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突破口

餘額不足

帝國皇帝安德魯三世還真的下了詔,封了成功一個帝國男爵的爵位,還將雷澤恩星系賜給了成功,不過,成功對此倒是沒什麼感覺:畢竟帝國受封男爵的人可不在少數,男爵這個爵位在帝國不怎麼值錢;而雷澤恩星系雖然賜給了成功當成封地,其實和聯邦將四個星系委託德雷斯登代管的意思差不多,都是該要上繳的稅收一毛都不能少交,只是雷澤恩星系的『代管期限』是到成功過世爲止,而聯邦託管的四個星系十年後就會迴歸聯邦的統治。

更何況,帝國還是挑起德雷斯登叛亂與謀殺愛莉絲一家人的兇手,可能的話,成功纔不想要這個帝國的爵位和領地;只是爲了要裝出一副很熱衷功名利祿的樣子好降低帝國的戒心,順便替突然之間大量出售CPOS控制系統和蠑螈式機甲給帝國找個掩飾真正意圖──掏空帝國財政──的藉口,再加上多一個星系的收入有助於緩解德雷斯登的經濟壓力、讓卡蕾不用那麼操勞,成功纔會派人向勞夫表示他想要一個帝國的爵位和一個封地。

當然,成功也不會真的就老老實實地出售蠑螈式機甲給克薩帝國。

爲了要省錢,勞夫向KH工業提議製造蠑螈式機甲的原料由帝國官方來提供,因此成功下令KH工業將機甲生產線陸續拆卸運到雷澤恩星系再改裝成製造蠑螈式機甲的生產線,表面上的理由當然是爲了能夠就近從德雷斯登獲得關鍵零組件的技術人力支援,實際上則是逼着帝國要將製造機甲的原料給運到雷澤恩星系來。

然後,成功派遣特胡爾的迅狼海盜團,在雷澤恩星系四周的帝國星域之中四處攔截帝國運送機甲原料前往雷澤恩星系的運輸船隊;成功給特胡爾的命令是:能夠搶_劫運輸船就搶,不能搶就當場毀掉,搶到的原料則運往聯邦交給德雷斯登託管的那四個星系、以市價將製造機甲的原料出售給當地的小型機甲製造商。

由於聯邦託管的四個星系並不是礦產豐富的星系,因此聯邦向當地的機甲製造商大量採購飛燕式機甲,當地機甲製造商就必須大量採購製造機甲的原料,自然就引起了當地製造機甲原料因爲供不應求而上漲;特胡爾將從帝國那邊搶來的機甲原料運到聯邦託管的四個星系去賣,不但可以賺更多錢,也有助於平抑當地機甲原料的價格。

成功知道,帝國運送製造機甲原料的運輸船被搶,肯定會去追查到底是誰搶了這些原料,以及這些原料被搶了之後又是流到誰手上,因此成功纔會命令特胡爾將搶到的原料運到聯邦託管的四個星系去出售,這樣當帝國在追查被搶機甲原料的流向時,帝國就會發現這些原料都進入了聯邦託管的四個星系,被當地的機甲製造商給買去製造機甲……然後賣給聯邦軍;這樣帝國就會認爲特胡爾是聯邦派出來假扮太空海盜的軍隊、搶_劫運送機甲原料的船隊就是爲了要阻止帝國製造更多的機甲,還可以降低聯邦從託管四星系獲得機甲的開銷。

當然,特胡爾出售機甲原料的錢,成功仍舊是和特胡爾七三分帳,七成上交給成功,三成就當作給迅狼海盜團的獎勵;這樣成功雖然無法直接利用從帝國搶來的機甲原料來製造機甲,但是至少可以獲得資金用來填補德雷斯登的財務黑洞。

成功這是條『禍水東引』之計,將搶_劫帝國機甲原料的事情栽贓到聯邦頭上;不過,成功也不怕將這件事情栽贓到聯邦頭上會帶給聯邦什麼壞處──聯邦都已經和帝國在戰爭了,事情還能比兩國爆發戰爭更糟糕嗎?

爲了要讓特胡爾能夠順利搶船,成功又調派了二十架的夜鶯式機甲給特胡爾,還將所有調派給特胡爾的機甲都做了雷達匿蹤處理;有着二十架飛燕式M型和二十架夜鶯式當主力,而且這些機甲都還具有雷達匿蹤能力,只要是特胡爾見到的帝國運輸船隊,基本上沒有任何運輸船能夠逃過特胡爾的毒手,帝國運送到雷澤恩星系來的大量機甲原料,平均被特胡爾給搶走了四分之三的數量。

運送原物料的運輸船頻繁遭到搶_劫,勞夫自然是大發脾氣,當然也沒忘記叫情報部的人去追查究竟是誰那麼大的膽子、敢來太歲頭上動土;而帝國情報部的效率倒也不錯,雖然他們沒查出究竟是誰搶了帝國的運輸船隊,但是他們倒是查到了在聯邦委託德雷斯登代管的星系之中、有人在大量出售製造機甲的原料,而且出售的數量正好和帝國被搶走的機甲原料數量相等。

聽到帝國被搶走的機甲原料是在沙魯曼星系、尚涅特星系、修克司星系和艾爾丹星系被人給賣掉了,一開始勞夫還以爲是成功派人搶_劫帝國的運輸船,畢竟那些運輸船都是被一批使用飛燕式機甲和夜鶯式機甲的人給搶走了,而德雷斯登的部隊剛好就使用這兩種機甲;但是當勞夫得知那些機甲原料都被當地的機甲製造商給買走、然後製造成機甲賣給聯邦軍的時候,勞夫就認定了必定是聯邦派人去搶_劫帝國的運輸船,還故意將被搶的原料運到聯邦託管的四個星系去出售,想栽贓給德雷斯登,『藉此破壞帝國與德雷斯登的合作關係』,因爲那些搶_劫帝國運輸船的機甲可都具有雷達匿蹤能力,而目前全宇宙只有聯邦在使用具有雷達匿蹤能力的機甲──由於聯邦對於『星塵計畫』保密到家,勞夫並不知道德雷斯登擁有雷達匿蹤技術,也不知道聯邦使用的暗影式匿蹤機甲都是由秦氏工業提供的,就這樣落入了成功布置好的陷阱之中、認定了搶_劫帝國運輸船的事情都是聯邦乾的好事了。

勞夫不是沒有想過抽調改裝CPOS控制系統的幽靈式機甲或是龍式機甲來護航這些運送機甲原料的運輸船隊,但是特胡爾手下的可都是雷達匿蹤機甲,改裝CPOS控制系統的幽靈式機甲和龍式機甲雖然性能優越,但是雷達無法發現和鎖定特胡爾手下的匿蹤機甲,自然也就沒辦法對抗匿蹤機甲,帝國還因此折損了大約兩個營數量的幽靈式機甲和龍式機甲,讓勞夫心痛的要死;而且抽調機甲護航運輸船隊會減弱前線的戰鬥力,而聯邦目前正在前線換裝暴風式機甲、虎式機甲和飛燕式機甲,這些機甲都具有一流水準戰鬥性能,帝國很需要幽靈式機甲和龍式機甲留在前線抗衡聯邦軍。

沒有辦法的勞夫只好試着聯絡成功、拜託成功將蠑螈式機甲的組裝線遷移回KH工業的總部,這樣帝國運輸船隊就不會因爲要將製造機甲的原料運到邊境星域而頻頻遭搶;成功的回答則是遷移組裝線沒有問題,但是德雷斯登支援的技術人員不願意深入帝國境內居住,一來離家太遠、二來他們『不適應帝國的法律』,如果不是在成功的領地上、他們會害怕不小心觸犯帝國的法律而遭到逮捕,所以製造關鍵零組件的生產線沒有辦法遷移到KH工業總部,這就讓勞夫後悔得要死,早知道當初就建議皇帝封一個位於帝國內部的星域給成功當領地了。

但是,皇帝都已經封了一個星系給成功,不可能再封第二個──至少短期內不可能,改封領地也不行,因爲這樣會顯得皇帝出爾反爾、有損皇帝的威信;勞夫只好繼續和成功討價還價,最後是敲定了將德雷斯登支援的技術人員薪水都上調四倍──這上調的四倍薪水當然都由帝國支付了,再加上讓技術人員適用德雷斯登外交人員身分、可以免受帝國法律管轄,這才說動了成功同意將關鍵零組件的生產線遷移到KH工業的總部。

只不過,就在KH工業這樣來回遷移生產線的時候,時間已經過去了將近一個月,而更糟糕的是,KH工業的蠑螈式機甲生產線雖然遷回了總部,特胡爾的迅狼海盜團竟然也跟着一路追殺到KH工業總部所在的科隆星系,繼續攔截帝國運送製造機甲原料的船隊;幸好的是特胡爾的太空海盜團每次搶_劫了以後、一定都要將原料運回那四個聯邦託管的星系出售,在路上花費了不少的時間,以致於搶_劫的頻率低了很多,因此帝國大約有四分之三的原料順利運到了KH工業。

但是,等到第一批三百架的蠑螈式機甲量產出來,時間上又過了五天,聯邦在納利普星系的暴風式機甲已經擴增到一整個團的兵力,在培波特一線也擴增到兩個營的兵力,帝國軍的龍式機甲和幽靈式機甲已經失去了壓倒性的戰鬥力優勢;逼得勞夫只得又拿出大筆金錢來向德雷斯登追加購買了一千套幽靈式機甲使用的CPOS控制系統和四千套龍式機甲使用的CPOS控制系統,用來改裝前線機甲,好讓帝國軍能夠繼續佔到上風。

折騰了這麼久,帝國軍總算是獲得了第一批的蠑螈式機甲,勞夫現在只能希望這些蠑螈式機甲的戰鬥能力真的值得上那些折騰的麻煩了。

自從在納利普星系的戰鬥中失去了幽靈式機甲後,克朗西上尉和另外五百名同樣失去了機甲的駕駛員被召回了帝國首都,就在帝國首都投閒置散了一個月;每天除了在軍營裡面進行自主訓練、保持自己的體能和技術以外,就只能到軍營附近的酒吧混日子、用酒精和陪酒女郎來麻痹自己的失意,還得常常聽那些即將調往前線的士兵們冷言冷語,這讓克朗西上尉的日子過得鬱悶之極。

而就在這樣的日子過了一個月之後,突然有一名掛着中校階級的軍官來到了軍營,一到軍營就來了個緊急集合,幸好的是克朗西上尉雖然日子過得很鬱悶,他總算還沒徹底頹廢下來,一聽到緊急集合的廣播號聲,立刻就朝着軍營前的集合場衝了過去,在其他人到來之前,第一個抵達集合位置。

那名中校一邊看着手錶、一邊數着人頭,就在前來集合的駕駛員數量剛好達到三百人的時候,那名中校立刻叫一旁的士兵去擋住那些正朝着集合場趕來、但是還沒抵達集合場的駕駛員,然後命令克朗西上尉以及另外一名中尉──跟在克朗西后面、第二個抵達集合場的駕駛員──出列,記下了他們兩個人的姓名和兵籍號碼,然後各遞給他們兩人一個天鵝絨小盒子;之後中校就要這三百名駕駛員登上早就等在一旁的六輛軍用巴士,等駕駛員們都上車了之後,六輛軍用巴士立刻駛出營區、朝着宇宙港而去。

克朗西上尉一直好奇着那名中校遞給他的盒子裡面究竟裝的是什麼,但是他不好當着中校的面打開盒子,因爲那個時候還是緊急集合,沒有長官命令不可以亂動;等到上了軍用巴士之後,克朗西上尉終於忍耐不住好奇心,將中校遞給他的盒子打開來看。

裡面並排放着兩枚代表單位指揮官身分的紅葉領章,這表示克朗西上尉即將被任命爲營長,並獲得一整個由他領導的機甲作戰營。

「哇靠!紅葉指揮章!」坐在克朗西上尉旁邊的那名駕駛員也好奇着探頭過來看看小盒子裡裝的是什麼,看到是兩枚紅葉領章,忍不住叫了出來。「克朗西,恭喜你升官啦!」

對於自己即將被任命爲單位指揮官,克朗西上尉當然是很高興,不過他卻也沒辦法太高興,因爲他還不知道自己的營會被分配到什麼樣的機甲;但是再優秀的機甲只怕也及不上他駕駛過的幽靈式機甲。

要被調派去駕駛性能比較拙劣的機甲,這種事情怎麼可能讓克朗西上尉高興得起來?

軍用巴士來到宇宙港,三百名駕駛員跟隨着中校登上一艘人員運輸艦,然後運輸艦起飛進入太空,朝着星門航行,這段旅程之中克朗西上尉一直默默地在猜想着即將指派給他們的機甲會是什麼樣的機甲?因爲照現在這情形看來,這艘人員運輸艦是載着他們前去接收機甲的。

等到運輸艦穿過星門、進入科隆星系時,克朗西上尉總算稍微高興了一點,因爲科隆星系是帝國第二大機甲製造商、KH工業的總部;如果他們是來這邊接收KH工業新出廠的機甲,那麼就很有可能是龍式機甲──畢竟克朗西上尉他們現在還算是隸屬於帝國中央集團軍,而中央集團軍配備的都是帝國第一流的機甲。

不過,克朗西上尉畢竟還是有點擔心,因爲在緊急集合的時候,那名中校給了他一個裝有紅葉領章的小盒子,表示他即將被任命爲營長,這就表示他們這三百名駕駛員很有可能在接收了機甲之後、就會被改編到其他的單位;要是他即將被改編過去的單位是隸屬於正規軍,那麼軍方就很有可能不是配發第一流的機甲給他們了……不過,KH工業生產的鱷魚式機甲性能也不算太差,雖然遠遠及不上幽靈式機甲就是了。

運輸艦在KH工業的停機坪停了下來,中校帶着三百名駕駛員走下運輸艦,列隊朝着成品倉庫走去,而隨着離成品倉庫的距離越近、克朗西上尉的心也被吊得越高;到底這次軍方要配發什麼樣的機甲給他們?爲什麼事先不說、而要搞得這麼神神秘秘的?難道是……要配發給他們的竟然是連邊防師都不採用的三流機甲?

應該不會吧!

總算是走到了能夠看到成品倉庫的地方,從成品倉庫敞開的大門可以看到裡面站立着滿滿的機甲,只是克朗西上尉從來沒見過這種機甲:看起來比龍式機甲要單薄一些,有着尖尖的頭,每架機甲的兩側肩部都還裝配了兩具光束炮之類的能量武器……一般的機甲在出廠的時候是不會預先裝配好武器的,會預先裝配好武器的唯一可能,就是那些武器都是固定式的武器,是沒辦法依照戰場需求而拆換下來的武器。

爲什麼這型機甲竟然會裝配兩具光束炮當成固定不可拆換的武裝?這樣不是會降低機甲在對應各種作戰需要時的適應彈性嗎?

終於,中校在成品倉庫前停下了腳步,轉身向着三百名駕駛員說話了。

「各位,我相信你們一定很疑惑,這些到底是什麼機甲?爲什麼軍部的人事先不通知你們?而我現在就可以解答你們的疑惑。」中校大聲說着。「這些就是KH工業最新研發出來的『蠑螈式』機甲,性能比起龍式機甲或是幽靈式機甲都要高出好幾倍,是我軍最機密的新式殺手級機甲,因此爲了保密,軍部纔會不事先通知各位要換裝的是什麼機甲……」

「……至於各位在接收了這些機甲之後,將會改編隸屬於帝國第四中央集團軍第三師第一團,第三師就是爲了這型『蠑螈式』機甲而設立的編制,而目前的全部兵力就是各位,以及即將由各位駕駛的這三百架『蠑螈式』機甲,我就是這個團的團長,而第一營的營長……」中校說到這邊,拿出筆記本看了一下他之前記錄的兩人姓名。「……第一營的營長是阿爾.克朗西上尉,第二營的營長是菲利普.梅德韋中尉。」

聽到這邊,克朗西上尉這才明白爲什麼中校會遞給他一個裝有紅葉領章的小盒子,原來是他們即將被改編到第四中央集團軍第三師第一團的編制下;既然他們仍舊是隸屬於中央集團軍,那麼依照中央集團軍向來都只配備第一流機甲的傳統,這型『蠑螈式』機甲應該也是戰鬥力一流的機甲,只是不知道比起幽靈式機甲的戰鬥性能又是如何?聽那位中校說這型『蠑螈式』機甲的性能比起幽靈式機甲還要更好,但是克朗西上尉很懷疑還有哪種機甲能夠比幽靈式機甲的性能更好?除了聯邦的暴風式機甲以外……

「現在兩位營長立刻挑選部屬,挑選好之後就去接收機甲,至於各營的幹部就由營長自行任命,名單在明天晚上之前交給我。」

中校宣佈完畢,克朗西上尉和梅德韋中尉立刻就開始挑選部屬;不過梅德韋的官階比較低,爲了怕有官階高的駕駛員不服從命令的情況出現,克朗西上尉故意都將那些官階比較高的駕駛員給挑走了,免得梅德韋爲難。

挑好了部屬,克朗西上尉立刻帶人進入成品倉庫,在KH工業員工的協助下登上了最外面的那臺蠑螈式機甲,並且啓動了機甲的操作系統,一幅有些熟悉又有些陌生的系統啓動畫面立刻映入克朗西上尉的眼中。

啓動畫面正中央是火紅的『CPOS』四個方體大字,旁邊則是『Salamender』的小字草寫,*則是橙黃色的火海--總算看起來沒有那種娘娘腔的感覺了,克朗西上尉想着,但是爲什麼開頭的字母是『C』?難道這架機甲搭載的竟然是盜版的控制系統?克朗西上尉想起了之前測試盜版CPOS控制系統時的恐怖經驗。

正當克朗西上尉想要詢問陪伴在一旁的KH工業員工、關於這種控制系統是不是正版系統的時候,控制系統已經啓動完畢,克朗西上尉熟悉的功能畫面顯示了出來……只是,在功能畫面的正中央有一個由三條火紅色蠑螈頭尾相連繞成的圓圈,圓圈中央則是一個『E』字母,而他使用的幽靈式機甲,功能畫面上就沒有這個圓圈和『E』字母。

記得之前的盜版控制系統也有這樣一個『E』字母,只不過圓圈是由白色玫瑰花組成的,克朗西上尉忍不住就想着,這架機甲使用的控制系統不會真的是盜版的控制系統吧?

「請問一下,這套控制系統是正版的吧?」克朗西上尉將他的疑惑向着一旁的KH工業員工提了出來。

「是的,是正版控制系統,沒有任何機甲製造商會拿盜版控制系統給機甲安裝的。」KH工業員工回答克朗西上尉的神情語調就彷彿是克朗西上尉問了一個很白癡的問題一樣。「所以您不用擔心這種控制系統會在戰場上遭到敵軍癱瘓。」

「那這個『E』字母能夠啓動的功能呢?是什麼功能?」克朗西上尉指着功能畫面中央、那個由三條火紅色蠑螈圍繞成的圓圈。

「那是『增效模式』的啓動圖示,啓動之後,蠑螈式機甲可以提升大約百分之十左右的作戰性能。」KH工業的員工回答着。「只是,因爲這種增效模式會將機甲的出力提高到各部位零件所能承受的上限,爲了保護零件不會因爲長時間處於滿載狀態而受損,這種增效模式是有時間限制的,大約可以啓動四分鐘左右,再來就要等各部位零件都冷卻了之後才能再次啓動了。」

一聽到這種『增效模式』竟然可以提升機甲百分之十的作戰性能,克朗西上尉就感覺一陣興奮,更何況這種增效模式還可以重複啓動──雖然每次啓動之後都需要時間來『冷卻』,這就像是跑百米的選手能夠服用藥物來作弊增強表現一樣;要是這型蠑螈式機甲有着和幽靈式機甲相差不遠的戰鬥能力,那麼開啓了增效模式之後,蠑螈式機甲的戰鬥能力不就比起幽靈式機甲更好了嗎?

更何況,中校不是也說了『蠑螈式機甲的戰鬥能力比起幽靈式和龍式更強』?如果中校所說的話是真的,克朗西上尉都不敢想象這種機甲的性能到底會有多好,也許真的能夠和聯邦的暴風式機甲一較高下?

就在克朗西上尉等人在KH工業接收蠑螈式機甲的時候,成功也將馬南、狼嚎、安琪菈和普烈格叫了去。

「有一件事情要拜託你們去做,就是去向聯邦推銷輝陽式機甲。」成功向四個人說着。「聯邦軍對於我們研發出來的輝陽式機甲似乎不怎麼有興趣,大概是因爲他們沒見過輝陽式機甲的威力;所以我要你們去展示這型機甲的威力給聯邦軍看看,這樣聯邦軍也許就會考慮採購輝陽式機甲。」

「要展示輝陽式機甲的威力給聯邦軍看是沒問題啦,問題是要怎麼展示?難道土撥鼠你要我們拿聯邦軍的機甲當成靶子來展示輝陽式機甲的威力嗎?」狼嚎問着。

「當然不是拿聯邦軍的機甲來當靶,要是你們拿聯邦軍來當靶展示輝陽式機甲的性能,只怕聯邦軍不會想買輝陽式機甲,而是想搶了;所以要協助聯邦軍驅退帝國軍的攻擊,用這樣來展示輝陽式機甲的性能。」成功解釋着。「不過,記得要等聯邦軍敗退了以後,才能出手協助聯邦軍退敵;要是聯邦軍取勝的話,你們就別出面了,就算出面了,聯邦軍也不會對輝陽式機甲有興趣的。」

「既然是這樣,那當然沒問……噢!安琪菈你幹嘛掐我!」狼嚎一句話沒說完,就被安琪菈在手臂上狠狠掐了一把,痛得叫了出來。

「上戰場打仗這麼危險的事情,你去攪和什麼?」安琪菈的表情看起來非常不高興。「讓別人去也就是了!」

「安琪菈,你不要每次都用危險這種理由來阻止我好不好?」狼嚎甩了甩被掐的手臂,很不滿地嘟囔着。「咱們可是傭兵,傭兵乾的工作肯定都有危險性嘛!更何況這次只是去混水摸魚、展示輝陽式機甲的性能而已,又不是要保家衛國,沒有死戰的必要,看情況不對了我開溜不就是了嗎?」

「狼嚎,安琪菈的擔心其實也不是沒道理,因爲你們這次去,可是會碰上我們賣給帝國軍的蠑螈式機甲,蠑螈式機甲的威力你們都知道,被打中一炮可不是鬧着玩的。」成功說着。「而且,這次畢竟不是保家衛國的戰爭,只是推銷機甲,所以我叫你們來,就是想問問你們願意不願意幫忙,畢竟有你們幫忙,更能展現輝陽式機甲的威力,更容易讓聯邦軍留下好印象,聯邦軍也纔會願意採購這型機甲。」

「願意,爲啥不願意?」狼嚎嘿嘿笑着。「我當然知道蠑螈式機甲的威力,但是我也很想和蠑螈式機甲交手看看,看看那型機甲的作戰性能到底好不好?」

「太危險了!」安琪菈很不高興地說着。「不准你去!」

「我知道危險,小心些不就是了嗎?」狼嚎反駁。「而且咱們是傭兵,老闆都交代任務下來了,當然要去做,不然咱們領乾薪當米蟲嗎?」

「你那點薪水纔多少啊?一個月一萬!一萬好吧!」安琪菈也不甘示弱地反駁了。「你姑奶奶我當年在宇宙聯合航運公司護衛隊的薪水一個月也有十五萬啊!」

「有十五萬又怎麼樣?開着那種連飛燕式機甲都敵不過的豹式機甲,上陣打仗當然危險性高啦!」狼嚎也拉大了嗓門。「土撥鼠給咱們開的可是最好的機甲啊!」

「我說,你們夫妻倆還是別吵嘴了。」看到狼嚎和安琪菈即將爭吵起來,成功急忙出來打圓場。「既然安琪菈不放心,那你們兩個就別去了,留下來守衛德雷斯登也沒啥不好。」

「土撥鼠你放心吧,咱們夫妻倆是『牀頭吵架牀尾和』,『吵吵鬧鬧、感情更好』。」狼嚎一邊笑着一邊就抱住安琪菈,還在安琪菈的臉上和脖子上亂親亂吻。「咱們這就去『牀尾和』了,我保證會『和』到安琪菈同意讓我去,嘿嘿!」

「什麼『牀尾和』?你這不要臉的,姑奶奶我纔不和你苟合……!」被狼嚎當着成功的面調笑,安琪菈滿臉通紅,掙扎個不住;但是看安琪菈掙扎的樣子似乎也沒出全力,怎麼都掙脫不開狼嚎的懷抱,反而更像是撒嬌和作態。

「總經理,我想請問一個問題。」無視狼嚎和安琪菈就在一邊『牀尾和』了起來,普烈格冷靜地發問着。「爲什麼會找上我們護衛隊來執行這個任務?」

「我知道你是KH工業護衛隊的領隊,而KH工業護衛隊的職責就在於保護公司的利益。」成功點頭。「不過,我想請問一下,KH工業的利益是什麼?」

「替聯邦軍驅退帝國軍,這樣就能保護公司的利益嗎?」沒有回答成功的問題,普烈格一臉不解地反問着。

「問得好。」成功點頭表示讚許。「讓我這麼說吧,爲了爭取帝國軍的訂單,咱們這次推出的蠑螈式機甲,威力實在是強得有些過頭了,要是帝國軍靠着蠑螈式機甲一下子就掃平了聯邦,兩國不打仗了,你說,帝國軍還會向咱們採購更多的蠑螈式機甲嗎?就我的想法,採購應該還是會採購,但是肯定會受限於每年的採購預算而無法大量採購,這就和戰爭時,軍方爲了補充實力而不得不大量採購,是完全不同的。」

「原來如此,我明白了。」普烈格點頭。

其實成功的用意只是不想讓帝國軍太好過,順便向聯邦推銷輝陽式機甲,好替德雷斯登賺入最亟需的外匯來扶持脆弱的經濟,這和KH工業的利益一點關係都沒有;再加上戰爭時帝國軍幾乎都是以徵集的方式在採購機甲,以便將開銷壓到最低,成功已經想盡辦法將蠑螈式機甲的售價灌水,即使是帝國軍以徵集的方式購買機甲、每出售一臺蠑螈式機甲還是可以賺個七千萬克朗,但是這畢竟比承平時期出售機甲能賺得要少很多,只是普烈格不懂其中關鍵,一下子就被成功給唬弄過去了。

「總裁,我是可以參加沒問題,但是我沒辦法駕駛普通的機甲。」馬南指了指自己的腳。

「我會替你專門改造一臺輝陽式機甲當成你的專用機。」成功向馬南點點頭。

自從帝國軍上次在納利普星系發動會戰之後,帝國軍沉寂了將近一個半月而沒有任何動作,而聯邦軍則是利用這寶貴的一個半月時間拼命補強軍力,納利普戰線的暴風式機甲達到了一個足額團六百五十架數量,虎式機甲不但補回了損失的五百架、更增加了七百架的數量,達到了兩個足額團的兵力,至於正規師方面也是增補了超過兩千架的飛燕式機甲──全都是由聯邦委託給德雷斯登管理的四個星系採購來的,那些因爲震撼師換裝暴風式機甲和虎式機甲所裁退下來的豹式機甲也有五百架編入了正規師。

除了補充主力機甲之外,聯邦軍倒是沒有采購太多的二流機甲來『輔助』主力機甲作戰;原本大量的二流機甲是很有可能以其數量上的優勢而達成戰鬥力的質量上升,但是自從帝國軍的龍式機甲換裝了CPOS控制系統、能夠以光束機關炮進行精確的散射攻擊、在短時間內大量摧毀目標之後,聯邦軍就放棄了大量採購二流機甲的作法──採購來的二流機甲在能夠以其數量發揮戰鬥力上的質量優勢之前、就會先被龍式機甲以光束機關炮給摧毀乾淨,徒然是浪費錢而已,還不如採購暴風式機甲和虎式機甲這類火力強大、戰場生存性高的機甲,或是採購價格相去不遠、但是性能更爲優秀的飛燕式機甲來擔任輔助主力機甲的工作。

因此聯邦軍雖然在戰鬥力的質量上提升了不少,但是在數量上卻增加得不多,只增加了大約四千架的機甲。

然後,在二月十四號情人節這天,帝國軍再次向聯邦軍發動了大規模攻勢。

和上次以三路部隊分頭進攻不同,帝國軍這次是大編隊出擊,以第四中央集團軍的六千架幽靈式機甲爲先鋒、其他兩個中央集團軍的部隊隨後,向着聯邦軍大舉出擊;聯邦軍則是因爲帝國一次就投入了所有兵力,所以也沒將手上的精銳兵力藏起來,一個團的暴風式機甲、兩個團的虎式機甲、還有一個團改裝了CPOS控制系統的豹式機甲,所有精銳武力一次性全都投入了前線,只是保留了兩個正規師的兵力擔任預備隊,用來處理『突發狀況』而已。

第三震撼軍第四團的暴風式機甲和第三團以及第四團的虎式機甲一起被派在聯邦軍的陣型前當前鋒,駱遠志這位『聯邦軍最年輕、戰績最佳』的王牌又和他的中隊一起被派在前鋒部隊的前鋒位置上;在暴風式機甲的實景顯示幕上,駱遠志前方密密麻麻的金屬反光都是帝國軍的機甲部隊,一架聯邦軍的機甲都沒有。

然後,等到雙方接近到大約九千公尺的時候,帝國軍打前鋒的幽靈式機甲一同以光束炮向着駱遠志這些前鋒部隊發起攻擊,六千道光束織成令人膽顫心驚的死亡之網、朝着暴風式機甲當頭罩了過來;但是,由於距離還遠,駱遠志順利駕駛機甲閃過了帝國軍的攻擊,沒有任何一道光束擊中他的暴風式機甲。

可是,就在駱遠志以爲他閃過了帝國軍的第一波火力齊射的時候,威脅警示儀又尖銳地響了起來,CPOS控制系統指示出有一道高能光束正朝着暴風式機甲射來,顯然是帝國那邊有人趁着暴風式機甲進行閃避的時候發動了狙擊,駱遠志急忙操縱暴風式機甲進行閃避;可是,駱遠志纔剛移動操縱桿、威脅警示儀的鳴叫聲就響了一倍,又是一道光束朝着駱遠志的暴風式機甲射來,而且瞄準的剛好就是暴風式機甲的閃避方向!

駱遠志一看到CPOS控制系統指示出來的、對方的攻擊瞄準點,就知道暴風式機甲閃不過那一道追擊的光束:對方瞄得實在是太準,不管駱遠志現在作出什麼樣的動作,那道光束的瞄準點剛好就是暴風式機甲所有閃避路徑的交會點!

既然閃不過,那就只有硬擋了,不等駱遠志進行操作,控制系統已經操縱暴風式機甲快速地立起了盾牌;幸好的是,即使捱上對方一發大口徑光束炮射擊,暴風式機甲的盾牌還是承受得住的,駱遠志想着。

但是,當那道光束擊中暴風式機甲立起的盾牌、造成了強烈無比的爆炸、並將盾牌給炸得幾乎要穿洞的時候,駱遠志就知道他的想法是錯誤的了:帝國軍這次必定是派出了新式機甲,而那種新式機甲的光束炮具備有無堅不摧的破壞力!要知道暴風式機甲雖然裝甲不是很厚重,但是盾牌的設計強度卻是以能夠抵擋五發以上145口徑炮連續射擊而不會被擊穿的高強度盾牌,卻被對方一道光束就轟得幾乎穿洞了,對方使用的光束武器只怕比起145口徑炮的威力還要更強!

暴風式機甲失去了盾牌,並不厚實的裝甲可擋不住對方超大威力的光束炮射擊,駱遠志沒有一絲一毫的遲疑,立刻掉頭就跑;他要先回到機甲母艦上、換上一面備用的盾牌,這纔會繼續加入戰鬥;否則他要是不顧盾牌將近被毀的危險而繼續留在戰場上,等一下被敵方的密集火力當成目標的時候,暴風式機甲可擋不住帝國軍的攻擊。

幸好的是,帝國軍那種大威力的光束炮似乎需要很長的充能時間,當駱遠志駕駛暴風式機甲逃回機甲母艦的時候,只有幽靈式機甲試圖以光束武器捕捉他的行蹤──當然都順利被暴風式機甲給閃躲了開去,而帝國那種神秘新式機甲卻沒再朝他的機甲開火、就這樣任由他駕着暴風式機甲逃回機甲母艦上。

而在等待機甲母艦上的維修人員將暴風式機甲被擊毀的盾牌替換下來的時候,駱遠志忍不住一直在想,機甲之所以還保留慢速實彈武器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爲機甲的動力爐無法提供足夠的能量來讓強力的光束武器發揮威力,以致於機甲使用的光束武器向來都有破壞力不足的缺陷存在,一流機甲所使用的大口徑光束炮、可能殺傷力只和二三流機甲配備的75口徑炮相去不遠;可是,這次帝國軍機甲發射的光束──駱遠志非常確定那是帝國軍機甲發射出來的光束,因爲帝國軍的船艦都遠遠地躲在後方──卻能夠一炮擊穿就連145口徑炮都擊不穿的盾牌……到底是什麼樣的動力爐才能提供這麼強大的出力?又要多麼巨大的機甲才能裝下那種出力超強的動力爐?

可是,駱遠志很清楚地記得,帝國軍的機甲隊列之中,並沒有任何體型特別龐大的機甲;這麼說來,是帝國軍在動力爐科技上達成了極爲重大的突破、所以才能製造出如此高出力的動力爐?

原本克朗西上尉還在懷疑他的蠑螈式機甲究竟戰鬥力如何?是不是比得上幽靈式機甲?但是當克朗西上尉一扣下火炮發射板機的時候,克朗西上尉立刻就愛上了蠑螈式機甲;這型機甲的操縱性雖然比起幽靈式機甲稍微差了那麼一些,但是相差其實很有限,可是火力卻強大得太多了。

當幽靈式機甲正以大量光束攻擊着暴風式機甲、卻全都被對手給閃開、一點作用都沒起到的時候,克朗西上尉鎖定了衝在聯邦陣型最前端的那臺暴風式機甲,亮紅色的鎖定框──表示已經完成最高等級追瞄鎖定──的鎖定框立刻亮起,克朗西上尉幾乎是在鎖定框亮起的同時扣動火炮板機,蠑螈式機甲兩肩裝配的兩門聚焦光束炮立刻一前一後地開火;第一道瞄準了暴風式機甲所在位置的光束雖然被對方給閃過,但是緊接着發射的第二道光束卻自動瞄準了對方的閃避路徑進行追擊,而且正中目標!

雖然第二道擊中目標的光束被暴風式機甲用盾牌給擋了下來,但是對方的盾牌卻被打得扭曲變形,被聚焦光束炮擊中的部位幾乎要開了個洞;暴風式機甲更是立刻掉頭就跑,這讓克朗西上尉確定了剛纔那一擊雖然沒能擊毀暴風式機甲,但是卻讓對方失去了盾牌。

可惜這種蠑螈式機甲的聚焦光束炮需要將近十秒的時間來充能,以致於無法趁勝追擊,不然就可以再開一炮、將目標當場擊毀了,克朗西上尉以惋惜的眼神看着掉頭逃跑的暴風式機甲,一邊想着;不過,克朗西上尉倒也不是很在意對方逃跑的事情,就算對方跑回機甲母艦上並換了一面新盾牌……那又如何?只要再開一炮、將對方的新盾牌也給擊穿就是了,難道對方還真的有無窮無盡的備用盾牌可以替換嗎?總有一天會打到對方完全沒有盾牌可用的。

更何況,帝國軍擁有的並不是一架蠑螈式機甲,而是三百架。

就在克朗西上尉開火攻擊暴風式機甲的時候,其他的蠑螈式機甲也已經紛紛找好了目標並開始攻擊,三百架的蠑螈式機甲瞄準了兩百六十架──有些蠑螈式機甲找到的目標和戰友的目標重疊了──暴風式機甲發動聚焦光束炮攻擊,雖然兩百六十架被瞄準的暴風式機甲全都閃過了第一炮的攻擊、但是卻只有不到一百架的暴風式機甲順利閃過第二炮的追擊,而那些被兩架以上蠑螈式機甲同時鎖定攻擊的暴風式機甲則有七架先是被擊穿盾牌、再被追擊而來的光束給擊毀──同時鎖定同一架暴風式機甲的兩架蠑螈式機甲如果開火時間差越短、暴風式機甲就越沒時間閃避追擊;開火時間差越長、暴風式機甲就越有可能閃過攻擊。

蠑螈式機甲的第一輪炮擊雖然只摧毀了七架暴風式機甲,但是卻打得一百六十架暴風式機甲因爲盾牌損毀而不得不退出戰鬥;剩下的暴風式機甲雖然想要以牙還牙、以眼還眼,也以『自動追擊』來還敬蠑螈式機甲的攻擊,可是暴風式機甲的動力爐出力畢竟沒有蠑螈式機甲裝配的三個微縮化獄炎動力爐同時提供出力要來得高,光束武器的破壞力不足以穿透蠑螈式機甲的盾牌,蠑螈式機甲只要簡單地立起盾牌、根本就不需要擔心暴風式機甲的還擊。

就這樣,蠑螈式機甲只發動了三輪炮擊、就有將近五百架的暴風式機甲因爲盾牌遭到摧毀而不得不撤退,更有將近四十架運氣不好的暴風式機甲因爲同時被兩架以上的蠑螈式機甲給瞄準攻擊而遭到擊毀;而在第四輪炮擊時,因爲戰場上只剩下一百五十架的暴風式機甲,幾乎每一架暴風式機甲都遭到兩架以上的蠑螈式機甲鎖定攻擊,第四輪炮擊摧毀了聯邦半數還留在戰場上的暴風式機甲,剩下的也幾乎都被打壞了盾牌,那些被打壞盾牌的暴風式機甲只能立刻撤退。

以往帝國軍得付出龐大犧牲代價才能擊退的暴風式機甲,僅僅捱了四輪蠑螈式機甲的炮擊之後,如果不是被當場擊毀、就是被打壞了盾牌而不得不撤退,帝國軍輕鬆簡單地就將聯邦主力的暴風式機甲給全數踢出了戰局。

暴風式機甲全數出局之後,蠑螈式機甲就將目標轉移到了虎式機甲身上;不過,有鑑於虎式機甲的防禦相當厚重,因此一開始蠑螈式機甲採用的是集火攻勢,也就是由一個小隊的蠑螈式機甲負責同時攻擊一架虎式機甲,以期能集中火力、一擊之下將虎式機甲予以粉碎。

三百架蠑螈式機甲瞄準了三十架虎式機甲開火,六百道光束朝着目標分別集中過去,虎式機甲由於裝甲過於厚重、根本不具備閃避光束攻擊的敏捷性,因此被瞄準的虎式機甲都遭到光束擊中、紛紛炸成了太空中的煙火;但是,並不是所有瞄準了虎式機甲的光束都命中了目標,事實上只有最先開火的幾道光束命中了目標,穿透了虎式機甲的厚重裝甲,將虎式機甲摧毀,以致於比較晚發射的光束什麼都沒能打到。

帝國軍也注意到了以一個小隊的蠑螈式機甲來攻擊一架虎式機甲有浪費火力的嫌疑,因此第二輪炮擊就改成了三架蠑螈式機甲瞄準一架虎式機甲;開火令一下達、立刻就是六百道光束朝着一百架虎式機甲集中了過去,被擊中的虎式機甲有半數炸了開來,剩下的半數雖然沒有立刻爆炸,但是從長距離攝影機拍到的影像之中看起來,那些虎式機甲如果不是缺手、就是斷腿,也有頭部被炸掉的,機身上裝配的厚重裝甲更是被聚焦光束炮給擊打出好幾個大凹洞,基本上都承受了嚴重的損傷。

早在暴風式機甲被蠑螈式機甲用四輪炮擊就全都給趕回機甲母艦的時候,聯邦的戰區指揮官就知道他今天沒有好日子過了,以往都被聯邦憑恃爲頭號王牌的暴風式機甲竟然一下子就被帝國軍給打得落荒而逃……當然,暴風式機甲是因爲盾牌被打壞了而不得不撤退,而且只要撤退回機甲母艦再換個盾牌又可以出擊;可是,帝國軍那種新式機甲能夠一炮轟破暴風式機甲的盾牌,機甲母艦上卻沒攜帶太多的備用盾牌,那這樣暴風式機甲是能攜帶多少盾牌出去抵擋帝國軍的攻擊?

沒了暴風式機甲,聯邦軍要靠什麼來抵擋帝國軍的攻勢?

不過,戰區指揮官還是存了一點希望,那就是希望虎式機甲的厚重防禦能夠抵擋得住帝國軍新式機甲的炮擊,畢竟虎式機甲之前就曾經抵擋住帝國軍三千架幽靈式機甲的狂轟濫炸,也許虎式機甲的厚重防禦也能抵擋住帝國軍新式機甲的攻擊?

可是,當戰區指揮官看到帝國的新式機甲輕鬆之極地就以威力強大的聚焦光束炮突破了虎式機甲的厚重裝甲防禦時,戰區指揮官最後的一點希望也破滅了。

爲了要保存聯邦最精銳的機甲戰鬥力,不讓這些精銳兵力一次就完全葬送在戰場上,戰區指揮官下令撤回虎式機甲,並命令正規軍的機甲部隊以炮火牽制帝國軍、掩護虎式機甲的撤退。

早在蠑螈式機甲向着暴風式機甲發起第二輪炮擊的時候,戰區指揮官就已經發現了蠑螈式機甲的弱點:那就是聚焦光束炮的發射速率太慢,雖然聚焦光束炮威力無窮、對付暴風式機甲和虎式機甲這類量少質精的主力機甲很有效果,但是如果正規軍和邊防軍的二流機甲以數量壓上去的時候,蠑螈式機甲可是一點辦法也沒有;可是,帝國軍還有着不少換裝了CPOS控制系統的龍式機甲,光束機關炮的散射攻擊雖然無法傷到聯邦軍的主力機甲、卻能在短時間內擊毀大量隸屬於正規師和邊防師的二流機甲,再加上幽靈式機甲的火力,聯邦軍的二流機甲在能夠以數量淹沒蠑螈式機甲之前、就會先被龍式機甲和幽靈式機甲給聯手屠殺乾淨,龍式機甲和幽靈式機甲剛好彌補了蠑螈式機甲不擅於應付飽和攻擊的弱點。

既然主力機甲會遭到蠑螈式機甲的狙擊、而輔助機甲又抵擋不住龍式機甲和幽靈式機甲的聯手攻擊,唯一能夠戰勝帝國軍的方法就是靠着大量的暴風式機甲和虎式機甲以數量來壓過蠑螈式機甲了;可是,聯邦軍雖然增補了不少的暴風式機甲和虎式機甲,很顯然數量還不夠多到可以用來發動機海戰術的程度,因此戰區指揮官也只能無奈地下達撤退命令,至少先保住手上僅有的主力機甲再來談以後的事情。

聯邦軍好不容易纔將虎式機甲從前線給撤了下來,付出的代價則是超過五千架機甲因爲要掩護虎式機甲的撤退而遭到帝國軍擊毀,將虎式機甲撤了下來之後,聯邦軍也沒有打算繼續迎擊帝國軍,而是來了個全軍撤退,這讓回到機甲母艦上換好了盾牌、預備要出擊的駱遠志無法出擊,只能乖乖待在機甲母艦上;見到聯邦軍撤退,帝國軍也緊咬着聯邦軍發起追擊,這可是個能夠逼退聯邦軍、擴大戰果的好時機。

就在聯邦軍忙着撤退、甩開帝國軍的追擊時,聯邦軍突然發現有三艘『民用』機甲母艦出現在聯邦軍的撤退路線上;雖然那三艘機甲母艦使用的是聯邦民用識別碼,但是正好出現在聯邦軍的撤退路線上,這就不得不讓戰區指揮官懷疑那些『民用』機甲母艦的真正身分是不是帝國軍僞裝的?

「怎麼會有民用機甲母艦出現在戰鬥區域?」戰區指揮官問着他的幕僚。

「長官,我們詢問對方的結果,對方表明是河洛工業所屬的商隊,是要運送新開發的輝陽式機甲來給我們當樣品參考用的。」幕僚回答着。

「河洛工業運送新的輝陽式機甲來讓我們當樣品參考用?軍方不是都說了不採購他們的輝陽式機甲?他們可還真不死心。」戰區指揮官皺眉。「算了,通令他們立即離開戰場,否則萬一被帝國軍給怎麼樣了,聯邦軍可不會負起這個責任!」

幕僚立即將指揮官的話傳了下去,但是他隨即回來報告:「河洛工業的商隊發來的回電:如果長官不介意,他們可以派遣輝陽式機甲助戰。」

「派遣機甲助戰?河洛工業是在攪什麼渾水?」

戰區指揮官非常不高興,他正頭痛着聯邦軍目前沒有辦法對抗帝國軍的新式機甲,河洛工業卻在這個時候跑出來說要派遣機甲助戰……就算河洛工業這次送來的輝陽式機甲有暴風式機甲那麼好的性能,但是隻有三艘機甲母艦,數量怎麼也不可能超過一百架,根本沒辦法抵擋帝國軍神秘新式機甲的炮擊。

「算了,隨便他們去搞吧!」戰區指揮官不耐煩地揮了揮手。「告訴他們,聯邦軍目前正在撤退,可沒有兵力派出去協助他們作戰,他們要是再不走,帝國軍可是隨後就會殺來了!」

就在幕僚將戰區指揮官的話通知了河洛工業的機甲母艦之後,那三艘機甲母艦開始從聯邦軍的撤退路線上讓開,但是一邊讓開路線還一邊彈射機甲,一共彈射了六十架聯邦軍從來沒見過型號的新式機甲和兩架夜鶯式機甲,然後六十架機甲組成編隊,以快得異乎尋常的速度掠過正在撤退的聯邦軍、朝向追擊之中的帝國軍側翼衝去,夜鶯式機甲則是留在原地伴隨着母艦。

看到那些新式機甲掠過聯邦軍部隊的速度,幾乎所有的高級軍官都被嚇了一跳──那些是什麼機甲?爲什麼飛行速度比起暴風式機甲還要快上許多?聯邦暴風式機甲因爲有着強大的動力爐出力,再加上相對輕巧的機身,飛行速度是聯邦軍所有機甲之中最快的,可是那些不明型號的新式機甲竟然有着比暴風式機甲還快*近一倍的飛行速度,這麼說來,那些新型機甲的動力爐出力比起暴風式機甲更高?

帝國軍方面同樣也發現了這六十架新式機甲,雖然這些機甲上面漆的不是聯邦軍徽、而是一個藍色水紋狀『H』字母,那字母怎麼看都像是公司商標多過軍徽,但是那些新式機甲是朝向帝國軍的側翼移動;爲了防止側翼遭到不明身分的機甲攻擊,帝國軍調派了兩個團的幽靈式機甲負責攔阻那六十架從來沒見過的新式機甲。

原本帝國軍指揮官認爲,就算兩個團一千兩百架的幽靈式機甲無法快速消滅那六十架未知型號的機甲,要擋住對方總該不是問題,誰知道情況完全不是像帝國軍指揮官預想的那樣;見到帝國軍兩個團的幽靈式機甲迎了上來,那些新式機甲立刻兵分兩路、從迎來的幽靈式機甲羣兩側繞了過去,還在繞行的時候同時發動了攻擊,每一架新式機甲都同時發射了八道光束,而且每道光束都瞄準不同的幽靈式機甲射到。

雖然這些帝國軍的幽靈式機甲都改裝了CPOS控制系統,即使駕駛員閃不過敵人的攻擊,控制系統也會自動舉盾防禦敵人的攻擊……可是,盾牌一次只能防禦來自一個方向的攻擊,而這些奇怪的新式機甲卻是繞到了幽靈式機甲羣的兩側、自兩側發動交叉射擊,而且每一架被瞄準的幽靈式機甲一定是剛好被來自不同方向的兩道光束所瞄準,不多也不少,這讓幽靈式機甲防禦了來自其中一個方向的攻擊時、就無法顧及來自另一側的攻擊。

爆炸的焰火四起,一瞬間就有好幾架架沒閃過光束攻擊、又剛好沒有辦法用盾牌抵擋攻擊的幽靈式機甲遭到這些新式機甲發射的光束所擊中而爆炸。

對於這些新式機甲竟然能夠每架同時發射八道光束進行攻擊、而且還能從兩側對相同的目標發動夾擊,每一架幽靈式機甲剛好都被兩道光束所瞄準,這種『絕佳的默契』讓帝國軍嚇到了──帝國軍並不知道這些『輝陽式』機甲是接受夜鶯式機甲的戰術管制在進行攻擊,目標選定和攻擊都是直接由那兩架伴隨着機甲母艦的夜鶯式機甲所管制,駕駛員甚至連扣板機都不用,因此攻擊協調性纔會如此完美。

而更讓帝國軍嚇到的是,這些新式機甲發射光束的速率相當快,平均每秒就可以齊射一次光束,雖然光束的破壞威力不如蠑螈式機甲那麼強,但是卻以兩側同時夾擊的方式來『穿透』幽靈式機甲的盾牌防禦,所以每次那些新式機甲一開火,就是兩百四十架幽靈式機甲被瞄準,要是幽靈式機甲駕駛員沒能閃開攻擊就會遭到擊中;輝陽式機甲的光束炮威力雖然及不上蠑螈式機甲的聚焦光束炮,但是要擊穿幽靈式機甲的薄弱防禦卻也足夠了

爆炸的閃光在幽靈式機甲的隊列之中四處亮起,不過半分鐘的時間,在輝陽式機甲齊射了三十幾次光束炮之後,兩個團的幽靈式機甲已經少了五分之一的數量,相當於損失了兩個營的兵力。

見到幽靈式機甲似乎無法應付聯邦這種能夠『從全身上下朝着四面八方發射光束』的聯邦軍新式機甲,帝國軍指揮官當機立斷、立刻放棄了追逐撤退中的聯邦軍、將兵力全都調來解決這些聯邦軍的新式機甲;只是這些機甲不但能夠一次發射大量光束、運動性能更是出人意料地優秀,先別說幽靈式機甲和龍式機甲的猛烈炮火幾乎都被這些新式機甲給閃過,對付暴風式機甲顯得遊刃有餘的蠑螈式機甲竟然也無法以聚焦光束炮來捕捉這種聯邦新式機甲的動作──蠑螈式機甲在以聚焦光束炮射擊機動性極爲優秀的暴風式機甲時都還能保有大約三分之一的命中率,要是兩架蠑螈式機甲瞄準同一架暴風式機甲,甚至有一半的機率可以將暴風式機甲當場摧毀,可是在射擊這種新式機甲的時候,蠑螈式機甲的聚焦光束炮卻像是突然之間失準了一樣、怎麼瞄都瞄不到目標,即使好幾架蠑螈式機甲瞄準同一個目標開火,依舊是連目標的邊都摸不到。

雖然說輝陽式機甲的四具微縮化動力爐能夠提供兩倍半於暴風式機甲動力爐的出力,輝陽式機甲的機動性並沒有比暴風式機甲好上兩倍半,大概只高出百分之六十而已,只不過成功在輝陽式機甲的『自動閃躲』功能上加入了一個『假動作』功能,輝陽式機甲在自動進行閃避的時候、會先朝着預定要閃避的相反方向進行欺敵運動,等到騙得蠑螈式機甲的自動攻擊功能瞄準錯誤方向開火發射第二炮的時候、輝陽式機甲纔會真正開始執行預先計算好的閃避動作,因此蠑螈式機甲的聚焦光束炮常常是第一炮被閃開、第二炮被騙開,當然是無法打中輝陽式機甲。

只不過,輝陽式機甲畢竟數量太少,而帝國軍四個中央集團軍卻有將近三萬架機甲的兵力,再加上帝國軍指揮官發現了輝陽式機甲的閃避性能太好,就下令所有機甲不要進行瞄準、而是改採彈幕射擊,以平均而密集的彈幕涵蓋所有輝陽式機甲所能閃避的路徑,輝陽式機甲的『自動閃避』功能雖然能夠找出火力最薄弱的地方鑽進去閃躲,可是即使是『火力最薄弱』的地方、輝陽式機甲也常常被逼得要以盾牌來抵擋好幾道同時射來的光束。

又纏鬥了五分鐘之後,看到聯邦軍已經逃得遠了、帝國軍應該是追不上了,輝陽式機甲這才紛紛撤退,但是已經有好幾架機甲帶了些擦傷,而且幾乎每架輝陽式機甲的盾牌都被密集炮火給打得面目全非。

見到輝陽式機甲撤退,帝國軍也不敢追擊,因爲輝陽式機甲在短短五六分鐘的時間之中就造成了帝國軍將近四百架幽靈式機甲的損失,甚至還有兩架蠑螈式機甲也中彈受損了,帝國軍指揮官可不敢冒險讓最新銳的蠑螈式機甲折損在戰場上──蠑螈式機甲可是帝國軍對抗聯邦暴風式機甲的王牌;更何況輝陽式機甲的飛行速度快得異乎尋常,真的全速逃跑的時候,帝國軍根本想追也追不上。

既然追不上,帝國軍乾脆就不追了,直接放過了撤退中的輝陽式機甲,回過頭去佔領納利普星系;畢竟勞夫現在最需要的就是帝國軍能夠多佔領幾個聯邦星系、以便應付皇帝逼他儘快攻佔聯邦的命令,至於聯邦有了新式機甲的問題就只能先拋在一邊了。

在收到納利普星系敗戰、聯邦損失了一百多架暴風式機甲、將近兩百架虎式機甲和五千架其他各式機甲的報告時,總司令的眉頭就皺了起來,而當總司令看到了戰鬥錄影之中、帝國軍蠑螈式機甲以聚焦光束炮的強大威力橫掃暴風式機甲與虎式機甲隊列的影像時,眉頭就皺得更高。

原本聯邦軍會採購虎式機甲,就是看上了虎式機甲的強悍防禦,雖然虎式機甲的機動性欠佳,但是有強悍的防禦可以彌補缺乏機動性的缺點,就算閃不過敵人的攻擊也可以靠着厚重的裝甲硬扛下來,可是蠑螈式機甲卻擁有能夠擊穿虎式機甲厚重防禦的火力;如此一來,缺乏機動性來閃避攻擊的虎式機甲在戰場上就等於是昂貴的活靶子,一旦被蠑螈式機甲以聚焦光束炮擊中,幾炮之內就會遭到徹底摧毀,生存性甚至還比不上暴風式機甲。

可是,現在前線缺乏高性能機甲來對抗帝國軍的幽靈式機甲,如果聯邦軍不採購虎式機甲,河洛工業的生產力又還沒復原,那麼前線戰力缺口又該如何填補?總司令並不是沒有想過讓桑尼維爾企業代工生產暴風式機甲,但是問題卡在河洛工業似乎沒有授權讓桑尼維爾企業代工暴風式機甲的意願,桑尼維爾企業似乎也對於代工生產暴風式機甲感到排斥;這兩家聯邦機甲市場最大的生產製造商向來都有敵對競爭意識,只是在戰爭的時候兩家機甲製造商鬧意氣、倒楣的卻是亟需採購機甲來填補前線戰力空缺的聯邦軍。

不過,壞消息之中也有好消息,那就是總司令在戰鬥錄影之中看到了六十架漆有河洛工業商標的輝陽式機甲在帝國軍密集炮火之中奮戰的影像,雖然整個過程只有短短不到十分鐘,但是再怎麼說,輝陽式機甲確實有着足夠的機動性可以閃避帝國軍蠑螈式機甲的炮火,在不到十分鐘的激戰之中一架都沒有損失;反而一整個營的暴風式機甲不到一分鐘就被帝國軍的蠑螈式機甲給盡數趕了回來,還損失了上百架。

之前總司令之所以決定不採購河洛工業的這型輝陽式機甲,主要考慮到的原因還是在於輝陽式機甲的硬體規格與暴風式機甲相去不遠,兩者之間的性能『應該』相差不多,唯一的差別就在於輝陽式機甲裝配了四具微縮化動力爐、好用來提供能量武器所需要的高額能量消耗而已,卻也因此導致輝陽式機甲的持續作戰能力低落,只能進行四十分鐘的高強度戰鬥,之後就得返回機甲母艦補充燃料了。

如果在兩種機甲的性能相去不遠的情況下,其中一種機甲可以持續作戰三個小時以上,而另外一種機甲卻只能作戰四十分鐘,總司令必定會選擇能夠持續作戰三個小時的機甲;至於輝陽式機甲爲了提升能量武器的火力、大幅強化動力爐的總能量輸出量而犧牲持續作戰時間,總司令則是覺得這完全的沒必要,更何況輝陽式機甲所使用的能量武器破壞力也只相當於中等口徑的火炮而已,那樣還不如暴風式機甲以實彈武器和能量武器相互搭配,既可延長作戰時間,還能搭載大口徑火炮,破壞力更強。

可是,在看到戰鬥錄影之後,總司令立刻改變了他的想法:輝陽式機甲或許作戰時間很短,或許光束炮的威力及不上暴風式機甲使用的152口徑炮,但是至少輝陽式機甲擁有足夠的機動性去閃避帝國軍蠑螈式機甲的攻擊,而暴風式機甲就沒有,甚至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內就被蠑螈式機甲給通通趕回機甲母艦上了。

其中一種機甲能夠在戰場上作戰四十分鐘,而另外一種機甲卻只要一分鐘就會被帝國軍全部趕回家,應該選擇哪一種機甲,總司令已經有了答案。

聯邦軍在納利普星系的敗戰同樣帶給了桑尼維爾企業相當大的衝擊,由於虎式機甲的厚重防禦無法抵抗帝國軍蠑螈式機甲的炮擊,因此聯邦軍立刻就決定了停止採購虎式機甲,甚至也不採購豹式機甲了,而是要求桑尼維爾企業改爲生產飛燕式機甲。

桑尼維爾企業要生產飛燕式機甲是沒有問題,他們有技術,而且與秦氏工業簽有合作協定,秦氏工業依約要提供GPOS控制系統給桑尼維爾企業,雖然說秦氏工業現在已經不生產飛燕式機甲、甚至已經是個空殼子,主力都轉移到新成立的秦氏科技去了,理論上秦氏工業沒有生產飛燕式機甲、桑尼維爾企業也不能生產飛燕式機甲;但是一來聯邦需要補充機甲,二來德雷斯登需要外匯,所以做爲替代方案,成功以每套兩千萬元的代價出售GPOS控制系統給桑尼維爾企業,好讓他們生產飛燕式機甲提供給聯邦軍。

桑尼維爾企業是不在乎現在得多花兩千萬元來獲得GPOS控制系統,反正這些花費都有聯邦軍買單,桑尼維爾企業在乎的是虎式機甲無法銷售的問題,畢竟虎式機甲是徹底針對戰爭用途開發的機甲,根本不適合賣給傭兵團,等到戰爭結束後,是不可能會有人要採購虎式機甲的;而豹式機甲則是遇到了暴風式機甲的強力競爭,暴風式機甲不但性能更優秀,市場報價也比較低,可以預期在戰爭結束後,豹式機甲也會賣不掉。

由於現在是戰爭之中,桑尼維爾企業還不必擔心聯邦軍不採購機甲,雖然只是徵購,沒有利潤可賺,但是至少餓不死;可是等到戰爭結束後那該怎麼辦?用盡各種手段、好不容易纔讓軍方採購虎式機甲,沒想到卻被帝國軍的蠑螈式機甲無情地轟碎了桑尼維爾企業的一切努力,所以戰爭即使結束、聯邦軍也不可能繼續採購虎式機甲;而豹式機甲競爭不過暴風式機甲,等到戰爭結束後,只怕也會陷入滯銷的局面。

當然,桑尼維爾企業還能製造飛燕式機甲來銷售,可是畢竟每架飛燕式機甲要多花上兩千萬元去購買GPOS控制系統,市場競爭力相對就遠低於其他公司生產的飛燕式機甲──特別是現在聯邦託管給德雷斯登的四個星系之中,那些小規模機甲製造商幾乎都獲得了飛燕式機甲的生產授權,等到戰爭結束,大量飛燕式機甲涌入市場,桑尼維爾企業根本無法和那些小規模機甲製造商競爭。

當然,桑尼維爾企業不是沒想過要開發新型機甲,但是開發新型機甲卻卡在兩個問題上:第一個問題是桑尼維爾企業現在欠缺經費,沒辦法投入太多資源在研發新型機甲上,第二個問題是除非他們能夠在機甲性能上達成重大突破、或是他們能取得POS系列控制系統,否則新開發出來的機甲在性能上肯定及不上搭載有POS系列控制系統的機甲,這樣是要怎麼在市場上和其他人競爭?

爲了公司在戰後的存續問題,桑尼維爾企業的管理階層幾乎每天開會到深夜,但是不管他們怎麼開會,卻都討論不出一個解決方案來;除非研究部門能夠在技術上達成重大突破,否則桑尼維爾企業的出路就只有尋求與秦氏工業或是河洛工業合作這條路可走,但是秦氏工業與河洛工業似乎都不願意與桑尼維爾企業進行更進一步的合作。

雖然桑尼維爾企業不曉得以陰謀扳倒秦氏工業、試圖以此動搖河洛工業的事情是不是已經被這兩家公司知道了、所以才導致這兩家公司都不願意與桑尼維爾企業合作,但是有一點卻是可以肯定的:如果桑尼維爾企業在戰爭結束後因爲無法出售機甲而被迫宣佈倒閉,那麼河洛工業就可以靠着龐大的資金實力、以低價併購桑尼維爾企業,成爲機甲市場上一家獨大的超大巨頭。

雖然情勢不容樂觀,但是桑尼維爾企業的高層卻不打算放棄任何機會,而在『寄望研究部門達成重大突破』和『尋求與秦氏工業的合作』這兩條出路之中,似乎又以『尋求與秦氏工業的合作』比較容易達成──秦氏工業的總裁成功是個『花花公子』這點在機甲業界已經不是新聞了,就連河洛工業也是因爲捨出了總裁亞爾的美麗女兒、這才靠着秦氏工業的技術支援而有着目前銳不可擋的聲勢;所以找個美女塞到成功身邊、靠着美女在枕頭邊猛灌成功迷湯來讓成功同意點頭讓秦氏工業與桑尼維爾企業合作這點絕對要比寄望研究部門達成重大突破要靠譜得多。

既然決定了要走美人計這條路,現在的問題就是該找個什麼樣的人、以什麼樣的理由塞到成功身邊去了……

第60章 戰爭前夕第4章 秦氏工業第19章 地下機甲格鬥大會(4)第58章 鳳凰展翼第14章 條件交換(6)第8章 逆攻略作戰(上)第13章 風雲變色(5)第16章 技術轉移(2)第7章 改變第14章 條件交換(6)第51章 納利普會戰第65章 徒勞無功第51章 納利普會戰第17章 新金屬(4)第三十二章 帝國的困境第17章 新金屬(1)第12章 暗潮洶涌(上)第18章 老兵不死(1)第26章 失策第六十二章 大帝重出江湖第5章 約會第11章 挫折第14章 條件交換(4)第55章 請君入甕第43章 殺出重圍第28章 棄卒-3第29章 代號星塵-2第18章 老兵不死(2)第36章 損失慘重第13章 風雲變色(1)第36章 損失慘重第20章 礦場爭奪戰(4)第17章 新金屬(3)第52章 驅虎吞狼第六十二章 大帝重出江湖第12章 暗潮洶涌(下)第46章 戰後重建第51章 納利普會戰第15章 枷鎖(2)第2章 奇怪的傭兵團第47章 節節敗退第36章 損失慘重第43章 殺出重圍第46章 戰後重建第19章 地下機甲格鬥大會(1)第27章 意外的驚奇第16章 技術轉移(3)第18章 老兵不死(2)第16章 技術轉移(1)第60章 戰爭前夕第13章 風雲變色(4)第13章 風雲變色(4)第63章 王牌對決第37章 巧取,豪奪第65章 徒勞無功第59章 轉捩點第34章 初試鋒芒第1章 初遇第19章 地下機甲格鬥大會(4)第20章 礦場爭奪戰(2)第38章 抗衡對策第61章 驅虎,吞狼第50章 扭曲的意志第64章 理由第1章 初遇第28章 棄卒-3第9章 螳螂捕蟬第10章 收買(下)第38章 抗衡對策第11章 挫折第16章 技術轉移(1)第13章 風雲變色(5)第50章 扭曲的意志第14章 條件交換(2)第40章 恐怖行動第10章 收買(下)第28章 棄卒-2第11章 挫折第30章 渾水之中好摸魚第16章 技術轉移(3)第8章 逆攻略作戰(上)第17章 新金屬(3)第29章 代號星塵-1第14章 條件交換(5)第38章 抗衡對策第15章 枷鎖(1)第45章 百廢待舉第22章 策略合作第29章 代號星塵-2第30章 渾水之中好摸魚第60章 戰爭前夕第17章 新金屬(1)第53章 突破口第13章 風雲變色(5)第16章 技術轉移(1)第47章 節節敗退第36章 損失慘重第53章 突破口第19章 地下機甲格鬥大會(4)
第60章 戰爭前夕第4章 秦氏工業第19章 地下機甲格鬥大會(4)第58章 鳳凰展翼第14章 條件交換(6)第8章 逆攻略作戰(上)第13章 風雲變色(5)第16章 技術轉移(2)第7章 改變第14章 條件交換(6)第51章 納利普會戰第65章 徒勞無功第51章 納利普會戰第17章 新金屬(4)第三十二章 帝國的困境第17章 新金屬(1)第12章 暗潮洶涌(上)第18章 老兵不死(1)第26章 失策第六十二章 大帝重出江湖第5章 約會第11章 挫折第14章 條件交換(4)第55章 請君入甕第43章 殺出重圍第28章 棄卒-3第29章 代號星塵-2第18章 老兵不死(2)第36章 損失慘重第13章 風雲變色(1)第36章 損失慘重第20章 礦場爭奪戰(4)第17章 新金屬(3)第52章 驅虎吞狼第六十二章 大帝重出江湖第12章 暗潮洶涌(下)第46章 戰後重建第51章 納利普會戰第15章 枷鎖(2)第2章 奇怪的傭兵團第47章 節節敗退第36章 損失慘重第43章 殺出重圍第46章 戰後重建第19章 地下機甲格鬥大會(1)第27章 意外的驚奇第16章 技術轉移(3)第18章 老兵不死(2)第16章 技術轉移(1)第60章 戰爭前夕第13章 風雲變色(4)第13章 風雲變色(4)第63章 王牌對決第37章 巧取,豪奪第65章 徒勞無功第59章 轉捩點第34章 初試鋒芒第1章 初遇第19章 地下機甲格鬥大會(4)第20章 礦場爭奪戰(2)第38章 抗衡對策第61章 驅虎,吞狼第50章 扭曲的意志第64章 理由第1章 初遇第28章 棄卒-3第9章 螳螂捕蟬第10章 收買(下)第38章 抗衡對策第11章 挫折第16章 技術轉移(1)第13章 風雲變色(5)第50章 扭曲的意志第14章 條件交換(2)第40章 恐怖行動第10章 收買(下)第28章 棄卒-2第11章 挫折第30章 渾水之中好摸魚第16章 技術轉移(3)第8章 逆攻略作戰(上)第17章 新金屬(3)第29章 代號星塵-1第14章 條件交換(5)第38章 抗衡對策第15章 枷鎖(1)第45章 百廢待舉第22章 策略合作第29章 代號星塵-2第30章 渾水之中好摸魚第60章 戰爭前夕第17章 新金屬(1)第53章 突破口第13章 風雲變色(5)第16章 技術轉移(1)第47章 節節敗退第36章 損失慘重第53章 突破口第19章 地下機甲格鬥大會(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