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 和岡村過招

bookmark

大雲山只是一個前沿據點,雖然極爲重要,但是距離主戰場比較遠,根本不適合長期駐守。所以日軍攻佔這裡之後並沒有派部隊把守,而是命令工兵部隊對山上第九戰區修建的工事進行了徹底爆破,隨後日軍便撤離了大雲山。

第6師團主力完成掃蕩任務後,便向桃林方向集結,準備執行下一階段關於進攻湘北的作戰任務。但是其第13聯隊卻在甘田、團山坡附近被中國第102師和第59師一部所阻,陷於苦戰。

與日軍第13聯隊作戰的這兩個師都是第27集團軍的骨幹部隊,這個第27集團軍戰鬥力雖然不是很強,在國民政府所有的40多個集團軍裡面只能算是中等偏下,但是這個集團軍繼承了川軍一貫的硬氣,打仗頗爲勇猛。

而第二十七集團軍總司令又是一個身經百戰的老軍閥,此人雖然在所有軍閥當中名聲不佳,但是抗戰之決心卻是川軍中最爲堅定的。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楊森就請命率部徒步行軍出川抗日,編屬於老虎將薛嶽的第十九兵團,後來薛嶽升任第九戰區司令,其部即歸屬於第九戰區,楊森所部也就被劃歸了第九戰區。

楊森在此期間浴血抗日,立下了多次戰功,華中地區所有的大戰幾乎沒有他不參加的,他率領的這支川軍參加了淞滬會戰、武漢會戰、長沙會戰等多次戰役。其麾下的部隊雖然裝備不足,缺乏彈藥、給養和醫療設備,大冬天士兵腳上穿的還是草鞋。

但是楊森部剛出川即赴上海蔘加淞滬抗戰,全軍在大場血戰5晝夜,守住了陣地,直到韋雲淞的31軍和葉肇的66軍接防。而所率川軍18000餘人,傷亡高達7000餘人,楊森所屬之部是淞滬會戰中除裝備德國武器的王牌師中央軍88師、稅警團直屬隊外最能打的部隊,被評爲淞滬戰場最能打的5個師之一,*立即下令優先給予補給換裝。

這次會戰雖然說是薛嶽作爲總指揮,但是抗敵的思路卻是楊森與羅卓英提出的,所以楊森極爲重視,他可不願意自己再被老蔣點名痛罵了,那句“輕棄名城,騰笑友邦”的評語時刻縈繞在他心頭。

在得知第四軍將大雲山主陣地丟了之後,楊森當即電告第四軍軍長歐震和第59師張德能:“大雲山可以丟,但是第四軍決不能撤,不但不能撤,還得想辦法拖住日軍的腳步,爲戰區部署爭取時間,拖住日軍第六師團一個星期,第四軍可記一功,反之歐震和張德能自己和軍委會解釋吧!”

在楊森的高壓下,第59師以及配合作戰的102師死死咬住日軍第13聯隊的尾巴,雙方打得不可開交。第13聯隊加以配合作戰的炮兵第四大隊合計4600餘人被阻於甘田、團山坡一線,面對一萬四千餘中國/軍隊的圍攻,日軍倍感力不從心,不得已只得給神田正種中將發報,請求師團部給予作戰指導。

接到第13師團的求援電報之後,神田正種不敢怠慢,在經歷過多次帝國陸軍被成建制消滅之後,日軍的高級將領們現在也變得謹慎了,之前那種不可一世的狂躁不見了,他們終於把中國人當成了真正的對手看待,不知道中國.軍隊此時該是高興呢還是悲哀呢?

第六師團主力立即前往甘田、團山坡一線增援第13聯隊,趁此機會,第58師收復大雲山陣地,而此時第九戰區向大雲山增援的第37軍第60師亦已到達戰場,第27集團軍遂命新編第10師、第59師、第60師在日軍第六師團主力趕到戰場前包圍並殲滅當面日軍第13聯隊,定於次日拂曉開始攻擊。

然而,正當這3個師與第13聯隊激戰時,由咸寧西進的日軍第40師團重鬆支隊取小道趕到甘田,將包圍圈中的第13聯隊救了出來,然後向草鞋嶺撤走。隨後,守軍向草鞋嶺方向追擊,並且對重鬆支隊展開進攻,雙方在草鞋嶺的狹小區域內互相爭奪,傷亡均重,戰局隨即陷入膠着狀態。

在國民政府與日軍在長沙外圍死磕的同一時間,馬錚所部的配合作戰也開始了。

說實話馬錚聽說岡村寧次調任華北方面軍司令官之後,他就想和這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老鬼子過過招了,但是卻沒想到會這麼急,甚至於軍區連一個像樣的作戰方案都沒有拿出來的。

而馬錚這個人又是一個有着完美強迫症的人,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所以這一仗要麼不打,既然決定打了,那就只能勝不許敗,馬錚要讓所有的國人都看到,日本的侵略企圖是不可能達到的。他們的野心只是癡人說夢,到頭來連同整個日本都是中華民族崛起的磨刀石,最終會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

同時鑑於這段時間大批的原國民黨軍官和元老不顧禮義廉恥拜倒在了汪精衛門下,跟着那個賣國求榮的混蛋當了漢奸,馬錚也想趁此機會向華北乃至於整個中國的大大小小的漢奸們亮一亮刀鋒,讓他們知道做漢奸其實是最愚蠢的行爲。

殘酷的戰爭考驗着人們的靈魂,家貧出孝子,國難顯忠臣。侵略戰爭只會教育中國人民,使中國人民更加覺悟,更加團結,最終會讓民族滅亡的危機變換成了民族復興的轉機。以汪精衛爲首的漢奸僞軍只是一小撮看不到希望的罪人,他們看不到民族振興的希望,看不到抗戰勝利的曙光,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倒下了,這些人不值得同情,他們是中華民族的罪人。

抗日戰爭是近百年來中國人民同外國入侵者進行英勇鬥爭,爭取民族獨立與解放的一場最偉大的愛國自衛戰爭。在中華民族處於存亡未卜的嚴峻時刻,任何一個有愛國心的政治家和有良心的中國人,都應把自己的命運同國家民族的命運緊緊地連在一起。

老蔣是這樣的人,國民政府絕大多數的軍政官員是這樣的人。延安的諸公是這樣的人,浴血奮戰在華北各戰場的八路軍、游擊隊都是這樣的人,當然馬錚也是,馬錚身後的整個綏察軍區的軍民都是這樣的人,所以揚刀出鞘戰馬揚鞭纔是最正確的選擇。

儘管已經決定要給小鬼子來一次狠的,但是這一仗怎麼打還是讓馬錚頗費了一番思量。日軍一直視綏察軍區爲中國北方最大的威脅,因此日軍早就在華北地區經營了兩條防線防備馬錚所部。第一條是以山西的靜樂縣爲起點,然後經忻口、定襄、五臺、靈丘、淶源、桃花鎮、大寶鎮、逐鹿、下花園、懷來、延慶懷柔,在這一線日軍共駐紮了3個師團兩個混成旅團的重兵,這也是日軍阻擋綏察軍區進攻的第一道防線。

第二條防線的起點是以太原以西的古交爲起點,然後經太原壽陽、陽泉、井陘石家莊定興、淶水、涿州、固安、廊坊。然後以廊坊爲節點北可增援北平,南可成爲天津的北門戶。在這條防線上日軍佈置了3個師團另3個混成旅團,同時也是第一道防線的後備援兵。

第三條有了這兩條防線,馬錚所部就算是擁兵數十萬大軍也不敢輕易對日軍用兵。不然吃不着羊肉反倒可能惹了一身騷,一旦陷入日軍的圍攻那可就不美了。(。)

第731章 彈盡糧絕第1108章 重磅消息第375章 熟悉的配方第1029章 航空隊出擊第915章 沒良心炮發威第1059章 漢奸爲禍第543章 王對王第905章 追擊第117章 戰起晉西北第990章 城破援兵無第1112章 交易結束楔子第956章 雙遼大捷第1181章 計劃實施第1063章 悲催的傘兵聯隊第368章 海闊憑魚躍第416章 工作組抵達第176章 收復九江第430章 鼠疫猖獗第1095章 濰縣集中營第1015章 王啓賢第779章 日本要和談了第841章 各方反應與整合資源第335章 劃分防區第246章 老蔣眼中的馬錚第623章 兵圍開魯第844章 難產了第227章 薛伯陵心中的刺第110章 熱血演講第247章 中國人能不能打勝仗?第240章 繳獲半部軍旗第737章 爽第1125章 帶刺的玫瑰第68章 馬錚的野望第904章 上鉤了第294章 不一樣的高橋聯隊第430章 鼠疫猖獗第1130章 阿爾都戰鬥第771章 不可替代的作用第487章 一語成讖第977章 各國的態度第472章 狙殺馬大戶第337章 日軍代表到了第16章 剿匪擴編第38章 總部首長的第737章 爽第1172章 對關東軍最後一戰第1098章 混入樂道院第705章 圍殲加藤所部第817章 配合作戰第1095章 濰縣集中營第522章 上鉤第821章 意外開戰第119章 偏關第954章 蘇聯來客第923章 水淹坦克第85章 清晨訓練第666章 麻煩第841章 各方反應與整合資源第965章 針鋒相對第18章 武田貞夫第1185章 空降安慶第1182章 驚天鉅變第240章 繳獲半部軍旗第298章 馬錚的真實意第1191章 全面潰敗第169章 鬱悶的謝剛哲第790章 崗村的決心第515章 宋村阻擊戰第1194章 德國投降第1085章 圍而不攻第191章 戰時會議第666章 麻煩第1023章 大摸底第651章 朝野震動第6章 整編第483章 魯國強的請求第541章 這個仗可以打第875章 信任第59章 糖衣吃下第136章 “武士刀”出擊第219章 101師團的最後一哆嗦第770章 重組與調整第858章 大戰爆發的前奏第83章 閱兵的深遠影響第199章 達成協議第175章 再玩兒個大的第1046章 國府來人第873章 岡村出手了第197章 馬錚的家底兒第270章 白銀重二的建議第1184章 蛙跳戰術第977章 各國的態度第1036章 疑慮第349章 戰察北第454章 戰朔縣第447章 日軍的判斷第508章 新民會第244章 面見統帥第425章 南下設想
第731章 彈盡糧絕第1108章 重磅消息第375章 熟悉的配方第1029章 航空隊出擊第915章 沒良心炮發威第1059章 漢奸爲禍第543章 王對王第905章 追擊第117章 戰起晉西北第990章 城破援兵無第1112章 交易結束楔子第956章 雙遼大捷第1181章 計劃實施第1063章 悲催的傘兵聯隊第368章 海闊憑魚躍第416章 工作組抵達第176章 收復九江第430章 鼠疫猖獗第1095章 濰縣集中營第1015章 王啓賢第779章 日本要和談了第841章 各方反應與整合資源第335章 劃分防區第246章 老蔣眼中的馬錚第623章 兵圍開魯第844章 難產了第227章 薛伯陵心中的刺第110章 熱血演講第247章 中國人能不能打勝仗?第240章 繳獲半部軍旗第737章 爽第1125章 帶刺的玫瑰第68章 馬錚的野望第904章 上鉤了第294章 不一樣的高橋聯隊第430章 鼠疫猖獗第1130章 阿爾都戰鬥第771章 不可替代的作用第487章 一語成讖第977章 各國的態度第472章 狙殺馬大戶第337章 日軍代表到了第16章 剿匪擴編第38章 總部首長的第737章 爽第1172章 對關東軍最後一戰第1098章 混入樂道院第705章 圍殲加藤所部第817章 配合作戰第1095章 濰縣集中營第522章 上鉤第821章 意外開戰第119章 偏關第954章 蘇聯來客第923章 水淹坦克第85章 清晨訓練第666章 麻煩第841章 各方反應與整合資源第965章 針鋒相對第18章 武田貞夫第1185章 空降安慶第1182章 驚天鉅變第240章 繳獲半部軍旗第298章 馬錚的真實意第1191章 全面潰敗第169章 鬱悶的謝剛哲第790章 崗村的決心第515章 宋村阻擊戰第1194章 德國投降第1085章 圍而不攻第191章 戰時會議第666章 麻煩第1023章 大摸底第651章 朝野震動第6章 整編第483章 魯國強的請求第541章 這個仗可以打第875章 信任第59章 糖衣吃下第136章 “武士刀”出擊第219章 101師團的最後一哆嗦第770章 重組與調整第858章 大戰爆發的前奏第83章 閱兵的深遠影響第199章 達成協議第175章 再玩兒個大的第1046章 國府來人第873章 岡村出手了第197章 馬錚的家底兒第270章 白銀重二的建議第1184章 蛙跳戰術第977章 各國的態度第1036章 疑慮第349章 戰察北第454章 戰朔縣第447章 日軍的判斷第508章 新民會第244章 面見統帥第425章 南下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