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楊繼財眼中的日軍戰略

現在楊繼財最擔心的是華北的日軍加入到熱河戰場,這纔是他眼中最危險的事情。十八集團軍在關內的部隊,能不能牽制住日軍華北方面軍,現在看還是一個未知數。現在華北日軍還沒有直接出動大部隊,但如果戰局再發展下去,誰又能保證華北日軍不出動主力北上?

日軍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除了傳統的陸海軍因爲戰略目標不同以及對軍費爭奪之爭外,其陸軍內部爲了利益也同樣有着不同的紛爭。除了朝鮮軍與關東軍,因爲傳統的關係和戰略地位上的共同利益抱團很緊。

關東軍與隸屬中國派遣軍的華北方面軍之間,之間關係也並不是太過於融洽。至於這中間的最基本原因,只有一句話那就是利益。至於什麼利益,說直白了就是一個字錢。肥肉誰都想抓,但肥肉就那麼多。在誰都想叨上一口的情況之下,必然要引起一定的紛爭。

當然在對外方面,尤其是在對華政策上兩者還是一致的。但涉及到之間的利益分配,兩方面多少還是有些相處的並不是太愉快的。就像當年組建僞蒙軍的時候,天津中國駐屯軍與關東軍相互拆臺,都惦着將自己的手伸進去。

尤其是當時對關東軍獨佔中國東北相當不滿的中國駐屯軍,爲了擴大勢力範圍幾度暗中拆臺,甚至搶先爲組建的蒙古自治軍派遣顧問。如果不是關東軍利用自己手中繳獲的東北軍大批武器裝備先下手爲強,這個所謂的蒙古軍究竟花落誰家那還不一定。

當然最後這個所謂的蒙疆自治政府,最終還是劃給了隸屬於華北方面軍建制的蒙疆駐軍。關東軍表面上雖然最後執行了這道命令,但這個結果讓一向講究所謂滿蒙一體的關東軍內心不舒服是一定的。

因爲在關東軍看來,整個中國的長城以外地區都應該是他的勢力範圍。而且這個所謂的蒙疆自治政府和所謂的蒙古自治軍,不僅是自己一手組建的,就連武器裝備也都是自己提供的。就這樣被中國派遣軍挖去了,關東軍表面上雖說沒有說什麼,但是心中很是不滿意。

同樣,對於被關東軍控制成鐵板一塊的滿洲國,華北方面軍同樣是垂涎三尺。無時無刻不在想着將自己的勢力,伸進滿洲以撈取部分的利益。尤其是熱河這個中國北方最大的煙土產地,華北方面軍自從組建開始就已經盯上了。只是礙於關東軍控制的太嚴密,手一直伸不進去而已。

再加上察北地區,也被關東軍一向認爲是屬於自己的勢力範圍而採取多種手段控制,這讓華北方面軍更加不愉快。眼下這個時候,不算其東京大本營的統一調遣,就是單單利用關東軍形勢不利的機會,參與爭奪對熱河的控制權,爲自己奪取一大塊財源。華北方面軍,甚至是中國派遣軍也會想法子參上一腳的。

熱河是中國北方最大的煙土產地,其所產煙土不僅質量優良而且因爲產量大,再加上關東軍採取的低價收購政策,幾乎相當於沒有成本。在華北主要煙土產地河南大部分還控制在中國軍隊手中的情況之下,熱河對於在華日軍各個方面來說,幾乎就等於一塊肥的流油的肥肉。

煙土是什麼,別號黑金,也就相當於黑色的黃金。誰控制了熱河,就等於給自己搞了一個源源不絕,幾乎是無窮無盡的小金庫。就算爲了利益,華北方面軍對於熱河的局面也不會坐視不管的。

而且就算華北方面軍不參戰,但背後放着這麼大的一坨敵軍,對於任何人來說都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日軍華北方面軍雖說部署相對分散,但日軍依靠佔據的鐵路交通線的優勢,以及一貫的調集兵力還是很容易的事情。而且現在最重要的是華北方面軍,雖然還沒有出動主力師團,但是在實際上已經攙和進來了。

被自己打垮的隸屬蒙疆駐屯軍建制的那些日僞軍,還有現在封鎖外長城一線的日僞軍,都是隸屬於華北方面軍建制的日軍。從這一點上,就已經表明日軍這兩大戰略集團內心雖說勾心鬥角,但出於各自利益以及所謂日本帝國的整體利益正在加快配合速度。日軍現在已經很有可能將關內外,作爲一個整體戰場對待了。

在總部工作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是在郭邴勳有意識的調教之下,眼光已經很長遠的楊繼財很清楚。熱河戰局關係到的並不單單是抗聯或是關內部隊,也不是關東軍自己的事情。這是一場博弈,一場關係到中日戰場上對敵我雙方勢力對比均極爲重要的博弈。

一旦抗聯與關內部隊匯合,對於日軍在中國戰場上的整體佈局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會給日軍在華北的統治帶來什麼樣的危險,日軍高層應該是很清楚的。以日本人一貫的性格來說,他們絕對不會讓危險的局面放任下去。

熱河靠近京津,自明清以來一向是華北平原的門戶,眼下更是連接日軍幾大戰略區的樞紐地帶。一旦熱河有失,不僅日軍在華北的佔領區直接暴露在抗聯的炮口之下,而且關東軍與華北方面軍的交通線北寧鐵路,將會受到嚴重的威脅。這一點,是日軍絕對不可能接受的。

關東軍與華北方面軍的確有一定的矛盾,但那只是各自利益的爭奪。對於消滅中國抗日武裝這一點上,雙方的根本立場並無不同。熱河丟失,損失的不僅僅是關東軍,對華北方面軍的側翼也帶來了嚴重的威脅。

甚至華北方面軍司令部所在地,也是其最核心的統治地帶京津地區,都會直接暴露在抗日武裝的炮口之下。眼下感覺到危險的恐怕不僅僅是關東軍,華北方面軍同樣也會有一種芒刺在背的感覺。

還有,一旦抗聯打通了與關內的直線聯繫。以抗聯的裝備、人員訓練水平,尤其是自身的軍工生產能力。在加上華北地區龐大的人力和物力資源,以及已經在華北遍地展開的十八集團軍,將會對日軍在東北的統治,帶來極爲致命的威脅。

還有一點日本人很清楚,無論抗聯裝備如何的改善,戰鬥力如何的強大。但是有一個致命的弱點,是抗聯始終無法避免的。那就是集中了整個東北主要人力資源的南滿,至少在目前還控制在關東軍手中。目前抗聯所謂的根據地所在地北滿,人口總體基數是整個東北最少的。

對於一支軍隊,一場戰爭來說,裝備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沒有了源源不斷的補充兵員,再好的裝備也沒有人使用。只有死死的保住南滿,切斷抗聯與關內的直線陸地聯繫,抗聯即便是一時佔據上風,也無法改變整個東北的局面。

因爲缺乏有效的兵員補充,將會是他們一個最致命的威脅。這種威脅,甚至還要在其他方面之上。一個人從誕生到能夠扛槍作戰,沒有十六七年是基本上不可能的,這中間還要拋出去一部分不能上戰場的女人。等十六七年的時間下來,黃花菜都早就涼了。那還打什麼仗,大家都去生孩子得了。

抗聯所謂根據地所在的北滿,是整個滿洲人口資源最少,人口基數最小的地方。那裡即便是全民動員,可供選擇的兵員數量也有限。只要將他們死死的封鎖在松花江以北,不讓他們進入人口相對豐富的南滿、吉林一線,缺乏有效兵員補充的他們,實力將會隨着戰鬥消耗,一點點的減弱。

在去年會戰結束之後,關東軍針對目前整個東北的局勢便重新制定的整體戰略。在所謂滿蘇邊境線幾乎已經丟光了的情況之下,原來的北進戰略目標自然再無人提起。而在目前關東軍在戰場上屢戰屢敗的局面之下,反攻北滿徹底消滅抗聯的目標達成在很多人看來,也是一個極其飄渺的目標。

現任關東軍司令官梅津美治郎還是比較現實的人。在這種情況之下,關東軍便制定了將戰線維持在現有地方,死保盛產糧食以及人口密集的吉林至南滿一線。在西滿,在力保南興安一線以南地域,加大對松花江以北抗聯根據地的各種封鎖,尤其是人口的北移。試圖將抗聯困死在松花江以北的北滿。

正是有了這個認識,在加上本身極爲重要的戰略位置。日軍勢必不會輕易的放棄熱河的,勢必要盡其所能保證對熱河的控制。所以楊繼財感覺,無論從哪個方面,日軍華北方面軍早晚都會插手熱河境內的戰事。

關東軍這個戰略目標,楊繼財雖然因爲位置的原因不是很清楚。但有一點他是清楚知道的,日軍在內部雖然也有這樣、那樣的紛爭,但是在對外方面還是一致的。一旦日軍整合關東軍與華北方面軍兩大建制,協調作戰,這場戰役就存在了另外一個變局。而這個變局,很可能就出現在華北方面軍身上。

一號雖說在熱河戰役結束之後,讓挺進軍休整一段時間。但華北方面軍真的出兵的話,這個休整的時間恐怕不會太長。在眼下抗聯兵力已經使用到了極致的情況之下,即便王司令那邊順利的解決掉二十三師團。

但可能加入熱河戰場的迂迴部隊主力、陳翰章所部在下一步的作戰之中,還要牽制奉天、吉林境內的大量日僞軍。尤其是錦州境內的日軍兩個師團,無法也無力投入太多的兵力進入熱河戰場。

如果華北方面軍真的出兵熱河,恐怕作爲主力使用的,還將會是挺進軍。只是儘管知道今後的仗有的自己打的,但是被調離主戰場的楊繼財多少還有些鬱悶。在他看來,熱河畢竟還算不上主戰場。

第四百七十三章 拿的要心安理得第三百八十九章 借窩下蛋第三百九十一章 選址的問題第一章 一切儘可能的手段第五百四十章 海敬清的底氣第五百四十一章 機槍還是火炮?第三百三十三章 百合會第三百章 隋長青的野望第一百七十二章 烽火羣策山(4)第二百六十章 別有用心的楊震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下(3)第三百三十三章 先做小人、後做君子第三百零一章 山田乙三的決定第三百四十三章 頭等大事第二百零一章 飯村穰的忠告第一百一十三章 自私自利的英國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沒有必要去揭舊賬第六十章 最不想看到的結果第四百七十二章 意外順利的敲竹槓第五百二十三章 關東軍的真實意圖第一百七十三章 奇襲(一)第四十八章 蹊蹺的事情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個父親的拜託第二百九十四章 艱難的東線第三百九十二章 國崎登的自以爲第二百二十九章 太原城下第九十四章 選擇第一百一十章 貼近實戰的新兵訓練第十六章 你前面打的太順了第一百八十八章 內山英太郎的思路第四百二十八章 發了瘋的梅津大將第二百五十二章 新京戰場上的絞肉機第四百八十三章 要給予極高的警惕第五十九章 你站着說話不腰疼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的敵情第三十七章 能拔膿就是好膏藥第七十四章 開花結果第二百七十六章 時間緊迫第三百一十五章 海上游擊戰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不信第一百三十七章 真正駕馭這羣鐵馬第三百零二章 新戰法第一百七十一章 全面打響第三百八十九章 千里眼第四百五十一章 都沉住氣第三百七十九章 永遠不要忘記第三百三十章 百分之九十九點九都不行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網大魚第一百八十八章 內山英太郎的思路第一百九十八章 以恐怖對恐怖第一百五十章 風雲突變(一)第四百零四章 搜救戰術第二百五十章 但求問心無愧第三百九十一章 反正我是不用第二百九十三章 生駒林的直覺第五百零二章 德國戰俘的貢獻第三百零三章 不知所措的片山少將第二百六十章 沒有過夠癮的杜開山第一百九十三章 態勢很不好第三百六十章 誤解第一百五十一章 面和心不合的僞蒙軍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百師團的防禦戰術第三百八十六章 這終歸還算是好消息第三百七十三章 戰鬥機部隊之傷第三百一十六章 在堅持一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豫中之戰(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這可都是老骨頭第一百二十二章 關內外的差別第三百零九章 一個都不能少第三百四十二章 以萬變應萬變第二百五十六章 楊震的好胃口第二百零八章 中央第七章 軍婚保護法第262章 也曾和你一樣第一百六十三章 馬春生第三百四十二章 楊震的建議第七十一章 不動如山第九十九章 新式炸彈的威力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們共同承擔第七十六章 你這是敲詐第三百六十五章 江淮戰役(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殺氣第二百章 楊震的擔心第三百五十九章 最後的準備第三百九十六章 天方夜譚?第二百四十二章 快慢機之爭第一章 形勢發展的要求第一百一十八章 談判第八十二章 自食惡果第二百一十一章 敢不敢接下這個任務第一百三十五章 起筆難、破題更難第八十五章 王光宇的思路第一百六十章 鏖戰湯原(7)第一百九十三章 玩的有點大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餘波之掃蕩第269章 親切的感覺第一百八十章 總指揮的批評第三百三十五章 勝利者是不受懲罰的第一百零四章 遇襲第二百零九章 虧了大本的日本海軍
第四百七十三章 拿的要心安理得第三百八十九章 借窩下蛋第三百九十一章 選址的問題第一章 一切儘可能的手段第五百四十章 海敬清的底氣第五百四十一章 機槍還是火炮?第三百三十三章 百合會第三百章 隋長青的野望第一百七十二章 烽火羣策山(4)第二百六十章 別有用心的楊震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下(3)第三百三十三章 先做小人、後做君子第三百零一章 山田乙三的決定第三百四十三章 頭等大事第二百零一章 飯村穰的忠告第一百一十三章 自私自利的英國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沒有必要去揭舊賬第六十章 最不想看到的結果第四百七十二章 意外順利的敲竹槓第五百二十三章 關東軍的真實意圖第一百七十三章 奇襲(一)第四十八章 蹊蹺的事情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個父親的拜託第二百九十四章 艱難的東線第三百九十二章 國崎登的自以爲第二百二十九章 太原城下第九十四章 選擇第一百一十章 貼近實戰的新兵訓練第十六章 你前面打的太順了第一百八十八章 內山英太郎的思路第四百二十八章 發了瘋的梅津大將第二百五十二章 新京戰場上的絞肉機第四百八十三章 要給予極高的警惕第五十九章 你站着說話不腰疼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的敵情第三十七章 能拔膿就是好膏藥第七十四章 開花結果第二百七十六章 時間緊迫第三百一十五章 海上游擊戰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不信第一百三十七章 真正駕馭這羣鐵馬第三百零二章 新戰法第一百七十一章 全面打響第三百八十九章 千里眼第四百五十一章 都沉住氣第三百七十九章 永遠不要忘記第三百三十章 百分之九十九點九都不行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網大魚第一百八十八章 內山英太郎的思路第一百九十八章 以恐怖對恐怖第一百五十章 風雲突變(一)第四百零四章 搜救戰術第二百五十章 但求問心無愧第三百九十一章 反正我是不用第二百九十三章 生駒林的直覺第五百零二章 德國戰俘的貢獻第三百零三章 不知所措的片山少將第二百六十章 沒有過夠癮的杜開山第一百九十三章 態勢很不好第三百六十章 誤解第一百五十一章 面和心不合的僞蒙軍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百師團的防禦戰術第三百八十六章 這終歸還算是好消息第三百七十三章 戰鬥機部隊之傷第三百一十六章 在堅持一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豫中之戰(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這可都是老骨頭第一百二十二章 關內外的差別第三百零九章 一個都不能少第三百四十二章 以萬變應萬變第二百五十六章 楊震的好胃口第二百零八章 中央第七章 軍婚保護法第262章 也曾和你一樣第一百六十三章 馬春生第三百四十二章 楊震的建議第七十一章 不動如山第九十九章 新式炸彈的威力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們共同承擔第七十六章 你這是敲詐第三百六十五章 江淮戰役(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殺氣第二百章 楊震的擔心第三百五十九章 最後的準備第三百九十六章 天方夜譚?第二百四十二章 快慢機之爭第一章 形勢發展的要求第一百一十八章 談判第八十二章 自食惡果第二百一十一章 敢不敢接下這個任務第一百三十五章 起筆難、破題更難第八十五章 王光宇的思路第一百六十章 鏖戰湯原(7)第一百九十三章 玩的有點大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餘波之掃蕩第269章 親切的感覺第一百八十章 總指揮的批評第三百三十五章 勝利者是不受懲罰的第一百零四章 遇襲第二百零九章 虧了大本的日本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