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1章 登陸北美洲(十三)

多諾萬送來的情報一下就讓原本陰暗低沉的會議室中充滿了陽光,連剛纔主張從智利和巴西全面撤退的亨利.阿諾德也閉口不提撤出航空隊的事情了。

現在可是美國能否贏得體面和平的關鍵時刻了!如果胡安.庇隆的法西斯政權倒臺,新阿斯巴尼亞聯邦瓦解,德國人就很難在加勒比海上打一場大規模且持久的戰爭。

“必須要維持對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空襲!”華萊士看着阿諾德說,“至少要維持夜間的大規模空襲,另外還應該向阿根廷自由派提供一切可能的援助。”

“好的,好的,部長先生,夜間空襲還將繼續,直到庇隆下臺。”阿諾德馬上回答。

“再多扔些傳單,”華萊士說,“必須告訴阿根廷人民,美國的敵人不是他們,美國的敵人僅僅是庇隆法西斯軍閥集團,而且美國願意幫助阿根廷人民重新贏得獨立、自由和民主。”

“部長先生,傳單中要不要提及德國或歐洲共同體?”阿諾德問。

根據以往美國政府的宣傳口徑,新阿斯巴尼亞聯邦就是歐洲人殖民南美洲的工具。

實際上這並不是抹黑,因爲“阿斯巴尼亞”(espana)就是西班牙,新阿斯巴尼亞就是新西班牙的意思,使用了和歷史上的新西班牙總督區一樣的名稱。這說明新阿斯巴尼亞的統治者們並不想切斷和歐洲的聯繫,而相當一部分阿根廷、智利和烏拉圭的白人們依舊將自己看成了歐洲人而不是美洲人。

甚至還有一部分新阿斯巴尼亞聯邦的上層人士(親庇隆的上層)想要將新阿斯巴尼亞聯邦和西班牙合併,重建強大的西班牙帝國。而且這也是羅馬公教會的意思,實際上是墨索里尼和弗朗哥在背後操縱。

所以美國和美國支持的阿根廷、智利、烏拉圭三國的民主鬥士將新阿斯巴尼亞聯邦抹黑成歐洲殖民工具的努力並沒有取得什麼結果,認同新阿斯巴尼亞聯邦的人們反而更加堅定了自己的觀點——和美國的情況不同,南美洲的印第安人並沒有被消滅乾淨,所以他們這些白皮本來就是萬惡的殖民者!

“不要再提了,”華萊士搖了搖頭,“不要提德國或歐洲,阿根廷的自由派不應樹敵過多。”

他的意思其實是:免得嚇着阿根廷人民……美國人的炸彈和燃燒彈可怕,德國人的原子彈難道不可怕?所以把德國和歐洲共同體捎上,敢於站出來反對胡安.庇隆的人只會更少一些。

“好的,好的,我明白了。”

“另外,”華萊士頓了頓,加重了語氣,“我們必須要在拉布拉多地區重創德國人,總統先生希望我們可以贏得勝利,這樣我們就不必去卡托克廷山莊避暑了。”

按照原來的計劃,美國政府各部的首長、五角大樓內的主要人員、美國總統和美國國會的議員們都會在德軍登陸加拿大東部之後,全部前往卡托克廷山莊避暑……實際上這就是政府和國會逃離了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而這個“總統和內閣逃跑”的消息一旦公開,絕對會沉重打擊美國人民的戰鬥意志!

在五角大樓的會議結束後,華萊士和總統參謀長威廉.萊希就一同前往白宮去向總統杜魯門彙報並且提出建議了。

而與此同時,杜魯門正在白宮地堡裡面和從芝加哥趕來的副總統肯尼迪,還有墨索里尼的兒子維托裡奧.墨索里尼見面會談。

會談的保密程度是相當高的,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內的只有杜魯門、肯尼迪和維托裡奧.墨索里尼。

在副總統肯尼迪的努力下,一個繞開了美國國務院,也不爲國會所知的秘密和平渠道,已經建立起來了。通過羅馬帝國駐紐約總領事維托裡奧.墨索里尼和維托裡奧的父親,羅馬帝國愷撒墨索里尼,杜魯門已經和希特勒建起了聯絡渠道。

這樣秘密外交渠道當然是不符合美國的相關法律和政治原則的做法,但是杜魯門也別無選擇。因爲如今的美國民主黨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弱勢執政黨,而且還面臨着分裂的危機。作爲總統和民主黨當然的領袖,杜魯門不能在分歧巨大的戰和問題上走錯一步,甚至不能過早表明想要求和的立場。

而且在1944年大選的時候,包括杜魯門在內所有的參選者,都聲明反對秘密外交和黑箱操作。而美國國會甚至在1945年3月底的時候高票通過了一個“外交公開化法案”,確定了在未來的和平談判時必須採取公開和透明的方法,不得對國會和民衆有所隱瞞。

這個“外交公開化法案”乍看上去似乎挺正確的,但是卻讓外交和談處於很難推進的境地——現在不是和平條約要經過國會表決了,而是國會將要直接參與談判了。如果杜魯門在和談中做出了有損美國利益的讓步,國會馬上就會進行干預,而民主黨也會因此發生分裂。

不得已之下,杜魯門只能採取秘密外交的路線,揹着國會甚至國務院和希特勒談判。

“總統先生,我剛剛聽說一個讓人震驚的消息。”小墨索里尼用流利的美式英語說,“德國人的軍隊已經登上了北美洲……我想您知道這意味着什麼吧?”

“這意味着他們很快會在加拿大的拉布拉多沿海地區遭遇慘敗。”杜魯門用平靜的語氣說道,“我堅信這一點!”

小墨索里尼點了點頭,雖然他是一個讓大部分美國人討厭的法西斯分子。但是在保衛北美洲的問題上,他的立場是站在美國人民一邊的。

“那樣就再好不過了,”小墨索里尼說,“一場美國的勝利有助於降低德國人的要價……但是我父親想要提醒閣下,美國的主要危險並不在人跡罕至的拉布拉多沿岸。”

“這人人都知道。”肯尼迪在旁插話,“但我們還是得在拉布拉多沿岸打敗侵略者……這也是人人都清楚的事實。”

拉布拉多雖然人跡罕至,交通也極爲不便,但那裡畢竟是北美洲的東岸,如果被德國佔領,將會極大打擊美國和加拿大人民的戰鬥意志。

“如果,我是說如果你們沒有能做到這一點呢?”小墨索里尼的嘴角微微一翹,顯出了幾分嘲諷,“實際上打敗德國人是很難的,至少在過去的將近6年中還沒有人真正做到過。”

“我們會做到的,”杜魯門說,“他們將會遭受可恥的失敗!”

“好吧,既然如此,”小墨索里尼沒有再和杜魯門爭辯,“也許這真的是個機會。”

“機會?”

“贏得和平的機會,”小墨索里尼說,“一場慘敗會讓德國人知道北美洲不是那麼容易侵犯的……這會讓他們降低要價。如果美國做出一些讓步,或許終極的決戰就不必發生了。”

所謂的“終極決戰”是指加勒比戰役或者與之同一等級的戰役。墨索里尼和他的軍事專家們都不看好美軍能在那樣的戰爭中取勝。而美國一旦失敗,就必將會付出非常慘重的代價,從而失去在未來崛起爲世界三強之一的可能。

因此墨索里尼對於和平運動最大的目標,就是在“終極決戰”開始前促成美德和解。

杜魯門和肯尼迪互相看了對方一眼,肯尼迪說:“總統先生,我想我們應該避免讓美國處於一場不利的豪賭之中。”

杜魯門點點頭,他當然知道正在開打的拉布拉多之戰僅僅是德國進攻的前奏,真正要命的決戰還在後面呢。而美國即便可以打贏前奏戰,也很難打贏後面的終極決戰。

“總領事先生,”杜魯門的臉上突然浮出了笑容,“就在剛纔您到來之前,我接到報告,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發生了大規模的抗議,阿根廷人正在反對胡安.庇隆的獨裁統治!”

小墨索里尼神色不動:“總統先生,我知道這事兒,在抗議發生前就知道。我們羅馬帝國在新阿斯巴尼亞是情報網絡的,而且相當有效。”

他其實是在提醒杜魯門,德國人同樣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安插了大量的特務,他們完全可以介入新阿斯巴尼亞的內政,將這場因爲大轟炸引起的抗議撲滅在萌芽之中。

可是德國人並沒有這麼做,羅馬同樣沒有干涉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民主運動”。這顯然是有絕對的把握保證胡安.庇隆的政權不會被顛覆——胡安.庇隆的政權畢竟是從槍桿子裡出來的,只要槍桿子沒有“變心”,靠遊行抗議是推不翻的。而新阿斯巴尼亞聯邦的槍桿子怎麼敢反對德國?

不過杜魯門總統並沒有在意小墨索里尼善意的提醒,因爲他也相信美國在阿根廷長期存在的影響力現在已經開始發揮作用。如果美國能夠取得拉布拉多保衛戰的勝利,胡安.庇隆的統治隨時可能分崩離析!

而那時,將是美國以最低的代價贏得和平的良機。。

第641章 大雷雨(五)第1153章 羅斯福之死(十四)第1007章 舒拉和潘菲洛夫第182章 希特勒新政(三)第1170章 選舉和戰爭(七)第850章 女皇來了不納糧第1041章 拿什麼拯救您,敬愛的斯大林(上)第44章 前面捉了個尼古拉第901章 列寧格勒無好人第1224章 必勝武器第370章 法蘭西不哭(三十)第347章 法蘭西不哭(五)第796章 丘吉爾之死(三)第54章 國家社會主義第789章 軸心國的開羅會議——巴拿馬第405章 意大利不面(六)第463章 帝國墳場第892章 波蘭炮灰第220章 德國是反對殖民的第1221章 登陸北美洲(十三)第467章 共同的利益第594章 霧海追擊第995章 好一場混戰第10章 托爾小組第227章 國聯調查團第662章 大雷雨(二十六)第52章 我們無處不在第508章 最後的期限第970章 南雲司令官第1027章 賭就賭吧第906章 溫室裡的布爾什維克第51章 女大公第1242章 美國人贏定了?第17章 坑死人的美援第1277章 自由的火種第641章 大雷雨(五)第1110章 不可思議的勝利第1036章 慈父,我們已經盡力(六)第45章 遲來的友誼?第1199章 阿道夫.希特勒號航母第1119章 大西洋上的導彈(八)第772章 運輸隊長羅斯福第825章 決戰巴拿馬——航母扎堆啦第85章 第三帝國的起源第1065章 致命的比賽第125章 法德俄三國志第1033章 慈父,我們已經盡力(四)第1103章 德國航母到了第1254章 原子彈(十一)第541章 虎!虎!虎(二十一)第468章 阿富汗是有後臺的第211章 未來的統帥(七)第470章 GC主義的大雷雨第754章 外強中乾的蘇聯第381章 火藥桶第97章 民主時代的開始第1237章 強大的美軍第148章 深化合作第1250章 原子彈(七)第963章 細菌戰六,第595章 美國英雄第577章 黑科技殺手鐗第823章 Me262第60章 德國的災難是怎麼開始的?第169章 機會要來了第528章 虎!虎!虎(八)第398章 制裁歐盟第857章 大決戰 ——灰熊和縮水虎第784章 登陸英格蘭五第423章 大海戰(六)第809章 合法嗎?第940章 猶敗八第432章 廣告戰(二)第194章 可以文鬥第796章 丘吉爾之死(三)第979章 打出一個南美聯邦第862章 大決戰—小報告之王第856章 大決戰——盡在掌握第646章 大雷雨(十)第708章 保衛列寧格勒-危急第250章 準備開戰(五)第950章 猶敗十八最後三天都是第1203章 空中突擊軍第186章 希特勒新政(七)第176章 大蕭條背後的陰謀第187章 希特勒新政(八)第415章 大英國挺住(三)第860章 大決戰—斯大林的目標,,第207章 未來的統帥(三)第1270章 特大喜訊第696章 從反動分子到革命領袖第1206章 飛彈們又要來了?第1198章 高奇堡計劃——完第765章 土豪有土辦法第222章 綠色方案(一)第871章 大決戰—烏拉第569章 美國式破交第763章 美國先走,蘇聯掩護第1000章 李德同志第794章 丘吉爾之死(一)
第641章 大雷雨(五)第1153章 羅斯福之死(十四)第1007章 舒拉和潘菲洛夫第182章 希特勒新政(三)第1170章 選舉和戰爭(七)第850章 女皇來了不納糧第1041章 拿什麼拯救您,敬愛的斯大林(上)第44章 前面捉了個尼古拉第901章 列寧格勒無好人第1224章 必勝武器第370章 法蘭西不哭(三十)第347章 法蘭西不哭(五)第796章 丘吉爾之死(三)第54章 國家社會主義第789章 軸心國的開羅會議——巴拿馬第405章 意大利不面(六)第463章 帝國墳場第892章 波蘭炮灰第220章 德國是反對殖民的第1221章 登陸北美洲(十三)第467章 共同的利益第594章 霧海追擊第995章 好一場混戰第10章 托爾小組第227章 國聯調查團第662章 大雷雨(二十六)第52章 我們無處不在第508章 最後的期限第970章 南雲司令官第1027章 賭就賭吧第906章 溫室裡的布爾什維克第51章 女大公第1242章 美國人贏定了?第17章 坑死人的美援第1277章 自由的火種第641章 大雷雨(五)第1110章 不可思議的勝利第1036章 慈父,我們已經盡力(六)第45章 遲來的友誼?第1199章 阿道夫.希特勒號航母第1119章 大西洋上的導彈(八)第772章 運輸隊長羅斯福第825章 決戰巴拿馬——航母扎堆啦第85章 第三帝國的起源第1065章 致命的比賽第125章 法德俄三國志第1033章 慈父,我們已經盡力(四)第1103章 德國航母到了第1254章 原子彈(十一)第541章 虎!虎!虎(二十一)第468章 阿富汗是有後臺的第211章 未來的統帥(七)第470章 GC主義的大雷雨第754章 外強中乾的蘇聯第381章 火藥桶第97章 民主時代的開始第1237章 強大的美軍第148章 深化合作第1250章 原子彈(七)第963章 細菌戰六,第595章 美國英雄第577章 黑科技殺手鐗第823章 Me262第60章 德國的災難是怎麼開始的?第169章 機會要來了第528章 虎!虎!虎(八)第398章 制裁歐盟第857章 大決戰 ——灰熊和縮水虎第784章 登陸英格蘭五第423章 大海戰(六)第809章 合法嗎?第940章 猶敗八第432章 廣告戰(二)第194章 可以文鬥第796章 丘吉爾之死(三)第979章 打出一個南美聯邦第862章 大決戰—小報告之王第856章 大決戰——盡在掌握第646章 大雷雨(十)第708章 保衛列寧格勒-危急第250章 準備開戰(五)第950章 猶敗十八最後三天都是第1203章 空中突擊軍第186章 希特勒新政(七)第176章 大蕭條背後的陰謀第187章 希特勒新政(八)第415章 大英國挺住(三)第860章 大決戰—斯大林的目標,,第207章 未來的統帥(三)第1270章 特大喜訊第696章 從反動分子到革命領袖第1206章 飛彈們又要來了?第1198章 高奇堡計劃——完第765章 土豪有土辦法第222章 綠色方案(一)第871章 大決戰—烏拉第569章 美國式破交第763章 美國先走,蘇聯掩護第1000章 李德同志第794章 丘吉爾之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