羣山千重,綠意無邊,東嶺正是夏日。
一處青峰,一彎古道,青衣阿木揹負着布袋,緩步而行。
此時,雖然豔陽高掛,但兩側壁立千仞,古木參天,落下不少斑駁樹影,倒是不甚炎熱。
阿木已然走了五六天,估計至少走了七八百里的山路,但還是沒有看見一處村落,一戶人家。
茫茫深山,如果不是鴉兒準備的布袋有些奇異,阿木絕對走不出這大山。那青色布袋,雖然不是修士的儲物袋,但也有些袖裡乾坤之妙,裝了不少東西。
飲食衣物,碎銀靈幣,帳篷雜物,應有盡有。不得不說,鴉兒準備得十分細緻完備。
其中,自然少不了東嶺的地圖,而且是專門爲阿木準備的凡人地圖。此外,還有一部東嶺域志,專門介紹東嶺的地理、風俗、門派等,極爲詳實,而且也是凡人能翻看的。
這幾天,阿木倒是沒有急着趕路,都是日出而出,日落而息。
白日裡,山間穿行,觀賞風景。夜幕下,直臥青山,遙看星辰。
雖然不是山間隱世,也無修士之力,但是阿木竟有幾分仙意。
五六天時間,阿木倒是把東嶺地圖和東嶺域志,翻看了大概。
而且,阿木也再次試了試北寒宗的養根訣,修煉的結果和夢境中的一樣。一旦修煉,丹海便劇痛難當,根本無法修煉,阿木最後只好再次放棄。
阿木只能把希望暫時寄託在東陽古寺的梵天妙法上,看看到時能不能修行!如果不能,到時候再想辦法。
現在,阿木唯一能和修煉搭上邊的就是禁圖之術。休息的時候,阿木便用那木枝樹叉在地上勾勒,然後推演。
不過一切也都是幻想,沒有法力,腦中再多的推演,也只是紙上談兵,但聊勝於無吧!
此時,過了午時,阿木終於翻過了這座青山。這已經是阿木犯過的第七道山了。雖然,阿木仙骨魔身,體力極爲充沛,但是如此枯燥的翻山越嶺,也絕非阿木所願。
幸運的是,阿木剛翻過這座山,遙遙而望,終於在氤氳的山霧之中,看見一出山坳裡有十幾戶錯落的人家。
有人!村落!
這一刻,阿木雖然沒有在沙漠中見到綠洲那樣的興奮,但是也是極爲舒暢。
茫茫大山走了數日,終於看見人煙,豈不快哉?
心情愉悅,阿木的步伐加快,直奔那山坳中的村落。阿木決定在這小村投宿一夜。
山裡行路,便是這樣,看着不遠,可是七扭八拐,便耗盡了近一個時辰。
當阿木終於進入小村的時候,山中的天色已然轉暗。
其實,這幾乎不能稱爲一個村落,因爲就那麼十幾戶散落的人家。房屋參差,也不整齊,最有趣是這些房子,居然各個材質,樣式都不同。
有石屋、有木房,還有草廬,樣式估計也是根據各家的愛好,千奇百怪,倒是很有創意。
小小山村,都是頗有情調,像是好多本不該在一起的房子組合的一樣,阿木也沒有多在意。
這時,迎面走來一個挑着兩隻木桶的三十多歲的漢子,虎背熊腰,好不強壯,阿木忙過去打招呼。
“這位大哥,敢問這是哪裡?”
“山中小村!”那漢子見了阿木也不吃驚,笑了笑,“沒啥名字!”
“哦!”阿木也是一笑,這樣的小村,沒有名字也正常。
那漢子打量了一下阿木,又道:“你是路過吧?那便在這裡住一夜,準備些乾糧飲食!方圓五百里,沒有村子了。村裡,誰家都能幫你你!”
看來,像阿木這樣的過路人以前也有過。
那漢子指點完阿木,也沒停下,晃盪着兩隻空桶,居然還唱着山歌,取水去了。
“多謝大哥!”
阿木笑了笑,看來這山裡的民風還是淳樸,自然。
按照那漢子所說,阿木直接奔第一戶人家便去了。
那第一戶人家,建在一處山坡的平地上。那是兩間不大不小的木屋,外面圍着一個小籬笆院。
院子不大,但是整潔。院中有兩顆桃樹,半熟的桃子,青澀但是誘人。樹下,還散養着幾隻羽毛鮮豔的家禽,似雞非雞,極爲漂亮,阿木還真不認識這東嶺的異禽。
真是山中好村落,恰似人間仙境一般。這主人頗有些山中隱世獨居的味道
阿木心中慨嘆,同時站在柴門外呼喊。
“請問,有人嗎?”
“吱嘎!”木屋的門開了,屋中的人聽見阿木的呼喚。再見,一個穿着土布衣衫的老者,緩步走出。
那老者拄着一根木杖,花白鬍子散在前心,精神倒是矍鑠。
“找誰呀!”老者沙啞着嗓子問道。
“過路的!老丈,能不能投個宿?”阿木笑道。
“當然能,進來吧!門沒關!”那老者一聽是投宿的,似乎還挺開心,招呼着阿木進來。
阿木應了一聲,推開柴門,直接進了院。
此時,太陽剛剛西沉。
這戶人家就老丈一個人,把阿木讓進屋子。老人問阿木幹什麼去,阿木便說從苦海海濱來,到東陽宮古寺禮佛請願。
東嶺人人人信奉佛宗,每年不知有多少人,去各地寺廟禮佛,許願、還願、上香,實乃常事。一聽阿木從苦海之濱,怕是不遠千里而來,前去禮佛,那老丈更是心生敬重。
“來!還沒用晚飯吧!小哥,這小村沒有什麼招待!飲兩杯水酒吧!”此時那老丈拿出一個酒壺,兩個竹杯。同時,還拿出兩盤山中野味。
“多謝老丈!”阿木感嘆,還是山中古風,熱情好客。
阿木也沒有客氣,拿起酒壺,給老丈和自己給滿了一杯。雖然是山中土酒,但是酒香醇厚。
“好酒!”阿木讚道。
“山中土釀而已!”老丈客氣道,但是滿臉的笑意,“平日裡,山中少來客!今日,你我有緣,理當飲兩杯!”
那老丈本性豪爽好客,端起酒杯,向阿木邀酒。
“老丈請!”阿木舉起酒杯。兩個一飲而盡,倒像老朋友。
“敢問老丈高齡?”阿木道。
“不知道哦!從小長在山裡,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早忘了年紀!記得光陰,多麼無趣!”老丈笑道。
“哦?”阿木微微一愣,總感覺這老丈的話有些奇異。
記得光陰,多麼無趣!這話好讓人回味。
一老一少,喝酒聊天,阿木愈發絕對雖然是山中野民,但是卻返璞歸真,那老丈的很多話語,倒是頗具哲理。
轉眼掌燈,突然聽見外邊有人高喊。
“木老丈,水來了!”聽聲音,居然便是那阿木方纔在山中遇到的漢子。
“這老丈姓木,但是真和自己有幾分緣分。”阿木心中想。
木老丈和阿木同時出了屋子,那漢子挑着兩桶水,臉上微見汗漬,正站在門外。
“哦!小哥,你福氣呀,選了木老丈家!他家的酒,可是村裡最好的!”那漢子一見阿木笑道。
“哦!還要多謝大哥的指點!”阿木也笑道。
“水倒缸裡吧!”木老丈看着那漢子道,“虎子,你也辛苦了,一起喝兩杯!”
“不了!”那被叫做虎子的漢子把兩個木桶的水都倒進院中頗大的水缸,“還有三戶人家的水,沒打。我還得抓緊,過了今夜那枯井可就沒有水了!還要等上半個月。”
“唉!也是!”木老丈嘆了口氣,“那你忙吧!明日再來。”
“好,走嘞!”虎子抹了一把汗,挑着兩個木桶,晃晃蕩蕩的又走了,步伐卻是比初遇阿木時急了一些。
“嗯?老丈,怎麼回事?打水,還用如此急嗎?這天都黑了。”阿木微微不解道。
“唉!”木老丈長嘆一聲,“小哥,你有所不知。這山中村,風景如畫,氣候宜人,哪裡都好,唯有缺水!”
“哦?”阿木一愣,這山中村林木鬱鬱蔥蔥,果樹家禽,樣樣都有,怎麼會缺水?
看出阿木心思,那老丈又道:“這附近的進水或者雨水,只能喂家畜,種果木莊稼,人吃不得!”
“有毒?”阿木一愣。還有這樣怪事?水,能喂家畜,不能人食?
“唉!誰知道。反正人吃了,不出三日必亡,唯有後山,七裡外的一口老井,那井水,我們飲了沒事。我們日常飲水做飯,只能用那井水。”
“有水吃就好!”阿木皺了皺眉。
“嗯!”木老丈點點頭,“可是,那老井唯有每月十五到二十二的七天裡,纔有水。過了這七天,便又幹枯了。只能等下個月十五!所以你看,我們院中都有蓄水的大缸。今天是二十一了,子夜之前,必須打滿水,否則挨不到下個月十五!”
阿木皺皺眉,感覺這水還真是一個大事,如果哪天那口井沒水了,這十幾戶人家豈不是要渴死?
“那怎麼好像就那虎子大哥一個人打水?村裡再沒有壯力了?”阿木再問。
“唉!”那老丈又嘆了口氣,“那水沉呀,兩桶水,一桶千餘斤!山路難行,除了虎子,全村沒人挑得動。”
兩桶水,一桶千餘斤!阿木一聽直接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