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7章 馬崢的意圖

日軍妥協是馬崢的預料之中的事情,也許伏見宮這個老混蛋在其他人眼裡也不過是一個級別比較高的日軍俘虜,但是在日本高層眼中,尤其是日本天皇眼中可就不一樣了,那可是關乎日本皇室的清譽。

要是伏見宮親王稍稍鬆一鬆口,那麼日本皇室很可能就坐實了參加策劃戰爭的罪名,不管這場戰爭日本是不是能取得最後的勝利,但是日本皇室永遠也不要想抹掉腦袋上戰爭犯的印記,這纔是日本皇室最擔心的。

如果說單單和中國開戰的話,不管是裕仁天皇還是普通民衆每一個人都是信心十足,他們看中國人的眼神和現在我們看非洲國家一樣——國力積貧積弱,人民貧窮落後愚昧,總而言之一句話,軟柿子一個。

而相對應的,在他們看來日本是強大的,是偉大的亞洲第一強國以亞洲第一強國的身份和實力對付一個二流弱國,那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情,就算是背上策劃戰爭的罪名也沒有什麼。

但是現在和日本作戰的可不單單是中國一個國家,而是包括中國在內的26個盟國都在和日本作戰,其中還包括世界經濟排名首位的美國。

美國的國力和工業生產能力歷來是日本最爲顧忌的,所以日本天皇不得不爲自己的族人和國家留一條後路,保全皇族那是非常有必要的。

而馬崢則要比其他人看得更遠,從37年開始參加過侵華戰爭的日本皇室成員不知凡幾,單單直接登陸中國,並且在中國國土上直接發動指揮侵略戰爭的就有朝香宮鳩彥親王、東久邇宮稔彥王、秩父宮雍仁親王、梨本宮守正親王、北白川宮永九親王等等。

除此之外更多的卻是那些躲在幕後暗中操縱戰爭的日本皇室成員,他們纔是發動戰爭的罪魁禍首,例如日軍大本營參謀本部的參謀總長——大本營實際的控制者閒院宮載仁親王,以及時下已經成爲了塞北兵團俘虜的伏見宮親王。

但是就是這麼一羣罪大惡極之徒,在戰後竟然神奇而又可恥地逃過了遠東國際法庭的審判,着實讓人惱怒。

例如朝香宮鳩彥親王此人,淞滬會戰時此人就是侵華的急先鋒,進攻南京也是此人帶的頭。身爲日本裕仁天皇叔父的朝香宮鳩彥親王是策劃和發動南京大屠殺的主要罪魁之一,如果按照他的罪行,就算是千刀萬剮將中國曆朝歷代所有的酷刑都加之於身也難還其罪。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罪大惡極惡貫滿盈的戰爭犯,就因爲他是日本皇室成員,戰後免遭牢獄之災,簡直令人不敢置信。

日本皇室免於起訴這不但本身上是極爲不合理的,大大傷害了被日軍侵略過的廣大亞洲國家的人民感情,同時也給了日本一個喘息的機會。

二戰後的日本其實已經瀕臨崩潰了,如果當時那些日本皇室被處以極刑的話,整個日本很可能頃刻間土崩瓦解。但是美國政府出於自己的利益的考慮,並沒有那樣做,最後纔有了現在日本的二次崛起以及軍國主義的擡頭,給世界和平以及地區的安全穩定帶來了嚴重隱患。

馬崢是後世來的人,知道這一切的經過,他清楚地記得大學的老師講到這一段歷史尤其是講到東京大審判時義憤填膺的表情,同時他也清楚的記得日本政府是如和的不顧國人的感情三番四次政要參拜供奉滿戰犯的靖國神社,更記得日本是如何無恥地搶奪中國的釣魚島以及糾結南海那些屁大一點的二流國家找中國的麻煩。

這都是歷史的陣痛,馬崢決不允許這種事情在一次發生。

不過馬崢想要坐實日本皇室策劃發動戰爭的想法也不好實現,儘管日本皇室確實有不少人蔘加了侵略戰爭,但是有別於其他國家的政治體制,日本這種“奇葩”式的政治體制下還真不能就這樣說日本皇室就是策劃和發動侵略戰爭的罪魁禍首。

因爲日本現在的政體是三權不分立,首相非民選,算不上是英美式的憲政制度。但是日本也並非獨裁製,當時的日本,別說內閣和軍部對立,軍部本身也有陸海之爭,陸軍、海軍各自也內鬥激烈。

體現在政治上,日本內閣的倒臺率堪稱世界第一,東條英機夠牛了吧,也才當了3年多首相,終因戰事糜爛下臺。

同德國、意大利式的法西斯制度不同,意大利戰敗,那麼盟軍很容易就揪出了墨索里尼,不管是判絞刑還是槍決都沒有人有意見,大傢伙也會覺得是應該的。

就像德國,戰敗後希特勒就被盟軍鎖定,那個略有神經質的小鬍子就是罪魁禍首,主要責任應該是由他來承擔的。但是在日本是找不到這個“最終責任人”的,因爲日本採取的是“無責任體制”,政出多門、朝令夕改的情況屢見不鮮。

在日本戰爭罪責至今都是一筆糊塗賬——誰都有份,誰又都不是拍板者。鬆井石根知道吧,陸軍大將,皇道派將領,駐紮中國13年的中國通。

他在1937年指揮5個師團的日本中支派遣軍突破70箇中國師頑強防守的賽特特防線,順勢攻陷中國首都南京。鬆井石根戰後因縱容南京大屠殺戰後被判絞刑,但是實際上鬆井當時患肺結核並未親自指揮南京戰役,論直接責任,當屬身爲上海派遣軍司令官的朝香宮鳩彥親王。

但他是裕仁叔父,戰後皇族均未被審判,反倒是鬆井成了替罪羊,日本國內頗有爲之叫屈的。

日本皇室在整個二戰中的責任極爲模糊,就拿日本天皇來說吧,舉凡九一八事變、一二八事變、七七事變、太平洋戰爭,所有種種,哪怕是任何一次戰爭戰役以及規模不定的戰鬥均非裕仁下令。他的存在似乎就是枚“橡皮圖章”的印象,所起到的作用就是蓋章。

確實,歷史上大多數天皇沒有實權。德川幕府統治年間,日本政治中心是江戶,天皇作爲權力象徵幽居於京都,受嚴格控制,史稱“不踐寸土”。

但是裕仁從小被當作軍人培養,由乃木希典等宿將灌輸了一大套軍人思維。他曾遊歷歐洲,曾與英國國王暢談一戰。登基後裕仁頻頻視察軍隊,戎裝照經常登上大衆傳媒,一副“陸軍天皇”的形象。

不過單憑這一點認定裕仁就是發動侵略戰爭的罪魁禍首是不行的,所以馬崢必須造勢,必須找到更多的證據證明日本皇室確實在整場戰爭中應該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而伏見宮被俘則給了馬崢一個機會。

自從伏見宮的大幅照片被頻頻掛上中國各種報紙的頭版頭條之後,日本皇室和軍部就已經知道伏見宮已經被順利運抵塞北兵團的腹地,已經被嚴密的保護起來了。

根據昨天報紙上刊登的那幅照片看,伏見宮親王的精神雖然不太好,但是身體還是很硬朗的。這個時候日本軍部都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共識,那就是軍事打擊的效果已經微乎其爲了。

想要保全日本皇室的臉面,最起碼不要丟臉丟到姥姥家,那麼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談判,將伏見宮問題放到桌面上談談,馬崢所部提條件,而日本軍部則砍價還價。

第398章 不朽的豐碑第835章 日軍撤退了第905章 追擊第59章 糖衣吃下第638章 野戰重炮引起的震動第165章 “閻王”的設想第873章 岡村出手了第302章 兵臨礦區第505章 尾高龜藏的注意第837章 全線撤兵與《日泰協定》第762章 天大的玩笑第223章 老蔣的心思第385章 興和保衛戰第915章 沒良心炮發威第722章 懸殊的差距第527章 馬錚的“殺器”第794章 責問第1032章 馬崢的後手第1176章 東條內閣倒臺第596章 船回來了第103章 先發制人第1092章 收縮與譁變 !第698章 前後夾擊第181章 九江大捷!第655章 震驚第197章 馬錚的家底兒第669章 日軍的反應第346章 察北第492章 悲催的飯島第741章 重兵壓境第257章 一箇中國將軍的預言第338章 山下奉文第524章 花和尚的慾望第440章 軍事會議第890章 疑惑第999章 不可調和的矛盾第312章 作戰總結會第1092章 收縮與譁變第1120章 震驚的都村大佐第1055章 大獲全勝第325章 綏西還是察北?第一干一百六十三章 二龍山爭鋒第928章 下正定第821章 意外開戰第880章 李文清的希望第853章 合作第5章 首戰告捷第869章 四處點火第一干一百六十三章 二龍山爭鋒第997章 國共談判第314章 我就是馬錚第819章 和岡村過招第37章 晉察冀危機第63章 他是一個文第18章 武田貞夫第971章 戴笠的陰謀第177章 狹路相逢第一干一百七十章 關東軍的魔咒第185章 憤怒的岡村第1011章 綏西換天津第434章 大陸第38號令第25章 傷亡慘重第445章 目標——堡子灣!第790章 崗村的決心第143章 特戰隊之間的對決第187章 湖口大空戰第789章 不被看好的崗村第569章 殺手鐗第103章 先發制人第785章 何應欽的建議第1105章 酣戰第211章 張鼓峰事件第702章 求援第302章 兵臨礦區第448章 服部藏臣第229章 大戰前的寧靜第375章 熟悉的配方第535章 撤退前的出擊第1086章 發現問題第491章 日軍VS呼延家族第945章 實地考察第309章 來自察北的情報第335章 達成協議第460章 損失慘重的第20師團第1176章 東條內閣倒臺第1051章 戰魂碰撞第434章 大陸第38號令第843章 蘇日媾和背後的意味第962章 風起雲涌第1022章 華北方面軍重組第15章 建設閻王山第915章 沒良心炮發威第500章 內訌第488章 名震魯西的呼延家族第1112章 交易結束第104章 有想法有魄力第422章 今晚圓房第640章 豐田副武第345章 戰前會議第498章 陽谷爭奪戰
第398章 不朽的豐碑第835章 日軍撤退了第905章 追擊第59章 糖衣吃下第638章 野戰重炮引起的震動第165章 “閻王”的設想第873章 岡村出手了第302章 兵臨礦區第505章 尾高龜藏的注意第837章 全線撤兵與《日泰協定》第762章 天大的玩笑第223章 老蔣的心思第385章 興和保衛戰第915章 沒良心炮發威第722章 懸殊的差距第527章 馬錚的“殺器”第794章 責問第1032章 馬崢的後手第1176章 東條內閣倒臺第596章 船回來了第103章 先發制人第1092章 收縮與譁變 !第698章 前後夾擊第181章 九江大捷!第655章 震驚第197章 馬錚的家底兒第669章 日軍的反應第346章 察北第492章 悲催的飯島第741章 重兵壓境第257章 一箇中國將軍的預言第338章 山下奉文第524章 花和尚的慾望第440章 軍事會議第890章 疑惑第999章 不可調和的矛盾第312章 作戰總結會第1092章 收縮與譁變第1120章 震驚的都村大佐第1055章 大獲全勝第325章 綏西還是察北?第一干一百六十三章 二龍山爭鋒第928章 下正定第821章 意外開戰第880章 李文清的希望第853章 合作第5章 首戰告捷第869章 四處點火第一干一百六十三章 二龍山爭鋒第997章 國共談判第314章 我就是馬錚第819章 和岡村過招第37章 晉察冀危機第63章 他是一個文第18章 武田貞夫第971章 戴笠的陰謀第177章 狹路相逢第一干一百七十章 關東軍的魔咒第185章 憤怒的岡村第1011章 綏西換天津第434章 大陸第38號令第25章 傷亡慘重第445章 目標——堡子灣!第790章 崗村的決心第143章 特戰隊之間的對決第187章 湖口大空戰第789章 不被看好的崗村第569章 殺手鐗第103章 先發制人第785章 何應欽的建議第1105章 酣戰第211章 張鼓峰事件第702章 求援第302章 兵臨礦區第448章 服部藏臣第229章 大戰前的寧靜第375章 熟悉的配方第535章 撤退前的出擊第1086章 發現問題第491章 日軍VS呼延家族第945章 實地考察第309章 來自察北的情報第335章 達成協議第460章 損失慘重的第20師團第1176章 東條內閣倒臺第1051章 戰魂碰撞第434章 大陸第38號令第843章 蘇日媾和背後的意味第962章 風起雲涌第1022章 華北方面軍重組第15章 建設閻王山第915章 沒良心炮發威第500章 內訌第488章 名震魯西的呼延家族第1112章 交易結束第104章 有想法有魄力第422章 今晚圓房第640章 豐田副武第345章 戰前會議第498章 陽谷爭奪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