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三十八章 怪異

陳八智深得陳沐真傳。

原本陳沐以爲以小八的脾性與本事,肯定事情能用戰爭解決就用戰爭解決,可實際上,在日本送來的戰報看來,陳八智部明軍出戰的次數少之又少,其中親自率軍作戰更是屈指可數,而且全部都用在平定毛利氏的戰爭中。

自毛利氏爲九州聯軍擊敗,整個山陰山陽納入其手,陳八智只有一次調兵遣將,是將手中六艘戰船調往南海道,支援攝津國本願寺顯如突破織田氏的水軍封鎖。

漫長的時間裡,作戰次數不多、即使出戰派兵也不多,但只要出戰,就是大勝。

沒辦法,從最開始的探險發展到現在,大明無非是在名義上介入戰爭,而實際上……朝廷沒給陳八智增兵,除了南洋偶爾運來的米糧輜重,他手裡的兵還是最早帶來的那批人,就連倪尚忠那幫從苦兀島撤下來的聯合軍隊,也因遼東李成樑的介入而派往關東,就將局勢演變爲如今的情況。

兵力的短缺讓陳八智與王如龍不得不選擇合縱連橫,後來乾脆劃出屬於大明的直轄府,內以知府、縣令分封各地兵頭,外以勤王大將軍、討逆將軍等官職封號來驅使兵頭作戰,想方設法控制局面,並長期榨取利益。

這倒合了陳沐一開始對日本的主張,他們兵少、消耗的輜重便少,至少在出雲府與石見府二地,即使不算銀山收入,陳八智的財報也是賺,而且在李旦手下海商的配合下,還賺不少。

因此戰爭就變成了陳沐眼中接近停滯的狀態,但實際上那片土地仍舊每天都在各個地方發生戰亂與死傷,甚至比明軍介入之前還嚴重。

“硫磺十七萬石,硝石六萬石,日本還有硝石?”

陳沐皺起眉頭,雖然各地錦衣檔頭的戰報不是那麼好看,從交戰雙方數十人至交戰雙方上萬人的戰事都有記載,但陳九經的戰報總章還是不錯的,可他在隱歧島收入上見到了硝石,這令他感到萬分詭異,那些大名能使用鐵炮的最大原因是因爲大明的走私商賈與葡萄牙人的貿易。

陳八智是從哪兒弄來硝石的?

李旦邊說邊在漆箱中翻找,道:“八郎發兵援本願寺顯如爲的便是如此,其僧兵、傭兵有許多鐵炮手,其掌握了製作鹽硝的培養法;還有毛利被攻滅後,其匠人記載了以馬糞製鹽硝的方法,如今皆被八郎編書記載,送往南洋軍府與海軍講武堂。”

這就是,傳說中的糞硝與尿硝?

“李如鬆呢,他在那邊的情況你知道麼?”

聽到陳沐問起李如鬆,李旦在腦海中稍微想了想,畢竟他在早年聽說過陳沐與李如鬆交惡的事,道:“東面明軍以蝦夷地爲根基,除李如松本率三千遼東軍外還有倪尚忠部萬餘由朝鮮兵、女真兵、蒙古兵組成的聯合軍,他們的輜重由遼東經朝鮮沿海輸送,孩兒所知甚少。”

“聽說他在那邊起初是打出數場大勝的,其最北諸侯南部氏正因繼承人內訌,被朝廷兵馬輕易擊破,不過後來戰事遲遲不決,倪尚忠所率部署又要朝廷信守承諾,兵事就亂了。”

起初聽到李如鬆打出大勝,陳沐微微頷首,在他看來遼東李氏自蝦夷地攻入是最正確的決斷,他們介入時正是前年秋天,那邊氣候苦寒,當地軍民缺少取暖棉衣,遼東軍卻能在冬季作戰,又有火炮,當所攻無不破纔是。

不過後來聽到倪尚忠的部下要朝廷兌現諾言,他就知道壞事了——那支軍隊原是用來遠征美洲的,徵募來他們時答應打下的土地都屬於他們,在苦兀島他們得到了很好的訓練與學習機會,最終卻因麻貴麻錦的失蹤而就近調入日本。

他們有極強的生存及戰鬥能力,又有南洋軍府爲其準備的禦寒物資,他們如果反叛,對李如鬆是極大的打擊。

“後來呢,李如鬆是如何處理的?”

李旦對陳沐的焦急感到奇怪,他樂呵呵道:“還能如何,遵守諾言,打下的土地就地清丈田畝、編戶齊民,設立衛所,招降俘虜作爲旗軍……後來他們就沒法向南推進了,蒙古千戶忙着餵馬、女真千戶急着打獵、朝鮮千戶釣魚造船……李如鬆像日本的大名一樣,萬曆二年就出兵兩次,忙了一年的內政。”

說着李旦便笑了起來,而且是非常、非常認真的嘲笑,道:“聽說去年還想向朝廷請任他爲關東都指揮使,要設立關東都指揮使司,被朝廷駁了,因爲籌算後他們那邊七個衛只能向朝廷輸送內地兩個衛的軍糧。”

“發完旗軍俸祿就不剩什麼了,最後只給設了奧州都督同知,節制日本奧州事,沒設都司,還給他派去倆進士當知府,現在手下一堆兵頭都搶着要官職呢。”

李旦說着突然想到什麼,對陳沐道:“義父,小東洋事現在也歸東洋軍府節制,李如鬆沒給義父寫信要官?”

陳沐有些茫然的搖頭,隨後也跟着笑道:“估計是抹不開臉面吧,不過他兵夠多的啊,七個衛,四萬人馬。”

李旦雖點頭露出慎重,但隨後也向陳沐解釋道:“那都是他招降的倭兵,戰力有強有弱,本應是一支可堪大用的軍隊,但受倭國自有其國情……無車少馬,輜重輸送全靠人力,諸地皆窮、物產不豐,出征所攜軍糧僅夠一旬半月,半月之後便需糧隊輸送。”

“八郎去年除了挖礦取銀,屯土製硝,就剩與王如龍研究這些事,已找到日本的弱點,雖然大多數戰鬥投入兵力不多,但其分散的武家在戰事中創造出用於戰爭擁有獨到之處的改良,少量精兵與大量雜兵構成其軍隊,長久的戰爭讓其國人有輕生鬥勇的剽悍,給予其超過呂宋、蘇祿諸國的戰力。”

“但其先天不足,一不能遠征、二不能補給,這是其國所有諸侯共同的弱點,發生戰爭,守住、拖住,就可立於不敗之地。”

持久戰。

“八郎總結的不錯。”

陳沐頷首,戰爭有表裡,一在軍事力量,二在後勤能力,日本諸多大名的欠缺就在後勤,所以現在陳八智做甩手掌櫃的結果就是戰局僵化。

他擡手點點桌案上的戰報,道:“所以現在,日本被分成三塊了?”

“差不多,西邊的主力是勤王大將軍,中間王京爲織田、德川,東邊是李如鬆的千戶們。”

陳沐啞然失笑,這種組合……着實有些怪異了。

第五十三章 花槍第三百四十四章 麻煩第十五章 大海第一百零四章 兼併第四十章 落空第五十五章 送別第一章 不閱第一百一十九章 食鐵第八章 養子第七十六章 斬棘第二百五十二章 席捲第六十章 望風第二十七章 三處第四百五十一章 好人第二百八十四章 妥了第三百零二章 劇本第九十六章 珠寶第六十四章 黑市第三十七章 旱澇第一百六十六章 人力第三百七十五章 義烏第四百七十章 人才濟濟第六十一章 重現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可避免第二十章 無恥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可避免第四十章 落空第五十七章 林炮第一百七十八章 商路第九十九章 七百第十章 遺產第三百二十三章 快樂第三百五十二章 治病第四十五章 騰衝第九十章 驢子第七十章 躍陣第二十七章 指揮第二百五十九章 霸權第一百二十八章 二期第一百零七章 暗室第二百四十五章 捋毛第五十六章 困擾第一百三十二章 海洋第三十四章 硝石第五十三章 花槍第二百五十五章 兵糧第一百九十四章 聯軍第四百二十一章 戰地記者第一百零八章 末將第三百五十三章 醫師第一百八十一章 勝負第七十二章 三廟第一百六十四章 傳承第四百三十五章 考成第三百四十一章 裴囂第四百章 正義第三十章 國名第二百六十二章 胭脂坊第三十一章 仇恨第二百四十一章 開阜第三十五章 要人第二百三十二章 折返第二十八章 基礎第三十五章 總旗第一百零五章 轉封第一百一十三章 得失第八十六章 首功第九十四章 犛牛第九十四章 到頭第四十一章 亂戰第二十二章 海瑞第四十八章 攻山第二百二十四章 莫敵第五十一章 襲擊第十一章 寶船第六十三章 撼山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事第五十八章 援軍第二百九十四章 預言第二十一章 聯姻第四百七十章 人才濟濟第一百三十九章 戰痘第八十四章 圍攻第二百四十二章 除害第五十二章 惱火第二百二十七章 耀眼第八十四章 看船第一百四十二章 右京第四章 速報第三十七章 旱澇第三百四十六章 相逢第八十七章 功績第九十八章 將軍第三百六十六章 花錢第三百五十七章 一隻雞第二十一章 下官第一百八十章 都弱第九十二章 產業第一百四十三章 文武第四十六章 方陣
第五十三章 花槍第三百四十四章 麻煩第十五章 大海第一百零四章 兼併第四十章 落空第五十五章 送別第一章 不閱第一百一十九章 食鐵第八章 養子第七十六章 斬棘第二百五十二章 席捲第六十章 望風第二十七章 三處第四百五十一章 好人第二百八十四章 妥了第三百零二章 劇本第九十六章 珠寶第六十四章 黑市第三十七章 旱澇第一百六十六章 人力第三百七十五章 義烏第四百七十章 人才濟濟第六十一章 重現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可避免第二十章 無恥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可避免第四十章 落空第五十七章 林炮第一百七十八章 商路第九十九章 七百第十章 遺產第三百二十三章 快樂第三百五十二章 治病第四十五章 騰衝第九十章 驢子第七十章 躍陣第二十七章 指揮第二百五十九章 霸權第一百二十八章 二期第一百零七章 暗室第二百四十五章 捋毛第五十六章 困擾第一百三十二章 海洋第三十四章 硝石第五十三章 花槍第二百五十五章 兵糧第一百九十四章 聯軍第四百二十一章 戰地記者第一百零八章 末將第三百五十三章 醫師第一百八十一章 勝負第七十二章 三廟第一百六十四章 傳承第四百三十五章 考成第三百四十一章 裴囂第四百章 正義第三十章 國名第二百六十二章 胭脂坊第三十一章 仇恨第二百四十一章 開阜第三十五章 要人第二百三十二章 折返第二十八章 基礎第三十五章 總旗第一百零五章 轉封第一百一十三章 得失第八十六章 首功第九十四章 犛牛第九十四章 到頭第四十一章 亂戰第二十二章 海瑞第四十八章 攻山第二百二十四章 莫敵第五十一章 襲擊第十一章 寶船第六十三章 撼山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事第五十八章 援軍第二百九十四章 預言第二十一章 聯姻第四百七十章 人才濟濟第一百三十九章 戰痘第八十四章 圍攻第二百四十二章 除害第五十二章 惱火第二百二十七章 耀眼第八十四章 看船第一百四十二章 右京第四章 速報第三十七章 旱澇第三百四十六章 相逢第八十七章 功績第九十八章 將軍第三百六十六章 花錢第三百五十七章 一隻雞第二十一章 下官第一百八十章 都弱第九十二章 產業第一百四十三章 文武第四十六章 方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