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臨兵 上

秋高氣爽,正是行軍做戰的極好時機。誓師之後,大軍浩蕩的開出城去。

當日大軍出城一百里處下寨,趙憶叢召集軍中諸將開始了他的第一次會議。

坐在中軍大帳,居高臨下望着肅然挺立的將官們,趙憶叢突然明白了爲什麼每個人都喜歡追求權利地位。身份使人尊貴,即使是一個蠢如豬牛的人只要他的地位高高在上,又有誰敢不尊重服從呢?歷朝歷代,大多都是蠢人統治聰明人的時代,爲什麼會這樣呢?

趙憶叢清清嗓子說道:“根據情報,吳元濟聽說我軍的行動後立刻加強了防備。一個朗山就聚集了五萬精兵,已經是我軍的總和。如果不能速勝的話,陷入苦戰傷亡必重,那麼我們根本沒法實現攻陷蔡州的計劃。”頓了一下提高聲音道:“現在我決定張將軍率領一萬五千人馬作爲先鋒,行至朗山前二十里紮營,記住一定不可主動進攻。蔡將軍與我爲中軍領兵三萬,劉將軍爲後軍負責糧草押運。”

下邊衆將轟然領命,趙憶叢又道:“衆位都聽清楚了,我的命令絕對要不折不扣的執行。如果出現任何差池,可不要怪我軍法從事。你們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將了,我真不希望看到你們出師未捷身先死。”說完一拂袖子走了。

幾日後,大軍行至距朗山一百里處。前方探馬回報前鋒張世澤出軍攻擊敵人中伏,損兵大半,現退後五十里紮營。趙憶叢一聽就怒了,強壓住火氣問道:“我吩咐過不可主動攻擊,爲什麼他還是要去進攻,莫非有什麼不得以的苦衷不成?”探子回道:“張將軍本來拒不出戰的,可是敵人非常囂張,甚至有人躺在地上叫罵。張將軍見敵人軍容不整,以爲有可乘之機,又受不住敵人的辱罵,所以就出戰了。剛一交戰敵人就開始潰退,張將軍率兵猛追,不想這是個圈套,敵人四面包圍後退已經晚了,最後突圍出來的不到一半。”

出師不利,趙憶叢很是氣惱,面色陰沉的看着身邊的幾位將軍問道:“各位,張世澤不聽號令,妄自出戰,致使我軍大敗、傷亡慘重,你們認爲此事該如何處理?”

幾位將官都是與張世澤共事多年,想要爲他求情卻又不敢,趙憶叢說過的話還言猶在耳呀!可是沉默下去也不是辦法,副帥蔡方小心翼翼的說道:“大人,按軍法本該將他正法。可是如此一來,前方士兵就無人統領。再說臨陣斬將,可能會挫了我軍的士氣,是兵家之忌。我以爲最好是能讓他戴罪立功,繼續領兵與敵人交戰。就算戰死也算是死的其所了,家人也能得到好的照料。”

早就猜到會得到這樣的答案,趙憶叢沉默不語,只是眼睛不停的在衆人身上掃來掃去,誰也看不出他心裡面究竟在想些什麼?只是感覺那種眼神有着超乎尋常的寒意,被他盯住的地方,隔着衣服都感覺起了雞皮疙瘩。

良久,趙憶叢輕聲道:“那就先饒他不死,立刻傳令下去全軍就地安營。”接着叫過傳令兵附在他耳朵上輕聲說了幾句,然後說道:“告訴張世澤,如果這次還完不成任務,直接自己了斷了吧。”接着又與身邊幾人說出心中的計劃,囑咐他們一定要按時到達。

當夜三更,帶着副將蔡方連夜趕路,抄小路直奔朗山城西北方向插了過去。直到進入一處茂密的樹林,才與蔡方商量了一下駐紮下來。

打開地圖看了一下,蔡方道:“此處距離張世澤的前軍大概只有十多里路。速度快的話一個多時辰就能達到戰場。”趙憶叢沉吟道:“不知道張將軍能否按計劃行事,堅持一個時辰呢?”

說起這些,蔡方顯得頗爲自信:“這一點大人不必擔心,前次失利主要是因爲中了敵人的詭計,出乎意料。若論起正面交鋒,張世澤是與李大人出生入死的猛將,身經大小數百戰,想要擊敗他,除非殺盡所有的人。”

“既然你這麼說,我就姑且相信了吧,與我出去巡視一下營地如何?”趙憶叢隨意的問了句。蔡方喜道:如此甚好,想不到大人你和李大人一樣,也有這種愛好。”心中忽然想到當時這位少年將軍的眼神也和李塑大人相同,寒冷的讓人彷彿置於無邊的曠野之上,無所遁形。

天已經入秋,夜深了,風中傳來陣陣涼意。士兵三三兩兩的坐着談笑。他們早已經習慣了戰場上的生生死死,對於即將到來的戰事顯得漠不關心。彷彿明天要經歷的不是一場隨時可能讓他們倒下的戰爭而是一次旅行。趙憶叢嘆息了,不知道明天的大戰之後,現在這些人中有多少從此不能回來。

一個年紀約有十五六歲的小兵蜷曲着躺在地上,手裡緊握着自己的長矛。涼風吹過,睡夢中的他瑟瑟發抖,臉上卻帶着甜蜜的笑容,正在夢着什麼快樂的事情吧?趙憶叢脫下身上的披風,蓋在他身上。他卻募地醒了過來,惶恐的望着他們,帶着哭腔跪下哀求道:“將軍饒命啊,我再也不敢睡覺了。”趙憶叢拉起他說道:“我並沒有下令不許休息。你沒有什麼錯,繼續睡吧。”

轉了一會回到軍帳,對着蔡方問道:“李將軍平日裡治軍很嚴吧?”一付理所當然的樣子,蔡方道:“不嚴厲一點是不行的,沒有戰鬥力死傷就會更多,我們早已習慣了。。”

想了想,趙憶叢還是忍不住問了出來:“卞州兵馬很緊張嗎?爲什麼招收那麼多的小孩兒?”

“雖然不多,可是並沒有到這個程度。這些少年人都是外地流浪過來的,無以爲生。李大人不忍他們凍死街頭,就全部招入軍中了,這也成了卞州的一種制度。”說到這裡,蔡方淡然道:“雖然這也很殘忍,可是起碼還有生的希望。而且他們中很多人通過磨練成了軍官,李希烈李將軍就是其中最出色的一個。。”

“什麼?他也是從少年起一直走到現在這個地位的嗎?”趙憶叢驚訝的問。

見他對李希烈似乎特別關注,蔡方有些奇怪,但還是恭敬的答道:“是的,當年他當兵的時候,不過十三歲而已。比大人你還要小很多。”

說起李希烈,心思彷彿回到了從前。“他最初的時候就是在我的手下當兵的。第一眼看見他的時候我就覺得他很不同。他有着野獸一般的眼神,彷彿對整個世界都懷有仇恨。那時他從不和任何人說話,年紀大的士兵開始的時候會欺負他,他就和人家玩命般的打鬥,只要還能站起來就不會結束,最後整個軍隊再也沒人敢惹他了。奇怪的是不怕死的人更不容易死。進行多次戰鬥之後,我的隊伍大部分人都已經被新兵取代。而他依然活着,在戰場上舍生忘死的搏鬥。”

停了一下,蔡方又續道:“李將軍欣賞他的那股拼勁,開始刻意培養他,很快他就憑着自己的勇敢與智慧成爲了著名的大將。在與魏博節度使田承嗣一戰中,他以一人之力救回了被困的李朔大人,使戰局扭轉,反敗爲勝。那一戰他一人殺了敵軍軍官二十多人,可以說是功勳卓著,終於成了名揚天下的大將。從此李大人也取代了田承嗣的地位。”

認真的看了趙憶叢一眼,誠懇的說道:“今年他不過二十歲而已。現在軍中又有了你這個人,我想你也一樣會成爲一代名將的,有你們文武二將,將軍的地位絕對沒人能過撼動。”想了想又道:“不過我感覺你缺少他那種視死生如無物的豪情,心軟了些。其實戰場上的生生死死都是很平常的,只要有戰爭,就會有死亡。經歷多了,你也就看淡了。明天的戰鬥,大人你就在後面指揮,打鬥的事讓我們來做吧,作爲三軍統帥,你如果有一點閃失,我們這仗就不用打了。”說着走了出去,脊背依然挺的筆直,這就是李朔的手下呀!

戰爭是件殘酷的事,可是世上有些事情卻必須用這種殘酷的方式來完成。也許,生活本身就是殘酷的吧!

天剛放亮,趙憶叢就爬了起來。初次上戰場,心裡的激動與渴望無法言喻。

走出大帳,看見秋筱雨靜靜的立在門口,望着遠處淡淡的雲朵。深秋的露水打透了她的衣服,襯出單薄卻堪稱完美的玲瓏身段。不知道爲什麼,每次她的舉動都能觸動自己心中最柔軟的地方。走過去,輕聲說道:“下次不必你親自替我守夜了,我會增加衛兵的。你回去休息吧,部隊還要等一會兒出發。”秋筱雨的眼睛依舊是那麼明亮,並沒有因爲這一夜的不眠不休而顯出疲憊。無語的轉身,隱沒在清晨的薄霧中。

朝陽升起,薄霧散盡。

還沒來得及欣賞清晨的景緻,蔡方就過來報告說張世澤的部隊已經開始和敵人交戰。趙憶叢示意知道了就沒了下文。

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軍營的早飯早已經開過很久,等待命令的士兵都變的有點茫然不知所措,不清楚主將爲什麼讓他們原地待命。

探子再次來報,敵方又出動了二萬人進入戰場圍攻張世澤。蔡方再也忍不住了,很着急的說道:“大人快出兵吧,遲了恐怕就來不及了,張將軍那不到一萬人無論怎樣也打不過對方三萬人啊。”

根本不理會他的話,趙憶叢問探子:“你看戰場的情況如何,張將軍的部隊有什麼舉動。”探子答道:“整個戰場全是敵人,已經包圍了他的軍營。我在山上看見敵人已經攻進了大營,有的地方冒出了火光。包圍圈越來越小,已經是兩軍相接的肉搏戰了。”

讓他繼續查探之後,趙憶叢負手力在帳前,姿態甚是悠閒。身旁的蔡方急的冒火,卻也無可奈何。出征之時李朔曾一再強調:一定要嚴格執行趙憶叢的每一道命令,違者軍法從事。戰場上違背主將的命令那就是死罪呀。

過了一會兒實在忍不住了,蔡方帶着哭腔哀求道:“張將軍跟隨李大人多年,今日陷入死戰,大人你不看主將也要看在那些士兵的份上出兵救助啊。”

“聽說你和張世澤是兒女親家吧,那你應該很瞭解他,你認爲他們還能堅持多長時間。”趙憶叢並不李他的話,反而好整以暇的問起了家事。

蔡方一呆,忙說道:“我看一個時辰如果還沒有救兵,他也就沒什麼希望了。”

趙憶叢點點頭又不說話了。蔡方不禁怒火中燒,強自壓住道:“大人你到底是什麼意思,昨天你可沒說讓他獨自對抗朗山所有的兵馬。這不就是讓他們送死嗎?”

似乎並沒感到他語氣的不敬,趙憶叢淡淡說道:“你曾經說過,戰爭總是要死人的,所以只要死的有意義就可以了。你也不必再試圖勸我改變主意,我要的是全局的勝利,張世澤犯下的罪過只有立下這個功勞才能夠真的功過相抵。”

第二十章 命運 上第二十三章 三地第二章 歸來第十章 相識 上第六章 清風明月 上第十三章 歸來 下第三十八章 託付第二十三章魏博 上第二十章 敲詐第三章 初興 上第十八章 死戰第十章 頹勢第九章 桃花 上第十一章 禍福相依 下第二章 自由沉淪 上第三十一章 了斷第五章 約定 上第五章 落雲 上第十章 頹勢第七章 浮萍 下第七章 浮萍 下第十四章 槌胸第十七章 櫟陽 下第三十二章 秘聞第二十八章 兩事第三章 出行第十章 臨兵 下第九章 桃花 下第四十三章 劫持第十四章 還鄉 上第二章 冷暖 下第三十六章 滅絕第十一章 強兵第一章 征途 下第二十一章 齊妙第四章 風波 下第十三章 命運之路 上第二十七章 北向第十三章 命運之路 上第二十二章 政變 上第四十五章 末日第一章 征途 下第十七章 櫟陽 下第二章 自由沉淪 上第三十八章 託付第二十一章 齊妙第十五章 針鋒 下第八章 諾言 下第二十六章 會聚 下第十五章 子夜第三章 迷霧 上第二章 冷暖 上第八章 風生水起 上第十一章 相知 上第十五章 噩耗 上第九章 韜光 上第十八章 死戰第二十八章 真幻第三十九章 迷茫第二十七章 孽海 下第八章 風生水起 上第八章 諾言 下第四十二章 滅殺第二十六章 會聚 下第二章 雲起 下第三章 初興 上第三章 初興 下第十九章 閒適 下第二十四章 宿命第四十三章 劫持第三十三章 願望第二十三章魏博 下第三十八章 投效第九章 愛恨糾纏 下第六章 故人 上第五章 約定 上第二十九章 爲難第十六章 無常 下第十四章 還鄉 下第五章 約定 上第五章 秘密第二十二章 政變 下第二十五章 匕現第二十章 天神第二十七章 前奏第十八章 勢定 下第十一章 鳳鳴 上第一章 征途 上第三十九章 選擇第二十七章 前奏第三章 洞悉世情 上第五章 秘密第八章 諾言 下第一章 征途 上第九章 惡訊第二章 自由沉淪 上第二十六章 會聚 上第四十二章 鍾情
第二十章 命運 上第二十三章 三地第二章 歸來第十章 相識 上第六章 清風明月 上第十三章 歸來 下第三十八章 託付第二十三章魏博 上第二十章 敲詐第三章 初興 上第十八章 死戰第十章 頹勢第九章 桃花 上第十一章 禍福相依 下第二章 自由沉淪 上第三十一章 了斷第五章 約定 上第五章 落雲 上第十章 頹勢第七章 浮萍 下第七章 浮萍 下第十四章 槌胸第十七章 櫟陽 下第三十二章 秘聞第二十八章 兩事第三章 出行第十章 臨兵 下第九章 桃花 下第四十三章 劫持第十四章 還鄉 上第二章 冷暖 下第三十六章 滅絕第十一章 強兵第一章 征途 下第二十一章 齊妙第四章 風波 下第十三章 命運之路 上第二十七章 北向第十三章 命運之路 上第二十二章 政變 上第四十五章 末日第一章 征途 下第十七章 櫟陽 下第二章 自由沉淪 上第三十八章 託付第二十一章 齊妙第十五章 針鋒 下第八章 諾言 下第二十六章 會聚 下第十五章 子夜第三章 迷霧 上第二章 冷暖 上第八章 風生水起 上第十一章 相知 上第十五章 噩耗 上第九章 韜光 上第十八章 死戰第二十八章 真幻第三十九章 迷茫第二十七章 孽海 下第八章 風生水起 上第八章 諾言 下第四十二章 滅殺第二十六章 會聚 下第二章 雲起 下第三章 初興 上第三章 初興 下第十九章 閒適 下第二十四章 宿命第四十三章 劫持第三十三章 願望第二十三章魏博 下第三十八章 投效第九章 愛恨糾纏 下第六章 故人 上第五章 約定 上第二十九章 爲難第十六章 無常 下第十四章 還鄉 下第五章 約定 上第五章 秘密第二十二章 政變 下第二十五章 匕現第二十章 天神第二十七章 前奏第十八章 勢定 下第十一章 鳳鳴 上第一章 征途 上第三十九章 選擇第二十七章 前奏第三章 洞悉世情 上第五章 秘密第八章 諾言 下第一章 征途 上第九章 惡訊第二章 自由沉淪 上第二十六章 會聚 上第四十二章 鍾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