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當務之急

楊震在軍區直屬偵察旅已經全面換裝仿後世八一步槍的情況之下,卻爲部隊下一代步槍出奇的選擇了後世被罵的很慘,在部隊中很是不受歡迎的六三式步槍,並不是單純的爲了眼下還不可避免的白刃戰。

更是因爲六三式步槍的性能還是極佳的,其射擊精度遠遠的超過了一般步槍,無論是威力還是射速在設計出來的年代,都極爲出衆。其性能遠不是想象的那麼不堪,性能不次於AK四十七自動步槍與SKS半自動步槍。而且增加了點射,可以做到既連射,也可以用點射的功能節能彈藥。

至於在後世,這種步槍惡評如潮的原因是這種步槍生不逢時。設計的時候,正趕上大躍進。大規模量產的時候,又正趕上文革動亂。在全國大大小小的兵工廠同時上馬的情況之下,設計時候的規範和標準卻無人監管……

而且各個兵工廠爲了趕進度,粗製濫造不說,還自行簡化大量的必要生產工藝。造成了下發部隊後,這種性能原本不錯的自動步槍事故頻發。導致部隊幾乎無人願意要,甚至喊出了還我半自動這樣的倒退口號來。

在對越作戰時候,也導致了重新換裝五六半自動的部隊,在清一色裝備AK系列以及中國早年援越的五六式自動步槍的越軍時,單兵火力全面落於下風。後來緊急又生產了一批,以及從撤裝後庫存中抽調了一批生產比較規範的六三式步槍,緊急給部分前線部隊換裝。

這些六三式步槍又將五六式半自動步槍換裝後,在對越反擊戰後期作戰中大放光彩。曾經兩支步槍交叉射擊,死死的壓制住越軍一個機槍火力點。只是此時在戰場上的表現挽回了一些聲譽,但已經無力迴天了。

其實這種步槍的性能還是相當的優異的,基本性能上超過美蘇兩國大規模裝備的AK四十七與M十四自動步槍。楊震曾經分別試用過文革前、文革中以及文革後生產的步槍。只能感嘆這支性能優異卻生不逢時的自動步槍不是毀在戰場上,而是倒黴在生產廠之中。

楊震提交給軍工部的圖紙,就是文革前的原始圖紙經過他的老部隊在訓練時候,自行改進的圖紙。別的部隊擅自改動武器,那是罪無可恕。但是在楊震的部隊,是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自行改動槍支的。

而且楊震的那個部隊槍械高手相當多,經過這些人改進的六三式步槍,除了保持原本的高精度射擊水平以及動作可靠等優點之外,早已經沒有了以前的槍托鬆動,機匣、槍管容易變形,甚至射擊時向後冒火星等缺點。

實際上文革前嚴格按照原始圖紙生產的六三式步槍可供更改的設計,除了木託易裂和不能使用五六式自動步槍的三十發彈匣之外並不多。如果後來生產的六三式步槍,都嚴格的按照原始圖紙生產,也許就不會再有自己所瞭解的那樣命運了。

楊震的部隊在執行秘密任務的時候,嫌新換裝的八八式狙擊步槍穿透力小的官兵,又不愛用八五式狙擊步槍。便將八八式狙擊步槍的瞄準鏡裝到六三式自動步槍上,當狙擊步槍使用。因爲無論這支槍有多少的缺點,但是有一個優點是一般的步槍難以比擬的。就是高射速下的高精度。

六三式步槍在設計的時候,因爲作戰環境與中國軍隊曾經經歷過的戰爭環境已經大不相同。在世界上各國普遍裝備了短自動步槍,甚至小口徑步槍。白刃戰幾乎已經不存在的情況之下,以半自動步槍爲基礎設計的類似手動步槍外形的六三式步槍,已經落後於整個世界潮流。

但是在現在,在與受過嚴格白刃戰訓練,其近戰水平可謂世界第一的日軍作戰之中,白刃戰還是很難完全避免的情況之下。這種基於半自動步槍設計自動步槍,絕對正適合眼下的戰場局面。尤其在近戰時,與日軍普遍裝備的手動步槍相比,火力兇悍不說。其三棱刺刀的殺傷力,遠遠超過日軍使用的劍形刺刀。

不過這種步槍雖然性能優異,但並不是眼下最急需的產品。對於部隊來說,現在最急需面對的問題是解決防空武器數量不足,以及選擇一種可以替代已經落後的三七反坦克炮的武器裝備,而不是步槍的升級換代。

與防空武器和無後坐力炮相比,楊震將這種武器的換裝放在了一年之後。而且楊震並不打算全部都在國內生產。楊震已經決定,從美國人支付的現匯中抽調一千萬美元,專門向美國訂購一批此種步槍。而在明年年中,合同結束後所剩餘的保證金也將全部訂購這種步槍。

按照楊震估算,這筆現匯加上合同保證金至少可以購買六十萬支以上的六三式步槍。其數量足可以保證全軍一次性換裝完畢,並保持一定數量的儲備。而替換目前部隊裝備的雜式輕機槍的仿八一式輕機槍,和這種步槍使用的七點六二毫米中間型槍彈纔會最終放在國內。

仿八一式輕機槍爲了裝備直屬偵察旅,早在去年年底前就已經完成了試製。直到此次會戰前,都一直在生產。直到會戰爆發後,爲了保證彈藥的供應,所有生產能力全部轉產彈藥,才最終暫時停止生產。

眼下會戰即將結束,這種輕機槍和PK通用機槍等美國提供的鋼材一到,將完全開始大規模的量產。等到明年年中,從美國訂購的六三式自動步槍一到,將爲全軍集體換裝。到時候,全軍步兵火力將遠遠的超過日軍。

而此次會戰後,除了少量生產的六五、七七等日式口徑子彈以滿足關內部隊需要之外,所有日式子彈將全部停產。部隊的日常訓練,將會暫時使用庫存。而從蘇聯進口的波蘭製造的輕武器,楊震已經決定將在年底與此次會戰繳獲的日式武器一同全部空運延安。

對關內部隊,尤其是晉察冀、太行和山東軍區換裝。以便爭取關內部隊配合,早日打通吉東軍區到關內的陸路通道。楊震現在太需要新的補充兵員了。所有從關內調運的部隊,全部實現空運不僅耗費巨大不說,而且也不安全。早日打通陸地聯繫,纔是最終解決問題的方法。

沒有關內部隊的配合,單憑自己的實力,則很難實現這一目標。現在楊震手下現在是什麼都不缺,最缺乏的就是後備兵員。僅僅三個月的會戰,幾乎使得根據地內所有適齡男子都被徵兵。

要打通與關內的聯繫,幾乎意味着要收復大半個東北。進行這種戰役所付出的代價將會更大,以楊震目前部隊的實力根本就無法實現。這也是楊震爲什麼打亂原有計劃,提前換裝自動步槍的原因。

但眼下,楊震卻並不打算在國內生產。即便美國人的設備全部運到,但是兵工廠的建設還需要時間。在兵工廠將全力生產足夠部隊換裝並有一定儲備的機槍以及將主要精力放在火炮生產情況之下,向美國訂購步槍楊震覺得還是適合的。

隨同美國商業代表團一同返回重慶,並將一同返回美國監督合同執行並順便治病,外加劃拉人才的彭定傑已經將這種步槍的原始圖紙攜帶走。這邊測試只是爲了拿出一個讓大家信服的數據。對於這種自己親手“設計”的步槍,楊震自信心還是有的。畢竟這是他曾經使用過的步槍。

而且在楊震看來,自己的兵工廠現在既無能力,也無足夠的原材料在一年之內生產出全部滿足自己需要的六十萬支此種步槍來。除了美國這種輕輕鬆鬆,保質保量的在一年之內就可以生產幾百萬支步槍的國家,世界上也沒有那個國家有這個生產能力。

雖說自己需要付出一部分寶貴的外匯,但是卻爭取到了換裝的時間。而且對於所有武器來說,生產數量最大,裝備數量也最多的輕武器是最不需要保密的。因爲在戰場上隨時都可以繳獲這種武器。

雖說此次從美國訂購了大批的軍工設備,尤其其中還有一批世界一流的削切機牀和衝壓設備。但是軍工的成長是一個相當緩慢的過程。拔苗助長,只會讓這款也穿越的步槍重蹈在後世的覆轍。

甚至在送彭定傑上飛機的時候,楊震悄悄的叮囑過彭定傑這支步槍的原始設計,一個銷釘都不能更改。自己怎麼設計的,到了美國人那裡就怎麼生產。美國人雖然還未同意向自己出口武器,但是皮爾遜少校已經答應讓自己父親家族幫助斡旋。

因爲楊震已經答應這批數量高達六十萬支的步槍中的一半,也就是三十萬支,將由其父親家族佔據了相當一部分股份的柯爾特武器公司生產。至於其他的,楊震準備從溫切斯特公司訂購。

輕武器的換裝已經有了一個長遠的計劃,對於軍工部來說,三七反坦克炮的替代品,尤其是在大規模的軍工建設即將展開的情況之下,所急需的防空裝備,現在卻是已經成了當務之急。

所以,楊震急於催促軍工部迅速的拿出一個結果來。以便爲明年年中後的大戰做準備的同時,也保護好即將興建的軍工廠、鋼鐵廠、汽車製造廠、坦克製造廠,以及飛機制造廠和煉油廠。還有未來規劃中的油田、發電廠等一系列重要目標和大城市。

第二百五十六章 楊震的好胃口第五十二章 配角兼主角第一百三十三章 小妹的誤會第四百零七章 一次全部解決第一百八十七章 亂戰的開局第三百八十五章 後世不忘、前世之師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術調整第十四章 男人二字不是嘴上說說的第六十四章 皮爾遜的勸說第二十五章恐怕是一枚苦果第四百四十二章 對他就這麼有信心?第七十二章 內山英太郎的嗅覺第四百七十三章 拿的要心安理得第五十章 日軍的增援第十章 自信的波田重一第九十五章 益子重雄第一百一十章 貼近實戰的新兵訓練第三十八章 軍中無戲言第239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五百一十五章 中央的求援第五十九章 楊震的警告第七十六章 清風店(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主子出面第三百三十二章 談話之決不允許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之喜第二百一十四章 雷厲風行第一百零七章 一戰區的行動第三百一十六章 在堅持一下第三百九十七章 調整編制第一百八十五章 血肉雙城(六)第八十一章 你是在炫耀嗎第一百三十五章 手短的日本炮兵第二百三十章 破記錄第三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準備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力迴天的日軍第四百六十五章 機不可失第二百九十六章 始料不及第三百五十三章 鐵原戰場的僵持第三百五十三章 MG三四機槍的威力第五百三十七章 通遼外圍爭奪戰(一)第七十一章 這絕不是在危言聳聽第一百零七章 一戰區的行動第二百六十二章 餌兒的分量第四百五十九章 很光火的苗致和第一百九十六章 王效明的決斷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醒第三百四十五章 梅津大將的賭注第一百五十七章 楊震的評價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變計劃第三百零一章 山田乙三的決定第三百八十六章 參謀們的野心第五百六十四章 絕不會賴賬第四十四章 殺紅了眼第二百二十二章 隋長青的猶豫第一百八十章 總指揮的批評第一百零一章 恐怖的一幕第二百七十七章 他們就隱蔽在哪裡第十八章 中央的戰略意圖第四百二十六章 真的決定錯了?第三十二章 他是怎麼撐下來的第二百零九章 你不能再帶兵了第三百零八章 魚也要、熊掌也要第二百二十一章 最難啃的骨頭第三百二十二章 溫鳴劍的勸說第八十三章 定策(1)第五百七十六章 激勵士氣的獎與罰第一百一十一章 裝甲兵的擴編第二百三十九章 宣佈任命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死不休第一百二十三章 白宮的意圖第一百八十九章 吃撐到了第三百四十六章 我只不過是一個過客第一百六十五章 說服我要有足夠的理由第一百七十四章 日本人的天分第二十三章 東北王?第一百五十六章 判斷失誤第四百七十二章 作繭自縛的日軍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力迴天的日軍第二百四十七章 交易還是敲詐第一百三十章 苦怕了的關內部隊第三百九十八章 這一戰的長遠影響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能打架的部隊還能打仗?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能打架的部隊還能打仗?第一百九十四章 超出判斷的對手第三百八十一章 這是原則問題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的敵情第一百三十六章 險棋第七十九章一場經典的夜間伏擊戰(2)第二百八十九章 機會到了第四百六十二章 突襲與斬首第八十一章 你是在炫耀嗎第四百一十七章 郭邴勳的往事第三百七十四章 江北之行第一百零九章 更要成爲動力第一百六十九章 鐵路輸送第三十八章 軍中無戲言第二百九十章 松田崗的決勝手段第八十三章 形勢變化第四百一十四章 無法壯士斷腕第三百四十二章 因爲我們都是軍人
第二百五十六章 楊震的好胃口第五十二章 配角兼主角第一百三十三章 小妹的誤會第四百零七章 一次全部解決第一百八十七章 亂戰的開局第三百八十五章 後世不忘、前世之師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術調整第十四章 男人二字不是嘴上說說的第六十四章 皮爾遜的勸說第二十五章恐怕是一枚苦果第四百四十二章 對他就這麼有信心?第七十二章 內山英太郎的嗅覺第四百七十三章 拿的要心安理得第五十章 日軍的增援第十章 自信的波田重一第九十五章 益子重雄第一百一十章 貼近實戰的新兵訓練第三十八章 軍中無戲言第239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五百一十五章 中央的求援第五十九章 楊震的警告第七十六章 清風店(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主子出面第三百三十二章 談話之決不允許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之喜第二百一十四章 雷厲風行第一百零七章 一戰區的行動第三百一十六章 在堅持一下第三百九十七章 調整編制第一百八十五章 血肉雙城(六)第八十一章 你是在炫耀嗎第一百三十五章 手短的日本炮兵第二百三十章 破記錄第三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準備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力迴天的日軍第四百六十五章 機不可失第二百九十六章 始料不及第三百五十三章 鐵原戰場的僵持第三百五十三章 MG三四機槍的威力第五百三十七章 通遼外圍爭奪戰(一)第七十一章 這絕不是在危言聳聽第一百零七章 一戰區的行動第二百六十二章 餌兒的分量第四百五十九章 很光火的苗致和第一百九十六章 王效明的決斷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醒第三百四十五章 梅津大將的賭注第一百五十七章 楊震的評價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變計劃第三百零一章 山田乙三的決定第三百八十六章 參謀們的野心第五百六十四章 絕不會賴賬第四十四章 殺紅了眼第二百二十二章 隋長青的猶豫第一百八十章 總指揮的批評第一百零一章 恐怖的一幕第二百七十七章 他們就隱蔽在哪裡第十八章 中央的戰略意圖第四百二十六章 真的決定錯了?第三十二章 他是怎麼撐下來的第二百零九章 你不能再帶兵了第三百零八章 魚也要、熊掌也要第二百二十一章 最難啃的骨頭第三百二十二章 溫鳴劍的勸說第八十三章 定策(1)第五百七十六章 激勵士氣的獎與罰第一百一十一章 裝甲兵的擴編第二百三十九章 宣佈任命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死不休第一百二十三章 白宮的意圖第一百八十九章 吃撐到了第三百四十六章 我只不過是一個過客第一百六十五章 說服我要有足夠的理由第一百七十四章 日本人的天分第二十三章 東北王?第一百五十六章 判斷失誤第四百七十二章 作繭自縛的日軍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力迴天的日軍第二百四十七章 交易還是敲詐第一百三十章 苦怕了的關內部隊第三百九十八章 這一戰的長遠影響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能打架的部隊還能打仗?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能打架的部隊還能打仗?第一百九十四章 超出判斷的對手第三百八十一章 這是原則問題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的敵情第一百三十六章 險棋第七十九章一場經典的夜間伏擊戰(2)第二百八十九章 機會到了第四百六十二章 突襲與斬首第八十一章 你是在炫耀嗎第四百一十七章 郭邴勳的往事第三百七十四章 江北之行第一百零九章 更要成爲動力第一百六十九章 鐵路輸送第三十八章 軍中無戲言第二百九十章 松田崗的決勝手段第八十三章 形勢變化第四百一十四章 無法壯士斷腕第三百四十二章 因爲我們都是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