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臨將終戰

兩路兵馬已經殺到司馬藉所控制的閩地腹地,而與此同時,韓健親征的兵馬也踏上了征程。

韓健親征南下的兵馬最多有八萬兵馬,韓健對於金陵城周邊的防務,加派了兵馬來鎮守,而韓健與司馬藉,似乎最後一戰也儘量避免了。

韓健並不需要親自踏上戰場,就可以與司馬藉分出勝負,因爲這場戰爭怎麼看,司馬藉僅有的五萬兵馬也是無法守住徐定和福州城的。無論是張行,還是林詹,都是戰場上極爲有經驗的將領,他們不會輕兵冒進,更不需要跟蘇廷夏一樣需要與司馬藉戰場正面的交戰,在北朝完全控制了局勢的情況下,就算司馬藉能在一地有所得失,也無法佔據整個局面上的優勢。

在戰爭局面上,司馬藉反倒更希望韓健能給他一個痛快,兩軍痛痛快快進行一場決戰。但韓健沒準備給司馬藉這樣的機會,就好像之前司馬藉對蘇廷夏的戰術一樣,韓健只需要把司馬藉所部的經濟和補給命脈全部扼守住,慢慢將司馬藉所消耗死就完畢。因爲需要着急的是司馬藉,而不是北朝,如今北朝已經打到了最後一戰,何必去再冒險呢?

三月二十四,韓健御駕親征的兵馬在從金陵城出征十二天之後,抵達閩北之地,韓健行進的速度很緩慢。韓健沒有去馳援○,..張行或者林詹兩路兵馬任何一部,他是作爲第三方兵馬南征。

此時司馬藉的兵馬,已經撤回到徐定城。似乎司馬藉要鐵了心要與林詹所部在徐定周邊展開一場惡戰,至於福州城已經處於放棄。連張行所部,也將福州城周邊各城池的聯繫所切斷。怎麼看,福州城都屬於是北朝的囊中之物。

隨着張行親率六萬兵馬兵馬,完成對福州城的三面包圍,這座閩東之地最大的城池,對北朝來說已經是唾手可得。而張行爲了防備司馬藉的馳援,在徐定與福州城之間,設下了四萬多兵馬的埋伏。而且張行隨時可以調動他的兵馬西進,與司馬藉的中軍主力交戰。但一直到三月下旬,司馬藉仍舊沒有馳援福州城的動向。此時司馬藉的情況有些反常。

兩座主要城池,棄守一座而保住另一座,怎麼看都還算正常,或者這隻能說明司馬藉有舍有得。他選擇了人文地利更加有優勢的徐定城。畢竟那是他的勤王軍所發起之地,若連徐定城都保不住,談何去爭奪福州城?可韓健卻覺得,這似乎是司馬藉的一種陰謀,司馬藉不可能坐視福州城不理,換一種角度考慮,其實一城的得失,對於司馬藉來說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他現在的旗幟,南朝的女皇蕭旃都在北朝手上。而整個閩地都已經被北朝的大軍所困,司馬藉就好像一隻沒有翅膀的鳥,再想飛也難比登天。

但韓健不信司馬藉會在徐定城坐以待斃,他一直在想,司馬藉可以用怎樣的手段來緩解眼前的危機?又以怎樣的奇兵,來與北朝最後一戰?

韓健行軍途中,每天在駐軍之後都會召開軍事會議來商討此事。但一連半個月時間,韓健的謀臣都沒有發覺到這次的南下進軍有何不妥。韓健本也以爲,這一戰絕對是十拿九穩,可當韓健綜合參考了南朝的地方地理,以及南朝軍事分佈之後,作出了一個很令人不解的決定。

撤兵金陵。

韓健親率大軍向南行進將近千里,突然要撤兵,對於軍中將士來說還是很錯愕的。但韓健卻能感覺到,若司馬藉還有任何機會來勤王成功的話,絕不會是在閩地的這一戰,而是在於“盤外招”。先是讓韓健以爲勝券在握,親自領兵南下,再斷了北朝各路兵馬北上之路,到那時,司馬藉要做的不是與北朝的兵馬正面交戰,而是牽制北朝兵馬的回撤之路,這一路將會是艱難險阻,到那時,北朝的兵馬就算能撤回到金陵城,也會陷入到泥潭之中,不得不從金陵城撤兵,到時候司馬藉就能順利“光復”金陵城。

這是韓健所能設想到最完美的計劃,司馬藉將蘇廷夏所部所滅,就完成了這完美計劃中最關鍵的一步,還有一步很重要,司馬藉必須要有一路奇兵能斷了北朝三十萬南征大軍的後路,這路奇兵很顯然,就是李山野,或者稱之爲韓珪,其所籌劃了二十年的南朝勢力。

當韓健決定撤兵時,軍中上下滿是非議之聲,因爲韓健的中軍兵馬也想建功立業。因爲韓健的堅持,軍中將領也不得不照辦,就在大軍撤軍不到兩日,兵馬重新回到浙南地區後,地方就有不明武裝前來阻截北朝兵馬北上之路,而這些兵馬並非地方的散兵遊勇,而是成建制的兵馬,數量在一千人在三千人之間,他們也不是與韓健的中軍展開力敵,而是要將韓健的中軍主力往浙西和江贛之地引。

韓健在發覺到司馬藉背地裡可能有的陰謀之後,已做好了重新撤回到金陵城的準備。在路途上所遇到的這些來歷不明的武裝,也不會成爲韓健中軍主力太大的阻隔。韓健分出少部分的兵馬進行追擊和圍殲之後,派出輕騎兵爲主的前軍,往金陵城方向進發。

三月二十九,韓健中軍主力進駐到杭州城,這也是韓健南下途中所未入的城池。就在別人以爲韓健將只會在杭州城內短暫駐軍,隨即就會撤兵金陵城時,韓健卻沒有着急,而是在杭州城內進行收攏和歸化,準備以杭州城爲中心點,對北朝大軍後方的不安定因素來展開清理。

四月初二,張行所部展開對福州城的圍攻。

一連三天,福州城都在緊密的炮火攻擊之下,這一輪的攻城。以火炮配合攻城軍,從福州城北、西兩座城門進行猛攻。令城中不到八千的守軍苦不堪言。

福州城雖然是司馬藉後方的重要城池,司馬藉也佈置了重兵防守。但司馬藉之前最重視的是要一次性吞併蘇廷夏的兵馬,福州城因爲距離閩西之地實在太遠,已經成爲司馬藉從戰略上棄守的城池。

到四月初六,攻城戰爆發後的第五天,福州城城東卻意外被攻陷,原來是倉皇出逃的城中守軍,將城門打開後。卻爲亂軍所奪城門。福州城城西和城北堅守了五天的戰線還沒被攻破,卻好似意外在城東失守,當時就有兩萬多攻城兵馬殺入到福州城內。福州城的巷戰一直持續到四月初八仍舊沒結束。

韓健最開始得到這些情報時,一直費解於爲何小小一座福州城會如此難攻。等在四月初九福州城徹底攻佔之後,韓健纔得到一個消息,原來司馬藉竟然在戰爭開始後。離奇出現在福州城內。鼓舞了軍心,讓城中將士以爲司馬藉會與城中將士一同血戰到底,這纔給攻佔福州城帶來了麻煩。

韓健在得到這消息後,覺得有些荒誕。

司馬藉明明是在徐定城內,如何會出現在福州城?難道司馬藉會分身之術?其實再仔細想想,這不過是司馬藉所使用的障眼法而已,南朝認識他的人屈指可數,只要上層將領以爲某個人就是司馬藉。中下層的將士更不可能得知司馬藉的具體身份。

不過無論如何,福州城已經落入到北朝之手。而韓健又親率大軍扼守住北朝大軍的糧道,就算李山野真的從石頭縫裡蹦出來,也休想從韓健手上奪得金陵城,或者是干擾到北朝大軍的補給。韓健所選擇鎮守的地方也恰到好處,杭州城,既沒有太靠近於南邊的北朝各路人馬,又沒有回守金陵城,但卻能幾個方向都兼顧,而韓健鎮守杭州也是很有道理的,就算李山野能通過一些手段,分化瓦解韓健身邊的部將,將杭州城奪得,也不會有任何的作用,因爲杭州城本來在戰局中就顯得無關緊要。但若韓健回守金陵城的話,一旦韓健身邊發生軍事政變,很可能會出現金陵城失守,韓健身死,兩種情況同時發生的悲劇,那時林詹和張行所部的後方補給線一斷,就只能撤兵,就落進司馬藉的陷阱之中。

在韓健進軍到杭州城後,隨着韓健將身邊侍衛都不斷換防,甚至也做好了隨時撤兵金陵城和蘇州城的準備後,韓健身邊也是出奇的安全,沒有任何人能威脅到韓健的皇位。就算杭州城遭遇到猛攻,韓健也會選擇棄守,一座杭州城,不能成爲他征服南方的牽絆。

四月二十二,林詹所部終於發起對徐定城的進攻。這被韓健看作是征服天下的最後一戰。

司馬藉在徐定城,擁兵在五萬上下,而林詹的攻城人馬大約有十萬,此時徐定城東、北、西三個方向,已經沒有任何城池還在司馬藉控制之下,司馬藉所能倚靠的後援,來自於後方上杭以及潮州一代。而此時張行卻領兵從沿海地區一路南下,並在四月二十四,攻下了潮州,原本就不屬於司馬藉所控制的粵地,紛紛納降表而投降。

四月二十六,司馬藉已經徹底陷入到重圍之中,因爲上杭之地發生叛亂,他所安排鎮守上杭縣的武將夏河發動叛亂,領四千多兵馬直接投降了張行,隨後張行領兵斜插往西北,於四月二十九完成對徐定城的合圍。

司馬藉已經是徹底斷了與外界的一切聯繫,整個徐定城已經陷入到重圍中。北朝兵馬圍城軍有十七八萬之多,而城中守軍已經銳減,於此時守軍已經不過三萬。

此時的韓健,仍舊留在杭州城中。韓健要找到李山野的下落,並將李山野徹底剷除,這對韓健來說,或者比殺了司馬藉更爲重要。韓健對於曾經的友情還算是很在乎的,他不忍心對司馬藉下手,但對於李山野,韓健卻沒有絲毫留情的可能。

經過一個多月的調查,韓健近乎可以確定,李山野在金陵城周邊,有散亂的軍事力量,大約有兩萬多人馬,這些人馬因爲太過分散,而且戰鬥力不足,可以趁亂起事,但真正要發揮攻城略地的作用是不可能的。李山野的人遍佈在金陵城周邊,甚至可能在韓健身邊也有人爲他賣命。

五月初二,從金陵城傳來消息,說是捉拿到賊軍的一個重要人物,而這個人物,就是韓珪左膀右臂之一的公孫術。因爲公孫術曾在朝中爲官,再加上韓健曾有明令要善待公孫術,因而在公孫術被捉拿之後,也未受到嚴刑拷問,此人直接被情報系統押赴到杭州城來,甚至還被當作是“使節”一般。

在消息傳到杭州城的第三天,五月初四,公孫術抵達杭州城。其實公孫術手上還有一封韓珪寫給韓健的信函,韓珪本想借由公孫術,將他自己還活在世上的消息公告天下,但因情報系統的負責人大西柳,一早就知道此事,因而在得到信函之後,但凡見到信函之人一律被“滅口”,使得消息被壓縮在很小的範圍內,這次押送公孫術到杭州城,更是大西柳親自負責。

在大西柳奏報公孫術情況之時,韓健還留守在杭州城太守府內,一邊陪伴着已經懷孕四個月的蕭旃,一邊等候從徐定城那邊傳來的消息。韓健很希望能早日得到攻佔徐定城的消息,無論司馬藉生死,至少證明南朝勤王軍的徹底覆滅。

“……難道那個人,對朕還有話說不成?”韓健在看過大西柳給他的信函之後,將信直接遞到蠟燭前燒燬,旁邊的蕭旃也很驚訝,是何等的信函需要慎重到這種程度,看過之後還要銷燬?

大西柳不敢當着蕭旃的面胡言亂語,因爲韓珪在世的消息,所知之人甚少,除了韓健身邊的親眷之外,也就只有她知根知底。

“陛下,公孫術將如何處置?”大西柳沒有去回答韓健的問題,反倒是直接請示。

韓健笑了笑道:“你自己看着辦吧。”(。)

第872章 一去烽煙望五洲(四)第532章 故技重施第753章 無關緊要之人的生死第472章 主帥在後第3章 少年不知愁滋味第799章 初聞噩耗(上)第39章 走不了了第311章 開府議事(上)第528章 君王不問朝事(下)第11章 對牛彈琴第717章 階下之囚第83章 拜帖第131章 漏網之魚第523章 軍變(四)第194章 郎情妾意第260章 唱空城第323章 照足禮數第393章 其樂融融第893章 戰勝國君主第496章 夜會佳人(下)第95章 女皇的心思(下)第231章 鬥琴第146章 強中自有強中手第504章 姊妹第275章 招婿第462章 原則爲何物(上)第752章 避風港第277章 複試第378章 期限(中)第36章 難兄難弟第281章 豫州之亂(下)第849章 女人當國第593章 砸場子的第850章 再回江都第861章 纏綿溫柔鄉第280章 豫州之亂(中)第378章 期限(中)第112章 案中案第180章 一夜(三)第120章 提賬第707章 大雨將至(下)第803章 落魄君王第412章 綁票案第584章 眼線第443章 姐妹的替身第810章 無聲勝有聲第539章 叛徒(上)第252章 月夜來訪(上)第763章 滿城風雨第354章 主動權第203章 只談風月第228章 花船女子第690章 征服女人二三法(上)第390章 私情大於公義第148章 漁夫和大魚(上)第789章 拜師學武第526章 軍變(七)第593章 砸場子的第218章 門外漢遇行家第268章 荒野小屋第78章 綁票案第399章 熱烈的追求(上)第250章 盡人事第292章 婚後第514章 立威(上)第774章 宮闈來客第840章 天子巡幸第418章 金陵變(下)第417章 金陵變(中)第500章 最熟悉的第三者第301章 過家不回第842章 嬌俏可人第735章 最深莫過女人心(上)第358章 關鍵一戰(二)第138章 醉翁之意第599章 師妹無心第809章 君臣換位第851章 兵從何來第720章 屠城第471章 洛陽之戰(八)第442章 三個女人第220章 爭搶戰利品第651章 裝病第481章 合巹(中)第238章 逃亡(下)第584章 眼線第858章 波瀾起潮第492章 新年(下)第90章 約會第46章 油炸果子第198章 悠閒的旅途第655章 攜伴出宮第528章 君王不問朝事(下)第431章 立場各異第430章 王師第736章 最深莫過女人心(下)第22章 盤絲洞第112章 案中案第808章 小院暖景第905章 征服國家,先從征服女人開始(下)
第872章 一去烽煙望五洲(四)第532章 故技重施第753章 無關緊要之人的生死第472章 主帥在後第3章 少年不知愁滋味第799章 初聞噩耗(上)第39章 走不了了第311章 開府議事(上)第528章 君王不問朝事(下)第11章 對牛彈琴第717章 階下之囚第83章 拜帖第131章 漏網之魚第523章 軍變(四)第194章 郎情妾意第260章 唱空城第323章 照足禮數第393章 其樂融融第893章 戰勝國君主第496章 夜會佳人(下)第95章 女皇的心思(下)第231章 鬥琴第146章 強中自有強中手第504章 姊妹第275章 招婿第462章 原則爲何物(上)第752章 避風港第277章 複試第378章 期限(中)第36章 難兄難弟第281章 豫州之亂(下)第849章 女人當國第593章 砸場子的第850章 再回江都第861章 纏綿溫柔鄉第280章 豫州之亂(中)第378章 期限(中)第112章 案中案第180章 一夜(三)第120章 提賬第707章 大雨將至(下)第803章 落魄君王第412章 綁票案第584章 眼線第443章 姐妹的替身第810章 無聲勝有聲第539章 叛徒(上)第252章 月夜來訪(上)第763章 滿城風雨第354章 主動權第203章 只談風月第228章 花船女子第690章 征服女人二三法(上)第390章 私情大於公義第148章 漁夫和大魚(上)第789章 拜師學武第526章 軍變(七)第593章 砸場子的第218章 門外漢遇行家第268章 荒野小屋第78章 綁票案第399章 熱烈的追求(上)第250章 盡人事第292章 婚後第514章 立威(上)第774章 宮闈來客第840章 天子巡幸第418章 金陵變(下)第417章 金陵變(中)第500章 最熟悉的第三者第301章 過家不回第842章 嬌俏可人第735章 最深莫過女人心(上)第358章 關鍵一戰(二)第138章 醉翁之意第599章 師妹無心第809章 君臣換位第851章 兵從何來第720章 屠城第471章 洛陽之戰(八)第442章 三個女人第220章 爭搶戰利品第651章 裝病第481章 合巹(中)第238章 逃亡(下)第584章 眼線第858章 波瀾起潮第492章 新年(下)第90章 約會第46章 油炸果子第198章 悠閒的旅途第655章 攜伴出宮第528章 君王不問朝事(下)第431章 立場各異第430章 王師第736章 最深莫過女人心(下)第22章 盤絲洞第112章 案中案第808章 小院暖景第905章 征服國家,先從征服女人開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