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人商議半日,基本全部在爭吵,花費時間與精力,卻沒有提出任何行之有效的方法。
燕軍在外咄咄逼人,卻沒有任何良策,又必須消滅燕軍,塔沐勉強答應衆人提議,聚集各部落聯軍,合計三十六萬,全部前往雲霞山。
這期間,卓力格始終不曾言語,塔林多次試圖反駁塔沐意見,卻被卓力格強行壓下去。
勉強達成共識,爲保證臨戰有部落騎兵再次臨陣脫逃,塔沐當場提議,大軍開拔前,全軍將士歃血爲盟,向東胡歷代王者起誓。
各部落首領贊同,迅速返回部落調齊軍馬,在博爾赤大敗後第三日,全軍在臥馬平原,宰殺戰馬,飲血酒起誓,保證不擊敗燕軍不撤退,戰場衝殺不臨陣脫逃,前往雲霞山,各部落首領,聽從塔沐,塔林,卓力格,拓跋衍調遣。
宣誓之後,大軍開拔,前往雲霞山,與博爾赤手底的殘軍匯合。
此戰,草原各部落傾巢而出,臥馬平原留下各部落老弱婦孺,及足夠大家生活消耗的糧草,卻因小部落首領堅持,沒有留下丁點防禦部隊。
率軍前往雲霞山的塔沐,塔林,卓力格,拓跋衍,一路上,心情陷入低谷。
塔沐始終堅持,覺得該在臥馬平原留下部分騎兵,防止燕軍背後搗鬼,畢竟,燕軍主力軍團是否在南方,至今沒有丁點確切情報。
然而各部落首領,沒有人支持他,連卓力格也不支持他。
不然絕對不會出現被各小部落首領逼宮情形。
塔沐是東胡,乃至草原上,少數真正有能力,有遠見的人。
可惜,因爲與塔林爭奪汗位,不被諸位部落首領擁護,即使強行掌控各部落糧草,即使擁有五萬鐵甲騎兵,依然沒有改變政令不通的局面。
從當年安提拉將他從塞北領地,調集回東胡王庭。當時,剛剛有傳言博爾赤殺了塔拉,有自立爲可汗跡象。
那時,他就覺得,唯有統一的東胡部落,能夠稱雄草原,立於不敗之地。
可惜博爾赤終究在在西山自立,兩年後,安提拉駕崩,塔林不服父汗安排,與卓力格聯合再次分裂東胡。
兩次分裂,東胡力量一再被消弱,使得燕國有機會逐個擊破,消滅草原各部落勢力,擴展燕國領土。
即使到了現在,統一東胡各部落,因爲燕國勢力闖進草原,變得遙遙無期。他依然始終相信,統一東胡各部落,實在不濟,團結草原各部落全部力量,大家齊心協力,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肯定能夠保證各部落繼續延續下去,甚至擊敗燕軍,重新崛起。
奈何,隨着東胡王安提拉駕崩,東胡再次分裂,他無法完全掌控草原各部落,使得東胡在一統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東胡也越來越衰敗。
眼下聯軍再次大敗,草原各部落,不光東胡,連匈奴也到了生死存亡之際,但各部落之間,依舊沒有放下昔日恩怨。
你的部落搶了我的部落水源,你父親殺了我祖父,你的孩子搶了我家閨女,全是些無關癢痛,卻能加深各部落仇恨的事情,讓塔沐有心無力,非常難受。
東胡越來越衰敗,此戰能否獲勝,他心理沒底,縱然臨行之前,各部落歃血爲誓,保證全力對抗燕軍,不大獲全勝,絕不西進臥馬平原。
人性複雜,誰也不敢保證誓言,能夠變成鐵律。人人堅持執行。
因此,此戰勝敗,他不敢預料,唯有聽天由命了。
同行之中,比塔沐心情更糟糕的,怕唯有卓力格了。
自從獲悉博爾赤聯軍大敗,與自己有密切聯繫,連日來,他始終處於懺悔之中。
數年來,他爲獲得更大權勢,扶持塔林與東胡王定下的繼承人塔沐爭奪東胡汗位,導致東胡再次分裂,勢力一落千丈,實力也今非昔比。
之前,他暗中做了手腳,預料到博爾赤率軍征戰,可能會敗北,他與塔林趁機率軍,解救博爾赤於危難之中,豈料,他的猜測沒錯,聯軍卻遭遇重創,一戰折損十餘萬,簡直超出衆人接受範圍之外。
導致草原各部落嚴重傷亡,對抗燕軍的力量越來越小。
他在懺悔,懺悔因爲自己權慾薰心,引起草原勇士大量傷亡,白白錯失一次重創燕軍,解救草原各部落的於水火之中的大好時機。
更重要,他與博爾赤有相同的戰略眼光,聯軍臨戰脫逃,是博爾赤戰敗的主要原因。
接下來的戰爭,是否有聯軍繼續脫逃,造成大軍混亂,從而大敗,很難預料,但絕不能保證,這樣的事情不會發生。
畢竟,有了臨戰脫逃的先例,在嚴峻情況下,大軍很容易崩裂,不戰而逃。
想想數年來的所作所爲,非但沒有掌握東胡至高無上的權利,相反讓昔日強大東胡,變成末流部落,連從前不敢深入草原牧馬的燕軍,而今率領鐵騎,竟要蕩平塞外各部落。
可以說,東胡分裂衰敗,這一切,全拜他這個幕後黑手所賜。
此番,東胡與匈奴率領剩餘軍隊,聯合組成三十多萬的騎兵軍團,前往雲霞山,能否完勝燕軍,目前不敢保證,在他心裡,卻必須獲勝,不然,不管昔日稱雄草原的匈奴,還是草原霸主,這一戰,將全部消散在歷史塵埃中了。
即使自己亡羊補牢,戰死沙場,若不能挽救東胡部落於危難之中,將來勢必會成爲東胡的罪人,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即使到了九泉之下,也並沒有顏面與東胡王安塔拉相見,更對不起那些因爲他,白白戰死的東胡勇士。
與此同時,拓跋衍心中更不是滋味,不久前,林楓將被俘虜半年多的女兒放回來,卻在遊說自己放棄爭王稱霸的夢想,投降燕國,做個樂的自在的侯爺。
當初,他心存僥倖,巧言拒絕林楓,企圖徵得林楓同意,率軍退守西陲,暗自壯大部落,可惜至今沒有音信。
顯然,林楓沒有答應他的請求,此番,草原各部落聯合起來,形成不足四十萬的聯軍,希冀殲滅雲霞山的燕軍。
或許,聯軍能夠依仗兵力優勢取得成功,可他總覺得事情沒有這麼簡單。
南方的探子傳回消息,燕國在趙國的戰事,大獲全勝,徹底佔領趙國,沒有任何懸念,不過是遲早問題。
那麼,既然燕軍在南方取勝沒有任何懸念,爲何派出孤軍前往雲霞山呢?吸引聯軍主力,逐個殲滅?
也許燕軍這樣的方法會成功,卻也同樣會將燕國兩大精銳軍團推向火坑。
這也是他心中的安心的主要來源,匈奴與燕軍只接觸一次,七萬匈奴騎兵便全部戰死。
足以證明燕軍出手狠辣,不戰則已,一戰定乾坤。
此刻,他生怕燕軍使用障眼法,派出精銳步騎,駐守雲霞山,吸引草原各部落注意力。實則另有打算,趁着聯軍沒有注意到,出其不意掩其不備,全殲草原聯軍。
這樣的方法,效果極佳,無需花費太多時間,無需燕軍四處奔波,很快能夠蕩平草原騎兵。
或許,別人不會考慮這些問題,只想殲滅雲霞山燕軍,消滅當前的隱患。
當他爲匈奴王,考慮問題,更容易從全局出發,更會考慮接下來該做的事情,絕對不會是簡單粗暴的殺戮。
他相信林楓也不會只考慮簡單粗暴的殺戮,而沒有更長遠的打算,不然,這不符合林楓性格,也不符合他從前的作戰風格。
越想不明白,拓跋衍越擔心,部落裡就剩那麼點人了,若燕軍還有其他部署,一戰把部落所剩無幾的騎兵全部打殘了,他遲早會成爲燕軍俘虜,若對方不留俘虜,他連據理力爭的機會都沒有,便會被活活砍死在戰場上。
此刻,他對林楓的提議有點動搖,或許生不逢時,遭遇燕國這樣的強大對手,他當真沒有復興匈奴,捲土重來的機會了。
可惜,拓跋玉兒被他留在臥馬平原,此刻,匈奴數萬騎兵全部前往雲霞山,他想改變主意,都沒有人傳遞消息。
拓跋衍很爲難,直覺的一次促使部落延續下去的機會,被自己拱手拒絕。
與大軍齊步前行,他卻在暗暗思索怎樣將消息傳回臥馬平原,讓拓跋玉兒與燕軍取得聯繫。
從而尋找機會,向燕軍倒戈。
聯軍幾個統帥,各自有各自的煩惱,唯有塔林,癡心妄想希望繼承東胡汗位,卻被卓力格玩弄鼓掌的莽夫,一路心情非常樂觀,也是衆人唯一樂觀的人。
當初獲悉博爾赤率軍大敗,他便想說,燕軍戰勝博爾赤軍團,不過僥倖,只要自己親自征戰,燕軍絕對沒有半點勝算。
可惜屢次三番被卓力格阻擋,他根本沒有開口機會,一路之上,又沒人搭理,內心極爲憋屈。
這種自我感覺良好,卻連東胡王安提拉都不把汗位傳給他的狂妄傢伙,始終相信,若由他領兵定然會擊敗燕軍,減少東胡部落傷亡。
可惜,他編制的美夢,也僅僅是個夢,夢醒了,現實依然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