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協議達成

“啊,對了,下官險些忘了一事,治河雖是已無虞,可漕運那頭又該如何應對纔是,不知小王爺可有甚高見否?”

一老一少都是屬狐狸的,這一談判起來麼,自然是玩盡了花樣,啥以退爲進,虛虛實實之類的把戲都玩了個遍,沒法子啊,這可是四百萬兩銀子的大買賣,別說少一成了,便是少一分都令人肉疼不已的,這不,一番拉鋸戰下來,愣是從午時扯到了酉時過半,夕陽已是西下,這纔算是勉強達成了協議,以工部佔六成八分、河南佔三成二告了個終了,只是到了末了,弘晴都已起身要辭行了,榮柱卻突然一拍腦門,想起了最要命的關鍵之所在,自不敢稍有怠慢,緊趕着便出言追問了起來。

得,這老傢伙還行,沒被錢燒壞了腦袋!

若是榮柱不提這茬,弘晴也不會多言,只會瞧榮柱不起,沒旁的,一個完全鑽進了錢眼裡的官員,哪怕能力再強,學問再好,那都只會是隻社稷蛀蟲而已,屬於不堪造就的一類,而今,榮柱既是提了此事,那就證明此人並非酒囊飯袋,也不是見錢眼開之輩,自是令弘晴很是高看了其一眼。

“此事本貝勒自有主張,斷然不會影響到治河一事的,此一條,還請榮大人放寬心好了。”

漕運改海運一事眼下還在籌備之中,爲免爭執早起,弘晴卻是不打算輕易對人說起的,哪怕雙方眼下屬於合作之關係,弘晴也不願多提此事,這便含糊其辭地寬慰了榮柱一句道。

“小王爺明鑑,此事非同小可,漕運乃我朝之根本,一旦有失,則社稷必亂矣,若是不能明瞭箇中究竟,下官便是百死也不敢應命而爲的,還請小王爺明示一二。”

榮柱雖一直在地方上歷任,可說到底根子還是在京師的,身爲正白旗人,他自是清楚漕運對京師的影響有多大,儘自對治河能得之利益分外的眼饞,卻也絕不肯因之誤了國之根本,這一聽弘晴不肯言明,面色立馬便肅然了起來,正式無比地朝着弘晴行了個禮,慎重無比地開口發問道。

“也罷,此事重大,榮大人既是一定要知,那本貝勒說是可以,只是還請榮大人莫要外傳方好。”

弘晴面如沉水地看了榮柱好一陣子,見其始終不肯低頭,心中對其自是更加高看了幾分,沉吟了片刻之後,還是決定給榮柱一個交代爲妥,畢竟治河一事實是離不開河南地方的配合。

“爾等盡皆退下!”

先前談判之際,下人們早已被屏退,只是因着弘晴要走,衆人這才聞令趕來侍候,這會兒既是要談機密事,榮柱自不敢讓下人們聞之,忙一揮手,斷喝了一嗓子。

“喳!”

榮柱治家極嚴,他的話就是命令,一衆下人們自是無有敢不從者,便是其幼子穆寧也不敢留下,齊聲應了諾,各自退下了廳堂,只留下弘晴與榮柱二人獨處。

“請小王爺賜教。”

衆僕役退下之後,榮柱再無先前談判時的輕鬆自如,而是滿臉認真狀地朝着弘晴又是一禮。

“唔,榮大人對海運一事可有甚耳聞否?”

弘晴虛擡了下手,示意榮柱不必多禮,略一沉吟之下,還是沒急着說出答案,而是意有所指地發問道。

“這……,下官知之不詳,僅知箇中風險頗大,據聞十人出海四人回,卻不知是真是假。”

榮柱雖說是有爲之官,可限於眼界,於海運之事從來就不曾重視過,也就只是偶然與人閒聊時,當笑料聽過一些奇談怪論罷了,這會兒一聽弘晴突然提起海運,一時間還真有些反應不過來的,愣了愣之後,這才據實回答了一句道。

“榮大人所聞不過以訛傳訛罷了,海運雖是有風險,卻並不比河運要高出多少,誠然,海上時有風暴,其害極烈,然,若是算準潮時,依季節而行,卻也無須太過擔憂此點,且海運之船皆巨舟也,時下最大者,一船可載萬石貨,遠比河船大十倍而有餘,抗風浪之能力遠勝也,若是依海岸而行,縱遇風險,也能抗衡之,不瞞榮大人,此正是本貝勒應對漕運之道所在。”

對於榮柱這等眼界只侷限於大清之地的官員,弘晴已是見得多了,實際上,自打穿越到這朝代以來,弘晴還真就沒在朝中遇到過一個對海外之事有興趣的人物,當然了,老爺子除外,只是老爺子對海外之事感興趣僅僅只停留在個人的興趣愛好上,向不會以此來定國策,這說起來也不是時人的錯,而是儒家思想的侷限性之所在——但凡受儒家思想薰陶出來的,大體上都只當天朝乃是世界之中心,天朝之外,皆被視爲蠻夷,自是不必加以理會,有鑑於此,弘晴自是不會對榮柱有甚瞧不起之處,而是耐心無比地爲其解釋了一番,

“唔,原來如此,只是船與船丁從何來?運河若廢,所需變革處頗多,安置恐大不易也,不知小王爺可都考慮清楚否?”

弘晴的話已是說得極爲的淺顯,榮柱自是聽得懂,然則並不因之而喜,反倒是更顯擔憂了幾分,也無甚隱瞞,直接點出了弘晴此策裡的幾點隱憂。

“榮大人所問極是,對此,本貝勒也確實早有預算,這麼說罷,漕運改海運,所要涉及之面確是極廣,依本貝勒算來,一條萬石之海船須得兩萬兩左右之白銀,欲保證漕運無虞,須得此等海船約八十餘艘,此一條便須得一百六十五兩白銀,再算上安置原河運諸多方面,也須得白銀兩百八十萬兩之巨,說起來是不少,然,榮大人卻是不知海運比之河運在成本上要省了一半還多,換而言之,漕運京師之一百八十萬石糧若以海運而爲,一年便可節約一百萬兩以上,再算上裁撤諸多機構之後,能帶來的五十餘萬兩節約,一年朝廷便可省一百五十餘萬兩之數,三年之內,所花費之銀兩豈不兩訖了,再有多,那便是純賺了的,且本貝勒治河所得,已足以購船之用而有富餘,此事朝廷所需開銷者寥寥,有何不可爲之說?”

話既已說開,弘晴也就無甚保留處,不單詳解了達成此目標的辦法,還認認真真地給榮柱算了一筆細賬,言語間滿是自信之意味。

“下官久聞小王爺乃甘羅之才,今日得聞高見,方知世之傳言無虛,若須下官聯署處,自不敢辭也!”

榮柱對漕運改海運一事其實並不是特別的關心,他真正在意的是治理黃河所能帶來的益處,無論是政績上的還是實惠,榮柱都不想有失,此際聽得弘晴細說了漕運的變革之道,懸着的心已是就此落了地,這一表起態來,自也就爽快得很。

“這個自然,而今貴我雙方既已達成協議,數日內本貝勒便將動本,到時自會請榮大人聯署之,只是在此之前,還請榮大人暫且保密,勿要走漏了風聲,以免多生枝節。”

榮柱這話乍一聽起來,似乎有投效的意思在內,可弘晴卻知其並無此心,至少是眼下還沒真兒個地想要站隊,所言所表,不過就事論事而已,然則弘晴卻並不在意,左右拉幫結派並不是弘晴要走的路,他所要的人可以不多,卻務必求精,寧缺毋濫,自是不會在意榮柱是否要投效的問題,回答起榮柱的話來,自也就同樣是就事論事之腔調,不含半點的拉攏之意味。

“小王爺放心,下官知道如何做了。”

榮柱先前所言完全是有感而發,本意卻是真沒有投效的意思在內,話才一出口,便已覺得不對了,自不免擔心弘晴有所誤會,可待得一聽弘晴如此說法,卻又不自覺地泛起了一絲的失望之情,但卻不敢帶到臉上來,而是慎重其事地再次表了態。

“那就好,本貝勒還另有要事,就不多打攪了,榮大人不必送了,告辭。”

事既已談妥,弘晴心底裡的疲乏可就泛了起來,實是無心再多囉唣,點頭致意了一下,擡腳便向廳堂口行了去,愣是沒給榮柱出言挽留的機會。

“阿瑪,那廝此來……”

穆寧送走了弘晴之後,立馬迴轉了二門廳堂,入眼便見自家老爹神情變幻不已地呆立在當場,不禁起了些擔憂,趕忙疾走數步,搶到了近前,關切無比地發問道。

“哼!甚的那廝,混賬,那是當今之龍孫,天潢貴胄,豈是你能胡亂點評的,再要讓阿瑪聽到你這等屁話,家法從事!”

榮柱自己早前也沒少點評弘晴其人,有些時候用詞也不是那麼謹慎,可自打跟弘晴詳談了一個下午之後,看法已是截然不同了,此際一聽穆寧出口不遜,當即就變了臉,毫不客氣地喝叱了其一番。

“啊,是,孩兒知錯了。”

穆寧渾然沒想到自家老父會如此動怒,大吃一驚之餘,卻也不敢在此時多囉唣,趕忙低聲認錯不迭。

“罷了,下不爲例,記住,若是可能,不妨與其多多接觸,能結個善緣也好,若是不能,也須得委屈求全,萬不可有觸犯之處!”

榮柱並未因穆寧的認錯而作罷,不依不饒地接着訓斥不已。

“啊……”

一聽自家老爹如此說法,穆寧大腦還真就有些個轉不過彎來,當即便傻愣住了。

第120章 連捎帶打第515章 利益均沾(四)第417章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二)第121章 老十六受刑第964章 各得其所(三)第1114章 江山代有新人出第505章 仁與利(三)第285章 收網(二)第248章 新春大禮第299章 一劍封喉(三)第340章 接連廢黜(二)第719章 親情與公義(二)第470章 示敵以強(一)第1057章 沸反盈天(七)第208章 繞不過去的坎(三)第955章 步步領先(一)第887章 屈尊降貴(四)第1094章 不老實就敲打(二)第1090章 選秀風波(三)第704章 煽風點火(三)第935章 酣戰格登山(四)第351章 隔空鬥法(三)第987章 主動的妥協(二)第870章 絕對權威(一)第719章 親情與公義(二)第798章 決勝時刻(三)第778章 好事壞事(四)第304章 第一次碰撞(一)第1090章 選秀風波(三)第247章 城下之盟(五)第1029章 風起雲涌(三)第708章 虛虛實實(四)第113章 借題發揮(一)第729章 陳老夫子的提點第1100章 革新科舉(五)第121章 老十六受刑第839章 朝議起風波(三)第799章 橫掃京師(一)第75章 揚眉劍出鞘(二)第386章 當庭激辯(二)第958章 何去何從(一)第72章 有待證實的消息第182章 分贓協定(三)第252章 少年欽差第794章 風雲跌宕(二)第830章 先易後難第1021章 忍無可忍(一)第294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三)第119章 太子的反擊(三)第915章 活祭第356章 都在感慨(一)第196章 磨刀霍霍(三)第771章 不好吃的年夜飯(二)第1030章 風起雲涌(四)第795章 風雲跌宕(三)第145章 都是黃河惹的禍(二)第521章 張良計與過牆梯(二)第1047章 開誠佈公(二)第194章 磨刀霍霍(一)第1071章 作繭自縛(一)第553章 餘震連連(二)第1157章 自作孽不可活(四)第110章 從細微處着手(二)第1084章 虎門銷煙(三)第1130章 天鵝的輓歌(一)第766章 幫理不幫親(一)第695章 秋風掃落葉(三)第801章 橫掃京師(三)第609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一)第937章 酣戰格登山(六)第128章 閉門羹(一)第557章 水滿則溢(二)第754章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二)第367章 公然硬扛第811章 深夜驚心(二)第60章 有人要頭疼了(一)第915章 活祭第1025章 最後通牒(三)第603章 在水一方(二)第975章 強勢反彈(二)第64章 我要的真的不多(二)第914章 以強硬對強硬(三)第889章 潤物細無聲第533章 承諾如金(二)第311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一)第1154章 自作孽不可活(一)第167章 八里灣遇盜劫(二)第311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一)第531章 誰比誰更狠(四)第759章 打到你服(三)第221章 要鬧就鬧個大的(一)第12章 忽悠老十四第138章 力推與力挺(一)第912章 以強硬對強硬(一)第755章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三)第43章 師與徒第191章 養心殿裡耍太極(二)第693章 秋風掃落葉(一)第634章 老爺子的決斷(一)第113章 借題發揮(一)
第120章 連捎帶打第515章 利益均沾(四)第417章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二)第121章 老十六受刑第964章 各得其所(三)第1114章 江山代有新人出第505章 仁與利(三)第285章 收網(二)第248章 新春大禮第299章 一劍封喉(三)第340章 接連廢黜(二)第719章 親情與公義(二)第470章 示敵以強(一)第1057章 沸反盈天(七)第208章 繞不過去的坎(三)第955章 步步領先(一)第887章 屈尊降貴(四)第1094章 不老實就敲打(二)第1090章 選秀風波(三)第704章 煽風點火(三)第935章 酣戰格登山(四)第351章 隔空鬥法(三)第987章 主動的妥協(二)第870章 絕對權威(一)第719章 親情與公義(二)第798章 決勝時刻(三)第778章 好事壞事(四)第304章 第一次碰撞(一)第1090章 選秀風波(三)第247章 城下之盟(五)第1029章 風起雲涌(三)第708章 虛虛實實(四)第113章 借題發揮(一)第729章 陳老夫子的提點第1100章 革新科舉(五)第121章 老十六受刑第839章 朝議起風波(三)第799章 橫掃京師(一)第75章 揚眉劍出鞘(二)第386章 當庭激辯(二)第958章 何去何從(一)第72章 有待證實的消息第182章 分贓協定(三)第252章 少年欽差第794章 風雲跌宕(二)第830章 先易後難第1021章 忍無可忍(一)第294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三)第119章 太子的反擊(三)第915章 活祭第356章 都在感慨(一)第196章 磨刀霍霍(三)第771章 不好吃的年夜飯(二)第1030章 風起雲涌(四)第795章 風雲跌宕(三)第145章 都是黃河惹的禍(二)第521章 張良計與過牆梯(二)第1047章 開誠佈公(二)第194章 磨刀霍霍(一)第1071章 作繭自縛(一)第553章 餘震連連(二)第1157章 自作孽不可活(四)第110章 從細微處着手(二)第1084章 虎門銷煙(三)第1130章 天鵝的輓歌(一)第766章 幫理不幫親(一)第695章 秋風掃落葉(三)第801章 橫掃京師(三)第609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一)第937章 酣戰格登山(六)第128章 閉門羹(一)第557章 水滿則溢(二)第754章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二)第367章 公然硬扛第811章 深夜驚心(二)第60章 有人要頭疼了(一)第915章 活祭第1025章 最後通牒(三)第603章 在水一方(二)第975章 強勢反彈(二)第64章 我要的真的不多(二)第914章 以強硬對強硬(三)第889章 潤物細無聲第533章 承諾如金(二)第311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一)第1154章 自作孽不可活(一)第167章 八里灣遇盜劫(二)第311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一)第531章 誰比誰更狠(四)第759章 打到你服(三)第221章 要鬧就鬧個大的(一)第12章 忽悠老十四第138章 力推與力挺(一)第912章 以強硬對強硬(一)第755章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三)第43章 師與徒第191章 養心殿裡耍太極(二)第693章 秋風掃落葉(一)第634章 老爺子的決斷(一)第113章 借題發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