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衆多參謀軍官驚訝的目光中。白佑彬快步走到了無線電通信電臺旁邊。一爪從畢長勝的手裡奪過了電話話筒。
“藍凌波。我不管你怎麼想。立即讓宣宗號退出戰鬥。另外。第11-2主力編隊的其他三艘戰列艦全部集中炮火攻擊一號目標艦。只要能夠摧毀一號目標艦。或者讓一號目標艦喪失戰鬥力。就算拼光了第11-2主力編隊也是值的的。明白我的意思嗎?”
“是的。我知道該怎麼做了。”話筒裡傳來了藍凌波略微有點顫抖的話音。
把話筒給了畢長勝之後。白佑彬掃了正在看着他的衆多軍官一眼。“都回到自己的崗位上去。于右任。現在我們與敵人的距離有多遠?”
“四十七公里。還在繼續擴大之中。”
微微點了點頭後。白佑彬說道:“距離擴大到五十五公里的時候再告訴我。”
“五十五公里!?”
見到白佑彬點了點頭。于右任沒再多問。
此時。東面的戰場上。前後一共捱了十四枚十六英寸穿甲彈的“宣宗”號戰列艦脫離了編隊。開始向南轉向。很快。第11-4巡洋艦編隊裡的“揚子江”號巡洋艦就靠了上來。在確定“宣宗”號沒有沉沒的危險。而且能夠用自身的動力設備航行之後。“揚子江”號迅速回到了巡洋艦編隊內。
戰鬥還在激烈進行着。
因爲美軍沒有出動驅逐艦。所以第11-4巡洋艦編隊裡的五艘輕巡洋艦隻能在戰場外當看客。
按照白佑彬的命令。“太祖”號與“仁宗”號戰列艦立即放過了之前的交戰對手。將炮口轉向了第51特混艦隊最前面的“南達科他”號戰列艦。
在這兩艘戰列艦加入炮擊“南達科他”號之前。“太宗”號至少打中了“南達科他”號五枚穿甲彈。其中一次還讓“南達科他”號燃起了大火。只是火勢在五分鐘之內就的到了控制。並且被戰艦上的損管人員迅速撲滅了。
隨着另外兩艘戰列艦加入到了炮擊的行列中來。落在“南達科他”號附近的炮彈頓時密集了許多。
二點五十七分。連續兩枚穿甲彈砸中了“南達科他”號。
從“太宗”號上打出的穿甲彈命中了“南達科他”號B炮塔右側主裝甲帶的上方。打在主裝甲帶上部之後。炮彈改變了方向。在距離B炮塔彈藥庫還有三個艙室的部位發生了爆炸。雖然這枚炮彈在“南達科他”號的艦體上咬開了一個巨大的窟窿。但是並沒能威脅到B炮塔彈藥艙。甚至沒有能夠破壞的到了重重裝甲保護的B炮塔揚彈機。
從“太祖”號上打出的穿甲彈則命中了“南達科他”號航海艦橋右側的二號副炮。在砸穿了副炮炮塔只有幾十毫米厚的裝甲後。又砸穿了炮塔後面的露天甲板。最終在厚度超過了一百五十毫米的水平裝甲上發生了爆炸。最終。這枚穿甲彈只徹底的摧毀了二號副炮。並且導致附近兩支損管隊裡的數十名美軍官兵傷亡。同時在“南達科他”號的艦體上留下了一個巨大的缺口。
三點過二分。又是二枚穿甲彈命中了“南達科他”號。
從“太宗”號上打出的穿甲彈擊中了“南達科他”號B炮塔的正面裝甲。這枚穿甲彈與之前打中的那一枚都是從“太宗”號的乙炮塔的三門主炮打出的。如果這枚穿甲彈的彈着點再向後移幾米。就很有可能沿着前一枚穿甲彈炸出的缺口擊中“南達科他”號B炮塔的彈藥庫。而且有很大的可能打穿彈藥庫的裝甲隔板。進入彈藥庫內爆炸!
立下大功的還是“仁宗”號。穿甲彈準確的打在了航海艦橋的右側。然後從司令艦橋後面最薄弱的部位鑽了進去。雖然炮彈沒能在司令艦橋內爆炸。而是一路穿透了三層甲板。最終在B炮塔後下方的通信室內發生了爆炸。但是據後來瞭解。哈爾西就是被這枚穿甲彈帶來的碎片打傷的。而且這枚穿甲彈還使“南達科他”號喪失了作爲旗艦的能力。換句話說。即便哈爾西沒有受傷。他也無法繼續指揮第51特混艦隊了。
接下來。“南達科他”號又捱了好幾枚穿甲彈。
三點十一分。“太宗”號的一輪準確齊射打掉了“南達科他”號的A炮塔。五分鐘後。“太祖”號打出的一枚穿甲彈摧毀了“南達科他”號的航海艦橋、火力指揮中心與羅經艦橋。導致包括艦長與大副在內的五十多名官兵陣亡。三點二十二分。“仁宗”號用一枚準的不能再準的穿甲彈報銷掉了“南達科他”號的C炮塔。時期喪失了向後方開火的能力。三分鐘後。又是從“仁宗”號上打出的一枚穿甲彈砸中了“南達科他”號煙囪前方的桅杆底部。結果不但砸斷了桅杆。導致上面的幾名瞭望員喪生。橫飛的彈片還徹底打壞了位與艦橋頂部的雷達。以及煙囪後面的長波通信天線。
戰鬥打到這個時候。即便“南達科他”號沒有沉沒。速度也沒有降低多少。卻使其喪失了三分之二的火力與最重要的艦隊指揮能力。
爲此。第11-2主力編隊付出了非常慘重的代價。
在“南達科他”號遭到重創的時候。第11-2主力編隊的三艘快速戰列艦受到的損傷並不比“南達科他”號輕多少。
出人意料的是。首創最嚴重的不是“太宗”號。而是“太祖”號。
在進入戰術機動階段之後。第11-2主力編隊四艘快速戰列艦開始“錯位航行”。即四艘戰列艦在儘量保持相同航向的情況下。航線並不在一條直線上。而是有所間隔。一般情況下分成單雙交錯。如果首艦的航向向右偏移。次艦的航向則向左偏移。這樣。不但可以避免編隊內的主力艦過分靠近。而可以影響敵人的觀察與瞄準。同時讓編隊內的主力艦在進行戰術機動的時候避免撞到一塊。
當時。“太宗”號正是選擇向右偏移航線。所以“太祖”號向左偏移航線。
如此一來。“太祖”號相當於暴露在了敵人的炮口之下。在白佑彬下令集中炮火打擊一號目標艦的時候。第51特混艦隊內的二號艦與三號艦都瞄準了“太祖”號。
到三點二十五分的時候。“太祖”號一共捱了七枚十六英寸穿甲彈。
如同“宣宗”號一樣。在動力設備出現損傷。並且喪失了兩座主炮炮塔之後。三點半過後。“太祖”號拖着傷痕累累的“身體”離開了戰場。趕去與“宣宗”號匯合了。
“仁宗”號受到的損傷也不輕。
雖然這艘戰列艦是向右偏移航線的。從而拉開了與敵人的距離。但是在“宣宗”號退出戰鬥之後。“仁宗”號遭到了兩艘“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的集中炮擊。事實證明。在這場戰鬥中。“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的表現遠遠好於“南達科他”級。主要就是因爲這兩艘戰列艦上的官兵有實戰經驗。而“南達科他”級上的官兵基本上都是新手。
到三點二十五分的時候。“仁宗”號捱了九枚穿甲彈。比較幸運的是。當時兩艘“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上配備的重型穿甲彈並不是很多。在對付“宣宗”號的時候就用的差不多了。所以在對付“仁宗”號的時候。主要使用的是普通穿甲彈。
即便如此。“仁宗”號的丙炮塔喪失了戰鬥力。後煙囪被炸斷。航海艦橋下面捱了一炮。導致艦長與大副受傷。
三點三十五分。“仁宗”號也不的不撤出戰鬥。
神奇的是。三點四十七分。“仁宗”號已經撤退了幾公里。結果還被一枚從“華盛頓”號上打來的穿甲彈追上。導致艦尾被炸缺了很大一塊。幸好當時的交戰距離已經超過了二萬三千米。而且舵艙周圍的裝甲隔板的到了加強。厚度超過了一百三十毫米。不然“仁宗”號很有可能被這枚穿甲彈打掉轉向能力。
相對而言。只遭到“南達科他”號還擊的“太宗”號受到的損傷是最輕的。
到三點二十五分的時候。“太宗”號只捱了兩枚穿甲彈。而且都沒有被打穿裝甲。只是在艦體上留下了兩個大窟窿。
三點半。隨着“南達科他”號的航向向北偏了十五度。“太宗”號立即追了上去。
獲知這一情況之後。白佑彬立即意識到。哈爾西要逃跑了!
隨即。他就命令第11-2主力編隊重新整隊。以二十二節的速度跟上美軍第51特混艦隊。同時讓第11-1主力編隊轉向到零度。準備攔截向西逃跑的第51特混艦隊。而此時。第11-1主力編隊與第51特混艦隊的距離爲五十七公里。
也就是說。即便在第51特混艦隊西面活動的那幾艘巡洋艦上安裝了雷達。也不見的能夠探測到五十多公里外的第11-1主力編隊的四艘戰列艦。
收到白佑彬的命令後。“太宗”號一面將航向調整到五十度。一面召喚之前撤出戰鬥的嗩吶艘戰列艦。顯然。白佑彬準備在這個時候收網了。
只是。白佑彬並不知道。第51特混艦隊的指揮官已經換成了斯普魯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