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誘敵深入,山子故意從野外露宿一夜,天大亮方纔動身趕路,近午時趕到峪口山。
所謂峪口山,取名於兩山之間的大夾谷,夾谷東西寬度約爲二百米,南北長不足四百米,兩側山崗東高西低,三連營地就在夾谷中。
從地理上看,峪口山位於縣城東南九十公里處,東與嵐縣毗鄰、南與蘇北榆縣交界,如同橡樹坡一樣,四周數公里內荒無人煙。
按照當時行政劃分,峪口山隸屬楊林區。
因營內吃用的東西全被轉移到圈子嶺,午飯由當地堡壘村提供,主食是用地瓜幹做成的煎餅,小菜有雞蛋、大蔥、鹹蘿蔔頭。
幸好預留下鍋碗瓢盆等用具,可以自己供應白開水。
山子和趙大年將三位連長召集在一起,一邊嚼着黑巴巴煎餅卷,一邊議論下一步的作戰方案。
議論中,趙大年提出兩個疑問——
首先,便衣隊是否監視我方的行軍路線,假如在沒有監視的情況下,是否繼續採取引誘措施。
第二,如果敵人監視到我方行蹤,何時才能趕到峪口山。
對於第一個疑問,山子說,獨立營的一舉一動,時刻都被監視,只是便衣狗子躲在暗處,不被發現而已。
至於第二個疑問,山子沒從正面迴應,只要求趙大年加強警戒,時刻做好戰鬥準備。
山子最後決定,爲防止敵人夜間偷襲,所有人一律於戰壕中憩息。
中午過後,石川四郎帶領援軍與富田良平會合,在趕往楊林途中,一名便衣僞軍趕來報告——
上午十時許,有幾十個土八路經過楊林區。
行至數裡之外,跟蹤的便衣隊員終於發現,土八路進入一道大山谷,看樣子已從此地駐紮。
後來打聽一位老農才知道,這山谷名叫峪口山。
一路長途跋涉,天色已是傍晚,石川四郎從一座丘陵上勒住馬繮,向帶路的便衣僞軍打聽所處位置。
便衣僞軍說,此處位於楊林鎮西南方,距離峪口山不足三十里。
回答完畢,便衣僞軍挺直身板,等候石川四郎再作指示。
果然石川四郎又問,土八路是否已經轉移。
便衣僞軍接着說,峪口山已被數位兄弟監視,如果土八路已經轉移,早應該趕來報告情況。
石川四郎稍思片刻,下令便衣僞軍速回峪口山,從峪口山周圍一公里之外確定四個標誌點。
便衣僞軍離去後,石川四郎再次下令,部隊就地宿營。
富田良平滿臉疑惑,問石川四郎如何打算。
聽完石川四郎的打算,富田良平感嘆不已,稱讚石川四郎深謀大略,是大日本帝國傑出的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