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7章 沸反盈天(七)

“爾等也是這麼個意思麼,嗯?”

弘晴沒去理會額滿順,而是將目光投到了其餘四名八旗都統的身上,不鹹不淡地發問了一句道。

“王爺明鑑,下官以爲此事驟然大起,恐非無因,若處置稍有差池,實恐京師不寧之虞也,事關重大,我等實不敢坐視,還請王爺早做處置。”

儘管弘晴的問話之聲並不算太寒,可積威之下,幾名八旗都統都不免有些個心慌不已,彼此對視了幾眼之後,這才由着漢軍鑲黃旗都統向奎明站將出來,語帶顫音地應答了一番。

“嗯,此事本王已知曉了,至於如何處置,還須得皇阿瑪欽定方可,爾等回去後,先好生安撫諸八旗子弟,勿要聽信無根據之流言,再有敢胡鬧者,當以律法嚴處,就先如此好了,爾等且自回罷。”

在弘晴看來,額滿順的屁股必然已是坐歪了去了的,至於其餘幾位麼,也難保證不被諸阿哥們的勢力所滲透,哪怕是慷慨陳詞的向奎明也不見得有多可靠,在這等情形下,弘晴自是懶得跟這幾名都統多囉唣,也就只是打了幾句官腔,便要就此將衆人皆打發了開去。

“王爺,此事幹系重大,若是真出了事,下官等怕是吃不住勁,還請您撥冗給個章程,下官等回去後,也好照着辦理了去。”

這一聽弘晴如此說法,向奎明等人倒是無甚特別的反應,可額滿順卻是不幹了,死皮賴臉地蘑菇着,硬是要弘晴當場拿出個說法來。

“哼,額大人聽不懂本王的話麼?此乃國政,沒有皇阿瑪之旨意,任何人都不得擅專,爾身爲八旗都統,若是不能安撫住下頭那些旗丁,朝廷要爾來何用,嗯?”

額滿順這等死纏爛打的姿態一出,弘晴當場就變了臉,毫不客氣地便訓斥了其一番,絲毫不曾給其留半點的體面,不爲別的,只因弘晴一眼便看穿了額滿順此舉的險惡用心之所在——只要弘晴這頭給出了章程,所有的責任便要弘晴一人來承擔,甭管多好的章程,到了額滿順手中,那一準都會唱歪了去,至於後果麼,自然是旗丁紛紛起而鬧騰,然後便該輪到弘晴吃掛落了的,既已猜知了其之居心不良已極,弘晴又怎會給其甚好臉色看的。

“王爺息怒,王爺息怒,下官也是怕事情有變,這纔多說了幾句,既是王爺這般交代了,下官遵命便是了。”

弘晴乃是監國親王,位高權重,更兼手握重兵,這麼一發怒之下,額滿順可就有些頂不住了,儘管心中其實並不服氣,這當口上,也就只能是委屈求全上一回了的。

“好了,爾等都且先趕回八旗都統衙門,好生勸慰衆旗丁們都先散了去,若是出了岔子,本王便先拿爾等來祭旗,去罷!”

額滿順既已服了軟,弘晴也懶得去管其是真心還是假意,面色肅然地一揮手,便已是不容分說地下了逐客之令。

“王爺您忙,下官等先行告退了。”

這一見弘晴已將話說到了這麼個份上,額滿順等人也自不敢再多糾纏,各自躬身行了個禮,便即就此退出了辦公室,不過麼,卻並未依弘晴之令迴轉八旗都統衙門,而是徑直便跑去宮門處遞了請見牌,顯然是打算找誠德帝訴苦上一回了的……

“陛下口諭,宣,仁親王弘晴,乾清宮覲見,欽此!”

弘晴並未去理會額滿順等人的離去,兀自在辦公室裡皺眉推演着時局的可能之變化,只不過他也沒能推演上多久,就見李德全匆匆地趕了來,宣了誠德帝召見的口諭。

“有勞李公公了。”

對於這麼道口諭,弘晴並不覺得有甚奇怪的,畢竟發生了那麼大的事兒,就算弘晴不去稟明,也終歸會有人捅到誠德帝處,故而弘晴也沒甚遲疑,謝過了恩之後,又客氣地朝着李德全點了點頭,而後,也沒管李德全是怎個反應,擡腳便要往宮裡行了去。

“王爺,額都統等人方纔剛走。”

弘晴身形方纔剛動,一向不苟言笑的李德全卻是突然小聲地提點了一句道。

“哦?”

李德全這話雖說得有些個沒頭沒尾的,可弘晴卻是一聽便懂,無非是在說此番誠德帝急召乃是因額滿順等人告了御狀之故,對此,弘晴自是早有預料,也自不以爲奇,不過麼,心下里對李德全的態度還是頗爲滿意的,但卻並未多言,僅僅只是不置可否地輕吭了一聲,緩步便沿着宮道向乾清門方向走了去……

“兒臣叩見皇阿瑪。”

方纔剛轉過乾清宮寢宮門口的屏風,入眼便見誠德帝板着臉坐在榻邊,而四爺以及三阿哥等人則盡皆滿臉肅然地站在兩旁,弘晴的心中當即便是一動,已然猜到了四爺等人出現在此處的險惡用心之所在,不過麼,卻並未帶到臉上來,而是疾步搶到了御前,照着朝規,恭謹萬分地便是一個大禮參拜不迭。

“八旗都統衙門的哄亂究竟是怎麼回事,嗯?”

誠德帝顯然正在火頭上,連叫起都不曾,開口便是沒好氣地一聲喝問。

“回皇阿瑪的話,兒臣也是方纔剛接到了額滿順的稟報,具體緣由尚未查清,然,據額滿順等人之說辭可知,此番風波起得蹊蹺,應是有人在暗中散佈謠言所致,或許與刺殺兒臣之匪類有關聯,兒臣已移文九門提督衙門,請赫提督全面清查此事。”

只一聽誠德帝這等問話的語調,弘晴便知其一準是被四爺等人挑唆得心火大起,自不會在此際與誠德帝計較那麼許多,但見弘晴跪直了身子,言語誠懇地便解說了一番。

“嗯?與刺殺案有關?此話從何說起?”

誠德帝本以爲此番旗丁鬧事之風波乃是弘晴處置不當所致,可這一聽弘晴如此解釋,自不免暗吃了一驚,趕忙便出言追問了起來。

“皇阿瑪明鑑,兒臣與六國使節團方纔不過談了一日,不過都是些禮節上的手尾罷了,並不曾涉及到具體之談判條款,更遑論相關之協議了,在此情形下,竟有人暗中散佈如此駭人之流言,其之用心顯然是要亂我朝綱,怕的便是朝廷會全力徹查刺殺案,故佈疑陣耳,實不足爲奇。”

弘晴對誠德帝的性子實在是太瞭解了些,早就料到他在四爺等人的慫恿下會有甚反應,自是早已準備好了應對之道,這會兒款款說來,寥寥幾句話便點透了此番旗丁動亂的風波背後之蹊蹺。

“原來如此,這幫賊子還真是膽大妄爲,朕定要追究到底,看究竟是何人在暗中搗鬼!”

誠德帝並非愚鈍之人,一聽弘晴之言頗合常理,心中的怒火當即便轉移到了刺案主兇的頭上,恨聲便罵了一嗓子。

“皇阿瑪明鑑,兒臣以爲大哥所言雖有些道理,然,事實恐非如此,所謂空穴來風,未必無因,今,六國使節團所遞交之國書上確有貿易禁運這麼個威脅在,據兒臣所知,大哥昨兒個與六國使節團鬧得不歡而散,會談一事恐難以爲繼,勢必會影響到我‘八旗商號’之利益,旗丁們憂而起,也屬正常之事也。”

誠德帝這麼一罵,三阿哥可就有些沉不住氣了,真要是誠德帝下令死揪着刺殺案不放,三阿哥攪渾水的算計顯然就要落到了空處,這水一清,魚怕也就沒得摸了去,而這,顯然不是三阿哥所樂見之局面,自是得趕緊亂扯一通,以打亂議事之節奏。

“皇阿瑪,兒臣以爲三哥所言正理也,八旗乃我大清社稷之頂樑柱,萬不可有失,今,旗丁哄亂,事態已頗見嚴峻,還是須得趕緊拿個章程出來爲妥。”

三阿哥這麼一跳將出來,一向以其馬首是瞻的七阿哥自是不甘落後,跟着也搶了出來,高聲提議了一句道。

“皇阿瑪,兒臣也以爲當務之急是要先安撫住旗丁們,萬不可作出有損我八旗利益之事,此一條,乃是根本原則,斷不可違也。”

七阿哥這麼一出頭,暗中已然投靠了弘晴的五阿哥卻是不能在站着不動了,也跟着出言進諫了一把,支持的依舊是三阿哥。

“皇阿瑪,在兒臣看來,大哥所言明顯牽強了些,還是三哥說得更爲合理,兒臣附議。”

六阿哥與三阿哥雖不是一夥的,可在給弘晴添亂上,卻是一致的,自然不會錯過這等逼迫弘晴的大好機會,緊跟着也冒出了頭來,倒是二阿哥與四爺卻並未有甚異動,盡皆默默地站在一旁。

“嗯……,四弟,你怎麼看此事?”

誠德帝從來都不是個有大主見之人,這一聽諸子所言似乎也很有道理,當即便有些犯難了,一時間也不知該聽弘晴的,還是該聽三阿哥等人的,沉吟了好一陣子,也愣是沒個決斷,但見其眉頭微皺地悶哼了一聲,轉頭望向了沉默不語的四爺,神情凝重地出言探問了一句道。

第949章 不入流的試探(一)第602章 在水一方(一)第1020章 全新局面(二)第517章 啓動推廣計劃(二)第723章 收穫季節(一)第251章 迷霧的背後第883章 坐收漁利(二)第600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二)第829章 隱憂重重(三)第436章 必爭之議(三)第459章 東征閱兵式第170章 苦戰第149章 上陣父子兵(三)第173章 內奸疑雲(二)第30章 國公府奇遇(三)第953章 步步緊逼(二)第66章 得失之間(二)第203章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四)第995章 舉重若輕(四)第849章 不速之客第771章 不好吃的年夜飯(二)第585章 反守爲攻(四)第471章 示敵以強(二)第829章 隱憂重重(三)第67章 肥差?第520章 張良計與過牆梯(一)第1048章 預作綢繆(一)第969章 各得其所(八)第421章 崛起的關鍵(一)第625章 欲取先與(二)第338章 驚變驟起(四)第1138章 智取馬六甲(二)第595章 值與不值(二)第624章 欲取先與(一)第828章 隱憂重重(二)第694章 秋風掃落葉(二)第116章 都在算計着(二)第291章 歡喜冤家第14章 兩盤棋(一)第768章 君子坦蕩蕩(一)第19章 波瀾漸起(二)第619章 父子論兵第1082章 虎門銷煙(一)第591章 幫還是不幫?第494章 嵐山伏擊戰(二)第907章 雷霆一擊(二)第153章 彼此試探第73章 真相之猜測第194章 磨刀霍霍(一)第351章 隔空鬥法(三)第391章 老爺子的板子(一)第1098章 革新科舉(三)第1038章 暗夜與曙光第171章 再勝一場第1046章 開誠佈公(一)第783章 貢院裡的較量(一)第44章 乞巧之遇第317章 三爺有顧慮了第629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一)第635章 老爺子的決斷(二)第232章 合縱與連橫(二)第305章 第一次碰撞(二)第816章 本王有恙(三)第1014章 各方博弈(一)第386章 當庭激辯(二)第577章 撲朔迷離(三)第487章 烽火連天(三)第513章 利益均沾(二)第690章 算與反算(二)第660章 黃雀與獵人(五)第57章 老夫子的崢嶸第219章 王府夜宴(三)第626章 欲取先與(三)第1002章 息事寧人(五)第309章 老爺子的慎重(一)第891章 謀定而後動第746章 溫達的囑託(二)第1124章 沸騰的大洋(四)第252章 少年欽差第315章 句讀之爭(二)第959章 何去何從(二)第519章 麻煩終於還是來了第1000章 息事寧人(一)第870章 絕對權威(一)第408章 竹籃子打水一場空(五)第45章 有對手纔是好事第803章 橫掃京師(五)第482章 血染的大洋(二)第446章 燙手的山芋(二)第657章 黃雀與獵人(二)第778章 好事壞事(四)第571章 小懲大誡第3章 正主兒都到齊了第29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二)第707章 虛虛實實(三)第477章 調虎離山(二)第517章 啓動推廣計劃(二)第100章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第858章 槍打出頭鳥(四)第614章 御前爭婚(二)
第949章 不入流的試探(一)第602章 在水一方(一)第1020章 全新局面(二)第517章 啓動推廣計劃(二)第723章 收穫季節(一)第251章 迷霧的背後第883章 坐收漁利(二)第600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二)第829章 隱憂重重(三)第436章 必爭之議(三)第459章 東征閱兵式第170章 苦戰第149章 上陣父子兵(三)第173章 內奸疑雲(二)第30章 國公府奇遇(三)第953章 步步緊逼(二)第66章 得失之間(二)第203章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四)第995章 舉重若輕(四)第849章 不速之客第771章 不好吃的年夜飯(二)第585章 反守爲攻(四)第471章 示敵以強(二)第829章 隱憂重重(三)第67章 肥差?第520章 張良計與過牆梯(一)第1048章 預作綢繆(一)第969章 各得其所(八)第421章 崛起的關鍵(一)第625章 欲取先與(二)第338章 驚變驟起(四)第1138章 智取馬六甲(二)第595章 值與不值(二)第624章 欲取先與(一)第828章 隱憂重重(二)第694章 秋風掃落葉(二)第116章 都在算計着(二)第291章 歡喜冤家第14章 兩盤棋(一)第768章 君子坦蕩蕩(一)第19章 波瀾漸起(二)第619章 父子論兵第1082章 虎門銷煙(一)第591章 幫還是不幫?第494章 嵐山伏擊戰(二)第907章 雷霆一擊(二)第153章 彼此試探第73章 真相之猜測第194章 磨刀霍霍(一)第351章 隔空鬥法(三)第391章 老爺子的板子(一)第1098章 革新科舉(三)第1038章 暗夜與曙光第171章 再勝一場第1046章 開誠佈公(一)第783章 貢院裡的較量(一)第44章 乞巧之遇第317章 三爺有顧慮了第629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一)第635章 老爺子的決斷(二)第232章 合縱與連橫(二)第305章 第一次碰撞(二)第816章 本王有恙(三)第1014章 各方博弈(一)第386章 當庭激辯(二)第577章 撲朔迷離(三)第487章 烽火連天(三)第513章 利益均沾(二)第690章 算與反算(二)第660章 黃雀與獵人(五)第57章 老夫子的崢嶸第219章 王府夜宴(三)第626章 欲取先與(三)第1002章 息事寧人(五)第309章 老爺子的慎重(一)第891章 謀定而後動第746章 溫達的囑託(二)第1124章 沸騰的大洋(四)第252章 少年欽差第315章 句讀之爭(二)第959章 何去何從(二)第519章 麻煩終於還是來了第1000章 息事寧人(一)第870章 絕對權威(一)第408章 竹籃子打水一場空(五)第45章 有對手纔是好事第803章 橫掃京師(五)第482章 血染的大洋(二)第446章 燙手的山芋(二)第657章 黃雀與獵人(二)第778章 好事壞事(四)第571章 小懲大誡第3章 正主兒都到齊了第29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二)第707章 虛虛實實(三)第477章 調虎離山(二)第517章 啓動推廣計劃(二)第100章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第858章 槍打出頭鳥(四)第614章 御前爭婚(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