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0章 李文清的希望

整編二師四旅旅長李文清是楊成武來到綏察軍區之後特意向馬錚申請之後,由馬錚出面從129師挖過來的人才。這個李文清可不簡單,他並不是八路軍用傳統方法提拔上來的軍官,而是楊成武偶然間發現的一個人才。

李文清出生於美國,是美籍華裔,但是李文清的祖輩卻是很純正的中國人,只不過在三十年前舉家搬遷到了美國,之後便在美國安家落戶了。李文清出生在美國,生長在美國,但是由於自幼就受到父親和爺爺的薰陶,所以李文清一直都以自己是一箇中國人自居,而非是他的身份證明上寫的美國公民。

高中時候的李文清知道了現今中國的現狀,知道自己的祖國正在受到東洋倭寇的侵略,所以李文清立志要成爲一名偉大的將軍,率領部隊將東洋鬼子統統趕進太平洋,將祖國的人民從水深火熱的痛苦深淵中解救出來。

所以高中畢業後李文清並沒有遵循父親給他安排好的道路,尤其是放棄了進入美國最高學府哈佛大學就讀的機會,而是依然考入了美國著名的西點軍校,走上一條從軍報國的道路。

軍校畢業之後李文清拒絕了美國陸軍的招攬,而是毅然回到了國內,那一年正是1934年的秋天。

回到國內的李文清首先是在國民黨部隊裡呆了半年多的時間,最先是在宋子文組建的稅警總團服役,之後又被調入中央軍第36師擔任營長。但是國民黨部隊中普遍存在的那種腐敗讓李文清失望透頂了。

再加上李文清對老蔣不斷地派兵進攻中央蘇區,反而對於已經在關外站穩了腳跟的日本人則是不聞不問的做法很不滿意,更沒有充分認識到日本人虎視眈眈的背後所隱藏的巨大陰謀,因此在一次同紅軍作戰的過程中李文清率領願意跟着他打鬼子的兩百多名士兵戰場起義,搖身一變成了光榮的中國工農紅軍中的一員。

抗戰全面爆發之後,剛剛升任129師358旅771團一營營長的李文清遇到了楊成武,後來楊成武被調到綏察軍區之後就一直鼓動馬錚向129師要人。

馬錚也對李文清很感興趣,便親自出面向129師的劉師長要人。說實話劉師長很不願意放李文清離開,但是怎奈馬錚知道李文清乃是西點軍校畢業出來的高材生,而且還是歷史上不曾有過的這麼一號人物,所以鐵了心要將李文清挖過來,爲此不惜付出了一個步兵營的武器裝備來鋪路搭橋。

因此,很快劉師長和鄧政委便在馬錚的糖衣炮彈的進攻下淪陷了,李文清也順利被調到了綏察軍區。

李文清被調到綏察軍區之後,馬錚很快便找他談了話,兩個人很多的治軍理念有很多相似之處,而李文清的軍事理論知識紮實,並且將自己從美國學習到的一些先進的軍事理論同中國的實際情況進行了有效結合,這一點馬錚很是看好。

而馬錚本身的戰績就是一個奇蹟,再加上不時從馬錚口中說出的一些高深的軍事理論知識,很快就讓李文清折服了,爲了不使這個人才埋沒,馬錚特意將李文清安排在他的老長官楊成武的二師。

李文清被編入整編二師之後,楊成武便開始大力培養這個從西方民主國家軍校畢業出來的高材生。很快李文清就被調到了二師主力四旅第二團擔任團長,而李文清也沒有辜負楊成武的期望,短短一年的時間他便將二團兩千餘號的弱兵訓練成了十足的精兵,並且部隊的規模更是擴大了兩倍不止。

等到39年上半年的時候,整個二團已經擴編成爲一個擁有九個步兵營兩個騎兵營一個炮兵營一個工兵營和一個後勤保障營的龐然大物,整個新二團總兵力將近六千人,而部隊的武器更是換了不止一茬。

不久前部隊大整編,原4旅旅長李江濤調任獨立四旅旅長之後,由楊成武推薦,最終總部任命李文清爲四旅旅長,並且還將頗有經驗的楊素文調到四旅和他搭檔。

接到楊成武的命令後,李文清立即命令部隊集結,並且做好戰鬥準備,而他自己則是和幾個參謀緊急制定作戰計劃。

李文清將自己的部隊同第三十五師團的實力進行了一番對比之後,李文清很清醒地意識到,自己如果正面同第三十五師團交鋒的話,勝算很小,小到連連四層勝算也沒有。

但是第三十五師團想要戰勝四旅也得付出極爲慘重的代價,所以戰到最後雙最大的可能就是兩敗俱傷,而第三十五師團的傷亡肯定是要比一旅小上一些,但是小的程度也並不明顯。

所以李文清認爲這一戰絕對不能同第三十五師團死磕,套用司令員一句話就是賠本的買賣咱不幹,蠻幹只會損兵折將,給日本人送人頭,因此這一戰只能智取不能硬來。

李文清接受的是美國的軍事教育,所以對於武器裝備看得極爲重要,他很清楚四旅和日軍的差距所在。

其實要是就兵力而言,他們並不比第三十五師團要差多少。再說士兵的素質,經過這幾年的對日作戰,大批士兵成長了起來,儘管這樣的成長浸透了中國人的鮮血和無奈,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中國人已經適應了這場戰爭。或者說三四年的血戰已經讓中國人習慣了死亡,也習慣了在壓迫中生存,因此前線部隊的素質也比戰前提升了不少。

反觀第三十五師團卻不同,這是一支組建不足兩年的新部隊,而且在前一段時間的大戰中還被八路軍狠狠敲了一次,損失了大量的兵員,儘管現在也已經補充完畢了,但是戰鬥力還沒有徹底的恢復過來,因此雙方士兵們之間的素質都也相差不大,說是旗鼓相當也不爲過,甚至於八路軍這邊要略勝一籌。

但是第三十五師團卻裝備有六十多輛新式戰車的一個戰車連隊,單單這個戰車聯隊就要比一個步兵團的戰鬥力還要強上不少。所以說第三十五師團之所以要比野四旅強,完全是強在武器裝備上。

因此李文清認爲這一戰要是想要完成任務也不是不可能,但是前提條件就是要先把第三十五師團的那個戰車聯隊解決掉,否則一切都是扯淡。

在地圖上看了看,李文清將目光盯到了赤城的門戶賈家營。賈家營四周都是空曠的平地,但是卻有一小段道路是修在突出地帶上,很不好走。

這一片其實也不算是什麼崎嶇的險地,而是由於賈家營外圍有很大一片窪地,所以每到雨季就將道路淹沒,人畜難行,所以1934年國民政府組織當地的壯丁在這個窪地中修了一條並不算太寬的高築路。

之所以叫高築路是因爲這條路的路基特別高,比四周的窪地要高上兩三米不止。並且爲了防止雨季洪水沖垮道路,國民政府還在高築路的正中間修了一座泄洪橋,所以這片窪地就成了李文清眼中的香餑餑了。

李文清的計劃很簡單,那就是先用步兵引誘日軍戰車連隊出擊,然後再用重型地雷將第三十五師團那六十多輛戰車解決掉,最後再想辦法同第三十五師團的步兵交手。

原本以張家口到北平沿線開闊的地形是戰車部隊的天下,但是賈家營特殊的地形讓李文清看到了希望。(。)

第190章 再下一城第670章 擴充實力第329章 一觸即發第648章 摘桃子第1140章 防空作戰第711章 平原榮一的判斷第503章 呼延家族來人了第323章 治安肅正作戰計劃第1131章 戰略目標與戰術目標第408章 佐藤愛子的發現第634章 牽制作戰第1178章 大鬧天宮第1151章 白山黑水游擊戰第1005章 談判結果出爐第1103章 巨大的收穫第930章 共襄盛舉第245章 論持久戰第675章 焦頭爛額多田駿第71章 賭贏了第735章 戰機再現第321章 後方總院成立第352章 無奈的德王第426章 糧食危機第3章 兵和槍第408章 佐藤愛子的發現第165章 “閻王”的設想第1009章 日軍內訌第428章 換俘與毒計第597章 特高課再出手第221章 絕望的松下第683章 糜爛的戰局第834章 新牆河陣地失守第21章 察南遊擊支第346章 察北第69章 守株待兔第826章 困惑的岡村第477章 鐵桿漢奸馬銘第1135章 T34坦克登場第645章 即將組建的戰車第三師團第66章 我看挺好的第58章 借刀殺人第357章 戰略冒險第2章 糟糕的情況第1032章 馬崢的後手第897章 宣化—日軍的墳墓第484章 人口交易第460章 損失慘重的第20師團第625章 第五師團與伏筆第616章 大戰又起第1042章 刺第467章 換裝第1033章 拿下天津城第1026章 視察綏遠軍區第588章 7000萬訂單第88章 駐蒙軍的來信第590章 撤兵山東第83章 閱兵的深遠影響第1章 魂歸第565章 伏擊第817章 配合作戰第434章 大陸第38號令第769章 多田駿之死第282章 閻老西的目的第874章 壓力山大第1127章 硝煙滾滾第34章 別無選擇第992章 着急了的煙俊六第1013章 大戰落幕第936章 當前任務第778章 日本撐不下去了第622章 菜鳥航空兵的首秀第1046章 國府來人第287章 大獲全勝第541章 這個仗可以打第600章 貨輪火拼第902章 有利可圖的“掃蕩”第879章 殘暴的日軍第936章 當前任務第979章 想當漁翁的馬崢第672章 外貿戰略計劃第821章 意外開戰第197章 馬錚的家底兒第41章 釣魚第313章 建立後勤保障體系第976章 帝國必勝第326章 確定攻擊目標第1029章 航空隊出擊第461章 撤兵第一干一百五十三章 劍拔弩張一觸即發第328章 謀劃綏西第382章 獨八師第57章 閻老西的糟第91章 抓鷹第242章 凱旋而歸第42章 無名山道伏第136章 “武士刀”出擊第166章 九江失守第4章 剿匪閻王山第385章 興和保衛戰
第190章 再下一城第670章 擴充實力第329章 一觸即發第648章 摘桃子第1140章 防空作戰第711章 平原榮一的判斷第503章 呼延家族來人了第323章 治安肅正作戰計劃第1131章 戰略目標與戰術目標第408章 佐藤愛子的發現第634章 牽制作戰第1178章 大鬧天宮第1151章 白山黑水游擊戰第1005章 談判結果出爐第1103章 巨大的收穫第930章 共襄盛舉第245章 論持久戰第675章 焦頭爛額多田駿第71章 賭贏了第735章 戰機再現第321章 後方總院成立第352章 無奈的德王第426章 糧食危機第3章 兵和槍第408章 佐藤愛子的發現第165章 “閻王”的設想第1009章 日軍內訌第428章 換俘與毒計第597章 特高課再出手第221章 絕望的松下第683章 糜爛的戰局第834章 新牆河陣地失守第21章 察南遊擊支第346章 察北第69章 守株待兔第826章 困惑的岡村第477章 鐵桿漢奸馬銘第1135章 T34坦克登場第645章 即將組建的戰車第三師團第66章 我看挺好的第58章 借刀殺人第357章 戰略冒險第2章 糟糕的情況第1032章 馬崢的後手第897章 宣化—日軍的墳墓第484章 人口交易第460章 損失慘重的第20師團第625章 第五師團與伏筆第616章 大戰又起第1042章 刺第467章 換裝第1033章 拿下天津城第1026章 視察綏遠軍區第588章 7000萬訂單第88章 駐蒙軍的來信第590章 撤兵山東第83章 閱兵的深遠影響第1章 魂歸第565章 伏擊第817章 配合作戰第434章 大陸第38號令第769章 多田駿之死第282章 閻老西的目的第874章 壓力山大第1127章 硝煙滾滾第34章 別無選擇第992章 着急了的煙俊六第1013章 大戰落幕第936章 當前任務第778章 日本撐不下去了第622章 菜鳥航空兵的首秀第1046章 國府來人第287章 大獲全勝第541章 這個仗可以打第600章 貨輪火拼第902章 有利可圖的“掃蕩”第879章 殘暴的日軍第936章 當前任務第979章 想當漁翁的馬崢第672章 外貿戰略計劃第821章 意外開戰第197章 馬錚的家底兒第41章 釣魚第313章 建立後勤保障體系第976章 帝國必勝第326章 確定攻擊目標第1029章 航空隊出擊第461章 撤兵第一干一百五十三章 劍拔弩張一觸即發第328章 謀劃綏西第382章 獨八師第57章 閻老西的糟第91章 抓鷹第242章 凱旋而歸第42章 無名山道伏第136章 “武士刀”出擊第166章 九江失守第4章 剿匪閻王山第385章 興和保衛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