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驍勇戰將

bookmark

謂“困獸猶鬥”,即便在局勢極端不利的情況下,米T放棄努力。

在主力編隊轉向的時候,他就命令從北面南下的巡洋艦編隊與驅逐艦編隊攻擊第四艦隊的主力編隊,阻止第四艦隊的主力編隊南下。

這道命令立即得到了執行,只是美軍首先遭遇的不是第四艦隊的主力編隊。

當四艘“湖”級巡洋艦突然殺出來的時候,正在準備攻擊第四艦隊主力編隊的美軍巡洋艦編隊與驅逐艦編隊立即亂了陣腳。顯然,美軍官兵的素質確實有問題,當時美軍巡洋艦有八艘,驅逐艦有十艘,而襲擊他們的只是四艘巡洋艦。如果換成帝國海軍,恐怕遭殃的就是那四艘巡洋艦了。

也不得不佩服白佑彬的先見之明,因爲那四艘巡洋艦就是他派出去的。

在發現了從北面趕來的美軍巡洋艦編隊與驅逐艦編隊的時候,白佑彬立即意識到,美軍主力編隊很有可能趁此機會逃離戰場,而楊定方爲了幹掉美軍主力編隊,肯定會派出巡洋艦與驅逐艦,而當時第四艦隊的輔助戰艦並沒有全部趕回來。在此情況下,保護好第四艦隊的主力編隊是當務之急。結果,在參謀都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白佑彬就讓掩護旗艦編隊的四艘“湖”級巡洋艦殺了上去。

當時,白佑彬給這四艘巡洋艦的命令是:不惜一切代價的對付美軍驅逐艦。

很明確,卻又很殘酷的命令。

四艘巡洋艦的艦長都知道,第四艦隊已經派出了掩護主力編隊的輔助戰艦,而在美軍巡洋艦與驅逐艦的威脅之下,第四艦隊的八艘戰列艦岌岌可危。

戰場上,除了旗艦“勝利”號之外,能夠改變局勢的就只有他們指揮的四艘巡洋艦了。

當然,這四名艦長也是沙場老將了。

他們很清楚司令官這道命令地含義。在對付敵人地魚雷攻擊時。幹掉敵人地驅逐艦要比干掉敵人地巡洋艦重要得多。換句話說。爲了幹掉敵人地驅逐艦。負責掩護地巡洋艦都可以成爲犧牲品。

當然。實戰中。這類情況很少出現。

一般情況下。都是主力編隊負責炮擊敵人地巡洋艦。而掩護地巡洋艦編隊則負責對付敵人地驅逐艦。

只是。現在地情況有點特殊。

第四艦隊地主力編隊正在全速追趕美軍主力編隊。不可能轉變成炮擊編隊。與美軍地巡洋艦炮戰。

也就是說。四艘“湖”級巡洋艦必須頂着美軍巡洋艦地炮火。對付美軍驅逐艦。

毫無疑問,四艘巡洋艦在衝出隊列的時候,就已經做好了有去無回的準備。

炮戰從一點二十分左右開始,在以三十三節的速度挺進的同時,四艘巡洋艦位於艦首方向上的六門主炮,以及可以向艦首方向上開火的四門速射炮全都瞄準了美軍最前列的四艘驅逐艦,並且以最快的射速傾灑炮彈。

僅僅用了五分鐘,首先遭到攻擊的四艘美軍驅逐艦就被打着起火了。

相對而言,這個戰果根本不值得驕傲。

當時,交戰距離從一萬七千米到一萬五千米,而一百七十五毫米艦炮的最快射速能夠達到每分鐘八枚(理論射速可以達到每分鐘十二枚,只是最多隻能堅持五分鐘,就會因爲炮管過熱而導致炮彈炸膛),而一百三十毫米速射炮的射速達到了每分鐘二十四枚。也就是說,在五分鐘內,一艘巡洋艦向一艘美軍驅逐艦投擲了二百四十枚一百七十五毫米炮彈,與四百八十枚一百三十毫米炮彈。

按照帝國海軍的估計,只需要三枚一百七十五毫米炮彈,或者十二枚一百三十毫米炮彈,就可以使一艘“弗萊徹”級驅逐艦喪失戰鬥力。

由此可以算出,在這五分鐘內,四艘巡洋艦的炮擊命中率僅有百分之一左右!

顯然,這絕對是不一個值得驕傲的戰績。按照以往的實戰戰例來看,巡洋艦在對付一萬七千米到一萬五千米之間的敵驅逐艦時,炮擊命中率至少都有百分之三,最高的時候達到過百分之五。

當然,能夠在五分鐘內幹掉四艘美軍驅逐艦,已經很不錯了。

直到這個時候,美軍纔回過神來。

之前在驅逐艦編隊後方提供火力掩護的八艘美軍輕巡洋艦立即加速,並且將炮火從第四艦隊的八艘戰列艦身上轉移到了四艘巡洋艦身上。

一點二十七分,四艘“湖”級巡洋艦全部向東南方向轉向。

此時,第四艦隊的主力編隊就在其右側大概五千五百米處,並且以三十節的速度向東南方向前進。

顯然,四艘“湖”級巡洋艦採用的是非常標準,也最有效的掩護戰術。

只要它們還在主力編隊的左側,並且還在作戰,美軍的驅逐艦編隊就別想靠近,更別想攻擊主力編隊。

此時,美軍巡洋艦編隊也逼近到了一萬三千米以內。

問題是,四艘“湖”級巡洋

抵擋住對手的八艘輕巡洋艦,與六艘驅逐艦嗎?

一點三十四分,航行在最前面的“鄱陽湖”號巡洋艦首先戰毀。在不到十分鐘之內,該艦就被近二十枚六英寸炮彈,以及超過四十枚的五英寸炮彈擊中。如果換成戰爭初期的輕巡洋艦,恐怕早就爆炸沉沒了。

不得不說,“湖”級巡洋艦確實強大,其綜合防護與綜合生存能力絕對是頂尖級別的。

更重要的是,在喪失了所有火力,速度降低到三十節以下之前,“鄱陽湖”號還擊沉了與之交戰的那艘美軍輕巡洋艦,並且讓另外一艘美軍輕巡洋艦遭到重創。

因爲要避開“鄱陽湖”號,所以排在第二位的“洞庭湖”號在機動的時候躲過了美軍的二輪齊射,結果排在第三位的“太湖”號第二個戰損。

一點三十八分,“太湖”號在露天甲板幾乎快要被海水淹沒的情況下撤退了。

與“鄱陽湖”號一樣,在撤退之前,“太湖”號幹掉了一艘美軍巡洋艦,重創了另外一艘美軍巡洋艦。另外,該艦還用朝向艦尾方向上的四門速射炮把一艘準備繞到主力編隊西南面的美軍驅逐艦打成了重傷,並且迫使美軍驅逐艦編隊不得不放棄了繞過巡洋艦編隊,從西南方向上攻擊主力編隊的想法。

第三個遭殃的就是“洞庭湖”號。

比起二艘姊妹艦,“洞庭湖”號的表現最爲神勇。在離開編隊,跟隨“太湖”號一同撤退的時候,“洞庭湖”號在十七分鐘之內打爆了二艘美軍輕巡洋艦的彈藥庫,並且重創了另外二艘美軍巡洋艦,還與“太湖”號一道,把試圖偷襲主力編隊的美軍驅逐艦編隊趕了回去,出色的完成了其使命。

同樣的,“洞庭湖”號的損傷也最爲慘重。

撤退的時候,其前後艦橋幾乎被五英寸炮彈徹底炸飛,艦體左側更是面目全非。如果不是艦長果斷下令進行反向注水,恐怕“洞庭湖”號會翻覆沉沒。離開戰場的時候,該艦的露天甲板完全被海水淹沒,艦首與艦尾都在海面之下,只有部分上層建築還在水面之上。戰艦上的官兵沒有放棄自己的戰艦,仍然在爲拯救“洞庭湖”號做最後的努力。

在二點前,“洞庭湖”號的二副(艦長與大副都已陣亡)下達了棄艦令。最終,在二點過十分的時候,“洞庭湖”號“安靜”的沉入了大海,結束了其短暫,可同樣輝煌的戰鬥生涯。

打到一點四十五分的時候,就只剩下“巢湖”號還在戰鬥了。

比起前面三艘姊妹艦,“巢湖”號不但神勇,還非常幸運,因爲它排在了編隊的最後面,機動範圍最大,戰術也最爲靈活。

到一點四十七分,最後一艘還在戰鬥的美軍輕巡洋艦被“巢湖”號送入了大海。

而此時,“巢湖”號只捱了不到二十枚炮彈,其中大概有七枚是六威力較大的六英寸穿甲彈。因爲損傷主要集中在艦體的左側,所以“巢湖”號已經左傾十度左右。艦長在一點五十分的時候下令向右側隔艙注水,恢復橫向平衡。

只是,“巢湖”號沒有立即退出戰鬥,因爲美軍的驅逐艦還沒有離開。

到二點的時候,“巢湖”號又打掉了二艘美軍驅逐艦,並且迫使剩下的三艘美軍驅逐艦不敢輕易逼近。

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打到這時候,“巢湖”號還能保持住接近二十九節的速度。

二點過五分,在攻擊主力編隊無望的情況下,三艘美軍驅逐艦向“巢湖”號發動了突擊,最終有二艘驅逐艦在距離“巢湖”號大概七千五百米的地方發射了魚雷。

堅持到這一步,“巢湖”號已經“超額”完成了任務。

因爲艦體嚴重受損,且左側的推進軸被炸斷,所以“巢湖”號在面對射來的魚雷時,竟然無法立即機動規避。

最後關頭,“巢湖”號的艦長做出了一個非常大膽的決定:將艦尾對準魚雷來襲的方向。

這個決定,最終拯救了“巢湖”號。

二點過十分,一條重型魚雷擊中了“巢湖”號的艦尾。

雖然四具螺旋槳,包括舵機全部被炸飛,舵艙也被徹底摧毀,艦尾的大部分艙室受損,但是損管隊員及時的關閉了通往前方艙室的水密門,沒有讓海水涌入更多的艙室,也就控制住了進水量。

最終“巢湖”號在喪失了所有動力之後,卻堅持着漂浮在了海面上。

直到這場海戰快結束的時候,纔有二艘驅逐艦趕了過來,爲其提供了援助。而“巢湖”號也沒有辜負戰艦上七百多名官兵的努力,堅持着浮在了海面上,並且最終被駁船運回了撲茨茅斯。

只是,這艘戰艦的受損程度太嚴重了,結果直到戰爭結束都沒有完全修復!

第12章 奮起直追第33章 迫敵決戰第20章 炮擊樂章第31章 艱難返航第8章 哥們情誼第50章 緊急維修第31章 戰術規劃第61章 全面圍攻第22章 主力戰線第5章 複合炮彈第11章 兵不刃血第41章 環環相扣第18章 燙手美差第48章 無果之戰第35章 戰術較量第53章 破綻百出第59章 迎頭痛擊第10章 代參謀長第9章 主次顛倒第1章 大洋孤狼第14章 局勢漸明第29章 痛殲逃敵第47章 一波三折第5章 技術轉讓第15章 野心膨脹第8章 分秒必爭第39章 苟延殘喘第35章 戰術較量第26章 大戲上演第10章 痛失親人第20章 偷天換日第10章 大難不死第39章 迎頭痛擊第4章 引蛇出洞第15章 炮彈長眼第40章 搶佔先機第31章 搶先開火第31章 瘋狂對轟第25章 家族叛徒第3章 軍事技術第44章 後悔晚矣第49章 廢物利用第11章 偷襲專家第2章 兩手準備第33章 糧食危機第44章 冒牌主力第40章 搶佔先機第1章 欲蓋彌彰第56章 螞蟻噬象第15章 再上征途第25章 家族叛徒第20章 側翼突擊第25章 兩害相權第46章 進退兩難第16章 未戰先敗第44章 冒牌主力第39章 得意忘形第9章 戰局突變第11章 網開一面第29章 下定決心第58章 拼光拼盡第21章 最新敵情第61章 以多打少第12章 再逢敵手第5章 十年規劃第21章 見死不救第52章 擴大戰果第31章 戰術規劃第15章 謹慎爲先第30章 戰略影響第43章 見好就收第9章 殘酷現狀第32章 漏洞百出第16章 前進誘敵第39章 美國投降第32章 拼死堅持第54章 民主日本第27章 臨時變陣第7章 風雲驟起第14章 羣策羣力第60章 無力招架第2章 悼念戰友第2章 閉門會議第13章 偷樑換柱第25章 整軍再戰第14章 戰爭橫財第33章 糧食危機第27章 最高要求第50章 智者千慮第22章 東南之爭第46章 窒息炮擊第27章 臨時變陣第31章 意外驚喜第21章 意外來客第25章 無路可退第7章 彈如雨下第43章 打打跑跑第16章 兄弟感情第19章 料敵如神第30章 戰略影響
第12章 奮起直追第33章 迫敵決戰第20章 炮擊樂章第31章 艱難返航第8章 哥們情誼第50章 緊急維修第31章 戰術規劃第61章 全面圍攻第22章 主力戰線第5章 複合炮彈第11章 兵不刃血第41章 環環相扣第18章 燙手美差第48章 無果之戰第35章 戰術較量第53章 破綻百出第59章 迎頭痛擊第10章 代參謀長第9章 主次顛倒第1章 大洋孤狼第14章 局勢漸明第29章 痛殲逃敵第47章 一波三折第5章 技術轉讓第15章 野心膨脹第8章 分秒必爭第39章 苟延殘喘第35章 戰術較量第26章 大戲上演第10章 痛失親人第20章 偷天換日第10章 大難不死第39章 迎頭痛擊第4章 引蛇出洞第15章 炮彈長眼第40章 搶佔先機第31章 搶先開火第31章 瘋狂對轟第25章 家族叛徒第3章 軍事技術第44章 後悔晚矣第49章 廢物利用第11章 偷襲專家第2章 兩手準備第33章 糧食危機第44章 冒牌主力第40章 搶佔先機第1章 欲蓋彌彰第56章 螞蟻噬象第15章 再上征途第25章 家族叛徒第20章 側翼突擊第25章 兩害相權第46章 進退兩難第16章 未戰先敗第44章 冒牌主力第39章 得意忘形第9章 戰局突變第11章 網開一面第29章 下定決心第58章 拼光拼盡第21章 最新敵情第61章 以多打少第12章 再逢敵手第5章 十年規劃第21章 見死不救第52章 擴大戰果第31章 戰術規劃第15章 謹慎爲先第30章 戰略影響第43章 見好就收第9章 殘酷現狀第32章 漏洞百出第16章 前進誘敵第39章 美國投降第32章 拼死堅持第54章 民主日本第27章 臨時變陣第7章 風雲驟起第14章 羣策羣力第60章 無力招架第2章 悼念戰友第2章 閉門會議第13章 偷樑換柱第25章 整軍再戰第14章 戰爭橫財第33章 糧食危機第27章 最高要求第50章 智者千慮第22章 東南之爭第46章 窒息炮擊第27章 臨時變陣第31章 意外驚喜第21章 意外來客第25章 無路可退第7章 彈如雨下第43章 打打跑跑第16章 兄弟感情第19章 料敵如神第30章 戰略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