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 一戰定南(中)

第一輪攻城從臘月十七開始,持續了一日一夜,到臘月十八才停歇下來。

這一輪的攻城,雖然沒有攻克金陵城任何一座城門,但在威懾力上是非常足夠的。一天多時間的攻城戰中,攻城方的孫氏反而不及城內守軍大,這也是因爲火炮的強大壓制力作用,因爲是試探性攻城,所以在一些方面上,攻城軍並未拼盡全力,很多先進的攻城裡面還未付諸實施。

當天的攻城,是在韓健的監督下完成。

韓健第一步的計劃,是要圍城打援,把朱同敬佈置在金陵城周邊各城池的援軍擊潰。

但就在第一輪攻城戰結束還不到兩天時間,各路的降表就已經遞到韓健手上。朱同敬在失去人心的情況下,沒人願意爲他效命,再加上北朝兵馬的攻勢實在太猛烈,很多城池怕下一個輪到的就是他們,所以在投降方面是很積極的。

韓健特別召集軍師會議,來商討關於納降的問題。

這次的會議,韓健不但讓隨軍的武將參加,還包括了文臣,甚至韓健還將蕭旃請來旁聽。

會議商討的結果,是接受納降,但這些降軍必須等在自己的城池裡,等着北朝的兵馬去接收,並且派斥候前去觀察,但凡有哪座城池的守軍有出城,就會被認爲是朱同敬的幫兇,下一步被攻打的就是它。

這算是一招威懾,同時也是韓健免除後顧之憂。如此韓健可以先暫緩攻勢,把金陵城再磨上一段時間,直到城裡的守軍感覺到芒刺在背,自己投降。

北朝的兵馬,終究不是狄夷。不會屠城,就算獻降,城裡的秩序大致也能保持,韓健在蘇州城已經給金陵城做了表率,若是蘇廷夏的兵馬來,可能還會有劫掠的情況出現。但韓健身爲北朝君王,不可能在他的麾下發生劫掠之事而不管,韓健還要爲爭取口碑,去收攏如今南朝其他郡縣的投誠。

因而在第一輪攻城之後,韓健開始不斷往城裡投擲勸降書,飛矢、孔明燈、甚至是簡易的熱氣球,都被韓健拿來作爲輿論宣傳所用,先瓦解城裡?√style_txt;守軍的反抗意志,讓他們知道。這次城外的北朝的帝王之師,不會有暴虐之事的發生,只要投誠,仍舊可以享受榮華富貴,就連普通的士兵也可以繼續殘軍,或者卸甲歸田。

韓健對於輿論戰的效果基本滿意,因爲在輿論戰開始後,城內每到夜晚。就會有人從城牆上順下來,或者從金陵城的水門逃出來。加入到逃兵的行列。韓健沒有去利用這些逃兵做什麼文章,只是給他們好吃好喝的,有些事不用韓健特別去宣傳,城裡的人也會知道這些人在城外過的很好,會有更多人加入進來。

臘月以後,江南地區也進入到冰天雪地之中。

韓健也不知爲何這冬天會這般寒冷。連帶對於攻城的將士來說,寒冷的天氣同樣給他們帶來了一定的懈戰心理,久徵在外,他們會念及家中的親人。

韓健爲了讓軍中將士安心,每天都會巡查軍營。用實際行動來表明,他跟手下的將士是一條心的。同時也讓將士寫信回鄉,就算這會泄露一定的軍事情報,但韓健爲了讓將士能安心,也顧不上太多,畢竟現在已經兵臨城下,很多事也不用特別去泄露,別人也知道,此時的北朝兵馬非要先拿下金陵城不可。

連韓健自己,也在寫家書。可惜對他而言,家書很不好寫,因爲江都正在等着他冊封太子的消息。

臘月二十二,金陵城外已經全都是北朝的兵馬。整個金陵城除了城南尚且沒有被困之外,其餘三面已經是被圍的重重,城內的守軍不敢應戰,只能躲在戰壕中,等着最後的結果。對於普通士兵來說,戰爭越早結束越好,至於忠君愛國建功立業什麼的,對守軍將士來說已經算不得什麼,他們要的是安穩的生活,若戰爭結束後他們就能過上普通人的生活,就算爲北朝所統一又如何?到底還是華夏人,一樣的血統,至於那些淪喪國土的大道理,是當政者才喜歡說的,與普通百姓無關。

而這天晚上,韓健讓情報系統將他的第一批家書送往江都,韓健在家書中,仍舊沒提及關於立太子之事。但韓健知道,就算他現在真的要立韓曦爲太子,相信楊瑞也是能理解的,最多韓健把韓曦以養子的身份,過繼到楊瑞的名下,但這樣又會對楊蓯兒不公平。

這天晚上,蕭旃又到韓健的中軍大帳來問詢戰爭的進一步動向。

如今的蕭旃,已經沒有求死的意志,她要做的是等待,若韓健不能在正月十四之前攻下金陵城的話,那杭州城的軍民又會得到二十萬石糧食,雖然這批糧食同樣是北朝兵馬從南朝領地上劫掠走的,但現在能討回來,就意味着司馬藉有更大的機會能幫她勤王成功。

“長公主問了也白問,外面的狀況你自己也能看到,至於何時能城破,朕現在也回答不了你。”韓健對蕭旃沒有太好的態度,因爲兩個人現在還在對賭中,若韓健贏的話,他就可以名正言順擁有蕭旃,他相信蕭旃不會在這問題上耍賴。

蕭旃道:“若不能具體回答我,可否告知,若東王無法在一個月內攻克金陵城,是否送我回杭州?”

韓健打量着蕭旃,心想:“你想的還真美啊,我平白無故送二十萬石糧食過去,還跟你打賭,若你贏了我不但還要再貼二十萬石糧食,再把你送回去,那我憑白就是損失六十萬石糧食,卻什麼都沒撈着?”

韓健擡頭道:“若事情真發展到如此,長公主願意走,也由着你……”

就在蕭旃臉上露出些微輕鬆之色時,韓健補充道,“但聘禮就算了。”

“你……怎的言而無信?”蕭旃馬上怒視着韓健。

韓健笑了笑道:“言而無信的是長公主你吧?朕何時說過,會送你離開?”

“那……難道里外裡。贏或者輸,都是二十萬石糧食,你總歸是能……”

“總歸是能得到你是嗎?”韓健起身道,“但長公主忘了,當初的條件是,若朕可以在一個月內攻克金陵城。會再以二十萬石糧食來作爲聘禮,讓長公主心甘情願的下嫁。若輸了的話,二十萬石糧食照給,而且長公主仍舊是孑然一身,沒人會強迫你,難道這不算是條件?”

蕭旃有些氣結,本來她覺得可以通過與韓健來個“君子之約”的方式,換得自己的自由,現在看來希望破滅。

“那你如何肯放我走?”蕭旃這次語氣中帶着一些哀求。

人總歸是有貪生之念的。她不願意在北朝中繼續爲質子,當時韓健與她立賭約的時候,她覺得條件不錯,就直接答應下來,也沒=細細考慮。可等她回去仔細想過之後,才發覺韓健本來是可以不用管她生死的,甚至韓健能強行與她完婚,都沒有去強迫她做什麼。這說明韓健心中對她還是有些軟弱的,她本想利用這點。但現在看來,韓健在一些事上還是很有原則的。

韓健搖頭道:“若長公主真的想離開,就只有等司馬藉親自引兵而來,若他能將金陵城奪走,那朕不介意將長公主奉還。”

“一言爲定。”蕭旃一想,這樣也不錯。至少還有希望。她對司馬藉還是頗有信心的。現在她就是不想給韓健改口的機會。

韓健卻搖搖頭道:“這算是第二個賭約吧。若長公主能贏的話,的確是皆大歡喜之事,可不知……若是朕贏了當如何?”

“你還要如何?我不是都答應下嫁了?”

韓健搖頭道:“那是在一個月內可以攻克金陵城的情況下。若不能攻克,公主還是未嫁之身,到時候司馬藉真的攻下金陵城。朕還要送你走,你下嫁與否又有何區別?”

蕭旃還是很生氣的,韓健的意思好像在說,就算你下嫁了,我佔有了你的身體,最後把你送走,吃虧的還是我一樣。但蕭旃怎麼想都覺得生氣,她纔是女兒家。

蕭旃咬了咬牙道:“那你想如何?”

“若司馬藉真的能再度攻下金陵城,朕對你有個要求,只是朕不想對你說明。但朕到時候絕對會送你離開。”

蕭旃笑了笑道:“那好,希望你所提的要求,不要太過分。”

韓健沒回她,目送她離開。

等人走了,法亦才從後帳走進來,問道:“陛下想讓她答應什麼?”

韓健搖了搖頭:“不是我有意要瞞亦兒你,是我自己都沒想好。我只是想找個藉口,能牽絆住她,或者將來能在跟她商量事情的時候,佔得一些便宜吧。其實我不信,司馬藉能從我的手上,再把金陵城奪回去。”

法亦想了想,卻搖頭道:“凡事無絕對啊。”

韓健苦笑了一下,法亦還真是連句安慰他的話都不會說,這也是法亦想什麼說什麼,她不會去刻意想,這麼說好不好的問題,她會覺得,任何的欺騙都是對韓健的傷害,就算一些話不太中聽,她還是願意說出來,她憋在心裡會覺得很難受。

韓健沒有再跟法亦繼續探討這問題,而是帶着一些感慨道:“這幾天,大規模的攻城戰就會持續進行,令我意外的是,城裡的守將,沒有一人獻降。不知是朱同敬防備做的好,還是說……其中有什麼問題。”

韓健也在想,朱同敬絕不可能這麼坐以待斃。

朱同敬一定是留有什麼後手的,否則當初朱同敬就不會答應與北朝合作,合作了,就算他將南朝的都城得到又如何?到頭來再拱手讓出,他自己還是會身死,得不償失。而若他繼續效忠蕭旃的話,反倒可以幫助南朝抵禦外敵,以蕭翎對於軍權的疏鬆管理,還有蕭旃要以他朱同敬來制衡蕭翎,他在南朝的地位都會很穩固。

法亦也搖了搖頭道:“或者以後就知曉吧。”

法亦其實算是有些政治頭腦的人,但她不善於去用,她更習慣是聽命而爲。當初楊瑞利用法亦高超的武功,曾經刺探過不少的情報,法亦對於南朝和北朝的大致形勢是很瞭解的,但也有侷限性,就是那些情報都是四五年以前的情況,而不是現在。

在這四五年時間裡,南朝和北朝的政治核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最重要的是以韓健爲首的東王勢力的崛起,還有南朝朱同敬和蕭翎的崛起。蕭旃雖然是南朝的皇帝,但之前一直爲朱同敬和蕭翎所掌控,她並沒有什麼實權在手。

韓健沒有去多想。

經過這些天的休整,連林詹所率的兵馬也恢復了元氣。也是時候對金陵城展開大規模進攻了,就算城裡的守軍不肯獻降,也不影響北朝兵馬的進攻,戰爭還是真刀真槍打下來的纔夠安穩,否則就算城裡獻降,在事後也會出現一定的變故,因爲人心本來就會不服,覺得北朝兵馬是勝之不武。

第二輪攻城,兵馬數量從第一輪的三四萬人馬,提高到近十萬兵馬。

這次的攻城,已經非試探性攻城,而是真正的狂攻。

與進攻揚州城時一樣,這一輪的攻勢將會從三個方向發起,而且是同時進行。這樣是爲了尋找金陵城防線的軟肋,只要金陵城哪個方向的防守出現問題,攻城軍就會趁機殺進外城,甚至有直接進內城的可能。

城牆和城門的攻勢也是同時進行,一邊試圖以雲梯和攻城車越過城牆,一邊試着從軟肋城門入手,爭取從城門叩門進城。

這些都需要兵士浴血奮戰。

韓健也作好了在這場戰爭中損失大量兵員的準備,這也算是戰爭中無可避免的損失,若能一舉攻下城池,攻城軍損失在三分之一左右都是可以接受的,但以韓健的估計,也損失不到這麼大的數字。這主要是看進攻到底能否更有效率。

臘月二十六,在林詹所部抵達金陵城下十天之後,第二輪的攻勢,終於浩浩蕩蕩地展開。(。)

第642章 君第803章 落魄君王第783章 康州夜戰第137章 郡王府的規矩第725章 固若金湯第200章 強行救人第776章 一位故友第269章 你是我的俘虜(上)第490章 深閨佳人第346章 堅守策略第463章 原則爲何物(下)第839章 棋如天下第669章 宮變(六)第891章 以人換糧第685章 渤海已定第250章 盡人事第155章 誘導第262章 平靜的夜晚第300章 僵持的戰局第657章 霸道到底第354章 主動權第542章 新兵新將第497章 夫妻冷戰第830章 君臣之隙(上)第839章 棋如天下第826章 爲臣之道(下)第72章 賣笑第254章 雪夜祭(上)第249章 鐵骨錚錚第234章 實地考察第637章 強搶民女第460章 解開心結第419章 臨將終戰第508章 王府有喜第632章 本該有的反應第269章 你是我的俘虜(上)第314章 一家人兩家話第579章 城中之盟第488章 遷都第385章 禮佛(上)第54章 火場奇聞第563章 順得哥情失嫂意第847章 磨人的妖精第361章 關鍵一戰(五)第719章 南使到來第356章 博弈(下)第623章 一擼到底第377章 限期(上)第16章 得而復失第748章 蠻夷入侵第323章 照足禮數第68章 有理無理(上)第100章 形勢迫人第601章 女道第266章 不告而別第349章 音信第102章 戲班子第746章 風韻猶存第493章 李氏公主第649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816章 三宮六院(上)第25章 我非菩薩心腸(下)第647章 給她一個名分第659章 跟朕搶男人第13章 煮鶴焚琴(下)第901章 一戰定南(下)第33章 特別獻禮第715章 攻城守備戰(上)第94章 女皇的心思(上)第763章 滿城風雨第191章 嬌滴滴的落網之魚第86章 局勢第390章 私情大於公義第347章 賴賬第604章 失度帝王第766章 皇廷更迭(上)第364章 重點打擊第877章 一去烽煙望五洲(九)第23章 亦敵亦友第109章 情敵第489章 掃興而歸第695章 總有替代者第5章 旅途上第880章 朕若賜汝第713章 龍榻的主人第465章 洛陽之戰(二)第870章 一去烽煙望五洲(二)第521章 軍變(二)第856章 我自安處第283章 皎潔之心第665章 宮變(二)第643章 借宿第306章 共謀對策第431章 立場各異第401章 熱烈的追求(下)第113章 再遇第791章 北關烽火(下)第419章 臨將終戰第867章 祭祠堂
第642章 君第803章 落魄君王第783章 康州夜戰第137章 郡王府的規矩第725章 固若金湯第200章 強行救人第776章 一位故友第269章 你是我的俘虜(上)第490章 深閨佳人第346章 堅守策略第463章 原則爲何物(下)第839章 棋如天下第669章 宮變(六)第891章 以人換糧第685章 渤海已定第250章 盡人事第155章 誘導第262章 平靜的夜晚第300章 僵持的戰局第657章 霸道到底第354章 主動權第542章 新兵新將第497章 夫妻冷戰第830章 君臣之隙(上)第839章 棋如天下第826章 爲臣之道(下)第72章 賣笑第254章 雪夜祭(上)第249章 鐵骨錚錚第234章 實地考察第637章 強搶民女第460章 解開心結第419章 臨將終戰第508章 王府有喜第632章 本該有的反應第269章 你是我的俘虜(上)第314章 一家人兩家話第579章 城中之盟第488章 遷都第385章 禮佛(上)第54章 火場奇聞第563章 順得哥情失嫂意第847章 磨人的妖精第361章 關鍵一戰(五)第719章 南使到來第356章 博弈(下)第623章 一擼到底第377章 限期(上)第16章 得而復失第748章 蠻夷入侵第323章 照足禮數第68章 有理無理(上)第100章 形勢迫人第601章 女道第266章 不告而別第349章 音信第102章 戲班子第746章 風韻猶存第493章 李氏公主第649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816章 三宮六院(上)第25章 我非菩薩心腸(下)第647章 給她一個名分第659章 跟朕搶男人第13章 煮鶴焚琴(下)第901章 一戰定南(下)第33章 特別獻禮第715章 攻城守備戰(上)第94章 女皇的心思(上)第763章 滿城風雨第191章 嬌滴滴的落網之魚第86章 局勢第390章 私情大於公義第347章 賴賬第604章 失度帝王第766章 皇廷更迭(上)第364章 重點打擊第877章 一去烽煙望五洲(九)第23章 亦敵亦友第109章 情敵第489章 掃興而歸第695章 總有替代者第5章 旅途上第880章 朕若賜汝第713章 龍榻的主人第465章 洛陽之戰(二)第870章 一去烽煙望五洲(二)第521章 軍變(二)第856章 我自安處第283章 皎潔之心第665章 宮變(二)第643章 借宿第306章 共謀對策第431章 立場各異第401章 熱烈的追求(下)第113章 再遇第791章 北關烽火(下)第419章 臨將終戰第867章 祭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