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國名

bookmark

馬尼拉灣,港口戰船裝卸輜重,每隔百步立明字大旗,其間背插靠旗的明軍指揮招募民夫搬運輜重,趕製的推車將一車車輜重軍械運入正在建築的王城。

王城西北角有城堡,堡壘戒備森嚴,雖白日間也緊閉堡門,人們只知道大帥與幕僚在裡面,卻不知道在裡面做什麼。

“有些事我不說,你們也許想不到。監軍是讀史的吧?觀諸國曆朝歷代,一個國家在何時最朝氣蓬勃?我想是亂時,不是亂世,是亂時。”陳沐擡手在茶案上輕拍着,“是內憂外患、是貧富不均,是這些問題發生之後,有聖人出世,天下有識之士俱殫精竭慮。”

“是貧則思富、弱則思強,人人都求變圖存,朝廷,正是如此。”

“南倭北虜擾了幾十年,今年俺答封貢、遠征南洋,算是解決了;北邊開了邊市,國庫年底剛能餘點留存;朝臣不必再束手束腳,可以去求變,這種時候陳某如果跳出來添堵,我是什麼東西?”

“我只是覺得這還不夠,此次出洋,你們應能感覺到,朝廷不是在和自己比,這世上還有很多國家。他們在銳意進取,我們的艦隊不能抵達他們的國家,他們的艦隊卻能溜到我們的大門口,踹一腳、放兩炮,像個不懂事的孩子。”

“可別被這些孩子人畜無害的外表騙了,他們比咱強,他們用船隊一路向東最後回到自己的國家,證明世界是圓的,走過很多地方,知道哪個國家能對他們造成威脅。咱就知道西起馬六甲、東至日本國這一段,其他地方三寶太監下南洋後發生什麼變化,一無所知。”

“世界的本質是爭奪,人與人如此,人與人組成的國與國也是如此,因爲世上任何一樣東西都是有限的。我們有兩斤米,我吃一斤,你們仨就只能一起吃一斤,我的力氣就比你們大。國中情況就是這樣,揚州大賈能把金葉子從山頂丟下去比誰飛得遠,山腳下的百姓瘦骨嶙峋就要餓死。”

“那些窮困潦倒的百姓在這場爭奪中失敗了,這未必是那些商賈的錯,並非每個官吏都貪贓枉法、也不是每個商賈都奸猾似鬼,但他們憑藉智慧與詐力奪取更多,在我眼裡。”

“朝廷所擁有天下,祖宗制定出差不多的規矩,依靠這套規矩把天下的食物、金錢,其他亂七八糟的東西分給國中所有人,哪怕一開始每個人都一樣多,後面也會多得多、少的少,總會有多寡之分,拿得多的未必都是壞人、拿得少的也未必都是好人。”

“這套規矩出了問題,怎麼改,我幫不上忙,所以才力主南征。我知道南征在你們眼裡沒用,可能在高閣老、張閣老甚至皇帝眼中也沒用,只是覺得我成日聒噪太過厭煩,擡腳把我踹得遠遠兒的,不給他們搗亂就行。”

“可只有這個時候,陳某的願望才能達成啊!在平穩安和之時,如陳某這跳梁之輩,能興起南征?這是借朝廷閣臣未能解決積弊,權做死馬當活馬醫,至少他們覺得陳某人生財種地有一套,南征肯定不虧本。”

“否則就算朝廷真興大軍以俞、戚南征又能如何?”

陳沐臉上一癟,倆手一拍,“打到了伊比利亞半島,讓他們國王出來自縛磕頭,往後年年奉上貢品,大軍又回來種地了。這就是咱們正常人的想法,能賺多少金銀呢?還不如把貨拉到月港讓別人來買,咱坐着就能收錢,跑出去做什麼?”

陳沐這話,讓陳矩、趙士楨深以爲然,馬尼拉能幹啥?再徵兩萬農夫過來種地,種出來的糧食剛好夠四萬人吃,這不是鬼迷心竅麼,好端端在大明裡頭就有地啊!

“陳某不看重錢財,兩個事,監軍是知兵的,就外頭這座剛修出雛形的棱堡牆,有沒有用?”

陳矩點頭,其實他也談不上有多知兵,最多是比深宮裡大多數宦官對兵事更好奇一點,但即使如此他也能看出來,這東西最大的優點就是別管你從哪來人,同時有三面牆甚至更多的守軍在打你啊。

“但這城牆矮,還是斜牆,上面蓋着土、草,一旦攻城太容易爬了。”

“矮,火炮就不容易射中,上頭架着炮、鳥銃,人怎麼爬,正常的城牆高,高了就容易被炮擊。無所謂,你知道它有用就行;徐先生翻譯了西夷海軍兵書,有用麼?”

徐渭枯坐很久了,本來就是想問問陳沐到這來到底圖什麼,而且還一副要久居拉鋸戰的意思,不過自從陳矩開口後就閉口不言,同時心裡把陳矩這個監軍怪上,決定以後離他遠點。

他可沒懷疑陳沐要謀反。

此時聽到陳沐發問,起身拱手道:“西夷海戰兇悍,皆因此書,不亞戚氏兵書操練精妙。”

“這就對了,這是文化交流,因爲我們贏了,所以交流多少,我們說了算;他們一直在做這件事,不出海,我們就做不了,在戰爭中,把別人好的東西學過來,同我們好的東西加以融合,這比大明自己改良幾十年快得多。”

“技術的進步賴以需求,在江南織絲髮達,所以出現腳踏繅車甚至水轉大紡車,這是因爲需求達到,技術纔有進步;要是沒人買絲,技術進步有什麼用?”

“需求如何擴大?市場,馬尼拉現在就是我們的市場,產更多的棉布、棉布織機就會進步;產更多兵器,兵器打造就會進步;打更多仗,兵法就會進步。”

“但單單需求還不夠,大明太大,很難讓人力短缺、讓人苦思冥想去改良技術,不像那些小國,他們只需要殖民得到金銀、人力、原料與市場,就能產生巨大改變,我們不行。”

陳沐搖着腦袋,談不上發愁,但這就是他需要面對的現實:“再多的金銀,不能填滿大明;再多的人力,不比大明本身;再多的原料,比不上我們自有產量;再大的市場,難以媲美整個大明。”

“所以我的金銀,除了上交皇帝、下發士卒,餘錢將全部投進廣州府乃至廣東,讓廣州府缺少人力,迫使其集中生產,出產傾銷各地,再發布懸賞鼓勵技術進步,十年八年,這總是要有變化的。我們在做一件很偉大的事,孝經有云: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爲孝之終也。”

“我等立身行道,揚國名於後世!”

第六十九章 旅途第五十六章 困擾第一百六十五章 壓力第九十六章 百戶第四十四章 備戰第一百六十五章 壓力第三百三十九章 壯勇第三百四十七章 盼望第一百一十二章 豆子第三百二十三章 祥瑞第五十六章 槍術第五十一章 援軍第四十二章 無用第二百七十四章 羅剎第一百零六章 浪費糧食第八十四章 軍匠第四百一十九章 刁民第一百六十九章 騰驤第三十九章 三寸第二百七十一章 雨露第八十一章 普吉第一百九十八章 飯鍋與勺子第一百一十三章 圓滿第四百五十三章 道路第六十四章 黑市第二百零八章 天軍第九十七章 手冊第二百二十七章 耀眼第一百零七章 入侵第十章 清野第二百九十三章 幕賓第二百六十九章 褒獎第四百六十四章 庶民有聲第一百五十五章 歸心第九十五章 林鳳第一百八十二章 武裝討飯第三百一十一章 萬壽第五百章 飢餓第二百零三章 今夜第一百四十章 封鎖第八十三章 探險者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化第一百一十一章 興奮第十章 清野第一百二十八章 二期第三百三十八章 詐力第一百九十五章 強水第四百七十二章 子母甲第四十二章 威望第二百八十七章 害怕第三十七章 旱澇第七十九章 吃飯第四百七十四章 申明第一百一十章 堅定第三百二十七章 騾馬第二百六十六章 秩序第一百八十七章 規勸第五十七章 肖恩第一百三十四章 消息第七十四章 膽子第一百二十二章 鹽第四百九十七章 動靜第四十章 面子第一百二十四章 賠償第三百六十二章 瀝青第十八章 界碑第二百五十五章 山倒第十八章 由我第一百四十一章 策反第一百一十章 同行第四百六十四章 庶民有聲第二百一十四章 借道第七十章 塞上第三十二章 禮物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日第八十七章 煤油第一百章 黑娃第四十三章 異途第八十六章 指揮第三百零七章 誇誇第一百零二章 震懾第二百七十二章 塞契第五十五章 百虎第三百四十一章 回家第八十七章 淘汰第二百一十五章 會戰第四百五十一章 好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國寶第一百二十八章 禁軍第六十二章 引火第二百三十四章 困境第三百四十二章 賠償第九章 捕魚第二百二十八章 銀子第四十九章 乂安第一百三十六章 時苗第二百五十二章 席捲第一百三十三章 黑洞第五十三章 花槍第三十五章 要人
第六十九章 旅途第五十六章 困擾第一百六十五章 壓力第九十六章 百戶第四十四章 備戰第一百六十五章 壓力第三百三十九章 壯勇第三百四十七章 盼望第一百一十二章 豆子第三百二十三章 祥瑞第五十六章 槍術第五十一章 援軍第四十二章 無用第二百七十四章 羅剎第一百零六章 浪費糧食第八十四章 軍匠第四百一十九章 刁民第一百六十九章 騰驤第三十九章 三寸第二百七十一章 雨露第八十一章 普吉第一百九十八章 飯鍋與勺子第一百一十三章 圓滿第四百五十三章 道路第六十四章 黑市第二百零八章 天軍第九十七章 手冊第二百二十七章 耀眼第一百零七章 入侵第十章 清野第二百九十三章 幕賓第二百六十九章 褒獎第四百六十四章 庶民有聲第一百五十五章 歸心第九十五章 林鳳第一百八十二章 武裝討飯第三百一十一章 萬壽第五百章 飢餓第二百零三章 今夜第一百四十章 封鎖第八十三章 探險者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化第一百一十一章 興奮第十章 清野第一百二十八章 二期第三百三十八章 詐力第一百九十五章 強水第四百七十二章 子母甲第四十二章 威望第二百八十七章 害怕第三十七章 旱澇第七十九章 吃飯第四百七十四章 申明第一百一十章 堅定第三百二十七章 騾馬第二百六十六章 秩序第一百八十七章 規勸第五十七章 肖恩第一百三十四章 消息第七十四章 膽子第一百二十二章 鹽第四百九十七章 動靜第四十章 面子第一百二十四章 賠償第三百六十二章 瀝青第十八章 界碑第二百五十五章 山倒第十八章 由我第一百四十一章 策反第一百一十章 同行第四百六十四章 庶民有聲第二百一十四章 借道第七十章 塞上第三十二章 禮物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日第八十七章 煤油第一百章 黑娃第四十三章 異途第八十六章 指揮第三百零七章 誇誇第一百零二章 震懾第二百七十二章 塞契第五十五章 百虎第三百四十一章 回家第八十七章 淘汰第二百一十五章 會戰第四百五十一章 好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國寶第一百二十八章 禁軍第六十二章 引火第二百三十四章 困境第三百四十二章 賠償第九章 捕魚第二百二十八章 銀子第四十九章 乂安第一百三十六章 時苗第二百五十二章 席捲第一百三十三章 黑洞第五十三章 花槍第三十五章 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