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北向

(與花無顏的戰爭結束了,今後的中原路線將一改往日的壓抑,面對仇士良的時候,趙憶叢將展現自己狂野的一面,神擋殺神,佛擋**,懇請大家繼續關注。最後呼喚朋友們踊躍訂閱,而且最近的鮮花下降太多了,即使不訂閱也請回來投票支持一下,謝謝。)

太和城的積水幾天時間全部退去,街面淤泥很快被清理一空,平靜下來的百姓們晝夜不停的建設着自己的家園。爲了迎接新主人的到來,在官員們的組織下沿街的房屋全被粉刷一新,家家戶戶掛起了迎賓的燈籠,彩旗從皇宮一直掛到了城門口。

南詔歷八月初四,趙憶叢率領自己的光州大軍終於來到了南詔城。清晨時分,先入城的部隊就已經封閉了道路。兩隊裝備精良,威風凜凜的親衛軍從城門口一直排到了皇宮,把迎接的百姓阻隔開來。一個時辰後,南詔王的車架爲先導,趙憶叢在萬衆矚目之下昂然進入太和城。

策馬於太和城正陽街頭,所過之處百姓盡皆拜伏於地。這幕景象趙憶叢並不陌生,當年花無顏出行的時候也曾見過這樣的景象。原來衆生如螻蟻,對於能決定自己命運的強者總會地下自己卑微的頭顱。

進入太和城不過是擺個姿態證明自己纔是南詔的主宰者罷了,趙憶叢自然不會因此而沾沾自喜。在路上已經完成了對剩餘南詔軍的收編工作。除了輝煌軍團的幾百人劃到鍾奇的親衛軍中,剩餘的萬餘降兵全部納入徐之誥的軍隊序列。有了花無顏的命令,加上南詔王的旨意,這些南詔兵儘管顯得死氣沉沉毫無鬥志,但對於命令的執行倒也沒有什麼牴觸情緒。

對於這些士兵的戰鬥力趙憶叢還是特別看重的,能在如此艱苦的戰鬥中保全性命的無疑都是久經沙場經驗豐富的老兵,這可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啊。輝煌軍團無疑死精銳中的精銳,對以一心增強親衛軍戰鬥力的鐘奇來說可是不可多得的機會。不過畢竟是趙憶叢的親衛軍,在對他們無法完全相信之前一些必要的手段還是要採取的,首先就是不給他們貼身保護趙憶叢的機會,其次就是把這些人的家眷全部接到光州居住,這樣即使他們想要反叛也會心存顧忌。這點倒不是單對輝煌軍團而言,事實上所有親衛兵的家眷都是這樣處理的。

大隊人馬緩緩行進,最終在宮門處停下腳步。早已等候在此的南詔大臣們紛紛拜倒,他們知道這是自己繼續享受榮華富貴最後的機會了,眼前這個高高在上的人物將會決定他們今後的命運。

“平身吧!”趙憶叢漫不經心的掃了他們一眼毫不停留的進入了皇宮。在那裡自己對南詔的一系列決定將會很快宣佈。

金鑾寶殿,趙憶叢並沒坐在龍椅上,而是站着接受衆人的再次叩拜。

距離的差距讓人覺得此刻的趙憶叢有股俯視衆生的氣勢,而他接下來的話更讓人不敢擡頭仰望。“自今日起,南詔將在我的控制之下。”趙憶叢的聲音帶着無限寒意:“我想說的第一句話就是順我者昌而逆我者亡。”沒有一點掩飾直接就是**裸的威脅:“你們曾經是南詔重臣,如果願意的話以後仍然如此,我需要你們繼續爲我管理這個國家。我不會管你們是否真的忠誠於我,只要不做出格的事就好。但是必須忠誠於自己的職務,交待的事情必須辦好。”

作爲一個統治者不要求屬下的忠誠只要求忠於自己的職務,這樣的話讓一時讓下邊的人有些無所適從,不知該如何回話。幸好趙憶叢根本沒等他們回話又接着說下去了:“我現在最後給你們一個選擇的機會,不想爲我效命的人現在可以立刻離開,我保證你們不會受到任何追究。”見沒人離開,趙憶叢的聲調陡然高亢起來:“既然沒人離開,那麼也就是說都願意爲我效力了。這樣我希望你們記得我剛纔的話,忠於自己的職責,完成我交待的使命,否則將會面臨最嚴厲的懲罰。”

事實上去迎接的人本來就抱着繼續爲官的想法,如石義等不想替趙憶叢效力的人早就離開太和城了。只沉寂了一剎那,原戶部上尚書尹善就上千跪倒:“微臣尹善願意效力,我主萬歲萬歲萬萬歲!”原本還有些猶豫或是拉不下臉的大臣見有人領頭,也急忙涌上來跪倒口中高呼萬歲。

“各位大人請注意你們稱呼。”趙憶叢面帶微笑的連連擺手:“我趙憶叢只是大唐的臣子,哪當得起萬歲之稱,你們是要陷我於不義之地麼?”尹善此人最擅察言觀色,見趙憶叢雖然駁斥了他們的話卻沒有一點不悅之色,大着膽子問道:“大人的意思是我們今後也要聽從大唐天子的命令麼?”

趙憶叢再次搖頭道:“這樣說也不對,在我看來南詔就是南詔,大唐還是大唐,兩者根本沒有任何關係,你們作爲南詔的大臣爲什麼要聽從大唐天子的命令。”

只是稍一思索,這幫善於揣摩人心的人就明白了趙憶叢的用意:“大人的意思是南詔雖然被大人征服了,但並不歸屬大唐管轄,仍然是獨立存在的,今後我們只需聽從大人你一個人的命令。”

“不錯,正是如此。”趙憶叢微微點頭:“所以你們仍然需要聽從南詔王的命令,而我只會通過他來傳達我的命令,今後你們直接負責的對象仍然是南詔王而不是我。”

畢竟是常年在官場打轉的人,衆人如何不明白他這是要通過樹立傀儡的方法來暗中掌控南詔。可是他話裡的意思也很清楚,這個傀儡將是能趙憶叢單獨聯繫的唯一人選,目光不由轉向那邊面沉如水的南詔王,心裡打起了小算盤。自己這些人投靠趙憶叢的行爲對南詔王來說無疑是背叛之舉,以後若由他管事的難免不會找些小鞋給這些人穿。最可怕的卻是他利用自己單獨和趙憶叢溝通的機會說自己這些人的壞話,那樣的話可能很容易自己這些人連辯駁的機會都稀裡糊塗的被處理了。

幾乎同時的向前一步:“那麼不知道大人打算由誰來接任南詔王的位置,屬下等以爲這個人最好是由大人從光州的親信中任命,唯有如此才能最好的傳達大人的旨意。”所有人的眼神都緊張的盯着趙憶叢卻故意不去看此時南詔王的表情。

他們打的什麼鬼心思趙憶叢當然清楚,不過他也根本沒想過由南詔王來繼續擔任這個位置,畢竟他統治南詔已久,在百姓心裡的地位也是根深蒂固,給他機會的話沒準就會顛覆自己所做的一切努力。趙憶叢的眼睛在大殿上所有人的身上緩緩滑過,最終落在了年方十二的杏林公主身上,用手一指很隨意的說道:“就是你吧!今天開始你就是南詔王了。”

本來還幻想着自己能被選上的大臣們驚的合不上嘴巴,就連一直顯得異常平靜的南詔王也覺得不可思議,臉色唰的變了。大殿最沒感覺的就是杏林公主本人,她這個年齡還無法體會什麼亡國之痛,剛纔也只是靠着父親奇怪的看着大殿裡這些人的表演。

此刻見衆人的目光都向自己望過來,而且熱切的好像要把自己生吞活剝了,不由嚇的往父親懷裡縮了縮。趙憶叢微笑着過去把她拉出來對衆臣哼了一聲道:“難道你們想抗拒我的命令麼?還不快點過來拜見女王陛下。”

當此時南詔男尊女卑的思想並沒什麼深刻的影響,事實上很多大部落反而正是女人當家。衆人所以有那種表情不過是因爲杏林公主實在年幼而且終究還是南詔王室裡的成員,再有就是一點小小的失落,爲什麼這個位置不是自己的呢。見趙憶叢臉色沉了下來,顯然很不滿意衆人的遲疑,尹善等人急忙跪拜於地,口中高呼參見陛下,萬歲萬萬歲,這口號倒是熟練的很,畢竟是從前喊習慣了的。

趙憶叢臉色好了一些又道:“鑑於陛下年幼尚需有人輔佐,我決定任命錢繆將軍和裴海大人爲南詔輔政王,各位大人要好好配合他們共同輔助女王陛下。”這纔是主菜啊,衆官員一副明瞭的神情連說遵命,有些機靈的已經主動跑到錢繆面前拉關係了。杏林公主眼睛轉了半天終於明白怎麼回事了,縮回父親懷裡連聲哀求着:“我不想當什麼女王,父親你快說話呀!”

“趙大人的命令豈有你討價還價的餘地,還不快謝過大人的提拔之恩。”南詔王威嚴的說道。杏林公主還是第一次感到父親如此嚴厲的目光,嚇的低下頭去不敢說話,小肩膀忽閃着抽泣起來。雖然年級幼小,但隱約間已有了花無顏的模樣,趙憶叢忽覺不忍,走過去摸着她的頭低聲道:“你先別哭,我問你想見自己的桃花姐姐麼?”

杏林公主年級雖小,可是也還能感覺出姐姐好像和眼前這個人之間存在什麼關係,睜着帶有淚花的大眼睛連連點頭:“我當然想了,你真的能讓姐姐回來陪我玩麼?”趙憶叢笑着點頭:“當然能了,不過你要答應我好好當女王,這樣姐姐很快就會回來看你了,而且到時就可以接替你的位置,你也就可以自由的玩了。”

姐姐回來和自己當女王兩者之間到底有什麼關係杏林公主有些想不出來,不過還是覺得面前的大哥哥是不會騙自己的,最後還是很堅決的點點頭在趙憶叢的引領下登上了寶座。大殿頓時安靜下來,錢繆和裴海在率領大小官員再次正式的拜見女皇陛下。接下來就是任命大小官員,不過基本上都是接任原來的職位,以後瞭解他們的能力之後再調換也不遲。

錢繆的傷勢在曲靖修養一段時間之後已經痊癒了,來到太和城本來並沒多大想法,在他想來比他更有資格接受這個位置的人實在太多了。剛聽見趙憶叢任命他爲南詔輔政的時候直接呆住了,若非裴海暗中推了他一下,恐怕當場就得失態。此刻的錢繆病後疲態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容光煥發。直到此刻錢繆才感覺到自己振興家室的理想不再是夢,現在已經成爲偌大的南詔實際上的統治者,那麼今後的路豈不是更加輝煌麼?

趙憶叢雖然人在南詔,光州官員的大調動卻早已經開始了。領土的急劇擴張首先帶來的問題就是人手的嚴重不足,近兩年來培養出來的那點官員簡直就是杯水車薪。大批任用南詔和成都本地官員也是不得以而爲之,能做到的也只能是派遣信得過的官員來坐鎮監督。

南詔已經徹底失去了反抗的鬥志,有錢繆和裴海坐鎮諒那些鼠首兩端的大臣們也玩不出什麼花樣,值得擔心的反而是成都的局勢。這次攻下成都蘇家出力不少,在接下來的權利劃分中必然要讓他們佔據一定的比例。可是蘇家在城門激戰中所體現出來的實力又讓趙憶叢不得不心存警惕,如果這樣一隻力量不能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話將是一件極爲危險的事情,可是現在的形勢偏偏只能重用他們,即使是爲了做出來給別人看的也只能如此。

拿下南詔之後,趙憶叢就命陽城帶一批得力的官員移向成都,把整個成都的民政事務全部掌握字自己手裡,而王建在此戰中的表現也使趙憶叢相信他可以配合陽城完成這個任務。雖然蘇家在成都的影響力仍然是個不可輕視的隱患,不過趙憶叢相信只有自己存在一天,他們就不敢主動挑戰陽城和王建的威信,而沒有意外的話在自己死去之前是有足夠的時間來消除這個威脅了。

南詔局勢已定,趙憶叢的大軍再次出發,這次的目標直指中原,直指不共戴天的敵人仇士良。

第二十六章 會聚 上第二十二章 政變 下第九章 桃花 上第二十二章 攻心第四章 風波 下第十九章 觴情 下第七章 嚮導 上第三十八章 投效第十五章 針鋒 上第十九章 閒適 上第一章 風雪 下第二十九章 爲難第十三章 險途 上第一章 均勢第六章 故人 下第二十三章魏博 上第二十七章 前奏第十八章 勢定 上第十一章 禍福相依 下第二十二章 政變 上第二十七章 孽海 上第八章 諾言 上第七章 浮萍 上第 四十章 野心第四章 風波 上第四十二章 滅殺第三章 出行第二十八章 兩事第十二章 過客 下第十八章 分合 上第二十一章 力士 下第三章 迷霧 上第二十五章 刺客 下第二十一章 力士 上第五章 河東河西 上第十五章 噩耗 上第十八章 勢定 下第十八章 勢定 下第九章 桃花 上第四章 光州 下第三十六章 抉擇第六章 故人 下第二章 冷暖 下第十八章 分合 下第九章 惡訊第十一章 禍福相依 下第三十七章 憂思第六章 清風明月 下第二十二章 政變 下第四十一章 來投第十章 相識 下第九章 韜光 上第八章 開始第十八章 勢定 下第二十二章莊園第十六章 初戰 下第三十一章 了斷第十七章 舊恨第十六章 初戰 下第十五章 噩耗 下第二十章 命運 下第十三章 歸來 下第九章 惡訊第十九章 閒適 下第十八章 分合 下第二十七章 北向第四十章 會盟第十五章 指點江山 下第五章 落雲 上第十三章 歸來 下第二十四章 圖窮第十九章 鷹愁第二十一章 力士 下第八章 重逢 下第十一章 相知 下第十七章 破敵 上第二十六章 會聚 上第十四章 還鄉 上第三十八章 託付第八章 開始第二十四章 張蘊 上第二十章 天神第二十一章 力士 下第十八章 勢定 上第十一章 鳳鳴 上第十三章 歸來 下第四十二章 滅殺第二十章 命運 上第三章 初興 上第八章 重逢 上第十三章 命運之路 下第九章 韜光 上第十三章 西門第九章 桃花 上第六章 清風明月 下第六章 故人 上第二十六章 會聚 上第九章 桃花 上第十五章 子夜第十一章 禍福相依 下
第二十六章 會聚 上第二十二章 政變 下第九章 桃花 上第二十二章 攻心第四章 風波 下第十九章 觴情 下第七章 嚮導 上第三十八章 投效第十五章 針鋒 上第十九章 閒適 上第一章 風雪 下第二十九章 爲難第十三章 險途 上第一章 均勢第六章 故人 下第二十三章魏博 上第二十七章 前奏第十八章 勢定 上第十一章 禍福相依 下第二十二章 政變 上第二十七章 孽海 上第八章 諾言 上第七章 浮萍 上第 四十章 野心第四章 風波 上第四十二章 滅殺第三章 出行第二十八章 兩事第十二章 過客 下第十八章 分合 上第二十一章 力士 下第三章 迷霧 上第二十五章 刺客 下第二十一章 力士 上第五章 河東河西 上第十五章 噩耗 上第十八章 勢定 下第十八章 勢定 下第九章 桃花 上第四章 光州 下第三十六章 抉擇第六章 故人 下第二章 冷暖 下第十八章 分合 下第九章 惡訊第十一章 禍福相依 下第三十七章 憂思第六章 清風明月 下第二十二章 政變 下第四十一章 來投第十章 相識 下第九章 韜光 上第八章 開始第十八章 勢定 下第二十二章莊園第十六章 初戰 下第三十一章 了斷第十七章 舊恨第十六章 初戰 下第十五章 噩耗 下第二十章 命運 下第十三章 歸來 下第九章 惡訊第十九章 閒適 下第十八章 分合 下第二十七章 北向第四十章 會盟第十五章 指點江山 下第五章 落雲 上第十三章 歸來 下第二十四章 圖窮第十九章 鷹愁第二十一章 力士 下第八章 重逢 下第十一章 相知 下第十七章 破敵 上第二十六章 會聚 上第十四章 還鄉 上第三十八章 託付第八章 開始第二十四章 張蘊 上第二十章 天神第二十一章 力士 下第十八章 勢定 上第十一章 鳳鳴 上第十三章 歸來 下第四十二章 滅殺第二十章 命運 上第三章 初興 上第八章 重逢 上第十三章 命運之路 下第九章 韜光 上第十三章 西門第九章 桃花 上第六章 清風明月 下第六章 故人 上第二十六章 會聚 上第九章 桃花 上第十五章 子夜第十一章 禍福相依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