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三司

bookmark

新年伊始。

清晨的馬尼拉灣被南洋軍府堡樓三聲鐘鳴喚醒。

出海的魚筏緩緩劃過海面,大網捕出一片波光粼粼;灣西高高山頂,早起的力夫遍身汗水,望着初升並不刺眼的日頭擦拭額前,車輪碾過道旁碎石,來自山下二十斤重炮緩緩推入炮廟。

從港口向海灣延伸百丈的棧橋下,海浪拍打着去年釘入海底的木柱。着綠花布襯覆雕彪胸甲的總旗手按腰刀自橋頭木壘走出,檢查過港口停船、清點了火具藥信,與接替的總旗立在橋上相互拱手,交接防務。

遠處的馬尼拉城左近,隸呂宋中衛下五部千戶所營寨已開始晨練,旗軍堅定的呼喝聲給馬城百姓帶來無以復加的安全感。

監軍陳矩換了盛裝官府,引親隨宦官緩緩走出,張開手中詔書抑揚頓挫地宣讀。

“改元,萬曆!”

言語彷彿有無窮魔力,立在陳矩身後的陳沐將詔書交給呂宋王蘇萊曼,其後南洋軍府以高拱爲首的大明、呂宋各級官吏起身再度拜下,似石沉湖水激起的波紋,由南洋軍府衙門開始,在一聲聲此起彼伏的‘改元萬曆’中,拜倒道旁的人羣向整座城池蔓延開來。

伴陳矩宣讀詔書,大半個東亞更換年號。

呂宋、蘇祿、婆羅洲、新明甚至剛被林鳳攻陷的滿者伯夷及正在攻伐中的爪哇,隨傳遞信息的號船航行,統統改元萬曆。

“呂宋劃三府,各地設界碑,三月之前落實,李總督、海公。”陳沐擡手道:“知府、縣官人選,界限劃定諸事,如何?”

呂宋總督是李燾,除了陳沐,誰都想不到朝廷會真的把他調到呂宋來做總督,就連他自己都想不到。李燾資歷之淺,也就比張元忭幾個去年進士稍高一點,如今官位上來,但實際手上依然沒有什麼職權。

總督,軍在前政在後,旁邊坐着個節制他並全攬軍政的南洋軍府,他還能有什麼大權。

尤其在於,南洋軍府有都督僉事叫高拱,搞不清品級卻手握權柄的海瑞,王城外邊還有個真正的呂宋國王。

哪個總督面對過如此複雜的情況?

“在下與海公擬劃,呂宋分設三府,班詩蘭城以北,爲陳來府;班詩蘭城以南至馬尼拉灣,爲王京府;馬尼拉灣以南,爲八雁府。”李燾拱手說着,隨行武弁將輿圖鋪設桌案,他接着道:“且在下提議,遷南洋軍府至民都洛島。”

南洋軍府遷民都洛島?

陳沐先將此事按下,示意李燾接着說正事,李燾點頭道:“呂宋下轄三衛,各守一府,王京府可種稻米、養耐熱駿馬;陳來府土地貧瘠可種菸草、紅薯;八雁府則種椰、麻。”

“在下舉薦,張元忭任王京知府、周有光任陳來知府、黃兆隆任八雁知府,此三人俱隆慶五年進士,堪當重任。”

高拱道:“呂宋之事,任官從簡,老夫以爲三人可先任試知府,待明年觀其政績,合則不用不合則棄。”高拱說着看向陳沐,待陳沐點頭才接着道:“政績所在,一如海內,治理地方,另要看輸送資財,二者不可偏廢。”

說罷,陳沐這才問道:“南洋軍府遷民都洛島,意義何在?”

“回陳帥,在下是如此思慮的,軍府與王宮同居馬城,如今尚且安定,但軍府於王城、王宮於外城,久而久之,兩相失和,不如軍府遷往民都洛,那是金礦所在,呂宋島上雖亦有金窯,但不及民都洛三分。”

“何況,三府三衛,軍政皆在我手,只是將名交換呂宋罷了。再者,一來民都洛有通蘇祿、婆羅洲之利,二來也可掌握國朝海外土地,僅民都洛島還是太少,三島、宿霧諸島,既不屬呂宋、亦不屬蘇祿,當屬大明。”

“銅鐵木石之利者,當開採,無銅鐵木石之利,亦可駐堡,作爲南洋軍府治下土地。”

陳沐點點頭,道:“此事先不急,後面慢慢議,切實可行就在民都洛選地建府。今年要務,分內外兩事。對內要對呂宋、婆羅洲、蘇祿、琉球四國十衛勤加操練;規劃固定航線、獎勵發明有益航海器具的水手船匠。”

“對外,林鳳部爪哇爲重中之重;日本諸事,則依高僉事建議,讓其向天子求援,拿到朝堂議一議。”

陳沐話音剛落,高拱拿着信件行禮道:“陳帥,下官還有一議。”

其實高老爺子也很不容易,他是當慣了首輔的人,突然跑到陳沐這做事,他很彆扭的。

對下,他向來是一言堂,也就朝中張居正能跟他商議商議,但南洋這樣的人顯然沒有;對上,他是習慣當已逝的隆慶皇帝去規勸、教育、遮風擋雨,南洋更不可能有皇帝。

讓他拿對待下屬的樣子去對待陳沐,那不可能,那是他的長官;拿對待皇帝的模樣更是無稽之談。

高閣老到南洋軍府最難學習的不是聞所未聞的南洋諸事,而是如何與陳沐相處。

“高公不必多禮。”

‘下官還有一議’賽驢公心裡這個美喲!

一臉雲淡風輕地擺手,接過書信,看了兩眼便接連點頭,道:“運轉司,下轄輜庫輸庫、軍器三局;外務司,下轄屬國、幕僚、兵事三局;派遣司,下轄工匠、舟車、牧馬三局。”

在高拱的籌劃中,南洋軍府設立三司九局,各局另設諸科,各項職權皆由專人負責,並希望今後新設都司亦照這個方式,各個設局,不論什麼情況都有專人應對。

事情出了過錯,也有專人受懲。

“好,就按這個辦,辦法。”陳沐說到一半,擡手指着書信頓了一下,才接着道:“就按這個辦法,快船健馬送入京師,待內閣司禮監票擬披紅,回來就這麼做!”

高拱看向陳沐目光中滿是讚許。

顯然,大明的南洋軍府,野蠻生長結束了。

辦事效率能得到空前提升,同樣彌補陳沐所欠缺的大局觀與魄力,但同樣的問題是,高拱不光幫陳沐辦事,他走到哪,中央集權就要跟到那。

軍府以後的議事效率會很低,即使軍府把事議成了,一來一往最快也要倆月。

要是有電報就好了。

第一百八十一章 勝負第四十章 對峙第九章 江海第五十九章 北朝第一百七十一章 三寶第三十七章 銀山第八十四章 難題第一百三十七章 恨意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壞第一百四十六章 代鑄第三百零九章 奉天第十章 遇戰第四百三十五章 考成第九章 衝鋒第八十三章 秋雨第五十三章 摧枯第一百二十七章 蹴鞠第二十七章 瘋子第四十五章 重銃第四百二十五章 看熱鬧第二百四十七章 試探第一百零六章 有緣第二十八章 基礎第一百五十二章 三洲宮第九十六章 百戶第二百三十三章 沒用第二百四十九章 防備第四十二章 信心第三百零三章 來襲第一百九十一章 棺材第二十四章 好壞第五十一章 繞襲第三百五十八章 拜年第四十六章 方陣第二百六十章 神兵第一百五十七章 信任第六十章 法理第六十五章 神速第九十八章 偏見第三百二十九章 請求第九十一章 情報第十章 遇戰第三章 欠款第二十章 軍堡第二十一章 手銃第一百三十五章 巨龜第二十八章 基礎第四十章 落空第一百九十七章 船長第三百零三章 翁立安第四十七章 歡呼第二百零七章 誰慫誰孫子第八章 上路【求推薦!!!】第九十七章 碰撞第八十章 野人第四百二十一章 戰地記者第七十八章 可破第六十八章搶掠第一百六十三章 販子第三百八十四章 不吝第一百一十五章 旨意第九十八章 偏見第一百九十五章 強水第十五章 學校第十一章 四洋第二百四十一章 開阜第二十章 無恥第八十四章 家匠第二章 亂象第六十七章 包圍第二百五十七章 得志第二十五章 海寇第三百零八章 回禮第五十二章 絲綢第六十五章 神速第三百一十一章 神仙第二百七十章 力量第一百一十七章 老薑第一百二十六章 信念第五十二章 爭論第六十三章 四王第八十三章 就藩第三百七十二章 右翼第四百八十六章 忌憚第一百三十章 兩萬第三百二十三章 祥瑞第十三章 錯船第二百三十五章 攜手第三十五章 駐軍第三百三十三章 幫助第二十八章 周密第一百九十八章 穩當第二百五十九章 深思熟慮第一百一十四章 得水第四十九章 座次第五十四章 潮水第六十六章 宮廷第四百九十三章 鎧甲第四十一章 喜報第十八章 祖法
第一百八十一章 勝負第四十章 對峙第九章 江海第五十九章 北朝第一百七十一章 三寶第三十七章 銀山第八十四章 難題第一百三十七章 恨意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壞第一百四十六章 代鑄第三百零九章 奉天第十章 遇戰第四百三十五章 考成第九章 衝鋒第八十三章 秋雨第五十三章 摧枯第一百二十七章 蹴鞠第二十七章 瘋子第四十五章 重銃第四百二十五章 看熱鬧第二百四十七章 試探第一百零六章 有緣第二十八章 基礎第一百五十二章 三洲宮第九十六章 百戶第二百三十三章 沒用第二百四十九章 防備第四十二章 信心第三百零三章 來襲第一百九十一章 棺材第二十四章 好壞第五十一章 繞襲第三百五十八章 拜年第四十六章 方陣第二百六十章 神兵第一百五十七章 信任第六十章 法理第六十五章 神速第九十八章 偏見第三百二十九章 請求第九十一章 情報第十章 遇戰第三章 欠款第二十章 軍堡第二十一章 手銃第一百三十五章 巨龜第二十八章 基礎第四十章 落空第一百九十七章 船長第三百零三章 翁立安第四十七章 歡呼第二百零七章 誰慫誰孫子第八章 上路【求推薦!!!】第九十七章 碰撞第八十章 野人第四百二十一章 戰地記者第七十八章 可破第六十八章搶掠第一百六十三章 販子第三百八十四章 不吝第一百一十五章 旨意第九十八章 偏見第一百九十五章 強水第十五章 學校第十一章 四洋第二百四十一章 開阜第二十章 無恥第八十四章 家匠第二章 亂象第六十七章 包圍第二百五十七章 得志第二十五章 海寇第三百零八章 回禮第五十二章 絲綢第六十五章 神速第三百一十一章 神仙第二百七十章 力量第一百一十七章 老薑第一百二十六章 信念第五十二章 爭論第六十三章 四王第八十三章 就藩第三百七十二章 右翼第四百八十六章 忌憚第一百三十章 兩萬第三百二十三章 祥瑞第十三章 錯船第二百三十五章 攜手第三十五章 駐軍第三百三十三章 幫助第二十八章 周密第一百九十八章 穩當第二百五十九章 深思熟慮第一百一十四章 得水第四十九章 座次第五十四章 潮水第六十六章 宮廷第四百九十三章 鎧甲第四十一章 喜報第十八章 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