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戰局不妙

大西柳明顯有退出情報體系之意,韓健大約也能明白她的心境,之前韓健也考慮過讓大西柳退出,可問題是沒有任何人能接手,最適合接手情報工作的當屬有經驗的易蝶,可在他登基之後,易蝶便不告而別從此下落不明,要說韓健對易蝶的心從開始就是佔有的話,但如今思慮起來也有些悵然,易蝶多少在他心中還是有些地位。

韓健沒有再提別的事,而是問過大西柳一些情報上的所得,因大西柳剛從洛陽過來,雖沿途也獲得了不少情報,但她還是要彙總後才能對韓健全數呈報,韓健先讓大西柳去休息,等大西柳退出廳外,韓健卻突然覺得大西柳離心已經很重了。可惜他始終無法參透這女人的內心,從大西柳第一天爲東王府負責調查情報開始,她便有種不同常人的內斂和謹慎,就算韓健曾暗示過會迎她進東王府,也爲大西柳婉轉的拒絕,韓健身邊這麼多女人,能真正拒絕他的也只有大西柳一人,連大西柳的乾孃洛夫人都做不到。

大西柳離開,法亦才重新出來,畢竟是枕邊人就算法亦不去刻意揣摩韓健的意思,也感覺出韓健內心好像不快。這應該是爲剛纔而來的大西柳,她不去提因爲她知道事情與自己無關,但她還是女人,心中總會有些介意。好在韓健也足夠體察法亦的心境,用他的體貼來令法亦不至於多想。韓健有意保持身邊女人在心境上的平和淡然,不讓她們有功夫去多想一些世俗之事,韓健更希望她們能保持一顆常心便可。

四月二十四,兵馬在尚州駐紮了四天之後,韓健才重新考慮出兵的問題。北方的戰線很長,加上連鮮卑人自己都沒有轉爲重點進攻。就算鮮卑曾在部分戰場上取得了巨大的優勢,這種優勢也沒有轉化成整個戰場上的勝勢,反倒是鮮卑人最好一波能打垮中原守軍的一戰。就是在北川城下左部汗王的一戰卻大敗而歸,這令戰場局勢仍舊在處在相對的均勢之中。但北關的防線已經逐漸岌岌可危。

韓健在從尚州出兵後,不用兩日便可與鮮卑先頭的兵馬交鋒。但從前方得來的消息看,鮮卑的這路人馬已經在撤兵,以避免與韓健的主力中軍交戰,之前鮮卑這路人馬曾與韓綺兒等地方兵馬曾有交鋒,鮮卑人獲得了巨大優勢,但鮮卑人馬無法對韓綺兒等地方兵馬直接剿滅,使得韓健有收攏地方人馬爲朝廷所用的機會。出兵之後。韓健便派人去對韓綺兒等各路人馬進行“招安”,但很快便得到了拒絕,韓綺兒等各路地方人馬也爲防備被朝廷兵馬一舉剿滅,乾脆與鮮卑先頭人馬一樣選擇了避戰,連大本營也遷出尚州。就算韓健想派人馬去追也來不及。

“陛下,如今地方賊寇不足爲慮。我軍當以固守爲上,等將鮮卑蠻夷殺的片甲不留,再回兵將地方禍患一併解除,如此可保北方安定。”下面的謀士說的都是紙上談兵。現在韓健想收攏地方人馬,可惜就算地方人馬與鮮卑人勢不兩立。但也不想歸降於朝廷,韓健這個皇帝也得不到更多人的認可,這也令韓健在北方的處境很尷尬。

韓健是有五萬人馬。看起來是兵強馬壯,所以鮮卑人選擇了避戰,不給韓健任何一戰而重獲軍心的機會。但韓健也知道自己這路人馬仍舊是一支雜牌軍,隊伍中那些被徵調上來的民夫就已經拖慢了大軍行進的步伐,再過些日子被鮮卑斥候查探到虛實之後,鮮卑人非但不會避戰,可能還會派出騎兵來騷擾,甚至是動大規模的兵馬試圖與之決戰。到那時韓健纔要嗚呼哀哉,就算有重騎兵。可畢竟才三四千之數,而且士兵缺乏實戰經驗。在被鮮卑輕騎偷襲的情況下近乎於一個個站樁的靶子等死。韓健可不信自己這路人馬有多大的威力,所以韓健現在要儘量趁着鮮卑人尚且不明他的虛實。先取得一兩場勝利,再駐紮下來穩紮穩打。

韓健本想將韓綺兒等各路人馬收攏,現在看來也是無法奏效。韓健乾脆選擇了最大膽的做法,分兵出擊,既然鮮卑人不想正面與他的中軍交戰,韓健就乾脆擺出“輕敵冒進”的姿態,將自己的兵馬分散開,也不容易被鮮卑斥候發覺端倪。

四月二十六,蘇廷夏的人馬在北關與鮮卑人開戰,蘇廷夏人馬在先聲奪人的情況下,被鮮卑右部汗王的人馬逼到康州城內,也是蘇廷夏之前的幾次勝仗令他有些無所避忌,居然與鮮卑右部汗王的人馬正面接觸。雖然在鮮卑兵馬中,右部汗王的人馬一直略遜於左部汗王的鐵騎,但那畢竟也是鮮卑中的精銳,蘇廷夏才一萬多人馬,被右部汗王的六千多兵馬逼到康城後,因爲缺少糧草支援,只能向韓健這面的中軍求援。

韓健中軍距離康城有三百多裡,要馳援至少要走兩三日。韓健原本還想再試圖去收攏地方人馬,此時也不能坐視蘇廷夏所部全軍覆沒,因爲鮮卑人除了右部汗王的六千精銳騎兵,還有一兩萬的各部人馬正在往康城靠攏,一旦康城被鮮卑各部合圍,那時蘇廷夏的這一萬多人馬就成甕中之鱉,韓健就要損失一路強兵。

四月二十九,韓健發兵往康城方向挺近,仍舊是按照之前的計劃,兵分三路,其中兩翼的人馬相對精銳,而靠後的中軍則夾雜着大量沒有戰鬥力的民夫,韓健也是爲防備自己的中軍被突襲騷擾。加上韓健這路人馬還押送着不少糧草,若是中軍出現問題的話,可能整個北方將士就要餓着肚子等死。

五月初一,兩翼兵馬距離康城不到一百里,右部汗王的人馬已經準備在韓健中軍抵達之前將康城拿下,在北方三支力量中,蘇廷夏人馬雖然精銳,但問題是人馬少,容易啃下。而在北川一戰戰敗後。鮮卑人也需要一場大勝仗來穩定軍心,但鮮卑人明顯也是低估了蘇廷夏所部的實力,這樣一支比強盜還要兇猛的餓狼。就算遭遇到鮮卑騎兵的圍攻,仍舊能穩定軍心。因爲這些人都知道。只要戰敗就沒一個人能活着,不成功便成仁,只能死守康城一途。

五月初二,韓健中軍也抵達康城範圍之內,而鮮卑右部汗王的人馬在經過一日的攻城後發覺收效甚微,鮮卑人只擅長平原作戰,在攻城方面他們缺少輜重的問題便更加突顯,讓騎兵去攻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就算臨時抓了地方的壯丁假設了雲梯,也無法攻陷由蘇廷夏親自鎮守的城池。加上韓健的中軍臨近,而鮮卑人此時對能令左部汗王三千鐵騎全軍覆沒的重騎兵抱有足夠的畏懼,所以在五月初二當夜,鮮卑右部汗王的人馬選擇了撤兵。

蘇廷夏所部終於得到喘息,但因此次戰事,蘇廷夏所部失去了被北關東線的控制,有鮮卑右部汗王人馬的威懾,就算再個i蘇廷夏人馬和糧草,想讓他重新奪回守區也是很困難的。這也使得北關東線多個防守的邊關要隘一次性全都失守。等於是打開一個大的缺口,鮮卑騎兵可以源源不斷繞後來對林詹所部的防區展開前後夾擊。

韓健下旨訓斥蘇廷夏的輕舉妄動,這也算是給全軍上下表明他的姿態。就算蘇廷夏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這次蘇廷夏北進也是他委任的,可在遇到戰事挫敗的情況下,就連中軍主帥也要被訓斥,甚至要被追究事後的責任。但韓健現在還不能陣前換帥,蘇廷夏所部特殊的構成,使得沒人能管束得了這樣一羣“賊兵”,只有蘇廷夏這個賊頭才能威懾這羣人。所以韓健的下旨訓斥也僅僅是表明一種姿態。雖然北關東線失去了不少的關隘,但蘇廷夏的中軍沒有太多損失。加上韓健已經帶自己的中軍抵達北關沿線,鮮卑人也不敢一次派出大批的人馬繞後夾擊。因爲這也會使鮮卑繞後的人馬失去後勤支援。

韓健現在要想辦法將鮮卑右部汗王的人馬擊敗,只有如此才能令鮮卑人徹底威懾。此次鮮卑所籌備進攻中原的人馬在二十萬之上。但大多數都是各部族湊數的人馬,真正有大規模戰鬥力的人馬,鮮卑人也只有三四支而已。其中一路左部汗王的人馬已經在北川城下被打殘,少了鐵騎的左部汗王人馬已經不足爲慮,現在右部汗王人馬正在得勢中,佔據了北關東線的要隘,也是在這場戰事中收穫最大的鮮卑所部。

除了下旨訓斥蘇廷夏,韓健也讓人送去糧草和補給,派蘇廷夏馬上出兵去奪回防區。韓健沒有調撥給蘇廷夏人馬,而是會以殿後的形勢,跟在蘇廷夏人馬之後形成策應,兩軍同時往北關東線進發,與鮮卑右部汗王人馬展開交戰。蘇廷夏在得到糧草補給之後,於五月初六便調出康州城。五月初七,韓健的中軍進城,此時康城內已經沒有軍民留下,在蘇廷夏所部撤往康城之前,康城的軍民早就潰逃一空。

康城已經是北關的第一線城池,這不同於尚州這種第二線的城池還有軍民留守。本就是一座空城,蘇廷夏鎮守在其內也顯得底氣不足,若非韓健調兵過來馳援,再過幾日不用鮮卑右部汗王的人馬攻城,蘇廷夏所部便會因爲缺糧而陷入絕境,沒有軍民駐守也就連搶劫都做不到,這也失去了蘇廷夏所部最大的優勢。等韓健駐紮到康城後,將北關東線的情況摸清後,才得知一個驚人的事實。地方軍民在得知蘇廷夏帶着人馬前來駐守,比躲鮮卑蠻夷跑的還快,北方其它地區或者不知蘇廷夏所部的“嘴臉”,但在兩年前已爲蘇廷夏洗劫過的北關東線軍民來說,蘇廷夏比鮮卑人更像是惡魔。這也是蘇廷夏所部之後與鮮卑右部汗王交戰中失敗的間接因素之一,因爲蘇廷夏得不到支援,連軍糧和補給也得不到,韓健一向以爲只要給了蘇廷夏人馬之後,剩下就不用管了,可以讓蘇廷夏去“自由發揮”,但在這次戰事中,蘇廷夏所部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困難。

駐紮在康城,韓健這路中軍人馬需要再度“休整”。別的人馬都不需要這麼麻煩,關鍵是韓健的中軍太過混雜,在到康城後,有很多的隨軍民夫已經加入到逃兵的行列。韓健從北川出發後,最強盛的時候是有六七萬人馬,到了尚州,滿打滿算還有五萬人,到了康城,連三萬人馬都不到。這麼大規模潰逃的中軍恐怕連鮮卑人都預料不到,韓健也沒有去強令去阻止那些民夫的潰逃,也是造就了這種大規模潰散的原因。韓健也知道,這麼下去不用多久,鮮卑人便會知道他的中軍是紙老虎,一戳就破。

要休整,就是將原本的兵馬整肅,隨着後方兵器的供給路線順暢,一些隨軍的民夫也被髮了武器,但也僅僅是少部分的民夫。這些人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協同韓健的兩翼兵馬來護送糧草,韓健從北川靠抄家和問罪得來的糧食,現在已經援助了蘇廷夏所部一部分,剩下就是要運到林詹的防區去。相比於東線戰場的一塌糊塗,西線林詹所部的防區還在激烈交戰中,士兵近乎每天都要與鮮卑人展開交戰,退無可退全軍上下苦不堪言。也好在不是寒冬,但缺兵少糧的情況下士兵的意志也在逐漸被消磨。

韓健的中軍現在要穩固東區防線,無法對林詹所部有更多的馳援,但不管如何糧草也是要運過去的。後續的糧草主要囤積在尚州,目前此情況鮮卑人還不能查明。若是糧草從尚州大批運出,鮮卑人必然有所查,到時鮮卑會以尚州的糧草爲突破口。

現下唯一能做的,就是設立假的糧草屯駐城池,韓健選擇了第一線的城池康城。在康城設下假局,讓鮮卑人自己上鉤。

———————————————————————————————

第550章 耳根子軟第903章 妃子的禮數第891章 以人換糧第878章 老友來信第226章 軍師第866章 太子冼馬第769章 新皇第515章 立威(中)第133章 大義滅親第435章 志比天高第101章 只許失敗第264章 問題第892章 再添公主第790章 北關烽火(上)第737章 安定之心第857章 西宮國舅第427章 杯弓蛇影(下)第417章 金陵變(中)第171章 大戰前夕第263章 困難重重第347章 賴賬第53章 要挾第529章 一家子女人第301章 過家不回第311章 開府議事(上)第582章 帽子第503章 新春宴第636章 對外一心第79章 你急我不急第653章 皇宮偷人(下)第658章 無壞不丈夫第543章 短暫的平靜第786章 女賊頭第72章 賣笑第317章 上師來見第312章 開府議事(中)第868章 再見永無期第50章 科場舞弊與殺人案(下)第221章 自成一派第898章 不對等的賭約第591章 皇帝的脾氣第669章 宮變(六)第46章 油炸果子第161章 謎一樣的女人地八百九十六章 真真假假第300 四十四章 摳門的理由第70章 同道中人第875章 一去烽煙望五洲(七)第779章 連本帶利第284章 隻身犯險第491章 新年(上)第799章 初聞噩耗(上)第508章 王府有喜第491章 新年(上)第799章 初聞噩耗(上)第753章 無關緊要之人的生死第483章 貪歡第706章 大雨將至(中)第826章 爲臣之道(下)第719章 南使到來第62章 不受歡迎的訪客第323章 照足禮數第343章 女人相輕第579章 城中之盟第496章 夜會佳人(下)第420章 蛇鼠一窩第508章 王府有喜第533章 解禁第27章 盲婚啞嫁非我願第313章 開府議事(下)第530章 小別勝新婚第289章 各有算計第75章 敵我矛盾第661章 佈局(上)第151章 真假刺殺第365章 血戰第329章 女強人第535章 錢糧問題第660章 同命第172章 主僕關係第518章 不一樣的夫妻(上)第26章 事鬧大了第900章 一戰定南(中)第155章 誘導第916章 立太子第128章 以惡制惡(下)第260章 唱空城第28章 不拘一節老頑固第275章 招婿第597章 十萬大軍第580章 談判議和第698章 十里相送第710章 南朝異變第803章 落魄君王第162章 女皇特使第759章 攘外安內第346章 堅守策略第634章 戰敗(上)第91章 宴無好宴第884章 遷行宮
第550章 耳根子軟第903章 妃子的禮數第891章 以人換糧第878章 老友來信第226章 軍師第866章 太子冼馬第769章 新皇第515章 立威(中)第133章 大義滅親第435章 志比天高第101章 只許失敗第264章 問題第892章 再添公主第790章 北關烽火(上)第737章 安定之心第857章 西宮國舅第427章 杯弓蛇影(下)第417章 金陵變(中)第171章 大戰前夕第263章 困難重重第347章 賴賬第53章 要挾第529章 一家子女人第301章 過家不回第311章 開府議事(上)第582章 帽子第503章 新春宴第636章 對外一心第79章 你急我不急第653章 皇宮偷人(下)第658章 無壞不丈夫第543章 短暫的平靜第786章 女賊頭第72章 賣笑第317章 上師來見第312章 開府議事(中)第868章 再見永無期第50章 科場舞弊與殺人案(下)第221章 自成一派第898章 不對等的賭約第591章 皇帝的脾氣第669章 宮變(六)第46章 油炸果子第161章 謎一樣的女人地八百九十六章 真真假假第300 四十四章 摳門的理由第70章 同道中人第875章 一去烽煙望五洲(七)第779章 連本帶利第284章 隻身犯險第491章 新年(上)第799章 初聞噩耗(上)第508章 王府有喜第491章 新年(上)第799章 初聞噩耗(上)第753章 無關緊要之人的生死第483章 貪歡第706章 大雨將至(中)第826章 爲臣之道(下)第719章 南使到來第62章 不受歡迎的訪客第323章 照足禮數第343章 女人相輕第579章 城中之盟第496章 夜會佳人(下)第420章 蛇鼠一窩第508章 王府有喜第533章 解禁第27章 盲婚啞嫁非我願第313章 開府議事(下)第530章 小別勝新婚第289章 各有算計第75章 敵我矛盾第661章 佈局(上)第151章 真假刺殺第365章 血戰第329章 女強人第535章 錢糧問題第660章 同命第172章 主僕關係第518章 不一樣的夫妻(上)第26章 事鬧大了第900章 一戰定南(中)第155章 誘導第916章 立太子第128章 以惡制惡(下)第260章 唱空城第28章 不拘一節老頑固第275章 招婿第597章 十萬大軍第580章 談判議和第698章 十里相送第710章 南朝異變第803章 落魄君王第162章 女皇特使第759章 攘外安內第346章 堅守策略第634章 戰敗(上)第91章 宴無好宴第884章 遷行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