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章 一去烽煙望五洲(二)

揚州之戰爆發的第二天傍晚,韓健得知了消息。

揚州城內有韓健特別佈置的眼線專門負責調查揚州城周邊的動向,這些消息近乎是通過海陸空多種方式向外傳遞,務求做到最快和最迅捷。

江都距離揚州的直線距離有三百里,當韓健得到消息時,竟然比距離揚州不到五十里的金陵更早。這主要因爲朱同敬在揚州城的內應做到裡應外合,攻佔揚州近乎是在完全秘密的情況下進行。

韓健仍舊不知司馬藉的生死情況,韓健派出多路人馬前去營救仍舊不得,這讓韓健很惱火。

以韓健得到的情報來看,朱同敬的運兵船三更時抵達揚州城下,四更末的時候,揚州城已經失守,同時消息仍舊被閉塞於揚州城內。隋化被生擒,之後被朱同敬斬殺,而隋化身邊的將領和謀士,有的被朱同敬收編,有的則是“下落不明”。

對於情報所得“下落不明”的字眼,韓健顯得有幾分不理解,照理說揚州城在隋化等人近乎沒有防備的情況下被攻陷,就算有人能趁亂逃竄,也斷然不會插翅而飛,除非是有種可能,就是在大難之前被一些人所猜到這結果,而有些人趁機提前逃走。

韓健很希望能提前獲悉這情況的人是司馬藉,但也知道司馬藉爲隋化所軟禁,未必能脫身。

朱同敬下一步的目標不用說也是繼續攻打金陵城,若金陵城再失守,也到了南朝政局陷入徹底動盪之時,離他親率兵馬南下爲時不遠。

當晚韓健緊急召開軍事會議,將揚州城內昨夜發生的劇變公之於衆,身在江都的將領和謀士一片譁然。誰都沒想到南朝和北朝的戰爭會變成南朝內部的內亂。而本身韓健發佈討賊檄文中,是要發兵征討朱同敬,但最後竟是韓健從江陵借給朱同敬船隻。讓他可以順江而下,殺了揚州一個措手不及。

軍事會議中。寧原同樣也參加,當他知道事情後最爲驚愕,因爲自始至終韓健從未向朝廷內部透露過相關的訊息,朝廷何時徵調了大批的運兵船到江陵去,寧原作爲一朝首輔竟然絲毫不知。

“陛下,南朝內部劇變,正是我朝發兵良機,不知陛下當徵調何處兵馬向南攻伐?”寧原在驚愕之餘。也意識到他自己沒有得到韓健的信任,否則這麼大的事,韓健不可能連他這個首輔都瞞着。

韓健冷冷打量寧原一眼道:“朕尚且未做決定,那依寧太師之意,應以南朝哪座城池爲突破口?”

以往寧原在這種問題上肯定會裝糊塗,但這次他卻近乎毫不猶豫說道:“揚州。”

“揚州初爲臨江王兵馬所竊,以臨江王的謹慎,就算他要攻取金陵,也斷不會對揚州拱手相讓。”韓健說道。

旁邊卻有將領不以爲然,一名名叫韓何的人道:“陛下。末將以爲,南朝如今正值內亂,臨江王佔奪揚州。不過是爲揚州數萬守軍,一旦得手,必然不顧一切出兵金陵,將揚州棄守。臨江王兵馬不過兩三萬,如何能做到攻守兼備?”

旁邊不少將領和謀士以爲然,近乎在所有人認爲,朱同敬攻下揚州,必會馬不停蹄去攻打金陵,而金陵纔是朱同敬的最終目標。但韓健卻能感覺出朱同敬是多麼的高深莫測。以朱同敬的智計,不可能沒考慮到北朝兵馬的動向。說不定他已在揚州佈置兵馬等着北朝兵馬來犯,他能以逸待勞。

金陵城與揚州城。兩座看似很堅實牢不可破的城池,在朱同敬眼中近乎都是不設防。也就是說,朱同敬攻打金陵會跟攻打揚州城一樣輕鬆,這是朱同敬當初從金陵城撤往江贛地區時就已經布好的局。

既然朱同敬不用在金陵城上動用太多人馬,那他就可在揚州佈防更多兵馬,對於韓健來說,如今不是着急的時候,既然全盤計劃已經設定好,他要打南朝一個措手不及,同時也要讓朱同敬出乎意料。

“朕主意已定,暫且兵馬不發,待之後金陵戰況傳回之後,再做詳細商議。”

韓健的軍事會議並沒有開的很長,他主要是把揚州城的具體情況傳達下去。

等將領和謀士,包括參與軍事會議的幾名文官撤出,韓健才擺擺手,大西柳從後堂中出來,作爲情報體系的負責人,這種重要的軍事會議就算大西柳不用露面,她也需要旁聽。

“具體的話你都聽到,現在朕需要馬上知道揚州及金陵城的戰況,你即刻便動身去南方,若是可以的話,往徐定城去一趟,若司馬藉真的能逃出生天,他必然會與李方唯一同往徐定。”

韓健思來想去,他還無法確定司馬藉的安危情況,但可以料定的是,在揚州城城破之前,城中的確有人提前獲悉了情況,逃走的並不止一人兩人。這些人是何人通風報信尚且不知,或者是朱同敬內部的人泄露風聲也有可能,但韓健估摸這種可能性並不大,朱同敬在領兵沿江而下時,沒人會料到他會先打揚州後攻金陵,或者其內部有人獲悉情況,但畢竟朱同敬領兵抵達後就開始攻城,中間沒有停頓時間,消息要走漏還是很困難。

能猜到朱同敬在有兵無船的情況下可以攻打揚州,其計謀定然非同一般,韓健暫時不知隋化手下逃走的人中有誰,還要等後續的情況才能作出判斷。

等韓健回到東王府時,消息已經傳回來,一家子女人近乎都聚集在東王府正廳之中,她們也是想知道剛詳細的狀況。

韓健不想多做解釋,擺擺手道:“都回去休息就是,把心安回肚子裡,就算揚州有戰爭,也不會蔓延到江都城來。”

韓徐氏有些不滿道:“健兒,你做事不能太武斷,聽聞朱賊的船還是咱借給他的。憑何?你這不是養虎爲患是什麼,南朝的惠王本身昏聵無能,要佔他的江山輕而易舉。這朱賊卻是隻老狐狸,以後要從他手上一統山河談何容易?”

韓健還是不想跟家裡的姨娘置氣。怎麼說她們也是爲自己,還有爲他的江山考慮。

“六娘,很多事跟你說了你不明白,只有製造南朝的亂局,才能以最小的代價攻下南朝。以如今朝廷的戰爭資源,是沒法展開一場如同去年與鮮卑人曠日持久的戰爭。”

韓徐氏聽韓健的話似乎是有道理,但她仍舊不服軟,嘆口氣道:“要做事。自己多悠着一點,以前是你二孃和三娘管着你,現在她們不在,我就要幫忙說說。若以後我們這些老的不在了,還有蓯兒和欣兒她們,在做事上你總該有個度,不爲別人也爲身邊人着想。”

韓健行禮道:“六娘教訓的是,孩兒緊急。來人,送幾位郡王妃和皇妃回去休息。”

宮女各自跟隨各院的女主人離開,最後韓健還是把兩位正宮皇后顧欣兒和楊蓯兒留下來。

顧欣兒和楊蓯兒都能感覺到事態的重大。本來她們就對韓健出征的事很擔憂,現在知道南朝內部發生爭鬥,隨時可能讓韓健領兵出征。她們心中分外着急。

“夫君,若是您往南方去的時候,可否帶臣妾一起去?”顧欣兒眼巴巴望着韓健,目光楚楚充滿着依戀。

平日裡顧欣兒都是含蓄內斂的人,她很少會把心中的情感這麼表現出來,這次她這麼做,也足見她心中的急切。

韓健笑了笑道:“不用太擔心,以前出征那麼多次,不都好好的?”

韓健想安慰。但也覺得這話有些蒼白無力,他心中同樣放不下顧欣兒等女。他很不能出征的時候把身邊所有女人都帶在身邊,可他也知道這麼做只會讓身邊的女人更加危險。作爲男人來說,既要跟身邊的女人長相廝守,同樣也不能讓她們有一丁點的損傷。

楊蓯兒嘆口氣道:“都說了勸相公也沒用,倒還不如多祈福,相公眼中我們都是小女人,纔不配跟他去打仗呢。”

韓健笑了笑,楊蓯兒這是想用激將法,但這對他可完全不會奏效。

韓健把一些簡單的事交待一下,主要是讓兩位愛妻代替他去安慰他身邊的女人,很多人事他不能做到面面俱到,而這兩位皇后,一個溫婉識大體,另一個則是能統攬大局,都適合來作爲他後院的定心石。

韓健沒有陪楊蓯兒和顧欣兒回房,他還要去楊瑞那邊。

在來到江都後,韓健過去陪楊瑞的次數不多,主要是之前二人有過商議,韓健出征後會帶楊瑞在身邊,之後朝夕相伴的機會很多,所以他要等多去陪其他人。但韓健到江都一住就是三個月時間,到如今七月底韓健還是未領兵出征,難免會讓楊瑞覺得自己被冷落。

等韓健抵達楊瑞居所的時候,楊瑞房裡的燈已經熄滅。

韓健覺得奇怪,他早前已經派人過來通知了揚州城破的消息,難道楊瑞覺得事情是小事無關緊要?

等韓健到了門口,才發覺卉兒正立在那有些昏昏欲睡的模樣。

突然眼前有個人影,卉兒嚇了一跳,定睛看清楚才鬆口氣,趕緊給韓健行禮問安。

“陛下在裡面?”韓健問了一句,但其實他已經感覺到楊瑞的氣息。

“是。”

卉兒回了一句,回過頭,楊瑞就站在門口看着他們。卉兒趕緊讓開,她不敢打擾到韓健跟楊瑞說話。

“爲何這麼早就熄燈?”韓健看了看裡面,楊瑞已經轉過身,回去到房裡,重新把蠟燭點燃,微弱的燈光中,小公主已經在搖籃裡睡着。

“總是哭鬧。”楊瑞略微有些煩擾道,“怎麼哄都不聽,實在是心煩意亂。本來以爲她小的時候已經夠煩的,可現在聽到她的哭聲,就沒來由煩躁。”

韓健笑了笑道:“或者是因你身懷有孕,心裡煩躁的緣故,不行的話還是讓奶孃過來帶的好。”

楊瑞笑了笑,笑容中也沒有之前那麼另人敬而遠之的高傲,之前楊瑞對韓健的態度實在是不好,無論韓健做的是對是錯,她總是跟韓健若即若離。但在這次她重新身懷有孕之後,反而讓楊瑞多了幾分女人的溫柔。

韓健遲遲沒有立太子,其實也是在等跟她生個兒子,這對楊瑞而言已是萬幸。她把皇位讓出來,是爲了讓朝廷穩固,那時候正是鮮卑入侵,國家都生死存亡於一線之時,事實證明她的選擇是正確的,正因韓健登基,朝廷和軍隊上下一心,最後纔將鮮卑人徹底趕到而來漠北草原。

但她仍舊心裡恨,恨自己的同時,就把這種恨轉嫁到韓健身上,但其實她主要是怕將來楊氏的基業斷在她的手上。再加上韓鬆氏和寧原聯手對舊皇族的打壓,將她也遷到冷宮,她心中更是對韓健難以釋懷。

可如今她重新身懷有孕,很多事在往她期冀的方向發展,只要她能生下兒子,兒子成爲太子,那時韓健再一統山河,她的地位就不再是個亡國的君主,而她將成爲未來天子的母親,楊氏的基業也可以繼續傳承下去。畢竟連魏朝的國號到如今都未曾更改。

“已經決定何時出征了?”楊瑞問了一句,她還顯得有些心力交瘁,可能是身懷有孕,丈夫又時常不在身邊,煩躁起來連她自己都難以控制。畢竟對楊瑞來說,她已經是“大齡產婦”。

韓健坐下來,微微搖頭。

楊瑞笑了笑道:“何時決定了先來通知我,我好做準備。”

韓健苦笑道:“以你現在的狀況,如何能經得起旅途勞頓?還是留下來的好。”

楊瑞卻很堅持搖搖頭道:“曾經你說過,要讓我這個曾經的皇帝,一起見證你一統山河之時。無論怎樣,我也想陪你同去。以我的體質,只要路途中養護得當,不該有什麼問題。”

韓健看着肚子已經微微隆起的楊瑞,心中突然生了一種穩定生活的感覺。

烽火連天,陣前拼殺,攻城略地……這些他都不想再去經歷。(。

強烈推薦:

第650章 女死士第424章 另有主謀第287章 和談第719章 南使到來第402章 國宴即家宴第562章 首輔人選第839章 棋如天下第367章 酒逢知己第778章 以夷制夷第617章 失火與失竊第588章 不趕巧第366章 背水一戰第248章 保釋第304章 離開第268章 荒野小屋第761章 獨自偷閒第389章 轉性第300章 僵持的戰局第37章 獨處第175章 越不過的天險第227章 分工明確第768章 皇廷更迭(下)第616章 不給面子第57章 抽絲剝繭第793章 一招制敵第526章 軍變(七)第898章 不對等的賭約第103章 搶戲(上)第769章 新皇第666章 宮變(三)第330章 手心手背第643章 借宿第777章 南轅北轍第485章 清算進行時(下)第605章 賭注(上)第619章 兵器所第139章 陰謀不遂第460章 解開心結第834章 請留第40章 前途未卜第332章 朝中有人第102章 戲班子第913章 提劍勸誡第125章 麻痹敵人第614章 一國之奴第532章 故技重施第894章 朕不能做錯事第461章 翁婿第486章 和睦爲先第134章 兩面派第40章 前途未卜第748章 蠻夷入侵第695章 總有替代者第217章 刺客第798章 一路兇險第139章 陰謀不遂第307章 朝見第244章 洛陽亂(一)第267章 捲入江湖第503章 新春宴第623章 一擼到底第855章 大難前兆第313章 開府議事(下)第741章 江淮無事第538章 飲食不調第592章 宮闈有人第704章 釣魚交易第278章 技驚四座第668章 宮變(五)第468章 洛陽之戰(五)第748章 蠻夷入侵第601章 女道第534章 多情與無情第325章 心有旁騖第827章 封疆諸侯第780章 一路北上第575章 窗戶紙第235章 人手充足第821章 進選秀女(下)第144章 御前召對第608章 生產第639章 心懶第363章 傾巢而動第494章 特別任務第551章 敏感的女人第222章 還不完的人情第728章 陣前換帥第775章 少主第655章 攜伴出宮第450章 演技過人第187章 媒人第790章 北關烽火(上)第632章 本該有的反應第789章 拜師學武第311章 開府議事(上)第127章 以惡制惡(上)第596章 貪心第667章 宮變(四)第580章 談判議和第239章 回國
第650章 女死士第424章 另有主謀第287章 和談第719章 南使到來第402章 國宴即家宴第562章 首輔人選第839章 棋如天下第367章 酒逢知己第778章 以夷制夷第617章 失火與失竊第588章 不趕巧第366章 背水一戰第248章 保釋第304章 離開第268章 荒野小屋第761章 獨自偷閒第389章 轉性第300章 僵持的戰局第37章 獨處第175章 越不過的天險第227章 分工明確第768章 皇廷更迭(下)第616章 不給面子第57章 抽絲剝繭第793章 一招制敵第526章 軍變(七)第898章 不對等的賭約第103章 搶戲(上)第769章 新皇第666章 宮變(三)第330章 手心手背第643章 借宿第777章 南轅北轍第485章 清算進行時(下)第605章 賭注(上)第619章 兵器所第139章 陰謀不遂第460章 解開心結第834章 請留第40章 前途未卜第332章 朝中有人第102章 戲班子第913章 提劍勸誡第125章 麻痹敵人第614章 一國之奴第532章 故技重施第894章 朕不能做錯事第461章 翁婿第486章 和睦爲先第134章 兩面派第40章 前途未卜第748章 蠻夷入侵第695章 總有替代者第217章 刺客第798章 一路兇險第139章 陰謀不遂第307章 朝見第244章 洛陽亂(一)第267章 捲入江湖第503章 新春宴第623章 一擼到底第855章 大難前兆第313章 開府議事(下)第741章 江淮無事第538章 飲食不調第592章 宮闈有人第704章 釣魚交易第278章 技驚四座第668章 宮變(五)第468章 洛陽之戰(五)第748章 蠻夷入侵第601章 女道第534章 多情與無情第325章 心有旁騖第827章 封疆諸侯第780章 一路北上第575章 窗戶紙第235章 人手充足第821章 進選秀女(下)第144章 御前召對第608章 生產第639章 心懶第363章 傾巢而動第494章 特別任務第551章 敏感的女人第222章 還不完的人情第728章 陣前換帥第775章 少主第655章 攜伴出宮第450章 演技過人第187章 媒人第790章 北關烽火(上)第632章 本該有的反應第789章 拜師學武第311章 開府議事(上)第127章 以惡制惡(上)第596章 貪心第667章 宮變(四)第580章 談判議和第239章 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