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雲之危(二)

劉中泰以及吳羣閒聊着,而屠雲的神識則被六魂帶入了六魂空間的另外一個空間中,那個空間是關於聖獸的星宿,也叫星辰空間,屬於六魂空間中的一個小空間。

星辰空間中屠雲現在所在的一個星宿星辰名爲二十八星宿,又名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它把南中天的恆星分爲二十八羣,且其沿黃道或天球赤道(地球赤道延伸到天上)所分佈的一圈星宿,它分爲四組,又稱爲四象、四獸、四維、四方神,每組各有七個星宿,其起源至今尚不完全清楚。

最初是上古時期爲比較太陽、太陰、金、木、水、火、土的運動而選擇的二十八個星官,作爲觀測時的標記。宿的意思和黃道十二宮的宮類似,是星座表之意。表示日月五星所在的位置。到了唐代,二十八宿成爲二十八個天區的主體,這些天區仍以二十八宿的名稱爲名稱,和三垣的情況不同,作爲天區,二十八宿主要是爲了區劃星官的歸屬。

二十八宿的名稱,自西向東排列爲:東方蒼龍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鬥、牛、女、虛、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

二十八宿從角宿開始,自西向東排列,與日、月視運動的方向相同:

東方稱青龍:角木蛟?亢金龍?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

南方稱朱雀: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馬張月鹿翼火蛇軫水蚓;

西方稱白虎:奎木狼?婁金狗胃土雉昴日雞畢月烏觜火猴參水猿;

北方稱玄武:鬥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虛日鼠危月燕室火豬壁水獝。

關於龍的傳說有很多,龍的出處也有很多的說法,有的說是由印度傳入的、有的說是中國星宿變成。印度本身是在龍神的說法的,但龍在印度的地位是不高的,也是有實物的蟒蛇。

因五行靈氣的衍生,慢慢的也開始流傳著有關青龍的故事;身具五行靈氣的修士們照着陰陽五行給東南西北中配上五種顏色,而每種顏色又配上一個神獸與一個神靈;東爲青色,配龍,西爲白色,配虎,南爲硃色,配雀,北爲黑色,配武,黃爲中央正色。

在四方的神靈中,根據古籍中記載的說法,‘南方祝融,獸身人面,乘兩龍。’;‘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兩龍。’;‘東方有句芒,身鳥人面,乘兩龍。’;‘北方禺疆,黑身手足,乘兩龍。’,比較有趣的一點是,在古籍記載中的龍都是用騎乘的,而跟他同類的蛇則都是被或握或操或繞頸,顯示出兩者的不同來;不過在五方的五神卻跟四方的四神不大一樣,朱雀、玄武、青龍、白虎又分別代表了四方的二十八宿,龍是東方的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而這七宿的形狀又極似龍形,從他們的字義上就可以看出來,角是龍的角,亢是頸項,氐是本,而是頸根,房是膀,是脅,心是心臟,尾是尾,箕是尾末。

還有在龍心的部分,有人稱之爲‘大火’的,跟晴雨有關,又因爲青龍屬木,所以也是木星當年的年太歲。而在道教興起之後,這些四靈也被冠上了人名,便於人類稱呼,青龍叫‘孟章’,白虎叫‘監兵’,朱雀稱‘陵光’,玄武爲‘執明’,而在衆多的朝代中也有一些君主取青龍來做自己的年號,如三國的魏明帝就是一例,而史記中也有關於夏朝是屬於木德的朝代,所以他有‘青龍生於郊’的祥瑞之兆的記載。

在古時後的中國,頭有角的爲公龍;雙角的稱爲龍,單角的稱蛟;無角的爲螭,上古時玉佩常有大小雙龍,仍稱母子螭;龍的地位遠高於其它聖獸。因龍是神物、是至高無上的,也是帝王的象徵。也是東方的代表、五行中是屬木的,也因青色是屬木的,故此有左青龍、右白虎的說法。

星宿的是用廿八星宿中,東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古人把它們想像成爲龍的形象,因位於東方,按陰陽五行給五方配色之說,東方色青,故名‘青龍’。

而古籍中又有龍性淫旳說法,和牛交時生麒麟、和豬交時生象。所謂龍生九子,都不像龍的說法。

大兒是叫囚牛:它平身喜愛音樂,故常立在琴頭上。如漢族的胡琴,白族的三絃琴等,而許多帝尊的法寶甚至是至寶也可能是囚牛的變種。

二兒子是睚毗:它平身愛殺所以多被安在兵器上,用以威攝敵軍。同時又用在儀仗上,以顯得更加威嚴。

三兒是嘲風:是隻獸形龍,樣子有點像狗,它善於瞭望,故多安在殿角上。據說可以威攝妖魔、消滅災禍。

第四兒是蒲牢:喜歡吼叫,人們就把它安在鐘上,大多是蒲牢的形象。據說它是住在海濱的,但卻十分怕鯨魚,一但鯨魚發起攻擊,它就會嚇得亂叫。故人們把木杵造成鯨的形狀,以令銅鐘格外響亮。

第五兒是狻猊:形似獅子。是外來品,隨佛教傳入鱈靈大陸各部的,所以性格有點像佛。它好安靜、又愛煙火。所以往往把它安在佛位上或香爐上,讓它爲佛門護法。

第六兒是霸下:又名贔屓,樣子似龜。相傳上古時它常背起三山五嶽來興風作浪。後被夏禹收服,爲夏禹立下不少汗馬功勞。治水成攻後,夏禹就把它的功績,讓它自己背起。故鱈靈大陸各部宗門石碑多由它背起的。

第七兒是狴犴:又名憲章,樣子像虎。相傳它主持正義,而且能明是非,因此它被安在獄門上下、門大堂兩則、以及帝王出巡時肅靜避的牌上端,以維護周圍環境的肅然之氣。

第八兒是負屓:因它喜愛文學,故多安在石碑的兩則。

麼子是螭吻:又名鴟尾,魚形的龍。相傳是大約在洪荒時,由佛門‘摩竭魚’隨佛教傳入的。它是佛經中,雨神座下之物,能夠滅火。故此,螭吻由此變化出來,所以它多安在屋脊兩頭,作消災滅火的功效。

西方白虎在鱈靈大陸四聖獸中,一個常常跟龍相提並論的就是‘白虎’;虎,爲百獸之長,它的威猛和傳說中降服鬼物的能力,使得它也變成了屬陽的神獸,常常跟着龍一起出動,‘雲從龍,風從虎’成爲降服鬼物的一對最佳拍檔。

而白虎也是戰神、殺伐之神,白虎具有避邪、禳災、祈豐及懲惡的揚善、發財致富、喜結良緣等多種神力。而它是四靈之一,當然也是由星宿變成的。是由二十八星宿之中,位西方七宿:奎、婁、胃、昂、畢、觜、參。所以是西方的代表,而它的白,是因是西方,西方在五行中屬金,色是白的。所以它叫白虎不是因它是白色,而是從五行中說的了。

除了道教中的四靈包括了青龍白虎之外,連在風水師探勘墓地時,在地形前方左右兩邊突起的地形,可以當作墓穴的地方,都有獨特的稱號,稱之左青龍、右白虎,取其護衛之意,而在各宗門大廳中也有相同的裝飾,在左右堂柱上繪有青龍百虎,以其鎮壓邪靈。

而在道教興起之後,龍虎被借用爲道家煉丹的術語,就是指鉛汞、坎離、水火、陰陽,等的同意詞。而道家煉丹分內外(內丹煉氣,外丹煉丹藥),內丹是就陰陽五行而言,龍陽,生於離,離屬火,故云‘龍從火裡出’,虎陰,生於坎,坎屬水,故云‘虎向水邊生’,兩者結合之後,一陰一陽,互相調和,稱爲道本,都是元神、元精的代表。

而另外一種說法是,性屬木,木代表東方,於卦爲震,故比爲青龍;情屬金,金代表西方,於卦爲兌,金白色,故喻爲白虎。金能夠克木,故情多損性,而用二八之真精氣,使之交|合爲一,則金木無間,龍虎自伏而成丹,在人體中則以肝爲龍、腎爲虎,而外丹則仍取陰陽之意,以龍爲鉛,虎爲汞。

在古籍中有記載,老虎是可怕的東西,又是可敬的東西。可怕的是,它會食人畜。而可敬的是因其威猛無比,能夠避邪。‘畫虎於門,鬼不敢入’,‘虎者,陽|物,百獸之長也。能執摶挫銳,噬食鬼魅。今人卒得惡遇,燒虎皮飲之。擊其爪,亦能辟惡。此其驗也。’上古時期的人類還認爲白虎是一種祥瑞:‘德至鳥獸。’

最初的西天星神是熊和貓頭鷹,但後因古羌族的圖騰在由熊變爲龍的時候。而又到黃帝的向東發展時,龍的圖騰被帶到東方,跟‘東方蒼龍星座’合而爲一,朱鳥則成了統一南方時鳳圖騰在天國的新居,因兩大部族融合而終於成‘龍鳳呈祥’。作爲古代圖騰是東鳳而西龍,作爲星象則是東蒼龍而西朱鳥。到周朝以後,封建制度正式確立,五行思想也成熟,把天像重新劃分,朱鳥放到了南方,和祝融火神一起崇拜了。而西方的就崇拜白虎。在部族鬥爭及遷移,西北方的龍向東移,東方的鳳向南移,南方的虎向北移,全國顯示一個大週轉的觀念運動。到漢代五行觀念成了統一的思想,再補出玄武完成‘四方之神’的配套。

第39章 回憶第611章 魂魔(二)第66章 鬼牙第638章 幻界入口(四)第121章 須彌八卦陣 二第682章 天地煉獄(三)第203章 解封之羽落之謎 一第416章 回憶法陣(一)第436章 生死契約(二)第396章 靈脈之爭(四)第356章 妖界百族(二)第338章 八門八生死(一)第33章 幻陣?還是現實世界?第169章 再回墨竹城(二)第144章 樹靈、花靈、草靈、藥靈 三第132章 秘術——血煞之淚第88章 暗影族之傀儡丸第187章 天翼界之謎 三第110章 萬瀑谷第292章 萬年烏骨木之鄔骨族(三)第480章 命格(五)第650章 隱霧山(二)第469章 六界因果(二)第81章 紫靈石第207章 解封之羽落之謎 五第651章 隱霧山(二)第391章 精之靈脈——風靈脈(四)第536章 血魄靈珠(二)第514章 天雲宗(一)第589章 兄弟情(二)第380章 紫綾的謀略(二)第52章 又見幻陣第191章 解封 一第300章 虛無火焰(一)第681章 天地煉獄(二)第55章 密令第640章 無心幻雲(一)第430章 九幽冥地(二)第404章 六界之亂(二)第42章 窮奇第448章 幻靈之術(四)第91章 幻影移洐第477章 命格(二)第558章 血脈至寶(一)第338章 八門八生死(一)第331章 八門遁甲之路漫漫(三)第184章 慾望的可怕 二第207章 解封之羽落之謎 五第24章 血脈之力第483章 萬物初生之境(三)第146章 靈族 二第431章 九幽冥地(三)第680章 天地煉獄(一)第430章 九幽冥地(二)第493章 生死相依(三)第693章 絕域(一)第71章 禁術第614章 傳承印記之天地初開(一)第151章 九曜星辰陣 一第369章 七色血脈(三)第151章 九曜星辰陣 一第136章 王家——神鷹族第392章 精之靈脈——風靈脈(五)第615章 傳承印記之天地初開(二)第546章 血竹藍焰第38章 夢魂法陣第39章 回憶第233章 解封之破陣(二)第639章 幻界入口(五)第336章 情緣、孽緣(三)第583章 六魂法陣(四)第310章 人第254章 陰陽之替身之魂 二第690章 外域(一)第52章 又見幻陣第475章 六界因果(八)第166章 四魂之力 二第507章 通天尺(一)第229章 解封之永恆之塔 二第67章 七煞使者第376章 十二天書之酒仙(二)第579章 決斷(三)第410章 追魂之密第467章 人生路之尋找(四)第704章 蕭竹盈第33章 幻陣?還是現實世界?第190章 天翼界之謎 六第175章 紫綾的心思 一第663章 魔劍道之天策(一)第518章 地域幻境(三)第153章 九曜星辰陣 三第125章 須彌空間之萬法八卦陣 三第457章 魂印三懸(五)第665章 魔劍道之天策(三)第375章 十二天書之酒仙(一)第20章 凌雲第679章 九轉迷蹤陣(三)第386章 萬里困陣(五)第282章 羈絆之幻陣五行(三)
第39章 回憶第611章 魂魔(二)第66章 鬼牙第638章 幻界入口(四)第121章 須彌八卦陣 二第682章 天地煉獄(三)第203章 解封之羽落之謎 一第416章 回憶法陣(一)第436章 生死契約(二)第396章 靈脈之爭(四)第356章 妖界百族(二)第338章 八門八生死(一)第33章 幻陣?還是現實世界?第169章 再回墨竹城(二)第144章 樹靈、花靈、草靈、藥靈 三第132章 秘術——血煞之淚第88章 暗影族之傀儡丸第187章 天翼界之謎 三第110章 萬瀑谷第292章 萬年烏骨木之鄔骨族(三)第480章 命格(五)第650章 隱霧山(二)第469章 六界因果(二)第81章 紫靈石第207章 解封之羽落之謎 五第651章 隱霧山(二)第391章 精之靈脈——風靈脈(四)第536章 血魄靈珠(二)第514章 天雲宗(一)第589章 兄弟情(二)第380章 紫綾的謀略(二)第52章 又見幻陣第191章 解封 一第300章 虛無火焰(一)第681章 天地煉獄(二)第55章 密令第640章 無心幻雲(一)第430章 九幽冥地(二)第404章 六界之亂(二)第42章 窮奇第448章 幻靈之術(四)第91章 幻影移洐第477章 命格(二)第558章 血脈至寶(一)第338章 八門八生死(一)第331章 八門遁甲之路漫漫(三)第184章 慾望的可怕 二第207章 解封之羽落之謎 五第24章 血脈之力第483章 萬物初生之境(三)第146章 靈族 二第431章 九幽冥地(三)第680章 天地煉獄(一)第430章 九幽冥地(二)第493章 生死相依(三)第693章 絕域(一)第71章 禁術第614章 傳承印記之天地初開(一)第151章 九曜星辰陣 一第369章 七色血脈(三)第151章 九曜星辰陣 一第136章 王家——神鷹族第392章 精之靈脈——風靈脈(五)第615章 傳承印記之天地初開(二)第546章 血竹藍焰第38章 夢魂法陣第39章 回憶第233章 解封之破陣(二)第639章 幻界入口(五)第336章 情緣、孽緣(三)第583章 六魂法陣(四)第310章 人第254章 陰陽之替身之魂 二第690章 外域(一)第52章 又見幻陣第475章 六界因果(八)第166章 四魂之力 二第507章 通天尺(一)第229章 解封之永恆之塔 二第67章 七煞使者第376章 十二天書之酒仙(二)第579章 決斷(三)第410章 追魂之密第467章 人生路之尋找(四)第704章 蕭竹盈第33章 幻陣?還是現實世界?第190章 天翼界之謎 六第175章 紫綾的心思 一第663章 魔劍道之天策(一)第518章 地域幻境(三)第153章 九曜星辰陣 三第125章 須彌空間之萬法八卦陣 三第457章 魂印三懸(五)第665章 魔劍道之天策(三)第375章 十二天書之酒仙(一)第20章 凌雲第679章 九轉迷蹤陣(三)第386章 萬里困陣(五)第282章 羈絆之幻陣五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