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福田英夫

芙蓉墩鎮.日軍103聯隊臨時指揮部。

103聯隊是101師團戰鬥力最弱的一個聯隊,因爲103聯隊幾乎所有的兵員都是來自京都最繁華的商業區,絕大多數的士兵在參軍之前都是小商小販,每天都在爲生計奔波,這些人天然的對打仗沒有好感,對所謂的武士道精神也沒有太大的興趣,因此戰鬥力自然沒法和其他幾個聯隊相比。

正是因爲戰鬥力最弱,所以103聯隊最不受師團長尹東政喜的待見,因此每次大戰的時候這個聯隊都被放在最後當預備隊的使用,很少正面和敵人交戰。

就像這次湖口戰役,在得知波田支隊後路被炒隨時可能被殲滅的時候,尹東政喜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戰鬥力最強的101聯隊,至於這個103聯隊則被他調到了湖口西南的蔡嶺鎮。

也正因爲如此,戰鬥結束後103聯隊竟然成了101師團兵員最爲完整的一個聯隊,整個聯隊除了兩個士兵吃壞了肚子之外,一個人都沒有折損,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天大的諷刺。

由於103聯隊兵員充足,彈藥消耗也不大,所以尹東政喜這次將他們派往芙蓉墩鎮,讓103聯隊駐守彭澤的西大門。

爲了防止第九戰區的突然襲擊,尹東政喜和松浦淳六郎中將在撤回彭澤之後就給召集尚存的幾個聯隊長開會,命令這他們一定要加強防範,以防支那軍隊反撲。

尤其是叮囑103聯隊聯隊長福田英夫,因爲他的部隊駐紮在最前線,隨時都有可能遭到支那軍隊的進攻。最重要的是芙蓉墩鎮距離湖口縣城實在是太近了,滿打滿算也就幾十公里的距離。一旦那個支那魔將心血**,103聯隊就可能吃大虧。

第103聯隊長福田英夫是一個典型的日本軍人,矮矮的個子,大大的腦袋,身材壯實而有力,渾身散發着血腥的氣息。不同於出身東京的商圈的士兵們。福田英夫大佐出身在日本東北北海道地區的山區,自小父母雙亡,是靠他的哥哥和嫂子撫養成人。

十二歲的時候,哥哥把福田英夫送到了當地的學堂學習。而福田英夫也算爭氣,十六歲就考上了東京陸軍幼年學校。畢業後在第7聯隊第一小隊當了兩年軍曹,隨後又通過個人努力進入陸大深造。

昭和2年福田英夫以第三名的成績從陸軍大學畢業,同年就被任命爲第47聯隊第一大隊,第三中隊中隊付。隨後又被調到關東軍擔任中隊長,由於作戰勇敢。30歲的時候就已經是陸軍中佐了,在當年畢業的那批畢業生中他算是爬得最快的幾個軍官之一,而他僅僅只是一個平民。

從31年開始一直到77事變以來,福田英夫都是在東北地區同抗聯作戰,他十分喜歡東北地區的氣候,而且也十分擅長在那種冰天雪地的環境下作戰。

但是由於戰事的需要,日本政府開始大量的擴軍,而擴軍的基礎就是那些老牌師團。一般是從一個老牌師團中抽調一個聯隊。並且以這個聯隊爲骨架搭建新的乙等或者丙等師團。同時也有一種方法是從一個老牌師團中抽調一個絕對的主力作戰大隊,同該師團的預備役士兵編組成一個新的旅團。

而第101師團則是這兩種的混合體。101師團的骨幹力量是從第一師團中抽調來的,但是組成第101師團的士兵大多數是來自第一師團的退伍軍人和東京城內的男丁,福田英夫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被調到101師團的。

儘管尹東政喜很不喜歡103聯隊,但是卻很看重平民出身的福田英夫,因爲福田英夫本身在日軍中就是一個奇蹟。因爲在日軍中升遷是極爲困難的一件事情,明治維新後日本海軍由薩摩藩把持。陸軍則由長州藩把持。山縣有朋、桂太郎、田中義一等陸軍中堅人物,無一不是出自長州,非長州籍人士休想晉升到陸軍高位。

而福田英夫能以一介平民,且非長州藩人士,在短短十幾年內就晉升爲陸軍大佐。這絕對是一個奇蹟,完全可以作爲年輕人的楷模和榜樣。在日本軍中還有一位這樣的榜樣人物,那就是正在華北作戰的阿部規秀中將,因爲阿部規秀是日本陸軍中僅有的沒有讀過陸軍大學的將軍。

尹東政喜之所以看重福田英夫,主要是看中了他的指揮才能。第101師團之所以能在短短兩個月內打的國民政府毫無還手之力,數十萬大軍駐守的沿江防線竟然被波田支隊以及101師團組成的攻擊集羣接連突破。一方面是因爲中日之間絕對的差距以及短時間難以彌補的懸殊的力量,另一方面就是靠尹東政喜中將出色的指揮。

但是大多數人卻不知道,這些出色而又經典的戰例都是尹東政喜中將和福田英夫共同制定的作戰計劃,而其中又以福田英夫爲主。

福田英夫被尹東政喜派到芙蓉墩鎮之後,立即組織部隊加強防禦工事,尤其是加強西面的防禦。爲此,福田英夫甚至把所有芙蓉墩鎮內所有的老百姓都趕出了鎮子,並且將幾乎一半的民居拆毀,土石都被修建了工事。

福田英夫認爲103聯隊對面的中國/軍隊在之前的戰鬥中雖然表現英勇,但是殺敵一萬自損八千,在接連同波田支隊以及101、106師團血戰之後,損失肯定不小,短時間內應該不會發動進攻。

其次,由於航空兵每天都在江面上巡航,就是爲了尋找支那海軍的主力,但是都沒有發現支那海軍的蹤跡,所以幾乎可以肯定支那海軍已經撤離了湖口九江,因此就算是敵人要攻打彭澤,兵員也只能從陸上來,而這樣一來的話芙蓉墩鎮便是首當其衝,因此他寧願拆毀這座小鎮也要將防禦工事修好。

儘管尹東政喜特意叮囑福田英夫,讓他注意馬錚的獨七師,不過福田英夫並未在意。他並不認爲這次作戰第九戰區還會以不在身邊爲主力,畢竟馬錚所部也就一個步兵師,往大了說不過八九千人,甚至於只有五六千人。經過連續作戰那支部隊基本上也殘了,第九戰區不可能用一支殘兵來進攻彭澤的。

也正因爲如此,福田英夫並沒有派人偵查湖口城裡守軍的動向,也正因爲這樣的狂傲,福田英夫和第103聯隊付出了極爲慘重的代價。

8月2日下午六點整,一支人數在一萬左右的大軍突然出現在了芙蓉墩鎮以西的上百泉灣,距離芙蓉墩鎮只有區區不到五公里的距離。看那些人的裝束,一半的人穿着帝國的制式軍裝,只不過顏色是深綠色的,而另一半人則是穿着支那政府軍的軍裝。

而這個情況自然被在外巡邏的日軍發現了,巡邏隊立即將情報上報到103聯隊指揮部。正在吃晚飯的福田英夫大驚,當即判斷肯定是第九戰區的部隊,立即命人拉響警報,所有部隊立即就位,準備作戰。

同時福田英夫將此事上報到101師團部,讓他們做好準備,以防支那部隊偷襲其他地方。

接到103聯隊傳回來的消息之後,尹東政喜中將大驚失色,立即致電黃花鎮的123聯隊、小孤山的113聯隊以及馬當鎮的第106師團部,讓他們加強防範。

6點20分,獨七師所部一萬餘人抵達芙蓉墩鎮外圍,隨即對這個不大的小鎮展開了圍攻。戰鬥剛開始,馬錚所部的炮團就發威了,馬錚所部的炮團原是王基陵第30集團軍直屬炮兵團,裝備有24門克虜伯山炮,另外還有12門75mm的野炮,威力頗爲強悍,正好被馬錚用來攻打芙蓉墩鎮的日軍。(。)

第775章 御前會議第538章 汪僞投敵第885章 焦急的前田中將第546章 兇悍的山下第222章 援兵抵達第490章 都是特種煙惹的禍第623章 兵圍開魯第292章 楊愛源的請求第726章 汪僞政權成立第670章 擴充實力第1135章 T34坦克登場第90章 趁火打劫第657章 海軍的希望第824章 反擊第1103章 巨大的收穫第312章 作戰總結會第781章 中日預備會談第339章 震驚的山下第1037章 大戰再起第889章 趣事逸聞第81章 閱兵進行時(下)第1024章 特戰隊VS綏遠軍區第23章 閻王山下第567章 川軍威武第836章 進退兩難第518章 日軍的猜測第800章 應對之策第137章 寧死不做俘虜第969章 再下一個騎兵團第1145章 東北震動!第480章 憤怒的****第578章 收復太原第1192章 撤兵海外第一干一百六十二章 佐藤策一第348章 大決戰第502章 打礦區第334章 日軍投降第417章 日軍的“杉工作”第860章 擴軍備戰第935章 戰後總結第923章 水淹坦克第658章 妥了第590章 撤兵山東第116章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第999章 不可調和的矛盾第197章 馬錚的家底兒第628章 驚天計劃第126章 日軍撤兵第691章 送上門的小菜第135章 千里截殺第734章 對對胡第1175章 光復東北第79章 找花心大蘿蔔去!第179章 全殲波田支隊第6章 整編第965章 針鋒相對第338章 山下奉文第480章 憤怒的****第279章 劍指大同第18章 武田貞夫第5章 首戰告捷第149章 功過相抵第62章 血殺令第209章 土狗逞威第980章 “X”計劃第403章 馬錚的籌碼第222章 援兵抵達第1086章 發現問題第706章 不留俘虜第217章 彭澤爭奪戰第246章 老蔣眼中的馬錚第607章 兇殘的日軍第338章 山下奉文第284章 老子打的就是精銳!第934章 截殺筱冢第683章 糜爛的戰局第1144章 大戲開鑼第454章 戰朔縣第685章 謀劃棗莊第171章 換人第719章 高樹勳與高樹勳運動第912章 鈴木一郎的“悔”意第440章 軍事會議第503章 呼延家族來人了第511章 煙霧彈第942章 臭脾氣第52章 撤兵第112章 李瀾清第1008章 動用預備隊第327章 擴編縣大隊第1135章 T34坦克登場第53章 教訓日軍飛第298章 馬錚的真實意第1004章 隱龍戰隊出擊第828章 新牆河戰役第1177章 再次整編第272章 突發事故第685章 謀劃棗莊第550章 下元熊彌的陰影第952章 騰飛的1941
第775章 御前會議第538章 汪僞投敵第885章 焦急的前田中將第546章 兇悍的山下第222章 援兵抵達第490章 都是特種煙惹的禍第623章 兵圍開魯第292章 楊愛源的請求第726章 汪僞政權成立第670章 擴充實力第1135章 T34坦克登場第90章 趁火打劫第657章 海軍的希望第824章 反擊第1103章 巨大的收穫第312章 作戰總結會第781章 中日預備會談第339章 震驚的山下第1037章 大戰再起第889章 趣事逸聞第81章 閱兵進行時(下)第1024章 特戰隊VS綏遠軍區第23章 閻王山下第567章 川軍威武第836章 進退兩難第518章 日軍的猜測第800章 應對之策第137章 寧死不做俘虜第969章 再下一個騎兵團第1145章 東北震動!第480章 憤怒的****第578章 收復太原第1192章 撤兵海外第一干一百六十二章 佐藤策一第348章 大決戰第502章 打礦區第334章 日軍投降第417章 日軍的“杉工作”第860章 擴軍備戰第935章 戰後總結第923章 水淹坦克第658章 妥了第590章 撤兵山東第116章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第999章 不可調和的矛盾第197章 馬錚的家底兒第628章 驚天計劃第126章 日軍撤兵第691章 送上門的小菜第135章 千里截殺第734章 對對胡第1175章 光復東北第79章 找花心大蘿蔔去!第179章 全殲波田支隊第6章 整編第965章 針鋒相對第338章 山下奉文第480章 憤怒的****第279章 劍指大同第18章 武田貞夫第5章 首戰告捷第149章 功過相抵第62章 血殺令第209章 土狗逞威第980章 “X”計劃第403章 馬錚的籌碼第222章 援兵抵達第1086章 發現問題第706章 不留俘虜第217章 彭澤爭奪戰第246章 老蔣眼中的馬錚第607章 兇殘的日軍第338章 山下奉文第284章 老子打的就是精銳!第934章 截殺筱冢第683章 糜爛的戰局第1144章 大戲開鑼第454章 戰朔縣第685章 謀劃棗莊第171章 換人第719章 高樹勳與高樹勳運動第912章 鈴木一郎的“悔”意第440章 軍事會議第503章 呼延家族來人了第511章 煙霧彈第942章 臭脾氣第52章 撤兵第112章 李瀾清第1008章 動用預備隊第327章 擴編縣大隊第1135章 T34坦克登場第53章 教訓日軍飛第298章 馬錚的真實意第1004章 隱龍戰隊出擊第828章 新牆河戰役第1177章 再次整編第272章 突發事故第685章 謀劃棗莊第550章 下元熊彌的陰影第952章 騰飛的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