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一國之奴

北方戰事膠着未休,眼看到了秋末,一場戰事在往跨年的方向走。

鮮卑人並未完全撤兵,卻是留大半的兵馬屯駐在魏朝境內,作出隨時要取北川城的姿態。同時也調撥了一部分兵馬往鮮卑與渤海國的邊境草原上駐紮,防備蘇廷夏兵馬突然折向鮮卑境內。

鮮卑人終究沒有援救渤海國的意思。在渤海國看清楚這點之後,更加確定了與魏朝稱臣的意圖,接連派出三撥投降的使節往洛陽來,走的也是三條路。儘管蘇廷夏千防萬防,還是被兩路人過了他的防線,直接往洛陽這邊而來。

這兩路人,都是從海上坐船到膠東,再從膠東往洛陽去。一走便是兩個月,仍舊還未到洛陽城。外人一看,都覺得這議和的趕不上蘇廷夏的進兵快。

但蘇廷夏的進兵,卻也受到一些阻礙。雖然蘇廷夏並非那種瞻前顧後的無能之輩,卻也要防備着鮮卑人從後偷襲。因而將初期的閃電戰改爲緩步推進,一步一個腳印。但凡路過之處,將所有原住民集結起來,再統一往中原境內押送。

隨着這條押送線路的變長,蘇廷夏的進兵也不能不放緩。因爲這還涉及到保護退路的問題。

不需要任何補給線的軍隊,卻還是要留住退路以防更多的事發生。蘇廷夏選擇的辦法,是調撥出三分之一的兵馬來維持住這條線路。畢竟這條線路很狹長,容易被中路截斷,真有那麼一天,蘇廷夏除了指望朝廷能派出援軍,否則就只能當他的渤海王了。

八月底,秋天已經有些涼了。韓健與楊瑞的關係。時好時壞,不過大致上也能保持一種相敬如賓的態度。楊瑞在他面前,也表現了一個妻子的本份,至少沒再隨便逃出洛陽來個不告而別。

不過在君臣方面,雙方因爲權力上的隔閡仍舊沒有太好的進展,只能是各安一邊。楊瑞有她自己的人。東王府這面的人也不歸朝廷管轄,雙方也有意在權力方面不去說,也就自然不去提了。

“渤海人的使節,幾天後就會來洛陽,你準備如何處置?”

皇宮燁安閣內,楊瑞與韓健單獨相處,現在他們的相處已經很“隨便”,但凡韓健過來,楊瑞總是會將宮女和小太監趕到外邊去。與韓健在裡面“私會”。韓健也無須表現出多麼的尊重,有時候乾脆上去“毛手毛腳”,楊瑞也並不阻攔。似乎她自己也很享受這種很刺激的感覺。

“能如何處置?要不陛下支支招?”韓健笑道。

楊瑞白他一眼道:“讓我支招,你會聽嗎?之前看你的態度應該是不想爲難那些渤海之民吧?不過這時候也由不得你,聽聞渤海人那邊已經是潰不成軍,要不是姓蘇的手下留情,現在他早作了渤海國王。到那時候你才該哭呢。”

. Tтká n. ¢ ○

“到底是誰哭?”韓健再笑着問道。

“說個沒正經,是妾身哭總成了吧?養虎爲患。以前韓信爲齊王,漢王總要相讓。卻也最後是血濺未央宮。要是姓蘇的上道奏本,請妾身給他封個渤海王,那該如何?”楊瑞道。

韓健心說蘇廷夏纔不是那種傻人。蘇廷夏很清楚如今在朝中沒什麼人脈和地位,要是他這麼“僭越”,乾脆就跟明擺着與朝廷鬧掰差不多。到那時,蘇廷夏沒有中原的接應。在渤海國能支撐幾天都成問題。因爲鮮卑人不會放過攻取了他們盟友之國的混蛋。

“真有那時候,再說吧。”韓健道。

楊瑞道:“這些日子,洛陽裡已經開始有謠傳,說是姓蘇的準備背主自立。可能是鮮卑或者渤海人找人過來放風,爲的是干擾試聽使離間之計。可有些事無風不起浪。夫君終歸還是小心些爲是,第一次任用,便取得這麼大的戰果,難保他不會飄飄然說不定連個帝王都想當。”

韓健聽楊瑞說了這麼半天,都是在說蘇廷夏的壞話。究其根本,是楊瑞本身就對蘇廷夏欠缺好感。

當初蘇廷夏不惜任何代價,螳臂當車去撼動北王府在洛陽勢力的時候,她就能感覺出這是個有野心之人。當時她也只是利用了一下蘇廷夏,並非是真心實意要幫他。雖然最後蘇廷夏免死,也是出自她的聖旨。間接上,楊瑞其實也是蘇廷夏的恩人。

但恩人也不是聖人,楊瑞在蘇廷夏一點上,總是在提防。還不斷提醒韓健要提防。在離間上,楊瑞做的比外面的謠言更有心思。

“瑞兒你還沒手,渤海人的使節,到底是見還是不見?”韓健繼續問道。

楊瑞道:“這輪到妾身做主嗎?現在人已經快到洛陽,你不是這時候都沒個準主意?倒是那些先前被蘇廷夏捉拿來的渤海之民,已經有一批送到了洛陽,正交由官所衙門等候處置,你說是按照妾身的主意來呢,還是按照你東王的主意來?”

楊瑞眨眨眼,好像在給韓健出難題。但本身這問題並不複雜。

蘇廷夏派兵押送到中原來的第一批渤海國國民算不上太多,有七八千人口。這些人口中大多數都是婦孺,因爲壯丁基本上都被蘇廷夏捉拿了去當“炮灰”了。蘇廷夏一步一個腳印的原則之下,需要修築防禦工事,需要將地方上搶奪來的糧食彙總,還需要有人去運送物資。他自己的人馬,便成了高高在上,而那些渤海國民,則要被當成是奴隸一樣被人揮來喝去。甚至在蘇廷夏軍中,殺渤海男子連罪都沒有,甚至於到後面,有士兵拿普通百姓的人頭冒充軍功。這種事雖然蘇廷夏不上報,卻也瞞不過韓健派去的眼線。

“先暫且安置吧。”韓健道,“事情等商議過後再做論處。”

“安置?怎麼安置?”楊瑞有些不滿意韓健的回答道,“如今洛陽周圍也因爲戰事有些蕭索,哪有錢糧來安置?倒不是像妾身所說的那樣,在戰事中有功的將領,不如先送個人情給他們,將人送過去,打散其原本的架構。要是有逃跑的,乾脆殺一儆百,看看誰敢逃走!過幾天,洛陽周邊人丁興旺,也不會缺乏勞力,不是更好?”

韓健聽楊瑞這麼說,總是在勸解他不要善待那些渤海之民。

這就好像被人牙子買賣的奴婢一樣,進了主人家,那是連一點做人的權力都沒有的。人牙子販賣人口終究是幾個人,不會出現很大的社會問題。但現在是整個渤海國的國民,都被當成是貨物被“賣”到了洛陽。而在楊瑞的建議中,甚至比那些人牙子更狠一些。

因爲楊瑞看重了渤海國男丁的勞動力,準備將他們當成奴隸來驅使。而渤海國的女眷,則要被當成是生育人口的機器,賞給那些有功的將士,讓洛陽周邊接下來幾年的人丁能迅速興旺起來。

從根本上來說,楊瑞的思想本沒錯。因爲這幾天魏朝經過幾次動亂之後,天災人禍已經令中原人口大夫第減少,便是洛陽城內已經是如此,到地方上尤其是剛被鮮卑人劫掠一番的北方,已經到了荒無人煙的地步。這也令楊瑞打起了渤海人的主意。

可在韓健看來,這麼做不是有利於民族融合,而是徹底抹殺了一個民族。這樣渤海人就已經名存實亡,因爲渤海人離開其世代居住的土地,妻離子散,甚至連壯丁都要被剝奪一空,這也太有些慘無人道。

“回頭再商議吧。”韓健雖然覺得楊瑞說的有幾分道理,可終究過不了心中那一關。

提及此事,韓健便也覺得有些無奈和心煩,起身來告辭要離開皇宮。

楊瑞不滿道:“一說正經的你就說要走。可是夫君覺得,這皇宮裡與妾身太生分,連說句話都覺得不耐煩?”

韓健沒說話。

楊瑞續道:“妾身可是聽聞,這次渤海人爲了保全一族,可是將傾國的禮物送來給你。不但有價值連城的寶物,還有渤海國精心挑選出來的少女,莫非是夫君你動心了,纔跟妾身說這些?”

韓健瞅了楊瑞一眼,現在楊瑞有意跟他爲難。雖然楊瑞明知道事情並非如此,還如此說,也不是她非要賭氣,而是想說明自己的態度,就是不能容忍渤海人的存在。必須要將渤海國國民當成是奴隸一樣才行。

韓健有些不想跟楊瑞“胡攪蠻纏”,楊瑞執着起來,他自己也覺得難以應付。現在楊瑞認準了一件事,他乾脆便選擇先冷淡下來,回頭慢慢說。總會有一方作出妥協。

等韓健離宮回到東王府內,卻見東王府前已經有人在等候。韓健上前去,卻發覺是因爲與東王府不合而被剝奪了首輔位置的林恪。在林恪身邊,還有幾名看起來不算年輕,卻也不是那種上了年歲的官員。按照洛陽官場講求資歷和家世的背景來說,韓健猜想這些人應該是朝廷的中層官員。

“見過東王。”林恪先上來行禮,隨後後面的也都過來行禮。

第124章 別打我女兒的主意第736章 最深莫過女人心(下)第507章 離心第536章 南北外交第251章 一起走第377章 限期(上)第624章 北方問題第523章 軍變(四)第693章 無禮的霸佔第486章 和睦爲先第216章 鷸蚌相爭第84章 洛夫人第858章 波瀾起潮第381章 情癡第53章 要挾第666章 宮變(三)第843章 兩耳不聞百姓事第799章 初聞噩耗(上)第285章 兵臨城下(上)第526章 軍變(七)第322章 刨根究底第333章 尋花問柳(上)第762章 先人一步第791章 北關烽火(下)第527章 君王不問朝事(上)第692章 征服女人二三法(下)第143章 造謠與信謠第915章 長子可爲太子?第375章 無期第419章 意想不到第873章 一去烽煙望五洲(五)第350章 “友好”訪問第554章 替汝報仇(下)第676章 花骨朵(下)第900章 一戰定南(中)第421章 得益者第571章 險惡用心第231章 鬥琴第564章 江都的消息第920章 一戰而定華夏第498章 玉人多情(上)第66章 微服第21章 天下遍尋有緣人(下)第203章 只談風月第540章 叛徒(下)第646章 酒肉宴(下)第846章 溫柔窟第551章 敏感的女人第736章 最深莫過女人心(下)第696章 再婚第624章 北方問題第698章 十里相送第737章 安定之心第509章 閨蜜第745章 年老色衰第2章 偷雞賊第850章 再回江都第135章 和離與三不去第707章 大雨將至(下)第540章 叛徒(下)第520章 軍變(一)第340章 戰局惡化第694章 不去行不行?第541章 假戲真做第531章 虛情假意第843章 兩耳不聞百姓事第449章 孃舅第368章 趁亂第524章 軍變(五)第852章 立儲再言親征第373章 內部矛盾第581章 遠道而來的“舅母”第525章 軍變(六)第712章 大婚無喜第331章 團圓飯第775章 少主第189章 美人相見第542章 新兵新將第475章 等待君王幸(三)第781章 戰局不妙第437章 曾經的姐妹第881章 臨戰生變第250章 盡人事第450章 演技過人第94章 女皇的心思(上)第246章 洛陽亂(三)第68章 有理無理(上)第38章 人情世故第264章 問題第532章 故技重施第918章 權力無父子第874章 一去烽煙望五洲(六)第502章 兩代人第611章 一山二雌虎第601章 女道第788章 陣前不言退第809章 君臣換位第822章 又是新年第30章 武成殿宴羣臣(上)第430章 王師
第124章 別打我女兒的主意第736章 最深莫過女人心(下)第507章 離心第536章 南北外交第251章 一起走第377章 限期(上)第624章 北方問題第523章 軍變(四)第693章 無禮的霸佔第486章 和睦爲先第216章 鷸蚌相爭第84章 洛夫人第858章 波瀾起潮第381章 情癡第53章 要挾第666章 宮變(三)第843章 兩耳不聞百姓事第799章 初聞噩耗(上)第285章 兵臨城下(上)第526章 軍變(七)第322章 刨根究底第333章 尋花問柳(上)第762章 先人一步第791章 北關烽火(下)第527章 君王不問朝事(上)第692章 征服女人二三法(下)第143章 造謠與信謠第915章 長子可爲太子?第375章 無期第419章 意想不到第873章 一去烽煙望五洲(五)第350章 “友好”訪問第554章 替汝報仇(下)第676章 花骨朵(下)第900章 一戰定南(中)第421章 得益者第571章 險惡用心第231章 鬥琴第564章 江都的消息第920章 一戰而定華夏第498章 玉人多情(上)第66章 微服第21章 天下遍尋有緣人(下)第203章 只談風月第540章 叛徒(下)第646章 酒肉宴(下)第846章 溫柔窟第551章 敏感的女人第736章 最深莫過女人心(下)第696章 再婚第624章 北方問題第698章 十里相送第737章 安定之心第509章 閨蜜第745章 年老色衰第2章 偷雞賊第850章 再回江都第135章 和離與三不去第707章 大雨將至(下)第540章 叛徒(下)第520章 軍變(一)第340章 戰局惡化第694章 不去行不行?第541章 假戲真做第531章 虛情假意第843章 兩耳不聞百姓事第449章 孃舅第368章 趁亂第524章 軍變(五)第852章 立儲再言親征第373章 內部矛盾第581章 遠道而來的“舅母”第525章 軍變(六)第712章 大婚無喜第331章 團圓飯第775章 少主第189章 美人相見第542章 新兵新將第475章 等待君王幸(三)第781章 戰局不妙第437章 曾經的姐妹第881章 臨戰生變第250章 盡人事第450章 演技過人第94章 女皇的心思(上)第246章 洛陽亂(三)第68章 有理無理(上)第38章 人情世故第264章 問題第532章 故技重施第918章 權力無父子第874章 一去烽煙望五洲(六)第502章 兩代人第611章 一山二雌虎第601章 女道第788章 陣前不言退第809章 君臣換位第822章 又是新年第30章 武成殿宴羣臣(上)第430章 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