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島司令官沒有能夠第一時間攻上浮山,手上又沒有火炮,兵力也稍顯不足,只好坐等第20師團到來。
不過片同司令官倒沒有讓他久等,不到兩天就趕到浮山腳下。兩位司令官會面,心裡打着各自的小算盤,面上卻似久別重逢一般的親熱。
牛島司令官向片同司令官介紹了同學生軍交手的情況,大大吹噓學生軍已經被他的第18師團打得丟盔卸甲,彈盡糧絕,彷彿只要一個衝鋒,就能夠將山頭拿下一般。同時他還極力描述第18師團在同學生軍作戰的過程中如何前赴後繼英勇頑強,用極其慘烈的犧牲才換來張野和學生軍的束手待斃。
片同司令官自然知道牛島司令官所言不盡不實:開玩笑,要是學生軍真的丟盔卸甲,彈盡糧絕,你第18師團還會守在山下等我第20師團來分功嗎?不過損失慘重倒是真的__看來張野確實不好對付,一千多人守在山上,近十倍的精銳皇軍竟然攻不上去!可惜張野坐困孤峰外無援軍,就算堅持再久又有什麼意義?不過自己這次沒有帶來步兵聯隊,騎兵只適合在平原上發揮作用,只好用火炮來支援掩護,攻山還是要*第18師團,他們還有一個聯隊的步兵呢。
由於片同司令官放低姿態,願意配合牛島司令官攻山,兩人談得頗爲融洽,最終敲定了進攻的戰術配合細節。第二天,片同司令官就指揮炮兵聯隊設置陣地向山上開炮轟擊。幾十門野炮雖然威力十足,卻正如牛島司令官預料的那樣,仰角太大,攻擊角度不理想,能夠打到學生軍山口陣地的炮彈寥寥無幾,炮彈打在山上,倒是幫學生軍制造了不少碎石塊。最後,還是十多門臨時攜帶來的迫擊炮真正起了作用。
迫擊炮又叫曲射炮,攜帶方便,適合曲射。雖然威力和射程都遠不及野炮,但是可以隱藏在石塊後面向上發射,學生軍很難攻擊到。經過幾次試射調整後,就能很輕鬆地射到山口的學生軍陣地上,炸得煙霧瀰漫,碎石橫飛。
鬼子步兵見此情景大爲振奮,片岡中佐調派一箇中隊,在機槍和迫擊炮的雙重掩護下向山上攻去。
儘管早有準備,學生軍的機槍陣地還是被鬼子的炮火摧毀了不少。好在迫擊炮的射擊精度不高,學生軍的狙擊手們都很分散,沒有受到波擊,依然在穩定地點殺着進攻的鬼子步兵。但是在炮彈爆炸的煙霧中,視線受到很大影響,導致射擊精度大大下降,差點被鬼子攻了上來,後來還是機槍手們奮不顧身,跳出來用石塊和手雷一頓亂砸,才把鬼子趕下山去。
不過鬼子從進攻中間看到了成功的希望,開始了一次又一次地輪番衝擊。
學生軍在這樣的瘋狂的進攻中損失很大,張野對此也無可奈何,只能努力號召和激勵士兵們同鬼子死戰到底。在對狙擊手們的位置進行了一定調整後,狙擊效果有了一定改善。但是彈藥卻基本消耗光了。
狙擊手們的毛瑟槍所用的子彈同鬼子的三八步槍不一樣,都是狙擊手們自帶的,現在坐困山頂,消耗完畢後沒辦法補充,狙擊槍就成了燒火棍!狙擊手們沒辦法,只好用繳獲的三八步槍代替。他們將瞄準鏡卸下來捆在三八步槍上面,幸好三八步槍的射擊精度也不錯,只是射程短點兒。
一天後,機槍子彈也用完了。又堅持了兩天,自動步槍的子彈同樣告謦。最後只剩下從鬼子那裡奪來的三八步槍還有子彈,可也得省着使用。儘管每天都會在陣地前打死不少鬼子,可是現在陣地在鬼子炮火和機槍的射程內,想要出去收集槍彈變得十分困難,每次都會犧牲不少士兵。
最後張野不得不下令放棄山口陣地向山頂處退卻,重新構築新的阻擊陣地。學生軍向後撤退的最大好處就是鬼子的攻擊面變窄了,迫擊炮的攻擊面也隨着變窄,大大影響了迫擊炮的轟擊效果。
牛島司令官漸漸看出來了,第20師團的任務是掩護,進攻則是他的第18師團的任務。幾天來,第20師團除了迫擊炮彈減少之外,幾乎沒什麼損失,而第18師團片岡聯隊卻在連續不斷的進攻中損失慘重!
他對此極爲惱火卻又說不出口,對片同司令官意見大增。所以在片同司令官催促進攻時,常以部隊需要休整爲由拖延時間。學生軍因此得到了寶貴的喘息之機,而片同司令官心急如焚卻無可奈何。戰事就這樣在血火中僵持着。
當牛島司令官收到小界中佐的求救急電時,他心裡還不大相信,以爲小界中佐不過又是在故弄玄虛。他滿腹狐疑地拿着電稿去找片同司令官商量。兩人一合計,都認爲可能是學生軍南下部隊主力終於出現了。
儘管兩人對學生軍南下部隊主力到現在纔出現頗爲不解,但是也擔心小界聯隊會抵擋不住,兩人決定派岡奇正一中佐的第28騎兵聯隊前去支援。反正騎兵在攻山時用不着,用於救急卻很合適,騎兵速度快,來去自由,又可以偵察敵人虛實,實在不行撤回來也方便。
岡奇正一中佐接到命令,立即集合隊伍出發。他上次在安平嶺急襲學生軍,大敗特種支隊,立了一功,這次想要故技重施,再次襲擊學生軍,所以行動頗爲迅速。
岡奇正一中佐不知道小界中佐雖然在危急中發出了求救電報,卻沒有時間等待援軍,早就在學生軍和“忠義救國軍”近兩萬人的聯合包抄下,全軍覆沒了。儘管電報聯繫不上,他也以爲小界中佐仍在堅守待援__他不相信學生軍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徹底消滅第124聯隊__學生軍南下部隊主力全部不過一萬人,而第124聯隊將近四千人呢,打不過,難道還守不住嗎?
推薦好友佳作《婢女丞相》:
推薦好友佳作《墓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