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塞北

天使離去後的薊鎮,似乎就在一夜之間,守衛京畿重地的戚家軍上下都能感同身受——他們的戚大帥,在心裡憋着一股勁,等待着什麼。

長達一月的時間裡,精確到個位數的戰車、鳥銃、虎蹲炮、佛狼機與各式彈藥分派各邊塞各地,爲拔劍四顧驕兵悍將指出一條明路。

四處關口要塞,五百一十二架架設置鳥銃牆、佛狼機牆的戰車分派四路;長城以南軍事要道不難看見精悍馬隊列出整齊陣仗奔馳過境,馬兵後騾馬拖着虎蹲炮穿行官道就是戚家軍最顯眼的招牌。

就連京畿往來的大小官員,也感受到北疆的氣氛變了。

往日裡路途中遇戚家軍士,不論文武大小官,軍士便身負重任,亦會不論曲直下馬避讓,待文武官吏通過再行疾馳;如今卻是不同,大小事務,沿途戚家軍皆攜令旗帶鑼鼓,縱是二品官員當面亦不避讓只管通過。

常在京畿的人沒有誰不知道,這是戚家軍進入戰時狀態的舉動。

戚繼光確實在籌備戰爭……在朝廷將官中,戚繼光一直不是很支持對蒙古開戰,但他也一直在準備戰場上與蒙古軍相遇。

這並不矛盾,在戚繼光的理念中,沒有兀良哈三衛,朝廷便不能與蒙古全面開戰。

或者說這其實與兀良哈三衛無關,而在那片土地,那片土地是京師的縱深,大明無法接受面北全面開戰的同時北京被人圍困。

但如果是針對兀良哈的戰爭,戚繼光全面支持,儘管大方向上他的支持遠不如戶部的支持有力,可擁有皇帝的支持……那就不一樣了。

皇帝的支持簡單粗暴:戚大帥說蓋房子就能收拾了三衛,那好,向兵部要錢蓋房子吧。

戚繼光要一年三十萬兩白銀,總共六十萬兩,向北沿途修繕故地城寨,直至將土蠻、兀良哈三衛盡收朝廷控制之下。

兵部與戶部就撥款多少銀兩合適的事還難以抉擇,轉機卻先出現在塞外,戚繼光收到部下急報:喀喇沁部首領、都督同知、金吾將軍青把都臺吉攜女婿朵顏都督長昂、弟指揮僉事哈不慎臺吉、滿五索臺吉、滿五大臺吉並護衛騎從二百餘叩關。

這世上就沒有不透風的牆,尤其在貿易往來日漸繁盛的北部邊境,戚繼光這邊準備大幹一場的動作輕而易舉地讓土默特永謝布萬戶的領主們感到擔心。

青把都見到戚繼光時顯得有些急躁,在長城下襬出三匹神駿健馬後當即希望戚繼光能告訴他們用兵的目的。

他們都和戚繼光、李成樑打過,對他們來說,戚繼光比李成樑可怕得多——李成樑是難以戰勝的對手,戚繼光是這片土地上他們最不想成爲對手的人。

因爲沒人能攻破戚繼光的防線,更因爲前些時候圖門汗連一座墩堡都沒攻破就被車陣包圍的神機妙算。

在他們眼中,那場沒有發生大規模交戰甚至不能稱得上戰爭的‘誤會’只能用神機妙算來形容。

戚繼光怎麼會提早知道圖門汗要進攻青山口呢?三支由不同關隘出塞的明軍在最恰到好處的時機將圖門汗圍困在山道間,世上不會有那麼湊巧的事。

第一種可能,是圖門汗在準備戰鬥時消息便已經走漏,但大汗的戰前準備時間極短,那段時間又沒有商賈出入察哈爾,那麼便只會是第二種可能——戚繼光的車營是在出塞的路上收到消息,放棄原有的目的去支援青山口。

那麼,戚繼光本來想去攻打誰呢?

這個答案讓所有人都感到擔憂。

舊的擔憂還未結束,新的擔憂又來了——戚繼光這次動兵的陣仗更大,以至於聲勢都傳到草原上。

誰不害怕?

圖門汗的聲望剛因‘誤會’而大減,兵力最盛的俺答汗又病臥榻上,這個時間點上別說戚繼光真的動兵,哪怕只是傳出要動兵的消息,像他們這樣的萬戶就會率領部落北遷,根本生不出抵抗之心。

可就算他們親自跑到長城下,戚繼光又怎麼會告訴他們答案呢,他只是把這幾名首領都請進關內,單獨相見,來摸清楚他們想要的是什麼。

結果令戚繼光大喜過望。

兵勢、官職都最大的青把都臺吉想要的很簡單,他希望明軍的目標是鄰居速也亥;他有三個弟弟,兩個弟弟看上去都胸無大志,只想着保全自己部落,另一個弟弟哈不甚就更有意思了,他希望明軍要攻打的正是自己的哥哥青把都,要是戚繼光願意打,他麾下部衆隨時參戰——幫戚繼光。

朵顏部的長昂則最有意思,他純屬是過來閒逛的,先前他和叔叔長禿被戚繼光打敗,爲了贖回叔叔,便早已納馬鑽刀立下誓言永不進攻大明,所以別管打誰,只要明軍願意分他戰利品,他都上。

大夥非常容易就達成共識:各部都願爲戚繼光砍伐採集修造墩堡的木石,以換來部落相安無事以及今年過冬需要的部分口糧。

修繕墩堡的預算似乎被大大降低了。

卻沒想到戚繼光與幾名首領的上表書信送到朝中,跟着朝廷撥下十二萬兩白銀一起送抵薊鎮的除了九萬份北洋軍軍糧外,還有將這些書信昭告土蠻部與兀良哈三部的消息。

戚繼光還沒出塞,草原上就先打起來了……泰寧部酋長速也亥看見書信第一時間向青把都臺吉宣戰,這一舉動帶來的連鎖反應令草原東部陷入大亂。

圖門汗召集部衆籌集起兩萬大軍以土蠻部的名義向大明宣戰;滿五索臺吉、滿五大臺吉合部衆協助兄長青把都;他們另一個兄弟哈不甚臺吉則因覬覦喀喇沁部首領的心思被昭告一空,背叛血緣飛快地向土蠻結盟,並率軍攻打青把都。

長昂則毫不猶豫地率軍掃過哈不甚臺吉的馬場,以此來馳援遭受夾擊的青把都。

如此的局面下,既好氣又好笑的戚繼光別無他法,依照皇帝的命令率軍出塞,以馳援重新歸附大明的朵顏部。

長城以北的戰事,就此開始。

第九十三章 如鬆第三百六十八章 燈線第二百零六章 管吃管住第二百一十二章 解放第七十一章 心臟第二百一十二章 解放第四百四十一章 艦隊第五十一章 襲擊第六十章 應龍第八十三章 秋雨第一百零六章 開張第八十七章 障礙第一百二十九章 五千第七十八章 可破第四百六十一章 路遙遠第一百五十三章 突破第二百五十三章 刺蝟第一百二十五章 文獻第十一章 彈劾第二百二十二章 獻計第一百九十六章 明將第二百七十章 力量第二百六十四章 教諭第七十四章 征塵第七十六章 急行第九十四章 配角第五十章 野戰第三百三十六章 獅子第五章 競賽第四百六十六章 天罰第五十六章 烽火第四十九章 乂安第三百三十一章 核心第八十七章 障礙第一百五十八章 暴躁易怒第四百九十九章 新地主第三十九章 大港第十章 走廣第一百九十四章 聯軍第三十四章 革漕第二百五十章 護航第五十七章 復仇第八十九章 造訪第五十二章 惱火第一百六十五章 白虎第一百零一章 浩蕩第二百一十二章 解放第二百一十一章 卜商第九十二章 舒服第二百七十章 塞城第三百五十章 夠用第一百三十七章 恨意第七十二章 亞念第四百八十四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九十七章 動靜第二十七章 鐵廠第三百三十七章 格老二第十四章 羔羊第十二章 挖坑第八十章 野人第十二章 軍裝第三百五十一章 攙和第七十五章 松浦第三十五章 徹查第二百九十四章 預言第二百五十八章 難上加難第三章 好吃第二章 城隍第一百五十章 移民第八十八章 火海第二百零九章 邀請第二十四章 行軍【盟主‘厚朴1‘加一更】第八十二章 接舷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竅第五十八章 轟擊第七十一章 截擊第八十八章 燕歸第八十八章 吳兌第五十五章 測試第二百一十七章 受驚第二百一十二章 高人第一百二十五章 文獻第六十三章 四王第七章 斷糧第八十八章 火海第一百四十四章 暴脾氣第四十七章 重銃第一百一十二章 豆子第六十五章 皈依第三百章 鄉約今天章節晚上發第四百六十四章 庶民有聲第三十九章 民變第二百六十八章 鹿谷第二百六十八章 議會第四十三章 道理第二百二十章 巴西第一章 三司第八十七章 障礙第五十七章 禮畢
第九十三章 如鬆第三百六十八章 燈線第二百零六章 管吃管住第二百一十二章 解放第七十一章 心臟第二百一十二章 解放第四百四十一章 艦隊第五十一章 襲擊第六十章 應龍第八十三章 秋雨第一百零六章 開張第八十七章 障礙第一百二十九章 五千第七十八章 可破第四百六十一章 路遙遠第一百五十三章 突破第二百五十三章 刺蝟第一百二十五章 文獻第十一章 彈劾第二百二十二章 獻計第一百九十六章 明將第二百七十章 力量第二百六十四章 教諭第七十四章 征塵第七十六章 急行第九十四章 配角第五十章 野戰第三百三十六章 獅子第五章 競賽第四百六十六章 天罰第五十六章 烽火第四十九章 乂安第三百三十一章 核心第八十七章 障礙第一百五十八章 暴躁易怒第四百九十九章 新地主第三十九章 大港第十章 走廣第一百九十四章 聯軍第三十四章 革漕第二百五十章 護航第五十七章 復仇第八十九章 造訪第五十二章 惱火第一百六十五章 白虎第一百零一章 浩蕩第二百一十二章 解放第二百一十一章 卜商第九十二章 舒服第二百七十章 塞城第三百五十章 夠用第一百三十七章 恨意第七十二章 亞念第四百八十四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九十七章 動靜第二十七章 鐵廠第三百三十七章 格老二第十四章 羔羊第十二章 挖坑第八十章 野人第十二章 軍裝第三百五十一章 攙和第七十五章 松浦第三十五章 徹查第二百九十四章 預言第二百五十八章 難上加難第三章 好吃第二章 城隍第一百五十章 移民第八十八章 火海第二百零九章 邀請第二十四章 行軍【盟主‘厚朴1‘加一更】第八十二章 接舷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竅第五十八章 轟擊第七十一章 截擊第八十八章 燕歸第八十八章 吳兌第五十五章 測試第二百一十七章 受驚第二百一十二章 高人第一百二十五章 文獻第六十三章 四王第七章 斷糧第八十八章 火海第一百四十四章 暴脾氣第四十七章 重銃第一百一十二章 豆子第六十五章 皈依第三百章 鄉約今天章節晚上發第四百六十四章 庶民有聲第三十九章 民變第二百六十八章 鹿谷第二百六十八章 議會第四十三章 道理第二百二十章 巴西第一章 三司第八十七章 障礙第五十七章 禮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