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斷腕 大政 制衡

·……當年穆宗莊皇帝還在裕王潛邸的時候,經常在京師閒逛,城外筒子廟那邊是無名白的聚居之地,當時莊皇帝走到那附近,看到一個少年在兩具屍體前面哭。上前去問才知道那人三兄弟貧苦無依,被父閹割後送到京師,沒想到門路沒找到,父親卻生病先死,兩個兄弟也是得病死去···.,”

蔡楠對這等典故倒是明白,王通卻聽的眉頭挑了挑,到底是何等狠心的父母,才能把自己三個兒子都下狠手閹割,就圖這虛無縹緲的進宮富貴?

……穆宗莊皇帝看那少年可憐,就派人收留了下來,那少年就是如今的林書祿林公公,據說林公公有了身份之後,派人出去尋訪「卻無親無故一一r”

無親無故,林姓也不是什麼稀少的姓氏,本以爲清晰的東西又變得模糊,王通用手輕拍了下額頭,實在是麻確。

“……宮內一直有傳說,說莊皇帝曾經和肅皇帝講過,所以肅宗晚年到當今聖上二年,一直沒有吸納宦官入宮,京師的無名白一概遣散原籍r”

這無名白和宦官煩有關係,蔡楠宦官身份,說起來自然知道很多的典故朝上息,王通隨口問了一句:

“如今這無-名白可還多嗎?”

“如何不多,當年說是遣散原籍,官府鄢有什麼功夫去理會,無非是虛應故事,這些年越來越多了,西城外筒子廟,南城東兩個海子周圍都是不少,幾千上萬都是有的。”

蔡楠說的感嘆,王通這邊也沒辦法接口,若不是宮中內官橫行夭下,王振、劉瑾一個個權傾天下的太監出現,天下貧苦之人又怎麼會這般的熱衷,這或許怪不得那些熱衷富貴或者無力養活子女的父母狠心,倒不如怪這個體制混帳。

可自以爲抓到的幾個線索又不是什麼線索了,王通也是無奈,也只能寫信給京師治安司,讓他們細細查訪。

不過,王通也想不出這夥人能幹什麼,禁軍被太后牢牢掌握在手中,宮內宮外都被馮保和張居正嚴格控制,這些人未必事事順萬曆皇帝的意思,卻絕不會有什麼對萬曆皇帝的壞心思,這其中那還有什麼空子可鑽。

“好狠辣的手段,好狠辣的手段。”

桌子上擺着一壺酒,一碟五香豆,酒杯滿滿,林書祿卻根本不去碰,只是用手指在桌上輕巧感嘆,酒杯中的酒不斷盪漾。

“今天小的傳了話,也問了前幾日吩咐下來的事情,王通從山東去往天津,路上來回,卻沒什麼人看到他去了別處……小的大膽說句話,或許真是賊……”

“荒唐,你腦子壞掉了嗎,天底下那有什麼賊人敢去磁勇勝伯的兒子,上百人的車隊,那般的富貴模樣,碰了,難道不怕官府大舉征剿。

邊上的雙喜弓了弓身,林書祿端起酒杯又是放下,悶聲說道:“老三那邊換了住處吧?”

“三爺那邊已經換了,二爺那邊始終沒有露過痕跡,這次小的也去招呼了聲。”

林書祿點點頭,其時已經是深夜,撻規制,林書祿這個品級的宦官可以點大燭宮燈,可他的屋中只有一盞油燈亮起,外面的人如果不注意,甚至看不到屋中亮燈。

“餘家果真是無用,口口聲聲要做什麼大事,可爲了一點眼前的利益,就做出這等糊塗舉動,他以爲只有他家能有死士殺人嗎,死了個兒子怕是不算什麼,恐怕之後就要被人盯上了,這纔是麻煩。”

雙喜張了張嘴,想要說話卻沒出聲,林書祿琢磨了一會,又是說道:

“明日你再出宮一次,三個月之內,除了那樁事之外,其餘的一概停下,也不要互相聯繫見面了,過了年再說不遲,和山西那邊也一概斷掉,現在看,用他用不上,反倒要被牽累了。”

勇勝伯的兒子半路失蹤,這樁事除了相關的人外,對其他的人來說,也不過是微末小事,僅僅知道就好,關心都不必關心。

九月的文淵閣之中,根本沒人提到想到,所說的都是其餘的事情。

內閣首輔張居正提議天下大行一條鞭法,在嘉靖末和隆慶中的時候,江南江北,都有府縣試行一條鞭法,褒貶不一。

不過內閣首輔張居正推行此策,內閣中和朝野內外沒有什麼反對的聲音,大家都是算得明白,清丈田畝,稅基幾乎增加了一倍,而這一條鞭法則是將原本百姓們需要出工出力的徭役統一折算成銀兩收取,等需要工務的時候,再由官府花錢僱傭人工進行。

按現在的基行一條鞭法的話,田賦加上折成錢鈔銀兩的徭役,國庫的僅八差不多可以翻幾倍。

一切的反對理由在這幾倍的增長面前都是蒼白無力,自從嘉靖中期開始,內閣當政的諸大臣就開始爲如何充盈國庫發愁,如今有這樣大的增長,誰還能有什麼話說,已經有人開始琢磨如何歌功頌德了。

以科道官爲主體的清流們這次也難得的保持了沉默,以這些清流的習慣,凡是增加朝廷收入的政策都是不對的,是不顧聖人大義的歪路,長此以往必將天下崩潰,朝綱大亂。

不管說的對錯,敢於做驚人之語,就是有直言敢諫的名聲,就是直臣,這樣的人物,將來必然是“棟樑之材”0

按說這一條鞭法就要推行,這樣天下人矚目的大政,能蹦出來唱個反調,正是揚名天下的好時機,奈何張閣老發下話來,誰要多嘴,就放到地方上去做府州牧民官,十年之內不要想回到京師。

六品科道官出京做個三品參政回家都要抱頭痛哭的,京官清貴無比,地方官則不知道要磨多少本,何況還是去做府州牧民官。

大家諫言是爲了博實利,可不是爲了給自己找倒黴,做出了這般的權衡,自然是噤若寒蟬,誰也不出聲了。

倒是南京六部衙門的官員,本就是在冷衙門地方,境地不會再差,反倒是上疏諫言,鬧諾、不休,可這些人誰去理會。

從清丈結果出來到現在,推行一條鞭法開始在各個衙門緊鑼密鼓的準備,已經成了大明中樞和地方土的常備工作。

除了這個之外,最大的事情就是宣府總兵的人選決定了,京師附近有兩鎮一一宣府和薊鎮,其中宣府距離京師最近,快馬加急,兩天就可以到達,蒙古韃虜有幾次大規模的入寇,都是在宣鎮入塞,然後直撲京師。

這宣府可以說是京師的門戶,位置最爲重要,宣府總兵的人選,自然也是重中之重。

宣府總兵大將的人選,也是國家大事,本不該拖到現在還沒有個結果,也是突然有了變數所致。

九月十五的文淵閣中,萬曆皇帝自然端坐龍椅之上,位置正中,兩側的人數卻不錯,司禮監的馮保和張誠在左側,內閣的張居正、張四維和申時行在右側。

這差不多是大明帝國的最核心人物了,馮保和張誠爲司禮監掌印太監和秉筆太監,而張居正三人,則是內閣排序最靠前的三人。

李幼滋爲吏部尚書,馬自強爲戶部尚書,也都是內閣大學士,實權衙門,職位尊崇,奈何兩人都是後入,算不得張閣老的徒黨,最近這兩人都在打算致仕還鄉,打算急流勇退,富貴平安這一生。

“陛下旨意下達之後,兵部連同各處又是核了一下,又報到內閣這邊請張閣老以及諸位大人議過,宣府總兵官一職確是遼鎮副將李如鬆最爲合適,宣府副將歷雲耒這兩年屢立功勳,然!$歷尚淺,不能服衆。

這已經是用過午飯,萬曆皇帝儘管想着去陪鄭淑嬪,但也知道茲事體大,不能耽擱,早早的來到了文淵閣這邊。

兵部尚書張四維起了個頭,將內閣和兵部給出的意思說了說,聽完之後,萬曆皇帝的眉頭就是皺了皺,歷雲來如何他並不瞭解,不過能做到宣府副將的位置,那也是大將了,萬曆皇帝之所以屬意歷雲來,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歷雲來是歷韜的父親,在武館中雙方關係實在是一般,但現在想來,這可是自己人。

但這個理由卻不能明白說出來的,不過大道理也是隨手拿來「萬曆皇帝沉吟說道:

“李如鬆若爲宣府總兵,他父親李成樑這遼鎮總兵做還是不做,不做,大明少一名將,做,京師左右皆是他一家鎮守,天下兵馬有五分之一在他父子麾下,祖宗說的相制平衡,難道就不要了嗎?”

張四維十室,申時行卻看向張居正,張居正開口說道:“陛下,李成樑經營遼鎮多年,麾下精兵強將無數,李如鬆顱有其父風範,上下皆是服膺,調到宣府,他本是無根浮萍,若久在遼鎮,李成樑之後,遼鎮總兵之位恐怕也只能是落在他身上,到時候父子相繼,遼鎮又當如何,兵部所慮正是此處。”

萬曆皇帝眨了下眼睛,卻轉向馮保,開口問道『“大伴覺得如何?”

回萬歲爺的話,奴婢覺得張閣老說的有理

第638章 本是同張黨第438章 首級貴如金!!第989章 雷霆霹靂第627章 有才當用心安身疲第892章 爲何 爲何第1039章 潤物細無聲第871章 裙下藏飯第1077章 英雄當長驅直入第734章 大同駐大軍第890章 孤家寡人第509章 心有大義我知敵知第1056章 走就走了第643章 今非昔比 大險之計第152章 烈女子第890章 孤家寡人第1057章 人才難得 一年過半第227章 他日還有相見時第503章 火攻不亂矛陣如山第193章 路不平第979章 知威 老兵 行軍第404章 殺雞儆猴 高舉輕落第126章 小心萬全 另有枝節第417章 收人心啥都買第546章 波瀾詭譎 京師大案第225章 何談規矩第712章 萬事有始 起於微末第7章 見義勇爲第113章 閒談亦驚心第220章 務虛的大年三十第323章 士不如閹河邊留人第775章 漸成定局 報捷第600章 曉以利害第787章 或爲親情或爲權謀第1090章 戰前更像年前第246章 大內無情或有義第911章 利害得失終決斷第118章 橫豎皆十 帝在腹心第576章 坐看賊亂 朕心甚憂第299章 天家無兄弟第367章 山不就你你就山第201章 京師亂侯府天津破衙門第19章 惡客登門第922章 天津衛出身的舉人第1056章 走就走了第1101章 不是那麼好打第221章 萬曆六年初第300章 嫌隙生大明開發商第107章 要堵漏 不認錯第1070章 萬曆二十年初第422章 利國利軍 辛苦何妨第283章 初見暗虧第380章 說海防 萬家店第344章 崇文門生人難進第715章 新戲動京師第1028章 這次要佔個先第800章 痛陳利害第1073章 被開革的老部下第307章 把頭潘明第229章 或是巧合不敢言第765章 城下活報應第769章 這裡沒有巷戰第10章 牢騷第458章 清丈大功 侄子不孝第62章 難道錯了第1116章 臨戰微調第717章 有女韓霞 邊關向北第480章 誰在後 又一村第1100章 都在意料之中第778章 賣大車 賣火器 賣服務第377章 血親不親似曾相識第147章 滾出去!第1001章 欲擒故縱之術第1127章 救命稻草第1044章 開場第3章 田百戶 急智第418章 互有借鑑 機杼不同第75章 大翻盤第606章 入夜第2章 大悲大凶第776章 衆商集歸化第213章 鬧餉第1044章 開場第348章 攻打鮑家莊第1062章 平戶不是天津第129章 怒氣滿盈 百密一疏第376章 天子未必是天下之主第851章 談笑罷千戶第286章 京師有旨 天津有事第413章 爲國老將忐忑番人第892章 爲何 爲何第383章 得罪不起防患未然第1093章 戰爭爲何第736章 圍殺 特別白第1015章 本來要成爲汗王第258章 虎狼入城第83章 平凡無趣的日子第94章 餘波不平第680章 王通震京師第59章 三陽
第638章 本是同張黨第438章 首級貴如金!!第989章 雷霆霹靂第627章 有才當用心安身疲第892章 爲何 爲何第1039章 潤物細無聲第871章 裙下藏飯第1077章 英雄當長驅直入第734章 大同駐大軍第890章 孤家寡人第509章 心有大義我知敵知第1056章 走就走了第643章 今非昔比 大險之計第152章 烈女子第890章 孤家寡人第1057章 人才難得 一年過半第227章 他日還有相見時第503章 火攻不亂矛陣如山第193章 路不平第979章 知威 老兵 行軍第404章 殺雞儆猴 高舉輕落第126章 小心萬全 另有枝節第417章 收人心啥都買第546章 波瀾詭譎 京師大案第225章 何談規矩第712章 萬事有始 起於微末第7章 見義勇爲第113章 閒談亦驚心第220章 務虛的大年三十第323章 士不如閹河邊留人第775章 漸成定局 報捷第600章 曉以利害第787章 或爲親情或爲權謀第1090章 戰前更像年前第246章 大內無情或有義第911章 利害得失終決斷第118章 橫豎皆十 帝在腹心第576章 坐看賊亂 朕心甚憂第299章 天家無兄弟第367章 山不就你你就山第201章 京師亂侯府天津破衙門第19章 惡客登門第922章 天津衛出身的舉人第1056章 走就走了第1101章 不是那麼好打第221章 萬曆六年初第300章 嫌隙生大明開發商第107章 要堵漏 不認錯第1070章 萬曆二十年初第422章 利國利軍 辛苦何妨第283章 初見暗虧第380章 說海防 萬家店第344章 崇文門生人難進第715章 新戲動京師第1028章 這次要佔個先第800章 痛陳利害第1073章 被開革的老部下第307章 把頭潘明第229章 或是巧合不敢言第765章 城下活報應第769章 這裡沒有巷戰第10章 牢騷第458章 清丈大功 侄子不孝第62章 難道錯了第1116章 臨戰微調第717章 有女韓霞 邊關向北第480章 誰在後 又一村第1100章 都在意料之中第778章 賣大車 賣火器 賣服務第377章 血親不親似曾相識第147章 滾出去!第1001章 欲擒故縱之術第1127章 救命稻草第1044章 開場第3章 田百戶 急智第418章 互有借鑑 機杼不同第75章 大翻盤第606章 入夜第2章 大悲大凶第776章 衆商集歸化第213章 鬧餉第1044章 開場第348章 攻打鮑家莊第1062章 平戶不是天津第129章 怒氣滿盈 百密一疏第376章 天子未必是天下之主第851章 談笑罷千戶第286章 京師有旨 天津有事第413章 爲國老將忐忑番人第892章 爲何 爲何第383章 得罪不起防患未然第1093章 戰爭爲何第736章 圍殺 特別白第1015章 本來要成爲汗王第258章 虎狼入城第83章 平凡無趣的日子第94章 餘波不平第680章 王通震京師第59章 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