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影響之算計

其實這位最高當局的這點心術,也真的沒有瞞過那二位。不過明知道其中有鬼,但那位視手中部隊爲**的青海王,對於不僅擴大了實力,還能撈到地盤這樣的好事,自然也樂不得的。尤其是一向富庶的隴東,坐困青海與更加貧困隴西的他,早就已經窺視良久。

就算“中央”的想法他很清楚,但自認爲自己實力還是很強,在這面積廣大的西北,即便是中央軍也奈何他不得,所以也並未怎麼在乎。在西北這麼廣大區域作戰,沒有騎兵是不行的。

中央軍裝備雖好,但是騎兵就那麼一點,和自己在西北動手,只能是吃虧而已。他的部隊雖說裝備遠不如中央軍,但是戰鬥意志也不是中央軍能夠相比的。再加上自己部下龐大的騎兵,只要自己不主動惹事,現在自顧不暇的重慶也沒有什麼好怕的。

自己把兒子提拔成少將,擔任看家部隊八十二軍的軍長,成爲全中國最年輕的將軍,重慶也不是啥都沒說,痛快的批了嗎。至於陝北的威脅,很是有些狂妄自大,就連中央軍都不放在眼裡,對於槍少、彈更少的陝北,他就更加不放在眼裡。

這位狂妄的老兄,還打算利用這個機會,爭奪一下甘肅省主席。將自己的勢力範圍,擴充到甘青兩省,也做一回西北王。所以這位老兄即便看到這其中的陰謀味道,非但沒有畏縮,反倒認爲這是自己的一個機會。

在裝備到手之後爲了防止遲則生變,這位老兄的動作可是相當的快。這邊裝備還沒有運到,番號剛剛撥下來,他立即由自己的外甥擔任這個新編成的一二九軍軍長。並從青海保安團,以及自己的根本部隊八十二軍中抽調一部分,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完成編組。

該軍下屬一個編制兩個步兵團、一個騎兵團的新編第一師,下轄三個騎兵團的騎兵第八旅,以及青海省政府直屬保安團改編來的補充旅。同時軍設一個三門制晉造山炮、七門八二迫擊炮的炮兵營,以及一個直屬工兵營。

同時爲了加強這個軍的戰鬥力,這位青海王還將自己的看家部隊,青海保安第一團改編爲該軍直屬特務團。這個軍在編組完畢之後,立即按照軍政部的命令進駐隴東地區。就連重慶配發的武器裝備,都是在隴東就地接收的。

不過這位青海王並不放心這批裝備,都交給自己的外甥。他不僅將所有的六門山炮和所有的炮彈,都全部運回青海,編制爲核心部隊一百師山炮營。還將配發的步槍和輕重機槍,以及絕大部分的彈藥都運了回去。

只給這個軍只裝備了五百支意大利造六五步槍,十挺佈雷達重機槍,還有三十挺佈雷達輕機槍留做門面。剩下的都運回青海,給他的心頭肉八十二軍換裝去,或是留在手中當做壓箱子底的寶貝。

搞的該軍的武器裝備,則還是以當年苦心從西北軍或是晉綏軍手中,弄來或是高價購買的晉造步槍或是老套筒、漢陽造一類的雜牌步槍,甚至有一多半還是老式的十一毫米單發毛瑟步槍。

這麼做一半是對自己外甥不放心,生怕他自立門戶。另外一半,也有繼續向八戰區哭窮,再要一部分裝備的心思。最根本的是在關鍵的時刻,爲保全自己避戰找一個藉口。視軍隊如**的他,可不想爲別人火中取栗。地盤是要的,但是也不希望自己的實力有太大的損傷。

而他在青海這些年苦心經營,倒不是真的缺武器。當年四馬拒孫之戰中,他的部隊從石嘴子軍火庫,僅僅那位東陵大盜自行設廠製造的,性能和質量都說的過去的六五步槍就有六千支。

再加上之前陸陸續續購買的三八步槍,以及河西走廊之戰中從西路軍手中繳獲的一部分可用武器。雖說重武器數量很少,只有十幾門山炮和五六十門迫擊炮。輕重機槍數量也不足,加起來不過幾十挺。

甚至還有一批當年青藏戰爭之中,繳獲藏軍的英制槍械。步槍的數量不僅很充足的,甚至還有相當數量的儲備。雖說這些武器之中,新武器數量不多,很多還是二手或是三手的武器裝備。但至少還沒有混到拿那些彈藥都沒有的武器,去裝備一個新編軍的地步。

不過該軍裝備雖說殘破了一些,該軍的戰鬥力卻不可小視。尤其是該軍有一個三團制的完整騎兵旅,還有一個師屬騎兵團,機動能力極強。除了他看家的王牌部隊,原青海保安第一團之外。充當這支部隊步兵主力的四個保安團,戰鬥力也絕對不容小視。

他在青海窮兵黷武,地皮刮的三尺高養軍,不惜一切代價擴充軍隊。可作爲本身就貧窮的西北一個省,能養活的軍隊還是有限的。再加上“中央”對他們這些地方實力派,番號和編制一向控制的都很緊。眼下他手中的正規編制軍隊,只有一個八十二軍。

儘管他不怕中央軍,但也不代表自己有沒事去摸老虎屁股的想法。中央軍不給番號,他還是不太敢大張旗鼓的擴編自己的部隊。一旦真的和中央軍翻了臉,就算中央軍無暇顧及自己。但是沒有了那中央軍每年十二萬銀元的協餉,他就是擴充起來以青海一地也無法養活這些兵。

他對中央軍是即提防,但也不想翻臉。有些事情也算是服從的,就算不符合自己利益,也不硬來。畢竟與中央政府搞好關係,對自己還是好處相當大的。搞翻臉了,對自己只有壞處沒有好處。

所以他很重視對保安團和民團這些在必要時候,用來補充正規軍,同時又可以避開有心人士猜忌武裝的訓練和控制。畢竟正規軍的數量有限,但是由地方保安費開支的地方保安團武裝,“中央”一向都是不管的。至於民團這種民間武裝,“中央”更不會去管。

青海的保安團,都是按照正規軍訓練的。除了武器裝備差了一些之外。在戰鬥兇狠程度上,並不比青馬正規軍差到那裡去。這些保安團之中不僅有步兵,還有相當一部分是騎兵。甚至青海保安一團與青海憲兵團,還是他手中的兩張王牌部隊。與八十二軍第一百師,都是他的根本部隊。

當然因爲缺乏現代化的軍事培訓體系,整個青馬訓練和作戰水平都很低下,他們的正規軍也沒有強到那裡去。但這些保安團也絕對不是內地,那些一擊即潰的三流都夠不上的同行能夠相比的。與滇軍保安團一樣,都是絕對合格的正規軍後補力量。

這些保安團不僅訓練有素,不輸青馬正規軍。同時都是清一色的同族人,利用宗教爲紐帶死死的與青馬聯繫在一起。這些保安團,在與西路軍、藏軍的作戰之中,也都經過大量的實戰考驗。

也正是有這個條件,他才利用這些保安團爲基礎,在最短的時間之內編成一個軍。並立即東進,以搶佔隴東地盤。而且在加上他從八十二軍抽調出來的部分精銳,這個軍雖然是新編成的,但是戰鬥力並不輸他起家的八十二軍太多。

不過這個傢伙心思算盡,總歸還是起了一點作用。由於該軍表面上的裝備太殘破,實在是承擔不起“中央”對他們的期待。爲了驅使這批表面上是野馬,實際上即是野馬,但同樣也是滑馬的軍隊爲己所用。最終在得了某些好處的有心人士溝通之下,又給該軍補充了一批武器。

只不過對於青馬和寧馬這兩支地方武裝來說,青馬爲了獲得富甲西北的隴東地盤,賣命是肯定的,至少在表面上是配合的。接到調令之後,也立即將調動部隊配合行動。窺視富饒的隴東已久,生怕重慶出現變化的那位青海王,甚至從部隊編組到出動甚至沒用一個月的時間。

但身爲寧夏王的那位老奸巨猾的寧馬,卻始終不肯上套。編制和武器肯定是要的,趁着這個機會擴充實力也是必須的。但是讓他在寧夏方向與陝甘寧邊區搞摩擦,這位視手中兵力爲**的老兄死活都不幹。

對於那位寧夏王來說,青馬的老巢距離陝北太遠。就算捅出什麼簍子往青海一縮,這個時候誰也不會大動干戈的去青海找他算賬。可自己的地盤就在陝北的邊上,一旦打起來倒黴的就是自己。他的部隊與當年裝備奇差的紅軍,交手都從來沒有打勝過。

與已經距離陝北近在咫尺的抗聯飛機、坦克、重炮作戰,那豈不是用不了兩天自己就成了光桿司令了。日本人都不是他們的對手,更何況無論是訓練還是武器裝備,都遠遠不能和日本人相比的自己?

自己就算在擴編一個軍,原本兵力就不多的自己,原本就一個軍的自己,總兵力也是相當的有限。至於自己大哥手中的那個軍,是他的心頭肉,還不能算是自己的嫡系。拿兩個軍的兵力與人家幾十萬裝備精良的大軍作戰,那不是自己找死嗎?

即便到時候青馬肯真的出力,但也肯定不是人家的對手,到時候血本無歸的可是自己。當年四馬拒孫之戰,自己就在這方面吃了大虧。戰爭在寧夏打的,但是好處都被別人給拿走了。

現在面對着戰鬥力遠不是當年那位東陵大盜雜牌軍可以相比的陝北,自己還是老實點爲好。再加上中央軍的一個師,就在寧夏邊上徘徊,更加重了他的疑慮。在這個有槍就有一切,沒有槍就什麼都沒有年頭。

誰知道你們中央軍是不是有讓自己與人家相互殘殺,自己在後邊撿便宜打算。等自己實力消耗乾淨了,你在一舉吞併的主意?這種事情,你們中央軍可沒有少幹。兔死狐悲,一些失去基本部隊的地方實力派的前車之轍,讓這位寧夏王在行動上很是謹慎。

兩千條步槍,就要自己去賣命,那是想都不要想?更何況這個時候,他也不願意擔着挑起摩擦的罪名,更不願意在這個時候得罪陝北。所以編制他是要的,武器裝備和經費,也是一樣不能少,軍隊也要擴編的,但是代替中央軍與陝北方面作戰是死活不幹的。

第三百二十三章 中央來電第三十六章 諸葛亮會第四百四十八章 危害第二章 軍裝和軍鞋第一百九十一章 接受與調整第五章 戲要做足第五十六章 敵蹤初現第一百一十五章 壓力與陰影第二百九十四章 突襲機場第三十六章 最徹底的計劃經濟第三百三十四章 李梅的心思第四百六十章 有殺錯,無放過第一百一十章 餘波之最後餘波第一百三十五章 交待第三百九十三章 名聲大振第三百六十五章 影響之過度反應第一百四十九章 現代化空戰第七十四章 不動如山第三百三十八章 生產建設兵團第一百一十五章 石頭落地第一百四十章 輝煌的開端(8)第二百一十六章 最頭疼的事情第三百四十八章 田中新一的答覆第二百四十四章 新的敵情第七十二章 聲西擊東第四百四十章 沒有辦法的辦法第二百八十八章假虞滅虢?第一百五十三章 植田謙吉的最後瘋狂第一百零七章 人才的問題第六十六章 過於輕敵第一百三十八章 險境第三百二十四章 大本營的判斷失誤第三百四十四章 胡思亂想第二百一十三章 最關鍵的問題第五百六十一章 玉碎準備第一百零二章 我們的計劃更適合第五十六章 敵蹤初現第七十章 沒有什麼可擔心的第一百一十三章 楊震也有打怵的事第二百四十七章 隔閡第三百零六章 聞所未聞第二百一十九章 噩夢第三百三十五章 美國人的意圖第一百三十七章 真正駕馭這羣鐵馬第一十八章 楊震的算計第一百九十八章 地雷的使用是有學問的第五百六十章 囚徒的困境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三百六十五章 江淮戰役(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判斷錯誤第一百二十二章 穩 準 狠第三百二十三章 投降第十八章 計劃(3)第三百六十六章失落的楊震第一百八十七章 亂戰的開局第二百六十五章我只給他們三天時間第三百五十六章 給我兩天時間第二百三十八章 最壞的打算第四百六十二章 囚徒的困境第二十二章 我們的力量很充足第五十一章 震 撼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後一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南下(8)第八十三章給我一個孩子第三百九十一章 選址的問題第二十章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一百七十二章 悲催的艦載航空兵第四百七十九章我沒有那麼大胃口第一百七十三章 烽火羣策山(5)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在一起打第九章 家事之袁芷若的壓力第二百四十五章 強勁的對手第二十五章 岡村寧次的嗅覺第一百六十二章 給你的最後一次機會第一百零二章 我們的計劃更適合第三百七十六章 卡脖子第三百四十四章 手伸出去更合算第四十八章 蹊蹺的事情第二百八十三章 平靜的背後第一百九十六章 王效明的決斷第三百九十一章 第七師團地獄之旅開端第一百六十四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第三百三十六章 談話之潘多拉匣子第六十三章 霸氣的答覆第四百一十六章 興奮的袁父第二百一十三章高田泰宏的思維第二百六十八章 何嘗不是一種幸運?第一百七十章 王光宇的不同意見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力封鎖網第三十三章 賭一把的金岡大佐第二百一十五章 完成徹底分割第一百二十八章 去大鬧天宮第二百三十二章 表白第五百零一章 楊震的長遠規劃和目標第三百一十章 心態的問題第二百五十章 先弱枝杈、再掘主根第三百二十三章 打好最後一仗第四十五章 酒井康的意圖第六十四章 皮爾遜的勸說第二百八十五章 咱們秋後算賬
第三百二十三章 中央來電第三十六章 諸葛亮會第四百四十八章 危害第二章 軍裝和軍鞋第一百九十一章 接受與調整第五章 戲要做足第五十六章 敵蹤初現第一百一十五章 壓力與陰影第二百九十四章 突襲機場第三十六章 最徹底的計劃經濟第三百三十四章 李梅的心思第四百六十章 有殺錯,無放過第一百一十章 餘波之最後餘波第一百三十五章 交待第三百九十三章 名聲大振第三百六十五章 影響之過度反應第一百四十九章 現代化空戰第七十四章 不動如山第三百三十八章 生產建設兵團第一百一十五章 石頭落地第一百四十章 輝煌的開端(8)第二百一十六章 最頭疼的事情第三百四十八章 田中新一的答覆第二百四十四章 新的敵情第七十二章 聲西擊東第四百四十章 沒有辦法的辦法第二百八十八章假虞滅虢?第一百五十三章 植田謙吉的最後瘋狂第一百零七章 人才的問題第六十六章 過於輕敵第一百三十八章 險境第三百二十四章 大本營的判斷失誤第三百四十四章 胡思亂想第二百一十三章 最關鍵的問題第五百六十一章 玉碎準備第一百零二章 我們的計劃更適合第五十六章 敵蹤初現第七十章 沒有什麼可擔心的第一百一十三章 楊震也有打怵的事第二百四十七章 隔閡第三百零六章 聞所未聞第二百一十九章 噩夢第三百三十五章 美國人的意圖第一百三十七章 真正駕馭這羣鐵馬第一十八章 楊震的算計第一百九十八章 地雷的使用是有學問的第五百六十章 囚徒的困境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三百六十五章 江淮戰役(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判斷錯誤第一百二十二章 穩 準 狠第三百二十三章 投降第十八章 計劃(3)第三百六十六章失落的楊震第一百八十七章 亂戰的開局第二百六十五章我只給他們三天時間第三百五十六章 給我兩天時間第二百三十八章 最壞的打算第四百六十二章 囚徒的困境第二十二章 我們的力量很充足第五十一章 震 撼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後一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南下(8)第八十三章給我一個孩子第三百九十一章 選址的問題第二十章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一百七十二章 悲催的艦載航空兵第四百七十九章我沒有那麼大胃口第一百七十三章 烽火羣策山(5)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在一起打第九章 家事之袁芷若的壓力第二百四十五章 強勁的對手第二十五章 岡村寧次的嗅覺第一百六十二章 給你的最後一次機會第一百零二章 我們的計劃更適合第三百七十六章 卡脖子第三百四十四章 手伸出去更合算第四十八章 蹊蹺的事情第二百八十三章 平靜的背後第一百九十六章 王效明的決斷第三百九十一章 第七師團地獄之旅開端第一百六十四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第三百三十六章 談話之潘多拉匣子第六十三章 霸氣的答覆第四百一十六章 興奮的袁父第二百一十三章高田泰宏的思維第二百六十八章 何嘗不是一種幸運?第一百七十章 王光宇的不同意見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力封鎖網第三十三章 賭一把的金岡大佐第二百一十五章 完成徹底分割第一百二十八章 去大鬧天宮第二百三十二章 表白第五百零一章 楊震的長遠規劃和目標第三百一十章 心態的問題第二百五十章 先弱枝杈、再掘主根第三百二十三章 打好最後一仗第四十五章 酒井康的意圖第六十四章 皮爾遜的勸說第二百八十五章 咱們秋後算賬