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陳實的腳步來到了天朝的南方,彩雲之南。這次陳實尋求的是一種叫做松露的菌類。
松露是一種多生長在松樹、櫟樹、橡樹下的一年生天然真菌。其櫛松風、沐晨露而長,故日語名曰西洋松露,又稱“地菌”、“塊菰”、“塊菌”。因其是被豬從地下拱出,國人稱“豬拱菌”、“拱菌”,亦稱“無根藤果”。松露與肥鵝肝、魚子醬合稱爲“世界三大美食珍品”,年消費量爲草菇的兩倍。松露子實體塊狀,小者如核桃,大者如拳頭。幼時內部白色,質地均勻,成熟後變成深黑色,具有色澤較淺的大腦狀紋理。多生長在櫟樹下深達30釐米的鈣質土壤中,腐生性。常共生在樹根上形成菌根。子囊具1~4枚孢子,形大。
法國植物學家圖爾納福爾於1701年首次觀察到松露的子囊孢子。
子囊果球形、橢圓形,棕色或褐色,有的小如豆,也有大如富士蘋果,表面具有多角形疣狀物,反射出紅色的光澤,頂端有凹陷;其肉(產孢子組織)初爲白色,後呈棕色或灰色,成熟時會變爲黑色;切面呈褐色,具有大理石樣紋,散發出森林般潮溼氣味,並帶有乾果香氣,藉以引誘小動物前來覓物,將孢子帶到他處進行繁殖。聞起來像天然氣,味道像大蒜。
松露的種類迄今發現約有30多種,其中白松露、黑松露是最美味的。
由於松露對於生長環境非常挑剔,只要陽光、水量或土壤的酸鹼值稍有變化就無法生長,這也是爲何松露如此稀有的緣故。到底松露有多貴,種植松露數十年的穆索•亨利(說,世界品質最好的松露是產自意大利阿爾巴的白松露,一公斤曾叫價3.5萬美元,再者就是產自法國佩利哥的黑松露,至少也要500美元。
“可以吃的白色‘鑽石’”,“嚐起來好像泥土、大蒜,聞起來像是天然氣,有些像奶酪,有些像洋蔥,可是又不像,有土腥味,吃起來像洋白菜的感覺…”;“天堂的味道”……這些都是用來形容白色松露的氣味與味道的詞彙。白松露,是世界上最昂貴的食物之一。如果說黑松露的價錢與同重量的黃金相仿的話,那麼能與白松露的價錢一試高低的可能只有鑽石了。
白松露比法國的黑松露與佩裡戈爾的松露更加稀有,也因此更加昂貴,並且只生長在意大利及克羅地亞的北部。這種白松露被稱爲松露中的大公爵。而白松露中的佼佼者,只能在意大利的皮德蒙特地區找到,尤其是艾爾馬鎮的附近。白松露只於每年的10月中到12月底生長。要找到它們非常的困難,因爲它們生長在樹根附近的土壤中。松露獵人通常使用經過訓練的獵狗來把它們嗅出來。松露不能被人工養殖,這也是它這麼昂貴的原因之一。白松露的價格每年都有浮動,但是通常在每磅(453克)800到1500美元之間。
松露與魚子醬、香檳、牡蠣、鵝肝都標誌着食物中最昂貴的奢侈。
它們的價格與味道一樣也是吸引衆食客的原因之一。對松露來說,它傳說中壯陽的作用也爲白松露更添魔幻色彩。
白松露經常被稱爲白鑽石。原因之一就是它與鑽石一樣,在雕琢加工之前看起來平平常常,甚至有些醜陋。在剛被挖出來的時候,白松露看起來好像粗笨、佈滿灰塵的土豆一樣。但是一旦切開,它就會展露出它大理石一般的紋路、象牙色的花紋以及它那醉人的香氣。白松露天堂一般的味道主要來自它的香氣,所以它一般是不加熱的。最常見的吃法是將其切成非常薄的片,與新鮮的雞蛋寬面一起盛盤然後配上調好的意大利汁,這樣的美味還是可以想象的。
2004年美國舉辦了一場以松露爲終極食品的“松露競標會”,舉辦方利用以網絡視頻與紐約及洛杉磯的大餐館聯機,讓分屬兩大城的饕客們出價競標。在這次拍賣會上共有三顆珍貴的奧巴松露參與拍賣,最搶眼的當屬一塊產自意大利北部艾爾巴、重達一公斤的白松露,而通常的松露重量僅有其十分之一,所以無比珍貴。經過美國熱門電視節目“富貴生活”的主持人推波助瀾,這塊原先標價爲8000美元的白松露身價立刻被東西兩岸大廚加碼至30000美元。最終,著名影視名導演、洛杉磯巴斯提德餐廳老闆皮特卡以35000美元的天價擊敗對手,該餐廳負責人波託向歐洲日報記者表示:“重達一公斤白松露,35000美元是值得爲其付出的價碼。”有趣的是,發現這顆大松露的9歲獵狗—根舍四世,也由其主人代表參與了本次競標。
法國的松露品種屬於黑松露,產量佔全球第二,僅次於意大利(屬白松露)。這種生長在橡樹根部下的天然蕈種,對陽光、水量、土壤酸鹼值要求相當嚴格,如果不是豐年,一般1公斤可以賣到1500歐元。
不過要論貴重,無疑要屬白松露了,它的售價幾乎是法國品種的10倍之多。紐約一家飯店的老闆以4.1萬美元的高價在國際松露拍賣大會上購得了一塊2.3公斤重的意大利白松露,差不多摺合人民幣每公斤要14萬。一種叫白鑽石的白松露,動輒也要17萬人民幣一公斤。古希臘人認爲松露是秋雨伴着雷電而生的植物,古羅馬人則認爲熱、雨和雷電引起土地生病長繭而產生出松露,直到18世紀歐洲人才知道松露其實只是一種菌菇。松露圖片
把松露和熱與雷電聯想在一起是因爲當松露開始進入成熟期時,和松露共生的植物周圍會出現燒焦現象,讓周圍的草全部枯萎。這個奇特的自然現象曾讓松露在迷信的中世紀被視爲惡魔的化身,長達千年人們避之惟恐不及,直到14世紀法國教皇才又開啓吃黑松露的風潮。19世紀是黑松露的極盛期,當時所有正式餐宴上至少都要有一道以黑松露爲主的菜。當時松露的產量也大增,在1873年時全國生產160萬公斤,20世紀初更達200萬公斤。當時法國西南部的佩裡哥是最主要的產區,所以佩裡哥黑松露成了黑松露的代名詞。因爲環境的改變,黑松露的產量已經迅速減少。
普羅旺斯是全球最重要的黑松露產地,產量佔法國的80%。交易市場裡面滿布着詭異的氣氛,滿街的人神秘地交頭接耳。看貨、講價、交易全都隱蔽地進行,在這裡是看不見松露攤子的。以遊客的角度來看,法國的松露市場最值得前往參觀,業餘買主可以進場採買。松露獵人會將松露放在藤籃內,排成一排在路邊的矮凳上陳列,中介商和有興趣買的人可以看貨、聞香,詢價購買。
一顆上好的松露應該非常結實、緊湊,入手感很重,不像蘑菇那麼鬆軟。行家在購買前一定會仔細辨別松露的氣味,這種非常獨特且難以形容味道是辨別松露品質的首要標準。幸運的是,珍貴松露只要與它自帶的泥土在一起便可長時間儲存,也只有這些泥土能使松露留住它迷人的香氣。儲藏松露應先用紙巾包裹,然後用錫紙再裹一層,再放入冰箱低溫冷藏。但要注意儲存的時間也不要過長,不然味道會消失得一乾二淨。更不要像很多菜譜說的那樣,把松露放在大米里儲存。大米會把松露特有的味道全部吸走,最後只給你留下一顆昂貴的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