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劫後(2)

“爸爸,你們怎麼還住在這兒,怎麼不換個住處,現在地產也便宜。”李國康對岳父說道,柳家對他們夫婦二人非常熱情,招待的非常隆重,酒飯過後,一家人在閒聊,李國康忍不住問起來。

“算了,這房子還算可以,也住習慣了,湊合着住就行。”柳華山不知道女婿的意思,勉強笑了一下,算是解釋。

“是啊,爸爸,怎不換個住處,家裡不是有錢了麼?”柳惠風坐在母親的身邊,她也對一家人還住在這裡不滿意,這個地方比較偏僻,尤其是東冷夏熱,環境比較差,當時是因爲資金緊張,爲了節省開支才住下來的。可是這裡的生活條件也太差了一些,原本以爲已經換了住房,沒想到他們還住在這裡,一回到家她就想問明白,還沒等開口,丈夫就先問了出來,這一次,夫婦二人來了個夫唱婦隨。

“爸爸,您是不是有什麼顧慮?”看到岳父的臉色有些尷尬,國康明白了原因所在,“您放心,阿惠現在每個月比我掙得還多,這段時間在印度每個月都快20萬元(工資加上補貼)呢,還怕不夠!阿惠給家裡寄的前,是我們兩個人的工資。”國康清楚岳父心裡的疙瘩,他們在印度工作後,差不多沒個月都往南京郵寄20萬元,這是他們工資的絕大部分,一年多來,一共寄回來三百多萬元,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足夠一個普通人家十幾年的花銷了,但是看起來,老岳父似乎沒有怎麼動用。

“這不大好吧,別讓你們爲難!”一聽說兩個人的工資都寄回來了,柳華山更加不安起來,作爲一個浸淫地產多年的老人,他知道地產界的大致薪水,仙女或者西星可能會稍高一些,但是像他們這樣的,也不過10萬元左右,這還是看在他們的身份定的工資,那就是說,兩個人把工資都寄了回來!大家族雖然有錢,但也把錢管得很嚴,規矩衆多,尤其會出現一些爭權奪利而引起的糾紛,像李家這樣的大戶人家,估計也差不多,所以他更加惶恐不安;而他之所以沒有動用這筆錢,就是不想讓女兒和女婿爲難,人老了,把凡事都看透了,也不在乎吃喝享受什麼的,只要兒女們生活的順當就可以了!

“爸爸,您已經讓我們爲難了!”國康苦笑着說,這時候,老岳父臉色突然間變得驚愕,柳風遠也陡然變了臉色,甚至連柳惠風微微變色,其他兩個女人更是臉色大變,“我父親是不是問過您‘家裡經濟緊張不緊張’,您知道他是怎麼跟我說的?我給你們學學,這些話阿惠也不知道,‘柳老頭子死要面子,這事兒我不管了,你們倆看着辦吧’!您也知道,我們家裡有錢,當然不會讓親戚們餓着,不管是誰,只要說沒錢了,馬上就會送過去。家裡嫂嫂們的孃家大多比較清貧,尤其在這種時候,李家這麼有錢,能讓親戚們餓着麼?只要不是鋪張浪費,需要多少錢就提多少,這一點兒,李家可是一點兒閒話都不會說的,不過,這些錢也只能從家庭開支裡提取。我們每個人都用零用錢,而且這些零用錢還不少,阿惠也有,但是零用錢只能讓我們個人使用,連兄弟間轉接都得上報,也不能接濟親朋好友;但是要是用不完的話,超過一定數額之後,得全部交上去,我們兄弟的零用錢就總是交上去,大家都習慣了。家裡也不禁止我們個人接濟親戚朋友,不過,這接濟款只能從個人工資中裡出。當初,阿惠我們沒有結婚,不能給家裡寄錢,結婚後,由於沒有工作,所以也無能爲力!可是我們知道家裡的情況,也想早點讓你們換個住處,可這得要掙到錢才行啊,由於才結婚,上邊根本就不給我安排工作,更沒有適合阿惠的工作,我就只好打點兒零工,您說我們爲難不爲難,既要度蜜月,又得想法掙錢,6月份寄回來的幾千塊錢就是打零工掙來的。後來,情況纔好轉一些,尤其是阿惠工作出色,工資不斷向上漲,後來比我都多,就這樣你們還不捨得用,您說阿惠和我怎麼想!”

“也不能全依賴你們,我也有責任。”柳風遠聽完後神色輕鬆下來,但是這些話畢竟刺激了他的神經,他也是堂堂男兒,是柳氏的嫡系男子,更是家裡主要的勞動力,不能讓妹夫給比沒了;雖然說現在落了難,但是自尊猶在,更何況他並不認爲比這個妹夫差,既然他能掙錢養家,自己爲什麼不能呢!

“一家人何必分那麼請呢,誰能多出力就多出一點吧,現在找工作也不容易,經濟不景氣,連我們都快要失業了。”國康明白這個大舅哥的意思,他倒是沒有看不起對方的想法,大家有力出力,由於自小兄弟衆多,養成了理解別人的習慣。

“怎麼回事兒,仙女不是運轉得很好麼?”大嫂緊張的問道,柳少夫人如今對失業比較敏感,據說她也曾經出去找過工作,可惜一直沒有機會。

“阿惠懷孕4個多月了,前一段時間在印度,工作緊張,生活條件也不太好,所以家裡不讓她再工作了,她在家裡休養,我也得陪着。仙女雖說沒有裁員,實際上人員嚴重過剩,我總不能去搶人家的飯碗吧,只好失業了!”國康解釋道,柳惠風懷孕的事情大家都知道,而他在身邊陪護,更是誰也沒有意見。

“那幫你大哥找個工作吧,每天在家裡也閒得慌!”這纔是她的目的所在,心想這個忙對李家來說應給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國康禁不住苦笑了一下,看了一眼妻子,可是柳惠風也不表態,由得他來解決。而他最不願面對的就是這種情況,他不怕柳家其他的要求,就是擔心找工作的事情,因爲這個事情他也解決不了,還好,老岳父給他解了圍。

“別爲難國康了,他要是能解決,早就給辦了;咱家還有些錢,湊合着用用,先頂一陣子。眼下到處還都是失業,咱們何必去爭這一點呢,困難人家還多着呢。”老岳父倒不含糊,說得也是大義凜然。

“大嫂,這個忙我還真幫不上,你也別怪我沒用。李氏的情況你不瞭解,這種事情我們兄弟誰也幫不上忙。一般人認爲,仙女和西星都是李氏的產業,認爲李氏和公司是一回事兒,其實是不一樣的。李氏是李氏,公司是公司,仙女和西星一定得有李氏的人,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進去工作,如果我們幾十個人都是笨蛋,那就只能去掛個名,連事兒都管不了。我們兄弟姐妹加上三個叔叔伯伯家的一共二十四個人,家裡都允許自主擇業,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但要是沒有能力,就什麼也幹不了,更不能進入公司。當然,還算幸運,我們這些人都還算過得去,至少我父親他們還覺得滿意。我們這些人誰笨蛋誰在家呆着,去別的公司也行,要是都笨蛋了,那就一個公司派一個人領頭,當個擺設,其餘的靠邊站。仙女和西星不會因爲誰是李氏成員或是親戚朋友而網開一面,他們都是商業公司,爲李氏所有,爲整個李氏服務。大哥能力當然不差,在地產界工作多年,可現在西星本身人員就富餘,近期根本沒有招人的意思,您讓我怎麼辦!”岳父的話並不能根本解決問題,他只有接着解釋。

“老實說,你肯定沒有耍什麼陰謀?”不管是理解還是不理解,幾個人都不得不接受國康的解釋,這有關李氏內部的事情,外人沒有介入的權利,更不能當着人家的面提出批評。但是柳惠風不同,兩人結婚的時候,她就清楚李氏的情況,當初專門有人向她做過介紹,自然也不會在意,雖然在李氏時日尚短,有些事情還不是非常瞭解,但就是從這些話裡,她發覺出來一些問題。

“我能耍什麼陰謀,我給你說的都是真的。”國康幾乎要跳起來,這傢伙死盯着那件事情不放,他這過分的反應立刻引得衆人側目,連大舅嫂的注意力也被吸引了過來,大家都不明白這夫妻倆是怎麼回事兒。看樣子並沒有什麼惡意,但這更引起了大家的興趣,“我是有些話沒說清楚,你不聽也行,難道我說的理由還不夠?”

“是挺充分,可我覺得還不夠,還有什麼沒說出來的,快說!”夫妻倆給大家打起了啞謎。

“回去我給你說行麼,別在這兒說,丟面子呀!”國康不敢面對大家的眼神,只想說動妻子放棄追究。

“怎麼了,國康,連我們都不能知道?”老岳母顯然極爲擔心兩個人的這點糾紛,在女兒還沒有表態之前,先說了出來。自從女兒女婿回家來,她的心情就一直很高興,兩個人相處的和睦,她自然看在了眼裡,如今所有的疑惑和不愉快都消失了,自然希望他們之間不要有什麼芥蒂。

“媽,您就別……哎,說起來真是丟面子!”國康可真是左右沒辦法了,妻子的這突然一擊,讓他前功盡棄,更要命的是老岳母讓他推辭不得,“既然您問了,我就不能不說,可這件事情真是丟李氏的面子,大家別說是我說的。

“阿惠在家裡的時間比較短,對一些事情還不瞭解,不知道大家的具體情況,這事兒得從西星公司說起。西星公司資產雖然不多,比起仙女電子等仙女旗下公司要少一些,如今少得更多,但是,在李氏眼裡,西星的地位不同,仙女不會有地產這個產業,就是印度地產業,仙女也不會管,西星總公司的地位是和仙女總部一樣的。按照家裡的意思,這兩個公司總部的最高負責人,都得是李氏的人。我所說的李氏,也包括了三位叔叔伯伯他們,其中仙女一定得是我父親的直系親屬或者他們的配偶,西星可以是四家的任何一個人或者配偶,就是這些人都是笨蛋,也得充任負責人,事兒可以不管,位置一定得佔着,可是就在這上面出了問題。如今李氏這麼多人,還真沒有幾個對地產感興趣的,西星是我三位叔叔伯伯一手建立起來的,就是我父親也出謀劃策過,人都說子承父業,可是這話根本用不到我們身上。王叔叔家長女王靜,現在是我們大嫂,對地產不感興趣,小弟王雲一心想當教師;李伯伯家長女李如意,現在是我們六嫂,跟我六哥一個愛好,當醫生去了,小弟李意星對數學感興趣,說什麼要成爲大數學家;許叔叔家長子許剛川,比我大幾個月,我們都叫他二哥,本來是大家的希望,他們都希望他接手西星公司,可是他更樂意接手許叔叔管理的投資公司,說是要建立中國最大的商業公司,投資方案早就被批准了,據說鋪得很開,已經回不了頭了,小妹許曉秋,我們都叫她小妹,大家都說許叔叔他們把能力都遺傳給她哥哥了。本來,按照家庭影響來說,他們三家是最有希望出這個人的,尤其是後兩家,可事實上,一個人也不願意從事地產行業。

“李氏這麼多人,李家佔去了絕大多數,自然被要求承擔更多的責任,可問題是,我們兄弟姐妹十八個,也沒有一個人對地產感興趣,大的這些不說,下面四個小弟也不願意幹,嫂子們一個也沒有這種意向,全部人中,只有大哥跟地產搭邊兒,可他更感興趣的是建築設計,這次到印度最高興的就是他,阿惠知道,印度各地的建築被看了個遍兒,我父親說是歐洲斯派克給大哥迷惑住了,說到這兒,你們該知道了吧。按照概率來推算,整個李氏,也可能只有阿惠喜歡地產了,當然,李氏從不逼迫成員尤其是非血親成員從事他們不喜歡的工作。西星的負責人將會是他們兩個人中的其中一個,如果阿惠不願意幹,那麼就只有我大哥來幹了,估計也不是一個管事的主。你們放心,如果阿惠不願意,完全可以拒絕,沒有人爲難她,因爲大家誰都是一臉黑,而且即使幹了,只要不想再幹了,也可以退下來!”

“那也不至於這麼快就讓回來呀!”衆人聽得舒服,也都感到有些哭笑不得,沒想到他們倒爲李氏送去一個管家,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是該慶賀還是該反對!但是柳惠風關心的還是他的“陰謀詭計”。

“這又牽扯到兩個問題,還不是一個問題那麼簡單的。”討要了一杯水,他又開始他的長篇大論,“大哥大嫂結婚多年了,怎麼到現在還沒有孩子。李氏不同,尤其是李家這一支,對後代非常重視,當初我詠琪媽媽不想生育,家裡人都不同意,一致說服她,結果就有了兩個弟弟,而且家裡的意見是趕早不趕晚,幾個嫂嫂和兩個姐姐生育的年齡都不大,大家也自然不想讓阿惠除外。本來大家一般大小,到後來弄得子孫們年齡相差越來越大,也不是那麼一回事兒,說實在話,早先聽到小傢伙們叫‘爸爸’,我都有點兒心癢。下一個問題自然是西星負責人的事情了!

“李伯伯不是做得挺好麼,年齡也不算老,纔剛剛過60而已!”柳惠有些風不以爲然,自然而然地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這話可不能讓陳伯母聽到。李伯伯年齡跟爸爸差不多,可是比爸爸年老多了,她心疼的不得了,一直怪爸爸欺負他。李伯伯工作非常認真,長期以來,操心費神的,尤其是危機以來,精力已經大不如前了,要是有人能替下他的話,大家都希望他退下來,只要不在第一線就行,不過即使你接手,也得過幾年才能退下來。就是爸爸,也會很快退下來的,雖然他看起來還年輕些,但是比別人更急着退下來,要不是這場危機,估計早就退下來了!”

“那誰來接手仙女呢?”下意識的,柳惠風問道,話說出口就有些後悔,因爲有些事情是不適合在背後討論的!

“沒事兒,仙女的擔子可不輕啊!和西星一樣,可不是容易接手的,她比西星還要複雜些,旗下公司衆多,大大小小公司一百多家,資產也不少,而且還要考慮長遠規劃,不過,總會有人來承擔的,李氏的人一個也不弱。大哥,工作的事情先等等,先看看哪兒的房子合適,先搬過去住,爸爸媽媽年紀也大了,長期住在這兒對身體不好,家裡有什麼困難,打個招呼就行,咱們別分彼此!”國康轉過話題,仙女的問題比較複雜,說實在話,他沒有這方面的心思,也感到自己的魄力也不夠。

應該來說,柳家還是經濟狀況比較好的人家,雖然柳氏地產已經破產了,但是多年的私人積蓄還能夠勉強度日,更由於有了一個好女兒和好女婿,確切的說是有一個好親家,生活還算過得去,退了舊房,租了新房,然後又買了一處不錯的房子,一家人總算安頓下來。

由於經濟危機的影響,地產嚴重縮水,價錢成倍的下降,買的新房子花錢也並不多,因爲等着賣房子的個人以及地產公司太多了,嚴重的供過於求。即使是西星公司的地產也嚴重縮水,佔據了國內老大的位置,只是經濟狀況比較好,說起來還有幾千億元的存儲資金,當然這是貸款給仙女的那些錢。即使有錢,他在國內也沒有進行比較大的收購活動,只要沒有公司搶購,他也按兵不動。這一是因爲地產貶值,二是國內經濟狀況並不樂觀,再者呢仙女花錢花得太兇了,整個公司系統嚴重缺乏資金,他們也不敢冒太大的風險,第四呢就是某些人有意穩定國內的地產局面,並不想過分的一家獨大。西星的這種保守做法,在別人看來卻是對同行的一種高壓姿態,逼迫各大公司紛紛小心以求自保,根本就不敢做出什麼刺激性動作。這也並不是杞人憂天的事情,大家都知道,雖然仙女投資了大量資金,儲備資金也已經不多了,爲了充分利用這次“難得的機會”,更是大規模的貸款,但是仙女的條件太過優越,稍微有一點兒動作,就不是哪一家或者幾家公司能夠吃得消的。

當然,對於西星來說,一分地產也不收購是不可能的,在經濟危機期間,即使是地產還沒有探底的時候,也零零散散的收購了一些地產,只是這些地產遍佈全國各地,往往是一個城市幾幢大樓什麼的,很少有連片成帶的現象。據統計,整個經濟危機期間,他在180個大中城市,收購了200多億元的商業地產,像星星一樣散佈在全國的主要大中城市裡,即使在同一個城市也是分散在不同區域,而且並不是每一幢大廈都是增值潛力最好的,如漫天的飛砂,雜亂無章。對於西星的這種無一定對象的收購,各大地產公司並沒有明確的反應,大家都比較忙,也比較緊張,沒多少心思去研究這種沒有威脅的商業活動,有不少地產公司還樂意把這些地產轉讓給西星,一方面擺脫了包袱,另一方面得到了賴以生存的資金。整個國內的地產業保持某種奇怪的平衡,除了一些地產公寓不斷的被銀行“收繳”,基本上沒有什麼新聞發生,從36年初開始的長達三年的時間裡,“地產無戰事”。當然,地產業的平穩,並不是說整個市場都如此平穩,可以這麼說,在這場席捲全世界的經濟危機中,以印度市場最亂,而以中國市場競爭最激烈;印度市場上頻頻傳出收購事件,而中國市場上則收購也多,商家的生死爭奪也殘酷,產品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及殘酷程度堪稱世界之最!

在36年5月份,應該是在7月份之後,中國市場上出現了三國產品進行激烈、有序、殘酷競爭的局面,並且愈演愈烈。說激烈,是因爲市場爭奪的異常詭異,各公司手段層出不窮,公司和公司之間,公司集團和集團之間互相展開爭奪,竭力推銷自己的產品,爭取保持自己在市場上的有利地位和領先優勢,竭力擴大產品的市場佔有率,從質量到價位,以至到售後服務和技術支持,各公司尤其是大公司進行了全方位的比拼,各種優惠政策輪番出臺,不斷刺激着下游商家及客戶的神經,不管是高端市場還是低端市場,不管是基礎用品還是高科技產品,無不進行着殊死爭奪。大公司在高端市場和高科技產品裡進行堂堂之戰,中小公司紛紛在個別產品上和基礎用品上你爭我奪,大家無不認爲這是他們關係全局的生死之戰。

說有序,是從市場競爭上來說的,各大公司尤其是大公司各出奇謀,不管用苦肉計也好,用糖衣炮彈也罷,用美人計也行,隨他們的便,只要上帝喜歡;但是有一點兒是不能跨越的,不管是中國公司生產的產品,還是日本公司或者是韓朝公司生產出來的產品,其價位都是有限制的,各公司的成本價可以不同,可是利潤比例都必須相同。比如說一萬元錢的產品,各國政府提取的利潤比是統一的,不管願意不願意,都得如此做。對日本和韓朝政府來說,搶佔中國市場爲最高目標,各公司不上繳利潤或者少繳一些也行,但是Z國政府不同意,你們要是不收,那麼有我來收,而且規定了嚴格的補貼措施,一旦發現某家公司的產品沒有按照“規定”上繳利潤或者是從政府那裡領取了補貼,將會馬上被從中國市場中除名,或者課以重稅;而如果在經濟危機以後多少年內,某公司接受了政府補貼,事先若不得到三國政府的一致認同,也會被按照某些條例進行懲罰。這些規定都是在中國和兩國政府簽訂貿易協議時明文規定的,可以說是對三國公司多年的嚴重枷鎖,“要想生存,就要付出代價”,這是某位貿易協調官員的一句非常有名的話。這些條例規範了各個公司的市場行爲,很大程度上杜絕了傾銷行爲,因爲誰都不敢輕易觸動這條紅線,使得他們紛紛在技術和服務以及優惠措施上下功夫。有序還表現在公司之間的合作上,貿易協議沒有關於公司之間合作的規定,各公司之間可以互相支持,進行市場和服務上的配合,以爭取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這一點兒,不用政府提醒,大家都清楚得很,特別是日本和韓朝的公司,配合得尤其默契。日本公司本身就有互相配合的傳統,在全世界上都非常有名,爲了刺激本國公司的生產,他們常常只採購本國的產品,即使其他國家的產品質量再優秀、價格再合理,也不予理睬,甚至達到了偏執的程度;韓朝公司也不落於東鄰日本,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而爲了協力搶佔中國市場,一些公司甚至進行資金共享,這使得中國企業在初期的競爭中處於絕對的劣勢。但是兩大鄰居的這種做法,也刺激了中國公司之間的大範圍聯合,一個又一個的利益集團在最短的時間內形成,相關的公司紛紛組合,互相支持,形成了大公司集團對壘的局面。

說殘酷,那是因爲廠家衆多,而市場容量又非常有限,爲了生存,紛紛各出奇謀,定絕計,雖然在產品價格上不能決出勝負,那就從質量、服務和技術支持上致自己於先機。即使是經濟危機造成了資金困難,市場效益低下,各公司尤其是大公司還是投入重資進行研究,提高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的質量。大公司財力雄厚,大規模投資成爲可能,但是一些小型公司卻做不到這些,即使是依附於大公司或者組成較大的聯合體,還是僅能自保,因爲每個公司的資金畢竟有限,不可能無限制的支持這些暫時的合作伙伴,造成了強者更強,弱者更弱。另一方面,在整個經濟危機期間,東亞三國的科技水平明顯上升,在某種程度上已經領先於歐美同行,這也是“遠東之戰”的一個“副作用”。雖然說三國在市場狹小的中國進行了殊死爭奪,但結果卻並不出人意料,一個最大的後果是中國市場獲得了高質量的服務,接受了經濟危機期間國際大型公司的厚禮,刺激了消費市場的膨脹。對於這個難得的消費機會,雖然社會資金並不充裕,但是一分錢當作兩分甚至三分錢用,能不讓市場動起來麼?所以,遠東尤其是中國市場成爲全球各大市場中最活躍的市場,恢復速度遠遠超過歐美市場;同時,作爲市場恢復的成果之一,遠東的主要大型公司幾乎全部倖存下來。而另一個最重要的後果就是遠東三國確定了強弱次序,中國和日本最強,而韓朝從各方面都處於了劣勢。

遠東之戰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這連日本方面都始料不及,據日本專家評論,危機“使得中國公司真正的成長起來,在民族氣氛的影響下,成爲能夠同日本全面對抗的商業集團”。自此以後,不管在中國市場,還是在世界市場上,後起的中國公司都有了和日本乃至全球同行全面競爭的能力;支離破碎的中國公司結成了戰時聯盟,各公司互相配合,默契合作,利益共享,不再是國際公司零零碎碎的代理人。這些聯盟大多被保留下來,並進一步發展成爲組合嚴密的聯合戰略體,在戰後的全球市場爭奪中,成爲非常有影響的勢力集團之一。

第一百九十七章 戰起(6)第七章 尷尬的婚禮第一百四十四章 經濟危機(1)第五十章 人才難求第一百八十五章 好色(2)第五十二章 聯賽開始第八十五章 震撼第二十一章 迎來春天第一百零二章 競爭的結果第六十二章 出現狀況第一百四十四章 經濟危機(1)第十二章 尷尬的宴會第二百一十八章 激戰(1)第二百一十章 在外活動(11)第一百三十章 成長的代價第二百二十二章 激戰(5)第二百零四章 在外的活動(5)第一百零四章 爭執第五十一章 成立公司第五十五章 不了情第二百五十四章 邂逅第一百零二章 競爭的結果第一百零三章 回家第二百零六章 在外的活動(7)第一百二十九章 高中生活(2)第一百四十八章 度日如年(2)第二十九章 又多一敵第一百六十一章 失敗的仙女第二百零五章 在外的活動(6)第一百零八章 預謀第七十二章 騷動第一百七十二章 劫後(1)第十四章 重回T津第五十七章 蟄伏第二百五十章 建立城市(2)第十二章 尷尬的宴會第八十六章 男兒當奮起第二百三十五章 名人煩惱(3)第五章 看望父親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學創業第一百零三章 回家第二百三十五章 名人煩惱(3)第二百六十六章 反擊(4)第五十五章 不了情第八十二章 正式復出第一百七十三章 劫後(2)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生代(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學創業第十三章 與萬盛交流第二百五十五章 迴歸(1)第七十九章 庭審第六十六章 危機四伏第一百四十四章 經濟危機(1)第五十九章 聚會宴席第一百六十章 誰擊敗了仙女(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經濟危機(1)第一百三十三章 進入北大第二十六章 喜得雙子第五十三章 展頭露角第四十五章 再憶往事第一百七十一章 印度仙女(5)第二百四十九章 建立城市(1)第二十三章 遭遇劫持第二百四十八章 拜訪第一百三十五章 修身養性(1)第一百四十五章 經濟危機(2)第一百一十九章 對於未來第二十章 春節的煩惱(2)第二百零四章 在外的活動(5)第一百零八章 預謀第一百二十一章 欺騙第二百四十四章 建立銀行(1)第一百零二章 競爭的結果第一百五十一章 李氏家族(1)第二百四十章 合作(1)第二十三章 遭遇劫持第八十一章 傳來噩耗第二百四十二章 能源問題(1)第六十四章 正式簽約第一百五十一章 李氏家族(1)第八十八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七十章 迎接測評第二百零九章 在外活動(10)第二十八章 雙喜臨門第二百一十二章 在外活動(12)第七十章 迎接測評第一百三十章 成長的代價第六十章 合作第三十三章 G州之行(2)第二百五十九章 正確抉擇第四十四章 喬遷第二百六十二章 婚禮(2)第八十五章 震撼第二百三十五章 名人煩惱(3)第一百一十六章 各分東西第二百五十二章 建立城市(5)第二百三十五章 名人煩惱(3)第一百五十五章 瘋狂搶購(2)
第一百九十七章 戰起(6)第七章 尷尬的婚禮第一百四十四章 經濟危機(1)第五十章 人才難求第一百八十五章 好色(2)第五十二章 聯賽開始第八十五章 震撼第二十一章 迎來春天第一百零二章 競爭的結果第六十二章 出現狀況第一百四十四章 經濟危機(1)第十二章 尷尬的宴會第二百一十八章 激戰(1)第二百一十章 在外活動(11)第一百三十章 成長的代價第二百二十二章 激戰(5)第二百零四章 在外的活動(5)第一百零四章 爭執第五十一章 成立公司第五十五章 不了情第二百五十四章 邂逅第一百零二章 競爭的結果第一百零三章 回家第二百零六章 在外的活動(7)第一百二十九章 高中生活(2)第一百四十八章 度日如年(2)第二十九章 又多一敵第一百六十一章 失敗的仙女第二百零五章 在外的活動(6)第一百零八章 預謀第七十二章 騷動第一百七十二章 劫後(1)第十四章 重回T津第五十七章 蟄伏第二百五十章 建立城市(2)第十二章 尷尬的宴會第八十六章 男兒當奮起第二百三十五章 名人煩惱(3)第五章 看望父親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學創業第一百零三章 回家第二百三十五章 名人煩惱(3)第二百六十六章 反擊(4)第五十五章 不了情第八十二章 正式復出第一百七十三章 劫後(2)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生代(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學創業第十三章 與萬盛交流第二百五十五章 迴歸(1)第七十九章 庭審第六十六章 危機四伏第一百四十四章 經濟危機(1)第五十九章 聚會宴席第一百六十章 誰擊敗了仙女(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經濟危機(1)第一百三十三章 進入北大第二十六章 喜得雙子第五十三章 展頭露角第四十五章 再憶往事第一百七十一章 印度仙女(5)第二百四十九章 建立城市(1)第二十三章 遭遇劫持第二百四十八章 拜訪第一百三十五章 修身養性(1)第一百四十五章 經濟危機(2)第一百一十九章 對於未來第二十章 春節的煩惱(2)第二百零四章 在外的活動(5)第一百零八章 預謀第一百二十一章 欺騙第二百四十四章 建立銀行(1)第一百零二章 競爭的結果第一百五十一章 李氏家族(1)第二百四十章 合作(1)第二十三章 遭遇劫持第八十一章 傳來噩耗第二百四十二章 能源問題(1)第六十四章 正式簽約第一百五十一章 李氏家族(1)第八十八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七十章 迎接測評第二百零九章 在外活動(10)第二十八章 雙喜臨門第二百一十二章 在外活動(12)第七十章 迎接測評第一百三十章 成長的代價第六十章 合作第三十三章 G州之行(2)第二百五十九章 正確抉擇第四十四章 喬遷第二百六十二章 婚禮(2)第八十五章 震撼第二百三十五章 名人煩惱(3)第一百一十六章 各分東西第二百五十二章 建立城市(5)第二百三十五章 名人煩惱(3)第一百五十五章 瘋狂搶購(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