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義務

陳沐過去一直不太懂什麼叫低眉順眼,他了解這個詞的意思,但一直不是很真切。

但這次從京城回北洋的路上,他懂了。

進京時他身邊就帶了倆武弁,跟着陳矩一路跑到京師,回去時跟從的親隨依然還是倆武弁,但多了一行十五人。

四個翰林一個刑部觀察政務,五個人要戴罪立功,隨行五個五城兵馬司的軍兵、五個錦衣押送,一路要押解到北洋軍府纔算把事辦完。

這個低眉順眼,說的就是這十個押送的錦衣與軍兵,可不是說這五個戴罪立功的‘囚犯’。

他們是張牙舞爪,一路上押運軍兵好話說着、好酒好菜伺候着,尤其鄒元標,走着走着看着景兒來了興致,還在船上畫畫一副,歇腳的時候就派人把畫給陳沐送來——看得陳沐是又好氣又好笑,爺們兒把這當春遊呢?

偏偏,軍兵對這五君子是尊敬得很,至少比對陳沐尊敬——就因爲朝中一席話,陳沐在這次風波中扮演的是個十足的反派。

不通人情、不知禮法、藐視天意,要不是位高權重,沒準民間還得認爲他是諂媚權貴。

一路上別管他們是鬧騰也好、不動聲色也罷,陳沐都沒怎麼搭理這五個人,甚至專門分船而走,區區十八人硬是乘了兩艘船,同路而行,一直到天津。

“大帥可回來了,足足兩日,可叫學生好等。”

乘船到天津衛來等候的是趙士楨,乘一艘赤漆單桅大福,在港口截住陳沐所乘兩艘小船,把人都接到船上,眼見陳沐疑惑,邊走邊對陳沐解釋道:“這船是山東都司徵調來的,過去跑過漕運也在沿海跑過海運,同批送來二十三艘,大小不一,十四艘海船、另外六艘送入船廠要花上仨月改造,剩下三艘這是其一,餘下兩艘太小並不合用,軍府退回去了。”

“留下正好,今後專跑大沽向天津衛的運輸,那六艘船改造仨月,仨月時間夠新造六艘大福了。”

陳沐有點不滿地說着,已經進入發號施令的狀態,道:“那十四艘海船還有將來南直、福建送來的海船,都劃撥楊帆的商船隊,跑一趟朝鮮運貨,沒問題再編入軍府糧馬船隊。”

“時間差不多,但能省工料錢呀!新造六艘雙桅四百料大福,是一萬四千九百二十二個工,工錢四百四十七兩六錢銀,廣東、南洋現成烤晾好的船木、帆布都運至北洋倉庫都有,成本也要四百兩上下,若僅改造,六艘滿打滿算一百四十兩就夠。”

眼下北洋船廠連僱傭匠人帶徭役匠已過千人,船廠活計僅六艘千料戰船,人工遠未至飽和,就算再多新造幾艘大福船隻要工期稍長點也不礙事,尤其船料從南洋隨京運船送過來一批,造船相對容易得多。

但從成本考慮,確實改造徵調福船要划算。

二人正說着,趙士楨這才瞧見陳沐後頭幾個進士,還真讓他看見個老鄉沈思孝,喜道:“繼山!你怎麼跟大帥一起乘船了?”

沈思孝與趙士楨不但是同鄉,中進士時高拱主吏部就曾想將他招爲屬吏,不過被沈思孝辭了,這才穆宗時調往廣東地方番禺主政做縣令,後來進刑部做主事,實際上與南洋派系大多數官員都非常親近。

要說起來五個人各有經歷,也可分爲三撥,上奏疏是吳中行、趙用賢倆小胖子先上的,膽子最大,有股嫉惡如仇的氣概,他們都是張居正的學生,尤其吳中行在上完奏疏還專門拿着副封去找張居正讓他看,當面告訴老師:我告你了,學生反對你被奪情。

其後是艾穆與沈思孝,他倆是張居正的同鄉,聽說奪情非常憤怒,合計之後便一同上了奏疏,在吳、趙二人之後,都經過慎重考慮。

最後的鄒元標就不說了。

這沈思孝早就看見趙士楨了,不過沒好意思打招呼,倒不是因爲戴罪之身,主要是因爲下朝後專門有人把陳沐在朝堂上的話原封不動地轉達給他們,沈思孝這兩天一直琢磨陳沐的話,被說得顏面盡失,有點自閉。

他無精打采地朝趙士楨拱拱手,沒有多言。

五個人除了還有心思畫畫、喝酒的鄒元標,剩下四個人都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之中。

在野的尋常百姓只知道陳沐是個大反派,他說五君子有罪,但這些當事人知道更多的來龍去脈,比方說陳沐說得對嗎?儘管其言不敬禮法綱常,但道理是說得對的。

可陳沐說得對,就說明自己錯了嗎?他們也不覺得自己錯了,那到底誰錯了?

因此就算眼下都坐到一條船上,沈思孝也提不起打招呼的精神。

倒是鄒元標,從被押到船上起就一副趾高氣揚的沒事人模樣,這會又拍拍沈思孝等人,笑道:“別這麼無精打采的。”

給幾人打打氣,這才上前立在趙士楨面前拱手道:“在下鄒元標,進士出身,在刑部觀察了仨月政務,要去亞墨利加赴任了,今後同僚,有禮了!”

陳沐也不知道鄒元標這股子活力十足的氣概是哪兒來的,撇撇嘴,沒好氣地介紹道:“趙常吉,北洋軍府幕僚,掌握數門外語,精於書法、通譯與製作兵器,遍觀北洋南洋,公文寫作可排第三。”

“哎呀,我聽說過閣下的名字啊!書法聲於當世,在太學遊學過吧!”鄒元標不單單知道這些,還知道趙士楨提過的詩扇一副能賣上百兩銀子,不過不知道人家喜不喜歡這事,乾脆就沒說,道:“後來沒再聽說,原來是進了幕府!”

打招呼的同鄉沒搭理自己,猛地蹦出來個自來熟讓趙書記有點懵,尬笑着算打過招呼,對陳沐皺眉問道:“大帥,這……”

“彈劾閣老奪情的五君子,本來弄不好要被皇帝打死,廷杖六十起,我覺得年輕人說幾句話換一頓毒打再毀了仕途可惜了。”陳沐攤攤手,說話也不避諱,道:“把他們打包弄來北洋,吏部已經給了官職,等艦隊出海,把他們放到北亞墨利加做知縣。”

“因爲這五個傻子,吏部張老爺子說我不知綱常人倫,言語偏頗無禮於朝堂,身兼兩個一品一個從一品官職兩年近六千石俸祿。”陳沐倆手一拍,道:“罰沒了,此次向東航行,實屬義務勞動。”

第三百三十三章 陰影第三百九十八章 長弓第十四章 記功第五十五章 兩市第一百九十七章 船長第六十一章 雲南第八十三章 陳學第四百零五章 糞土第二十七章 譚帥第五十八章 唯我第四百八十三章 心腹大患第一章 大沽第一百零四章 邊疆第十八章 回還第八十五章 檢視第三十七章 總章第一百零四章 六部第一百五十三章 硝石第一百零五章 轉封第二十三章 礦場第九章 衝鋒第二百八十九章 延續第一章 不閱第八十四章 圍攻第十三章 翻倍第三百三十章 變革第十五章 愚蠢第九十章 無用第二百九十一章 使命第三百零六章 峰區第七章 千均第二百零七章 快活第一百三十二章 邊境第二十章 驛站第四百八十章 執念第四十三章 劉綎第一百章 樣炮第十八章 界碑第八十九章 爆炸第二百四十九章 防備第二百九十章 銅甲第一百五十二章 三洲宮第九十二章 高樓第十九章 志向第二百八十章 小偷第四章 關銃第二百四十章 願景第四百六十九章 連鎖反應第二百一十章 贏家第一章 大沽第五章 白鹿第二百零九章 成本第三百一十七章 山倒第九十六章 百戶第五十二章 三錯第一百五十六章 獅子第二百八十章 吸納第九十二章 守禦第四百一十四章 清華園第一百二十六章 元軍第六十九章 祭天第四十九章 乂安第三十七章 嚇唬第二十六章 棱堡第三十三章 尾巴第三章 直房第六十章 數據第一百三十六章 天花第四十八章 摒棄第九十一章 後效第一百一十三章 倒爺第三十七章 旱澇第四百零九章 寶庫第四十六章 石炮第一百二十六章 元軍第一百三十四章 驅使第一百六十九章 騰驤第五十八章 紅果第一百零七章 入侵第七十一章 吃虧第三十八章 石炮第四十四章 首飾第八十六章 鯤鵬第一百零八章 末將第一百零二章 火雨第五章 競賽第十二章 挖坑第一百零一章 爭鋒第二百六十七章 偉大第九十一章 取捨第十七章 思考第一百一十章 詔書第二百六十三章 熊貓眼第二百九十九章 火地島第三十三章 集散第一百零一章 二事第三十一章 四畏第一百四十五章 對穿第一百零七章 石匠第二百三十三章 沒用
第三百三十三章 陰影第三百九十八章 長弓第十四章 記功第五十五章 兩市第一百九十七章 船長第六十一章 雲南第八十三章 陳學第四百零五章 糞土第二十七章 譚帥第五十八章 唯我第四百八十三章 心腹大患第一章 大沽第一百零四章 邊疆第十八章 回還第八十五章 檢視第三十七章 總章第一百零四章 六部第一百五十三章 硝石第一百零五章 轉封第二十三章 礦場第九章 衝鋒第二百八十九章 延續第一章 不閱第八十四章 圍攻第十三章 翻倍第三百三十章 變革第十五章 愚蠢第九十章 無用第二百九十一章 使命第三百零六章 峰區第七章 千均第二百零七章 快活第一百三十二章 邊境第二十章 驛站第四百八十章 執念第四十三章 劉綎第一百章 樣炮第十八章 界碑第八十九章 爆炸第二百四十九章 防備第二百九十章 銅甲第一百五十二章 三洲宮第九十二章 高樓第十九章 志向第二百八十章 小偷第四章 關銃第二百四十章 願景第四百六十九章 連鎖反應第二百一十章 贏家第一章 大沽第五章 白鹿第二百零九章 成本第三百一十七章 山倒第九十六章 百戶第五十二章 三錯第一百五十六章 獅子第二百八十章 吸納第九十二章 守禦第四百一十四章 清華園第一百二十六章 元軍第六十九章 祭天第四十九章 乂安第三十七章 嚇唬第二十六章 棱堡第三十三章 尾巴第三章 直房第六十章 數據第一百三十六章 天花第四十八章 摒棄第九十一章 後效第一百一十三章 倒爺第三十七章 旱澇第四百零九章 寶庫第四十六章 石炮第一百二十六章 元軍第一百三十四章 驅使第一百六十九章 騰驤第五十八章 紅果第一百零七章 入侵第七十一章 吃虧第三十八章 石炮第四十四章 首飾第八十六章 鯤鵬第一百零八章 末將第一百零二章 火雨第五章 競賽第十二章 挖坑第一百零一章 爭鋒第二百六十七章 偉大第九十一章 取捨第十七章 思考第一百一十章 詔書第二百六十三章 熊貓眼第二百九十九章 火地島第三十三章 集散第一百零一章 二事第三十一章 四畏第一百四十五章 對穿第一百零七章 石匠第二百三十三章 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