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金陵變(中)

“陛下。韓健先是行禮道。

這時候女皇站起身,再轉回身,看着韓健和韓鬆氏,纔將手頭上的木魚放下,在爲她準備的龍椅上坐下。

女皇神態肅然,韓健根本無從猜測女皇的用意,心想大概還是跟豫州的戰事有關。

“東王,朕問題,南朝近來有所異象。”女皇上來便說了一句。

韓健心說,原來是爲了齊朝的事。

這時候韓鬆氏也有些驚訝看着韓健,因爲關於齊朝發生內亂的事,韓健從未向她透露過。

“確有其事。”韓健道。

女皇微微點頭,道:“這次朕召你過來,就是想問你此事。而今齊朝的情況,如何?”

韓健心中猜想女皇是從何渠道得知這件事的,近來易蝶的動向可說是在東王府的嚴密監控之下,易蝶回到江都之後,沒有任何異動。江南有什麼情報傳回來,本來也該是易蝶去接收,但易蝶卻好似知道背後有人盯着,這些天也算是足不出戶。

而這時候,女皇仍舊能得到確切的南方情報,那也就說明,女皇背後的慎刑司系統仍舊很強大。強大到不受他監控的地步。

“回陛下,臣也在等消息。”韓健道,“南朝謝黨謀亂,估計也就是這幾天之事,臣已派人過去接應,爭取趁着齊朝內部變亂,將太子救出。也請陛下放心。”

“你叫朕放心,朕能放得下心嘛?”女皇嘆口氣道。“當初太子離朝南下,說起來也是聽了東王你的一面之言,害得他……不提也罷。”

韓健心說你可真是會推責任,怎麼就是我一面之言?當初我是建議讓楊曦南下去歷練一番,你也知道齊朝人肯定會將他扣留,你還送他去,說到底,是你這個當姐姐的太寵愛着弟弟,纔會覺得是委屈了他。

韓健心中這麼想,話卻不能這麼說。

“陛下。臣得到消息。太子仍舊安好。”韓健行禮道。

“朕知道你與太子一向交好,東王,朕只是怕你……”女皇話說了一半,突然停下。

韓健琢磨了一下。你這話是說我爲了權力。準備故意不把楊曦救回來。或者是在半途將他殺了?

韓健心中有些惱恨,冷聲回道:“陛下,臣是否盡心竭力。也要看陛下是否盡心竭力。”

女皇聽出韓健這話中另有所指,冷冷看着韓健。

在得知南朝內部生亂,她也馬上擔心起楊曦的安全,她的親人之中,只剩下兩個弟弟。可惜一個弟弟背叛了他,已經令他很失望,若是這個被她親自送往虎穴的弟弟再因她而身死,會令她感覺無顏愧對先祖,因而她也必須堅持,讓韓健將楊曦帶回來。

因爲魏朝皇位一脈,若是在她手上斷絕,她也感覺到負罪。而其他的楊姓皇族,在她看來始終並非是魏朝正統,他們當皇帝根本是有違魏朝先祖的意思。

“二王妃,你是如何看的?”女皇突然看着韓鬆氏道。

在所有人中,也只有女皇稱韓鬆氏爲“二王妃”,也是女皇爲了將韓鬆氏跟其他東王府的王妃區分開。

“回陛下,妾身……不太懂軍國大事,這些事,還是交給東王處置。”韓鬆氏欠身行禮,語氣很恭謹道。

女皇冷冷一笑,繼而無奈搖頭。她也看出來,現在韓鬆氏也完全站在韓健立場上,這跟以前她當皇帝,整個魏朝一片歌舞昇平的景象完全不同。那時候的韓鬆氏,做事小心謹慎,對她也畢恭畢敬。

女皇心中暗歎,有了孩子忘了君主。忘了是誰給你的身份地位?

本來她還想讓韓鬆氏幫忙說句話,但現在看來,韓鬆氏巴不得楊曦不回來,少一個人跟韓健爭權。

“二王妃,沒什麼事的話,你先回去,朕單獨跟東王有話說。”女皇突然說道。

韓鬆氏看了韓健一眼,神色中有些懷疑,雖然是她自己說,事情交給韓健來處置,但她也沒想到女皇會這麼快下逐客令。本來她還想邀請女皇前去東王府,一同中秋賞月,只是被韓健給拒絕,她也不太明白,爲何韓健跟女皇之間也“生分”了很多。當初可是韓健主動接女皇來的江都。

“臣妾告退。”韓鬆氏沒有多言,退出寢宮內,卻沒有回去,而只是在院子裡等候。

等房間裡只剩下韓健和女皇二人,韓健便沒那麼拘禮,反而有些不耐煩的神色打量着女皇。能跟女皇如此“對視”的,整個江都也只有他一人。

“東王,你已經不將朕放在眼中了?”女皇見韓健神色,無奈搖搖頭說道。

韓健冷聲道:“陛下說的好生有意思。臣何時不將陛下放在眼中了?”

“那南朝之事,你爲何要隱瞞於朕?”女皇質問道。

“陛下,敢問一句,是何人讓臣這些日子不許來打擾,有什麼事也不能請見?”韓健反問了一句。

女皇一時間突然一怔,回想了一下,也的確是她不許韓健沒事來打攪她。主要是她覺得,韓健總會藉着一些公事爲由頭來滋擾她,對她“求愛”。

“就算是朕所言,那朕交待你的事,你是否也不當回事了?”女皇轉了個口吻,繼續責問道。

韓健繼而冷笑道:“陛下所說的可是救太子之事?那陛下是如何斷言,臣不準備救太子的呢?”

“你準備救嗎?”

“臣不準備救嗎?”

韓健和女皇對視着,絲毫不讓。女皇本來目光如炬,可被韓健那堅定的目光一對,她反而有些氣餒了。

的確,她也從來沒去求證過,韓健是否會將楊曦救回來。她只是本能地想,現在的韓健已經不再是以前那個“乖孩子”,現在韓健的野心膨脹,甚至要娶了她來鞏固自己的王位甚至是謀朝篡位,怎還會有心思去救楊曦?

韓健見女皇將目光轉開,神色中帶着幾分無奈,他嘆口氣道:“陛下,臣想說的是,臣事君之心未變,也從未有心獨攬超綱。在金陵之時,臣便想方設法營救太子,可終究無法,只能先行歸來。而今南朝內亂,臣早就派了人,無論如何要將太子營救回,臣也曾想將此事與陛下商議,可陛下未曾給臣見面的機會。”

女皇轉回頭,打量了韓健一眼,道:“如此說來,倒是朕錯怪了你?”

韓健聽這話,女皇便帶着不信。說明女皇還是覺得他另有所圖,這些話並非是實話。

“陛下若是不信,臣願將南朝朱上師的信函,與陛下一觀。”

韓健說着,從懷裡拿出一封信函,是朱同敬親筆寫給他,而且是齊朝官方的印鑑和南齊何太后的隨身印鑑。這也是朱同敬變相向江都修好的證明。

女皇拿過信函一看,信中除了商定如何剷除謝汝默一黨,還特別提到,若是東王府肯施加援手,南朝將會把太子送回,同時還派出使節,兩國永訂盟約。

女皇見過朱同敬的字,也見過南齊人的印鑑,知道這封信並未造假。

但她還是心有懷疑,畢竟這可能只是南齊人一廂情願的想法,這並非是韓健所寫給南齊人的,她並不能確定韓健的心意到底是否想救楊曦回來。

女皇看完信,將信放下,嘆口氣道:“東王,就算是朕錯怪了你。朕只問你一句,即便太子回來,你如何待他?”

“還能如何?以太子之禮相待,陛下可以委任太子爲監國,臣從旁輔助也可。”韓健道。

“你……真的肯?”女皇帶着幾分懷疑之色,看着韓健。

韓健無奈一嘆道:“陛下,臣早就對您有所明言。臣追求陛下,完全是站在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立場之上,從未將之與權力相牽扯。臣對陛下愛慕有加,只求朝夕相對,不求外人所知。即便陛下與臣無名分,只是私定終身,臣也欣然而往。可惜陛下……自始至終都以爲,臣是爲某種目的而不擇手段。”

女皇打量着韓健,這還是第一次有人在她面前提出“私定終身”。

她突然覺得有些看不明白韓健,這麼一個十七歲的小子,怎麼說話就那麼篤定和自然,連這種羞於言齒的話,竟然能說的面不紅耳不赤?他竟然要與一個三十多歲的大他一輪以上的女子私定終身?還不求名分?

女皇無奈一笑,這笑容帶着幾分不可思議和無奈。就好像聽了一個令她覺得荒誕而不可理喻的笑話一般。

“東王,這等胡言亂語,日後不可再提。”女皇板起臉,像是教訓一句道。

“陛下讓臣不說,那就是以君主之威儀來威嚇於臣。將臣心中的感情所壓抑。敢問陛下一句,陛下可有曾正視過內心,而不將臣的傾慕放在政事的立場上去看?”韓健詰問道。

女皇一愣,韓健的話,也正戳中了她內心所想。

從開始,她就從未正視過與韓健在一起的可能。唯一想過的一次,也是屈於權力和魏朝平穩之下,並非是出自真實的情感。

韓健續道:“陛下。人生之路漫漫,但終究算來,芳華也不過二三十載。陛下而今已並非青春少艾,難道陛下暮年之後,只想與青燈古佛相伴?而身邊,連細細照料之人也無?少年夫妻老來伴,臣只想讓陛下知道,臣只是想與陛下終身爲伴侶……”

第738章 相思相守(上)第587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231章 鬥琴第146章 強中自有強中手第262章 平靜的夜晚第777章 南轅北轍第428章 金陵宴會第828章 最是癡纏第812章 年關(下)第126章 封庫第216章 鷸蚌相爭第431章 立場各異第246章 洛陽亂(三)第528章 君王不問朝事(下)第541章 假戲真做第368章 趁亂第460章 解開心結第681章 軟的不行來硬的第723章 臨出征(下)第85章 投誠的誠意第561章 帶女回門第126章 封庫第480章 合巹(上)第523章 軍變(四)第236章 準備就緒第63章 難言之隱第245章 洛陽亂(二)第804章 兩代帝王的矛盾第262章 平靜的夜晚第502章 兩代人第575章 窗戶紙第242章 洛陽變故第46章 油炸果子第517章 禁區第476章 等待君王幸(四)第695章 總有替代者第219章 並肩而戰第334章 尋花問柳(下)第513章 無間道第366章 背水一戰第604章 失度帝王第776章 一位故友第734章 西柳第162章 女皇特使第127章 以惡制惡(上)第883章 搖尾乞憐(下)第250章 盡人事第770章 帝王身後的女人第599章 師妹無心第781章 戰局不妙第139章 陰謀不遂第433章 王道第858章 波瀾起潮第451章 父女重逢第173章 大軍壓境第552章 壞人第144章 御前召對第564章 江都的消息第438章 日積月累的隔閡第230章 花船上第725章 固若金湯第801章 一戰定北第825章 爲臣之道(上)第406章 等君來降第870章 一去烽煙望五洲(二)第410章 萬里長城第一步第320章 紅色的婚禮(下)第5章 旅途上第55章 一問三不知第630章 替你收着了(中)第253章 月夜來訪(下)第279章 豫州之亂(上)第712章 大婚無喜第406章 等君來降第11章 對牛彈琴第166章 世家子弟第406章 等君來降第110章 活不見人第202章 演戲第886章 不懂禮數的小妮子(上)第657章 霸道到底第457章 平城之戰(中)第109章 情敵第20章 天下遍尋有緣人(中)第680章 指定人選第242章 洛陽變故第370章 弄巧成拙第723章 臨出征(下)地八百九十章 社稷爲重戰爭爲輕第669章 宮變(六)第355章 博弈(上)第805章 心懷家國事第200章 強行救人第186章 借錢還債第475章 等待君王幸(三)第876章 一去烽煙望五洲(八)第313章 開府議事(下)第55章 一問三不知第710章 南朝異變第135章 和離與三不去
第738章 相思相守(上)第587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231章 鬥琴第146章 強中自有強中手第262章 平靜的夜晚第777章 南轅北轍第428章 金陵宴會第828章 最是癡纏第812章 年關(下)第126章 封庫第216章 鷸蚌相爭第431章 立場各異第246章 洛陽亂(三)第528章 君王不問朝事(下)第541章 假戲真做第368章 趁亂第460章 解開心結第681章 軟的不行來硬的第723章 臨出征(下)第85章 投誠的誠意第561章 帶女回門第126章 封庫第480章 合巹(上)第523章 軍變(四)第236章 準備就緒第63章 難言之隱第245章 洛陽亂(二)第804章 兩代帝王的矛盾第262章 平靜的夜晚第502章 兩代人第575章 窗戶紙第242章 洛陽變故第46章 油炸果子第517章 禁區第476章 等待君王幸(四)第695章 總有替代者第219章 並肩而戰第334章 尋花問柳(下)第513章 無間道第366章 背水一戰第604章 失度帝王第776章 一位故友第734章 西柳第162章 女皇特使第127章 以惡制惡(上)第883章 搖尾乞憐(下)第250章 盡人事第770章 帝王身後的女人第599章 師妹無心第781章 戰局不妙第139章 陰謀不遂第433章 王道第858章 波瀾起潮第451章 父女重逢第173章 大軍壓境第552章 壞人第144章 御前召對第564章 江都的消息第438章 日積月累的隔閡第230章 花船上第725章 固若金湯第801章 一戰定北第825章 爲臣之道(上)第406章 等君來降第870章 一去烽煙望五洲(二)第410章 萬里長城第一步第320章 紅色的婚禮(下)第5章 旅途上第55章 一問三不知第630章 替你收着了(中)第253章 月夜來訪(下)第279章 豫州之亂(上)第712章 大婚無喜第406章 等君來降第11章 對牛彈琴第166章 世家子弟第406章 等君來降第110章 活不見人第202章 演戲第886章 不懂禮數的小妮子(上)第657章 霸道到底第457章 平城之戰(中)第109章 情敵第20章 天下遍尋有緣人(中)第680章 指定人選第242章 洛陽變故第370章 弄巧成拙第723章 臨出征(下)地八百九十章 社稷爲重戰爭爲輕第669章 宮變(六)第355章 博弈(上)第805章 心懷家國事第200章 強行救人第186章 借錢還債第475章 等待君王幸(三)第876章 一去烽煙望五洲(八)第313章 開府議事(下)第55章 一問三不知第710章 南朝異變第135章 和離與三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