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1章 雙棲私塾學堂

剛過了大年十五這天,雙棲鄉鎮的雙棲學堂就要開學了。

這天,陳幼娟穿着一套嶄新衣裳,背上哥哥給她買的嶄新書包,從頭到腳都是嶄新的。

書包裡面裝着的只有文房四寶,因爲書籍要到了學堂裡,交上學雜費之後,才發放。

陳天華划着他的小烏篷船,親自送小妹去學堂上學,順便去幫交學雜費,辦理相關事事云云。

山陰縣雙棲學堂,實際是一所私塾。

至所以能稱爲學堂,並且掛着山陰縣雙棲的官方名頭,當然是指其規模,師資,教學質量等諸方面,完全符合清政府對正式學堂的基本要求。

雙棲學堂隸屬於山陰縣衙門學房轄下,正式登記覈准的縣屬初等級學堂,,學堂有印章,還能頒發畢業證書。

學堂裡有正規的教學大綱,開設課程及書籍要求。

這相當於後世的官辦初小。

從這裡畢業,就可以去縣城讀高等級學堂,比如鏡明學堂就是。

這就區別於某些野雞的私塾,比例:某教書先生在家裡弄七八個學子開課,或者地主家裡講教書先生上門授課云云。

據傳,雙棲學堂歷史悠久,最早是由劉氏家族興辦,到了劉文傑這輩,他本人曾親自授課,當過督學。

現在,雙棲學堂屬於劉氏,費氏,還有範氏三家共有,分別有三家代表出任校董。

每年開支由三家平均分攤。

範家自範明忠父親入股開始的。

聽說這老頭子很古怪,他自己沒什麼文化,但十分尊重先生,也瞧得起讀書人,並要求自己子孫都得有文化。

他做偏門生意,平時對錢扣扣嗇嗇,但對學堂投入卻很捨得。

雙棲學堂除了劉、費、範三家子弟入學之外,允許外姓的鄉鎮子弟求學。

當然,收費標準不一樣。

雙棲學堂的規模並不大,僅有四間磚瓦結構的教室,黑板,課桌椅板凳齊全。

每間教室可坐學生二三十人,相當於一個年級。

看教室就知,雙棲學堂分成四個年級,從低到高。

學堂裡建有一個藏書樓,還是有一定規模的書籍,包括一些翻譯過來的外國書籍。

劉文傑先生很重視書籍,但凡正式出版的書籍,他都會去採購來,放入藏書樓,供老師學生們閱覽。

學堂裡還建有學生宿舍,離家稍遠的學生,可以選擇寄宿。

陳天華來到學堂院中,似乎有些熟悉,他的腦袋瓜子裡存有記憶,說明土根就在這裡讀的書,畢業之後又去了縣城洋學堂混了半年。

他見幾間教室裡有不少學生,穿得很單薄,衣服補丁一個又一個的極爲寒酸。

這些窮學生在教室裡不時地哈氣暖手,縮着身子聽課。

正月沒完,天氣還很寒冷,穿得太單薄讓人受不了。

“三爹,這學堂裡貧寒子弟可以免學雜費嗎?”他忍不住詢問陪在身邊的三伯父法康。

陳法康點頭道:

“對於學習用功,有志向的極少數寒門子弟,經校董會同意,可以免學雜費,但書本、筆墨需要自備,若真有神童,校董會也會資助其考取功名。”

陳天華剛纔交費時才知,從去年開始,陳法康被校董會聘任爲學堂督學,相當於後世的校長。

學堂裡有正式開課的先生五名,教輔人員五名。

江浙之地,文風極盛,教學普及成度、識字率相比外地算是高的,尤其是被稱爲盛產‘紹興師爺’的發祥地,不識字能行嗎?

這裡的百姓,家裡最窮,也會節衣縮食、甚至於舉債都得送孩子讀書。

就算考不上功名,將來做個生意,當個帳房先生,夥計什麼的也成,總比種田強吧。

反正,能識字的夥計工錢,比那些睜眼瞎的白木頭,要高出不少。

陳土根就是個實例,父母親送他上雙棲學堂,又送他到縣城,而縣城還需要寄宿,費用肯定不低。

當然,這裡的父母親送孩子讀書,可都是男孩,女孩就另當別論了。

在雙棲學堂裡的學生,只有不到十個女孩,佔整個學生總數的一成還不到。

而這些女孩,可都是校董家族的子弟,或有錢人家的女孩子。

像幼娟這種年齡偏大,又是外姓的普通人家,來這裡讀書實屬罕見,整個學堂裡都投來異樣的目光,唏噓不已。

雙棲學堂的課程表,大致如下:

晨讀:先生帶讀,集體朗誦,抽人點讀,老師評論。

習字:練習寸楷一百字以上。

經義:先生講解四書五經。

午餐。

背誦:學生溫習課本,背誦章句及課文。

辭章:先生講詩、講對聯、講古文。

晚餐(指寄宿生)。

晚自習(指寄宿生):溫習今日所學,偶爾講解習文。

在陳天華的頭腦記憶中,四書五經的學習順序排列爲。

四書:《大學》、《論語》、《孟子》、《中庸》

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

四書五經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載體,也是中國傳統舊學的主要內容。

幼娟讀的班級,自然是最低年級,得從頭學起,從識字開始。

雖然決定讀書之後的十數天裡,她纏着陳天華教她識字練字,至少家裡人的姓名她認識了。

‘陳幼娟’幾個字歪歪扭扭地會寫了,只是東倒西歪的站不直。

她們這個班共有二十幾個學生,實足年齡應該都不會超過十歲,裡面只有一個小女孩,明顯是富家子弟。

過了年,幼娟的實際年齡應該滿十四歲了吧,真處在發育狀態,比班上所有同學都高出一頭,長得確很高大。

她一個傻大個就坐在最後一排,孤單的一人,既新鮮又忐忑不安地在上課。

同班同學都是很好奇地看她,不時地交頭接耳,讓她很不自在。

好在這個班的課程,主要是三爹法康在上,自然會得到一些照顧。

陳天華站在教室窗子邊上,觀察了十幾分鍾就離開,他轉到年級高一些的班級,準備靜靜觀察一下。

他很好奇,這清末的鄉村教學,到底是個什麼樣子的?

這個班應該是高年級,學生全是男生,年齡都在十三歲至十五六之間。

站在講臺上的授課先生,五旬以上,穿着件粗布棉長袍,長着白淨清瘦的臉,估計是個老學究老秀才。

他的眼睛似乎還有些近視,但沒戴眼鏡。

估計是買不起。

此時,他正細着眼睛在給學生們講經。

第685章 西廂房密見第845章 人臣的氣節第174章 受傷害的麗人第950章 談判,不如說是宣判第898章 年三十的新北城門第176章 冒出來了東洋人第499章 中秋節第691章 兵臨名仕館第610章 摸到虎幫營尾第948章 驚弓之鳥第883章 防禦第765章 坦誠以待第935章 逃兵逃成了丐幫第115章 亡命天涯第227章 拱宸橋日租界第759章 紅袖添香花似容第236章 上海南京路第642章 從城池暗河過去第509章 年終團拜宴第514章 移交前夕第374章 梳理,一切照舊第875章 太湖幫全軍覆滅第302章 夜審古阿三第531章 上京城第579章 興師問罪第770章 端午,東湖磨山第327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087章 李府三小姐第093章 拳匪餘孽第490章 基調變了第713章 固守待援第624章 在紅袖書寓設宴第800章 武昌城東碼頭第916章 火攻雲臺山第334章 就這麼點?第398章 心裡只想復仇第643章 泅渡第602章 失敗,還是失敗第513章 迷惑人心的權利第450章 有人使絆子第778章 自主定價權第275章 一切安排妥當第570章 鄱陽湖,康郎山港口第380章 叢林遭遇戰第216章 出手教訓不良學生第803章 大事發生的前兆第414章 粵漢鐵路第771章 端午之夜第518章 比武第966章 應山湖畔遇伏擊第700章 密談第846章 以國事爲重第651章 直屬警衛營第176章 冒出來了東洋人第710章 人禍無德第227章 拱宸橋日租界第545章 找上門來了第808章 武漢三鎮首義第971章 刺殺行動開始第489章 天才軍事家第492章 東洋人求和來了第271章 仗義疏財的義兄第331章 瑪的,老子當會強盜第763章 她在漢口的使命第481章 面臨嚴峻考驗第794章 審訊第293章 煞神再世第131章 天降神兵第827章 南北停戰,劃江而治第221章 各懷心思,翻臉似翻書第314章 穆鬍子命喪山丘第514章 移交前夕第217章 冤家路窄第248章 升堂前的小插曲第876章 煤廣新城臘八節第949章 逼降第019章 有學問的土根第449章 衙門督察小組第234章 大姐亭娟第071章 他出老千第023章 立冬還下湖第340章 發動山民搞清鄉第741章 演一齣戲-招安第017章 瓜子湖畔遇地痞第522章 徒手格鬥第278章 重返煤山鎮第928章 咱師徒倆幹票大的第548章 東洋人又助興來了第967章 飛鴿顯露功夫第878章 改變點策略第196章 東苑書房密談第131章 天降神兵第715章 圍剿第885章 籌備東北海軍基地第331章 瑪的,老子當會強盜第861章 相互試探第270章 一貧如洗的家第157章 仗義善後第219章 這是個難題,不好搞定第500章 彆扭的家宴
第685章 西廂房密見第845章 人臣的氣節第174章 受傷害的麗人第950章 談判,不如說是宣判第898章 年三十的新北城門第176章 冒出來了東洋人第499章 中秋節第691章 兵臨名仕館第610章 摸到虎幫營尾第948章 驚弓之鳥第883章 防禦第765章 坦誠以待第935章 逃兵逃成了丐幫第115章 亡命天涯第227章 拱宸橋日租界第759章 紅袖添香花似容第236章 上海南京路第642章 從城池暗河過去第509章 年終團拜宴第514章 移交前夕第374章 梳理,一切照舊第875章 太湖幫全軍覆滅第302章 夜審古阿三第531章 上京城第579章 興師問罪第770章 端午,東湖磨山第327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087章 李府三小姐第093章 拳匪餘孽第490章 基調變了第713章 固守待援第624章 在紅袖書寓設宴第800章 武昌城東碼頭第916章 火攻雲臺山第334章 就這麼點?第398章 心裡只想復仇第643章 泅渡第602章 失敗,還是失敗第513章 迷惑人心的權利第450章 有人使絆子第778章 自主定價權第275章 一切安排妥當第570章 鄱陽湖,康郎山港口第380章 叢林遭遇戰第216章 出手教訓不良學生第803章 大事發生的前兆第414章 粵漢鐵路第771章 端午之夜第518章 比武第966章 應山湖畔遇伏擊第700章 密談第846章 以國事爲重第651章 直屬警衛營第176章 冒出來了東洋人第710章 人禍無德第227章 拱宸橋日租界第545章 找上門來了第808章 武漢三鎮首義第971章 刺殺行動開始第489章 天才軍事家第492章 東洋人求和來了第271章 仗義疏財的義兄第331章 瑪的,老子當會強盜第763章 她在漢口的使命第481章 面臨嚴峻考驗第794章 審訊第293章 煞神再世第131章 天降神兵第827章 南北停戰,劃江而治第221章 各懷心思,翻臉似翻書第314章 穆鬍子命喪山丘第514章 移交前夕第217章 冤家路窄第248章 升堂前的小插曲第876章 煤廣新城臘八節第949章 逼降第019章 有學問的土根第449章 衙門督察小組第234章 大姐亭娟第071章 他出老千第023章 立冬還下湖第340章 發動山民搞清鄉第741章 演一齣戲-招安第017章 瓜子湖畔遇地痞第522章 徒手格鬥第278章 重返煤山鎮第928章 咱師徒倆幹票大的第548章 東洋人又助興來了第967章 飛鴿顯露功夫第878章 改變點策略第196章 東苑書房密談第131章 天降神兵第715章 圍剿第885章 籌備東北海軍基地第331章 瑪的,老子當會強盜第861章 相互試探第270章 一貧如洗的家第157章 仗義善後第219章 這是個難題,不好搞定第500章 彆扭的家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