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 打壓(二)

房間裡的氣氛,微微有了一些變化,雖然茶依舊,人的笑臉依舊,但是所有人都能感覺到,在這一切正常的平靜之下,似乎有什麼東西,在蠢蠢欲動。顧鼎臣當然不會認爲楊承祖會朝自己發火,先不說閣臣身份,單說自己是來通風的,對方就不會拿自己當仇人看待。

這是一個聰明人,而非一個有力無腦的武夫,不過也有過一怒之下當街斬殺六品五城兵馬指揮使的記錄,是以他的憤怒,將會採取什麼手段發作,是誰也無法把握的事情。

可以確認的事,一種肅殺之氣在房間中蔓延,作爲閣臣,這種壓力倒是嚇不倒,可是顧鼎臣或者說內閣,都不希望事情真鬧到那一步。他今天來,固然是自己的私人友誼,也有內閣方面的意願,有的選的的話,大家都希望以和爲貴,天下太平。鬧到彼此翻臉動刀,那就真的是誰都不想。

大明朝文臣帶兵是常事,朝廷裡有不少文官在九邊帶過兵,或是在任內平過民亂,並非是不知兵或者沒膽氣的。可是即便是從九邊轉入內地的那些帶過兵的督撫,身上也沒有這種氣息,或者說不會在同僚面前把這股氣息真的擴散開來。

大家做官同殿爲臣,有意見乃至觀點對立是常有的,但是大家都是體系之中的人,所有的問題,不管大小,都要在體系之內用規則解決。一言不合,拔出刀子撲上去,那就忒也下作,更不是官場手段。

不管你的殺氣多強,在同僚面前又有什麼用?這種怒意的表現,到底是一時控制不住情緒,還是在顧鼎臣面前示威,如果是後者,又未免太不拿這位第六閣老當一回事。總之在這片刻之間,顧鼎臣心裡已經轉過幾十個念頭,表面上倒是裝成沒看到一樣。

楊承祖並沒在意顧鼎臣的情緒波動,手指在桌子上輕輕敲打,自言自語似的說道:

“我想,多半不是爲了殺倭的事吧,當時楊慎也在,如果爲了這事發難,那不是連楊新都的臉一起打了?謝遵,也不可能。那是通倭大罪,鐵證如山,如果瓜蔓累葛,不知道要砍下多少人頭,沒人會再提這事。既然都不可能,那必然發生在楊慎離開後,就只剩下佛郎機了。怎麼,是不是我在朝裡,成了賣國賊?”

顧鼎臣面上帶笑,語氣依舊平和“並不是朝裡,而是民間的一些妄人,楊都督是知道的,京裡總有些閒漢喜歡無事生非。前幾天,來了一羣佛郎機使臣,接着那位滿剌加王子就跑到禮部去哭鬧,也不知他走了誰的門路,居然把這事擴散到了京師的街巷之間,百姓們還是有不少人同情他們的。但是鬧的最兇的,是一羣秀才。”

這事的誘因,其實還是在幾天前,佛郎機的使臣團來到京師,向大明朝廷入貢。其表面上聲稱是接受滿剌加百姓的委託,弔民伐罪,幫着滿剌加百姓驅逐了暴虐的王子,擁立了另一位受歡迎的王族。屬於以正擊逆,不是無故侵吞,這次進京也是前來進貢加請罪,姿態擺的很低,絕對稱的上恭順。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替明佛澳門條約請天子用寶,更換爲正式外交文件。

這也是澳門協議的一部分,要求佛郎機人拿一個態度出來,平息大明朝廷的怒火,讓這事不至於真的惡化下去。來的也不是真正的使節,只不過是一個葡萄牙的船長,來這裡走個過場,然後大家發財。澳門條約也需要走這麼個手續,才能真正合法化。

到大明做貿易的船長,基本都是亡命徒。只要有十倍封還,就算是讓他罵葡萄牙國王祖宗三代也不是問題,禮儀之類由禮部教授,把大明的面子給的很足,不像另一個時空的我大清,洋人來朝拜,連頭都懶得磕。可是涉外無小事,這個條約的內容一公開,在京師還是引起了軒然大波。

守護國土的使命感,或是對夷人的先天牴觸鄙視之類的情緒,在京師裡,頓時演變成一場驅佛保壕的風氣。佛郎機人的舊帳,也被一一翻出來,從在地方上打搶,到擄掠人口,各種惡行,不一而足。順帶主持協議的楊承祖,也就成了敗類賣國賊。

這裡面背後的因素,固然有樸素的愛國情懷推動,更重要的原因,還是楊記的發展、謝家的倒臺,官府經營海貿的意向表現等因素,引發的官僚層面的反彈。明佛壕境條約,只能算是個導火繩,但是引發的響動,確實有些大。

“現在京裡,一大幫秀才天天出來鬧事,認爲朝廷是四海共主,要爲藩屬主持公道,出兵幫滿剌加的國王復位。還有人居然懂得海圖,說滿剌加地處南洋要衝,扼南洋咽喉,爲佛人所控,就會斷絕南洋諸國朝貢之路。爲了保證朝貢之路暢通,也該驅逐那些夷人,給他們一個教訓。接着,就有人提到了屯門和壕境,說……說楊都督在屯門受了佛人賄賂,所以賣了國土給佛郎機人。比如您放過了大多數佛郎機俘虜不殺,反倒重金僱傭佛郎機工匠,還保留了佛郎機的城池,分明是給那些人死灰復燃的機會,總之,他們想找理由,總是找的到的。”

楊承祖點點頭表示理解,不管什麼時候,主戰派總是比主和派好當,尤其朝廷從殺倭開始一直在打勝仗,加上楊記宣傳誘導,讓百姓們都有一種大明已經天下無敵的感覺。

這其實是楊承祖的想法,通過這種宣傳增加百姓的信心,間接提高朝廷的凝聚力。不過現在看來,信心似乎給的有點過分,讓大家變的有點盲目,遇到什麼問題,都已經想着要用武力解決。

嚴嵩在旁附和着“確實如此,國子監裡也有人開始跟着鬧事,已經給通政司上了幾封書信,要麼就是請戰,要麼就是請求嚴查楊都督。”

“不知內閣的看法是什麼,楊新都的意思,也是要一查到底?”楊承祖看向顧鼎臣,堂堂閣老,今天過來,肯定不會是爲了傳街巷閒話,內閣的態度,也遠比百姓的輿論更爲重要。既然你們想要落井下石,那我不妨看一看,你們是否都有勇氣,當我的面推石頭。

顧鼎臣連連擺手“楊都督不要誤會,新都相公並非是你想的那樣。不過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楊都督年紀還輕,如果太過順利,其實也不是好事。適當的受一些磨礪和挫折,於將來看,其實並非一件壞事。您在江南做的非常出色,可也正因爲太出色,容易成爲衆矢之的。這個時候退一步,其實是保全自己的手段。楊閣的意思是,楊都督明天繳旨之後,那些人出來說話,您自己上書認罪,然後從錦衣衛裡退下來,專爲天家練兵。等到幾年之後,再行復起,亦無損大都督的前程。”

“這事本來是升庵相公自己想來說的,他與都督在東南共過一年多的事,彼此也算是很相熟了,要做這些,也比較合適。不過老朽覺得,升庵公子雖然是才子,但是做這事,卻未必有老夫擅長,所以就在新都相公面前討了令,又拉來了惟中兄做箇中人。”

嚴嵩同樣賠着笑臉,語氣溫和的解釋,表示着這個安排並非陷阱,亦無惡意,總而言之,是爲楊承祖考慮。既可以避開這個峰口浪尖,不至於在接下來的追殺中真的飲恨落馬,也可以繼續爲國出力,可稱利國利民,一舉兩得。

第432章 最後一搏(九)第147章 代價(四)第373章 手段(六)第181章 盜香(一)第656章 香山紅葉伴金枝(上)第847章 討妻(上)第24章 義薄雲天第573章 憐香伴(上)第675章 外放(下)第603章 惟願此刻是永恆第722章 鬼門開(三)第696章 比武(中)第940章 算帳(一)第512章 羣龍奪位·江山誰屬(二)第194章 暗訪(十一)第17章 漕幫第734章 殤第999章 鐵肩擔道義第20章 公事公辦第1013章 以退爲進第442章 刺(四)第720章 鬼門開(一)第777章 引蛇(三)第79章 抄家第545章 禮儀狀之爭(二)第534章 功高計毒(二)第510章 重遇至尊·天下無主(二十四)第59章 討銀(五)第141章 苦差與殺機(上)第422章 衝冠一怒(八)第61章 討銀(七)第551章 低頭(上)第883章 功過(一)第654章 初會張寅(下)第1050章 送女進宮第304章 血夜(十)第168章 誰主沉浮(四)第1002章 聯結勳貴(下)第895章 只羨鴛鴦不羨仙(一)第801章 永壽建功(下)第1061章 重見飛紅(下)第399章 攻與防(九)第91章 火龍燒倉(三)第83章 周王府(一)第464章 奪寶記(十三)第530章 立後(下)第188章 暗訪(五)第714章 小事(上)第147章 代價(四)第346章 討餉(十六)第243章 圖窮匕見(三)第534章 功高計毒(二)第231章 義薄雲天(八)第984章 山西之變(上)第356章 一拳開(八)第922章 加盟(下)第587章 贈畫第861章 酒會第761章 食蟹(下)第617章 殿後(上)第1072章 四妾(下)第1082章 思叛第4章 點兵第952章 火燒慈慶宮第503章 重遇至尊·天下無主(十七)第86章 周王府(四)第1054章 軟硬兼施(下)第969章 堂會(一)第398章 攻與防(八)第95章 運作第79章 抄家第36章 降僧(一)第882章 易主第763章 鳴炮(下)第840章 殺威棒(中)第127章 怒潮(三)第796章 情定(上)第554章 稅監第251章 朝天闋(二)第476章 紅顏一怒·江湖縞素(六)第700章 上元遊(上)第610章 深坑金鉤(二)第1067章 刺殺(中)第786章 傾頹(下)第163章 上山第1008章 公議第699章 希望第734章 殤第42章 青梅竹馬(二)第568章 聯手(二)第54章 爭妻(四)第439章 刺(一)第53章 爭妻(三)第572章 侯門貴女(三)第152章 鴻門宴(二)第351章 一拳開(三)第420章 衝冠一怒(六)第668章 風雪殺人夜(下)第77章 拿人第292章 惡虎(四)
第432章 最後一搏(九)第147章 代價(四)第373章 手段(六)第181章 盜香(一)第656章 香山紅葉伴金枝(上)第847章 討妻(上)第24章 義薄雲天第573章 憐香伴(上)第675章 外放(下)第603章 惟願此刻是永恆第722章 鬼門開(三)第696章 比武(中)第940章 算帳(一)第512章 羣龍奪位·江山誰屬(二)第194章 暗訪(十一)第17章 漕幫第734章 殤第999章 鐵肩擔道義第20章 公事公辦第1013章 以退爲進第442章 刺(四)第720章 鬼門開(一)第777章 引蛇(三)第79章 抄家第545章 禮儀狀之爭(二)第534章 功高計毒(二)第510章 重遇至尊·天下無主(二十四)第59章 討銀(五)第141章 苦差與殺機(上)第422章 衝冠一怒(八)第61章 討銀(七)第551章 低頭(上)第883章 功過(一)第654章 初會張寅(下)第1050章 送女進宮第304章 血夜(十)第168章 誰主沉浮(四)第1002章 聯結勳貴(下)第895章 只羨鴛鴦不羨仙(一)第801章 永壽建功(下)第1061章 重見飛紅(下)第399章 攻與防(九)第91章 火龍燒倉(三)第83章 周王府(一)第464章 奪寶記(十三)第530章 立後(下)第188章 暗訪(五)第714章 小事(上)第147章 代價(四)第346章 討餉(十六)第243章 圖窮匕見(三)第534章 功高計毒(二)第231章 義薄雲天(八)第984章 山西之變(上)第356章 一拳開(八)第922章 加盟(下)第587章 贈畫第861章 酒會第761章 食蟹(下)第617章 殿後(上)第1072章 四妾(下)第1082章 思叛第4章 點兵第952章 火燒慈慶宮第503章 重遇至尊·天下無主(十七)第86章 周王府(四)第1054章 軟硬兼施(下)第969章 堂會(一)第398章 攻與防(八)第95章 運作第79章 抄家第36章 降僧(一)第882章 易主第763章 鳴炮(下)第840章 殺威棒(中)第127章 怒潮(三)第796章 情定(上)第554章 稅監第251章 朝天闋(二)第476章 紅顏一怒·江湖縞素(六)第700章 上元遊(上)第610章 深坑金鉤(二)第1067章 刺殺(中)第786章 傾頹(下)第163章 上山第1008章 公議第699章 希望第734章 殤第42章 青梅竹馬(二)第568章 聯手(二)第54章 爭妻(四)第439章 刺(一)第53章 爭妻(三)第572章 侯門貴女(三)第152章 鴻門宴(二)第351章 一拳開(三)第420章 衝冠一怒(六)第668章 風雪殺人夜(下)第77章 拿人第292章 惡虎(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