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堅守策略

眼看到了三月初,本來是三月裡春暖花開的時節,江都之地卻被異常遲來的大雪所籠罩。大雪接連下了幾日,街路無人,就連要傳遞一些公文往來也收到阻礙。

可也就在這時候,北方戰事突然起了變化,洛陽軍和北王軍聯合南下,從洛州向江都方向挺近。

因爲消息的阻滯,以至於東王府收到前線的戰報時間也有所延遲,在制定軍事計劃時也被耽擱。

三月初九晚上,韓健風塵僕僕來到城東公館朝廷臨時駐地,這也是緊急軍事會議召開的地方。出席會議的不但有東王府的幕僚和軍將,同時還有朝廷兵部以及內閣的一些成員。

事關江都的生死存亡,這一戰在東王府和朝廷眼中都很重要,一個不慎,可能就會帶來滅頂之災。

“東王!”

“東王!”

韓健到來,早就在做等候的官員紛紛起身行禮。

韓健擺手示意衆人在這等時候不必太拘禮,他剛進屋,身後便有人給他拿下大氅,而此人便是東王府的大管家林小夙。

作爲如今東王府的“實權人物”,而且全權負責東王府糧食調運的林小夙,也會出席今日的會議,反倒是韓健的“貼身幕僚”楊蓯兒並未參加。這主要跟楊蓯兒的身份有關。至於韓鬆氏和韓崔氏,也並未出席此次會議。按照她二人的說法,既然放權給韓健,便是徹底放權。

韓健到來,意味着會議正式開始。

韓健作爲會議的主持者,也是在場之中話語權最高的,就算是如今朝廷的官員,也要受他的節制。“國難”當前。政治鬥爭還是其次,而本身朝廷洛陽派系的人,也知道在江都之地鬥不過韓健。因而在這些日子也消停下來。

“……叛軍從四野、當陽、黎寧一帶南下,兵馬不詳。在茂屏和安州一代也有叛軍出沒的消息。北地諸城閉城不出。大雪令驛道阻滯,前線戰報延遲約莫兩日,前線消息尚不明朗……”

負責情報的將領將前線最新的戰報一一稟明,令在場之人清楚,如今形勢緊迫,已經到了火燒眉毛。

這次北方洛陽軍和北王軍並非是從一點進發,而是多點出擊,整個從一條戰線上多點進行突破。由於大雪堵路。前線的消息也滯後了兩三天,也就是說如今江都得到的戰報是三四天前的消息。

聽完戰報,又有人對戰報進行了分析,在場之人都不言語,韓健環顧衆人,語音沉穩道:“看來這次,是要全面應戰了。”

在場之人都是神情嚴肅,以前就算是洛陽軍和北王軍一次出動十幾萬兵馬,卻也只是攻取洛州一座城池,所涉及的地域很狹窄。但這次卻不同。雖然敵軍在出動人馬上不會更多,但因爲點很分散,不能一次將其擊破。就只能是以一條戰線來進行抗擊,靠城池的穩固來堅守。

“如今江都兵馬都已派往北方,江都內部空虛,纔是最着緊之事。”一旁一名將領提醒道。

韓健看了其一眼,這將領他以前沒什麼太多印象,只知道是朝廷洛陽派系的人,在兵部供職。

對於江都防務之事,韓健並未透露太多給兵部那邊知道,因而兵部那邊的人也只能靠猜測。之前江都接連派了幾批兵馬北上。在外人看來,江都的防守也會空虛一些。但實際上。東王府留在江都的兵馬有六七萬之多,雖然並非是精兵良將而以守備軍居多。卻也能應付戰事。

“現在不提江都防務問題。”韓健表明態度,道,“最要緊的,是要先能確保叛軍不至於騷擾到江都城下,抵禦在北地,而並非在江都。”

韓健的意思很明確。現在就算是洛陽軍和北王軍殺過來,只要沒到江都城下,那江都城肯定就是安全的。只要江都北方一些城市沒失守,洛陽軍和北王軍繞過南下的可能性也不大,要奇襲,首先要能保證糧草支援,身後有一堆敵人的城市,是進攻戰的大忌。洛陽軍和北王軍雖多,也不能同時兼顧那麼多城池,他們要打,也只能一座座來,那耗時日久,也並非楊餘和楊科所願。

“那東王意下如何?”顧唯潘作爲文官,是不該出席這種軍事會議的。

但在場之人,唯獨他的官品理論上是在韓健之上,他一是代表朝廷洛陽派系的人問的這句話。

現在別人來,也就是要聽韓健的意思,不管誰提出什麼建議,只要以韓健爲首的東王府不採納,那說了等於白說。

“北方各城,堅守不出。”韓健也直截了當說道。

韓健說完,在場之人議論紛紛。

雖然韓健所說的,也符合現在的現實,但很多人還是表示了擔憂。

堅守不出,就代表將城市以外的地區完全交給了洛陽軍和北王軍,主動權拱手讓出,變相的也等於是“國土淪喪”,光有城池,久守必失,這在兵家屬於大忌。

“東王,如今叛軍兵馬也不過一二十萬,是否需要如此?”顧唯潘在跟身後洛陽派系的人商量過後,上前問詢道。

“那顧太傅……可是有好的建議?”韓健說話時候看了一下顧唯潘身後那些人。

那些官員,說是幕僚,卻沒一個上過戰場,對戰場的事屬於紙上談兵。他們之所以反對韓健的主張,也並非是因爲韓健的戰略不得當,而是因爲堅守的策略會令江都處於困境之中,把城外的廣袤之地讓出去,就代表城市將成爲孤城。

顧唯潘搖搖頭,沒說話。

韓健道:“而今不是兵馬問題,北王的軍隊,長期與鮮卑人作戰,驍勇善戰,這次他們大舉南下,雖然江都並非草原寬廣之地,卻也能發揮其騎兵優勢。若是我們出城,等於是放棄自己所長,不能以城池來堅守,不用幾個月,江都必失。”

顧唯潘嘆口氣道:“既然如此,那堅守城池,也算是妥當……”

顧唯潘這麼一說,朝廷洛陽派系的人便不再說話。

不過顧唯潘話鋒一轉,道:“若是要堅守,怕還要防備內患。”

聽顧唯潘提及“內患”,韓健知道說的是什麼。在江都大部分的州縣裡,負責城防的雖然是守備軍,但到了戰時,地方行政首腦同時也兼顧守城重任,軍政兩面一肩挑。這樣的問題是爲了防備戰時政策不統一,方便調度。

但問題就是,若是這個“首腦”變節,城市就當不保。

一些武將,或許有精忠報國的氣節,但戰時負責城防的是文官,文官有時候更會“權益行事”,說白了就是見風使舵。

一旦江都陷入堅守不出的狀況,久而久之,這些文官就會以爲大勢已去,會選擇“投奔明主”,到時候開門投降,堅守的策略就等於不能奏效。而且這種事很容易“傳染”,一旦周圍有城市投降,會有更多的文官覺得大勢已去,會形成連鎖反應。

韓健點頭道:“此事,我會考慮。”

韓健只是說會考慮,沒說怎麼解決,令顧唯潘心中也很有擔憂。

顧唯潘跟韓健的關係不同於其他洛陽派系的官員,他是真心爲朝廷着想,希望江都可以渡過這次的難關。韓健越表現的淡定,在他看來越是容易出事,說到底,他還是對年輕氣盛的韓健有所不放心。

會議之後的內容,全是商議在堅守不出的狀況之下,糧草如何調運,或者是城市之間如何形成“聯防”,在叛軍繞過城市攻打其他城市的情況下如何支援的問題。

這些問題,有地圖,也有現成的官道和糧道,都要作出合理的計劃,甚至要細分到哪座城市。在江都以北,也並非所有的城市都能堅守住,很多小的縣城,本身城牆就低矮,洛陽軍和北王軍用不上一兩日就能攻陷,如今東王府要保的,也並非是這些小城,而是一座座大城。只有保住了城市,那城市之間的廣袤區域裡,就算是都是敵軍,在理論上這些區域都是沒有失陷的。在這年代,城市纔是地區繁榮的標誌,也是一地行政的大腦。

涉及到聯防問題,韓健主要安排的是東王府的官員,已經令洛陽派系的人不滿。說到糧食調運,韓健卻不斷對林小夙交待事情,這令洛陽派系的人徹底憤慨。

這次隨女皇到江都來的,也有不少在戶部和庫司供職的官員,雖然之前戶部和庫司曾經歷過韓健的“洗劫”,但朝中有不少這方面的“人才”,韓健不找他們負責糧草,卻找個女人來負責這麼大的事,而這個女人還是東王府一個普通的管家,怎能令他們不怒?

“東王殿下,不知與齊朝借糧之事,要如何收場?”一名官員走過來,直接對韓健說道。

韓健認得此人,便是新任的戶部尚書孫效寧。說是戶部尚書,卻沒有任何實權,畢竟在江都,很多朝廷的衙門本身就是個擺設。

“孫尚書說借糧?東王府曾借過糧嗎?”韓健反問道。

“嗯?”這次不但孫效寧驚訝,連身旁的人也有些驚訝,借糧之事才發生了兩個月時間,都在揣測江都何時要將城池交給南齊來履行交換條件,韓健卻在這時候,說壓根沒借糧之事?

第670章 姐弟重逢(上)第775章 少主第495章 夜會佳人(上)第284章 隻身犯險第283章 皎潔之心第147章 無頭案變有頭第90章 約會第507章 離心第853章 心頭之惑第718章 家恨第353章 脅迫借糧第672章 太子選妃(上)第223章 兵行險招第833章 戰前恐慌第364章 重點打擊第841章 領兵大任第30章 武成殿宴羣臣(上)第718章 家恨第354章 主動權第893章 戰勝國君主第251章 一起走第401章 熱烈的追求(下)第772章 大禮無節第125章 麻痹敵人第852章 立儲再言親征第666章 宮變(三)第117章 請旨救人第162章 女皇特使第394章 平常人(上)第193章 君無戲言第904章 征服國家,先從征服女人開始(上)第362章 關鍵一戰(六)第845章 視察地方第279章 豫州之亂(上)第179章 一夜(二)第759章 攘外安內第417章 金陵變(中)第462章 原則爲何物(上)第609章 妒婦第13章 煮鶴焚琴(下)第915章 長子可爲太子?第348章 獨當一面第685章 渤海已定第833章 戰前恐慌第696章 再婚第506章 長不大的丫頭第817章 三宮六院(下)第410章 萬里長城第一步第581章 遠道而來的“舅母”第638章 如此美玉第494章 特別任務第126章 封庫第335章 風韻佳人第910章 背後一掌第335章 風韻佳人第592章 宮闈有人第185章 放虎歸山第495章 夜會佳人(上)第743章 亂事將起第248章 保釋第781章 戰局不妙第688章 殺機四伏(中)第340章 戰局惡化第94章 女皇的心思(上)第177章 輿論導向第137章 郡王府的規矩第14章 日月之輝第466章 洛陽之戰(三)第760章 暗謀第861章 纏綿溫柔鄉第607章 裡外不能兼顧第467章 洛陽之戰(四)第54章 火場奇聞第200章 強行救人第794章 酒色留人第703章 有智無腦(下)第841章 領兵大任第666章 宮變(三)第183章 一夜(六)第573章 賣身爲奴第300章 僵持的戰局第106章 以訛傳訛第402章 國宴即家宴第328章 玩陰的第225章 塵埃落定第661章 佈局(上)第315章 人才第227章 分工明確第672章 太子選妃(上)第241章 繼續北上第436章 兵進洛陽第461章 翁婿第863章 以物換物(上)第849章 女人當國第699章 選仕第65章 藏污納垢第474章 等待君王幸(二)第850章 再回江都第64章 發怒的公牛第307章 朝見
第670章 姐弟重逢(上)第775章 少主第495章 夜會佳人(上)第284章 隻身犯險第283章 皎潔之心第147章 無頭案變有頭第90章 約會第507章 離心第853章 心頭之惑第718章 家恨第353章 脅迫借糧第672章 太子選妃(上)第223章 兵行險招第833章 戰前恐慌第364章 重點打擊第841章 領兵大任第30章 武成殿宴羣臣(上)第718章 家恨第354章 主動權第893章 戰勝國君主第251章 一起走第401章 熱烈的追求(下)第772章 大禮無節第125章 麻痹敵人第852章 立儲再言親征第666章 宮變(三)第117章 請旨救人第162章 女皇特使第394章 平常人(上)第193章 君無戲言第904章 征服國家,先從征服女人開始(上)第362章 關鍵一戰(六)第845章 視察地方第279章 豫州之亂(上)第179章 一夜(二)第759章 攘外安內第417章 金陵變(中)第462章 原則爲何物(上)第609章 妒婦第13章 煮鶴焚琴(下)第915章 長子可爲太子?第348章 獨當一面第685章 渤海已定第833章 戰前恐慌第696章 再婚第506章 長不大的丫頭第817章 三宮六院(下)第410章 萬里長城第一步第581章 遠道而來的“舅母”第638章 如此美玉第494章 特別任務第126章 封庫第335章 風韻佳人第910章 背後一掌第335章 風韻佳人第592章 宮闈有人第185章 放虎歸山第495章 夜會佳人(上)第743章 亂事將起第248章 保釋第781章 戰局不妙第688章 殺機四伏(中)第340章 戰局惡化第94章 女皇的心思(上)第177章 輿論導向第137章 郡王府的規矩第14章 日月之輝第466章 洛陽之戰(三)第760章 暗謀第861章 纏綿溫柔鄉第607章 裡外不能兼顧第467章 洛陽之戰(四)第54章 火場奇聞第200章 強行救人第794章 酒色留人第703章 有智無腦(下)第841章 領兵大任第666章 宮變(三)第183章 一夜(六)第573章 賣身爲奴第300章 僵持的戰局第106章 以訛傳訛第402章 國宴即家宴第328章 玩陰的第225章 塵埃落定第661章 佈局(上)第315章 人才第227章 分工明確第672章 太子選妃(上)第241章 繼續北上第436章 兵進洛陽第461章 翁婿第863章 以物換物(上)第849章 女人當國第699章 選仕第65章 藏污納垢第474章 等待君王幸(二)第850章 再回江都第64章 發怒的公牛第307章 朝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