家當初讓王文君去,本質上就是害怕勳臣來節制六省。

這不是開玩笑的事,以文制武,乃是根本,一旦破壞了這個規定,那麼就真觸犯到底線了。

只是許多人默不作聲,心裡雖不悅,卻不便說。

倒是那王洽義正言辭地道:“可是張都督也是遼東總兵官,他二人一文一武,都負責海防事宜,可現在看來,王文君徒勞無功,難道張都督又獻策了嗎?迄今爲止,他去了哪裡……還沒有給一個交代呢!”

“孫公……兵家的事,下官不甚懂,可這海防是大家的事,不是一個王文君,也不是一個張靜一便可制敵的,如今大家都無功,何以王文君戴罪,張都督就無罪呢?”

孫承宗只是冷哼,卻什麼也沒再說。

當日,一份內閣的條子火速加急地送至鎮江。

鎮江這邊,等待已久的王文君得了條子,頓時長長的鬆了一口氣。

顯然,現在朝中開始發生爭議了,對於是戰是和,產生了爭執,現在……終於輪到他出馬了。

卻在此時,有人跌跌撞撞地進來彙報:“王公,王公,不好了,不好了。”

第四十三章:皇帝出巡第六百七十四章:大受震撼第四百章:大型科普現場第三百五十二章:你是什麼東西 也敢饒舌第三百九十五章:大破才能大立第六十七章:接旨第六百九十六章:死無葬身之地第三百一十章:朕的福報第七百五十七章:開拓第一百六十三章:朕的兒子第四百三十六章:滅門第五百一十九章:天道無常第二百零九章:猛將起於卒武第七百一十三章:義不掌財第一百章:新城第六百零三章:統一方夏第四百九十四章:千軍萬馬進京城第二百八十六章:進入宮中第七百六十七章:大捷第四百一十章:賺大發了第六百二十章:凌遲剝皮第一百八十四章:破敵第三百四十七章:文臣皆可殺第六百零二章:天文數字第七百六十九章:新世界的大門打開了第五百二十七章:原來是他第五百零六章:雷霆雨露 俱爲君恩第六百八十二章:殺殺殺第四百四十章:張靜一,你好狠第七百八十章:謀萬世第七百四十八章:絕境第四百三十三章:先斬後奏第三百七十六章:單方面的屠戮第三十一章:求見陛下第五百九十九章:天兵降世第三百二十四章:數錢數到手軟第二百八十三章:京城風雲第三百零三章:碾碎皇太極第三百七十六章:單方面的屠戮第四十八章:簡在帝心第五百六十八章:帝心第二百九十九章:啓奏陛下第四十二章:明察秋毫第二百六十六章:往死裡整第六百三十七章:仁政第四百一十六章:太子殿下在此第二百七十九章:天威難測第四百一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一百四十九章:不講武德第二十八章:月下求美第四十八章:簡在帝心第七百零三章:一網打盡第七百二十二章:決勝千里第七百三十九章:隱秘的真相第六十九章:人才啊第七百五十七章:開拓第四百六十四章:獻禮第四百六十五章:威震天下第五百九十七章:神擋殺神第四百七十八章:魚死網破第九十九章:出大招了第八十二章:聖駕來了第九十三章:救治第三百零五章:驚天秘聞第五百二十三章:你家沒了第二百八十七章:告慰祖宗之靈第三百八十五章:御審第二十八章:月下求美第六百七十九章:一網打盡第八章:奏報第三百一十六章:真相第三百七十八章:大勝第七百一十八章:君臣相得第四百四十七章:吾皇萬歲第一百九十二章:朕的棟樑之才第五百六十九章:孝陵之謀第八十五章:士爲知己者死第三百五十八章:無道昏君第六百七十章:重案第三百五十一章:血債血償第六十九章:人才啊第一百八十九章:入城第四百一十九章:格殺勿論第五百二十四章:專治不服第十三章:日月可鑑第三百八十九章:斬盡殺絕第六百四十章:完蛋了第二十六章:出謀劃策第六百二十九章:富甲天下第四百三十三章:先斬後奏第五百零七章:感激涕零第三百二十章:封賞第二百九十三章:誅心第二百八十章:格殺勿論第六百零七章:乾綱在握第八十六章:喜從天降第三百零四章:降服第三百三十一章:歡送皇帝第四百九十章:一朝天子一朝臣第六百八十八章:針鋒相對
第四十三章:皇帝出巡第六百七十四章:大受震撼第四百章:大型科普現場第三百五十二章:你是什麼東西 也敢饒舌第三百九十五章:大破才能大立第六十七章:接旨第六百九十六章:死無葬身之地第三百一十章:朕的福報第七百五十七章:開拓第一百六十三章:朕的兒子第四百三十六章:滅門第五百一十九章:天道無常第二百零九章:猛將起於卒武第七百一十三章:義不掌財第一百章:新城第六百零三章:統一方夏第四百九十四章:千軍萬馬進京城第二百八十六章:進入宮中第七百六十七章:大捷第四百一十章:賺大發了第六百二十章:凌遲剝皮第一百八十四章:破敵第三百四十七章:文臣皆可殺第六百零二章:天文數字第七百六十九章:新世界的大門打開了第五百二十七章:原來是他第五百零六章:雷霆雨露 俱爲君恩第六百八十二章:殺殺殺第四百四十章:張靜一,你好狠第七百八十章:謀萬世第七百四十八章:絕境第四百三十三章:先斬後奏第三百七十六章:單方面的屠戮第三十一章:求見陛下第五百九十九章:天兵降世第三百二十四章:數錢數到手軟第二百八十三章:京城風雲第三百零三章:碾碎皇太極第三百七十六章:單方面的屠戮第四十八章:簡在帝心第五百六十八章:帝心第二百九十九章:啓奏陛下第四十二章:明察秋毫第二百六十六章:往死裡整第六百三十七章:仁政第四百一十六章:太子殿下在此第二百七十九章:天威難測第四百一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一百四十九章:不講武德第二十八章:月下求美第四十八章:簡在帝心第七百零三章:一網打盡第七百二十二章:決勝千里第七百三十九章:隱秘的真相第六十九章:人才啊第七百五十七章:開拓第四百六十四章:獻禮第四百六十五章:威震天下第五百九十七章:神擋殺神第四百七十八章:魚死網破第九十九章:出大招了第八十二章:聖駕來了第九十三章:救治第三百零五章:驚天秘聞第五百二十三章:你家沒了第二百八十七章:告慰祖宗之靈第三百八十五章:御審第二十八章:月下求美第六百七十九章:一網打盡第八章:奏報第三百一十六章:真相第三百七十八章:大勝第七百一十八章:君臣相得第四百四十七章:吾皇萬歲第一百九十二章:朕的棟樑之才第五百六十九章:孝陵之謀第八十五章:士爲知己者死第三百五十八章:無道昏君第六百七十章:重案第三百五十一章:血債血償第六十九章:人才啊第一百八十九章:入城第四百一十九章:格殺勿論第五百二十四章:專治不服第十三章:日月可鑑第三百八十九章:斬盡殺絕第六百四十章:完蛋了第二十六章:出謀劃策第六百二十九章:富甲天下第四百三十三章:先斬後奏第五百零七章:感激涕零第三百二十章:封賞第二百九十三章:誅心第二百八十章:格殺勿論第六百零七章:乾綱在握第八十六章:喜從天降第三百零四章:降服第三百三十一章:歡送皇帝第四百九十章:一朝天子一朝臣第六百八十八章:針鋒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