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的敵情變化

就在接到李賀命令的步談機員,在忙着教會這位打定主意參軍的郭大小姐怎麼使用衝鋒槍的時候,通遼城內的戰局隨着抗聯部隊的陸續投入,已經發生了進一步的改變。炮兵的首次參戰,讓各部推進的速度加快了很多。

至上午十一時,抗聯已經陸續攻佔了電廠、老爺廟、圓通寺、南北市場、新開衚衕、僞滿警察署、通遼國民高中、女子實業學校、僞滿中央銀行等通遼城內一些戰術要點,並將日軍守軍殘餘兵力分割爲僞滿縣政府、東泰龍燒鍋、以及李賀當面之敵互不連接的這三大塊。

按照眼前的態勢,最遲明天徹底的拿下通遼縣城基本上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而開魯縣城,已經在十時左右被全面攻佔。只要通遼縣城殘餘敵軍解決掉,那麼已經進行了整整大半個月的通遼戰鬥將完全結束,通遼、林西兩大戰場將連成一體。

但就在通遼縣城戰場的王均,摩拳擦掌準備給城內日軍最後一擊的時候,戰局卻因爲日軍的援軍突然抵達發生了戲劇性的改變。儘管這些日軍援軍,只有部分抵達通遼城內,卻使得城內苦苦支撐的日軍還了陽一般。

畢竟與孤軍作戰相比,援軍的抵達,即便是數量不多,但是對士氣的影響不是一般的大。而且在日軍援軍抵達之後,城內敵我有生力量對比,也發生了相當的轉變。抗聯原本絕對的兵力優勢,一下子下降了很多。

面對着新出現的敵情,陳翰章不得不調整部署。將已經完成對通遼與開魯之間敵軍圍殲,正在補充油料準備按照計劃南下的裝甲旅步兵團一個營,一個裝甲偵察連,以及縱隊直屬警衛營的一個連,被以最快的速度投入通遼縣城爭奪戰。

甚至押運王光宇補充給陳翰章彈藥和物資的一個營,剛一下車就陳翰章扣了下來,投入到了縣城戰場。而在他們身後,二百餘名已經完成甄別和動員的僞滿軍俘虜中身體比較好的,也發放了武器彈藥,隨時準備編入部隊投入戰場。

同時抽調縱隊最後的預備隊中的裝甲旅裝甲、步兵偵察連各一個,三師直屬偵察營的兩個連,騎兵旅直屬偵察連,裝甲旅一個坦克連,清剿自己縱深跑的到處都是,甚至危害到了野戰醫院安全的日軍援軍。

本來隨着日軍的抵抗逐漸瓦解,大部分地區已經逐漸平靜下來的通遼縣城。伴隨着敵我雙方新的部隊投入戰場,又一次響起了密集的槍炮聲。而原本已經徹底平靜下來的通遼城外,也響起了斷斷續續的槍聲。

對於陳翰章將自己押運物資的一個營扣下,王光宇倒是很理解。原因很簡單,兵力不足的事情,他王光宇也曾經遭遇過。不過僥倖的是,在解決了二十三師團主力之後,他與後方的直線聯繫已經打通,能獲得兵力補充。

所以在接到陳翰章這種實際上也是變相求援的要求之後,王光宇很大方的不僅沒有追回這個營,還從自己已經不多的預備隊之中,給陳翰章又抽調了兩個營,湊足了一個團。外加配屬的兩個一百毫米炮兵營,一個一零七火箭炮營和一個野炮營,以及一個騎兵營。

並主動提議,讓陳翰章將那些僞滿軍俘虜送到他這裡來,由他這邊甄別之後,在挑選一批作爲補充兵員。他這邊緊鄰關內兩大軍區精華組成的挺進軍,別的借光借不到,政工人員數量倒是很充足。

陳翰章將僞滿軍俘虜和勞工都送過來,可以在短時間之內完成甄別。儘可能多的補充進部隊,也可以有效的解決兩部,都出現的兵力不足問題。至於勞工,雖說無法短時間之內培訓成合格的兵員,但畢竟他那裡有相對穩定一些的後方。

送到他那裡去,陳翰章可以不用帶着這麼大的一個包袱行軍、作戰。陳翰章所部下一步的行動總部還沒有確定,萬一還要執行穿插任務,這幾萬勞工可就只能丟下了。同時他那邊的物資數量,要比陳翰章這邊充足一些。將勞工轉運到他那裡,也可以節省轉運的時間和運力。

對於王光宇實際上想從這批僞滿軍俘虜之中,想要分上一杯羹的想法,陳翰章很痛快的便答應了。人家在日軍兩個師團大兵壓境的情況之下,劃撥給自己一個足足一個建制團兵力,以及部分的炮兵和騎兵,這個人情不可謂不大。

況且這些僞滿軍俘虜加在一起數量也不小,自己這邊也消化不了。自己這邊政工人員不足,短時間之內無法完整甄別。不甄別,就無法補充部隊。與其這樣還不如送到他那裡先甄別之後,大家一人一半,也算是皆大歡喜。

而對於陳翰章來說,要將全部精力放在戰局變化上的他,現在也沒有多少時間與王光宇在這點小事上扯皮。有那個閒暇時間,還不如思考這麼應對戰局的變化。更何況這次新出現的敵情,不僅僅是對於自己,就連對於下面的部隊也是一種考驗。

這次日軍援軍之所以能夠繞過陳翰章在雙遼、科爾沁左翼後旗、庫倫旗警戒線,不僅突然出現在通遼縣城之內,甚至還有一部分人還跑到了十八師的後方,是因爲他們出動的兵種有些特殊。既不是裝甲兵、也不是騎兵,更並非步兵,而是第一次出現在東北戰場的傘兵。

儘管眼下的通遼戰局,陳翰章自認已經是板上釘釘,別說小股援軍根本就無法改變局面。就算是第五師團全軍出動,按照眼下的戰局發展,等到了通遼一線,十四師團的屍骨早就都涼透了。

但現在畢竟是面對一個之前從來沒有遭遇的過的新兵種作戰,怎麼樣應對還需要自己慎重的考慮。此次會戰之前,總部曾經下發過關內日軍在中條山會戰時期,日軍投入的少量傘兵作戰使用的戰術。提醒各級指揮員,一定要注意在作戰之中對日軍傘兵進行防範。

爲了提醒各級指揮員注意,在調動東北之後一直沒有露面的日軍這一新兵種。總部還下發了通過蘇聯方面搞到的德軍傘兵在歐洲戰場上的幾個戰例,以及一號親自制定的打傘兵作戰方案。

但之前因爲日軍傘兵一直沒有參戰,陳翰章也有些大意了。將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東邊中長鐵路沿線日軍和南邊的第五師團身上,甚至是奉天的日軍身上,壓根就沒有想過日軍傘兵第一次出現,會落到自己的頭上。

當日下午二時左右,自通遼戰役打響就始終沒有出現過的日軍飛機,突然大批的光臨通遼戰場。只是這些飛機投擲下來的即不是炸彈,也不是給日軍補充的給養,而是實實在在的全副武裝的人。

近八十架日軍運輸機和轟炸機,分三個批次從雙遼方向進入通遼上空。儘管陳翰章所部的高射炮兵反應速度奇快,接到雙遼方面的通報便已經做好戰鬥準備。並以猛烈的高射炮火和高射機槍火力,沿途擊落了在一千五百米高空飛行的十一架搭載傘兵的運輸機和轟炸機。

但是因爲陳翰章所部的高射炮,都是隊屬二十三毫米小口徑高炮和十四毫米高射機槍。射速雖快,但是射程卻並不算太高。再加上之前日軍的飛機從未出現在戰場上過,大部分師以下部隊,甚至部分的師屬高炮部隊的高射武器,都被拉到前線作爲地面支援火力參戰。

而且雖然自通遼作戰打響之後,腦袋頂上就沒有出現過日軍的航空兵。但是沒有出現,並不意味着不用做防備。通遼戰場,不是單單就一個通遼縣城。還有在科爾沁左翼中旗境內的彈藥和物資囤積點,開魯戰場,通遼縣城正北方向的炮兵集羣,以及南下部隊的防空需要。

所以陳翰章所部的高炮,除了總部所屬的高射炮團還握有一定的機動部隊之外。大部分的高射炮兵,都是以連爲建制分散在整個戰場上。部署的也很分散,短期內集中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儘管提前接到雙遼方面的通報,但是來得及參戰的高射炮兵,只有原來部署在雙遼至通遼公路沿線的十八師高射炮兵營的一個雙二十三毫米高炮連。縱隊直屬高射炮團三七高炮、五七高炮各一個連,五十四團十四毫米高射機槍連的一個排。

以及部署在通遼縣城周邊的十八師兩個雙二十三毫米高射炮排,一個由繳獲的兩挺日軍十三毫米高射機槍,一門九八式二十毫米高射機關炮和一門八八式七五高炮,組成的臨時高射炮連,以及一個雙十四高射機槍排。

而且這些部署在整個通遼縣城周圍的高炮部隊,本身也很分散。所以儘管對空火力,因爲裝備的因素異常兇猛,但是擊落的日軍飛機數量並不多,而且也未能讓日軍放棄空投的企圖。

在被擊落的十一架之後,剩餘的六十二架轟炸機和運輸機,在整個西遼河以南地區,以通遼縣城爲核心,空投下了七百餘名傘兵。但在高射炮火的干擾之下,只有半數多一些被空降到了通遼縣城之內。

在降落的過程之中,又有相當部分被地面火力殺傷。但儘管安全降落到通遼縣城內的日軍總數只有三百人多一些,而且因爲傘降,降落的範圍也分散的通遼縣城內外到處都是,但是對戰局的影響卻是不可低估。不僅僅是增加了日軍守軍兵力,以及讓原本相當低迷的守軍又重新振作起來的簡單問題。

重要的是新的日軍部隊抵達,拖延了戰鬥結束的時間。最爲重要的是,對整個戰局造成了不小的影響。更何況眼下還沒有摸清楚此次增援通遼的日軍傘兵,只有眼前的這些,還是還有後續第二梯隊。

如果還有第二梯隊,那麼這些隨時可能出現的新敵情,會牽扯到陳翰章整體兵力部署調整。同時如果這些傘兵只是關東軍發起全線反擊的前奏,他們的出現預示着日軍對通遼戰線全面反擊的開始,那麼更是會牽扯到陳翰章下一步戰鬥的部署。

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國利劍第一章 楊震的秘密行動第二百八十八章 斯大林鐵錘第一百五十一章 楊震最強勁的對手第四百零二章 王德耀的機會第七十九章 清風店(三)第二百一十章 蘇英奇的感受第一百一十五章 壓力與陰影第二百五十章 先弱枝杈、再掘主根第一百九十章 七十二師團的覆滅(二)第二百二十章 按時起爆第四十章 龍入大海 (7)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醒第三百六十七章 日軍唯一的好消息第五十一章 震 撼第四百九十三章 肉疼的郭邴勳第三百四十八章 死命令第八十章 一場經典的夜間伏擊戰(3)第一百八十九章 馬鳳岐的意圖第五百零五章 對楊震又愛又恨的德國人第七十七章 堅持第四十章 偷雞不成蝕了老本第230章 發了瘋的日軍第一百五十四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五十四章 打的是我們的臉第二百七十二章 打得贏、不變色第三十三章 我們不能連鍋都端走第二百七十章飽帶乾糧、晴備傘第二百一十章 艱苦的東線第三百四十九章 絕不拋棄第一百零三章 後手如何第一百三十章 正式宣告第三十四章 這場戰鬥來的晚了第二百二十章 決定第六十八章 奔襲(1)第九十八章 站在門檻處的日軍第三百四十章 心理戰第八十章 迂迴部隊遭遇的麻煩第三百五十七章 心思與調整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二人選第十三章 爲了活下去第一百四十三章 沒有辦法的辦法第三百零九章 進攻、進攻、進攻第二百一十九章 噩夢第四百零五章 軍銜風波第九十六章 特訓第三百二十章 意志崩潰的日軍第十二章 不想多出一雙眼睛第二十七章 是該調整部署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夯實的基礎第三百八十八章 能買到飛機的原因第五百二十三章 關東軍的真實意圖第二百四十章慎重、再慎重第二百一十二章 想要打臉的日本海軍第十五章 什麼叫做真正的變態第六十五章振奮人心第一百四十一章輝煌的開端(9)第二百九十章 太平我不來第九十七章 楊震的警覺第一百九十二章 另外一種堅持第三百七十五章 他似乎沒有弱點第一百二十一章 重任第四百二十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九十二章 還是搞錯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日軍出乎楊震意料的反應第三十五章 毒氣障礙第五百零六章 頭疼的李延平第一百九十二章 日軍出乎楊震意料的反應第二百三十章 破記錄第三百七十五章 我們的手太短第三百三十六章 遼西之戰(四)第三百四十八章 田中新一的答覆第三百二十四章 新的攻勢第三百七十八章 有舍纔有得第三百七十一章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第一百五十一章 決定第一百八十一章 楊震心中的壓力第三百八十四章 心事向誰述第一百二十六章 並不受歡迎的T三四第一百八十三章 他就是來攪局的第一百二十五章 東進(4)第一百零一章 餘波之兩利之請求第一百二十三章最急需的東西第二百五十九章 態度堅決第四百零四章 江北的新要求第四百一十三章 賭和賭還是不一樣的第一百三十章 血戰天津(三)第七十七章 堅持第四百七十三章 疏漏第三百六十二章 兩個女兵第八十九章 就坡下驢的楊震第一百九十六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四百二十一章 繼續你沒做完的事第二百六十三章 決戰序幕第二百三十七章 楊震的最終目的第一百三十五章 交待第三百六十九章 我們都會打到底第三章 郭邴勳的不同建議第三百八十七章 你們同意我就認賬第二百九十一章 失去了大部分的底牌
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國利劍第一章 楊震的秘密行動第二百八十八章 斯大林鐵錘第一百五十一章 楊震最強勁的對手第四百零二章 王德耀的機會第七十九章 清風店(三)第二百一十章 蘇英奇的感受第一百一十五章 壓力與陰影第二百五十章 先弱枝杈、再掘主根第一百九十章 七十二師團的覆滅(二)第二百二十章 按時起爆第四十章 龍入大海 (7)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醒第三百六十七章 日軍唯一的好消息第五十一章 震 撼第四百九十三章 肉疼的郭邴勳第三百四十八章 死命令第八十章 一場經典的夜間伏擊戰(3)第一百八十九章 馬鳳岐的意圖第五百零五章 對楊震又愛又恨的德國人第七十七章 堅持第四十章 偷雞不成蝕了老本第230章 發了瘋的日軍第一百五十四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五十四章 打的是我們的臉第二百七十二章 打得贏、不變色第三十三章 我們不能連鍋都端走第二百七十章飽帶乾糧、晴備傘第二百一十章 艱苦的東線第三百四十九章 絕不拋棄第一百零三章 後手如何第一百三十章 正式宣告第三十四章 這場戰鬥來的晚了第二百二十章 決定第六十八章 奔襲(1)第九十八章 站在門檻處的日軍第三百四十章 心理戰第八十章 迂迴部隊遭遇的麻煩第三百五十七章 心思與調整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二人選第十三章 爲了活下去第一百四十三章 沒有辦法的辦法第三百零九章 進攻、進攻、進攻第二百一十九章 噩夢第四百零五章 軍銜風波第九十六章 特訓第三百二十章 意志崩潰的日軍第十二章 不想多出一雙眼睛第二十七章 是該調整部署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夯實的基礎第三百八十八章 能買到飛機的原因第五百二十三章 關東軍的真實意圖第二百四十章慎重、再慎重第二百一十二章 想要打臉的日本海軍第十五章 什麼叫做真正的變態第六十五章振奮人心第一百四十一章輝煌的開端(9)第二百九十章 太平我不來第九十七章 楊震的警覺第一百九十二章 另外一種堅持第三百七十五章 他似乎沒有弱點第一百二十一章 重任第四百二十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九十二章 還是搞錯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日軍出乎楊震意料的反應第三十五章 毒氣障礙第五百零六章 頭疼的李延平第一百九十二章 日軍出乎楊震意料的反應第二百三十章 破記錄第三百七十五章 我們的手太短第三百三十六章 遼西之戰(四)第三百四十八章 田中新一的答覆第三百二十四章 新的攻勢第三百七十八章 有舍纔有得第三百七十一章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第一百五十一章 決定第一百八十一章 楊震心中的壓力第三百八十四章 心事向誰述第一百二十六章 並不受歡迎的T三四第一百八十三章 他就是來攪局的第一百二十五章 東進(4)第一百零一章 餘波之兩利之請求第一百二十三章最急需的東西第二百五十九章 態度堅決第四百零四章 江北的新要求第四百一十三章 賭和賭還是不一樣的第一百三十章 血戰天津(三)第七十七章 堅持第四百七十三章 疏漏第三百六十二章 兩個女兵第八十九章 就坡下驢的楊震第一百九十六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四百二十一章 繼續你沒做完的事第二百六十三章 決戰序幕第二百三十七章 楊震的最終目的第一百三十五章 交待第三百六十九章 我們都會打到底第三章 郭邴勳的不同建議第三百八十七章 你們同意我就認賬第二百九十一章 失去了大部分的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