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這是拿未來做賭注

只是目前日軍部署在新京以北的關東軍兵力數量,完全足夠來一個全線反擊。如果關東軍集中大部分的兵力實施全線反擊,那麼抗聯的部分優勢將會被抵消。眼下日軍如果反擊,恐怕就不是出動一個兩個師團,那將絕對會驚天動地。

從整個戰局來判斷,如果日軍集中優勢的兵力和裝備,從陳翰章身後強行突破的同時。以相當部分的兵力通過通遼強行向林西增援,那麼無論是王光宇還是陳翰章來說,都將是極爲不利的。從目前日軍部署在新京以南的兵力數量來看,他們是絕對有這個能力和底氣的。

而以日軍在關內的一貫的作戰風格來看,日軍的反擊絕對不會只選擇一個方向。而且對於日軍來說,如果能消滅掉包含了抗聯大部分裝甲力量的陳翰章與王光宇所部,不僅能保住整個西滿地區,打破抗聯打通與關內取得陸路聯繫的企圖。

一旦王光宇和陳翰章兩部受到重創,不僅僅意味着此次戰役的失利,而且抗聯也將失去整個裝甲力量的百分之六十左右的實力,這無疑對於抗聯乃至全軍來說,都將是一個極其嚴重的損失。

不僅僅是裝備恐怕短時間之內無法補充,單單就是坦克兵的損失,就是短時間之內難以彌補的。畢竟是在蘇聯和法國留學過的,雖說沒有真的接觸過這些鋼鐵巨獸,但是兩位老帥的眼光要開闊的多。對於裝甲兵的使用和建設,也有一定的瞭解。

這些技術兵種,不是發一杆槍經過三個月的訓練就能上戰場的。本身不僅要求一定的文化素質,而且其訓練時間也要比普通的步兵要長很多。一旦受到重創,將會對抗聯發展極爲不利。這還不算炮兵、騎兵等其他兵種的損失。

而且日軍還有可能利用抗聯最精銳部分損失的機會,全面反擊北滿根據地。與作爲工業化國家,以及擁有大量人力資源,可以快速的動員大批部隊的日本相比,抗聯雖說眼下裝備爲全國之冠,但是持續作戰能力與潛能還是太弱了。

眼下抗聯根據地的人力和物力都已經動員到了極致,可日本包括中國本土戰場在內,也只不過相當於伸進來半條胳膊。而且有着完整工業化體系和動員體系的日本,可以在短時間之內隨時補充損失的裝備。通過動員,也可以在將損失的兵員,在短時間之內補充完畢。

而抗聯是被打掉一件重裝備,就永久損失一件。這些裝備對於抗聯來說卻是損失掉了容易,但是再想補充就很困難了。戰場上決勝更多的是在戰場外的因素,在現代戰爭之中工業基礎決定了國力,更決定了一個國家的軍事實力。對於楊震這種拿着自己未來做賭注的舉動,兩位老帥都很不贊同。

只是對於兩位老帥臉上的微微變色,楊震卻是沒有在乎而是繼續道:“所以我的打算是,如果日軍真的選擇這個方向全力反擊的話,陳翰章所部立即調頭全力向梨樹、懷德一線突擊。而此刻在新京以北的馬春生所部,將來一個九十度的調頭與杜開山所部形成鉗形攻勢,給日軍來一個反包圍。”

“而目前還在南興安至於王爺廟一線的杜開山所部,將全力插向東南方向搶佔開魯,並接替陳翰章所部在通遼的攻勢。並對日軍側翼,實施攻擊。同時以不少於一個團的兵力,強行插向雙山。“

“同時在這條路線上,我爲日軍準備了一道盛宴。一百五十架的輕重轟炸機,兩個戰鬥機大隊。以及三個一二二火箭炮兵團,兩個一五五榴彈炮團和一個日式加農炮團,準備在日軍反擊路線上形成三道地空火力網。再加上陳翰章、馬春生所部的騎兵、坦克,足夠日軍好好的喝一壺了。”

“咱們的人力不足,那就拿火力填補。只要能完成此次作戰目標,就是這一仗之後,我們手頭的所有油料與彈藥儲備都消耗一空,我們也都認了。只要有人,有了基礎,我們可以製造。但沒有人,一切就無從談起。”

“我在來之前,杜開山曾經三次要求將七十一師團殘部移交給預備隊或是嫩江軍區部隊,自己則率領主力南下搶佔魯北,掩護陳翰章的側翼,只不過我一直沒有同意而已。如果漏洞堵上了,還怎麼讓一頭嗅覺靈敏的餓狼上當?”

“如果日軍全力增援林西一線,那麼陳翰章所部將讓開通遼,直插康平一線。以其裝甲部隊的優勢,在航空兵的配合之下,將日軍增援部隊堵在康平至梨樹之間,並擺出一副隨時南下奉天的動作來。”

“杜開山則後續跟上,除了以部分兵力接替陳翰章在通遼、開魯的攻勢之外,主力與陳翰章配合圍殲日軍反擊部隊。不過杜開山所部究竟用到那個方向,還需要根據整個戰場上的形勢變化在進行適當的調整。”

“但是現在對於我來說,唯一有些撓頭的是日軍到目前還沒有行動。這個進入新京的師團,是目前日軍唯一的動作。他們究竟會選擇哪個方向進行反擊,我們現在還無法徹底的摸清楚。日軍進入新京這個師團到底是來協防的,還是有其他的目的,暫時我還無法做出準確的判斷。”

“但是有一點,我們應該清楚。日軍此次調一個師團進新京的舉動,絕對不是孤立的。老首長說的對,日軍沒有那麼的膚淺,眼皮子只盯着新京看。也許日軍調一個師團進入新京,實際上已經是在爲全線反擊做準備。”

“不過對於關東軍來說,新京卻是絕對的重要。新京雖說現在戰略地位已經下降,但是其政治地位還在。一旦新京丟失,也就意味着日軍在東北的統治徹底的失敗。這個代價,不是關東軍還有梅津美治郎能夠承受得了的。尤其是眼下正值德意日三國組建聯盟的時候,這個時候新京丟失,將會引起德國與意大利對日軍的能力懷疑。”

“實際上,新京儘管已經成爲一道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因爲我軍目前的根據地,已經前推至松花江一線,就是此次我軍失敗,退回松花江以北,那麼新京距離我軍與日軍的對峙線也是相當的近,新京可以說始終處在我軍的炮口之下。”

“只要我們願意我軍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尤其是在冬季松花江封凍期間,日軍失去了這道可以利用的天塹,就更加方便了我軍作戰行動。冬季封凍的松花江,其冰層的厚度足以讓坦克和重炮順利通過。”

“日軍如果要保證新京的安全,就勢必要在這裡駐守大量的部隊。將相當一部分的兵力,駐守在一個點上,被牽制在這裡,這是關東軍最不情願的。但是現在的這個時候,無論是關東軍還是日軍大本營,都承擔不起丟失新京的代價。”

“新京的得失,甚至還關係的日本軍部能不能真正在掌握住日本本土的權利。也就是說,新京的得失,還關係到日本本土的政治走向。就算關東軍不想守新京,但是他們的大本營也會逼着他們死守到底的。對於新京這樣的一個政治象徵極大的城市來說,日本人是不會不在乎一城一地得失的。”

“而且新京一旦丟失,對於僞滿政權可以說是一個毀滅性的打擊。不管僞滿政權裡面摻雜了多少日本人,實際的控制權在誰的手中,但他們是關東軍統治東北的基礎。一旦僞滿政權垮臺,對於關東軍來說,損失將會更加慘重。”

“所以雖說新京眼下在軍事上,已經沒有太大的意義。但是在政治上,日軍是絕對不會輕易放棄的。中國抗戰,可以以空間換時間。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放棄南京、武漢。因爲只要南京、武漢的丟失,對中國的政治格局產生不了致命的影響。”

“但是對於日軍來說,新京他們是絕對不會放棄的。那裡不僅僅關係到的他們所謂皇軍的赫赫軍威,對日本國內的政治走向影響更是深遠。只不過對於日軍來說,被動死守不會是他們的風格,以攻代守纔是他們真正的風格。”

楊震點了點地圖上的挺進軍所在的位置道:“所以兩位老首長,我才希望挺進軍能夠加快戰鬥的進程。然後向北與王光宇所部靠攏,以便王光宇能騰出手來,集中更多的精力去搶在日軍全面反擊發起之前,解決掉這個二十三師團。”

“只要二十三師團解決,那麼我軍整盤棋就徹底的活了。我們可以騰出一隻手來,或是東進或是南下。無論日軍選擇的反擊方向在哪裡,我們都可以遊刃有餘,放開手來和日軍好好的玩一場棋局。”

“而且只要解決掉二十三師團,從北滿根據地到熱河的地面交通線將全部打通,後方的物資前送也要方便的多。說實在的,眼下全憑空運的做法,對我們後勤的壓力的確很大。油料、運輸機的消耗,都幾乎達到了我們可以承受的極限。如果長時間這麼下去,將會影響到我軍後續作戰能力。”

對於楊震希望挺進軍這邊能夠加快進度的想法,一邊的政委看着地圖思考了一下道:“楊震同志,你說的我們瞭解。但是你也要考慮我們目前的困難和部隊的實力。的確我們所面對的日僞軍,兵力遠少於你們各部當前之日軍。但是兩軍之間的差距,你也要考慮到。”

“說實在的,我們也着急想着儘早解決當面之敵。這不僅僅是整個戰局的需要,也是後勤補給方面的需要。你們手頭的運輸機有限,挺進軍近十萬大軍就是什麼都不做,每天單單耗費的糧食就是一個天文數字。如果這些糧食以及補充的彈藥和裝備,全部依靠空運,你們也承擔不起這個消耗。”

“但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事情還是要一步步的去做。這樣吧,你給王光宇解決這個二十三師團的時間是多少?司令員和我,在綜合考慮一下。看看怎麼樣才能儘快的解決掉我們當前之敵。”

第五十七章 脫困第八十五章 我們不挑食第二百六十八章 夜幕下的血戰第三十七章 龍入大海(4)第四百章 在中國被慣壞的日軍第二十二章 第八師團的新戰術第二百七十九章 牛肉的價值第239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四百六十五章 秋風掃落葉第三百四十三章 這個女人不簡單第二百零一章 風雲驟起第六十五章 首戰(1)第五百六十五章 必須做到的第四百五十九章 很光火的苗致和第七十九章 清風店(三)第四百四十二章 至關重要第五百五十四章心理崩潰的日軍第三百四十二章 楊震的建議第一百七十九章 近距離伏擊戰第二百一十章 莫斯科一九三九第一百一十八章 談判第三百七十五章 我們的手太短第四百一十八章 杜開山的壓力第一百零二章 自己把自己搞亂的日軍第七章 被先開刀的第十師團第一百零九章 噩耗第二百一十四章 求援第三百九十二章 國崎登的自以爲第九十二章 以菜論勢、以酒喻人第三百九十六章 天方夜譚?第三百零一章 不要再討論了第二百六十三章 輿論戰的背後第四百三十五章 危害第三百六十四章 江淮戰役(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真正駕馭這羣鐵馬第六十七章 瞬息萬變的戰局第二百一十二章 想要打臉的日本海軍第五百二十九章 日軍的新戰法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滿意的松田巖第三百七十二章 南太平洋上的漣漪第四十二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五百三十八章 通遼外圍爭奪戰(二)第三百九十六章 夜間精確轟炸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爭就是風險第三百一十六章 牧達夫的感覺第四百六十七章不一樣的味道第八十六章 心中最大一塊石頭第四百九十四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十四章 炮戰的結果第268章 保密第八十八章 毒計(1)第二百零九章 激動與等待第一百二十三章 野路子與正規化的衝突第三百五十七章 苦心經營的梅津大將第二百一十章崔四虎的感覺第二百七十三章 應變第三百六十四章 影響之算計第二百六十三章 最好的選擇第二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心病第一百四十八章 我是感覺不正常第二百二十七章救援(一)第二十三章 一鼓作氣的戰略設想第四百三十五章 危害第四百七十五章 因果關係第一百六十六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三百章 把你的想法都說出來第二百零四章 調整第二百六十三章 決戰序幕第二百七十九章 和平安寧第一百零七章 人才的問題第七章 軍婚保護法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醒第一百五十章 損失和代價第五百三十八章 通遼外圍爭奪戰(二)第一百一十四章南下(4)第二百二十三章 嗅覺靈敏的蘇聯人第二百二十一章 速戰速決第二百五十八章 我心裡有一個標準第三百八十六章另外一種因禍得福第一百七十四章 奇襲(二)第七章 被先開刀的第十師團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線撤退的第三軍第五百四十二章 還要在放放血第四十七章 黎明(1)第三百五十五章 細節第四百八十二章 漏洞百出的夜間攔截空戰第二百一十章 艱苦的東線第三百一十四章 焦頭爛額的澤田茂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要把我架在火上烤第五百零九章 態度要強硬一些第五百四十章 海敬清的底氣第八十二章 自食惡果第三百八十五章 谷壽夫的野望第一百五十五章 豫中之戰(一)第九十八章 軍歌嘹亮(1)第十三章 爲了活下去第十一章 該死的情報部門第一百四十三章 沒有辦法的辦法第一百二十七章 猶豫第二百八十一章 悲催的關東軍
第五十七章 脫困第八十五章 我們不挑食第二百六十八章 夜幕下的血戰第三十七章 龍入大海(4)第四百章 在中國被慣壞的日軍第二十二章 第八師團的新戰術第二百七十九章 牛肉的價值第239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四百六十五章 秋風掃落葉第三百四十三章 這個女人不簡單第二百零一章 風雲驟起第六十五章 首戰(1)第五百六十五章 必須做到的第四百五十九章 很光火的苗致和第七十九章 清風店(三)第四百四十二章 至關重要第五百五十四章心理崩潰的日軍第三百四十二章 楊震的建議第一百七十九章 近距離伏擊戰第二百一十章 莫斯科一九三九第一百一十八章 談判第三百七十五章 我們的手太短第四百一十八章 杜開山的壓力第一百零二章 自己把自己搞亂的日軍第七章 被先開刀的第十師團第一百零九章 噩耗第二百一十四章 求援第三百九十二章 國崎登的自以爲第九十二章 以菜論勢、以酒喻人第三百九十六章 天方夜譚?第三百零一章 不要再討論了第二百六十三章 輿論戰的背後第四百三十五章 危害第三百六十四章 江淮戰役(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真正駕馭這羣鐵馬第六十七章 瞬息萬變的戰局第二百一十二章 想要打臉的日本海軍第五百二十九章 日軍的新戰法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滿意的松田巖第三百七十二章 南太平洋上的漣漪第四十二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五百三十八章 通遼外圍爭奪戰(二)第三百九十六章 夜間精確轟炸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爭就是風險第三百一十六章 牧達夫的感覺第四百六十七章不一樣的味道第八十六章 心中最大一塊石頭第四百九十四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十四章 炮戰的結果第268章 保密第八十八章 毒計(1)第二百零九章 激動與等待第一百二十三章 野路子與正規化的衝突第三百五十七章 苦心經營的梅津大將第二百一十章崔四虎的感覺第二百七十三章 應變第三百六十四章 影響之算計第二百六十三章 最好的選擇第二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心病第一百四十八章 我是感覺不正常第二百二十七章救援(一)第二十三章 一鼓作氣的戰略設想第四百三十五章 危害第四百七十五章 因果關係第一百六十六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三百章 把你的想法都說出來第二百零四章 調整第二百六十三章 決戰序幕第二百七十九章 和平安寧第一百零七章 人才的問題第七章 軍婚保護法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醒第一百五十章 損失和代價第五百三十八章 通遼外圍爭奪戰(二)第一百一十四章南下(4)第二百二十三章 嗅覺靈敏的蘇聯人第二百二十一章 速戰速決第二百五十八章 我心裡有一個標準第三百八十六章另外一種因禍得福第一百七十四章 奇襲(二)第七章 被先開刀的第十師團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線撤退的第三軍第五百四十二章 還要在放放血第四十七章 黎明(1)第三百五十五章 細節第四百八十二章 漏洞百出的夜間攔截空戰第二百一十章 艱苦的東線第三百一十四章 焦頭爛額的澤田茂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要把我架在火上烤第五百零九章 態度要強硬一些第五百四十章 海敬清的底氣第八十二章 自食惡果第三百八十五章 谷壽夫的野望第一百五十五章 豫中之戰(一)第九十八章 軍歌嘹亮(1)第十三章 爲了活下去第十一章 該死的情報部門第一百四十三章 沒有辦法的辦法第一百二十七章 猶豫第二百八十一章 悲催的關東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