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更深的層次

說到這裡,司令員搖了搖頭道:“楊震同志,你的心情我理解,但你要考慮到現實的情況。作爲最後一批換裝的部隊,留守部隊接手新裝備到現在還不足兩個月。再加上新部隊、新兵過多,以及日軍的頻繁掃蕩,形成戰鬥力非常緩慢。”

“以眼下的情況來看,在日軍頻繁掃蕩的同時,打一場去年一樣的大規模破襲戰相當的困難。尤其是現在還正在進行反掃蕩鬥爭的太行、太嶽軍區,雖然不能說已經遭受到重創,但是至少在眼下,實在已經是無力策應我們的南下作戰。就那麼多的部隊,總不能將根據地丟掉全部拉出來吧。”

“至於冀中軍區,眼下那裡除了少量的主力以及地方武裝之外,大部分的部隊不是已經撤往北嶽、太行之外,就是已經就地堅壁。根本已經無力完成你希望的他們對平漢鐵路發起破襲作戰,摧毀日軍鐵路運輸線,並拖延日軍向蒙疆駐屯軍增援的任務。”

“日軍此次掃蕩出動的兵力,與持續時間和力度都是極爲罕見的。可以說的上是自我軍東出黃河挺進敵後以來,遭遇到的歷次日軍掃蕩之中規模最大,投入兵力最多,也是我們遭受損失最大的一次。”

“之所以選擇察南地區作爲突破口,我們除了考慮到那裡的戰線是最短的,與關內部隊配合比較容易,而且北嶽區可以承擔一部分糧食補給,減輕抗聯同志的後勤壓力之外。另外一個很重要的考慮,就是我軍調頭南下選擇距離日軍核心統治區山西較近的察南作爲突破口,也可以吸引牽制一部分的日僞軍,爲關內的部隊減輕壓力。”

老帥的話,讓楊震一愣的同時多少有些心涼了半截。他沒有想到日軍本應該於明年發動的五一大掃蕩,居然提前到了今年。而且此次掃蕩出動的兵力,還比自己所熟知的歷史上要多的多,涉及面也要廣泛的多。

雖然掃蕩重點和主要目標沒有變,但是同樣給華北各個敵後根據地帶來的損失也沒有減少。而且還因爲整個戰役的部署,以及兵力配置等原因,給華北各個根據地帶來的損失,甚至還要比自己知道的歷史大的多。

日軍這次大掃蕩還尚未完全結束,甚至在太嶽、太行地區剛剛開始。華北各個敵後根據地中最重要的冀中敵後根據地,就等於已經全部毀滅。自己寄予厚望的冀中軍區部隊,就遭受了空前的損失。

而此時正在進行反掃蕩的太行、太嶽兩大軍區的損失雖然目前還不清楚,但從日軍掃蕩的力度和兵力來看,恐怕這損失不會小到哪裡去的。而原本按照中央部署,作爲挺進軍後方基地與戰時補給基地的冀東軍區目前情況更糟,甚至已經失去聯繫。

一個軍區指揮機關與上級失去聯繫意味着什麼?所有人都很清楚。失去聯繫,就意味着電臺處於關機的狀態。因爲要指揮部隊,指揮機關的電臺輕易是不能,也不會允許關閉的。冀東軍區電臺失去聯繫,最大的可能是電臺被毀,而最壞的可能就是軍區指揮機關被打掉。

如果是前一個結果,倒還不能算是太大的問題。電臺毀了,再想辦法就是了。但是如果真的是後一個可能,那麼後果就相當的嚴重了。軍區指揮機關被打掉,也就意味着冀東軍區形勢已經惡化到了極點。

甚至可以說是全軍覆沒,也不爲過。指揮機關都沒有了,下面的部隊損失就可想而知了。而如果冀東軍區真的情況惡化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那麼挺進軍在熱河的作戰,也就等於失去了一個相當重要的支撐點。

雖說眼下挺進軍的所有物資補給,已經改爲抗聯來承擔,冀東軍區作爲挺進軍後方基地的角色已經淡化。但作爲距離挺進軍作戰區域最近的關內部隊,冀東軍區在長城內外的活動,是挺進軍作戰的一個重要配合點。

一旦冀東軍區受到重創,或是被敵人消滅,也就意味着原本制定的北面的抗聯、中部的挺進軍,南部的冀東軍區三位一體的作戰模式的一環將被打掉。對於整個戰局雖然並沒有太大的影響,但畢竟失去一個相當重要的支撐點。

而楊震看到的不僅僅是表面的損失,還看到了另外一個更深的層次。日軍對冀中平原的大掃蕩,並不讓人意外。冀中平原是華北的主要糧食產地,華北各個抗日根據地所需的糧食、棉花,大多都來自冀中平原。

在十八集團軍之中,冀中平原甚至一度被稱之爲華北的烏克蘭。拿蘇聯糧倉烏克蘭作爲對比,可見其對整個華北抗日根據地的重要性。沒有了冀中平原地區糧食和其他物資的支持,華北各個根據地,尤其是山區要困難的多。

日軍如果想要徹底的消滅華北各個抗日根據地,無論怎麼部署,冀中平原地區都是他們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肅清對象。而切斷對華北各個根據地糧食、物資的供應,使得華北我軍智能困守在山區,凍死、餓死,則是日軍的最重要的目標。

再加上冀中根據地距離日軍控制河北覈定地帶的保定、石門地區過近,作爲日軍華北方面軍與華中方面軍交通幹線,以及日軍掠奪華北資源外運的主要幹線的津浦鐵路,就在其轄區範圍之內。

甚至可以說,不打掉冀中抗日根據地,日軍在河北的統治穩固就無從談起。任何一個日軍指揮官,只要不是過於草包,但凡有一些戰略眼光,就絕對不會放棄對冀中我抗日根據地的徹底摧毀的想法。而冀中軍區在這次掃蕩之中成爲重災區,並不讓人感覺到太意外。

眼下中日正面戰場上已經進入相持階段,國民政府在華北最大的重兵集團中條山守軍已經被打垮。日軍已經可以騰出手來,穩固其所爲的後方。在這種情況之下,冀中根據地成爲首選目標也就不足爲奇了。

如果說日軍對冀中根據地發動的空前大掃蕩,並不是一件讓人意外的事情。但是日軍居然在同一時間對太行、太嶽地區發起規模同樣巨大的掃蕩,那就說明另外一個問題了。日軍對山西這兩大戰略區的這次大掃蕩,偏偏集中在挺進軍已經出關作戰之後。這其中固然有駐山西第一軍主力上半年進行中條山會戰,而暫時無暇他顧的原因。

但還有一個最大的可能,那就是他們應該已經知道太行軍區與晉察冀軍區的主力,已經被抽調走。尤其是一二九師兼太行軍區,眼下正處於最弱的時候,整個軍區作爲骨幹的十個主力團都被調走。

而爲了補充在去年百團大戰之中的損失,同時也爲了健全編入挺進軍部隊的建制。這十個團,實際上是由十六團合編而成的。抽調走十個團,也就等於抽調走十六個團。而按照目前太行軍區和一二九師的編制和實力,調出十個團基本上等於將太行軍區最有戰鬥力的老部隊都抽調走了。

日軍選擇在挺進軍已經出關的時候發動如此大規模的掃蕩,其主要目標就是要在太行軍區最虛弱的時候,一鼓作徹底的將這個華北主要抗日根據地之一,也是百團大戰之中出兵最多的一個根據地徹底的摧毀。以及一直跟隨一二九師活動的十八集團軍總部,徹底的解決掉華北的心腹大患。

第二個目標就是即便太行、太嶽兩個軍區在掃蕩之中受到的損失再大,已經出關的挺進軍也無法及時返回救援。尤其是在整個內外長城一線,已經被日僞軍嚴密封鎖的情況之下,挺進軍是出關容易,在想調頭返回就困難了。

當然如果能解決這個其統治華北的心腹大患最好,解決不了也要最大限度的削弱十八集團軍在華北的活動能力,保持其對華北重點糧食、棉花產地河北、山西的控制。以及保證同蒲、正太、平漢各條鐵路線的暢通。

之所以日軍在對冀中地區進行大規模掃蕩的時候,沒有在同一時間發起對山西境內的我太行、太嶽根據地進行掃蕩。其中固然有中條山會戰還處在掃尾階段,爲了保證對中條山這塊戰略要地的佔領,不可能在中條山地區徹底肅清之前,將所有參戰兵力全部調走的原因。

但也未嘗不是與兩大戰略區的相當一部分部隊被調走,至今尚未摸清楚其究竟被調往何方有相當一部分的因素。楊震可以斷定,對太行、太嶽地區的掃蕩計劃,日軍早就已經制定完畢,他們等的查清楚就是被調走的部隊最終去向。

以在挺進軍出關之前,爲了保護其所爲的滿蒙生命線,生怕以游擊戰術見長的十八集團軍滲透進僞滿洲國,危害其所謂的生命線。日軍對長城內外的封鎖力度,以及其一貫敏銳的情報嗅覺和高效率來看。挺進軍剛一出關,日軍的情報系統就應該已經偵察到挺進軍的動向。

加上與之前在對敵後抗日根據地進行掃蕩,以及通過情報收集得到的消息一對比,日軍不難判斷出太行與晉察冀兩大根據地,那些失蹤的部隊具體去向。而恐怕早就已經制定好多種掃蕩計劃的日軍,等待的就是這個機會。

雖說原本就看不起中國軍隊,對裝備極差的十八集團軍部隊更加輕視,加上挾大勝之威的日軍並不在乎自己對手的軍隊,多出一些少出一些。但對於進行山地掃蕩的日軍來說,對手的兵力多少還是會影響到自己作戰計劃制定的。

兩大戰略區總共二十多個團的部隊憑空消失,換了誰都會在制定作戰計劃的時候,心裡面有一定的壓力。儘管自己一方在訓練、裝備,甚至兵力上都佔據優勢,但在打的熱火朝天的時候,誰都不希望自己背後突然殺出一支軍隊來。

第五章 盲目樂觀的日軍第一百四十七章 關東軍情報之殤第三百四十八章 田中新一的答覆第二百零四章 起到最大的作用第三百三十六章 對調建制第一百四十六章 進退維谷第二百七十八章給我一點時間第三百五十一章 楊震曾經的隱憂第三百零三章 牛奶也會有的第五十六章 被困(2)第一百七十七章 摸一摸他的底牌第九十九章 必須徹底的解決第七十四章 提前渡江南下第五十八章 積蓄實力 (1)第二百一十八章 失聯第一百五十章 楊繼財的麻煩第二百八十三章我可以跳傘第一百三十三章 小妹的誤會第八十九章 誘餌第一百三十二章 楊震的無奈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的敵情變化第一百三十三章 正處於關鍵位置第一百六十三章 楊繼財眼中的日軍戰略第二百一十章 祁口之戰(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夜幕下的血戰第一百八十三章 釣到了一條大白鯊第一百七十五章 烽火羣策山(7)第三十四章 膽寒第二百六十六章 風雲將變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相信第三十七章 楊震的堅持第五百六十二章 就這麼散着打第三十三章 瞞天過海的日軍第一百四十章 捍衛尊嚴第四十八章 殘酷的冀中第263章準備迎接最困難的時候第十七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九十七章 事件的後續第二百九十四章 突襲機場第四十一章 從下面着手第五十九章 打死都不出去第二百三十章 救援(四)第二百五十四章 必須要打第一百一十八章 代價未必有那麼大第一百三十六章 險棋第二百二十三章 嗅覺靈敏的蘇聯人第五百一十九章 替代品帶來的影響第八十一章 失去聯絡第五百三十八章 通遼外圍爭奪戰(二)第三十八章 不會改變決心第六章 架勢一定要拉足第二百九十二章 摟草打兔子中的意外第三百七十六章 卡脖子第九十二章 德械化第一百六十七章 只是表面第二十六章 蘇聯人的態度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會干涉第一百零八章 考慮不足第一百六十章 第二階段的開端第一百三十一章你有些過於機械第三百五十五章 代號一零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交待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這是本末倒置第二百三十八章 是驚喜還是驚嚇?第四百五十八章 背後的陰影第一百二十八章 失去的更多第245章 當務之急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響第225章 一號最看重什麼第一百六十七章 英軍貢獻的威脅第二百八十五章 咱們秋後算賬第一百五十八章 鏖戰湯原(5)第四百零九章 太不地道了第四十三章 你們終於查清了一件事第三百零一章 不要再討論了第三百八十八章 能買到飛機的原因第二百五十一章 我親自掛這個帥第一百八十九章 七十二師團的覆滅(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威懾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龍去脈第一百九十五章 有這個底氣的第一百四十六章 有些話只能我說第六十九章 血戰金沙崗第三百四十七章 示威第三百五十五章 爭吵與分歧第三百三十四章牆頭草的危害第二百零四章 關東軍的撤退計劃第六十二章 秘營(1)第一百一十三章 自私自利的英國人第四百六十六章 打了狗有人出頭了第一百章 總指揮 (1)第一百二十三章最急需的東西第三百一十六章 在堅持一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九三九年的山寨武器第三百八十一章 做一些文章第三百六十九章 燕子第一百四十二章輝煌的開端(10)第四百三十五章 危害第一百一十一章 裝甲兵的擴編第一百九十六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第五章 盲目樂觀的日軍第一百四十七章 關東軍情報之殤第三百四十八章 田中新一的答覆第二百零四章 起到最大的作用第三百三十六章 對調建制第一百四十六章 進退維谷第二百七十八章給我一點時間第三百五十一章 楊震曾經的隱憂第三百零三章 牛奶也會有的第五十六章 被困(2)第一百七十七章 摸一摸他的底牌第九十九章 必須徹底的解決第七十四章 提前渡江南下第五十八章 積蓄實力 (1)第二百一十八章 失聯第一百五十章 楊繼財的麻煩第二百八十三章我可以跳傘第一百三十三章 小妹的誤會第八十九章 誘餌第一百三十二章 楊震的無奈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的敵情變化第一百三十三章 正處於關鍵位置第一百六十三章 楊繼財眼中的日軍戰略第二百一十章 祁口之戰(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夜幕下的血戰第一百八十三章 釣到了一條大白鯊第一百七十五章 烽火羣策山(7)第三十四章 膽寒第二百六十六章 風雲將變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相信第三十七章 楊震的堅持第五百六十二章 就這麼散着打第三十三章 瞞天過海的日軍第一百四十章 捍衛尊嚴第四十八章 殘酷的冀中第263章準備迎接最困難的時候第十七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九十七章 事件的後續第二百九十四章 突襲機場第四十一章 從下面着手第五十九章 打死都不出去第二百三十章 救援(四)第二百五十四章 必須要打第一百一十八章 代價未必有那麼大第一百三十六章 險棋第二百二十三章 嗅覺靈敏的蘇聯人第五百一十九章 替代品帶來的影響第八十一章 失去聯絡第五百三十八章 通遼外圍爭奪戰(二)第三十八章 不會改變決心第六章 架勢一定要拉足第二百九十二章 摟草打兔子中的意外第三百七十六章 卡脖子第九十二章 德械化第一百六十七章 只是表面第二十六章 蘇聯人的態度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會干涉第一百零八章 考慮不足第一百六十章 第二階段的開端第一百三十一章你有些過於機械第三百五十五章 代號一零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交待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這是本末倒置第二百三十八章 是驚喜還是驚嚇?第四百五十八章 背後的陰影第一百二十八章 失去的更多第245章 當務之急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響第225章 一號最看重什麼第一百六十七章 英軍貢獻的威脅第二百八十五章 咱們秋後算賬第一百五十八章 鏖戰湯原(5)第四百零九章 太不地道了第四十三章 你們終於查清了一件事第三百零一章 不要再討論了第三百八十八章 能買到飛機的原因第二百五十一章 我親自掛這個帥第一百八十九章 七十二師團的覆滅(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威懾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龍去脈第一百九十五章 有這個底氣的第一百四十六章 有些話只能我說第六十九章 血戰金沙崗第三百四十七章 示威第三百五十五章 爭吵與分歧第三百三十四章牆頭草的危害第二百零四章 關東軍的撤退計劃第六十二章 秘營(1)第一百一十三章 自私自利的英國人第四百六十六章 打了狗有人出頭了第一百章 總指揮 (1)第一百二十三章最急需的東西第三百一十六章 在堅持一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九三九年的山寨武器第三百八十一章 做一些文章第三百六十九章 燕子第一百四十二章輝煌的開端(10)第四百三十五章 危害第一百一十一章 裝甲兵的擴編第一百九十六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